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服裝市場分析報告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24K

服裝市場分析報告精品多篇

服裝網上調研報告 篇一

一、調研目的

為了瞭解在消費者心中網上消費的有效性,瞭解連消費者對網上服裝消費狀況,更好地準確定位發展網上服裝消費市場,把握目標顧客羣體的需求,也為生產廠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預測。在網上開個服裝店,可以通過市場調研與分析,來了解對服裝店該怎樣定位,服裝應該針對哪種或哪些的消費羣體,應該有着怎樣的經營理念,店面的選址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服裝店的品牌特色是什麼,還有就是服裝店的銷售應該與供應商或者生產廠家有着怎樣的合作方式等等。這次實習,還將有助於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在實踐學習中存在着哪些缺陷,熟悉並靈活地運用市場調研的方式,為以前的學習做一個合理的檢驗,以及對今後的學習做一個恰當的規劃,並對半年之後的實習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調研內容

1、調研方法:實地調研、詢問法、觀察法有效結合,通過藉助調研問卷,來詳細瞭解消費對服裝的市場需求。

2、調研時間:201x年9月

3、調研地點範圍: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全體師生,齊齊哈爾隨即抽取市民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1、調查樣本類屬情況:

在本次調研中,學生16人,佔總數的22.85%;白領、公司職員14人,佔總數的20%;普通工人9人,佔總數的12.85%;個體商人11人,佔總數的15.7%;其他20人,佔總數的28.6%。

2、被調查者的年齡狀況:

15—25歲的年輕人27人,佔總數的38.6%;25—35歲18人,佔總數的25.7%;35—45歲為17人,佔總數的24.3%;45歲以上的有8人,佔總數的11.4%。

3、被調查者的月收入狀況:

月收入800元以下的人有19人,佔總數的27.2%,其中多數為學生;月收入800—1500的有16人,佔總數的22.8%;月收入1500—3000的有20人,佔總數的28.6%;月收入3000以上的有15人,佔總數的21.4%。

三、調查數據分析

1、調查年齡與選擇服裝的差異

調查年齡為15-25歲之間的人羣,佔總調查人的38.7%,25-35歲與35-45歲之間的人羣均佔25.8%,45歲以上佔9.7%,年輕人多為學生或者剛剛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他們對網上衣服的要求多樣化、追求時尚、張揚個性、其中男性較比女性關注服裝的質量,他們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喜歡穿着運動類型的衣服,而女性則更加偏向品牌與服裝的款式時尚前衞,當然其中也有少許年輕人喜歡樸素、簡單等類型的衣服。而年齡段在25-35歲之間的人,他們多數為已婚的、工作數年的上班族,他們在選擇服飾時不像15-25歲的年輕人着重考慮衣服的款式,對於他們來説,服裝的質量、價格在購買因素中也佔有很大的因素,由於他們工作的需要,需要着裝顯得更加成熟的正裝,因此,在他們中,喜歡正裝風格的衣服比其他類型的更佔多數。年齡在35-45歲甚至45歲以上的人羣,他們在購買服裝時,更加考慮的是服裝的質量與實用性,很少有在乎衣服的款式是否新穎、時尚的,畢竟年齡大一些的人,花錢買衣服時常考慮到衣服的穿着價值與實用性。

2、服裝類型選擇與性別差異

現在男性消費者在網上服裝類型的選擇上,更追求服裝的舒適度,並非只注重潮流。而女性在追求舒適度時,也注重流行時尚,和經濟實惠。其中有51.6%的男生和33%的女生都偏好運動休閒型,而追求流行時尚型服裝的男、女生分別佔12.9%和54%。

3、服裝款式選擇在女性中更為被着重,質量則較為被男性看重

以款式為購買服裝的首選因素的女士各佔40%而男士只佔9.5%。女性愛美,求美心裏加重了他們在購買服裝時外觀的注重,服裝的款式、色彩、美感引起了女性消費者購買服裝時的情感變化。質量因素卻是男士第一購買因素,而品牌因素則以款式9.5%居於最後。因此生產廠商應在女性服裝款式上設計上注重新奇,以迎合現代女性着衣的不同品位與風格。

4、網上服裝價格及促銷方式對購買的影響

價格是購買服裝的又一重要影響因素。有多數的購買者只願接受100-200元/的服裝價位,因為100—200之間的衣服質量一般都很好,價格更容易被人所接受,所以網上服裝店內的衣服價格應儘量多的滿足在100—200之間。可見,商家也可在價格優惠上來吸引顧客。對於服裝的促銷方式上的選擇,超過一半的消費者更樂忠於打折的方式,而買一送一的優惠方式僅有12.8%,有10.5%的傾向於贈送禮品,目前網上包郵的活動也越來越多這樣,服裝店在對服裝進行促銷活動時,可以按季節與時段對服裝進行打折促銷,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當然也可採用積分卡,便於維持消費者的忠誠。

5、購買場所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

就我們考察的幾個購買服裝的場所而言,64%的女士和32.3%的男士選擇在隴海步行街購買。通過進一步瞭解到,黃興步行街環境好,購物人流量大,服裝品牌繁多,更好的提供給消費者良好的購物心情。而相對於男性來説,購買服裝時地點沒有什麼突出。

面詢調查顯示,人們普遍認為,當今服裝批發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產品檔次不全、產品質量不高、衞生條件差等,而且批發市場的衣服質量不足以給消費者提供良好的保障,網夠得服裝更主要體現於價格便宜而質量卻不能有效的保證,退貨的頻率也越發的增長起來。這些問題都是服裝市場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也表明,採購者的要求在不斷提高,他們希望在一個產品檔次全、產品質量高、金融設施健全、環境舒適的服裝批發市場採購服裝。

四、調研心得與體會

經過幾天的時間學習市場調查與預測的教學實踐。我們小組積極參與與互動,讓我們學以致用,從理論到實際兩者有機結合,真正提高我們的學習興趣,具有良好的學習效果。充分發揮了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鍛鍊了我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我們這個團隊的實踐內容是針對本市的網上服裝消費的市場調研。我們的目標人羣就是所有的消費者,所以我們必須在調研過程中調研的對象應該有不同的成分,我們走訪了百貨大樓、批發市場、服裝專賣區等,覆蓋的面積基本上符合給定的要求。然後就是調查的內容,我們調研的主要目的是瞭解本市的服裝消費情況,我們設計調研問卷時主要是針對消費者的喜好和消費者敏感的價格問題進行調研分析,最終得出瞭如上描述的數據。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卻收穫頗豐,不僅瞭解到自己的不足,也意識到了今後應該怎樣去給我們自己的工作做出一個合理恰當的定位與評估。

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篇二

中國服飾報市場調研中心通過深訪、實地考察、調查問卷、電話訪問等辦法相結合的方式,對不同省市具有代表性的商場做定期跟蹤調研已近兩年的時間。所調研的內容涉及了商場服裝整體銷售、各類服裝品牌運營、商場和商圈消費者定位構成及其消費情況等各個方面。在這兩年的時間裏,調研中心不但通過調研積累了大量的市場一手原始數據和不同類別服裝的經營狀況資料,並且和各地服裝商場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係。

本報在往期報紙中陸續刊登了北京品牌童裝、羽絨服、品牌男褲、品牌女褲、品牌羊毛衫、品牌羊絨衫、品牌女鞋、品牌內衣、品牌男裝、天津品牌童裝、全國品牌運動裝等市場基本運營狀況的調研報告,給各類服裝企業提供了具有很高商業價值的市場信息和數據。此舉對服裝企業的運營有着重要的意義。

本着“深入市場一線,助力中國服裝企業成長”的宗旨,本報市場調研中心於2007年春節前後對北京市內17家商場的品牌女裝進行了深入的調研。這17家商場分別為藍島大廈、北辰購物中心、西單商場、東安市場、百貨大樓、翠微大廈、長安商場、百盛購物中心、雙安商場、SOGO、貴友大廈、城鄉貿易中心、當代商城、中友百貨、方莊貴友、賽特購物中心、燕莎購物中心。這些商場覆蓋了北京東、南、西、北四個區域的商場,而且其消費層次從年齡、收入、文化、職業等層面的覆蓋性也比較廣泛,在北京的中高檔服裝消費領域有一定的代表性。

