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元節的來歷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54K

中元節的來歷新版多篇

中元節是什麼意思 篇一

中元節是道教的説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中元節——農曆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也有説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中元節習俗 篇二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裏放燈壯觀。晉西北的河曲縣城,緊臨黃河。河道開闊,水流平緩。每到七月十五夜晚,全城男女老少齊集黃河岸邊的戲台前廣場,競觀河燈。各色彩燈順水漂移,小孩子緊盯着自家的燈能漂多遠。老太婆嘴裏念念叨叨,不斷祈禱。今天的放河燈,已經成為歡樂的活動項目了。照佛門的盂蘭盆會儀規來看,放河燈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節目,並不顯得多麼要緊。而在民間的中元節俗活動中,放燈則是比較重要的。

2、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那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份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3、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説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4、麪塑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包括出嫁的女兒及女婿、外孫,另過的兒子及媳婦、孫子等等),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型,稱為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為面魚,意喻連年有餘。現在已經不那麼嚴格講究了,完全依據主人的,羊、虎、牛、魚、兔、人各種造型的饃都有。人均一獸的花饃捏完以後,還要再捏許多瓜、果、桃、李、蓮、菊、梅等造型的花饃,點綴以花、鳥、蝴蝶、蜻蜒、松鼠。個頭較前要小,做為走親戚,看朋友的禮品。這些麪塑蒸熟以後,再經過五色着彩,看上去栩栩如生,每一件都可以稱為絕佳的手工藝品。七月十五看麪塑,已經成了農家婦女一展靈巧手藝的節目了。

中元節禁忌 篇三

農曆七月,是民俗傳説中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大帝赦罪之節日。

民間有言:“七月七年級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人們普遍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1 七月冤魂厲鬼遊蕩,夜晚野外陰氣重

傳説中,每年七月七年級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禁錮在地獄受苦受難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一直到七月廿九才關上鬼門。

所以,整個七月是需要多加註意各種忌諱的月份,諸事不宜,更要謹防外出。

為了讓陰陽兩界的人鬼都平安,自古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

因為這一天尤為特殊,也產生了很多禁忌: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不拍別人肩膀、不吹口哨、小孩老人體弱者夜晚不外出… …

2 願眾鬼早脱地獄苦,不再騷擾人間

人們為鬼魂舉行“普渡禮”,可以使他們早日脱離地獄之苦,也希望他們不再騷擾世間活人。

所以每年七月,人們除了為鬼魂舉行“普渡禮”外,還會在路旁多燒些冥紙,以廣結冥福。

3 鬼月四天,祭拜普渡

鬼月的第一天,即七月七年級,是私宅開地門的日子,需要祭拜。

七月七年級,鬼門初開,諸鬼來到凡間。祭拜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一桌豐盛的菜,小祭就是簡單買點水果餅乾。不管怎麼樣,都是表達一份敬意。

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八年級,是公共場所開地門的日子。

在古代,商號、衙門等單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拜的目的,就是希望這個月能夠平安度過,單位管理的地方不要出什麼靈異事件。

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鬼節,按民俗應當祭祖。

七月十五這一天,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這一天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七月十五,鬼門大開,這時陰氣最重,當晚最好不要上街。一入黑夜,百鬼夜行,最易出事!

鬼月的最後一日,即八月七年級前一日,叫做關地門。

七月最後一天,是眾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獄的日子。我們要善始善終,在這一天進行祭祀,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

後世沒有了公祭,家家户户都在做私祭的同時,也在分擔公祭的義務。這一次祭祀就完全是出於善意。

《金門志》記載:“七月朔(七年級日)起,各社延僧道設醮,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

淪為鬼道者,乃因為前世犯了惡念,今世在鬼道中受難受罰,刀山火海,以贖罪愆。

更有淪為餓鬼者,喉嚨狹如針,一世內不能飲食。又有孤魂野鬼,中元節無人祭祀,寂寞淒涼。

得為人道的我們,不能只想着自己,還需要奉獻愛心。如果人人都能修持一顆慈悲心,則善道不滅,亦可感化其屬,勸其向善,早日超脱苦海。

4 鬼月禁忌多,千萬要注意!

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儘量避免出門。若遇到鬼壓身、鬼打牆等靈異事件,不要慌張,集中一切注意力,睜開眼睛。

中元節的傳説 篇四

1、目連救母

目連變文中目連的俗家名字叫羅卜,寡母青提夫人生性吝嗇,又好殺生。但是羅卜非常善良,平日行善佈施,敬重三寶。有一天,他要出門經商,便稟告母親,將家中錢財分為三分,一分自己帶走,一分供養母親,一分留在家中佈施貧乏。不料自羅卜離家後,青提夫人日日宰雞殺鵝。一遇僧眾上門,便命家僮棒打出去,甚至放狗追咬乞丐。

由於她的惡行,死後被罰墜入阿鼻地獄,日夜受苦。羅卜在母親去世後,十分悲痛,心想唯有出家一途方能報答母親深恩,便拜如來世尊為師,法號大目連。數年之後,修得神通第一,身超羅漢。目連想知道父母死後託生何處,卻發覺母親身墮阿鼻地獄。他為了解救母親,便親自前往地獄,只見地獄景象:其中受罪之人,一日萬生萬死。或刀山劍樹,或鐵犁耕舌,或汁銅灌口,或吞熱鐵火丸。或抱銅柱,身體燋然爛壞。牛頭每日凌遲,獄卒終朝來拷。鑊湯煎煮,痛苦難當。

目連向如來佛求救後,方得拯救母親脱離地獄,投胎向王城為狗,再經過目連鋪設四十九天道場後,他的母親才得以昇天。

2、燒紙錢

據説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後,生意興隆,為他賺了不少錢。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羨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倫學造紙。但是蔡莫的恆心不夠,工夫還沒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品質低劣,無人問津,兩夫妻就對著一屋子的紙張發愁。

最後,慧娘想出了一條妙計,便附在蔡莫的耳邊,如此這般的教了一遍。

到了這天晚上,鄰居們忽然聽到蔡莫家傳出了嚎啕大哭的聲音。大家趕過來一問,才知道慧娘昨天晚上暴斃死了。次日清晨,蔡莫當著鄰居的面,在慧孃的棺前哭得死去活來。一邊哭訴,一邊燒紙。燒著燒著,忽然聽到棺材裏有響聲。過了一會兒,又聽到慧孃的聲音在裏面叫著:“開門,快開門,我回來了”。眾人都呆了,最後終於鼓起勇氣打開棺蓋。慧娘就跳了出來,告訴鄰居,她死後到了陰間,閻王讓她推磨受苦。因為蔡莫燒給她很多紙錢,所以小鬼們都爭著為她推磨。她又把錢交給閻王,閻王就放她回來了。

蔡莫故意的問:“我沒有給你送錢啊?”慧娘就指著燃燒的火堆説:“那就是錢啊!陰間是以紙當錢的”。蔡莫一聽,馬上就去抱了兩大捆的紙來燒,説是讓陰間的爹孃少受點苦。鄰居見狀,發覺紙錢有這麼大的用處,於是個個都掏錢來買蔡莫造的紙。消息傳開後,不到幾天,蔡莫家的紙全都賣光了。

由於慧娘還陽的這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每逢這一天,人們都會給祖先焚香燒紙。這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3、送羊節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漢許慎《説文解字》中説:“羊,祥也。”甲骨文《卜辭》中也稱羊通祥。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説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説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説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綿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