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簡介(熱門19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9篇《簡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簡介》相關的範文。

簡介(熱門19篇)

篇1:簡介

簡介_作文

我性格開朗,活潑可愛。在學校尊敬老師,樂於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們的好榜樣。我成績優異,積極向上,在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課後喜歡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並解決問題,經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如:演講比賽、書法比賽、作文比賽等等。

在這次四川大地震中,學校組織了捐款活動,我踴躍參與,把自己的零花錢就按了出去,與此同時還為他們捐贈了一套文具,並向他們寄去了一封慰問信

作為一名學生,和班上的班幹部一起管好班級,熱情地為同學服務。當同學學習上遇到難題時,我會耐心位同學分析,讓他們明白為止。當同學遇到困難時,我會盡我所能幫助他。並且維持好課前紀律,課前讓大家安靜的讀書,或唱唱歌;課間時,我會組織好大家做眼保健操,讓大家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作為一名大隊委幹部,則配合輔導員調查學生衞生、檢查儀表。我誠實待人,能面帶微笑對待身邊每一人,不抄襲及不作弊,拾金不昧。

我很珍惜集體榮譽,每一次學校組織得的`檢查中,從不為班級丟分;在一三五按時穿校服。每個星期五,我都會帶着錦帶,站在校門前,給每一位走進校門的同學、老師敬禮,向他們問好。

在家中我尊老愛幼,經常幫家人做家務活,使他們的好助手,鄰居眼裏的好孩子。

在學習之餘,我會到市場賣賣報紙,偶爾到大街上去採訪,珍惜每一次的鍛鍊機會,與不同的人接觸,讓自己近距離接觸社會,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當然,我也深刻的體會到自己的不足:做是有些粗枝大葉,經常寫錯別字。不過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克服這些困難一定會做得更好!

篇2:簡介

集合的三要素

1、確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要麼在集合中要麼不再,二者必居其一;

2、互異性,集合裏相同的元素不允許重複出現,比如{a,a,b,b,c,c}是錯誤的寫法,應該寫成{a,b,c}。

3、無序性,集合裏的元素的排列不考慮順序問題,例如{a,b,c}與{a,c,b}表示同一個集合。

篇3:簡介

簡介樣本

簡介:是為闊大組織或產品的知名度,樹立組織形象或產品形象,廣泛地對社會進行宣傳、溝通信息而常用的傳播性應用文。也可配以圖片。

格式:1.標題。

2.正文:主要內容(要抓住獨特之處)。

3.聯繫線索:單位、聯繫人、聯繫地址、電話、郵編、傳真等。

範例:

某航空館

某航空館是新中國第一個航空館。其宗旨是向社會普及航空航天科學知識,交流航空科技信息,同時擔負某航空航天大學教學任務。航空館展覽廳面積1600平方米,專題展出世界航空發展史、中國航空發展史、中國航空工業之窗。展品數百架飛機模型、數百幅珍貴歷史照片、大型畫廊、飛行原理演示設備、飛機設備、發動機、火箭、導彈等。停機坪面積70000平方米,陳列不同時期各國珍貴飛機數十架。吸引着大批中外遊客,特別受到廣大青少年歡迎。

篇4:劉華清簡介

國 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湖北黃安

出生日期:1916年

逝世日期:2011年1月14日

職 業:軍人

軍 銜:上將

劉華清履歷

劉華清(1916—2011),1916年生於湖北黃安,原籍湖北大悟。

192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任鄂東遊擊總司令部科長。1934年任第二十五軍政治部科長。參加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戰役,並參加長征;後任第十五軍團政治部科長、第三十一軍司令部科長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司令部祕書主任、政治部宣傳科科長。1941年後任冀南軍區和冀魯豫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六軍分區副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二縱隊第6旅政治委員。1949年1月任第二野戰軍第十一軍政治部主任。後任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政治部副主任,西南軍區軍政大學政治部主任,第十軍副政治委員,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等職。

1954年7月至1958年進入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歷任海軍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旅順基地司令員,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海軍副參謀長,國防科委副主任,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海軍司令員,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副祕書長,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得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

任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1985、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92年當選為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

1997年,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1998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卸任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後退休。

2011年1月14日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2011年1月24日,劉華清同志的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錦濤、吳邦國、温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賀國強等前往八寶山送別;中共中央辦公廳、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解放軍四總部及駐京各大單位和武警部隊負責人,以及劉華清的生前好友和家鄉的代表也前往送別。

著有《劉華清回憶錄》 、《劉華清軍事文選》 。

篇5:劉華清簡介

早年時期

劉華清1916年10月1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安縣(今紅安縣)二程區花橋鄉劉家院子村(今屬大悟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8歲入私塾,10歲在村辦新學堂學習,開始接觸進步思想。1927年黃麻起義後,黃安縣農民政府和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先後成立,他成為紅色小交通員和本村兒童團長。192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參加革命工作,任村團支部書記,1935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0年5月起,劉華清同志任少共黃安二程區委書記、遊擊武裝中隊長。同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陂安南縣軍區指揮部少共團委書記,紅安中心縣軍區指揮部團委書記兼少共縣委書記,中共鄂東北道委會祕書及鄂東北遊擊總司令部交通隊政治指導員、祕書科科長,在極其困難的遊擊歲月裏堅持鄂豫皖邊區武裝鬥爭。1934年11月,他參加了紅25軍長征。先後任軍政治部組織、宣傳、文印科科長,刻印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先遣隊北上抗日宣言》。他作戰英勇,不畏艱險,在獨樹鎮戰鬥中腿部負重傷,憑着堅定的信念,拉着馬尾巴堅持行軍。在創建鄂豫陝根據地的鬥爭中,他負責編輯和刻印軍政治部《戰士報》、起草文件、刻印佈告等,有力地配合了反“圍剿”鬥爭。1935年9月,紅25軍長征到達陝北後,任紅15軍團政治部敵工部科長,紅78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紅31軍司令部作戰科副科長,紅軍援西軍機要科科長,參加了陝甘根據地第三次反“圍剿”和勞山、榆林橋、直羅鎮、東征、西征、山城堡等戰役戰鬥。宣傳工作中,他和有關同志一起,採用鄂豫皖地區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譜,將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改成歌曲,傳唱至今。西征中,他受命單身策馬到敵軍圍寨下喊話,宣講紅軍的抗日主張,成功爭取和談,避免了紅軍傷亡,受到紅軍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同志的表揚。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劉華清同志先後任八路軍129師386旅幹部大隊大隊長兼政治委員,129師司令部祕書主任,參加了七亙村、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並受命護送鄧小平同志由八路軍總部到129師赴任。1938年8月,任129師政治部宣教科科長。1939年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黨校黨總支書記。同年9月任129師供給部政治部主任。1940年在威震中外的百團大戰中,他帶領供給部夜以繼日地生產和調運軍需物資,有力保障了前方部隊作戰。同年11月起任冀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部長,在日本侵略軍不斷殘酷“掃蕩”、合圍的艱苦歲月裏和大家頑強堅持鬥爭。1944年任平原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45年2月,任冀魯豫軍區第6軍分區副政治委員,率部參加對日偽軍的攻勢作戰,收復了夏津、高唐縣城。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1月,劉華清同志任晉冀魯豫軍區第2縱隊6旅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上黨、邯鄲、出擊隴海路、定陶、鉅野、鄄城、滑縣、豫皖邊戰役和豫北反攻作戰。1947年6月,率部隨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羊山集戰役中,在友鄰部隊進攻受挫、戰場態勢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他冷靜觀察、判明敵情、正確指揮、大膽建議,率部英勇戰鬥,迅速擊破敵軍陣地,所部榮立大功一次。1948年率部參加淮海戰役,轉戰桐柏、江漢地區,牽制敵黃維、張淦兵團,配合北線野戰軍主力作戰。他運用靈活多樣的作戰樣式,率部協同友鄰部隊阻擊黃維兵團,後奉命阻擊李延年兵團,為淮海戰役勝利作出了貢獻。1949年春,任第二野戰軍11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渡江戰役。同年6月起任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校黨委委員,為解放和建設大西南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軍政幹部。

共和國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華清同志先後任西南軍區軍政大學黨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0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5月,任大連海軍學校副政治委員、校黨委書記。1953年3月,任第一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治委員,主持學校日常工作。1954年8月,赴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學習,比較系統地學習了海軍專業理論和高級指揮學。1958年回國後,相繼任海軍旅順基地第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旅順基地司令員。他組織基地部隊參加旅大海岸防禦戰役演習,主持編寫修改海軍40餘種條令、訓練大綱和教材,提出並組建了基地核心戰鬥部隊。1961年8月,任國防部第七研究院院長。他帶領全院人員白手起家,艱苦創業,開展新型艦艇的自主研究設計。經過4年努力,初步形成了艦艇科研設計體系。1965年任第六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部黨委成員兼第七研究院院長。在部院合併、廠所合併中,他堅持正確意見,使七院各配套專業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確保了人心不散、力量不散、研究不斷線。

