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言文名言名句【經典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22W

文言文名言名句【經典多篇】

文言文名句經典語錄 篇一

1、操千曲爾後曉聲,觀千劍爾後識器。——劉勰

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丹青不知老將至,貧賤於我如浮雲。——杜甫

4、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7、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9、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1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1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4、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1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1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2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1、去留無意,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幽窗小記》

22、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2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2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2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左傳》

27、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

29、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將進酒》

3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31、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32、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33、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3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36、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37、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3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史記陳涉世家》

39、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後漢書陳蕃傳》

40、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41、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42、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4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文言文名句 篇二

一、《論語》

1、《論語》中,指出學習與思考必須緊密結合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論語》中強調只要善於學習,到處都有老師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3、《論語》中孔子強調學習態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裝懂的句子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4、《論語》中強調讓別人成為自己修身養性的鏡子,學習好的,摒棄不好的句子是: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論語》中孔子強調不僅能學習別人的優點,也能看出別人的缺點,更要引以為戒的句子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論語》中孔子認為只有胸懷寬廣、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稱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7、論語》中講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才能考驗出一個人堅強不屈的品質的'句子還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二、《魚我所欲也》

1. 《魚我所欲也》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魚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論點的句子是:捨生而取義者也。

3、《魚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會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4、《魚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説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賢者能做到堅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三、《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指出了艱苦磨鍊益處的句子是: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從內外兩個方面説明了導致亡國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總結全文,歸納中心論點的句子是: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4、説明人才必須經過艱苦磨鍊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曹劌論戰》

1、《曹劌論戰》中曹劌請見魯莊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2、《曹劌論戰》中表現曹劌“取信於民”的戰略思想的句子: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曹劌論戰》中能體現曹劌軍事思想的句子是:夫戰,勇氣也。

4、《曹劌論戰》中表明魯莊公把取勝的希望寄託在人民的擁護上的句子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5、《曹劌論戰》中曹劌斷定敵方確係潰敗的依據是: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6、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條件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7、能體現曹劌軍事思想的句子是:彼竭我盈,故克之;轍亂旗靡,故逐之。

五、《鄒忌諷齊王納諫》

1、《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描寫鄒忌外貌的句子: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2、《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寫鄒忌經過思索,找出妻、妾、客認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3、《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寫齊王受鄒忌啟發,用懸賞的方法廣泛徵求臣民意見的句子是: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4、《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的諷諫最後收到了效果的句子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六、《出師表》

1、《出師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圖報的句子是: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2、《出師表》中,諸葛亮分析先漢興隆的原因是:親賢臣,遠小人。

3、《出師表》中敍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4、當任命一個人來挽救局面,人們常引用的《出師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5、《出師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6、《出師表》中諸葛亮勸劉禪對宮中、府中官員的賞罰要堅持同一標準的句子:陳罰減否,不宜異同。

7、《出師表》中作者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

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8、《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後主提出嚴明賞罰建議的語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9、《出師表》中敍述諸葛亮追隨先帝驅馳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10、《出師表》中指出出師戰略目標的句子是: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文言文名句 篇三

1、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韓非子·難一)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4、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5、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北風行)

6、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唐·李白·勞勞亭)

7、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8、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王勃

9、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西晉·陳壽·三國志)

11、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12、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晉·陳壽·三國志)

13、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14、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唐·李白·送友人)

1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

16、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滑稽列傳)

17、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18、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9、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南朝·蕭鐸)

20、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謂不朽。——《左傳》

21、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晏子春秋·內篇下)

2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衞風·碩人)

23、少壯不發奮,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24、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2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26、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很好的句子

27、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經·小雅)

2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2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0、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3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3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3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閣序)

34、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鷺洲。(唐·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35、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東晉·陶淵明·移居)

36、人有不為也,而後能夠有為。(孟子·離婁下)

37、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北朝民歌·木蘭詩)

3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9、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40、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41、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42、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43、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5、柴門聞狗吠,風雪夜歸人。(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6、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4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48、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49、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後漢書·黃瓊傳)

50、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51、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5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衞靈公)

53、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54、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5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56、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左傳)

5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5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59、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60、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61、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62、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傳)

63、輔車相依,脣亡齒寒。(左傳)

6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6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李白·贈汪倫)

6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6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68、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69、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71、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7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73、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唐·王維·山居秋暝)

7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7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76、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難)

7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78、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79、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80、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史記·張儀列傳)

81、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舉成名。——司馬遷

82、欲加之罪,何患辭。(左傳)

83、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84、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8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86、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愛國格言

87、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88、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89、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9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9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9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93、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戰國策·趙策)

94、他山之石,能夠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9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9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9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8、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9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100、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10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行路難)

10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103、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4、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105、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06、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

10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0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0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1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 漢江臨泛)

111、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11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盡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1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1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5、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東晉·陶淵明·飲酒)

116、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1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118、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陽樓)

119、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陶淵明·飲酒)

120、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唐·高適·燕歌行)

12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荊門送別)

12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123、士不能夠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124、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唐·王績·野望)

12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國·曹植·七步詩)

126、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127、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128、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129、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30、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

131、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唐·李白·清平調)

13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133、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

13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35、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衝傳)

13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13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138、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3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140、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唐·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14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142、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143、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王獻之傳)

14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45、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46、曲則全,枉則直。(老子)

