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園子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29K

園子教學反思多篇

園子教學反思篇1

課文《祖父的園子》節選自現代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説《呼蘭河傳》。這篇課文以富有孩子氣、且又帶着濃郁的詩情畫意的語言,重點描述了作者在祖父的園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把世界在孩子心裏的樣子真實地再現出來,學生讀來感覺這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上,親切、神往。

一、教學效果

我採用了“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引導交流作者在園子裏心情是怎樣的,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作者為什麼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交流中相機引導學生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二、教學收穫

整個過程有兩個地方感覺學生講得很好:

(一)抓住詞語感受喜歡。

文中許多abb式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説這樣的蜜蜂抱在手裏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説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夥伴,胖乎乎的。在講到“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時,學生講到作者以童年的角度去看,在她眼裏這樹像在童話中一樣,會叫,會冒煙,還會發光,在她看來一切是那麼美好。真的為學生的答案喝彩,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想法感悟作者,感悟文字。

(二)在聯想中感受自由。

文中的作者字裏行間體現出生活是無拘無束的,是豐富多彩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裏做什麼,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熱烈地説着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説着自己喜歡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受。

三、不足之處

課下,認真反思這堂課的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沒有放手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總是一步一步牽着學,對學生不放心。其次,學生活動的面兒小,站起來發言的總是個別同學。再次,文章語言優美,文中出現了許多abb式的詞,如:胖乎乎、圓滾滾等,應在學習課文的同時讓學生積累下來,而我根本就沒提到。

四、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機智,要能根據課堂上學生的活動及出現的突發性事件,調整教學方法。另外,要特別重視語文的工具性,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得到語言文字的訓練,從而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升。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增加知識儲備。

園子教學反思篇2

隨着作者富有詩意的語言,我們走進了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是一幅明亮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裏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蝴蝶、有蜻蜓、有螞蚱……還有太陽的光芒、雲朵的影子,這是作者童年的樂園。這裏充滿自由,充滿生命的氣息,童年的'作者是自由的,這自由是作者童年快樂的源泉。由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從蕭紅和她的《呼蘭河傳》入手,介紹蕭紅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介紹她的《呼河蘭傳》,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接着,我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地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讓他們交流“我”在園子裏心情是怎樣的,思考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作者為什麼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我讓他們交流的同時,引導他們讀相關的段落,要求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我想作為老師自己,是非常想學生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而這個快樂的童年將永遠留在學生的記憶深處,久久不能忘懷的。但現在的考試製度卻時刻牽動着老師們的心,老師們擔憂的是

假如放鬆了學生,讓他們快樂無憂地玩耍,分數是否會下降,而家長們把希望也寄託在學生身上,總是擔心他們成績能否名列前茅,會否比不上其他孩子,於是,無論節假日也好,平時也好,根本不讓學生喘口氣,不斷地給孩子報這個興趣班、那個興趣班,剝奪了孩子自由的權利,玩的權利,難怪孩子會如此羨慕文中的作者了。

園子教學反思篇3

這節課,我從介紹作者入手,先介紹作者蕭紅。有人説,蕭紅是一朵開在中國北方原野裏的花,盛開在中國東北的農家院裏,她從來不用澆水,任着風吹,任着太陽曬,卻越開越紅,越開越旺盛。事實就是這樣,在20世紀30年代的文壇,蕭紅就像她筆下那北方庭院裏的花兒們一樣,鮮明而熱烈地開放,潑辣辣地,不嬌貴,不做作,自由自在地開在陽光下。無論她地生命中有多少逃亡與飢餓。無論她面對多少困苦與不幸,她都用她的筆寫着她的字,大氣的文字。

然後介紹蕭紅的《呼蘭河傳》,就是對故鄉的一本回憶錄。也就在寫完後的一年,這個女子就從人世間消失了,只有31歲。在《呼蘭河傳》裏,她用了許多的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點描寫了家裏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後花園。為什麼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麼呢?讓我們隨着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

