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成語典故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52W

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彙編如下:

有恃無恐

出處《左傳·俗公二十六年》

齊候曰:“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 命。”

釋義 “恃”,倚仗,依靠;“恐”,恐懼,害怕。國有所依靠而無所顧 忌,無所畏懼。

故事 春秋時,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後,他的兒子齊孝公繼承了王 位。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 齊孝公乘人之危,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進發,去討伐魯國。魯 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着牛羊、酒食去稿勞齊軍。 這時,齊孝公的軍隊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齊 魯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説; “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説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 軍。”“你們魯國人感到害伯了嗎?”齊孝公傲慢他説。 展喜是個能言善辯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説: “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們魯國的國君和大臣 們卻一點也不害怕。” ’ 齊孝公聽了,輕蔑他説: “你們魯國國庫空虛,老百姓家中缺糧,地裏沒有莊稼,連青草 也看不到,你們憑什麼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説:“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 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力地輔助成王,廢寢忘食地治理國事,終於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 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告誡後代的子子孫孫,要世代友好,不 互相侵害,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麼 會貿然廢棄祖先盟約,進攻我們魯國呢?我們正是依仗着這一點,才不害怕。” 齊孝公聽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討伐的念頭,班師回國了。

阿斗太子

意思是:阿斗:三國蜀漢劉備之子劉禪的小名。此人庸碌無能,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興蜀漢。指懦弱無能的人。

阿匼取容

意思是:阿匼:一味迎合的樣子。一味巴結別人以求得他們的喜歡。

扼臂齧指

戰國時期,曾子一個人他外出打柴,家裏來了客人找他,曾母左等右盼不見他回來,客人急着要回去。曾母就使勁扼住自己的手臂直到疼痛難忍為止,曾子立即感到手臂痛,立即丟掉柴禾跑回家問母親有什麼事,母親告訴他有客人在找他

意思是:扼:用力掐;齧: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靈相互感應。

二豎為災

意思是:豎:小子;二豎:指病魔。比喻疾病纏身。

二桃三士

春秋時期,齊國有三個勇士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居功自傲,蠻不講理,相國晏嬰擔心他們會鬧事而影響國家安危,建議齊景公賜兩個桃子讓他們三人論功而食,結果他們有勇無謀,因爭吃桃子紛紛自殺身亡

意思是:士:武士。春秋時齊景公將兩個桃子賜給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論功而食,三人棄桃自殺。比喻借刀殺人。

二五耦

晉獻公時期,晉國內部矛盾很尖鋭,鬥爭很激烈。晉獻公的妾驪姬勾結獻公所寵幸的樑五和東關憵五,替自己的兒子奪取君位。當時人稱之為“二五耦”

意思是:耦:兩人耕地,比喻朋比為奸。比喻狼狽為奸。

二者必居其一

意思是:居:佔。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一種。

東家之丘

意思是: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説:孔子的西鄰住着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説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彘肩斗酒

意思是:語本《史記·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鄉立,瞋目視項王……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裏,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裏卻想着:“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着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佈,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説:“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裏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着對趙高説:“丞相搞錯了,這裏一隻鹿,你怎麼説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説:“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説:“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着眾大臣,大聲説:“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裏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着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着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着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説話,因為説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説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説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説法,對皇上説,“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之乎者也

出處: 《湘山野錄》 (太祖)上指門額問普曰:“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安用?”普 對曰:“語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釋義: 譏諷文人咬文嚼字,不講實際。

故事: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在當上皇帝以後,準備拓展外城。

他來到朱雀門前,抬頭看見門額上寫着“朱雀之門”四個字,覺得彆扭,就問身旁的大臣趙普:“為什麼不寫‘朱雀門’三個字,偏寫‘朱雀之門,四個字?多用一個‘之’字有什麼用呢?”趙普告訴他説:“這是 把‘之’字作為語助詞用的。”趙匡胤聽後哈哈大笑,説:“之乎者也這些虛字,能助得什麼事情啊!” 後來,在民間便流傳一句諺語:“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出國留學網為您提供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着揹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月下老人

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裏。

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裏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編則放着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説:“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説:“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韋固聽了以後更加好奇,就再問説:“那你袋子裏的紅繩子,又是做什麼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對韋固説:“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式仇人或距離很遠,我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和好,並且結成夫妻。”

韋固聽了,自然不會相信,以為老人是和他説着玩的,但是他對這古怪的老人,仍舊充滿了好奇,當他想要在問他一些問題的時候,老人已經站起來,帶着他的書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韋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們看見一個盲婦抱着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過來,老人便對韋固説:“這盲婦手裏抱的小女還便是你將來的妻子。”

韋固聽了很生氣,以為老人故意開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殺掉,看他將來還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後,就立刻跑了。當韋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帳時,卻已經不見他的蹤影了。

光陰似箭,轉眼十四年過去了,這時韋固以找到滿意的對象,即將結婚。對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長得很漂亮,只是沒間有一道疤痕。韋固覺得非常奇怪,於是便問他的岳父説:“為什麼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聽了以後便説:“説來令人氣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陳氏抱着他從米市走過,有一個狂徒,竟然無緣無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沒有生命危險,只留下這道傷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韋固聽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現在他的腦海裏。他想:難道他就是自己命僕人刺殺的小女孩?於是便很緊張的追問説:“那保母是不是一個失明的盲婦?”