綜合調研情況,本報從營銷的角度對調研數據和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剖析,本期刊出此次調研的基本報告,以饗讀者(報告中所提及的數據以北京十七家商場調研時段的數據為依據)。

一、基本情況

1、品牌數量及來源地(表一略 詳見本報3月23日第11期)

此次調研的17家商場中,共有女裝品牌481個,分別來自18個不同的地區(品牌來源地以各品牌在國內及代理商營銷總部的所在地為統計標準)。

在481個品牌中,北京的品牌最多,達到了169個,市場覆蓋率為35.1%;廣東的品牌150個,市場覆蓋率為31.2%,位居第二;上海的品牌排在第三位,品牌數量94個,市場覆蓋率為19.5%;浙江的品牌17個,以3.5%的市場覆蓋率排在了第四位;天津的品牌數量11個,市場覆蓋率為2.3%,排在第五位;福建的品牌9個,以1.9%的市場覆蓋率排在了第六位;遼寧的品牌則以7個品牌,1.5%的市場覆蓋率排在了第七位;江蘇的品牌排在第八位,其品牌數為6個,市場覆蓋率為1.2%;山東的品牌排在第九位,品牌數量5個,市場覆蓋率1%;湖北的品牌3個,市場覆蓋率為0.6%,排在了第十位;黑龍江、河北和河南等8個地區的品牌總體數量為10個,這幾個地區品牌在北京的整體市場覆蓋率為2.1%。

從北京市場品牌女裝來源地的統計來看,不難看出北京市場品牌女裝雖然來源地數量較多,但是各地的品牌數量有很大的差距,在異地品牌中排在第二位的廣東品牌數量和排在第三位的上海品牌數量相差就達到了56個品牌,這個差距數幾乎達到了其餘異地品牌的整體數量。另外,北京市場中北京、廣東和上海三地的品牌總數量佔據了北京市場女裝品牌總數的85.8%。這一數據從某種層面上來説也可以反映出北京市場品牌女裝的品牌來源地的集聚效應是很高的。

經過本報從品牌產品款式、風格、時尚性、目標消費羣體年齡等層面對這三地品牌整體的分析、對比發現,北京的女裝品牌主要以成熟女性為主、產品偏向職業裝;上海的服裝以國外引進品牌居多,休閒裝的比重較大,目標羣體多以年輕的女性為主;廣東的品牌以時尚、個性和休閒為主。

2、單一品牌商場覆蓋率(表二略 詳見本報3月23日第11期)

從整體的調查統計表中可以看出,在481個品牌女裝中,商場覆蓋率在50%以上的品牌數量僅為11個,只佔了整個品牌數量的2%左右,而進駐一家商場,商場覆蓋率為6%的品牌女裝數量卻高達264個,佔品牌總數的54%以上。由此可見,北京市場品牌女裝的商場覆蓋率相差很大,大部分品牌的商場覆蓋率都很低。

從品牌女裝的品牌來源地方面來分析,商場覆蓋率在50%以上的11個品牌中,北京的品牌數量最多,達到4個,分別為:藍地、賽絲特、玫而美、郎姿;天津的品牌為3個,排在第二,分別為:

ONLY、VEROMODA、柯利亞諾;上海的品牌2個,排在第三,分別為:埃斯普利特、艾格;福建和廣東的品牌各一個,排在第四,品牌為:福建的寶姿、廣東的天意。

這11個品牌的覆蓋率排序的具體情況為:ONLY進駐了14家商場,覆蓋率為83%,排在第一位;VEROMODA和藍地兩個品牌均進駐了13家商場,覆蓋率同為77%,排在第二位;賽絲特的商場覆蓋率為65%,進駐了11家商場,位居第三;玫而美和埃斯普利特兩個品牌的商場覆蓋率均為59%,分別進駐了10家商場,排在第四;艾格、郎姿、寶姿、柯利亞諾和天意這5個品牌的商場覆蓋率為53%,進駐了9家商場,排在第五。

經過本報調研發現,在這11個品牌中有90%的品牌產品風格為價格中檔水平的休閒裝和商務裝。在這裏需要加以説明的是,本次品牌來源地統計是以各品牌在國內(或總代理商)營銷總部所在地為標準統計的,而像ONLY、VEROMODA等品牌其實是國外的服裝品牌。這種現象説明,國外的休閒裝品牌在國內有很高的認可度。另外,雖然廣東的品牌比重很大,但是商場覆蓋率在50%以上的只有天意一個品牌。

3、商場的品牌擁有量(表三略 詳見本報3月23日第11期)

和本報以前對北京市場其他品類的服裝數量相比,各商場中品牌女裝的擁有量是最多的,平均每家商場的品牌數量在65個左右。具體情況為:SOGO123個、中友百貨111個、翠微大廈103個、雙安商場77個、百盛購物中心72個、北辰購物中心69個、藍島大廈60個、百貨大樓58個、方莊貴友57個、當代商城56個、城鄉貿易中心53個、東安市場51個、長安商場50個、賽特購物中心48個、燕莎友誼商城44個、西單商場43個、貴友大廈33個。

從各商場北京和異地品牌數量上來看,只有城鄉貿易中心、百貨大樓、北辰購物中心這3個商場北京的品牌數量超過了異地的品牌,其餘的商場均是異地的品牌居多。從各商場北京和異地品牌數量的比重上來看,異地品牌比重最大的商場是SOGO,其異地品牌的比重達到了79%。排在第二位的商場是中友百貨,異地品牌的比重達到了70%,排在第三位的是雙安商場,異地品牌的比重達到了68%。其餘的商場中異地品牌的比重超過了60%的商場有貴友大廈、燕莎友誼商城、賽特購物中心、當代商城、翠微大廈5個商場(圖1略)。

通過調研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北京的大部分商場還是比較偏愛異地的品牌女裝,另外,我們也可以發現異地的品牌女裝在商場產品定位較高和消費者年輕化的商場比較活躍。

二、商場對女裝的經營

商場對女裝的分類

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商場的品牌女裝是商場各類服裝中佔據比重最大的一個類別。

首先從女裝的數量上來看,本次調查的這17家商場品牌女裝數量達到了481個,而其他品類中最多的為品牌男裝的數量,其數量為236個。

其次,從商場分配給各類服裝的面積上來看,品牌女裝的面積也要大於其他的服裝品類。本次調研的17家商場分配給女裝的樓層數平均值在1.5層,像中友百貨商場有三層半的區域都在經營女裝。而其他品類中面積最大的品牌男裝其樓層層數的平均值則在一整層,有的商場甚至不到一整層。

另外,就北京市商業信息中心發佈的各品類服裝年銷售數據信息也可以看出,品牌女裝的銷售額和銷售量都是商場中佔據比重最大的一個類別。2006年度品牌女裝的銷售額佔7類服裝銷售總額的65.36%,共售出707萬件(套)女裝,實現銷售額26.4億元。而在其他類別的服裝中,銷售額比重最大是羊絨衫,其所佔比例為9.63%。銷售量最大的是童裝,2006年總計銷售了183.7萬件(套)。

對於佔據了北京服裝市場最大比重的女裝來説,商場給予了女裝足夠的空間。但是經過本報實地調查和對比發現,綣由壇《耘暗木嵌壤純矗魃壇《即嬖謐乓桓魷嗤奈侍狻胺擲嗷炻搖⑶蚧植幻饗浴6雜謖庵窒窒笫俏頤且鄖岸雲淥防嚳白齙餮惺彼揮蟹⑾值摹Mü頤塹牡韃櫸⑾鄭壇《耘安壞詵擲嗌嫌兇胖釗繒啊⑿菹兇啊⑹伺啊⑹緡啊⑸倥啊⑹鄙信啊⒃碩菹兇啊⒅耙蹬啊⑴渴弊啊⑸倥ψ啊⑹緡弊暗鵲炔煌某莆劍以諭桓鏨壇±鏘嗤莆降那蚧蚵ゲ憷鋦髖捌放頻氖導史綹袢錘韃幌嗤熱緗玂NLY放在了正裝樓層中,將扎達品牌放在了休閒裝區域。從營銷理論上來看,這種現象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對商場經營女裝有着一定的影響。

