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故事【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41W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故事【通用多篇】

反映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篇一

反映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於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後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着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鄧世昌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台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後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後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餘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後,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為信炮台;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台,增建永安、鞏固炮台,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歌頌祖國的詩文

1、“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南宋:文天祥《揚子江》

(原詩:幾日隨風北海遊,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

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台。” —— 南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原詩:“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台。 夜闌卧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4、“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南宋:陸游《示兒》

(原詩:“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5、“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南宋:陸游《病起書懷》

(原詩: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6.“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明末清初:顧炎武

(原文:“國事興亡,肉食者而謀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焉”,這是顧炎武講話的原文。不知誰把它篡改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恰恰違背了顧炎武的原義,顧炎武深刻體會了國破家亡的。他既不能效忠於家,也不能效忠於國,而且厭惡這個國——明,但他更厭惡後面的那個國——清。)

7、“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 清末:譚嗣同

(原詩:“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現代:魯迅《自題小像》

(原詩:“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慣於長夜過春時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裏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

祖國的變化

彈指揮間、滄桑鉅變,60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實現着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六十年來,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青藏鐵路,一條几乎不可能的鐵路,中國人民做到了;火車多次提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奧運場館建設,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舉國上下一片歡呼雀躍……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個又一個壯舉!

六十年裏,中國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成為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沒了許多樓房,淹沒了許多人民,卻淹不滅中華兒女的愛心;2007年年底,當春節來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雪災,阻礙了人們回家的道路,卻阻礙不了中華兒女救災的決心;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震碎了一顆顆逝世者家人的心,卻震不倒中華兒女突破重重困難的熱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會變成小小的煩惱,再小的幫助乘以13億,會變成大大的扶持。炎黃子孫會手挽手,心連心,克服一切困難!

六十年來,中國的航天事業迅速發展,中國在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叔叔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2008年,中國的首顆探月衞星“嫦娥一號”飛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訪嫦娥和玉兔;同樣是2008年,神舟七號升空,翟志剛成為中國歷史上首位進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中國的科技技術蒸蒸日上,為發展中的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六十年來,中國建設新農村的腳步越走越快。以前,農村人知識很少,只知道勞作。現在,“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越來越普遍,連許多老年人都發奮學習。農業不僅用上了力氣,同時也充分運用上了智慧。越來越多的農村人上了中學、大學,成為了建設祖國新一代的智囊團;以前,農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過的都是苦日子。現在,農村人的經濟能力越來越好,紛紛過上了小康生活。手機、彩電、冰箱……這些曾經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一樣樣成為了現實。以前,農村給人的印象是又髒又亂。一下雨,小路便成為了“水泥路”,山上雜草叢生,無人問津……現在,一提到農村,人們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青山綠水……改革開放,讓農村展現出了勃勃的生機,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加幸福。

轉載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篇二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部分人物的資料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於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後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着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鄧世昌

鄧世昌:“吾輩從軍衞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台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後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錢學森

錢學森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1955年10月,在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下,他衝破重重阻力,回到社會主義祖國,並於1958年10月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儘管當時人力、物力等條件很差,但他以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熱愛與忠誠,滿腔熱情地投入我國國防尖端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為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卓越貢獻。199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軍委的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9年為獎勵他的突出功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他頒發“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李四光

説到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和地質科學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

李四光出生於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雙重壓迫而處於內憂外患、災難深重的年代。為了民族振興和國家強盛,李四光東渡日本、遠去英國求學。求學歸來後,他拒絕外國高薪聘請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國。當時,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正處於襁褓時期,迫切需要培養大量的專門人才。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協助蔡元培校長教書育人,他一面講授地質學,一面從事科學研究,在此期間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地質科學專門人才。他在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領域所做的工作,為相關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的故事 篇三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於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後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着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鄧世昌

鄧世昌:“吾輩從軍衞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後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雲”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台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後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後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餘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後,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台改為信炮台;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台(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台,增建永安、鞏固炮台,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台。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一個貧苦農家。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保送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1956年夏天,他國小畢業後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並於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只用了一週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夥伴們冒雨奮戰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蹟。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並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