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成語故事典故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49K

成語故事典故多篇

成語故事 篇一

傳説呂洞賓等八位神仙途經東海去仙島,只見巨浪洶湧。

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里,然後各顯神通過海。於是鐵枴李把枴杖投到水裏,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鍾離、曹國舅。

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紙驢、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過。

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成語“八仙過海”根據這個傳説而來。又叫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中國古代歷史成語故事大全 篇二

臨難不懼

春秋時期,孔子帶着學生周遊列國時路過衞國的匡(現河南長垣縣附近)地,過去魯國的陽虎侵犯這裏的時侯孔子的學生顏尅也跟隨着他。顏尅此番駕車跟隨孔子舊地重遊,他一路上得意洋洋地跟老師和同學們介紹陽虎過去是怎樣侵略這裏的。匡人對陽虎是深惡痛絕的,而孔子的長相跟陽虎很相像,再加上顏尅添油加醋的表述,匡人見到後馬上集合武裝將孔子一行包圍起來。在這種情況下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被衝散了,過了很久才趕回來,子路擔心老師受到驚嚇心急火燎地衝進了人羣中。沒想到孔子這時侯卻談笑風生,表情自如,子路迷茫地問孔子:“老師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這樣高的興致呢?”孔子鎮定自若地回答子路道:“在水裏不怕蛟龍的是漁夫之勇;在野外不怕虎豹的是獵人之勇;在戰場上面對你死我活仍然向前衝的是戰士之勇;而能夠根據形勢掌控自已命運,臨大難而不懼者才是聖人之勇啊!”

古代成語故事 篇三

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當時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雙方實力懸殊。可是結果魯國卻以弱勝強,把齊軍打得大敗。據《左傳》載,這次魯國的勝利,與曹劌的精明策劃有很大關係。

曹劌既非武將,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齊國發兵來犯,魯莊公準備抵抗,便主動要求面見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您憑什麼應戰呢?”莊公説 :“衣服、食品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拿它來分給一些臣子。”曹劌回答説:“小恩小惠沒有遍及於老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的。”莊公説:“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憑着一片至誠,告訴神。”曹劌回答説:“這點兒小誠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賜福的。”莊公説:“輕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善於明察詳審,一定依據實情處理。”曹劌回答説:“這是盡了本職取信於民的事情,是戰前重要的政治準備,也是獲勝的保證。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一仗。要打仗,請允許我跟隨着去。”

莊公同他共坐一輛戰車。魯國齊國的軍隊在長勺相遇,雙方列成陣勢,戰鬥即將開始。只見齊軍大擂戰鼓,準備進兵。莊公也準備擂鼓迎擊。曹劌阻止道:“等一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反應,又擂了一通鼓。這樣齊軍擂鼓三通,魯軍總是按兵不動。直到齊軍三通鼓罷,曹劌才説:“現在可以進兵了!”魯軍戰鼓一響,下令衝殺,士兵們一聲吶喊,直撲敵陣,猛不可當。齊軍大敗,狼狽而逃。

莊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劌卻又阻止,並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跡,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暸望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説:“現在可以追擊了!”莊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

戰勝了齊國軍隊後,莊公問曹劌這樣做的原因。曹劌説:“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戰鬥,主要是靠勇氣。第一通鼓時,士兵們勇氣最足,到再擂鼓時,勇氣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氣更全部消失了。敵軍勇氣消失,我們則一鼓作氣,鬥志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曹劌又説:“齊國軍力不能低估,説不定會設下伏兵,詐敗引誘我們。我‘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這才放心追擊 ”。(“轍亂”,輪跡混亂;“旗靡”,旗幟倒掩,説明倉皇逃竄。)

“一鼓作氣”、“再衰三竭”和“轍亂旗靡”,出處即《左傳》所載“曹劌論戰”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開始情緒高漲、幹勁旺盛時全力以赴,這叫“一鼓作氣”。如果事情老幹不好,原有的勇氣和力量逐漸衰退而盡,就叫“再衰三竭”。

成語故事 篇四

記得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特別喜歡過寒假,因為只有寒假到了,年就到了,就可以回鄉下放煙花爆竹了,想想就高興!