之後開始學習,從課文的題目入手,讓孩子們發現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回想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之後開始本節課的學習之旅。共有三次讀課文:第一次是瀏覽——祖父的園子給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五彩繽紛、美麗、自由等),接着是第二次默讀,帶着問題:為什麼説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園子?找出文章的1,2段。孩子們先齊讀,讀過之後,腦子裏會蹦出哪些詞語來形容這個園子?這是一個大花園,作者寫花了嗎?那花園裏有沒有花?通過這個問題,讓孩子們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藉助蜜蜂、蝴蝶來寫花園裏的花,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園子。

接下來出示“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太陽也不知道”這段話,請一位孩子來讀。如果把這段話讀成一句話呢,讀成一個詞語呢?自由。園子中哪些事物是“自由的”“一切都活了”的呢?你覺得這園子裏自由的事物僅僅只有這些嗎?引導孩子展開想象説話,用上“願意……就……”作者是怎樣把園子裏的一切事物寫得那樣自由自在的?從表達上你有什麼發現?由這個問題讓孩子發現在這段話中,作者採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作者為什麼把這些動植物都寫得這麼自由呢?由這個問題,引出作者在這個園子裏很自由。在這個自由得園子裏,祖父和作者都做了什麼呢?帶着這個問題,孩子們再次默讀課文,圈出祖父和作者做得事情。明白作者在這個園子裏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作者之所以在這個園子裏很自由,那都是因為她有一個愛她得祖父。

學到這裏,關於課文的內容孩子們都已經理解了。那麼寫作方法呢?讓孩子們仿照“倭瓜、黃瓜”的寫法,寫自己感受到的自由。再讀讀課題,這還是一個普通的園子嗎?作者不僅僅懷念的是這個五彩繽紛,自由,快樂的園子,更懷念自己的那段擁有真情的童年歲月,懷念讓自己感受到了愛的慈祥的祖父。

這節課的思路比較清晰,聽,説,讀,寫都涵蓋了,但是在讀的方面,可以再深入一些,讓孩子感悟園子的五彩繽紛,自由之後,可以讓學生再讀讀,讀處園子的五彩繽紛,樣樣都有,自由,快樂。還有就是再寫這一塊,提問了三個孩子,三個孩子不約而同都選擇了“媽媽不在家的時候……”都寫自己願意看書就看書,願意寫作業就寫作業……孩子們在説的時候,可以提醒重複的不説,這樣孩子的思維可能會更發散。也可以就自己的提示,請三個孩子來説。

園子教學反思篇4

?我和祖父的園子》節選自蕭紅《呼蘭河傳》。文章通過描寫我跟隨祖父在園子裏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出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教學這篇散文時,讓學生感受快樂的氣氛不難,但讓學生透過快樂感受眷戀懷念之情就稍顯困難了。

在教學中,我遵循着散文“文散而神聚”的特點,在初讀的基礎上,直接抓住學生的初讀感受——小女孩在園子裏是快樂的、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充分朗讀,感受文中自由的快樂。

其一:學生抓住課文中快樂的事,體會小女孩的自由。無論栽花、拔草,也無論種菜、鏟地,學生在朗讀那些看似重複,又充滿情趣的句子時,臉上是帶着笑的,心裏也一定是快樂的。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狗尾草”“澆菜”的段落更勾起孩子們的回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同時,我也用這樣的感歎來回應着孩子們的朗讀和交流:“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種子,可飛出的卻是快樂!”“我揚起的不僅是水滴,更是我的無憂無慮”“是呀,玩得累了,玩得睡着了,玩得多盡興呀!”……

