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5W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多篇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一

從師範畢業到現在我一直擔任農村國小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我不斷地摸索與學習,並不斷地嘗試各種教學方法,通過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進行思考,不斷反思自己在教學工作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思考改進自己英語教學的對策,尋求適合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我發現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農村英語教育的重大問題。因為農村孩子缺少語言環境,在平時生活中很少接觸到英語,學習英語只限於課堂教學。學生缺少了語言環境,就難以學好英語。國小英語教學是起點,如果起點不好,學生會對英語失去興趣,甚至厭惡英語,那就意味着這門課不可能學好。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覺得要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我們的英語課堂中去,創造愉快的課堂氣氛非常重要,不容忽視,針對學生初次接觸英語時的好奇心和神祕感,教師在課之前要認真備課,用好課件,不要還是以前的老一套(一台錄音機和幾張配套卡片,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枯燥無味,不願意學習英語了,英語成績難以提高)。我覺得《教師教學用書》中的配套光碟非常適合我們這些不太會製作課件的農村英語教師使用。光碟中包含了備課資源、數字課堂和快樂天地三大部分,光碟中有書本上的所有內容和上課時要用到的課件,我們還要多樣化,充分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願望,所以我在課前一般以唱歌和玩遊戲的形式來熱身,先有一個愉快課堂的開始。在教學中要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注重由淺入深,以舊帶新;如在做對話和表演有一定的難度時,我會先做示範幾次,學生懂了以後再讓他們去做;在課堂中,要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給予充分表揚;如果做錯了,也要給予安慰和鼓勵;在課堂中,老師要有親和力,要與學生成為好朋友,親近學生,要讓學生喜歡老師,從而喜歡老師上的課;在課堂上我以教材所提供的語言素材為主線,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靈活運用所學語言材料,延伸課文教學內容。及時抓住課堂“興趣點”設立交際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把語言的機械操練轉向意義操練,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我還注重讓學生儘可能地用英語作為課堂語言,課後也鼓勵他們用英語來進行生活交流,他們的詞彙量逐漸累積起來。這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容易了,學習好英語就不太難了。讓學生一開始就對學習產生興趣,沒有壓抑感,自然而然學起來就輕鬆很多了。

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二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牛津國小英語》4B Unit 6 Let’s go by taxi的A部分。本節課圍繞話題“邀請他人外出,選乘交通工具”展開,主要學習如何邀請他人外出、選乘交通工具等日常生活交際用語。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帶領學生唱了一首英文歌,《The wheels on the bus》,用以調動學生的興趣,邊看動畫邊唱歌曲,學生很快就進入了英語的學習當中。通過I go to school by bus.引出今天的課題,並教學單詞taxi和詞組by taxi。由教師感到口渴了,想帶學生一起去肯德基,引出新授句型How do we go there?並操練,肯德基是學生們最愛去的地方之一,聽到老師要帶他們去肯德基,學生們的情緒一下子高昂了起來,氣氛也活躍多了。通過師生對話,引導學生學習新句型Shall we go to 。.。 by 。.。? All right. / OK.然後帶領學生多次朗讀,讓學生熟記。通過猜測教師所給圖片是不是電影 院,引出新單詞theatre並教讀,在學生能夠熟練朗讀的基礎上,結合之前所教的句型操練去劇院,以培養學生實際語言運用的能力。在學生多次操練後,帶學生一起説chant,放鬆心情。通過看圖片,回答問題,教授新句型Excuse me, is this…for…? Yes, it is. / No, it isn’t.,再通過遊戲的形式複習鞏固這個句型。遊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複習方式。遊戲環節的設計不但可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熱情,還顧及了個別和整體的操練:讓個別學生提問、猜測,待答案揭曉後再以組為單位充分利用圖片進行對話。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三

任教四年級英語以來,我把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因為英語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課堂教學的質量決定了整個英語教學的質量和命運。反思一年來的教學情況,我認為成功的英語教學應該具備四個基本要素:

第一要素:

語言環境。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問題是環境,如果不解決環境問題,語言學習就無法獲得成功,無法獲得預期的效應。我們的母語無時不在,文化背景以及風俗習慣,都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四年級教學班的課時是每週三節,沒有英語學習環境,課時又不多,這就決定了英語教學是一種困難的教學形式,英語也是一門困難的教學學科,確實需要老師花很多功夫。課堂教學中我關注的問題是在英語環境下課堂交流活動怎麼組織。因為沒有環境,全用英語來進行是困難的。有人説教師可以創造環境,上課教師不説漢語,只説英語,用英語組織教學活動,但那只是創造一種環境。上課時搞活動,搞pairs、groups、dialogues,搞語言交流的活動,大量使用英語是不是正式的交流?不是。因為不是真的用語言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些交流是預設的,是一種準交際。但是我們還要這麼做,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平時應該不斷創造英語學習環境。創造語言環境需要多年的堅持,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創造出來的。把教室都貼上英語的標語、英語的格言把走廊都放上和英語相關的東西,就是在創造英語環境,讓英語變成學生自己的需求。

第二要素:

在課堂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要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生展奠定基矗

1、創設各種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的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英語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説、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設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第三要素:

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優異的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其他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設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會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以及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儘可能的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第四要素:

在教學中注重交際活動。學習英語一個重要的目的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兩人之間的交際是活動的重要形式。因此,語言訓練中應常開展二人活動。兩人之間的對話活動是最常見的兩人活動,要求學生就某一話題、某一張圖片、某一個人等進行一問一答

形式的對話,也可要求學生一個發指令,另一個做動作的活動,還可以開展兩人之間的討論、辯論、商量等活動。兩人活動很容易在課桌上開展,不需要學生離開課堂,有時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或者提供更多與不同人進行訓練的機會,可以讓前排的學生轉身與後排的學生進行兩人活動。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四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及時地、有效地進行反思,科學、全面地分析教學過程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反思,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計劃更迎合實際需要。這對提高教師個人的教學專業水平和教學專業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優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綜合素質都有着重要的意義。那麼,怎樣寫好教學反思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反思。

1、思效——自我評價

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教師最關注的問題,進行課後反思要做到“當堂思效”。即上完課後要對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作一個自我評價,比如分析學生哪些內容掌握得好,哪幾部分有困難,哪些學生學得成功,還有多少學生需要指導等;同時,還要堅持“單元思效”,即對一單元的教學工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進行自我評價。如在學習用英語問候他人時,我根據課文內容作如下的安排:

1、學生聽錄音,感知課文。

2、聽音,識圖。

3、聽音,重複課文。

4、分角色朗讀課文。

上完課我發現學生非常的聽話,總是跟着我的思路走。老師讓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學生始終處於被動狀態,我就思考這樣的學習會不會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呢?答案是否定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教案做了重新調整,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在熱身複習之後,我展示了本節課的學習任務,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多學一些禮貌用語。我告訴學生要開展評比“禮貌之星”的活動。比一比看誰能獲勝。任務的提出,給了學生一個學習的動力,讓他們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的積極性就高了。當我組織學生參加“找朋友並問候你的朋友”的活動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高潮。他們拍着手,興致勃勃的去交朋友,用英語問候朋友。

2、思得——總結經驗

一節課結束後,回顧教學過程,體會學生學習的成功之處,教師一定能從中受到啟發,總結成功的經驗,如能及時記錄,可作為日後教學工作的借鑑,有助於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如我在教“cock(公雞)”一詞時,突然有個男孩子怪聲怪調地説:”有沒有母雞呀?”頓時,全班一片喧譁。我沒有馬上批評那個學生,而是平靜地説:”有,不僅有母雞,還有小雞這個單詞。”接着一一講解,並表揚了那位學生好學好問,但也批評了他説話的態度。我覺得這樣機智的處理,既沒有干擾正常教學,還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受到了教育。

3、思失——及時補救

課堂教學中有所得也必定會有所失,學生的性格各異,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過程總會有不相適應的地方,如教法的運用,知識的講解,例子的選用,板書的設計,學生的反應等方面,課後都會覺得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對於教學工作的不足,要反覆思考,仔細琢磨,採取措施,及時補救。例如在上完《thisisourschool、》這一課時,我進行了反思:時間的把握不好,精神緊張,生怕不能夠上完自己準備的內容而提前講課,而在感覺時間有餘時又沒有及時地調整教學進度,還是快速地講完內容,這對整節課影響很大。因此覺得以後再上這節課,可讓學生仿照課文自編對話,時間可控制得當。或在備課時就要預防時間過多的情況出現,準備音樂或短片,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讓學生欣賞,既讓學生放鬆了身心,緩解了孩子的疲勞,又將時間把握得合理有度。