經過我們反覆的分析,出現女裝這種獨有的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首先是女裝本身的品牌產品風格就很多並且不是很清晰,比如有的品牌的風格定位是時尚休閒女裝,而其產品嚴格上來説應該是正裝範疇,這種情況下商場只能根據其產品的實際風格來劃分區域。

其次,據調查得知商場女裝品牌的置換率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商場經常做較大範圍的賣場品牌位置調整,不但會增加品牌的經營成本而且可能不便於消費者的購物。因為很多商場的目標消費者相對比較固定,經常調換品牌位置,他們可能不方便找到熟悉的品牌。

商場女裝銷售額有所提升

2006年度北京女裝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7%,而銷售量卻下降了6%,總平均單價比2005年提高了25%。平均單價的增長會給商場和品牌企業都帶來新一輪的競爭。由於各商場品牌化的操作手法,使得很多商場的商品價值溢出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對於品牌和商場來説都是有利的,但是競爭的激烈程度也是隨之增加的。

對商場來講,在這種整體銷售額提高的大好形勢下,首先是很多商場會加大品牌化經營的力度,並會積極尋求差異化的競爭手段。其次部分新型商場的出現,北京的SOGO新館就是剛剛開業不久的商場,該商場走高檔定位的思路,品牌的設置上不亞於燕莎友誼商城,並且引進的品牌數量要多於燕莎友誼商城,這無疑是給消費者又提供了一個選擇高檔商品的場所。

對於品牌來講,首先是在女裝銷售利好的形勢下,肯定會有更多的企業和品牌加入到市場中來分割市場份額,通過我們本次的調研就已經發現,有很多品牌就已經加快了進入了北京市場的速度,不但有新進的國外品牌、品牌產品延伸性經營的品牌,也有多品牌經營的企業。其次女裝品牌本身就已經存在着數量眾多、產品同質化的市場現狀。另外,商場女裝品牌置換率又比較高。在這些情況下,新一輪的女裝市場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

三、女裝品牌間的競爭

品牌銷售力及市場潛力狀況

調查顯示北京17家商場統計有481個女裝品牌,如此眾多的品牌在北京市場進行角逐,其結果是品牌集中度分散和品牌市場佔有率的分散現象比較突出。據北京信息中心對2006年度北京市場各品牌女裝銷售額的統計信息顯示,如果一個品牌能夠擁有1%以上的銷售市場份額,就已經意味着可以進入前12名的行列了。根據具體的排名經過分析發現,很多品牌女裝存在着終端銷售力不強的狀況。

首先,相同的銷售額、相同覆蓋率和相同定位的品牌在商場哺鍬噬系牟罹嗪艽蟆U饉得魃壇「哺鍬矢叩鈉放葡鄢殺窘細擼哿∑磺俊F浯危嗤南鄱睢⑾嗤ㄎ壞鈉放圃誆返南哿可系牟罹嗪艽蟆U饉得饗哿看蟮鈉放破洳返牡ゼ勱系停放萍壑狄緋瞿芰∑桓摺?BR>

對於企業來説,品牌好壞的評判權主要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缺少了消費者的基石,品牌的終端就如同空中樓閣,華而不實,尤其在日益加劇的競爭環境下,這樣的品牌是不可能有長久的生命力。作為品牌來講,有強勢品牌和次強勢品牌之分。做品牌應該努力將品牌打造成強勢品牌和次強勢品牌,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品牌的銷售力、取得可觀的經營效益,而且在市場競爭中的抗風險能力就會大大地增強。

強勢品牌應該具備市場覆蓋率低、品牌銷售量小並且在市場中的銷售額能夠持續佔據領先地位特點。目前在北京市場中像白領這樣的品牌基本上就具備着這樣的特質。其2006年度在北京市場女裝總體銷售額中的比例達到了2.79%,排名第一,突破6000萬大關,銷售額比上年度增長了10%,而其銷售量的比例卻未進入前十名。

次強勢品牌應該具備市場覆蓋率高、品牌銷量高、銷售額領先並且平均單價持續增長的特點。以ONLY為例,2006年度ONLY的銷售額佔據北京市場整體女裝銷售額2.75%的比例,僅次於白領位居第二位,其銷售量在北京市場在整體女裝中排名第一,佔了4.5%的比例,與2005年相比,平均單價提高了8.08%。

其實對於北京市場的女裝來説,這兩個品牌在北京的終端經營上的許多思路是完全可以被許多相同定位的品牌所學習的,比如他們的產品開發速度、終端促銷方式、品牌影響力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從2006年度北京市場各種風格的女裝的銷售量來看,北京市場像ONLY這一類平均單價在230元左右的時尚休閒女裝市場的需求量增長很快,其市場潛力很大。根據市場消費細分的情況來看,18-25歲、25-35歲兩個年齡段的消費者也是女裝市場最活躍的,她們購買服裝的頻率最高。

擴大市場份額的營銷啟示

在服裝市場進入微利化的今天,許多企業都在為擴大市場份額而奮力打拼,其簡單的原理是設定單品服裝的利潤後,市場份額越大,利潤越多,二者成正比例關係。但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年銷售額上億元是道坎,過這道坎很難很難。其實,只要方法得當,擴大市場份額的空間非常大,做強再做大是關鍵之舉。要想擴大市場份額,前提是做強。若是經不起市場激烈競爭的挑戰,生存都存在問題,談何做大。因此,擴大市場份額,屬於強者對話的舞台。

品牌做強了,最高的銷售額能達到多少?有關數據表明,美國的GAP年銷售能量達125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超過1000億元。這一驚人的數據告訴我們,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人民幣算不了什麼難事。國內的服裝雙百強企業去年的下限是年銷售額2億元人民幣,年利潤總額1200萬元,這同樣説明達到年銷售額1億元人民幣的目標,“身邊”就有榜樣。挖掘潛力要着眼於營銷戰略,其實挖掘擴大市場份額的潛力是大有文章可做。

首先要掌握市場的動態,聚集優勢。美國的服裝品牌METHODLA欲搶灘上海市場,輻射國內市場,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要委託專業的調查公司進行市場調查。內容涉及該品牌定位於中高檔消費羣體的相關情況,包括這一年齡段男士、女士的人數、月收入概況、消費傾向、消費喜好、時尚接受度、價格承受係數、賣場的設置、主要競爭對手的數量、競爭對手各自的運作特點及可借鑑的經驗、競爭對手某一賣場營銷額估計數等。這一舉措無疑投入頗大,但掌握了這些信息、數據,作用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是快速反應。時間就是金錢,快速推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是服裝廠商一個重要的途徑。國際上知名的Kenxo、Loewe、Diesel等品牌,用了法國力克系統專用電腦設備後,在開拓設計創新、節省樣品製作時間和費用、縮短銷售成交時間、提高信息交流準確性、提高生產力方面均大受其益,他們稱這是賺錢的“機器”。

再有就是多品牌全面推進。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採用多品牌的營銷戰略是擴大市場份額有效的方法,比如北京女裝市場中師出同門的ONLY和VERO MODA,艾格和艾格週末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當然這一步的運用最好是在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有了很強的感召力的時候,實施才是有可能實現的。

除此之外,培植拳頭產品、強化管理、降低成本、引進和善用人才、推出營銷高手、提前開好發佈、訂貨會、與代理商實現雙贏等都是挖掘潛力,擴大市場份額不可或缺的必要之舉。

四、消費者的消費偏好

色彩偏好

通過我們對北京市場女性消費者偏愛的服裝色彩調查發現,消費者雖然選擇的服裝色彩種類較多,但是白色、黑色仍是女性消費者偏愛度較高的顏色。具體比例為:紫色8%、灰色13%、黑色33%、白色29%、綠色13%、橙色4%、紅色17%、粉色13%、藍色25%、棕色21%、米色8%、其他色17%(圖2略)。

