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高一歷史學期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3W

新版高一歷史學期教學計劃精品多篇

高一歷史學期教學計劃 篇一

1、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學校教育要成為“活的教育”,成為真正培養人的教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對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的教育。所以,面對新課改、面對新教材,更新觀念,提高認識,是當務之急。如果還是一味地認為學習歷史就是為了考試,那就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如今,歷史新教材的教學要求已不僅僅停留在考試的層次上,更多地是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聯繫歷史,分析當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生的某些事件的前因後果的能力,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不再是培養只會考試的“書呆子”了。

2、更新備課方式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歷史新教材的特點,我們在備課時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進行備課,這些素材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材、教參和輔導資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網絡資源,因為網絡上的素材非常豐富。同時,教師的備課還可以備一些學生的活動,某些課中,可以調動學生開展學習活動來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高一歷史集備組曾用過如下方法進行備課,(一)課前調查學生在本節課上希望學到什麼知識,他們對本節課的哪些內容特別感興趣。(二)利用互聯網絡,查找一些和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三)改變以往手抄式備課為電子備課,這樣不但提高了備課效率,也提高了備課質量。(四)加強集體備課,優化個人備課。備課組全體成員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對將要教的內容進行集體討論,如:教學目標該如何制定,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情況,制定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本課重點是什麼,如何突破;難點是什麼,如何排除;本課怎樣導入效果較好,一開始就能激起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該怎樣教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課後檢測應怎樣編寫,編寫哪些類型的題;在本課中,該給學生制定怎樣的活動方案,等等。通過集體備課,得出本節課的施教框架,然後教師再根據個人和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集體備課基礎上的二次備課。這樣,備出來的一節課,既充分實現了教學目標,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從而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活”字。

3、更新課堂教學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和新教材對課堂教學方法極為重視,明確提出要教師轉變角色,教師已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播者了,教師更多的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的合作者、探究者。學生的學習也要充分體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理念。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在“填鴨式”的課堂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當今的教師應該多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更新課堂教學的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和在課堂教學中假設活動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也是我們目前使用過的兩種較好的方法。

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集圖像和聲音於一體,模擬展示當時的歷史情景。這樣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後由感而發,認識歷史、感受歷史和分析歷史,從而記住歷史。這就是現代教育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使課堂變得更加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極大地提高了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

②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活動情境

常用的課堂活動形式,如:分組討論、分組辯論、小組蒐集資料競賽、課堂表演及其它課堂活動形式。有時,還可以把幾種活動形式結合起來使用,那樣效果更佳。例如:在教授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第一冊、專題一的第二課“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時,就設計了一個活動內容。一場對是採用郡縣制還是分封制的朝議的模擬表演。通過活動,不但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自己動手蒐集資料並作出分析、判斷的能力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加強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改變了學生對歷史課枯燥無味的看法,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4、更新教學評價機制

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正在更新教學評價機制,客觀、公正、全面地評價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我們更加註重對過程的評價;在評價標準上,不僅僅侷限於學生學業成績,更多的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評價方法上,既注重量的評價,又注重質的評價。通過全方位、深層次地評價,使得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從而使得新教材的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10 篇二

新學期又開始了,為使今後的工作能更順利的開展,特制定此工作計劃,請領導多多批評指導

一、教材分析

高一上學期學習歷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歷程”,着重反映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瞭解中外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汲取必要的歷史經驗教訓。

二、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六、七、八、九四個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歷史學科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都沒有養成,而且對歷史學科一慣當作“副科”,非常不重視。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學習,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2、過程與方法: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四、工作措施

1、強化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質,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水平

就是要將課標要求的基礎知識記憶牢固,理解準確。要注意研究在複習中怎樣把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專題問題、熱點問題聯繫起來;要研究怎樣整合教材,怎樣加強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之間的嫁接與聯繫,怎樣整合選修模塊與必修模塊之間的聯繫;要研究採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讓學生把主幹歷史知識紮紮實實地掌握起來,達到記憶牢固,理解準確,運用靈活。

2、加強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的培養

針對前面分析的學生在知識遷移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思維能力、審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要採取得力措施:

研究怎樣實施問題意識教學,即怎樣在複習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將教材中陳述性的史實,轉換成問題性的素材,把説史變成問史和疑史,鼓勵學生尋找史實之間的因果轉化關係,把歷史的知識序列變成史實的問題序列。