十年時期

劉華清同志受到迫害。他敢於堅持原則,同林彪集團進行堅決鬥爭。同時頂住逆流,努力為科學研究工作的恢復和開展創造有利條件。1966年10月,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協助聶榮臻同志組織全軍裝備科研工作,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促成遠洋測量船和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衞艦、新型常規動力潛艇的上馬,組織展開核潛艇研製工作,組織研製和改進高炮系統、地空導彈、反坦克武器以及高空高速殲擊機。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東方紅一號”研製中,他敢於負責,積極支持技術人員大膽工作,保證了研製工作順利進行。1970年12月,任海軍副參謀長。1975年9月,他向鄧小平同志專門寫了《關於海軍裝備問題的彙報》,受到鄧小平同志的關注和重視。同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成員,促成了一批重要工程上馬。

1977年底,劉華清同志任國防科委副主任。1979年2月,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助理。1980年1月,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主管裝備、軍務和動員工作。他直接參與和組織制定了國防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創造性地組織擬定了全軍常規武器裝備體制等文件,對明確軍隊武器裝備和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方向起了重要作用,保證了軍隊武器裝備研製、生產、採購、保障等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和體系化。他推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加強軍隊裝備維護和管理,提高了裝備完好率。他領導總參軍務部起草軍隊精簡整編方案,為軍隊精簡整編提供了依據。他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部隊管理教育特點規律,推動頒發《貫徹共同條令檢查標準》。積極推動民兵組織調整改革、修改兵役法、建立退伍軍人預備役登記制度、改進民兵軍事訓練和戰時動員工作。1981年5月,任軍委戰略武器定型委員會主任,領導定型和生產了20多項常規和戰略武器。

海軍司令員時期

1982年8月,劉華清同志任海軍司令員、黨委副書記。他與海軍黨委一班人在海軍進行全面整頓,果斷處理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系列問題,消除派性,增進團結,使海軍面貌發生重大變化。他着眼建設強大海軍,強調增強海洋意識、維護海洋權益、經略海洋,提出並確立了中國海軍戰略理論,提出了海軍作戰方針和海軍裝備發展方針。組織擬製了《海軍2000年前發展設想和“七五”建設規劃》、《2000年的海軍》、海軍裝備發展規劃。他領導進行海軍軍事訓練、院校教育、裝備管理、編制體制、後勤保障、戰場建設等各方面的改革,開創了海軍建設新局面。他領導制定和頒發了《海軍師以上首長機關訓練大綱》,領導組織首次西太平洋海域遠航合成訓練、首次驅逐艦編隊出訪南亞三國、首次南極考察等,在海軍訓練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他高度重視海軍裝備建設,參與領導了導彈驅逐艦等一大批新型艦艇、飛機、導彈武器裝備的發展決策和研製生產,組織指揮了水下發射運載火箭,使海軍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他積極推動建立海軍裝備論證中心、海軍學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領導大力開展與外國海軍代表團及編隊互訪,並率中國海軍代表團訪問了英、美、法等多個國家,促進了與各國海軍的友好往來與學習交流。

中央軍委委員時期

1987年11月,劉華清同志任中央軍委委員、副祕書長。1988年初,他組織力量自主研製空中加油機,歷經6年努力通過了定型審查,結束了國產飛機不能空中加油的歷史,為海空軍的空中遠程作戰提供了保障。為建設永興島機場,他三赴西沙調研。為適應軍隊建設的戰略性轉變,他參與領導調研論證加快和深化軍隊改革工作,組織擬製了《加快和深化軍隊改革的工作綱要》,經中央軍委批准後頒發。1988年6月,任中央軍委國防科技裝備體制改革小組組長,提出加強武器裝備集中統管的建議和方案。他負責主持制定加快空軍建設發展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對一些需要儘快攻關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點和久拖不決的問題大膽拍板,勇於負責。1989年8月,他根據當時的國際環境及時向中央提出獨立自主加快武器裝備發展的建議。

中央軍委副主席時期

1989年11月,劉華清同志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90年4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並任軍委軍隊建設“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領導小組組長,組織制定了《中央軍委關於“八五”期間軍隊建設計劃綱要(草案)》。

1992年10月在黨的十四屆一中全會上,劉華清同志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進入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繼續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協助軍委主席江澤民同志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決貫徹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積極推進人民解放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堅持把革命化放在首位,加強軍隊思想政治建設,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發揚老紅軍優良傳統,強調加強軍隊黨的自身建設和軍隊宗旨教育,保證人民軍隊建設的正確方向;積極研擬和堅決貫徹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着眼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提高解放軍在現代化條件下的防衞能力;堅持把教育訓練擺到戰略位置,從難從嚴訓練部隊,加強院校建設,培養和造就大批現代化軍事人才;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堅持精兵合成、提高效能、平戰結合的原則,不斷優化軍隊的編制體制,強化軍隊質量建設;重視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堅持公道正派地培養、選拔和使用幹部,狠剎用人上的不正之風,保證大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幹部得到提升使用;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科學管理部隊,發揚尊幹愛兵的優良傳統;堅持艱苦奮鬥、勤儉建軍,充分挖掘現有物質條件的潛力,努力提高後勤保障能力;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他不顧年事已高,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部隊建設中的問題。劉華清同志非常重視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建設,在堅持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在對外軍事技術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快了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步伐。他針對現代戰爭的特點和世界軍事技術的發展趨勢,根據經濟科技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增強的實際,堅決貫徹科技強軍戰略,跟蹤世界水平,着眼長遠發展,着重規劃和組織研製了一系列高新武器裝備。他幾乎走遍了國防科研一線廠、所、院校、試驗基地,直接瞭解情況,解決問題。他積極推進陸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推動發展新型飛機、艦艇、導彈、電子裝備等一系列重大武器裝備,推動實施衞星、載人航天工程,為軍隊裝備現代化、為國防工業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劉華清同志積極推動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多次率領軍事代表團出國訪問和接待外國軍事代表團來訪,參與決策參加國際軍事觀察、軍備軍控談判、軍事維和等涉外工作,增進了解放軍與外軍的瞭解和友誼,提升瞭解放軍的國際地位,開創了中國軍事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劉華清同志十分重視做好香港迴歸的有關工作,堅決執行中央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一系列重大方針原則,認真謀劃了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的籌建和進駐準備工作,先後三次到駐香港部隊調研視察,現場解決實際問題,指導駐香港部隊全面做好進駐香港履行防務的各項準備,為駐香港部隊順利進駐香港履行防務職責奠定了基礎。

劉華清同志作為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員,參與了黨、國家和軍隊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參與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等重要文件的討論,並認真推動貫徹落實。他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維護社會安定團結以及廣大人民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

晚年時期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閉幕後,劉華清同志退出領導崗位,但他仍然關心黨和國家的事業,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關注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關注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關心人民羣眾的疾苦,關心革命老區的發展,關心香港、澳門的繁榮與穩定,關心祖國的統一大業,表現出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赤誠與忠貞。2011年1月14日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2011年1月24日,劉華清同志的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軍旅事蹟

孤軍長征

1934年11月16日,在河南省羅山縣何家衝,3000餘名紅二十五軍將士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先遣隊”的旗幟,踏上長征之路。這支部隊的長征很特殊,自從撤離鄂豫皖蘇區,就一直和黨中央失去了聯繫,連遵義會議都不知道,成了一支獨立作戰的孤軍。直到1935年7月,才得知中央紅軍的消息。長征中,劉華清被編入軍政治部機關,任組織科長,後又當宣傳科長。

獨樹鎮負傷

1934年11月25日,劉華清所在紅二十五軍進入獨樹鎮。26日,寒流氣温陡降,雨雪交加,25軍突然遭遇了襲擊,軍政委吳煥先帶領225團與敵展開白刃戰。劉華清在戰鬥中左腿踝骨上側中彈。戰後,劉華清拒絕組織就地安置,堅持負傷上路,“就是死也要死在紅軍隊伍裏”。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知道後,送給劉華清一匹小馬,讓其隨部隊一起轉移。

創辦《戰士報》

紅二十五軍長征分兩個階段,中途有一次停頓,創建了鄂豫陝新蘇區。期間,軍政治部創辦了《戰士報》,當時劉華清為宣傳科長,負責報紙的籌稿、編輯、刻印,以及起草文件、擬定標語口號、組織布置羣眾大會等、部隊的宣傳教育工作等等。

創建新蘇區過程艱難。給養不濟,生活異常艱苦。在劉華清的參與下,及時將部隊的好人好事收集起來,在報上刊登。為配合羣眾反抗捐税的鬥爭,又在報上提出抗捐、抗債、抗糧、抗夫、抗丁的五抗鬥爭口號,積極配合宣傳。