風格偏好

通過本報對消費者消費女裝的款式風格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休閒裝的消費機率最大,達到了75%,其次是時尚的時裝,機率為50%。同時,消費者對其他幾種風格服裝消費機率的具體情況為:正裝46%、淑女裝21%、中性服飾13%、民族服飾13%,其他諸如哈韓、個性等風格的服裝消費機率為8%(圖3略)。

價格偏好

通過本報對消費者的調查統計可以發現,北京市場消費者在女裝的消費機率中選擇中檔價位女裝消費的機率最高,達到了96%,低檔和高檔價位的機率相同,均為21%。

另外,從我們關於對春夏裝產品消費的價格進行調查結果為:在薄外套品類中,200元以下的選擇率為47%,200—400元的選擇率為42%,400元以上的選擇率為11%;在長袖衫品類中,200元以下的選擇率為50%,200—400元的選擇率為39%,400元以上的選擇率為11%;在短袖衫品類中,200元以下的選擇率為77%,200—400元的選擇率為23%,400元以上的選擇率為零。

消費者對2007年春夏裝產品的需求上,薄外套的購買機率為29%,長袖衫的購買機率為29%,短袖衫的購買機率為33%,裙子的購買機率為42%,褲子的購買機率為29%(圖4、圖5和圖6略)。

消費習慣偏好

從調查統計結果來看,北京女性消費者主要通過商場專櫃和品牌專賣店購買女裝,兩者的選擇機率為:商場專櫃75%,品牌專賣店67%。從批發市場購買女裝的機率為33%,還有8%的機率通過網絡購買心儀的女裝產品。從他們的購買動機上來看,主要是在換季、大規模的打折促銷、需要搭配衣服和逛街看到喜歡的產品時會產生購買行為,這幾種情況的購買機率較為平均,分別為:換季54%、打折促銷54%、需要搭配衣服42%和看到喜歡的產品54%。調查也發現他們對女裝的品牌忠誠度並不是很高,購買不同品牌產品的消費者比例高達87%,而固定購買一個品牌產品的消費者只有13%的比例(圖7、圖8和圖9略)。

廣告渠道偏好

由於目前品牌信息傳播的媒介較多,消費者瞭解女裝品牌信息的渠道也有了較多的選擇,所以在我們調查統計的結果中不難看出,消費者通過各渠道接觸到品牌信息的機率較為平均,只有雜誌的機率稍高,但也只有46%,未超過50%。這説明企業應多運用多媒體組合的策略來進行品牌信息及形象的傳播(圖10略)。

服裝市場調研報告 篇三

近年來,無論是從社會還是個人追求上,越來越多的人崇尚低碳生活,循環經濟,而如今越來越多的舊衣服已然成為人們的苦惱,尤其以大學生為主。基於此現象,我們對大學生進行了二手服裝市場的調研。

一、二手服裝市場現狀

二手服裝交易是指二手的服裝類商品的交易或交換。二手服裝交易它是人們高質量的享受低花費的代言。提到二手服裝,可能很多人不是很親睞,覺得穿二手服裝不夠檔次,而且不衞生,並且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同樣也有一部分人認可二手服裝,認為既節約了資源,又物美價廉。

事實上,有意向購買二手服裝的人羣依然存在,比較集中的就是在城市務工的農民工。不少農民工説,由於工作的原因,廉價的舊衣服作為工作服最適宜不過。此外,二手服裝對普通消費者也有不小的吸引力。據瞭解,穿二手衣、買二手衣在歐美市場很流行,香港也有很多店面專賣明星的二手衣服。日本共有XX多家二手服裝店,年銷售額已過2億美元。

想要拓展二手服裝市場的經營,就要保障有一定的消費人羣。消費者對二手服裝的購買力是提升二手服裝市場經營範圍的重要因素。消費者在購買和消費商品過程中的心理活動。一般是:先接觸商品,引起注意;然後經過了解和比較,產生興趣和偏愛,出現購買慾望;條件成熟,作出購買決定。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是個人從事特定行為的主觀概率,經由相同的概念延伸,購買意願即消費者願意採取特定購買行為的機率高低。消費者二手服裝的態度,加上外在因素的作用,構成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購買意願可視為消費者選擇特定產品之主觀傾向,並被證實可做為預測消費行為的重要指標。所以要使消費者產生自願購買二手服裝的意願,這樣二手服裝市場才會走得更長久。

放眼望去,中國的舊衣服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河北科技大學紡織服裝學院XX年對河北省居民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一半居民家庭存放30件以上的大件廢舊服裝,而每個家庭每年還要購買10件以上的新衣服。該調查粗略預計,XX年全國或有價值約XX億元的廢舊衣服被淘汰。生產者市場用户的購買行為是一種組織行為,但這種組織行為最終還是由若干個人做出決策並執行購買的,這難免要受到參與採購決策的個人因素的影響。個人因素包括年齡、職位、受教育程度、閲歷、動機、認識能力、個性和對風險的態度等等。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身份,人們也在不知不覺中顯露着自己的身份。尤其是那些有了一定名譽、權力和地位的人,更是無時無刻不在注重自己的身份,顯示自己的身份,儘可能地使自己的言談舉止與社交活動同自己的身份相符。而最能表現人的身份的是衣食住行用,譬如某人穿的是名牌高檔服裝,乘的是勞斯萊斯轎車,住的是五星級豪華酒店,那這樣的人羣對於二手服裝可能考慮都不會考慮。可見二手服裝市場還沒有完全被消費者所瞭解到它的內涵,對於有不贊成二手服裝的人羣也是情有可原的。

其實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XX年我國紡織品生產量達4300萬噸,我國每年扔掉的舊衣服約有2600萬噸,而我國每年約回收幾百噸廢舊紡織品。大多數舊衣服深藏衣櫃或被掩埋在垃圾堆裏。出於衞生等因素,我國禁止舊衣服成衣銷售,但允許用於回收分解加工成原料。其實中國的舊衣服出口市場發展最大問題就是合法性。像在美國、日本、英國、巴西、印度等國將其作為一個環保行業來支持,如舊衣服原料回收免費,甚至還有補貼。我國應該也多發展一下二手服裝的市場經營。在各個人羣中都普及下二手服裝市場的知識,讓人們真正瞭解到二手服裝的內在意義,並且在二手服裝市場經營方式上進行統一規範,也許二手服裝市場也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的一項產業。這樣既增長了國家的經濟水平,又開拓了更為廣闊的服裝市場,為我國的服裝產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前景。

二、調查數據分析

針對北京大學生做了一次關於服裝二手市場的調研,調查報告顯示,總體的約30%表示曾購買過二手服裝,並且其中女生佔絕大多數。

(一)大學生對二手服裝的認識

近幾年來二手貨物市場漸漸開始流行起來,而二手服裝交易則被稱為是高質量的享受,低消費的代言。然而大學生對二手服裝的理解還停留在第一印象就是‘二手服裝都是別人穿過的不想再穿,轉手賣掉的衣服’。其實,二手服裝的定義很廣,它有舊的服裝的意思,但不全是,更主要的二手服裝是表示經過轉手的,不一定是舊的衣服,也可以是新的,只不過是因為其他原因才轉手在出售。

很多大學生都穿過二手服裝,不過那些衣服基本都是家裏人穿過的或者是同學、朋友因為尺寸不合等原因轉贈的,很少自己購買。在服裝市場,大學生是主要的消費人羣之一,大學生也是主要的二手服裝形成人羣主力。充分利用好大學生這個羣體進行二手服裝的再設計、再循環、再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從大學生對二手服裝的認識中也可以導出他們都買二手服裝的原因以及不願意購買的心理。