研究怎樣提高學生理論認識能力,即學會應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學生把理論觀點轉化為認識歷史的思維方法,用以全面地、辯證地分析歷史問題。

研究採取什麼措施和方法落實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即怎樣把各種能力培養與具體的歷史知識相結合,與一定的方法技巧相結合;怎樣把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測試等各個環節和各種教學活動中,做到能力培養內容化、方法化、經常化,以期切實提高學生解答歷史試題的基本能力。

研究採取那些措施和方法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做到:能夠正確理解材料信息的含義;能夠準確概括提煉有效信息;能夠結合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

3、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範性

初步設想通過老師明確要求和樣卷展覽、個別指導、限期做到等四個環節來落實加強學生行文答卷的規範性的訓練。

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達到三個教學目標:一是放慢速度,夯實基礎;二是理清線索,構建結構;三是注重能力,接軌大學聯考。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的,全面整合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模式,以期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

五、專業成長計劃

本學期繼續努力學習,廣泛涉獵本學科、現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教學和學生管理方面的理論,並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培訓,對素質教育和高效課堂要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積極參加投身教研教改,把成果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2-4周:第一單元

第5-6周:第二單元

第7-8周:第三單元

第9-10周:第四單元

第11周:期會考試

第12-13周:第五單元

第14-15周:第六單元

第16-17周:第七單元

第18-22周:複習準備期終考試

高一歷史學期教學計劃 篇三

近年來,我省全面展開了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新課程改革。就歷史學科而言,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歷史教師要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教學理念,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了學生學習不主動、教學資源匱乏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極大地影響了課程改革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積極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方法,解決新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教學新問題

20xx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最後階段,隨即我省開始全面實施新課程。我作為一名高一的歷史課教師,經過近一個學期的探索,結合自身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現就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有關問題及新課標下的歷史教學的新對策談一些膚淺的看法。

1、歷史專業知識基礎薄弱。在我們滄州地區,國中社會課按照國家標準開設,但由於會考時開卷考試,而且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定式,認為歷史是副科,所佔分數又沒有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那麼多,這就造成大多數的鄉鎮中學平時從未重視過歷史課,從而忽視了歷史課的正常教學,歷史只作為副科而存在。所以,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説比較薄弱。給新課程的教學進度帶來影響,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2、專題學習帶來的困惑。在課程結構上,新課改採取了“模塊+專題”的形式。應該説在國中有了較為系統的學習的基礎上,高中再以歷史專題的方式,把歷史內容加以整合,探究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線索性和規律性,這樣既可以避免歷史基礎的重複學習,還能轉換認識問題的角度,適當地提高歷史學習的難度,培養學生史實結合的能力,從而實現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但是,這種假設嚴重地脱離了國中學生不重視歷史甚至不學歷史的現實情況,使初高中歷史銜接出現斷層,給高中歷史教學帶來很大問題,也帶來很多的困惑。

3、在思想上,學生對歷史學習極不重視。長期以來,歷史作為副科沒有得到學生的重視,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學習歷史毫無用處,歷史講述的是已經過去的、無法精確驗證的歷史現象,它既不能創造社會價值,也不能帶來社會價值,忽視了歷史教育的社會功能。這些習慣和看法影響到學生,就使學生在思想上對歷史學習極不重視。

4、學生無法獲得有效的信息。現在,在大學聯考指揮棒下,我省多數學校都實行封閉式教學。學生缺乏獲得信息的途徑,網吧不能進,學校圖書館的資料有限;物理、化學、生物、數學、語文、英語又擠佔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學生課餘根本沒有時間去預習、複習乃至收集資料等等,從而導致教學時間嚴重不足,教學任務難以完成。

針對以上問題,筆者經過近半年的不斷學習,不斷嘗試,注重改進新課改、新特點下的教學方式,摸索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新對策。

1、改變授課方式,以互動方式為主,營造和諧融洽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展水平。因此,要實施素質教育,確保課程教材改革順利進行,就必須改變廣大教師習以為常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探究式課堂教學活動等途徑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實踐機會,使學生逐漸形成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和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2、靈活運用課程資源和多樣化、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探索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探索多種課堂學習方式。如情景教學法,以多媒體展示情景資料、圖片或播放視頻讓學生融入到歷史情景中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實現教學目的。上課時運用探究式教學法,教師選擇適當的教學材料,創設新穎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質疑探究的慾望,鼓勵學生對學習材料進行自主質疑,對歷史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尋求新的發現,獲得新的認識。通過不斷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逐漸養成自主質疑的思維品質,最終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提高學生的素質。

