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的經典唐宋詩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2W

國小的經典唐宋詩詞精品多篇

國小的經典唐宋詩詞 篇一

1戲答元珍

歐陽修〔宋代〕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感物華。

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這首《戲答元珍》是歐陽修的律詩名作,此詩作於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歐陽修因事左遷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與峽州軍事判官丁寶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詩贈歐陽修,歐陽修乃於此年作詩以答。此詩首聯寫山城荒僻冷落;頷聯承前細寫山城荒涼之景,寫出殘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藴孕的生機一片。後兩聯抒情。頸聯寫作者多病之身在時光變遷、萬物更迭中產生的客子之悲;尾聯寫自己早年作客洛陽,稔熟洛陽牡丹,今日山城野花雖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歐陽修在這樣一首普通的詩中表達了決不屈服的昂揚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這一點上,歐陽修的這首詩體現了宋詩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徵。

2長相思·花似伊

歐陽修〔宋代〕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別離。低頭雙淚垂。

長江東,長江西。兩岸鴛鴦兩處飛。相逢知幾時。

這是一首抒寫離別之情的作品。描寫一對青春別離的夫婦,別後妻子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思念,並亟盼早日與丈夫相逢團聚。短短几句,把歸人行程和愁怨的焦點都簡括而又深沉地傳達了出來。儘管佳人已去,粧樓空空,可作者還是一片痴情,終難忘懷。

國小的經典唐宋詩詞 篇二

1早梅

柳宗元〔唐代〕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早梅在高高的枝頭綻放,遠遠映照着廣闊的碧藍天空。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夜晚北風吹來陣陣花香,在濃霜中增添着潔白的光澤。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想折一枝寄贈萬里之外,無奈千里迢迢,山水阻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眼看寒梅即將零落凋謝,我將用什麼去慰問遠方的友人呢?

2蝜蝂傳

柳宗元〔唐代〕

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其背甚澀,物積因不散,卒躓仆不能起。人或憐之,為去其負。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

蝜蝂是一種善於背東西的小蟲。它在爬行中遇到東西,就抓取過來,仰起頭揹着它們。揹負的東西越來越重,即使非常疲乏勞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粗糙,因而物體堆積不會散落,最終被壓倒爬不起來。有時人們可憐它,替它除去背上的物體。可是如果它還能爬行,就像原先一樣抓取物體。它又喜歡往高處爬,用盡了它的力氣也不停止,直至跌落到地上摔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不知為己累也,唯恐其不積。及其怠而躓也,黜棄之,遷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祿,而貪取滋甚,以近於危墜,觀前之死亡,不知戒。雖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則小蟲也。亦足哀夫!

如今世上那些貪得無厭的人,見到錢財就不放過,用來增加他們的家產,不知道財貨會成為自己的累贅,還只擔心財富積聚得不夠多。等到他們壞了事栽了跟頭,有的被貶斥罷官,有的被流放到邊遠地區,這也夠痛苦的了。一旦再被起用,他們仍不肯悔改,成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官位,增加自己的俸祿,而且變本加厲地貪取錢財,因而面臨着從高處摔下來的危險,看到前人由於極力求官貪財而自取滅亡也不知引以為戒。即使他們的外形看起來龐大,他們的名義是人,可是智慧卻和蝜蝂小蟲一樣。這也太可悲了!

國小的經典唐宋詩詞 篇三

1春夜 / 夜直

王安石〔宋代〕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夜已經深了,香爐裏的香早已燃盡,漏壺裏的水也將漏完。夜風輕柔卻也帶着點點寒意。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干。

夜晚的春色美得令人難以入睡,只見花影隨着月亮的移動,悄悄地爬上了欄杆。

2北陂杏花

王安石〔宋代〕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花影 一作:身影)

一池春水多情地護繞着杏林,嫣紅的杏花和綠水中妖嬈的花影相映成趣,各以其風姿平分着春色。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即使被無情的東風吹落,飄飄似雪,也勝過道路邊上的杏花凋零灑落路面,任人踐踏,碾成塵土。

3江上

王安石〔宋代〕

江水漾西風,江花脱晚紅。

江上秋風陣陣,水波盪漾連綿,江岸上的紅花也脱下紅粧,漸漸凋謝。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離別之情讓遠去的笛聲吹送,驀然發現船隻已到亂山的東面,再不見分別的渡口。

國小的經典唐宋詩詞 篇四

1知音者誠希

韓愈〔唐代〕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手踏明月。

這首詩寫詩人與知心朋友孟郊不忍離別,只好踏着滿地的月色,徹夜相敍。道出知音難尋,依依惜別之情。寥寥四句詩,寫出惜別情感,生動真切,極富感染力。

2雜説一·龍説

韓愈〔唐代〕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

異哉!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既曰:龍,雲從之矣。

這篇根據典籍和傳説寫的雜感,用意很明顯:作者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説明了聖君與賢臣之間的關係,即聖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賢臣又要仰仗聖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