(二)大學生對二手服裝的購買意願,原因,心理

1.購買二手服裝意願的主觀表現

(1)我願意在二手網站購買衣服;(2)我願意穿家人或朋友給的衣服;(3)寧願衣服少也不願意購買舊衣服。

2.願意從網上進行二手服裝交易的主要原因

(1)購買舊衣服能幫我省錢,有時還能淘到新潮的衣物,另人開心;(2)如果購買舊衣服,服裝製造和資源消耗就會減少;(3)購買舊衣服能夠帶來明智購物的快感;(4)購買舊衣服能夠給我一種以創造性方式使用這些衣服的自由。

3.不願意購買二手服裝的原因

(1)覺得穿舊衣服會傳播很多細菌;(2)一想到衣服被別人穿過就覺得不舒服;(3)購買舊衣服會損害我的形象。

4.願意購買二手衣服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活動

(1)明智的着裝是生活和活動重要的一部分;(2)有能力選擇適合我的衣服;(3)儘量去穿時尚的服裝。

大學生購買二手服裝的意願,原因以及心理之間的關係是相互關聯的,產生購買衣服的慾望,考慮二手服裝交易帶給自己的好處即購買原因,平時的生活心理造成服裝購買動機,再加上二手服裝的價格便宜使得自己有充足的購買能力,最終可以導致二手服裝交易的成功。這一系列的心理活動之間互相牽動構成購買活動。

(三)對二手服裝的處置

目前大學生對於自己不穿的衣服的處理方式多種多樣,比如,留給自己的家人,轉贈給好朋友,通過學校組織的活動將衣服捐贈出去,或者有能力的學生會對衣服進行重新設計改造成為新衣服,基本上很少人會拿去二手市場轉賣。

與風行歐美、日本及中國港台地區的二手衣服市場相比,國內的二手衣市場目前幾乎處於一片空白。事實上,二手衣循環不暢也是對能源的直接浪費。二手衣物的循環也是資源的週轉,可以做到物盡其用,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節約的良好氛圍,

有人感歎:“通過網上能夠賣或換出去的衣服畢竟是少數,期望類似‘破爛王’的活動能夠多起來,參與的人也能更多些,這樣為半新舊衣物找到新主人的可能性就更大。畢竟一件衣服買回來才穿一兩次就把它們當廢品處理掉,實在太可惜了。”因此,我們應該加深對二手服裝市場的瞭解,多多參與,更好地處置舊衣物,對自己,對社會都是有利的。

三、結論及對策

對於二手衣服大多數人還是比較能夠接受的,但是接受的範圍只是在自己的同學或者同事以及親戚所提供的衣服,對於未知來源的衣服還是存在一定的顧慮。隨着服裝市場的發展,服裝的更替加速,大量的閒置衣服已然成為大多數大學生的問題。衣服閒置的主要原因是過時或者不合身,但是這些衣服還是有八九成新的。而人們主要難以接受二手衣服的原因是衞生問題。對於二手衣服的處置對策,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增強大學生消費者對於二手衣服的認知

二手衣服其實不一定是十分破舊的,一部分的二手衣服其實是由於消費者穿着的不合適而閒置下來的。可在校園內進行二手衣服宣傳,增加大家對二手衣服的認知,提升大學生的環保低碳理念。衣服的生產過程其實是藴藏着很大的能源消耗和成本的,例如:化纖衣物要消耗石油,而普通的棉布從棉花的種植開始,使用機械耕作、施以化肥農藥、收割處理、紡織剪裁,每個步驟均要消耗能源,其中以印染這一步對能源的耗費最大。如果能夠將更多的衣服再次利用將會節省更多的資源,也更加環保。而循環經濟也是我們更應該注重的經濟結構。

(二)把握大學生的購買心理

絕大多數購買二手服裝的大學生都是本着明智購物,節約能源和金錢價值最大化的心理去購買舊服裝的。而且大學生消費者的標新立異也是二手服裝市場應該把握的重要購買心理。首先,舊衣服的回收成本較低,所以可以滿足節約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二手衣服的改造新穎,與眾不同,則是吸引大學生消費者的重點。

(三)對二手衣服回收後進行全新的處理

1.大部分人表示如果二手衣服價格便宜、質量好、尺寸合適、乾淨、八九成新,他們是可以接受的。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衞生問題。應設立嚴格的衞生制度,對二手衣服的衞生進行嚴格把控。將這些經過衞生處理的衣物標以安全的標誌。因為每一件二手衣服上都可能附帶這樣、那樣的病菌,在集中儲運、清洗的過程中,會交叉感染,往往只要一兩件衣物帶有傳染病原,一堆衣物就無一倖免,危害的將是廣大被矇在鼓裏的消費者。而建立良好的安全檢驗體制可以消除人們的顧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定數量的消費者。所以對二手衣服的消毒、檢驗是十分重要的。

2.對二手衣服進行再設計。首先,當今大學生追求時尚、潮流,服裝的更新也比較快,相當多的大學生都有閒置的服裝,閒置不等於破舊,大多衣服經改造後可以煥然一新,成為個性與時尚的焦點。而多數人自己無法獨立進行服裝改造處理,因此,過剩的閒置服裝為企業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其次,如今社會上多數年輕人在着裝上熱衷張揚自我、注重與眾不同、追求時尚與個性,獨一無二的服裝更容易打動他們的心,倍受他們青睞,這個時尚的羣體為企業的產品銷售提供了相當大的市場。由於原料是同學的閒置衣物,收購價格較低,再設計的過程極為簡單,改造由同學自主完成,改造成本也很低,因此,產品成本低廉。可見,二手衣服市場存在絕對的價格優勢。鼓勵大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衣服進行改造,加強大學生對服裝改造流程的理解,吸引更多的大學生關注二手服裝市場,從而達到二手服裝市場的發展。

3.設立專門的二手衣服回收處以及二手衣服再設計銷售點。將二手服裝市場規範化。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知道服裝回收點,對回收的服裝進行分類,專業化的處理。比較新的衣服進行再設計,一部分投入市場,一部分可捐贈;比較破舊的可以經過改造成為其他用品的原材料,現在有很多企業都是回收破舊衣服經過提取、加工、生產,製作成墩布、地毯等。這樣可以使舊衣服市場逐漸規範化、行業化,同時也加大了資源的循環性。

基金項目:北京服裝學院科研項目“基於設計之都的時尚產業園區規劃與建設研究(XXa-03)”;XX年北京服裝學院本科生科研訓練項目“服裝紡織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

什麼是調研報告 篇四

調研報告不同於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因為發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災情)才去作調查,然後寫出報告。調研報告的寫作者必須自覺以研究為目的,根據社會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調研計劃,即將被動的適應變為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寫作實踐,從明確的追求出發,經常深入到社會第一線,不斷了解新情況、新問題,有意識地探索和研究,寫出有價值的調研報告。

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篇五

一、目前發展概況:

(一)服裝行業保持持續穩定發展。

近三年來,服裝企業每年都在30%速度遞增,不斷擴充總量,提高質量,成為我市支柱產業。20xx年,我市服裝企業還不到20家,如今已註冊登記78家,家庭小作訪也有30多家,從業人員達9000餘人。註冊資金也由6000多萬元增至1.5億元(注:民營企業户均註冊資金由50多萬元增至170多萬元)。其中註冊資金100萬元以上有30多家,500萬元以上有10家,1000萬元以上的有3家,除“鴨鴨”為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外,回圓、大嘴鴨、康和、深傲均獲得省著名商標。經濟效益上有明顯增長,據測算,2019年服裝企業總產值2.1億元,營業收入1.58億元,工人人均收入8000餘元,納税861.7萬元。