3、要善於運用教材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陣地和途徑,鑽研教材、優化教學方案則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引導學生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內容及其內在聯繫,形成科學的有層次的符合教學要求的歷史知識網絡,揭示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客觀規律,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4、改變教師教學理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課改下教學不再是教師對學生單項的“培養”,教師也由以前課堂上的“主演”轉變為“導演”,組織引導學生的課堂活動。這就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必須優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教師應為學生獲取、分析、信息和發現、解決問題創造機會和條件。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任務,也是搞好課改的關鍵。

總之,高中歷史課改已如火如荼展開,歷史課改對每一位高中歷史教師來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新課改成功與否與每一位教師關係密切。我們唯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在教學中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勇於面對新課改的潮流,才能使歷史課煥發新活力,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10 篇四

一、指導思想:

高一歷史主要是學習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主要講述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直到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中國近代史主要講述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的屈辱史、不甘心做亡國奴的中國人的抗爭史、為中國尋找出路的先進中國人的探索史,同時也是一部中國曲折前進的發展史。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建設史。這是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教育的極好素材。在教學中,要注重從本學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強的特點出發,注重從高中學生更熱衷於從歷史與現實的聯繫去探討問題的特點出發,充分發揮歷史學科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集體智慧,高效穩妥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面臨的現狀及問題:

①初高中銜接問題及學生的歷史科的基礎薄弱問題。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於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國中的認識水平。在他們的概念裏,歷史是副科,開卷考試,考試題的思維量不大,平時的學習時間就是給語數外理化。一方面由於初次來到一個新環境,心理和作息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另一方面由於國中的歷史基礎知識都比較薄弱,所以高一歷史教學應注重基礎的培養和興趣的培育。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穿插一些與歷史教學相關的歷史典故,儘量多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歷史知識與歷史發展脈絡通過生動活潑和直觀淺顯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②教師帶班多及課時少問題。我校高一年級共24個教學班,每位歷史教師帶8個教學班,每班每週只開1節歷史課。

③高一上學期學校不允許政、史、地訂教輔資料,沒有豐富多彩的史料可供學生閲讀,沒有靈活多樣的題目可供學生參考,只有靠老師的講解來吸引學生,作業就靠老師輪流打印活頁作業。

三、針對性措施:

(一)精心設計教學,積極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精心備課,把每一堂課當成優質課來準備,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相較於國中生來説,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理性思維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於畢竟高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過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維,完全枯燥和單一的理性分析還不完全適合他們的認知層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他們對於事件本質和事件規律的認識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較強的歷史典故和歷史逸聞,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二)細心組織教學,努力做到讓學生主動去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改變國中對歷史學習的觀念,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五)組內成員各盡所能,相互聽課、學習,共同探討,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四、教學進度:

由於每週只有一節課,到本學期末,計劃上完《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的第一章至第二章第六節。其中第一章第一節、第五節和第二章第五節分別用兩課時上,其餘每節用一課時講。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10 篇五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狀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教授高一5、6兩個班,學生的基礎較好,認知能力強。總體來説,作為高一新生,對於歷史的學習還停留在國中階段的認識水平。

2、教材簡析:

高中歷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歷程為主題,着重反映了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內容,分九個單元,30課進行闡述。教材的編寫採取中外合編的專題史體例,每個單元集中探究一個比較宏觀的歷史問題。每個單元分為若干課,每課涉及一個比較具體的歷史問題。對於專題史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通過對歷史必修課的學習探究,除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外,還要重視對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全面分析歷史進程,正確認識歷史發展過程中整體與局部的關係,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內在聯繫。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揚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質量目標:

在期會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0%,優秀率為25%

在期末考試中,爭取學生的合格率為95%,優秀率為30%

四、重點工作:

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方法,養成學習習慣,夯實知識基礎,穩步提高學習成績

五、具體措施:

1、做好初高中銜接,放慢講課速度,讓學生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2、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綱化教學,使學生明確學習內容,有的放矢。

3、抓好課堂效率,擴大提問範圍,關注每一位學生,觀察學生上課狀態。上課力求精幹、實在。上課要求每個人在教材上做好筆記,課後進行知識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識的鞏固,注重課後反饋,每節課後完成練習,每個單元結束後,進行總複習和考核,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6、注重授課語言的精確,準確適用以下詞彙“瞭解”“掌握”“重點學習”“知識遷移”。