盼望着盼望着,寒假終於到了,我們全家開車去鄉下爺爺奶奶家過年,一路上我都在迫不及待的提醒爸爸:到了奶奶家要買各種各樣的煙花。爸爸的每一個點頭允諾,都讓我好開心啊!我們開了一天的車晚上才到奶奶家,第二天一早,我早已忘記路途的辛苦和疲勞,就央求爸爸帶我去買煙花,爸爸在我的無休止的。拉扯下,拖着疲憊的身體帶我去買煙花,我們買了好多好多的各種各樣的煙花,一路上我抱着煙花開心的大步的往家走。

一到家,我就拉着爸爸陪我到樓頂上去放煙花,爸爸説煙花只有在晚上放才好看,可是我實在等不急了,就想過把癮,可大人們又不讓我一個人放,説危險。

上到樓頂,爸爸讓我拿着長杆煙花,舉向天空,手伸得遠遠的;我不敢亂動,這造型儼然像個木偶,然後爸爸謹慎地打開火機,火機裏的一小簇火苗子瞬間把煙花的引子點着了,只見火星四射,霹靂霹靂的一陣聲響;我的雙手感受到煙花衝上天的那股顫抖餘勁,嚇得我顧不上在天空綻放的絢麗多彩的煙花,一扔煙花杆兒,捂着耳朵撒腿就跑,找到一個自以為安全的地帶,緊緊閉上眼睛,待煙花沒有了聲響,我才偷偷地、慢慢地睜開眼睛盯着放完的煙花,剛放下手,煙花如同調皮的娃娃又霹靂一聲噴響了一下,把我嚇個抖擻:哇!噴出來的煙花真的好漂亮!爸爸提醒我要注意安全;切記沒有放完,就拿起煙花觀看,警惕這種特殊狀況帶來的傷害。因為目睹了煙花綻放時光彩奪目地美麗,我膽子逐漸大了起來,放完一根還想再放一根,可爸爸非等天黑再放。

好不容易熬到天黑吃完飯,爸爸卻在跟伯伯、叔叔們聊着天,看着大家聊天一時半會也結束不了,我的心默默地盤算着,趁大人們不注意偷偷地拿了幾根煙花叫哥哥姐姐帶我上樓頂去,綻放的煙花實在太美了,我們點了一根又一根,我一直捂着耳朵,遠遠看着,也不忘提醒哥哥姐姐們捂上耳朵,他們問我為什麼?我説:這樣爸爸媽媽就聽不見,我們就可以盡情地放煙花呀!"他們還沒聽完我説的話就仰着頭哈哈哈的大笑起來,記憶中,我當時還反應不過來,不知道他們為什麼笑話我。

時至今日,我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每每回想起這件偷放煙花的事情,我都會不自覺的暗自發笑:當時的自己真是太可笑了,以為捂住自己的耳朵,聽不見的同時別人也不會聽見;真是自欺欺人哪,就像課本里的掩耳盜鈴的故事主人翁一樣愚蠢!哈哈哈哈。

成語故事 篇五

【把牆上的弓在酒杯裏的影子當做一條蛇。比喻由疑心引起恐懼。例:他上過這次當以後,就杯弓蛇影,對誰都不相信了。】

從前有一個叫樂廣的人。有一次,他請一位好朋友來家中喝酒。可是這位朋友酒喝得很少,好像有什麼心事,不一會,便告別回家了。

這個朋友回家以後,就生病了。看了醫生,吃了藥,都沒有用。樂廣聽到這個消息,就去看望這個朋友,問他怎麼會生病的。朋友吞吞吐吐地説﹔”那天在你家喝酒的時候,我彷佛看見酒杯裏有一條小蛇在動,我喝了那杯酒,心裏非常害怕回到家裏就得病了。

樂廣聽了,感到很奇怪。他回到家中,檢查了原來喝酒的地方,發現牆上掛着一把弓,那弓的影子落在杯子裏,看上去就像一條小蛇。於是他又把那位朋友請來,當場作了試驗給他看,那位朋友恍然大悟,病也就痊癒。