(二)服裝行業在我市經濟建設和城市發展中起到了中堅作用。

特別是私營服裝企業已從當初的“拾遺補缺”,發展成為我市經濟建設和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僅去年服裝行業納税就達861.7萬元,佔我市財政收入的33.15%,真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共青城市化建設。一是解決了就業,富裕了羣眾。前幾年,因國有企業效益不景氣,許多企業倒閉,致使大量勞動力失業,居民生活非常潔據,工人經常因就業問題到開發區上訪。現在個私經濟發展起來了,特別是服裝行業的興起,拓寬了就業渠道,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共青現有勞動力已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要,因就業問題上訪的事情也少了。二是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生產、流通和服務的專業化、社會化分工,加快了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尤其是看到,我市在發展服裝行業上,使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有了出路,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小城鎮建設和城鄉協調發展。

二、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我市服裝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許多企業都是在國有企業改革和我市經濟短缺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普遍缺乏競爭意識,加入世貿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經濟對共青這種傳統產業產生巨大沖擊,導致我市服裝企業固有的問題和缺陷越來越暴露出來。

(一)佈局分散,檔次不高,難以發揮規模效應。

我市服裝企業多數為租賃企業,主要是租賃廠房、車間等,企業規模較小,且為分散。企業分佈情況為:閔家山至鴨鴨大廈一線18家,新村路至金紡路14家,長青路至加油站6家,仿古樓(原老窯場)6家,發展大道4家,共青路至南湖飯店一帶17家,另外,北峯區4家,西湖區2家,甘露鎮4家,江益鎮3家。雖説便於發揮企業靈活機動的優勢,但也存在許多弊端。首先是形不成經濟規模,服裝款式不新穎;再者加工成本居高不下,利潤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難以擴大再生產。其次是企業生產規模小,市場佔有率低,很難同大企業進行產品競爭,往往在大企業的競爭實力面前敗下陣來,不少服裝企業面臨倒閉困境。再是受實力所限,我市大部分企業是從事加工業的,從事貿易的少,經營管理粗放型偏多,與同類 企業爭原料、搶訂單、拼市場等問題較為嚴重。

(二)大多實行家庭式管理,經營者素質較低,難以參與市場競爭。

共青服裝企業80%以上屬於家族式管理模式,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和規模後,其家庭式管理模式和有限地管理能力明顯滯後於企業進一步發展,最終導致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管理上的欠科學,實質是管理人才的匱乏。全區78户服裝企業,經營老闆多為羽絨廠一線工人和銷售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懂一些服裝技能但缺乏管理知識。經調查,全區服裝企業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職員佔就業總人數不到5%,中高級職稱管理人員廖廖無幾。應説“鴨鴨”集團公司是擁有馳名商標的企業,產品為國家名牌產品,其技術 人才、管理人才與應達到國家品牌產品企業的水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問卷調查表明:我市民營企業主要的決策也都是由老闆或他的家人做的,拿到正規董事會或股東會上討論的不到10%。這樣的治理結構,管理上容易出漏洞,決策上容易出偏差,不利於企業進一步發展。

(三)勞動力資源不足,用工不規範,造成勞動力市場混亂。

問卷調查顯示,我市現註冊登記服裝企業78家,車位數11000多台,現有從業人數9000多人,其中熟練工人只有7500多人,欠缺3000多人。工人的欠缺,導致了企業難以正常生產,也形成不了規模。不僅如此,企業與企業之間為了爭奪勞動力,相互抬扛,致使工人進出自由散慢,不顧企業利益。再加上有個別企業失信於工人,所以勞資糾紛也時有發生。調查中,有這麼幾件事情足以反映出我市勞動力競爭的惡性循環。去年,我市服裝企業對於工人在廠上班每人發120元/年的生活補貼,今年年初,生活補貼一下漲到了300元,這意味着企業無形之中要增加一倍以上的經費開支。

這還不算,企業在生產當中,如果一個組走了幾個工人,那這個企業老闆得花費800-1000元/個暗中招補熟練工人。如我市某服裝企業剛發完工資,第二天卻無故走了4個組,一大批訂單等着完工,由此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慘重的。再如共青祥海服飾有限公司,12位工人在未徵得老闆的同意下擅自離廠,造成該企業訂單不能如期完工,做的訂單在質量上也嚴重存在問題,爾後他們竟向廠家索要工資,並向市勞動監察大隊起訴,而廠家卻因未與工人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敗訴。這些問題關鍵在於《勞動法》落實得不夠,《勞動法》規定的基本勞動標準、勞動合同制度和集體合同制度尚未建立,工時標準和工資支付標準、社會保障等方面也沒有統一措施,因此勞動者與經營者雙方的合法權益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相互拆台,惡性競爭在抬頭。

由於受歷史、社會、資歷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我市服裝企業經營者總體素質不高,在政治覺悟、知識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質、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在創業 初期靠膽大闖打天下,用的是一股子蠻勁,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明顯的表現出個人素質上的不適應。一個很明顯的事情,也是我市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廠家多了,訂單來源自然會是個問題,可是共青的某些老闆,不顧別人的利益,也不顧整體大局,為了搶人家的訂單,竟相降低價格。在調查中反映這麼一件事情,我們有一位老闆以14元/件的加工費接下了幾萬件單子,可不到半天,我們的另一位老闆得知此事後,晚上找到發單老闆住處,竟以9元/件拿走此單,真是笑死了外人,氣死了自己人,白白丟掉幾十萬元。由於自己人的這種不正當競爭,導致了我市服裝企業利潤甚微,甚至虧損。而致使這一問題產生的另一原因是一部分家庭小作坊,逃避各種税費,低價接單,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調查表明:1-5月份,我市78家服裝企業中有60%在明顯虧損或潛在虧損。

三、今後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由分散性向集中型轉移,一般型向重點型轉移,來料加工型向自產品牌型轉移。

針對我市企業佈局的分散,開發區在城市規劃中應統一企業發展格局,特別是在徵地、出售土地中,政府合理規劃,經營者要明確用地目的,建議今後發展佈局為:生產型—外貿型—批零型三線格局。在經營規模上,要引導企業上台階、上檔次,向重點型轉移,對具備一定規模的服裝企業,鼓勵通過向社會募股、向企業員工轉讓部分股權以及企業兼併、聯合、互相參股等形式,引導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再是對於一般加工型企業,引導向專業化協作和社會化大生產方向發展,增強生產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對於有一定產品優勢和科技優勢、實力較強的企業,應該以產品、資本為紐帶,開發新產品,打造新品牌,逐步實現由來料加工型向自產品牌型轉移,加速我市服裝企業的壯大進程。

(二)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着力提高經營者素質,引進人才,打破家長制管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目前,我市企業家 族式管理已成為民營經濟躍上新台階的障礙。經調查,全區服裝企業中有80%是實行家族式管理,企業管理層中有40%左右的人員屬於家族成員或親屬,而企業財務管理權90%左右控制在家族成員手中。隨着企業規模的擴大,這種管理方式的弊端日趨明顯。 對於目前正處於由創業 型向規範型轉變的服裝企業來説,當務之急就是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瞭解和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和市場運行規則,打破“一人包打天下”的家庭式管理的樊籬,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決策層、經營層和管理層三權分立的治理結構。其次,要強化人才觀念,市場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

江蘇康博集團公司生產的“波司登”羽絨服品牌形象之所以超之“鴨鴨”,主要一點是他們非常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的培養,他們老總對人才的觀點是:“欲創名牌產品必須先塑造名牌員工,名牌產品是企業綜合優勢的集中體現,而塑造名牌員工,是當今企業放眼未來、超越品牌競爭時空的資源工程。人才是名牌之魂,人才聚,而名牌生。” 我市要發展,要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只有大量引進人才,重視人才的培養,強化企業管理,提高科技含量。要建立健全人才引進機制,要打破家族的狹隘眼界,必須面向社會招聘和選用人才,充實管理和技術 崗位;建立有效地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使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技術 人員的報酬和他們的能力水平與實際貢獻相適應,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三)加大勞動用工管理力度,儘快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制,並大量引進人力資源。