附:高一歷史教學進度

授課時間授課專題授課內容

9月1日—9月13日

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9月14日—9月21日

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鬥爭

9月22日—10月7日

專題三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

10月8日—10月20日

專題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10月21日—11月2日

專題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係

11月3日—11月11日

專題六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

11月12日—1月21日

專題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與發展

11月22日—12月2日

專題八解放人類的陽光大道

12月3日—12月11日

專題九當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12月12日—12月21日

專題一古代中國經濟得基本結構與特點

12月21日—12月30日

專題二近代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2月30日—1月8日

專題三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得探索

1月8日—1月18日

專題四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高一歷史學期教學計劃 篇六

目標任務:

主要是通過足球理論學習和足球信息的採集交流,對足球這門課程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通過親身體檢,掌握足球運動的學習的方法,掌握好正確的投籃手型,熟練的足球球性,良好的戰術素養,可進一步提高足球水平有着決定性的作用,足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項目的運動,團隊合作是足球運動的靈魂,因此在學習足球的過程中可增強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內容:

1、足球基礎知識的學習和交流,每人必須上交一份足球方面的書面作業,。

2、學習足球籃的技術要領的傳球運球和射門的基本功,掌握腳內側傳球,運球過杆,射門

3、二人基礎戰術配合,學習踢牆二過一配合,直傳斜插配合。

4、技術單元(強化傳球,停球,一對一持球突破)考核過杆,射門。

5、足球比賽的策劃,組織編排。

1、足球一級水平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參與足球的興趣。

(2)共同參與足球知識的尋找和發現。

(3)學習足球的基本技術,掌握學習方法,練好基本功。

2、足球一級水平教學內容

模 快

教 學 內 容

教 學 單 元

A

足球基礎知識學習與交流

1、網絡查尋 資料收集和整理

2、足球作業相互交流和演講

B

足球傳球,運球和射門基本功

1、跑、跳,球性

2、足球基本技術(傳球,運球,定點射門)

C

足球2人基礎戰術配合

1、踢牆二過一配合,直傳斜插配合。

D

課外活動交流和比賽

1、積極參加全校年度聯賽的各項活動。

2、參加足球社團,結交足球球友,提高自已的足球水平。

3、足球一級水平考試方法和評分標準

分值

考 試 內 容

得分和扣分方法

20分

每節課考勤

曠課一次扣2分

30分

老師和同學一起評測

曠課一次扣1分,課堂演講

10分

足球基礎知識作業

不按時交作業扣5分,優秀加5分。

20分

定點射門5次

根據射中位置打分,滿分加5分。

20分

二套2人基礎戰術演練

每套戰術10分,自我創新戰術加5分。

高一歷史學期教學計劃 篇七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五四”運動》是新編九年制義務教育歷史教材中國歷史第二冊也就是中國近代史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是一次承上啟下的革命運動。它上承辛亥革命即舊民主主義革命,下啟“五四”運動以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因此,本節課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這一節學好了,將為學生學習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打下堅實的基礎。又因為本節課抽象名詞概念較多,與歷史課所具有的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有所差別。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應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一問題。

2、教學目標

(1)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及歷史意義

這主要是依據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和學生情況確定的。因為“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所以理解新文化運動對於更好地理解“五四”運動的背景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2)掌握“五四”運動的過程及歷史意義。

“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運動。無論是從其歷史地位,還是從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上來看,都需要學生掌握。這是由於“五四”運動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決定了的,而“五四”運動的重要性在歷史意義中得到了最精要的詮釋。

(3)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歷史教材中有許多德育教育的題材,而“五四”運動正是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品質的典型教材。如果在歷史教學中不利用好本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那麼,歷史教學將變得毫無意義。

3、教材重難點

重點是理解“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因為“五四”運動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過程上,而主要體現在它對中國革命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上。所以,“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在教材中顯得十分重要,因而定其為重點。

難點是“五四”運動為什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為這一個問題具有抽象性,理論性較強,它既同舊民主主義革命這一段歷史知識結構相聯繫,又同新民主義革命的知識相關聯;還由於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的其抽象思維能力不夠成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因而定其為難點。

二、説教學方法

我所授課班級成績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大部分學生對學習歷史有興趣,課堂上動手動腦積極,但由於本節課涉及一些較抽象、理論性較強的歷史概念,估計他們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我準備採用以下千種教學方法:

1、歸納法:因為本節課需要理解的抽象名詞概念較多,而採用歸納法符合心理學上知識的接受是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的過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