《戰士報》在當時起了很大作用,很快成了全軍上下關心的報紙。雖然簡單粗糙,但很及時很實際,富有戰鬥力,對新蘇區創建起了積極作用。

絕處中逢生

1935年9月初,合水縣板橋鎮,國軍35師騎兵團對劉華清所在部隊發起進攻。225團1營迅速搶佔一座山頭,阻敵進攻,掩護徐海東等突出重圍。此戰,225團損失200多人,團長方炳仁犧牲。

此後,劉華清所在部隊繼續北進,途遇崎嶇山路、荒草野地、以及小面積沙漠,部隊官兵極其虛弱,部分將士因飢餓疲勞而犧牲。在此艱難環境中,全軍指戰員採取互助形式,互相扶助,全軍上下團結一致,以頑強的意志戰勝困難,經數天跋涉最終走出了荒漠區。

1935年9月7日,劉華清所在部隊到達了合水東北的豹子川(今屬華池縣),地處陝甘蘇區邊緣。9月15日,到達延川縣永坪鎮。9月16日,與劉志丹等率領的紅二十六軍、二十七軍會師,並於永坪一條幹涸的河道里舉行會師大會。9月18日,永坪鎮又舉行了盛大的聯歡會,慶祝兩支隊伍勝利會師。

劉華清所在紅二十五軍從鄂豫皖根據地出發,歷時10個月,轉戰萬餘里,勝利結束長征。此時,全軍總共3400餘人。

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編成歌

1935年9月,劉華清所在部隊與陝甘紅軍會師後,統一合編為紅15軍團。軍團政治部機關,是紅二十五軍政治部改編的,劉華清任宣傳科長,程坦任政治部祕書長。

紅15軍團接連取得勞山、榆林橋兩仗勝利,此時,部隊補充了大批新兵。在對新兵進行紀律教育中,程坦祕書長提議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編為歌曲,此建議得到了劉華清等一致同意。隨後,借用鄂豫皖蘇區流行的《土地革命完成了》的歌譜,配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內容編成歌曲,並在《紅色戰士報》刊登,很快歌曲便傳唱開來。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今吳旗)。在慶祝會師大會上,紅15軍團的官兵唱起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隨即得到了大家的關注,會後不久,歌曲傳播到了很多部隊中。

太行歲月

八路軍第129師成立

1937年8月25日,劉華清所在的紅31軍和紅4軍、陝北紅29軍、紅30軍、獨立第1、第2、第3、第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部隊一起,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參謀長倪志亮,政訓處主任張浩。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教導團和5個直屬營等共1.3萬餘人。

劉華清所在的第31軍改編為第386旅。原第91師改編為第771團,原第93師改編為第772團。劉華清任第386旅幹部大隊大隊長兼政治委員。9月上旬,任第129師師部祕書處主任。

劉華清師部上任後不久,第129師移駐富平縣裏莊鎮,各部隊改編後都在進行抗戰出征前的各種準備。9月6日,第129師在陝西三原縣石橋鎮召開全師改編和抗日出徵誓師大會。

第129師東渡黃河到敵後

此時,華北局勢十分危急,日軍佔領北平和天津後分三路大舉進攻,一路沿平綏鐵路向西進犯,一路沿平漢鐵路向南進犯,一路沿津浦鐵路南下。國民黨在華北有70餘萬軍隊,節節敗退。中共中央對局勢的分析是:未來華北抗戰局面,只能依靠開展敵後游擊戰爭來贏得勝利。遂決定八路軍的3個師分別進駐恆山、五台山、呂梁山等地區,形成向敵佔交通線和中心城市四面包圍的態勢,有利於相互協同,擴大回旋餘地,保持戰略主動,迅速實現戰略展開,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

根據八路軍總部的指示,10月 6日,第129師大隊人馬,經過韓城芝川鎮趕到風陵渡,準備從渡過黃河。劉華清所在部隊到達風陵渡時,先遣部隊已經備好一些船隻、木筏和羊皮筏子,請了一批船工和水手駕舟協助擺渡。師首長先分開渡河,張浩主任殿後,劉華清隨其最後一批渡過黃河。

周恩來副主席當時正在太原,與國民黨協調八路軍在山西的作戰任務。劉伯承師長和徐向前副師長趕到太原與周副主席會合。劉華清所在部隊則由張浩主任帶領,在侯馬站登上敞篷列車,沿同蒲路北上,到達太原。在太原停了一天,劉華清陪着張浩主任,見到不少在山西的國民黨要員。不久,徐向前去五台山需要參謀人員,劉華清便帶了司令部的參謀和警衞排的人員跟隨去了。

經歷的亙村戰鬥

劉華清所在129師東渡黃河後,劉伯承師長率先頭部隊第769團,於1937年10月10日進抵五台縣東冶村。這時,日軍經雁門關南犯,攻陷了代縣、原平,正繼續向忻口進攻;經保定南犯的日軍,已攻陷石家莊,繼而向娘子關進攻,太原已處在日軍包圍之中。不過,日軍的交通線已被八路軍第115師、第120師切斷。129師的任務是在娘子關地區配合友軍,阻止日軍向太原攻擊。

10月18日,129師第386旅和第385旅第769團進抵平定縣東南地區。沿正太線西犯的日軍正猛攻娘子關;舊關已落入敵手。守衞娘子關的是川軍和閻錫山的部隊,有數萬兵力。129師部署在娘子關東南,於日軍側後尋機殲敵。129師一邊側擊、阻擊日軍,一邊收容潰散的友軍。

七亙村戰鬥之前,129師已打了兩仗。一仗是10月19日徐向前副師長指揮第769團夜襲日軍陽明堡機場。團長陳錫聯以第3營為突擊隊,偷渡滹沱河,隱蔽進入機場,距機羣約 30米時發起猛烈攻擊。經一小時激烈戰鬥,將24架敵機全部炸燬,殲日軍警衞部隊100多人。這是第129師取得的第一個重大勝利。10月20日,又打了長生口戰鬥。

七亙村位於太行山中部,在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是井陘、平定、昔陽三縣交匯點。太行有“八陘”,井陘就是“八陘”之一。井陘有兩個大門可穿過太行山:北門為娘子關,南門就是七亙村。七亙村四面環山,峽谷陡峭,溝樑縱橫,道路險峻,是屯兵設卡要地。七亙村邊有—條不足兩米寬的村道,道南是一溜大坡,高有10多米,道北則是幾十米深的深溝。

10月25日,吃過午飯,劉伯承師長帶參謀人員去七亙村觀察地形。劉華清帶上20多名警衞人員跟去了。到了七亙村附近,山谷口衝出一股日軍,向劉華清所在部隊猛烈射擊。在劉伯承指揮下打退了敵人。不久,日軍派出一架飛機在頭頂上盤旋,劉伯承在劉華清等再三勸阻下,仍鎮定地繼續察看地形。此次出發前,參謀處長李達曾指示劉華清,要寸步不離劉師長,一定要保證安全。劉華清暗自捏着一把汗,死死盯住敵機動靜,一旦需要,隨時準備用身體擋住敵機的掃射。

七亙村是日軍第20師團進犯平定、太原的必經之路,地形利於設伏。劉伯承決定在此處伏擊日軍。

當天下午,日軍第20師團開始向平定方向進犯。其後續是輜重部隊,1000多人,在距七亙村10公里的測魚鎮宿營。劉伯承命令第772團副團長王近山帶領第3營設伏在路南的土坎上,任務是切斷日軍第20師團的交通,奪其輜重。

26日拂曉,第772團3營進入伏擊地區。第11連的陣地設在村南通向平定大道的南側,第12連及團特務連一個排在道北坡上佔領地,第9連、第10連為預備隊,控制七亙村南側高地。各伏擊部隊的位置,距大道最近的只有二三十米,遠的也不過四五十米。9時左右,日軍掩護部隊200餘人,先通過了伏擊區;輜重部隊見沒動靜,便跟進到了伏擊區;其後尾掩護部隊100餘人,則還在東石門地區。劉伯承命部隊突然發起攻擊,敵人大亂,倉皇向東石門回逃,又遭截擊。不到兩個小時,戰鬥結束,共計斃敵300餘人,繳獲騾馬300餘匹和大批軍用物資。僅傷亡30餘人。

劉伯承在七亙村“重疊待伏”

七亙村戰鬥僅過兩天,劉華清所在部隊又在七亙村打了一次伏擊。師首長分析,日軍西犯,急需補給,其後方輜重部隊肯定需要繼續西進;而一旦西進,就別無選擇,只有走七亙村這唯一的道路。這就為再次設伏提供了機會。

28日晨,測魚鎮日軍輜重部隊,在100餘名騎兵和 300多名步兵掩護下,再次出動西進。因此前已經探知情報,又設了埋伏。日軍雖有警惕,但沒想到僅過兩天會再次設伏。上午11時,敵先頭部隊通過伏擊區時,並沒察覺。等輜重部隊進了伏擊圈後,突然展開猛烈火力攻擊。敵人這次比上次準備得充分些,掩護火力很強,一時未能將敵打亂。天不作美,戰鬥到黃昏,下起大雨,支援部隊也沒趕上參戰。敵一部向平定竄去,後續部分逃回了測魚鎮。這次戰鬥斃敵100餘人,繳獲騾馬數十匹,傷亡20餘人。