4、思改——得出新法

“思”的最終目的是“改”,通過對各個教學環節得失的客觀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策,提出改進教學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思“改”對我們從事多班教學的英語教師來講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授用英語問候他人時,因為有了前一個班教學後的反思,所以在後一個班的教學方法就改變了,教學效果有了顯著提高。

5、思疑——提升自我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尤其是學生當堂提出的與課外知識相關的問題,我們未必能當堂一一作答,出現“卡殼”現象在所難免,這種“教然後知困”值得我們深思。如在教《atthezoo》這首小詩時,我講到了袋鼠是澳大利亞獨有的動物,當時,就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知道考拉嗎?英語怎樣説呢”,就這個問題我確實是不知道的。我對學生們説等老師回去查到了再告訴你們,或者你們也可以從網上找到答案再告訴老師。聽我們這麼一説,學生們回家後就積極查找資料並在第二天告訴了我。當然,我也上網查找了相關資料。

課後反思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一位優秀的教師,上完課後必然會自覺不自覺地進行反思。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課後反思都必須用文字記述下來,寫成手記。教學手記記的應當是有價值的東西。下面三個方面可供參考:

1、記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了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如在上《新標準英語》第二冊第十模塊第一單元時,我採用了歌曲鞏固句型,即用《兩隻老虎》的旋律,把句型whereis…?it’son/in/under…、編成歌詞。同時把學生喜歡的“福娃”當作詢問的對象,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高漲,教學效果非常好。

2、記”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吸取的教訓。在一節公開課上,由於擔心時間不夠,在學生做遊戲時,對於個別學生違反規則時沒有把他指出來。過後我進行了反思,認為這個環節成了這節課的“敗筆”之處。因為這個活動除了鞏固三個方位介詞之外,同時旨在培養學生的誠信理念。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着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總之,寫課後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寫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只要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會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五

如何做好英語教學反思

對這句話我深有感觸,通過四天多的遠程研修,在聽了魯教授的幾節課後對照自己的課堂教學,在課堂訓練鞏固方面我查找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一)忽視教材的特點,舊教法教新教材。

而且對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夠,課前準備不足導致課堂效率低下,教學手段落後,受自身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的侷限,沒有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去認真學習和領會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課,這種教學方法不能適應新教材的要求,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參與意識差。

教學中,多是傳統教法,熱衷於填鴨式、滿堂灌、唱“獨角戲”。自始至終一個勁地講,一人説給大家聽,猶恐講不明白。語言繁雜、枯燥無味。造成學生不知如何學習的被動局面,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機械地記單詞、背語法規則。課堂上被動的吸收,學生的思路不能與教師同步,沒有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三)違背語言教學規律,教學效果事倍功半。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極強的課程,學習英語就是為了培養和提高語言交流能力,為了更好地講給別人聽,更好地聽別人説話;為了更好地寫文章給別人看,更好地看別人的文章。不能“蹲”在學生感興趣的高度,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來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上完一節課,有的學生腦海裏不僅毫無積累,甚至連原有的知識都派不上用場

(四)、沒有做到儘量用英語授課。

通過聽魯教授的這幾節課,我決定嘗試改變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我要讓學生喜歡上我的課,我要贏得孩子的心,讓大部分的學生都喜歡我,讓他們覺得上英語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那麼我一定得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鑽研,吃透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篩選。由於本學校的學生大都來 自農村,外面的世界接觸少,知識面較窄,

同時大多是寄宿生,查閲方法也有限,所以我們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本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單元內容進行篩選,

特別是有選擇進行口語、聽力部分的訓練。

2、儘量用英語授課,對於不懂的地方會再次用中文説明,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避免“中國式英語”。讓學生背誦課文中的精彩句子或書面表達的範文,培養學生使用地道英語進行表達的能力。

3、通過紮實掌握單詞、短語等英語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表達能力。

4、創造寬鬆、和諧的氣氛,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課堂上設置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地説英語,並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並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經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