2、情景教學法:其理論依據和操作過程在講述“五四”運動過程時有具體闡述。

3、對比法:對於一些抽象的名詞概念,採用對比法,既適合學生思維所保留的知覺和具體的特性,又能滿足他們脱離兒童期後其抽象思維能力有所發展的要求。通過對比所形成的強烈反差,可以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同時要注意啟發對比。

4、討論法: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讓他們發現彼此思維中的閃光點,並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根據教學直觀性原則及我校實際情況,配合以上教學方法的實施,我使的教具有:

1、“五四”運動歷史教學地圖

2、小黑板

3、摸擬“五四”使運動中使用的宣傳旗和宣傳單

三、説教學過程

知識的學習過程是這樣一個過程:1展示新知識(以舊知識作為引起學生注意,激發興趣的切入點,易於新知識的接受)2理解新知識(以舊知識作為基礎,將新知識納入舊知識體系中,從而組合成更新的知識體系)3保持(新知識體系的形成,還需要進一步的簡化、修正、排列、組合,以便更好地儲存在大腦中)4運用(即利用新的知識去獲得更新知識的過程,表現為解決問題,創造發明等。)

結合本節內容的學習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四步教學程序:

第一步,複習舊知識,導入新課,這一步只需2分鐘。

“同學們從1840鴉*戰爭以來,中國人民飽受外國列強的侵略在屈辱面前,中國人民沒有低頭,反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抵抗,請同學們列舉出來”(在學生們列舉出後,教師總結),指出“這一系列抗爭都失敗了,但到了本世紀初,中國人民最後選擇了共產黨,最終把中國人民的抗爭引向了勝利,而這一切都開始於‘五四’運動。”這樣,在學生學過的抗爭史這一系列舊知識找到了切入本節新知識的切入點,而且形成了對比效果,有利於新知識的接受。

第二步:展示並讓學生理解新知識,這一步需要25分鐘。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我引導學生去回顧袁世凱復闢和北洋軍閥復古的史實,運用歸納法説明一切反動勢力都是利用思想專制來達到其統治目的的。指出,要推翻反動勢力,就要向封建傳統思想展開猛烈進攻,由此展開分析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並讓學生比較前後兩個時期的差異。得出:新文化運動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為“五四”運動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關於“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書上沒有集中分析,在學生找出“五四”導火線後,我巧妙設問:“中國自鴉*戰爭以來遭受那麼多侵略,為什麼這一次反響那麼大?”實際上是引導學生去總結“五四”爆發的大背景,有助於學生把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繫起來,培養他們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能力。

講述“五四”運動的過程時,我採取了情景教學法。選一名學生扮演領袖,四名扮演參加“五四”遊打的學生,領袖期發傳單、旗幟,並領導羣眾大呼“五四”愛國口號。遊行完畢後,又扮演罷工領袖,率領工人罷工,體現“五四”運動的兩個階段。通過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創設一定的歷史環境,再現了“五四”運動的一個場景,使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感受歷史。由於在扮演過程中,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積極參與,必定會在頭腦中留下很深印象,而且使他們願意上歷史課,樂於上歷史課,克服厭學情緒。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有較強的理論性。在分析其“反帝反封建”性質時,主要是引導學生採用史論結合的方法,聯繫“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五四”運動中的口號來分析,學生就比較好理解。然後讓學生對比“五四”運動與辛亥革命的異同點,而不同點就是“五四”運動的“新”,“新”在廣大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重登上了歷史舞台。同時指出,“五四”運動為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從而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又為下一節課的進行埋下的伏筆。

第三步,鞏固練習階段,大概需要10分鐘。

首先小結本節課主要內容。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起了思想大解放的作用,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基礎。”五四“運動則是在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後爆發的,前期在北京,以5月4日遊行為主,到了6月3日以後中心轉移到了上海,主要以工人運動為主。”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兩年後,中國誕生了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了”。此小結使學生把兩個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繫弄清楚了,並再次強調了重難點。

然後是基礎知識題的訓練,目的是讓學生加強新知識體系的構建,為隨時提取所學知識作好運用上的準備。

第四步:運用階段,需要8分鐘。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歷史教學必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本節課正是一個好時機。在本節課最後時間裏,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今天我們該怎樣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精神?學生們的討論必然要涉及到他們現實生活和理想,老師再加以正確引導。這就使“五四”愛國品質遷移到學生的精神領域中去,引導他們的人生。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死觀和世界觀。