其二:學生們抓住自由的景物,體會園子裏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尤其是課文第二、和倒數第二自然段。文章中那些抓住色彩來描寫的語言、那些“要怎麼就怎麼”的無拘束的語言,充滿着感染力,學生在朗讀挑戰中發出這樣的感歎:“園子裏那些黃瓜、倭瓜、蝴蝶、蜂子都是自由的,生活在園子裏的我和祖父更是快樂的了!”“這樣無拘無束的天地,一定充滿情趣,我敢説是我們大家都向往的!”我也附和着他們的感受説:“是呀,快樂是不嫌重複的,自由是不嫌羅嗦的!只有擁有了愛的快樂和自由,才是最快樂的,最自由的,最讓人難以忘懷的。”

其三:引導學生抓住快樂的主線,感受親情無限。當孩子們帶着滿心的歡喜,滿懷的自由,陶醉其中時,我拋給學生一個問題:這樣的快樂是怎樣獲得的呢?學生帶着問題再次閲讀課文,終於,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奧祕,那就是“笑”,祖父的笑。這時,我們才完全明白了,是祖父的愛讓“我”擁有了快樂和自由。“是這份温暖的愛,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祖父那甜甜的笑時,蕭紅的心中的園子,就立即成了一個愛的園子,一個充滿快樂和自由的園子。”至此,孩子們才從更深的情感中感受着課文的內涵。

園子教學反思篇5

全國國小語文教學專家沈大安先生認為:略讀也就是大略地讀,可以叫粗讀,體現在教學上,就是不以精細、全面,但求大致理解,大致掌握即可。教學步驟也相對粗放一些。

為此,我在執教略讀課《祖父的園子》時,摒棄了繁瑣的分析,把本課教學目標設定為體驗和表達。一是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園子。二是默讀課文,找出園子中我做的事、看到的物,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積累背誦精彩句段。三是猜讀,通過補充材料,拓展思維,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

本節課的教學我注重了學生的實踐,凸顯語用理念,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去了解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為什麼這麼寫”。在讀書上,我採取多種方式讓學生讀課文,如:自由讀、默讀、接讀、分角色讀、跳讀、範讀、欣賞讀等形式,從讀中去找尋字裏行間流露出的童趣。在默讀時,我讓學生圈畫關鍵詞句,提取信息,為以後作批註打基礎,在語言表達上,我把自由表達的權利還給學生,怎麼想就怎麼説,在最後拓展環節,通過猜想蕭紅長大以後得生活狀態,推薦閲讀《呼蘭河傳》和《國小生蕭紅讀本》。

由於本文是略讀課文,所以首先我讓學生初讀捕捉信息;其次聚焦重點段,劃出關鍵句段,不求一字一句全部哦去讀,直接找出與園子有關聯的,沒有關聯的內容直接跳過去。幫助學生從整體上鳥瞰感知園子,初步把握文章主旨。

接下來,我引導學生讀文章,抓住“一切都活了……”那一段,感受作者心中的園子,一切都是自由的,緊扣“自由”來想象作者心中的園子,然後聚焦到4——15段,體會園子中一切皆自由,而這種自由正是作者童年生活無拘無束的、自由自在的真實寫照。

在朗讀形式的設計上,我力求營造“快樂、輕鬆、自由”的讀書氛圍,讓學生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完這節課,發現課外閲讀如果忽略了課內閲讀,那麼語文教學的主題就顯得單薄了,所以在教學中,應適當引入課語段來對比讀,讀出不同的感受。在這樣的設計中去完善教學,把語文課上得有語文的味道,而不是單純地欣賞、薰陶,通過咬文嚼字培養語感,通過本課教學,通過這一類文章的教學,給孩子語文學習的腳步打下堅實的根基,給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園子教學反思篇6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走進童年。通過引領學生朗讀一篇篇充滿童真童趣的文章,感受童年的天真爛漫與童年時光的可貴,並學習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同時將學生領進課外閲讀的樂園,讓他們走進原著,走近作者,將課內與課外有效的銜接,激發他們的課外閲讀興趣。