14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48、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149、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吳越春秋)

150、操千曲爾後曉聲,觀千劍爾後識器。——劉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51、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國策·齊策)

15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153、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南朝·江淹·別賦)

154、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經·乾)

15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唐·王昌齡·出塞)

156、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157、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唐·張旭·山中留客)

158、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王維·終南別業)

15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60、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61、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6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

163、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164、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論語·微子)

165、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166、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燕策)

16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唐·崔顥·黃鶴樓)

168、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見)

16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170、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17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17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詩經·小雅)

17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

17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7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76、今夜偏知春意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

17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178、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17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唐·李白·北風行)

180、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181、靜如處女,動如脱兔。(孫子兵法·九地)

182、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

183、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18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18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衞風·淇奧)

186、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説林訓)

187、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禮運)

188、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89、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晉·陸機·文賦)

190、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父)

191、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19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9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94、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9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東晉·傅玄·太子少傅箴)

196、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

19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198、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199、去留無意,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幽窗小記》

20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201、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2、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203、避其鋭氣,擊其惰歸。(孫子兵法·軍爭)

204、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205、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唐·高適·封丘縣)

20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題)

207、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208、丹青不知老將至,貧賤於我如浮雲。——杜甫

20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210、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論積貯疏)

211、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21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213、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21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215、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21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217、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唐·杜甫·春日憶李白)

2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21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龜雖壽)

22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2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22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22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224、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225、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226、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漢書·東方朔傳)

227、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北齊·杜弼·檄樑文)

228、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22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230、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唐·李白·子夜吳歌)

23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23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233、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23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子)

23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36、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張志和·漁父)

237、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238、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涼州詞)

23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40、手如柔荑,膚如凝脂。(詩經·衞風·碩人)

24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4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43、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244、餘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屈原·涉江)

24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46、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易經·繫辭上)

247、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248、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249、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25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251、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252、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253、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254、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三國·諸葛亮·出師表)

255、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

256、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25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258、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5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26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26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難)

26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26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264、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周語)

265、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國演義》

26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67、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26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

269、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

27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71、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古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272、前事不忘,後世之師。(戰國策·趙策)

27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274、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經·繫辭上)

27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76、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27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278、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279、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80、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8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28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283、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284、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28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286、將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87、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孫子兵法·謀攻)

288、道不拾遺,夜不閉户。(戰國策·秦策)

289、黃鐘譭棄,瓦釜雷鳴。(楚辭·卜居)

29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91、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29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293、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涉江)

294、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29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296、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29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98、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西晉·李密·陳情表)

299、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300、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30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302、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30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304、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勵志文言文名句 篇四

1、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章碣《焚書坑》

2、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3、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4、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縮?讀書小窗前,不見青矗矗。——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6、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7、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8、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

9、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10、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11、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李商隱《茂陵》

12、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13、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14、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15、屈伸煙霧裏,低舉白雲中。——李世民《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16、吳王事事須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陸龜蒙《吳宮懷古》

17、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18、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19、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20、楚國青蠅何太多,連城白璧遭讒毀。——李白《鞠歌行》

21、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于謙《嶽忠武王祠》

2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顏真卿《勸學詩》

23、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歎。——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24、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張九齡《奉和聖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25、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少年行四首》

26、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27、家國興亡身獨存,玉容還受楚王恩。——汪遵《息國》

2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9、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虞集《聽雨》

30、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31、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32、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33、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歎息。——李頎《送陳章甫》

34、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屈原《國殤》

35、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屈原《國殤》

36、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37、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38、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39、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曹鬆《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40、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詹玉《醉蓬萊·歸故山》

41、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趙鼎《寒食》

42、國破山河落照紅。——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43、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4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勸學詩》

45、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46、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47、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歎飄零。——秋瑾《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48、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49、待罪居東國,泣涕常流連。——曹植《怨歌行》

50、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李煜《望江南·閒夢遠》

文言文名句 篇五

NO1、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NO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NO3、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NO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NO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NO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NO7、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論語》

NO8、學不可以已。——《荀子》

NO9、差之毫釐,繆以千里。——陸九淵

NO10、報國之心,死而後已。——蘇軾

NO1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NO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NO13、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NO14、好學而不貳。——《左傳》

NO15、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葛洪

NO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NO1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NO1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NO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

NO2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NO21、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

NO2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NO23、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NO24、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NO25、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NO26、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NO27、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呻吟語·捲上》

NO2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NO2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NO30、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NO31、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O3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NO3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NO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NO35、君子憂道不憂貧。

NO36、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NO3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NO38、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NO39、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NO4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NO41、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

NO4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NO43、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NO44、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NO4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NO4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NO47、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NO48、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

NO4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NO50、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NO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NO52、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NO5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NO54、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關人赴安西》

NO5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NO56、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語

NO5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NO58、知恥近乎勇。——《中庸》

NO59、位卑未敢忘國。——陸游《病起書懷》

NO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NO61、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武則天

NO6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NO6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NO64、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NO65、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NO66、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NO67、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NO68、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NO6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NO7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NO71、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陳蕃語

NO7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NO73、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NO74、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誠表》

NO75、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NO76、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NO7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NO7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NO7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NO80、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呂氏春秋》

NO8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NO82、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NO8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NO8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NO85、兼聽則明,偏信則闇。——《資治通鑑》

NO86、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