四、説板書

“五四”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 為“五四”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五四”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分析大背景

2、過程 ① 5.4 —— 學生為主力——北京

② 6.3後——工人為主力——上海

3、歷史意義(重點):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難點)

依據:① 採用了板書實用性的原則。

② 揭示了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繫。

高一歷史教學計劃10 篇八

一、指導思想:

新高中課程計劃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確保教學內容、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積極的改革探索。所以教學中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前進,為了適應這一形勢,確保高貴的順利推進,確保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前進,教學中要切實有利於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教材分析:

人類社會政治領域中的問題是極其複雜的。教科書選取的糾葛貫通古今、關聯之外的學習專題,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站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葱人治到法治市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從而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人類的政治活動既受制於經濟和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又發作用於經濟及其他活動,給社會發展以巨大的影響。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曾指出: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換句話説,代表一定佳績利益的社會集團、社會勢力及其個人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國際方面的言論和活動都是政治。因此,我們學習歷史,瞭解人類社會政治領域中的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共一個班近四十個學生,生源質量參次不齊,教學上一定要進行分層次分階段地鞏固和提高。針對一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則又要進行一定的較難的作業佈置和試卷的佈置。針對學情和特點略講某些章節教學中一定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並以基礎知識為主。

四、教學方法:

綜合考點內容,突出學科內的知識銜接,注重學科間的貫通,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訓練,重在運用;拓展訓練,重在提高;綜合訓練,重在發展。使學生既從“點”上拓展,有能對所學知識點結合,融會貫通。

高中歷史教材的主體結構按“學習專題”購建。共九個學習專題,包括導語、學習建議、主要介紹辦專題的歷史發展線索或學習重點,並提出一些學習方法上的建議。正文後輻射自我測評、材料閲讀與思考,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上的政治活動是豐富多彩、極其複雜的,他與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的呢個一起構成料人類歷史上多彩的生活活動。只要同學們潛心學習,細心探究,就一定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感悟許多歷史的真諦。

高一歷史學期教學計劃 篇九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宋元時期三省六部制的變化;秦漢選官制度的內容,科舉制;秦漢、隋唐、明清監察制度的內容。

如何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標誌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科舉制作用的變化;正確評價古代的監察制度。

過程與方法:

問題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精神;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充分調動其積極性;通過認識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培養學生一分為二看待歷史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三省六部制的學習,借鑑其長處,做到古為今用;通過學習,瞭解當前我國不斷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舉制度是中國對世界人才選拔制度的突出貢獻,從而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不斷創新。

教學重點: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演變,科舉制。

教學難點:監察與諫議制度。

【教學過程】

一、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

1、秦漢的中樞權力機構(秦——三公九卿,西漢——中朝)

師:在上一節課裏我們已經瞭解從秦朝開始,皇帝位於全國權力金字塔的頂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時的中樞決策機構是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之間相互配合,相互牽制,避免了大權旁落局面的出現。從秦朝開始,中國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在這一體系中,一直存在着皇權與相權的矛盾,這矛盾處理得好,就能使國家安定,百姓安樂,處理不好政局就容易出現動盪。在秦朝以後,中樞權力體系隨着皇權的不斷加強而不斷變化。

漢承秦制,西漢時一開始繼續沿用三公九卿制度,但到了漢武帝時,為了提高皇帝的權威,於是起用一些級別比較低的官員作為他身邊的辦事人員,這些官員直接對皇帝負責,形成宮內的決策班子,號稱“中朝”,這樣就使得以丞相為首的中央政府機構“外朝”,淪為了執行一般政務的行政機構。(展示圖片)

東漢的尚書枱取代了三公,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枱改稱尚書省,另外設立了中書省和門下省,但還沒有規定各自具體的權力和職務,因此它還不是正式的中樞權力機構的組成部分。在這一時期,是三省六部制的萌芽階段。(展示圖片)

2、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

師:到了隋朝時,三省六部製得以正式確立。

隋朝和秦朝都是結束分裂、建立統一的王朝,結果也同樣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但這兩個朝代在歷史上所起做的貢獻都同樣不可磨滅,漢承秦制,唐承隋制,都是明證。隋朝的創制是圍繞着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的重建而展開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唐承隋制,到了唐時,三省六部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展示圖片)