10月底,日軍先後佔領了陽泉、平定,沿正太鐵路及南側幾條主要平行的大路向榆次、太原逼進。八路軍總部率部從五台山地區進至壽陽以南地區,第129師奉命率第386旅轉至昔陽附近。11月初,在劉伯承指揮下,又在昔陽以東的南、北界都和黃崖底,打了一場伏擊日軍的戰鬥。

劉伯承判斷:日軍第109師團第135聯隊的一個大隊,由九龍關進犯昔陽,必然要經過南、北界都和黃崖底。這一帶是河谷山間地形,便於設伏。遂決定第386旅第771團埋伏在黃崖底以南風居村,第772團埋伏在黃崖底以東鞏家莊,師指揮所設在黃崖底附近。11月2日,日軍的一個大隊進入伏擊區,772團集中機槍、迫擊炮猛烈殺傷敵人,3次打退敵人向陣地的衝擊。此役共擊斃日軍300餘人,射殺及繳獲戰馬200餘匹,劉華清所在部隊傷亡30餘人。11月4日,第769團先後兩次配合第343旅在昔陽的廣陽以西伏擊日軍,斃、傷日軍300餘人,射殺及繳獲戰馬60餘匹。11月7日,129師3個團與第115師主力又一次在廣陽、户封地區設伏,斃、傷日軍250餘人。劉伯承師長把這三次成功的伏擊戰稱作“重疊的待伏”。

第129師抗日初期的這些戰鬥,劉華清一直在劉伯承師長身邊,耳濡目染,受益良多。

劉華清護送鄧小平到第129師上任

1938年1月5日,中共中央軍委任命鄧小平為第129師政治委員,劉華清在洪洞縣馬牧村八路軍總部接受了護送鄧小平政委到遼縣第129師上任的任務。當時,和鄧小平政委同行的還有彭真同志,彭真同志時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組織部長。

劉華清等一路需經曲沃、冀城、陽城、晉城、高平等地,才能到達長治。山西路途崎嶇,走了3天,到達長治。隨後,劉華清等繼續坐汽車到了武鄉縣。次日,劉華清等乘坐汽車故障,劉華清奉命去縣政府尋覓馬匹。在縣政府幫助下,劉華清帶回4匹馬。鄧小平政委和警衞員騎馬先行,其餘的徒步行軍。一天後到達遼縣西河頭第129師師部。

由此,劉伯承便與鄧小平合作,統率129師。此後不久,第129師在劉、鄧首長的直接指揮下,先後進行長生口、神頭嶺和響堂鋪三次伏擊戰,均取得勝利。

夢牽航母

航空母艦的應用,是20世紀艦艇發展的偉大成就。中國對航母作過可行性研究,劉華清也為此做了一些工作。

早在1970年,劉華清根據上級指示,組織過航空母艦的專題論證,並上報過工程方案。1980年5月訪問美國時,美國軍方安排劉華清等訪美團參觀了“小鷹”號航空母艦。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科技人員首次踏上航空母艦。

1982年,劉華清就任海軍司令員,航空母艦在劉華清的心中越來越重要。劉華清分析到:中國是一個瀕海大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隨着海洋開發事業和海上鬥爭形勢發展,中國面臨的海上威脅和過去大不相同,要對付具有遠戰能力的彈道導彈核潛艇和艦載航空兵。面對這種情況,中國海軍的實力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中國的海防邊疆遼闊,卻只有中小型艦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發生戰事,有時只能望洋興歎。發展航空母艦,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當時,國家經濟力量有限。1984年初,在第一屆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上劉華清曾提出:海軍想造航母也有不短時間了,現在國力不行,看來要等一段時間。兩年後,劉華清又一次提到:航母總是要造的,到2000年航母總要考慮。1986年11月,劉華清主持召開海軍發展戰略研討會,邀請了軍內外領導和著名專家。不少同志從維護中國海洋權益及收復南沙、台灣迴歸等戰略任務的需求出發,建議海軍發展航母。

1987年1月,召開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劉華清又提到,要把航空母艦搞得能適應未來戰爭需要,要很好地研究和論證。當時,各國都在注意發展航空母艦,無論是攻擊性的或垂直短距其間的,都是為了解決防空和海上攻擊問題,都在注意發展。因此,劉華清要求早論證,早點把這個問題研究透。

劉華清還認為,解放軍搞航空母艦,目的不是為了和美國、蘇聯比賽,主要是用於解決對台鬥爭需要、解決南沙羣島爭端和維護還有權益等方面的任務。平時還可以用於擴大維護世界和平的政治影響。海軍有了航空母艦,海軍的質量就會發生大變化,海軍的作戰能力也將有較大提高,有利於提高軍威、國威。

1987年3月31日,劉華清向總部機關彙報了關於海軍裝備規劃中的兩大問題:一是航母、一是核潛艇。這兩個問題涉及到海軍核心力量的建設,是關鍵性問題。從長遠看,對國防建設是有利的:這亮相裝備不僅為了戰時,平時也是威懾力量。

劉華清設想,對航母的發展,“七五”開始論證,“八五”搞研究,對平台和飛機的關鍵課題進行預研,2000年視情況上型號。

人物評價

自我評價

作為公民,我為國家和民族盡心盡力,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為軍人,我一直在衝鋒陷陣,沒有讓軍裝沾上污點;作為下級,我完成了小平的重託,將來彙報,可以不用汗顏。

中央政府評價

劉華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

新華社評價

劉華清同志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黨性。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終以黨的事業為重,無論是生死關頭,還是身處逆境,都百折不撓,奮鬥不息,體現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革命事業的矢志不渝。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

他堅決擁護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決擁護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很強的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善於從政治上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頭腦,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堅持真理,經受住了各種風浪的考驗。劉華清同志具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非凡膽略和領導才能。他注重宏觀籌劃,善於統攬全局,在解放軍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工作方面均有重要建樹。他身經百戰,有勇有謀,軍政兼優,指揮部隊打了許多硬仗惡仗,經歷了無數次槍林彈雨的洗禮和生死的考驗,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和領導藝術。他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堅忍不拔,敢作敢為,積極推動軍隊的改革和全面建設,不斷開創工作的新局面,表現出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他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全面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劉華清同志具有共產黨人的崇高風範和優秀品質。他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心繫國防、服務人民,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他講政治、講原則、顧大局,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和政治生活準則,堅決維護黨的團結。他光明磊落,公道正派,誠實厚道,為人謙和,善於團結同志一道工作。他模範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作風民主,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善於傾聽不同意見。他堅持求真務實,不尚空談,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紮紮實實解決實際問題。他廉潔奉公,嚴於律己,嚴格要求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保持了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他崇尚科學,尊重人才,關心同志,愛護幹部,德高望重,贏得了全軍指戰員和廣大人民羣眾的崇敬與愛戴。

國外媒體評價

劉華清歷任海軍北海艦隊副司令員兼旅順基地司令員,海軍副參謀長,海軍司令員等職,在職期間為中國海軍的現代化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國外媒體稱為中國的“現代海軍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

“布衣將軍”

從大別山到中南海,從將軍到平民百姓,劉華清不改的是愛民心腸,不變的是布衣本色。

劉亞洲對劉華清晚年評價

在主持軍委日常工作期間,在任政治局常委期間,他沒有辜負小平同志的重託,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認真履行職責,給江澤民同志當好助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劉副主席為自己的晚年,寫出了完美的一章。

李傑大校的評價

劉上將作為海軍的司令,也是國家軍委副主席、政治局常委,他是經過了長征的考驗,同時也在前蘇聯海軍學院系統的學習過海軍理論,既有戰爭的經歷,同時具有很好的軍事理論功底。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首次提出了新時期中國的海軍戰略,其後又根據海軍的發展提出了建設和發展航母的建議,首次提出海軍戰略,這在中國海軍發展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筆,劉華清上將是解放軍卓越的領導人,他對中國海軍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楊毅少將的評價

劉華清同志對中國軍隊的發展,特別是對海軍的發展有着巨大的歷史性貢獻。在20世紀80年代,他對中國海軍建設嘔心瀝血,付出巨大努力。劉華清同志擔任中國海軍司令員時,在中國首先提出創立海軍戰略問題,這對於中國海軍建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在海軍建設上,劉華清傾注了很大的心血,包括在院校改革、增加海軍武器裝備論證建設、海軍軍事學術機構建設、海軍武器裝備建設,以及現代海軍軍事人才建設都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人民海軍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是與劉華清同志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分不開的。