當前,解決我市勞動力市場無序競爭狀態,關鍵在於統一規範。一是結合《勞動法》,實施勞動合同制,政府要形成統一的勞動合同文本;要明確統一的工時標準和工資支付標準;要在勞動監管人員監製下由用人單位與工人簽訂合同,然後由勞動監管部門頒發《勞務證》,記入電腦實施日常監管。在雙方履行合同期間,對無故離崗人員且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擅自離崗的人員,其他用人單位不得接收,否則接受勞動監管部門處罰。用人單位要及時向服裝協會報告用工情況,如實做好用工月報表。從而達到勞務人員持證上崗,合同上崗。二是統一生活補貼標準。對此,可參照省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或協會會員大會討論確定標準,統一標準後,用人單位不得自行更改發放標準,否則按規定處罰。三是大量引進外來勞務人員。行業協會要發揮協調作用,主動了解企業用工情況,及時向企業輸送急需人員。同時加強經常性與外界的聯繫,按需招納和培訓外來勞務人員。

(四)規範服裝加工市場,遏制不正當競爭。

我市服裝企業,大部分為加工企業,互相搶接訂單問題比較嚴重。要遏制這一問題,關鍵在於制訂有效地監督制約機制,形成互相監督、相互制約,違背規則必應受罰的有序競爭環境。再是在企業中開展誠信教育和誠信評比活動,教育企業要以誠經商、以誠待客,形成企業與企業之間互通信息、相互支持的良好氛圍。對社會反映好的企業頒發“誠信證書”,並在電視台或網站上公開予以表揚,對破壞市場經營秩序,造成不良影響的企業要予以曝光或實施行政處罰。

另外,開發區要建立政府與企業的聯絡員制度,做好企業的跟蹤服務,隨時幫助企業處理解決企業在生產經營當中遇到的問題。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積極主動、協調配合,辦事熱情周到,手續簡便,不推倭、不扯皮、廉潔高效。服裝行業協會要發揮“引導、協調、管理、服務”及自律的職能,協調企業之間出現的各種矛盾,達到為服裝企業在對國家法律的遵循、產品質量的監督、社會交易糾紛的處理、企業管理和技術 水平的改進和勞動力市場的調節等方面起到溝通、協調、自律、自我服務的作用。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舉辦服裝節≤≥或展銷會的形式,或者是利用服裝行業網站全方位包裝和推銷企業,把我們的企業推向市場,提高知名度,從而達到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服裝市場調研報告 篇六

市場特性不可控制營銷因素調查 政治法律環境調查

主要指國家政策、法律、法令和法規,如“產品質量法”、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國家統計局報告等。

經濟環境調查

國民經濟收入,人口普查,能源和資源狀況,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物價水平,個人收入水平等。

技術環境調查

新工藝、新計劃、新材料的發展趨勢與速度,新產品的生命週期,國內的先進水平等。

服裝市場調研的信息來源

(1)專業信息

纖維和麪料:企業展示會、貿易展覽會以及貿易協會等。

設計師的時裝表演

服裝銷售渠道;

消費者的劃分:人口素質、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

(2)媒介信息

關鍵性的貿易中間媒介;

權威報刊;

商業雜誌;專業學術刊物;

消費者時裝刊物。

文化信息

名人及其生活方式

電視、電影

藝術:繪畫、雕塑

市場結構不可控因素調查 競爭對手調查

競爭對手的產品與本企業產品的特性比較,競爭對手的產品市場佔有率,單一品種銷售額比例,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策略和手段,是優質取勝、低價取勝,還是服務取勝,競爭對手的市場營銷組合策略,潛在競爭對手出現的可能性。

競爭產品調查

產品設計能力,生產工藝能力,產品的質量、數量、款式、品牌包裝、成本,競爭企業的產品東西等。

市場可控制因素的調查

產品調查

用户對企業產品的功能、質量、包裝、商標、款式、服務,企業產品處於產品生命週期的哪個階段,市場佔有率多少等。

價格調查

產品價格和需求彈性,產品價格是受國家價格政策的影響,產品定價策略,產品價格變動後顧客和競爭對手反映如何。

分銷調查

營銷渠道檢查與分析,批發、零售商的銷售、資信與經營能力,運輸和保管情況,銷售渠道策略的事實、評估、控制和調查;

促銷調查

人員推銷績效、銷售機構和網點的銷售效果,各種營業推廣、廣告媒體對產品銷售影響的評估。

服裝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是市場預測和制定營銷策略的基礎。市場細分、確定目標市場、制定商品計劃、生產、促銷等都離不開市場調研。若信息不通或信息傳統失誤,將會影響企業正確制定可靠的營銷策略,對市場的預測產生誤導。

發展服裝最終要走向市場,時裝的流行不再由設計師、製造商或零售商決定,而是由消費者決定。

消費者不願意接受的服裝,哪怕設計的款式再新,質量再優良也不能稱之位成功的服裝。

市場的激烈競爭更加要求信息的及時反饋。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價值觀念的改變,人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單調、統一的服裝,紛紛追求個性化,來體現自我,這一趨勢表明服裝市場的調研和預測變得越來越重要。

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篇七

一、調查背景

隨着欽州學院和英華國際職業學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而學生作為學校外面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作為大學生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服裝消費,幾乎是大學生日常消費中的除食品消費外最重要的消費開支。所以經過對大學生的服裝消費的調查和研究,我們能夠及時把握大學生服裝消費的最新動向,瞭解學生的服裝消費觀念,為學生服裝店的開設供給參考。處於以上的目的我們進行了以下針對大學生服裝消費的調查報告。我們組織這次調查的目的在於:

1、以以下方式描述消費者:對服裝類型的選擇、月購買服裝的花費以及購買服裝所在的價位、對購買地點的選擇以及對店面的裝潢風格的要求。

2、鑑別消費者羣體中不一樣羣體的購買行為區別。

我們的主要發現有:

1、大多數消費者偶爾在學校附近購買衣服,是因為消費者供給的服裝市場太少,沒有太多的選擇。根據學生消費者的最大消費的觀測,她們是最佳的服裝消費者。

2、在學校附近開一個有各式風格服裝的服裝店是有很大市場潛力。

市場調查程序及安排

第一階段:初步市場調查

第二階段:計劃階段

制定計劃 2天

審定計劃 2天

確認修正計劃 1天

第三階段:贊助商尋找階段

第四階段:問卷階段

問卷設計 2天

問卷調整、確認 2天

問卷印製 3天

第五階段:研究分析

數據輸入處理 2天

數據研究分析 2天

第六階段:報告階段

報告書寫 2天

報告打印 2天

感激緣來服飾對我們這次調研的大力支持。

二、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問卷調查,經過調查成員的問卷的發放,對我校四個不一樣年級200位學生進行了調查。本小組共發出200份問卷,實際收200份有效問卷。

三、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學校的女大學生,我們要開設的是女性的服裝店,因為女孩子都喜歡自我的衣櫃子中的衣服越多越好,同時女孩子有事沒事的時候喜歡逛逛服裝店,也會經常留服裝新款式的出現,這也增加了消費變為可能的一個因素。

2、每個月在服裝上的花費在100元以下的佔71% ,在100--300元的 佔25%,在300---500元的佔3%,500元以上的佔1%,由此可知此刻大學生每月在服裝上的花費大部分在150元以下,所以大學生對服裝消費能夠理解的價格不會太高。

3、每次購買的衣服的價格範圍在30元以下的佔16.1%,在30---50元的佔56.6%,在50以上的佔27.3%。

4、在一個服裝店買服裝時,買單件佔19.3%,買多件的佔8.4%,買套裝的佔2.9%,自行搭配的佔17.3%,不能確定的佔51.9%。這能夠看出在買衣服時,大多數人並沒有決定要買多少件,有可能合意了會買一件,也會買一件以上。那就看店裏是否為她們供給足夠多的款式。

5、購衣次數每週一次佔1.5%,每半月一次佔4.4%,每月一次佔13.6%,一個季度一次的佔13.6 %,不能確定的佔66.8%。經過此項調查出這些被調查者的購衣頻率。大多數同學平均每月都要購買一件衣服,反映了大學生的旺盛的消費慾望。