5、在上完每一節課後,都及時地對這節課的得失進行充分分析,認真地反思與總結,認真評估自己的教與研的能力,重新審視和完整教案,揚長避短,精益求精,形成新的“二度”教案。從課堂上來,到課堂上去,讓我們的後續教學更有針對性,效果更理想有人説:“優秀的教師是善於反思的。”雖然我不夠優秀,但反思會使我做得更好。讓我們在不斷積累、不斷探索、不斷評估、不斷研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真正成為深受學生歡迎和愛戴的“研究型”的英語教師。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六

國小生的天性是愛玩並且喜歡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遊戲來容易忘乎所以,即使在課堂上,也會情不自禁地大呼小叫,走來竄去。對於學生人數較多的班級,教師對課堂紀律更是難以控制。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遊戲活動時,要充分發揮指導和調控作用,使學生做到動靜有序,令行禁止。首先,在遊戲開始前教師要講清楚遊戲規則、評分標準和紀律要求。另外,教師也要用心參與遊戲活動,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這樣,在遊戲過程中即使出現一些小插曲,教師也能有規可循,有則可守,較好地控制局面。如上例,教師可指導學生分組購物,一組購物時,其他小組的同學注意觀看、傾聽,最後教師根據各小組的競賽表現,評選出“最佳紀律獎”、“表現突出獎”、“風格高尚獎”等獎項,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從而使課堂到達活而不亂的教學效果。

總之,英語遊戲活動給當今的英語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教師針對教學目的而設計的遊戲活動能夠起到寓教於樂的作用。如果教師在設計遊戲活動時能注意上述幾種情形,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在更生動、更搞笑的情境中提高語言的運用潛力。相信在廣大教師的不斷實踐和反思下,英語遊戲活動教學將會展現出無窮的魅力!

在國小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時往往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經常會利用遊戲,因為遊戲受到學生的喜愛。課堂上唱唱跳跳,説説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快樂中理解教師預設的價值取向。但時間一久,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原有的最初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正逐漸地不復存在,他們會因為有些遊戲的重複,而顯得無精打采。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課前教師不遺餘力的精心設計遊戲組織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這樣的教學次序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生捧着課本迷惑地望着你,不明白自我到底要學習和掌握書上的哪些資料。究其原因不難發現,課堂環節安排不合理,所學的知識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教學的畸形,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大家都不滿意。應對如此頻頻告急的教學危機,這不能不引發我們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激發學生對學科興趣的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我們更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教學中我們就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遊戲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們設計的遊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能夠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

二、組織得法,嚴謹有序

做好遊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國小生天性愛遊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首先,有開始遊戲之前講清規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用心講清楚,在羣眾活動中,大家就應遵守規則。

www本站uawen.本站cn三、適時適度

我認為不潛力求面面俱到,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資料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上成遊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課堂遊戲就應為課堂教學服務,當他成為一種擺設,或者是為遊戲而遊戲的時候,課堂遊戲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七

國小英語是一門特殊的語言學科,要掌握好這門語言,不但要有習得這門語言的自然環境,而且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語言的社會性等特點進行教學。在長期的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創設寬鬆的課堂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我經過聽課,記錄,對自己的短期的教學經驗,做一個有感而發的反思。

追求英語課堂的假繁榮,忽視了英語課堂的本質——讓學生得到發展。 豐富多彩的活動只是圍繞着教材轉,俗話説,“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確,如今的很多國小英語課堂,尤其是公開課,花樣兒繁多,多媒體被廣泛應用於課堂,顯示了教師一定的設計水平和教學水平。但是,一堂課後,總沒有回味無窮的感覺,倒是想説:真累,總算完了。

縱觀這些課堂,活動雖一個接着一個,看似很豐富。而稍作思索,便會發現這麼多活動只是在圍繞着5、6個詞彙或是3、4個字母打轉。再看各個活動,毫無聯繫,相對獨立,整體性不強,其目的只是為了反覆地操練字母或詞彙。5、6個詞彙(國小課本中出現的都是比較常用熟悉的),其要求不是四會,只是聽、説與認讀,這些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並不難。