人物家庭

夫人,徐紅霞。

長子,劉維明,曾在解放軍總裝備部任職。妻子鄭莉。

次子,劉卓明,曾在海軍裝備中心任職。

長女,劉朝英,曾在長城工業公司任職。丈夫潘岳,曾任中國國家體改辦副主任。

次女,劉小莉。旅美。

篇6:劉禹錫簡介

晚年,劉禹錫變得性格乖戾,很少和人往來,以專門從事創作來消閒度日,自得其樂。他常和白居易往來,酬和頗多。劉“善詩精絕”,白居易讚揚他的詩説:“劉君詩在處,有神物護持。”推劉禹錫為“詩豪”,意即詩人中的豪傑、出眾者的意思,後人也就據此而稱之。

比柳宗元大一歲的劉禹錫,雖然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同樣遭受打擊,但心理承受能力卻大的多。劉禹錫貶到朗州——今天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幹什麼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篇7:劉禹錫簡介

禹錫(772-842),字夢得 ,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漢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代表作品有《陋室銘》、《烏衣巷》、《石頭城》、《蜀先主廟》等。

篇8:孔子簡介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衞國,衞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準發給孔子俸粟6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衞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衞靈公面前進讒言,衞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衞國,打算去陳國。

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衞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脱後,孔子又返回了衞國,衞靈公聽説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衞國,又幾次回到衞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衞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衞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衞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衞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樑,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這“七十二賢士”中,又數顏回,是孔子最愛的弟子。

篇9:孔子簡介

魯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魯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衞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一這系列打擊後,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於門前遙遙相望。他對子貢説:“賜,你自怎麼來得這麼晚?”於是歎息道:“太山(即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説完,流下眼淚。接着他又對子貢説:“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殯於西階,殷人殯於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於兩柱之間。我是殷人。”

七天後,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篇10:王昌齡簡介

他家境比較貧寒,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祕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後貶龍標尉,世稱“王龍標”。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羣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再遷為江寧丞。

開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齡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發,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還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與孟浩然、李白這樣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説,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與李白相見,又都在貶途。當時李白正流放夜郎。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也都有詩。

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除了上文所説貶嶺南外,還曾遭過貶,具體時間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認為在天寶六載秋。《詹才子傳》説他“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河嶽英靈集》説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説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被貶為龍標尉。

更為可悲可歎的是, 後來連龍標尉這樣一小小的職務也沒能保住,離任而去,迂迴至亳州,竟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唐才子傳》載: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一向同情詩人的張鎬終替王昌齡報了仇。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天子王昌齡”。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一帶。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

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歎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羣,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採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沈德潛《唐詩別裁》説:“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閻丘曉因忌才而殺害了王昌齡,實在是對我國古代詩歌的一大破壞,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王昌齡成就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峯,故人稱“七絕聖手”。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易於入樂的七言絕句。內容基本上選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他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想象力。其詩歌語言圓潤藴藉,音調婉轉和諧,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他的許多描寫邊塞生活的七絕被推為邊塞名作,《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由於王昌齡的詩歌最專於七絕,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

王昌齡人物評價

唐詩人岑參:少伯天才流麗,音唱疏遠。唐文學家殷璠:“風骨”的代表。

唐文學家殷璠在《河嶽英靈集》:王維、昌齡、儲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嶽英靈也。

《全唐詩》:緒密而思清。

明文學家王士貞:七言絕句,少伯與太白爭勝毫釐,俱是神品。

明詩人焦宏《詩評》:龍標、隴西,真七絕當家,足稱連壁。

王昌齡軼事典故

投筆從戎

大約二十歲,王昌齡離開家鄉,開始一段學道的經歷。開元年間,王昌齡從軍行詩意畫是盛唐氣象的鼎盛時期,王昌齡在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對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齡一生最堅實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後長期身處讒枉和淪棄之境,也難以改變。火熱的年代,像王昌齡這樣有抱負的時代青年,只是把學道當成了一種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長安謀求發展,沒見什麼成效,於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西出長安,踏上出塞之路。

一片冰心

王昌齡經過堅持不懈的追求,廣泛精心的研讀,終於在開元十五年,應進士試時一舉登第,被授予祕書省校書郎。王昌齡終究心有不甘,他於開元二十二年再應博學宏詞科的考試,並再次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後官職仍舊未見升遷,僅被授予祀水尉。科場頗為得意,仕途卻明顯失意,王昌齡受到打擊。在做了祀水尉五年後,即開元二十八年,他被遠貶荒僻的嶺南,任江寧丞。失意之後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從長安赴江寧任所,他故意遲遲不去報到,在洛陽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銷愁。到江寧後,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帶遊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種明顯以消極怠工作為反抗的手段,過於意氣用事也實在容易授人以柄。

飲酒論詩

一日,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旗亭這個地方飲酒論詩。當時,有幾名歌女也被叫來歌詩助興。王昌齡首先提議:“我們幾人在詩壇上也算小有名氣了,但沒有分出名次。今日可以聽歌女都唱誰的詩,誰的詩被唱得多,誰就是第一。”一位歌女光唱了王昌齡的.兩首絕句,又一歌女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王、高二人都喜形於色。王之渙説:“這兩個歌女都是唱的下俚之曲。”説着指着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説:“且聽這位所歌何人?”果然檀板一響,宛轉的歌喉悠然而起:“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正是王之渙的得意之作《涼州詞》。歌女又唱了兩首絕句,都是王之渙的作品,三人相視大笑。

失孟交李

王昌齡在襄陽與孟浩然一見,孟浩然因舊疾復發而死。王昌齡因此在離開的路上很悲傷,沒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見李白,當時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們倆一見如故,在江邊的小船上,邊泛舟邊吟酒,暢談文壇圈裏的交往故事。臨別,王昌齡寫了一首詩《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搖曳巴陵洲渚分,清江傳語便風聞。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李白對王昌齡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後來聽説王昌齡被貶為龍標尉,特地寫詩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冤死途中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59歲的王昌齡輾轉回老家途中,經亳州,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閭丘曉為什麼要殺害王昌齡?史書記載甚少,留下千古之謎。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有一句發人深思的話:“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公元757年,張鎬奉命平定“安史之亂”。這年秋天,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帶)之圍,令亳州刺史閭丘曉率兵救援。為人傲慢、剛愎自用的閭丘曉,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張鎬,更怕仗打敗了“禍及於己”,於是故意拖延時間,按兵不動,致使貽誤戰機,宋州陷落。張鎬以貽誤軍機罪,處死閭丘曉。在行刑時,閭丘曉露出一幅可憐相,乞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有親,乞貸餘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贍養。張鎬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話就把閭丘曉擋了回去:“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王昌齡後世影響

中唐

王昌齡的詩風和詩境最先影響的是中唐的皎然,他在王昌齡之後,又把意境的研究推進了一步,他關於意境方面的論述是多方面的,研究也相當的深入,他繼承了王昌齡以“境”論詩的方式,提出了諸如“緣境不盡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題。

晚唐

其次便是晚唐時期的司空圖,他在王昌齡提出的意境概念的啟發下對意境作出了全面總結,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觀點。

宋代

宋代意境理論中最有成就的是南宋的嚴羽,他針對一部分宋詩以理勝而不講求意境的傾向,在緬懷盛唐詩歌並在王昌齡及唐代所有對詩歌意境的審美經驗的啟發下,提出“興趣”説。此説見諸於其論著《滄浪詩話》。

清代

清末的王國維是意境範疇發展史的最後一位總結者,亦是其終結者,集大成者。其著作《人間詞話》在探求歷代詞人創作得失的基礎上,借鑑王昌齡等歷代文人對“意境”範疇的探討並結合作者自己藝術鑑賞和藝術創作的切身經驗,提出了“境界”説,為王國維藝術論的中心與精髓。

王昌齡後世紀念

江蘇鎮江芙蓉樓芙蓉樓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濱,其原建於古鎮江城內三山(日精山、月華山、壽丘山)中的月華山上。為東晉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猶存。為了開發風景名勝資源,發展旅遊事業,於1992年將這座歷史名樓遺址重建。總體建築由芙蓉樓、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組成。

芙蓉樓坐落在沅、舞水匯流之處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鎮,為古典園林建築,佔地4250平方米,北廓臨江,依林踞阜。築疊巧思、錯落有致,被譽為“楚南上游第一勝蹟”,是歷代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處。芙蓉樓一色青瓦屋面,屋頂泥塑丰姿多彩,地方風味濃郁。

篇11: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簡介100字

劉禹錫是個很有才華的一名詩人,他所寫的邊塞詩有獨特的風格,並被人們時代傳頌。

【詩人簡介】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説法)。

【作品風格】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所作之詩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尤其是將七絕推向高峯,故人稱“七絕聖手”。其詩歌體裁很大一部分是易於入樂的七言絕句。內容基本上選用樂府舊題來抒寫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他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想象力。其詩歌語言圓潤藴藉,音調婉轉和諧,意境深遠,耐人尋味。他的許多描寫邊塞生活的七絕被推為邊塞名作,《出塞》一詩被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由於王昌齡的詩歌最專於七絕,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清沈德潛説:“五言絕右丞(王維)、供奉(李白);七言絕龍標(王昌齡)、供奉。妙絕古今,別有天地。”