6、購衣地點在學校附近的佔4.8%,東風市場的佔18.75%,牌子店佔19.7%,其他地方的佔56.7%。同時,喜歡在優雅的服裝店佔58。8%,喜歡比較豪華的佔6.4%,一般的佔22.5%,無所謂的佔12.2%。從以上比例能夠了解大學生對購物環境有必須的要求,可是太過於高檔的也不必須是她們的最愛。也反映了學生們消費時那個消費地點的服裝的價格,質量,環境對她們的購買行為是否會發生起相當大的作用。

7、喜歡運動類型的佔13.77%,休閒類型的51.42%,職業類型的佔9.31%,牛仔類型的佔16.6%,其他類型的佔8.91%,從此項調查中可知休閒型是大部分學生的鐘愛,其次是牛仔類和運動類的服裝。至於職業類型的服裝,好像在大學生中沒有很大市場。

8、追求潮流的佔6.4%,標新立異的佔10.8%,適合自我就好的佔79.8%,無所謂的佔2.9%,經過此項調查能夠看出,可見大學生還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消費羣體,絕大多數人購買衣服還是選擇適合自我的,而不是強調追求潮流或標新立異。

9、穿着風格,喜歡可愛型的佔8.3%,中性型的佔10.2%,休閒型的佔61.1% ,成熟型的佔9.3%,其他的佔11.1%。此項調查顯示大學生對服裝風格的追求還是以 休閒型為主流。

10、在是否經常買名牌服裝方面,回答“是”的佔16.5%,回答“否”的佔83.5%。此項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對品牌服裝也不是在很大程度上都青睞。

同時,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也詢問了解到大部分學生在購買衣服時,款式對於他們來説是比較重視的。如果一個店面較小,衣服不怎樣多,她們可能也會進去看看,可是很少去消費,因為供選擇的太少了,沒有找到合意的,也可能找到合意的,尺寸也不適宜,所以她們寧願跑遠一點的地方。她們也追求品牌,更研究價格。畢竟此刻學生在經濟上還未能完全獨立,她們更追求的是物美價廉。

四、調研結論

綜合所述,我們能夠看出我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研究價格、品牌等諸多影響,異常注重服裝的款式、價格。大學生的消費觀中感性與理性所佔比重相當,對於流行與時尚的適度追求是合理的,能夠根據自我的身份選擇適合自我的服裝。所以我們針對這一系列的要求來開一個服裝店滿足不一樣消費者的需求。為廣大消費者供給高質量的服務、便捷的購買地點、舒適的購買環境。

五、附錄

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篇八

前言:

縱觀中西服裝發展的歷史,體現古今中外人類服飾文化的精髓,是現代服飾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過中外服裝史,瞭解不同民族的服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發揮的歷史性作用,理解其深刻的內涵。讓民族精神融入世界精神,讓古代精神融於未來精神,把東西方不同的美學與哲學觀念下所表現的不同神氣與韻味互補地強化和體現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為了解服裝市場行情、環境,中國企業市場發展出口方向,為幫助企業把握服裝市場的現狀和趨勢,增強中國服裝在各國市場經濟大潮中的應變、競爭和拓展能力,從而有效的促進服裝銷售水平的提高。

目錄

一、調查目的

二、調查對象

三、研究方法

四、調研情況

五、基本情況

1、國內市場情況

2、國際市場情況

3、服裝出口情況分析

(1)中國服裝出口世界近年來的數據

(2)中國服裝出口美國近年來的數據

(3)中國服裝20xx年出口各國近年來的數據

六、結論與建議

—、調查目的為了瞭解中國服裝出口市場的主要情況

二、調查對象世界服裝市場

三、研究的方法

一)通過上網查閲相關資料瞭解中國服裝的品種及其分類

二)對國內市場進行調研,獲取國外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情況和市場主要賣點。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渠道獲得:

1、通過上網收集相關資料,瞭解國外服裝市場行情,獲取相關數據。

2、通過查閲有關書籍、報刊,詳細瞭解情況

3、通過調查問卷,瞭解消費者情況

三)詳細瞭解我國服裝的出口現狀及出口目標市場,主要渠道:

1、通過互聯網瞭解我國服裝的主要出口國對象及其出口特徵

2、根據其出口特點制定營銷方案

四、調研情況介紹

服裝的分類是根據現在人們對服裝的需求進行劃分的,現在很多的人對時尚服裝很感興趣,買衣服時都是買那些潮流的,也有很多的人買那些復古的,很別出心裁的那種,也有很多的人還是買那些保守的,所以服裝大致可分為時尚的,保守的,經典的,非主流的。這些服裝的種類主要集中在不同的人羣中,想很多的青少年就不會去買那些較保守的,很傳統的,而買這些衣服的一般都是那些中老年的人羣,所以這些衣服也是有很大的市場的,雖然現在從市場上來看一些時尚服裝很受歡迎,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有活力,都喜歡展現自己,所以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那些時尚的服裝,而一些傳統的服裝卻不會像那些時尚女裝一樣能到處展現給別人看,但市場也是相當大的,不過在網上的銷量卻遠遠不如那些時尚服裝,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少的中老年人會用網絡購物,都是一羣青年人在網上購買,所以時尚服裝在網上的銷售空間要大的多,潛力也是非常大的。

五、基本情況

國內市場情況2.國際市場情況

2.1世界主要服裝強國:中國、韓國等

2.2其中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服裝生產強國

3、服裝出口市場情況分析

(1)中國服裝出口世界近年來的數據

分析:由以上表格數據來看,中國服裝出口服裝量20xx年-20xx年大致呈下降趨勢,20xx年的服裝量最高,貿易最大,而20xx年,受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我們服裝出口世界的總體情況呈最低狀態。

(2)中國服裝20xx年出口各國近年來的數據

分析:由以上表格數據來看,我國服裝出口國家眾多,其中,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韓國、日本、俄羅斯、英國等100多個國家。在這些國家中,美國佔第一位。

(3)中國服裝出口美國近年來的數據

分析:由以上表格數據來看,中國服裝出口美國數量呈上升趨勢,其中,1999年我國出口美國的服裝量呈最低狀態,從20xx年-20xx年,服裝貿易數量和貿-易總額上升趨勢顯著。20xx年-20xx年,服裝貿易情況呈下降趨勢,並且情況比較明顯。但總體呈上升趨勢。

六、結論與建議

近二十年是服裝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之年,從“世界工廠”“中國製造”,逐漸向“中國設計”轉變,中國服裝產業經歷了不同尋常,但充滿機遇的20年。在經歷了產品經營、品牌經營、資本經營和資源經營四個階段之後,已經或正在實現由家庭作坊向工廠式管理、由工廠式管理向集團化管理、由集團化管理向股份制管理的跨躍,形成了大規模生產能力。這當中,競爭和產業整合的力量對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關鍵,中國服裝業品牌價值的彰顯首先表現在整合的態勢上,整合包括製造企業整合,也包括終端和中間渠道。

總結我們的以上調查,我國服裝出口從20xx年-20xx年來看還是總體呈發展上升的趨勢,雖然其中有下降和波動,但隨着我國經濟政策的不斷改動和發展模式的不斷革新,我國服裝出口也越來越在世界各國進出口佔了重要密不可分的地位。但中國服裝出口也正面臨着越來越高的挑戰,各種新型貿易保護和發達國家綠色標準門檻的提高,使中國服裝產業繼續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與此同時,我國周邊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比我國更低,產品結構又與我國大體相同,目前有一些粗加工產品的競爭力已經超過了我國。

因此,我們需要深刻了解各國的服裝消費情況以及各國國情,然後做出改進與革新,服裝產業的發展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服裝的加工與生產;二是服裝的營銷。因此生產和營銷將直接決定行業的興衰。我國服裝產業入世後面臨的挑戰主要有技術挑戰、人才挑戰、企業競爭力挑戰、行業綜合競爭力挑戰。因此,全面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我國服裝行業應對入世最重要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