內容: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設六部——吏、户、禮、兵、刑、工。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尚書省的左右僕侍都是宰相,他們的辦公地點就在政事堂,在政事堂工作的人,除了這些宰相外,還有其他官員也會參加政事堂會議,如參知政事、參知機務等,他們也是宰相。

三省六部的職權及運行程序:

中書省是決策機構,就軍國大事,重要官員的任免等事項替皇帝起草擬旨(這就相當於我國現在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門下省負責審核中書省起草的詔旨,有認為不當者可以駁回,甚至將其封還,因此一道詔書的頒發或執行,需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在政事堂上達成協議才成;尚書省就是接受決議的最高執行機關,其下六部的職能大致與我國現今政治制度中的國務院類似。

(舉例)假設唐朝時,黃河出現了水患,皇帝認為有必要興修水利以絕後患,於是令中書省的官員在政事堂會議上對此進行討論,決定出來後,通過中書令的審核裁定,送給皇帝畫敕,皇帝都同意了,那就可以開始動工了嗎?當然不是,還要送到門下省去複審,同意了,這時才能交由尚書省去貫徹實行;假如不同意,那就得退回重擬了。

作用:

1)三省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

2)(更重要的是,此時皇帝不能獨裁,宰相同樣不能獨裁)完整的相權被分割,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有利於加強皇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完善;對後世影響深遠。

3、宋的“二府三司”和元的一省制

師:經過唐末五代的激烈社會變動,貴族政治徹底崩潰,到了宋朝時,新的的官僚政治體制取而代之。

在唐朝時,相權雖然受到了牽制,但仍然“事無不統”,擁有行政、軍事和經濟權,這樣一來,容易動搖或威脅皇帝的地位,因此到了宋太祖趙匡胤時,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分割相權。(展示圖片)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增設了同書門下這個部門,其長官中書門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參知政事為副宰相,這樣一來,相權就被分得很散;

在軍事權力上,宋太祖一手策劃了“杯酒釋兵權”的喜劇,用高官厚祿作為交換條件,讓石守信等將領交出兵權;另外,設置了樞密院,剝奪了宰相的軍事權。宰相的政事堂和樞密使的樞密院合稱“二府”。

財權由“三司”(度支、鹽度、户部)掌握,三司號稱計相,意思是主管財政的宰相。

這樣我們就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宋朝時進一步削弱相權,形成了君主獨裁體制。政事堂管政治,樞密院管軍事,三司管財政,三權分離,互不相知,一切都要通過皇帝,這就意味着皇權這次在與相權的博弈中,又取得了勝利。

師:從課本的材料可以看到元世祖採納了高鳴的建議,在中央實行一省制。(展示結構圖)根據材料總結出:

原因:這跟元朝的統治疆域十分遼闊有關,統治地區一廣,自然政務也就繁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強對國土的管轄,因此縮減三省為一省,保留了中書省,六部也歸入了中書省。

設問:元朝的一省制加強了皇權嗎?

生:沒有。通過一省制,相權得到加強,皇權和相權的這次博弈中,相權取得了勝利。

設問:在中央集權體系中,哪一體制下的宰相權力最大?

生:元朝

師:影響:到了中後期,相權過重,不時捲入統治內部的鬥爭,甚至左右皇位的繼承,引起政局動盪。

設問:不同時期的中央集權體制的變化,説明了什麼?

生:説明在皇權與相權的激烈的爭奪過程中,皇權逐漸取得上風,皇帝越來越成為中樞權力體系的核心。

師總結:四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的變化,其實質是:皇權與相權的爭奪;

總的趨勢是:皇權逐步加強。

二、選官制度

西周:世卿世祿

戰國:軍功爵

秦、漢初:沿襲軍功授爵的制度

漢武帝:舉薦模式——察舉、徵辟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舉制度

1.西周——魏晉南北朝的選官制度

過度:同學們聽過“公務員”這個詞嗎?他們是國家正式的政府官員,現在想在政府擔任個一官半職,都要通過公務員考試,經過筆試、面試、體檢等層層篩選,才有可能成為政府裏的一員。説不定哪天我們在座的同學也有這樣的經歷成為我們的公僕。那麼古時候的政府官員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師:現在我們就從西周開始,回顧官員是如何產生的?(演示圖片)