【詩歌鑑賞一】

原文:

出塞二首·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

詩人從描寫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秦時明月漢時關”不能理解為秦時的明月漢代的關。這裏是秦、漢、關、月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叫“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詩人暗示,這裏的戰事自秦漢以來一直未間歇過,突出了時間的久遠。次句“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指邊塞和內地相距萬里,雖屬虛指,卻突出了空間遼闊。“人未還”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表達了詩人悲憤的情感。

【詩歌鑑賞二】

原文:

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賞析: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第四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門關東西相距數千裏,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説。有的説,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門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説,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裏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後一種誤解而生。

【評價】

王昌齡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殷璠《河嶽英靈集》把他舉為體現“風骨”的代表,譽其詩為“中興高作”,選入的數量也為全集之冠。這些都可見他在詩壇上的地位。王昌齡的詩以三類題材居多,即邊塞、閨情宮怨和送別。 《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媲美,故被冠之以“七絕聖手”的名號。尤其是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後人推崇。

王昌齡的邊塞詩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藴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王昌齡在寫作方式上擅長以景喻情,情景交融。這本是邊塞詩所最常用的結構,但是詩人運用最簡練的技巧,於這情境之外又擴大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最平實無華的主題之中凝練出貫穿於時間與空間中永恆的思考;最具代表的是《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篇12:紅樓夢簡介

紅樓夢簡介300字左右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説不得賢,説不得愚,説不得善,説不得惡,説不得正大光明,説不得混帳惡賴,説不得聰明才俊,説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説,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它的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作者曹雪芹,續作是由高鶚完成.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鬥爭為情節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到了“運終權盡”的末世,並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一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紅樓夢》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一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一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一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

篇13:紅樓夢簡介

賈寶玉,幼號絳洞花主,原籍金陵,榮府賈政次子,自幼深得祖母寵愛。也生於仕宦世家,容顏姣好,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鼻如懸膽,睛若秋波,雖怒時而似笑、即暝視而有情。因住怡紅院結詩社時起號怡紅公子,資質聰穎,個性温柔、終日嬉戲於脂粉隊裏,養成一種偏僻乖張的性情。

林黛玉,字顰卿,別號瀟湘妃子。原藉姑蘇,賈母心愛的外孫女。先傷母,其父亦不久去世。作者形容她有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姣襲一身之病;閒靜如姣花照水;形動如弱柳扶風一幅古代病態美人圖,躍然紙上。她性情孤高,胸懷狹窄,才情之高,為十二金釵之冠。

薜寶釵,別號蘅蕪君,與寶玉原系姨表姊弟。生得臉若銀盆,眼同水杏,脣不點而丹,眉下畫而橫翠,肌膚也豐澤而白皙。她性情温和貞靜,行為豁達大度,處事隨分安時,才情之高,亦只她堪與黛玉匹敵。故賈府中自賈母起,上上下下沒有不稱讚她的,不過她在滴翠亭外嫁禍黛玉更足見她心機之深。

王熙鳳,小名鳳姐兒,渾號鳳辣子,賈璉之妻。生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掉梢眉,身材苗條,體態風騷,粉面含威春不露,丹脣未啟笑先聞。由這段的描寫,不難想像出她是怎樣一個人物。她爭強好勝,處處不肯落人褒貶,工於心機,把一個複雜的大家庭榮府治理得當,不能不説是她的長處。但她虛榮,貪財、陰險、毒辣、邀功、諉過等缺點,亦不為少。

史湘雲,別號枕霞舊友,原藉金陵。賈母的內侄孫女。 生得蜂腰猿背,鶴勢螂形,面貌非常美麗。雖然亦出於仕宦世家,但幼年傷父母,寄食叔家,其際遇當然差些。然而這種遭遇並沒影響到她的性格。在<紅樓夢>十二個奇女子中,她是活潑、天真爽朗,不受穿着,樂觀主義的典型代表;如冒失地以戲子比黛玉,大吃鹿肉,搶聯即景詩等,無不顯出她的天真可愛。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之一,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係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妙玉,自稱檻外人,有時亦稱畸人。出身世宦之家,因自幼多病而遁入空門,她有潔癖,性情孤僻。文墨極通,經典極熟從她送寶玉生日帖,寶玉索紅梅一索即得,以後寶玉伴送她回櫳翠庵,x聽黛玉彈琴走火入魔看來,她實塵心未盡後遭強徒劫去,不知所終。

賈迎春,別號菱州。賈赦庶出女兒,排行第二。生得肌膚微豐,身材閤中,腮凝新荔,鼻膩鵝脂。她性情誠厚怕事。

賈巧姐,小名巧姐兒,又名大姐兒。鳳姐的獨生女。雖然自幼多災多病,而且自鳳姐死後,幾乎被他舅舅王仁和叔叔賈環賣給藩王作妾。但卻同她母親生前偶然間、念念善,濟助村婦劉姥姥,終得逢凶化吉;偶因濟村婦,巧得遇恩人。她的結局,在大觀園偌許奇女子中,算是幸運

賈惜春,別號藕榭,賈珍之妹,排行第四。她天性孤僻,不喜和人親近,在本書中作者為她安排的最出色的一件事,要數畫大觀園圖了。雖然這圖畫成以後,不無褒貶之處。但她小小年紀很是難能可貴了。賈母死後,又接連因為她留妙玉奕棋而發生盜案,使她受了嫌疑;這兩件不幸的事,可能使她幼小心靈受到嚴重的創傷,而萌出世之念。終於皈衣三清。

賈探春,別號蕉下客。賈政庶出女,排行第三。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鵝蛋臉兒,俊眼修眉,頰盼神飛。她精明能幹,不亞鳳姐,才意天賦,足以與其她姊妹匹敵。試看她和李紈,寶釵等代理家務時,興除利弊,把這個複雜的大家族處理頭頭是道。

賈元春,賈政與王夫人之長女。自幼由賈母教養。作為長姐,她在寶玉三四歲時,就已教他讀書識字,雖為姐弟,有如母子。後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吏。久,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賈家為迎接她省親,特蓋了一座省親別墅。該別墅之豪華富麗,連元春都覺太奢華過費了!元妃雖給賈家帶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她卻被幽閉在皇家深宮內。省親時,她説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説成“終無意趣”“得見人處”。這次省親之後,元妃再無出宮機會,後暴病而亡。

李紈,字宮裁,賈珠之妻,生有兒子賈蘭。她出身金陵名宦,父親李守中曾為國子祭酒。她從小就受父親“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幾個 賢女便了,每日以紡織女紅為要。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李紈就一直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 ”一般,一概不聞不問,只知道撫養親子,閒時陪侍小姑等女紅、誦讀而已。她是個恪守封建禮法的賢女節婦的典型。

平兒,賈璉之妾,生得花容月貌,姣俏非凡,性格温和,處事手腕靈活,以賈璉之俗,鳳姐之威,她竟能周旋於二者之間安然自如。她幫助鳳姐掌理家務多年,其辦事之老到,不亞於鳳姐。園滑則更過之。

花襲人,賈寶玉的丫頭。細挑身子,生得非常姣俏。她原是賈母房裏的,本名蕊珠,賈母疼寶玉,恐別人服侍得不周到,便把她撥給了寶玉。寶玉讀詩見有花氣襲人知晝暖因改名襲人。她性情温柔誠厚,服待寶玉,無論衣食冷暖,真是無微不至。

鴛鴦,賈母的大丫頭。她長得蜂腰削肩,鴨蛋臉,烏油頭髮,高高的鼻子,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雀斑。父母在南京為賈家看房子,哥哥是賈母房裏的買辦,嫂子是賈母房裏管漿洗的頭兒。賈赦看上她,非要納她為妾,讓邢夫人、鴛鴦的哥嫂來勸她,威逼她,但她堅決不從,發誓説∶ “我這一輩子,別説是‘寶玉’,就是‘ 寶金’、‘寶天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一刀子抹死了,也不能從命!”賈母死後,她自知逃不出賈赦等人的玩弄,懸樑自盡。

晴雯,從小被賣給賈府的奴僕賴大家為奴。賴嬤嬤到賈府去時常帶著她,賈母見了喜歡,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兒有點像林黛玉,口齒伶俐, 針線活尤好。她的反抗性最強,她蔑視王夫人為籠絡小丫頭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諷向主子討好邀寵的襲人是“哈巴狗兒 ”;抄檢大觀園時,唯有她“挽著頭髮闖進來,‘豁啷’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還當眾把狗仗人勢的王善 保家的痛罵一頓。她的反抗,遭到了殘酷報復。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當天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 為感動,便絞下自己兩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貼身穿的舊紅綾小襖兒贈給他。當夜,睛雯悲慘地死去。寶玉深感哀傷,特作《芙蓉女兒誄》,祭奠晴雯。

王夫人,賈政之妻,在下人們的心目中,她是“佛爺似的”一個人。實在她本性仁厚,為人庸懦,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名雖?督理家務,而實際都委之鳳姐。

