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李白《渡荊門送別》全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92K

李白《渡荊門送別》全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譯文 篇一

這首詩是詩仙李白青年時期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家鄉而作,這在學術界沒有爭議,但具體作年有多種説法,主要有三種:一説作於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二説作於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三説作於公元726年(開元十四年)。根據鬱賢皓的説法,李白是在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辭親遠遊。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這次離別家鄉,發青溪,向三峽,下渝州,渡荊門,輕舟東下,意欲“南窮蒼梧,東涉溟海”。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

李白《渡荊門送別》賞析 篇二

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

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

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湧,流入廣袤荒原。

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雲彩升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

故鄉之水戀戀不捨,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文學賞析: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二十五歲的詩人離開家鄉四川,開始了仗劍遠遊的豪邁生活。《渡荊門送別》這首頗有繪畫意味的詩作,就是詩人剛剛離開蜀地和三峽後在荊門的長江舟中寫成的。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這一對句是在乎視的鏡頭中分寫山和水,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活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寫出了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隨”“盡”,“入”“流”四個動詞不僅寫得非常自然清新,而且貼切入微。景中藴藏着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活,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念故鄉,而説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

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像瑰麗。“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有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説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説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裏山勢和水流的景色,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

李白《渡荊門送別》全詩翻譯及賞析 篇三

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仍:依然。憐:憐愛。一本作“連”。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萬里:喻行程之遠。

參考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遊覽。

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彷彿流進廣闊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雲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

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萬里行舟。

賞析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律。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倜儻不羣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順着長江遠渡荊門,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念故鄉,而説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懷着深情厚意,萬里送行舟,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情。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詩中並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

李白《渡荊門送別》全詩翻譯及賞析 篇四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①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②。

仍憐故鄉水③,萬里送行舟。

【註釋】

①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

②海樓:海市蜃樓。

③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簡析】

唐開元十四年(726),詩人懷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之情,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遊途中所作。從詩意看,詩人與送行者同舟共發,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是不確的。這首詩雖意在描繪山水,然而仔細揣摩,“送別”之意猶在,足見椽筆功夫。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認為李是行舟流覽,杜則停舟細看。此説頗是在理。

註釋 篇五

1、荊門:山名,位於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地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2、楚國:楚地,指湖北一帶,春秋時期屬楚國。

3、平野:平坦廣闊的原野。

4江:長江。大荒:廣闊無際的田野。

5、月下飛天鏡: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飛下的。天鏡。下:移下。

6、海樓:海市蜃樓,這裏形容江上雲霞的美麗景象。

7、仍:依然。憐:憐愛。故鄉水:指從四川流來的長江水。因詩人從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稱作故鄉。

8、萬里:喻行程之遠。

李白《渡荊門送別》全詩翻譯及賞析 篇六

[唐]李白

渡遠2荊門外,來從楚國3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4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5。

仍憐故鄉水6,萬里送行舟。

註釋:

1、荊門,即荊門山,在今湖北宜都市西北、長江南岸。

2、渡遠,乘船遠行。

3、楚國,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其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

4、大荒,此指廣闊的原野。

5、海樓,即海市蜃樓。

6、憐,愛。故鄉水,指流經四川的長江。作者把四川當作故鄉,長江自蜀東流,故稱。

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離蜀東下時在荊門外所作。生動地描寫了詩人乘舟自蜀中出荊門的所見所感,表現出作者豪放不羈的情懷。全詩共八句,開篇即點明自己出遊的路徑。詩人來自蜀地,遠在“荊門外”,而“楚國”是目的地,出了荊門山便意為離蜀入楚,詩人常在蜀地,一朝離別,自然感慨萬千。詩中三四句如一幅長軸山水圖,秀美如畫,膾炙人口。

李白《渡荊門送別》賞析 篇七

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①外,來從楚國②遊。

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③。

仍憐④故鄉水⑤,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歷史背景簡介: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二十五歲的詩人離開家鄉四川,

開始了仗劍遠遊的豪邁生活。《渡荊門送別》這首頗有繪畫意味

的詩作,就是詩人剛剛離開蜀地和三峽後在荊門的長江舟中寫成

的。

【《渡荊門送別》字詞解釋】

①荊門:即荊門山,位於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

北岸虎牙山隔扛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②楚

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令湖北、湖南一帶。③海樓:現在所説的

海市蜃樓。④憐;愛。⑤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

故有此言。

【《渡荊門送別》賞析品鑑】

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指的就是這一壯遊。這時候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雲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已是平原曠野,視域頓然開闊,別是一番景色。“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一對句是在平視的鏡頭中分寫山和水,它好比用電影鏡頭攝下的一組恬動畫面,給人以流動感與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寫出了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隨…‘盡”“入”“流”四個動詞不僅寫得非常自然清新,而且貼切人微。景中藴藏着詩人喜悦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寫完山勢與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長江的近景與遠景。“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緩。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日間,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這正是從荊門一帶廣闊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靜的江面上所觀賞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嶺的三峽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夏水襄睦,江面水流湍急洶湧,那就很難有機會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水中影像,在隱天蔽日的三峽空間,也無從望見“雲生結海樓”的奇景。這一聯以水中月明如圓鏡襯托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詩人從“五歲誦六甲”起,直至二十五歲遠渡荊門,一向在四川生恬,讀書於戴天山上,遊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山山水水懷有深摯的感情,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初次離別,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捨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念故鄉,而説故鄉之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越發顯出自己思鄉深切。詩以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結尾,言有盡而情無窮。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像瑰麗。“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寫得逼真如畫,猶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説優秀的山水畫“咫尺應須論萬里”,那麼,這首形象壯美瑰瑋的五律也可以説能以小見大,以一當十,容量豐富,包涵長江中游數萬裏山勢和水流的景色,有高度集中的藝術概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