生:就是與宗法制、分封制相應產生的“世卿世祿”制度,到了禮崩樂壞的時期,宗法分封制逐漸崩潰,世卿世祿制度也逐漸被破壞了。

師:在戰國的變法和混戰之中,產生了新的選官制度,秦國的商鞅變法中就有一個獎勵軍功的措施(演示圖片)。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帝國以後,主要還是沿用傳統的軍功選任制。但是,“馬上奪天下”,能“馬上治天下”嗎?很明顯,戰場上驍勇善戰的軍人未必是治國的良才,在《亮劍》裏邊的李雲龍顯然就是這麼一個人物。秦朝就是吃了這個虧,從軍人中選官,甚至發展到強烈排斥知識分子的地步,發生了歷史上駭人聽聞的“焚書坑儒”事件。

師:西漢初也還是沿用軍功授爵的方式,經過“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時期,更是出現了我國古代的第一個盛世,在選官制度上漢武帝採用了適應和平年代的選官制度——察舉、徵辟。這是一種舉薦模式的選官制度。課本上有解釋。大家可以畫起來。

師:但是察舉容易造成用人權的下移,隨着時間的推移,舉薦人和被舉人容易結成小集團,出現“門生故吏遍天下”的局面,嚴重衝擊中央集權統治。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九品中正制”,這樣就更容易形成私人勢力集團。(演示圖片)

2. 隋唐的科舉制

過渡:隋朝統一以後,為了改變長期以來士族控制地方政權的局面,隋文帝廢除了按照門第高低選用官員的九品中正制,改創科舉制,開創了通過文化水平考試選撥人才的制度,後為唐朝所繼承和進一步完善。

(1) 科舉制的產生、完善和發展

師:1)隋文帝時,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撥官員;到了隋煬帝時,設立了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2)貞觀年間,以明經和進士為主;開元年間,開始任用高官主持考試,以後成為定製。

3)宋朝時,科舉制進一步發展,分為三級(鄉試、省試、殿試),大大增加了錄取名額,為更多讀書人進入仕途開闢道路,既進一步擴大了宋朝的政權基礎,又使得選官過宂過濫。

4)明清的科舉制,實行八股取士,嚴重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

(2)科舉制的影響:

1.拓寬了政府選撥人才的基礎,為處於社會中下階層的文人進入仕途開闢了道路,是一種相對公平的人才選撥制度,成功籠絡了讀書人,有利於鞏固統治,對維持政治和社會的穩定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2.科舉制具有發掘、培養人才的作用,為官僚隊伍提高了素質較高的人才;

因此,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國家長期繁榮穩定的制度保障之一。

三、監察與諫議

(一)監察:針對官僚而言。包括監督和彈劾。

師:為了維護國家統治機器的正常運轉,中央政府必須對各級官吏實行有效的控制,監察制度就是控制各級官吏的基本制度,

1. 監察制度的必要性(這是由於君主專制集權的需要,君主一方面大權獨攬,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百官進行控制):一是提高行政效率;二是防範官員胡作非為、貪贓枉法的劣行。

2. 監察制度的形成過程:源於西周,初步形成於戰國,秦漢時期基本定型。

西周—在諸侯國設“監國”,代表周天子監視各諸侯國,三監之亂

戰國—國君的祕書御史逐漸兼有監察的職能

秦漢—三公中的御史大夫

東漢—設置御史台,成為相對獨立的監察機關;在地方的13分設12名刺史和一名司隸校尉(管理王畿地方)。

(二)諫議:針對皇帝而言。監督皇權是否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師:諫議制度的歷史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建立和發展——漢至宋,元朝擱置到明清敗壞變質了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門下省就負責諫議和封駁,對皇帝的做法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

明清時,隨着皇權高度加強,對官員的監察達到頂峯,可是對皇帝的諫議機構就已經消失了。

明朝的監察機構名目眾多,在中央設有都察院,充當皇帝的耳目;都察院下設立監察御史,負責各方面官員的監察;另外還有六科給事中六科與六部相對應,對應吏部就叫吏部給事中,兵部就叫兵部給事中,等等。在地方上還有負責司法、監察的按察使司。

設問:古代歷史上,君主權利至高無上,缺乏健全的、有充分權威的法律背景,監察和勸諫能否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

侷限性和積極性(課本相關內容)

造成諫議和監察制度侷限性的根本原因在於專制制度和人治社會。

四、總結

師:中樞行政體系、選官制度、監察制度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政治制度體系,這個體系的形成和運行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體現。其積極意義在於:首先,這是對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進行有效管理所必不可少的;其次,能夠對古代歷史上客觀的社會變遷作出必要的反應和調整,不斷地整合和吸納新的統治力量,鞏固統治基礎,保證統治和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