賈母,賈代善之妻,出嫁前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賈家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孫媳婦,憑著她的精明能幹,才坐穩了賈家最高統治者的位置。她雖已 年老,也不管家,但餘威猶在。當她發現有下人在園中聚賭時,便立即一一查實,並作嚴厲的處罰。她是個典型的享樂主義者,她的兒孫成了淫棍、賭徒,只要他們 不來攪擾她的享樂,她是不干涉的。她不大喜歡大兒子賈赦和大兒媳邢夫人,偏愛小兒子賈政和小兒媳王夫人。她喜歡眾孫女,溺愛孫子寶玉,但並不支持寶黛的愛 情。她批准了王熙鳳的“掉包計”,使寶玉被迫娶了薛寶釵。後以八十三歲高齡去世。

賈瑞,賈代儒之孫。他好色,竟死於色,熙鳳的相思局雖然毒辣了些,但色不迷人人自迷。究竟還是他自作孽,不可活。怨不別人。

賈政,賈代善之次子。自幼好讀書,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惟失之於迂腐。他是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人物,他孝順賈母,亦想嚴厲管教子女;他想作好官,但可惜不諳世情,受人矇騙,弄得聲名狼藉。政、諧音、正。

尤三姐,尤氏繼母帶來的女兒,尤二姐的妹妹。尤三姐模樣兒風流標致,她又偏愛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種萬人不及的風情體態。賈珍、賈璉、賈蓉等好色之 徒,對她頗為饞涎。但尤三姐不願像姐姐那樣遭人玩弄,她用潑辣作為武器,捍衞自己的清白。她看中柳湘蓮後,就一心一意等他。但因柳湘蓮誤聽他人傳言,懷疑 尤三姐也是個不乾淨之人,要索回定禮,剛烈的尤三姐在奉還定禮時拔劍自刎。

尤二姐,尤氏繼母帶來的女兒。尤二姐模樣標緻,温柔和順。賈珍饞涎妻妹的美貌,對尤二姐無所不至,當他玩膩後,就把她讓給了賈璉。賈璉因懼怕王熙鳳的淫威,只得偷偷娶尤二姐為二房,並把她安置在榮國府外,但不久被王熙鳳發現,在她的借劍殺人計謀下,尤二姐備受折磨,當胎兒被庸醫打下後,她絕望地吞金自盡。

柳湘蓮,原繫世家子弟。他父母早喪,讀書不成。他性情豪爽,酷好耍槍舞劍,賭博吃酒,以至眠花宿柳,吹笛彈箏,無所不為。他生得又美,是一個業餘的戲劇演 員,最喜串戲,擅演生旦風月戲文,不知他身份的人,都誤作戲子一類。他和寶玉最合得來。有一次薛蟠向他調情,被他打了個半死,事後,遠走他鄉。尤三姐説出 她擇柳湘蓮為夫後,賈璉巧遇柳湘蓮,遂定下婚事,柳湘蓮贈“鴛鴦劍”為定禮。後因聽寶玉一番言論,誤以為尤三姐是不乾不淨之人,要索回定禮,尤三姐在退還 “鴛鴦劍”時用雌鋒自盡,柳湘蓮深為感動,大哭一場,掣出“鴛鴦劍”的雄鋒,將萬根煩惱絲一揮而盡,隨瘸腿道士出家去了。

劉姥姥,王狗兒的岳母,是個久經世代的老寡婦。她膝下沒有兒子,只靠兩畝薄田度日。女婿狗兒見兒女無人照管,便將姥姥接來,一起過活。姥姥也就一心一意, 幫著女兒女婿過活。有年秋盡冬初,家中冬事未辦,狗兒在家中閒得尋氣惱,劉姥姥看不過,便替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來,到榮國府去打秋風。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 府,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劉姥姥一直不忘這次幫助,收穫季節便送些瓜果菜蔬來謝,被賈母得知,留下做了幾天客。劉姥姥樸實善良,脾氣隨和,被王熙鳳等 人捉弄也不氣惱。賈府敗落後,她來看望王熙鳳。巧姐要被狠舅奸兄騙賣時,正巧劉姥姥又來賈府,她急中生智,讓巧姐喬裝改扮逃到她家去,躲過了這場災難。

賈璉,賈赦之子。他捐了個同知的官位,但不務正業。住在叔父賈政家裏,和妻子王熙鳳幫著料理榮府家務。他一味好色縱慾,女兒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 房,他一離開王熙鳳就找“多姑娘兒” 鬼混。王熙鳳去過生日宴會,他就把鮑二媳婦勾搭上手,見了尤二姐,又貪圖其美色,騙娶為二房。父親賈赦卻誇他能幹,又把自己的丫環秋桐賞給他。他和王熙鳳 同牀異夢,也不知她背地裏重利盤剝,是個典型的紈子弟。?

焦大,寧國府的老奴。從小 跟寧國公賈演出過三四回兵,曾從死人堆裏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來。沒有飯吃,他餓著肚子去偷東西給主子吃,沒有水喝,他自己喝馬尿,把得來的半碗水給主子 喝。由於以往的功勞情分,寧府的主子們對他另眼相看,不大難為他。他對寧國府後代糜爛的生活深惡痛絕,也只有他在喝醉酒後敢大罵他們∶“每日偷狗戲雞,爬 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嚇得眾小廝魂飛魄喪,把他捆起來,用土和馬糞滿滿填了他一嘴。

薛蟠,表字文龍,外號“呆 霸王”,薛姨媽的兒子。因幼年喪父,寡母又縱容溺愛,終日唯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水而已。雖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個字,雖是皇商,卻全然不知經紀世事。他驕橫 跋扈,倚財仗勢,強買英蓮〈即英蓮〉為妾,喝令手下豪奴打死馮淵;他荒淫無恥,喜好男色,在賈府家學裏,假説上學去勾搭學生,在賴大家的酒席上,碰到柳湘 蓮,又動了勾引之意,被柳湘蓮打了個半死。娶妻夏金桂後,又把其陪房丫頭寶蟾勾搭上手。在一次去南邊置貨時,途經一小酒店喝酒,因堂倌換酒遲了些,就一時 性起,拿起酒碗照他打去,一下子就把堂倌打死了。這次薛蟠被判了死罪,後因賈、薛兩家託人和賄賂,又被放出。

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 蓮,甄士隱的女兒。三歲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燈時被騙子拐走,十二三歲時,被薛蟠強買為妾,改名香菱。她生得裊娜纖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靜,夏金桂極為嫉妒她。香菱備受夏金桂的折磨,不僅名字被改為秋菱,還險遭謀害。薛蟠出獄後,把香菱扶了正,後難產而死。

司棋,賈迎春的丫頭。她身材高大豐壯,與做小廝的表弟潘又安相愛。有一次在園內幽會時,被鴛鴦無意撞見。潘又安害怕鴛鴦會説出此事,嚇得連家也不敢回,逃走了。司棋得知此事,又氣又怕,也生了重病,幸虧鴛鴦勸解,身體才逐漸好起來。抄檢大觀園時,周瑞家的.在她箱子裏抄出一雙男人的綿襪、緞鞋,一個同心如意 以及潘又安給她的一封信,被攆出大觀園。後來,潘又安到她家來探望,司棋的母親對他又罵又打,司棋懇求媽媽成全他們,但母親堅決不同意。司棋無法,便一頭 撞死在牆上;潘又安見狀,也用小刀自刎。

麝月,賈寶玉的丫環,深受襲人影響,一味小心服侍寶玉,故也得王夫人的信任。

雪雁,林黛玉從蘇州家裏帶來的小丫頭。寶玉成親時,她是扶新娘的,致使寶玉誤以為林黛玉是新娘,後給她配了個小廝過活去了。

紫鵑,原名鸚哥,是賈母房裏的二等小丫頭。賈母見林黛玉來時只帶了兩個人,恐不中使,便把鸚哥給了黛玉,改名為紫鵑。她和黛玉關係很好,情同姐妹,一時一 刻離不開。她見黛玉是個孤兒,又和寶玉相愛,就勸黛玉趁老太太還硬朗的時候作定大事要緊。為此,她想出林家要接黛玉回蘇州的話來試寶玉,使寶玉痴病大發。 黛玉死後,她被派到寶玉屋裏做丫頭,後跟賈惜春出家終身服侍惜春。

金釧兒,王夫人的大丫環。有一天王夫人午睡,金釧兒坐在旁邊給她邊捶腿邊打瞌睡,寶玉見後,便和她開玩笑,金釧兒説了句俏皮話,被假寐的王夫人聽見,翻身起來,照著她的臉打了個嘴巴,罵她 “下作小娼婦兒!好好兒的爺們,都叫你們教壞了!”嚇得寶玉一溜煙逃走,金釧兒一聲不敢言語。王夫人要攆她出去,金釧兒跪地哀告,百般苦求,王夫人執意不肯收留,逼得金釧兒投井自盡。