?祖父的園子》選自《呼蘭河傳》,講述的是作者蕭紅童年的故事。那份藏在祖父園子裏無拘無束,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令人嚮往。文中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兒童生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中,我試圖通過本文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户,以此走近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走進她的作品――《呼蘭河傳》,更深層次的領悟她和祖父間的情。初步感悟“蕭紅體”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讚譽──“一篇敍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面對這樣的名篇,如何才能引導學生讀懂作者的心,真正領悟字裏行間的情,課後能靜下心來讀《呼蘭河傳》呢?在備課前我想了很多,儘管這只是一篇略讀課文,可它卻承載了滿滿的語文味兒,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典範。因此在我對《呼蘭河傳》認識的基礎上,又查閲了大量的資料,瞭解作者寫這本書的背景,以及找了許多名師上這一課的視頻,借鑑他們的一些方法,最終才把本課的教學設計定稿。

教學中,我把這節課的內容劃分為四大板塊。板塊一:整體感知,鳥瞰園子;板塊二:眼中園,樣樣都有;板塊三:心中園,一切自由;板塊四:夢中園,光芒四射。這四大板塊也是教學中的四大環節,整節課就以這四個環節推進,不難看出,這個設計是層層遞進的。由於有了課前的充分準備,在課上我帶領孩子們盡情地在園子裏走了個來回,用評委彭老師的話説,孩子與我都在園子裏暢遊了一節課,彷彿自己就是園中的一員。

上完本節課後,我們組織了評課、議課,所有觀課老師都發表了自己獨到的看法。結合觀課老師的評課和自我反思現將本課中的得失總結一下,老規矩,還是先談談做得好的方面吧!

1、突顯了年段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三學段的閲讀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索信息。在本節課中,我安排了兩次默讀,並在默讀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默讀時要圈畫關鍵詞,做批註。對於這樣的長篇,默讀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學習方式,最終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突顯了教材特點,半扶半放,抓重點詞。

課堂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始終都是教師拋出問題,讓學生在讀中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如在感悟祖孫情時,主要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最能體現祖父對“我”的愛語句,在學生充分默讀、圈畫後進行交流,並拓展了祖父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的片段。

3、突顯了本體特徵。

語文課就要充滿濃濃的語文味,這是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之一。在課堂上,學生時而瀏覽課文,時而默讀片段,時而在我的引領下深情朗誦。特別是在體會園子的自由時,通過個別讀、範讀、師生對讀、接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把教學推向了高潮。讀後順勢讓學生寫,園子中還有什麼也是自由的。

4、突顯重難點。

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可見,孩子的自主閲讀能力是應該在略讀課中得到訓練和提高的。何謂學以致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這些話十分精闢地闡述了精讀與略讀的關係,道出了略讀課文教學的重要功能。精讀課是為學,略讀課是為了用。老師平時在精讀課加強指導,教給孩子閲讀的方法,孩子才能在自主讀書中訓練和運用讀文能力,最終達到能自主閲讀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課堂中,學生運用前面學到的閲讀方法,圈點勾畫重點詞句,深入領悟“蕭紅體”的文字魅力。

5、突顯方法的指導。

雖然課文篇幅很長,但我沒有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是採用了提領而頓的教學策略。在品析重點詞句時,適時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如作者描寫園子是個大花園時,沒有直接寫園裏的花兒,而是寫蜜蜂和蝴蝶,就勢學習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

6、補充原文。

為了將學生引進文學巨匠的樂園,在教學中多次穿插《呼蘭河傳》中的章節,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同時也彌補了課文的空白。

課堂是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就沒有完美這一説,課後細細回想課堂中的一些細節,發現還有許多地方需要進一步完善。因為我有個無法逾越的心理障礙――字寫得難看。因此只要有人聽課,我一般都把板書精簡成電報式,從不在黑板上多寫一個字。本課中的寫作指導方法――側面描寫、借景抒情等都沒有板書,只是一帶而過。若板書了,學生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其次,在課堂上沒有大刀闊斧的放手,將課堂還給學生,還是我引得較多,顯得有些匆忙,若一個問題提出,學生沒有及時答上來,就立馬指手畫腳。最後一點就是課堂容量偏大,加之在品析重點段時用時過長,導致後面草草收尾。説明我的課堂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

