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聽的國學故事多篇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幼兒聽的國學故事多篇精品多篇

幼兒園國學經典故事 篇一

對症下藥

一次子路問孔子:“如果我聽到一個好主意,是不是應該馬上行動起來?”

孔子回答:“你父親、兄長都還在,他們的閲歷與經驗比你豐富,應該先問問他們,不要急着動手。”

接着,冉有也問孔子同樣的問題:“如果我聽到一個好主意,是不是應該馬上行動起來?”

孔子回答:“當然要馬上去做。”

站在一旁的公西華聽後,大惑不解,就問:“子路和冉有的問題是同樣的,為什麼您的答案卻不一樣?”

孔子答道:“子路為人冒冒失失,做事不經觀察,比較草率衝動,所以我要他三思而後行;冉有遇事畏縮,沒有魄力,他需要勇氣與膽量,所以我鼓勵他不要猶豫,聽到好主意就要立即行動。”

故事點評:智者對不同的人,所作的調教截然不同。就算他們犯的錯誤觀點或做的`功德完全一樣,但也因為性格不同,造成的利害迥然有異。因此,我們遇到具體問題時,要具體分析、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幼兒園國學經典故事 篇二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傳説,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請來了各懷絕技的八位神仙。蟠桃會散後,八位神仙相伴回家。他們一同來到東海,駐雲觀望。只見東海中波濤洶湧,巨浪滔天,景象蔚為壯觀。呂洞賓建議説:“今天我們要是乘着祥雲飄過東海,未免有失我們神仙的身份。不如各顯一下身手,各自拿出一樣東西,投入水中,乘之過海,怎麼樣?”各位神仙齊聲説好。於是,鐵枴李率先將枴杖投入水中,站在上面渡過東海;藍采和又坐在自己的花籃中悠然過海;接着,呂洞賓、張果老、韓湘子、曹國舅、漢鍾離、何仙姑也紛紛乘着各自的劍、紙驢、簫、玉版、蓮花飄然渡過了東海。

幼兒園國學經典故事 篇三

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聲音顯得很悲哀。孔子對駕車的人説:“這哭聲,雖然聽起來很悲哀,卻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聲啊!”於是,趕着馬車尋聲到前面,前進一小段路後,便看到一個不尋常的人,身上掛着鐮刀,繫着白帶,在那裏失聲痛哭,然而卻不是哀喪之哭。孔子於是下車,上前問道:“先生,請問您是什麼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孔子問:“您現在並不是服喪的時候,為何會哭得這樣悲傷呢?”丘吾子哽咽地説:“我此生有三個過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覺悟到,但已經是追悔莫及了。”孔子便問:“您的三個過失,可以讓我聽聞嗎?希望您能告訴我,不要有什麼隱諱啊。”丘吾子悲痛地説:“我年輕時喜歡學習,可等我到處尋師訪友,周遊各國回來後,我的父母卻已經死了,這是我第一大過失;在壯年時,我侍奉齊國君王,然君王卻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我未能盡到為人臣的職責,這是我第二大過失;我生平很重視友誼,可如今朋友間卻離散斷絕了,這是我第三大過失。”丘吾子又仰天悲歎道:“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盡了。孔子很感歎地對弟子們説:“你們應記着此事,這足以作為我們的借鑑啊!”

幼兒園國學經典故事 篇四

以人為鏡

唐太宗是一個文武雙全,英明蓋世的能人,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在他身邊有兩位監督他言行的“明鏡”:一為長孫皇后,另一位乃忠義賢良的魏徵。皇上一有過錯,他們立即會巧妙地指出。

據《貞觀政要》一書所載:唐太宗喜歡一隻小鷂子,一日正在玩鳥,魏徵來了,太宗怕魏徵指責自己,趕快把小鳥藏到懷中。魏徵假裝沒看到,故意留下來與他商談國家大事。太宗心裏雖為鳥着急,卻也怕暴露,因為他信任、敬畏魏徵。等魏徵走後,太宗取出懷裏心愛的小鳥一看,早已命歸黃泉了。

於是傷心地回到後宮,大發雷霆説:“我非殺掉這個田舍翁不可!”