王泰看到女婿的臉色有意,且問得蹊蹺,便反問他説:“不錯,是個盲婦,可是,你怎麼會知道呢?”

韋固證實了這各式時候,真是驚訝極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然後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盤説出。

王泰聽了,也感到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話,並非開玩笑,他們的姻緣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婦兩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着恩愛的生活。

不久這件事傳到宋城,當地的人為了紀念月下老人的出現,便把南店改為“訂婚店”。

由於這個故事的流傳,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結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紅繩,加以撮合的,所以,後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簡稱為“月老”。

約法三章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除去秦法。

釋義 “約”,協商,議定。“章’,條目。臨時議定三條法令。比喻以 語言或文字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

故事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都咸陽 只有幾十里路的霸上。子嬰在僅當了46天的秦王后,向劉邦投降。 劉邦進咸陽後,本想住在豪華的王宮裏,但他的心腹樊噲和張 良告誡他別這樣做,免得失掉人心。劉邦接受他們的意見,下令封閉 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 霸上。 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 他們宣佈道:“秦朝的嚴刑苛法,把眾位害苦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 我和眾位約定,不論是誰,都要遵守三條法律。這三條是:殺人者要 處死,傷人者要抵罪,盜竊者也要判罪!”父老、豪傑們都表示擁護約 法三章。接着,劉邦又派出大批人員,到各縣各鄉去宣傳約法三章。 百姓們聽了,都熱烈擁護,紛紛取了牛羊酒食來慰勞劉邦的軍隊。 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 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羽毛未豐

出處《戰國策。秦策—》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釋義 “豐”,豐滿。比喻勢力還小,或常識、閲歷尚淺。

故事 戰國時洛陽人蘇秦,年青時曾師從智者鬼谷子學習辯術 謀略。學習結束後,周遊列國,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國謀略能獲得 君王們的接納。 秦是西方的大國。憑藉有利的地理環境,發展農業,國力逐漸強 盛。但在當時,實國尚不能與其它大國抗衡。 蘇壽秦這次遠遊秦國,是要説動秦王,與函谷關以東的—些國家 聯合,同其他的國家聯盟作較量。 但是秦惠王並沒有聽取他的建議,而是説:“我們秦國現在就像 一隻羽毛還沒長全的小鳥,要想展翅高飛那是不行的。先生你迢迢 千里來到這裏開導我,我很感激。至於稱霸爭帝的事,我希望在以後 的適當時機,再聆聽你的高見。” 在秦國耗費了所有資財,上書十多次,但仍未説動秦王。蘇泰無 奈,只得灰溜溜地離開秦國回家。這時的蘇秦,也就猶如羽毛未豐的 小鳥,無法振翅飛於那動盪的政治舞台。

有志者事竟成

出處《後漢書·耿合傳》

帝(劉秀)謂合曰:“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 有。久者事竟成也。”

釋義“久”終於。只要有堅定的意志和決心,事情,最終能成功。 也作“有志者事竟成。”

故事 有一次,劉秀派耿合去攻打佔據山東青州十二郡的豪強張 步。張班兵強馬壯,是耿合的一個勁敵。張步聽説耿合率兵來攻。就 派大費邑等分兵把守歷下、祝阿、臨淄,準備迎擊。耿合先攻下 祝阿,以後用計相繼攻下歷下和臨淄。張步着急起來,親自帶兵反攻 臨淄,於是在臨淄城外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的大血戰。在戰鬥中,耿 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斷箭桿,帶傷仍堅持戰鬥。 劉秀聞訊。親自帶兵前來支援。在援兵還未到達的時候,部將陳俊認 為張步兵力強大,建議暫時休戰,等到援兵來後再發動進攻。可是耿 合卻認為不能把困難留給別人,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耿合終於把 張步打得大敗。幾天後,劉秀來到臨淄,慰勞軍隊。他在許多將官面 前誇獎耿合説: “過去韓信破歷下開創基業,現在攻克祝阿,連戰連捷,兩 功相仿,從前你在南陽曾建議請求平定張步,我當時以為你口氣太 大,恐怕難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Tags: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