教無涯,學無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語文教師,我還得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庫,修煉內功。常反思,多讀書,多積累,多向名師名家學習,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氛圍,力爭早日成為一名語文味十足的語文人。

園子教學反思篇7

教學中抓住詞語讓學生去感受,文中許多abb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説這樣的蜜蜂抱在手裏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説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夥伴,胖乎乎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裏做什麼,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爭着説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説着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

整節課的教學,我着力引領學生感悟文本,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對文本進行解讀。課文學習快結束時,我進行了延伸練筆:“假如時光能夠倒流,‘我’又在祖父的園子裏玩着,鬧着,玩累了就在園子裏的那棵大榆樹下睡着了,一覺醒來……”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結合蕭紅在祖父園子裏的自由和快樂,按照作者的表達方式來續寫。孩子們熱情參與,融入了自己的童年體驗和感受。

園子教學反思篇8

?祖父的園子》語言幽默,富有詩意,真實地再現了作者多彩的童年生活,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在開始上課的時候,我從蕭紅和她的《呼蘭河傳》入手,介紹蕭紅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介紹她的《呼河蘭傳》,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接着,我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地讀課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在學生充分讀書的基礎上,讓他們交流作者為什麼對祖父的園子久久不能忘懷,我讓他們交流的同時,引導他們讀相關的段落,要求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在精讀課文的時候,我主要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發揮想象,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整個過程有兩個地方感覺學生講得很好:

1、抓住詞語感受喜歡

文中許多abb的詞語如“胖乎乎、圓滾滾、藍悠悠”都很優美,體現了作者別樣的情感,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都體會到了,有學生説這樣的蜜蜂抱在手裏一定很有趣;有學生説用這樣的表達顯得特別親切,小蜜蜂就像作者的小夥伴,胖乎乎的。在講到“這榆樹在園子的西北角上,來了風,榆樹先呼叫,來了雨,榆樹先冒煙。太陽一出來,榆樹的葉子就發光了,它們閃爍得和沙灘上的蚌殼一樣。”時學生講到作者以童年的角度去看,在她眼裏這樹像在童話中一樣,會叫,會冒煙,還會發光,在她看來一切是那麼美好。真的為學生的答案喝彩,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想法感悟作者,感悟文字。

2、在聯想中感受自由

文中的作者字裏行間體現出生活是無拘無束的,是豐富多彩的,吃黃瓜,追蜻蜓,捉螞蚱,澆菜……對於學生來講,這些既是新鮮的,又是有趣的,他們一定只從書本中看到過,可能只聽長輩講過,現在作者的童年帶他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特別新奇,讓他們想象作者可能還在園子裏做什麼,學生一個個都舉起了手,熱烈地説着他們喜歡做的事情:爬樹、挖坑、種豆,從樹上搖果子,摘花,撒花……正因為學生對文字產生了共鳴,他們盡情地展開了思維的翅膀,盡情地説着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讓他們讀課文的時候已經能帶上自己的感受。還有最後一句“太陽也不知道。”感覺寫得很突然,作者認為太陽是什麼都知道的,卻不知道蝴蝶飛哪裏去了,想法很有趣。

縱觀整節課的教學,我着力引領學生真實地觸摸文本,緊扣文中關鍵字、詞、句,不斷地品味、感悟、內化,使學生實實在在地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讓學生在得到語言文化薰陶的同時,獲得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總之,文字是美麗的,充滿魅力的,課堂上,讓我們語文老師帶着學生在美麗的文字間徜徉,享受學習語文的幸福,領略語文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