皇后聞之,問明原委,立刻穿上大禮服向太宗行禮道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唐朝有魏徵這樣的好臣子,又有您這樣的好皇帝,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好現象,國家興盛指日可待。”故使太宗漸漸平息了怒氣。

唐太宗就“以人為鏡”常觀察自己,真正做到了勇於改過、從善如流。

後來魏徵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説:“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徵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鏡子。”

故事點評:身體的儀表粧容,可以用鏡子來觀察;而自己的心態行為,就要靠別人來監督,或靠自心來反觀,一旦發現了錯誤,就要立即改正。能得旁人監督、提醒、指出自己的過失是相當重要的,若是具有德行的智者指出你的過失時,就可以推知自己肯定有過失,應反觀自己力圖改正,並真誠地感謝指責自己的人,也應萬分珍惜這種福報機緣!

幼兒園國學經典故事 篇五

老漢粘蟬

《莊子》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孔子帶着弟子到楚國去,路上經過一個樹林,在樹林中有個駝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輕鬆,就像在地上撿知了一樣。孔子問:您的動作真是巧啊!有什麼門道嗎?老人説:我確實有自己的辦法,我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這樣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疊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這樣失手的情況十次也不會超過一次;疊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就會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樣容易。

我立定身子,猶如立着的斷木樁,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大地大,萬物品類繁多,但我一心專注於知了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後、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這樣為什麼不能成功呢!最後孔子轉過身來對弟子説:“專心致志,本領就可以練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就是駝背老人所説的道理。”

國學啟蒙教育弘揚真善美,適合幼兒的需要,它是幼兒的精神食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國學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篇六

幼兒國學經典名句

1、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翻譯:孔子説:“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夥伴。”

2、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翻譯:子夏説:“普天下的人都應是兄弟。”

3、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翻譯:孔子説:“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打算,一定會有眼前的憂患。”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翻譯: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麼到哪裏都有公平。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

翻譯:人不是生來就什麼都知道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説明向他人求學的重要性。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翻譯:孔子在河岸上感歎説:“時光的流逝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7、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實。

翻譯:孔子説:“君子以言過其實為恥辱。

8、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翻譯:常用來表示記取過往的經驗教訓,以作為後來行事的借鑑。

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翻譯:水既能託載着船前進,也能使船傾覆。這句話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兩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適當引導就會造成壞的結果,壞的事情如經合理疏導則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10、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翻譯: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老年人越是年長,精神應當越壯豪。

11、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翻譯: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對別人的老人不好;敬愛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別人的老人。

12、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翻譯: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過實踐的'。

幼兒國學:弟子規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註解】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幼兒園國學經典故事 篇七

孟母擇鄰

孟子,名軻,是戰國時期知名的思想家,相傳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承擔了教育孟軻的職責。孟母為了教育他,曾經三次搬家。

起先,他家住在一座山下,山上有很多墳墓,他便經常學着上墳人的樣子,又燒紙又跪拜。孟母怕兒子誤入歧途,就把家搬到人多的集市上,可是他家的鄰居是個屠户,孟軻又學着吆喝賣肉。孟母十分擔心,又把家搬到一個靠近學堂的地方,他每天聽到的是讀書聲和先生的教導,學堂裏琅琅的書聲吸引了孟軻,他漸漸地學着念起書來。孟母終於滿意了。

在孟母的努力下,孟軻終於找到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後來,他拜孔子的孫子子思為師,最後成為偉大的思想家,被人們譽為“亞聖”。

智慧小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什麼樣的人相處,常常會影響到自己。也有説:學好三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因此,善於學習之人,會很謹慎地選擇朋友,如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弟子規》中説:“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意思是説:親近仁德之人,親近良師益友,可以提高我們的道德學問。而與不善之人相處,便會受到影響,損傷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