成語故事 篇六

【成語名字】上醫醫國

【漢語拼音】shàng yī yī guó

【近義詞】:安邦治國

【反義詞】:下醫醫病

【成語出處】《國語·晉語八》:“文子曰:‘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固醫官也。’”

【成語解釋】上醫:高明的醫生,比喻高賢;醫國:指為國家除患祛弊。高賢能治理好國家。

【上醫醫國造句】上醫醫國是忠臣的鴻鵠之志最高理想。

【上醫醫國的成語故事】

“上醫醫國”論的出現,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些人文志士每以“活國醫”、“醫國策”自詡。黃庭堅《見子瞻燦字韻詩次韻》曰:“誠求活國醫,何忍棄和緩”。陸游《小疾偶書》“胸次豈無醫國策,囊中幸有活人方”。辛棄疾《菩薩蠻贈張醫道服為別且令饋河豚》“萬金不換囊中術,上醫元自能醫國”。

成語故事 篇七

上行下效

春秋時,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後,一直沒有人當面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

有一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後,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舉世無雙。”事後,齊景公把這件事情對地的臣子弦章説了一番。弦章對景公説:“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説:“上行而後下效。”國王喜歡吃什麼,羣臣也就喜歡吃什麼;國王喜歡穿什麼,羣臣也就喜歡穿什麼;國王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羣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景公聽了弦章的話,認為弦章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貴的東西。弦章看了搖搖頭,説:“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為了要多得一點賞賜,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説什麼也不接受這些珍貴的東西。後人便把“上行下效”來形容上面的人喜歡怎麼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麼做。在我們的現實社會裏不是正多看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嗎?例如一家公司的主持人經常在外吃喝玩樂,不理業務,他的下屬也跟着不務正事,這便是“上行下效”。這成語約含義是否定的,所以它形容的也一定是不好的事情了。

行:做;效:仿效。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麼幹。多指不好的事

東漢·班固《白虎通·三教》:“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

成語故事 篇八

【成語名字】不揪不睬

【漢語拼音】bù jiū bù cǎi

【近義詞】:不揪不睬、視而不見、一心二用

【反義詞】:全神貫注

【成語出處】《古今小説·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興哥上路,心中只想着渾家,整日的不瞅不睬。

【成語解釋】指不理睬。

【不揪不睬造句】不知什麼原因,這幾天她對身邊的人和事都是不揪不睬的。

【不揪不睬的成語故事】

原有兩房家人,只帶一個後生些的去:留一個老成的在家,聽渾家使喚,買辦日用。兩個婆娘,專管廚下。又有兩個丫頭,一個叫暗雲,一個叫暖雪,專在樓中伏待,不許遠離。分付停當了,對渾家説道:“娘子耐心度日。地方輕薄子弟不少,你又生得美貌,莫在門前窺瞰,招風攬火。”渾家道:“官人放心,早去早回。”兩下掩淚而別。正是:世上萬般哀苦事,無非死別與生高興哥上路,心中只想着渾家,整日的不瞅不睬。

成語故事 篇九

珠履:鞋上以珠為裝飾,富貴之人用之。形容貴賓眾多且豪華奢侈。

出自《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史記》卷七十八〈春申君列傳〉記載春申君為楚相四年,秦破趙之長平軍四十餘萬。五年,圍邯鄲。邯鄲告急於楚,楚使春申君將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歸。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為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強。趙平原君使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誇楚,為玳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

意思是説春申君擔任楚國宰相的第四年,秦國擊敗坑殺了趙國長平駐軍四十多萬人。第五年,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邯鄲向楚國告急求援,楚國派春申君帶兵去救援邯鄲,秦軍解圍撤退後,春申君返回楚國。春申君擔任楚國宰相的第八年,為楚國向北征伐,滅掉魯國,任命荀卿擔任蘭陵縣令。這個時候,楚國又興盛強大起來。有一次,趙國平原君派使臣到春申君這裏來訪問,春申君把他們一行安排在上等客館住下。趙國使臣想向楚國誇耀趙國的富有,特意用玳瑁簪子綰插冠髻,亮出用珠玉裝飾的劍鞘,請求招來春申君的賓客會面,春申君的上等賓客都穿着寶珠做的鞋子來見趙國使臣,使趙國使臣自慚形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