真正理解“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內涵,琢磨教法,使學生體會和享受精神上學英語所帶來的快樂,發自內心的成功與快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不容置疑。作為國小生的啟蒙英語老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學生的興趣,這個興趣應該是具有持久性的、積極向上的特點的。而物質刺激的方法對任何人都適用,甚至是寵物,其所產生的興趣只是短暫的,比較低級的。因此,老師應該從國小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精心設計教法,把英語課與活動課相融合,讓學生在活動中快快樂樂學英語。同時,教師可根據國小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開展適當的競爭性遊戲,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採取加減分數、搶得紅五星等多種方法,使學生在競爭活動中獲得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成就感。而且,這類活動還能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對答如流的英語對話一直處於無信息傳遞的假交際上。

英語課上,教師指着書問:“What’s this?”學生齊聲回答:“It’s a book。”教師表示讚許之後,又指着遠處的門問:“What’s that?”小手爭先恐後地舉起來了。這是複習環節的一個片斷。這樣的現象在國小英語課堂上已是不足為奇。二組對話有個明顯的共同點:沒有信息差,明知故問,屬於假交際,對學生大腦的刺激不但起不了什麼作用,反而會限制思維的發展。

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和思維密切相關。在實際生活中,假交際現象存在得太少了。作為學習的一個過程,機械性操練儘管少不了,但在教師的潛意識裏,幾乎沒有機械性操練與實踐性操練,交際、準交際與假交際的概念區別,是否有信息差對他所組織的教學活動的實施沒起多大作用,長此以往,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不管是多是少,有人舉手就好——不注重學生的參與面。

國小英語開設的校際間的條件有所差異,主要表現為班額的大小。小班化英語教學為先進的有能力的學校所看好。但對大多數學校來説,大班額還是個比較現實的特點。而一個專職的國小英語教師要負責的有近二百個學生,甚至更多。在英語課堂上,一方面教師感到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兩極分化已有所體現。對此,教師採取的態度是:不管是多是少,是壞是好,有人舉手就是好。這種不積極的態度將導致兩極分化更加明顯,這樣就有悖於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要求。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具備的第一個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讓每個學生得到發展。作為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觀念,關心愛護所教的每個學生,尤其關注後進生,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課,教師應默默地承諾:讓每個學生得到均等的機會,讓他們不斷地發展。

我堅信:只要人人都對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充滿希望,積極求索,認真反思,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必將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八

在國小的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有時往往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經常會利用遊戲,因為遊戲受到學生的喜愛。課堂上唱唱跳跳,説説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熱鬧,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我預設的價值取向。但時間一久,我發現:很多學生原有的最初的學習熱情急劇下降,原始的興趣正逐漸地不復存在,他們會因為有些遊戲的重複,而顯得無精打采。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前我精心設計遊戲來吸引學生興趣;課上學生走來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熱鬧,往往一堂課後,學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長此以往,學生捧着課本迷惑地望着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學習和掌握書上的哪些內容。學生的學習成績往往大家都不滿意。面對如此頻頻告急的教學危機,這不能不引發我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激發學生對學科興趣的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我們更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一、面向全體,分層教學

在遊戲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們設計的遊戲要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素質,性格特點,記憶力反應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

二、組織得法,嚴謹有序

做好遊戲的組織工作,做到有條不紊,活而不亂。國小生天性愛遊戲,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時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因此,首先,有開始遊戲之前講清規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評,而是積極講清楚,在集體活動中,大家應該遵守規則。

三、適時適度

我認為不能力求面面俱到,遊戲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容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把英語課上成遊戲娛樂課,那就適得其反了。課堂遊戲應該為課堂教學服務,當他成為一種擺設,或者是為遊戲而遊戲的時候,課堂遊戲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

國小英語課堂教學反思 篇九

我上課的內容是6B Unit5 The seasons 的第一教時,主要教學四個季節,有關天氣的一些詞彙以及詢問天氣方面的一些句型。下面我對這次的教學作以下反思:

一、本節課的優點

1、聯繫生活實際,注重情景創設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創設情景,因為情景既可以滿足國小生的心理需要,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還可以讓他們從小就明白學習英語是為交際服務的;而且學生在有情景的活動中學習英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加深他們所學英語知識的印象。本單元中“季節與氣候”是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的,也是學生所熟悉的。在設計過程中,我製作了課件,首先通過一個有關四季的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受所要學習的內容是有關四個季節的,同時觀察不同季節不同的天氣特徵,為下面的教學作鋪墊。其次,在教學完四季及四季的特徵後,我通過一張當天的中國天氣預報圖,給學生創設一個預報天氣的情景,學習“sunny, cloudy, rainy, windy, snowy”這些主要天氣特徵,並結合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城市)?”進行教學,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為了增加學生的詞彙量,我把課文中沒有的但十分貼近生活的snowy介紹給了學生。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英語知識,還學到了其他知識。

2、體現任務型教學,增進同學之間的交流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教學。任務型教學以任務為目標,要求學生在完成任務也就是學習過程中去建構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新授完四季和天氣後,我設計了一張表格,佈置了一個調查任務:四人小組間對“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在這個季節的天氣怎麼樣?在這個季節你能做什麼?”這三個問題進行互相提問並回答。一方面對本課所學的主要單詞和句型進行鞏固,另一方面為本單元C部分的內容進行提前滲透。在這一環節中,先與一位學生進行示範;而且還注意了反饋時人稱的轉換,所以調查得很成功,學生們對語言知識能夠靈活運用。

3、教學思路清晰,過渡自然,環節緊扣,層層深入,張弛有度。

二、本節課的不足

1、沒有處理好單詞教學的輕重安排。比如説,hot, cold等一些已學過的單詞可以少花點時間,把那些時間放到weather, winter, windy等較難的單詞上。

2、沒有處理好一些細節。比如:我提問學生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學生回答了It’s warm.我還在讓學生問我。沒能即時調整教學思路。

3、板書字太小,對板書的結構還得進一步學習研究。

從設計教案到上完課,這一過程讓我體驗到了想上一節好課真的不容易,特別是教學天氣這一環節時,思路老是不清晰,經過了幾次修改,終於能夠把這一環節上好,感謝各位老師的指導和幫助,讓我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我知道,成長的路艱辛的,需要不斷地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教材,學習新課程,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讓自己儘快地成長!

國小英語教學反思 篇十

本節課最大的特點就是覆蓋面廣,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同學,符合了新課程的要求——學生參與其中,是活動的主體。此外,教師設置了不同的活動來增強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參與,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情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一些遊戲和小組競賽讓知識能學以致用。當然,在進行活動過程中不能有效地完全去監督每個小組,可能會存在偷懶的狀況,所以要控制好整個現場局面。

我發現,安排不合理,學習沒及時鞏固,知識沒能滴滴過手沒能螺旋上升,直接導致活動課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此引起了我的幾點思考。

一、國小英語教學是要重視培養興趣,但不能單靠説説唱唱玩玩等簡單的活動練習。因為培養興趣主要是為學習英語,遊戲活動應成為國小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的手段。因此,我們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過程,不能只停留在課堂表面的“活”,“樂”,“玩”中。而是要注重學科本身,從學得後產生的成功體驗來不斷滋長興趣,挖掘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二、“不學習語言規則,不掌握相當的詞彙,英語的應用能力就是空中樓閣”,有的同學想積極參與活動卻無能為力:説明要活動要能應用語言知識首先要學會知識要掌握知識,所以活動要在掌握基礎知識基礎之上進行效果更好。而語言本身具有的魅力,才是學生持久學習的驅動力,才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絕的能源。因此活動、遊戲作為幫助學生學好英語的一種有效教學形式,要真正發揮其輔助教學的功能,達到寓教於樂的真正目的。

三、要做好活動的組織工作,做到條理清晰,活而不亂。國小生天性愛遊戲愛表演等活動,爭強好勝,有些學生做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有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自制力又較差,上活動課很吃力。因此,首先要在活動開始之前講清規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防患未然。在遊戲過程中即使還出現一些混亂,我們要能理解學生的心理,不能只一味批評,而是要積極鼓勵,講清楚。

四、要精心設計活動環節,安排合理的真實情境。在精,而不在多。如果求面面俱到,過多而忽略了主要教學內容的講授和訓練,喧賓奪主就會上成活動娛樂課,反而得不償失。每個模塊圍繞主題精心組織設計一節活動可輔助提高教學效果就恰到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