抱琴,賈元春的丫鬟。

碧痕,賈寶玉的丫鬟。

尤氏, 賈珍之妻,寧國府的女主人。她是一個不善治家的人,?一個寧國府,始終是一團糟的樣子。由於她的平庸,更襯出鳳姐的精明幹練。

邢夫人,賈赦之妻,只知一味順從丈夫,不明事理,耳根軟,貪婪實在是一個糊塗人。

賈芸,賈族近支子弟。人生得很是清秀,乖巧,善於鑽營拍馬,背地裏卻是作奸犯科、無惡不作的典型小人。

賈芹,賈芸同。其人品亦與賈芸類似。在賈府專管尼僧,不但窩娼聚賭,且奸女尼和道士,因而被攆。

賈珍,賈敬之子,因賈敬一心求道,寧國公世職,反由他承襲了。本來他為官作宦,且已是寧國府的當家人了。但世家子弟,總不脱紈絝心性。

賈珠,賈政長子。甚聰慧,娶妻李紈,生一子名蘭。不幸早夭。

賈敏,賈母之女,黛玉之母,嫁林如海為妻,早逝。

賈赦,賈代善之長子,賈政之兄。襲榮國公世職。只圖縱情享樂,行為不檢,毫無禮教觀念。

賈敬,賈代化之次子,終燒丹練汞,一心想作神仙,結果卻被丹砂毒死。

賈容,賈珍之長子,生得面清秀, 身段妙條。舉止輕浮,完全是紈絝子弟的本色,他幾次跟鳳姐在一起,

那一種鬼鬼祟祟的神情,啟人生疑。

賈環,賈政第三子,為趙姨娘所出。生得人物委穢,舉止粗糙,己經可嫌。卻還鬼計多端,十足的小人物。

賈薔,賈府中正派元孫、外容俊美,內性也頗聰慧。但一般的也不脱紈絝習氣。書中第一件寫他挑唆焙名鬧書房,可見他聰敏刁乖處,他和齡官的一段深情,倒也可稱多情種子。

賈蘭,賈珠之子。生得文雅俊秀。平時攻讀甚勤,十三歲能作詩。就賈氏子弟中,他是一個佼佼者,難怪他能重振賈氏門庭了。

李貴,賈寶玉奶媽李媽媽的兒子。任寶玉的親隨。

李嬤嬤,賈寶玉的乳母。一次是她阻止寶玉喝酒,另一次是喝了寶玉的茶,又一次是她吃了寶玉特地留給襲人吃的乳酪,又大罵襲人,幾次都顯出她的心胸狹窄,倚老賣老,而反襯出襲人的厚道。

侍書,賈探春的丫頭。

周瑞家的,王夫人的陪房。

芳官,怡香院中的女伶,面目和寶玉生得很像。自撥歸寶玉房中後很得寶玉喜愛。後來王夫人因恐怕她們帶壞了寶玉,與晴雯一齊被攆。她從此看破世情,削髮為尼。

包勇,甄府家奴。因甄府敗落,甄家便把他推薦給賈家。包勇身長五尺有零,肩寬背闊,濃眉爆眼,磕額長髯,氣色粗黑,人甚憨厚。來到賈府,包勇便想真心辦 事,見有人欺瞞主子,就時常不忿,偏因是新來之人,一句話也插不上,他便生氣,每日吃了就睡。有一日,喝了幾杯酒後到榮府街上閒逛,聽人説賈雨村對賈府落井下石,便在賈雨村路過之時大罵∶“ 沒良心的男女,怎麼忘了我們賈家的恩了!”賈雨村見是個醉漢,也不理會就過去了。榮府裏的人本來就嫌棄包勇,便將包勇喝酒鬧事的話回了賈政,賈政此時正怕**,也將包勇罵了幾句,讓他去看園子。包勇本是個直爽脾氣,立刻收拾行李,到園中看守澆灌去了。有天夜裏,一夥盜賊來園中偷盜,包勇手執木棍,奮力抵 擋,打死一賊。眾賊見鬥他不過,只得跑了。

智能兒,水月庵的小尼姑。自幼在榮府走動,無人不識,也常和寶玉秦鍾玩笑。長大後漸知風情,看上秦鍾人物風流,秦鍾也愛她妍媚。兩人情投意合,在饅頭庵時幽會數次,秦鍾返回家後,她從水月庵私逃出來找秦鍾,不意被秦鍾父親知覺,將她逐出,後不知去向。

馬道婆,賈寶玉寄名的乾娘,是個見錢眼開,邪魔歪道的混帳東西。她一面要賈母每日捐五斤油點海燈讓寶玉免災.

總計:

十二金釵: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李紈、妙玉、史湘雲、王熙鳳、賈巧姐、秦可卿。

十二丫環:晴雯、麝月、襲人、鴛鴦、雪雁、紫鵑、碧痕、平兒、香菱、金釧、司棋、抱琴。

十二家人:賴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烏進孝、包勇、吳貴、吳新登、鄧好時、王柱兒、餘信。

十二兒:慶兒、昭兒、興兒、隆兒、墜兒、喜兒、壽兒、豐兒、住兒、小舍兒、李十兒、玉柱兒。

十二賈氏:賈敬、賈赦、賈政、賈寶玉、賈璉、賈珍、賈環、賈蓉、賈蘭、賈芸、賈薔、賈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藥官、玉官、寶官、齡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七尼:妙玉、智能、智通、智善、圓信、大色空、淨虛。

七彩:彩屏、彩兒、綵鳳、彩霞、綵鸞、彩明、彩雲。

四春: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

四寶:賈寶玉、甄寶玉、薛寶釵、薛寶琴。

四薛:薛蟠、薛蝌、薛寶釵、薛寶琴。

四王:王夫人、王熙鳳、王子騰、王仁。

篇14:西遊記簡介

《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古代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説,主要描述了唐僧、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最後取得真經的故事。《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西遊記》不僅僅資料極其豐富,故事情節完整嚴謹,而且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象多姿多彩,語言也樸實通達。更為重要的是,《西遊記》在思想境界和藝術境界上都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集大成者。資料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敍三藏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

篇15:西遊記簡介

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孫行者。是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明靈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羣猴子只着花果山水簾洞洞天説了一聲,有誰敢進去,為我們尋個按家之地,不傷身體者,我等拜它為王,石猴藉此機會將“石”隱去了。後歷經八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須菩提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飄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最後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鬥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所以孫悟空很容易就會成為中國小男孩崇拜的偶像。孫悟空也是傳説的舍利子中最主要一顆名叫無谷舍利的利子後原身。

豬八戒:又名豬剛鬣、豬悟能、豬烈剛,呆子。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在高老莊搶佔民女,後被孫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號為淨壇使者。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豬八戒這個形象是吳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雖好吃懶惰,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

沙和尚:又名沙悟淨、沙僧。原為天宮中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塘蝨精),後觀音菩薩收服,命沙河尚拜唐僧為師,保他去西天取經。因他最好拜唐僧為師,明白負責挑擔。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寶杖。書中又將沙和尚稱為“沙僧”。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唐僧:小説裏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説裏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悽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脱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歷經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難,與各路妖魔鬼怪進行搏鬥,最後到達西天取回真經。其中最經典的故事有孫悟空大鬧天宮、高老莊收八戒、八戒大戰流沙河(藉機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蔘果、盤絲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與妖魔鬼怪進行鬥爭中刻畫了師徒四人鮮明的個性,故事十分生動。

自《西遊記》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樣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超多被譯為西文,西漸歐美,已有英、法、德、意、西、世(世界語)、斯(斯瓦希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並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説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篇16: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

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説:“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髮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但也有一種説法指黃月英本人極美,因此遭到鄉里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詆譭她的容貌。

篇17:諸葛亮簡介

荊南四郡,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税,充實軍資。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劉璋派法正、孟達請劉備助攻張魯。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至次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還攻成都。諸葛亮便與張飛、趙雲等入蜀助陣,留關羽負責荊州防務,分兵平定各郡縣,與劉備一起圍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年),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

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每當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如漢中之戰就替劉備提供資援。

漢獻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自立。魏黃八年級年(221年),羣臣聽到漢獻帝被害的消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遊説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篇18:亞里士多德簡介

Aristoteles(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古希臘哲學家、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生於卡爾基狄克半島的斯塔吉羅斯城,父親是著名的醫生,受到馬其頓王阿明塔斯二世的器重。亞里士多德從小對自然科學感到興趣,可能受他父親影響。他17歲時到雅典作柏拉圖的弟子,柏拉圖死後,他離開學園到小亞細亞的阿索斯從事學術研究,那裏當時是研究柏拉圖哲學的一箇中心。公元前343、342年間,應馬其頓王腓力邀請擔任王子亞歷山大的師傅,主要講授荷馬史詩和杯具。公元前335年腓力死後,他回到雅典,創辦一所學院,收集了不少抄本、地圖和其他科學研究資料。在他的領導下,編成許多有關動物學、天文學、物理學、形而上學、數學等方面的著作。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後,雅典出現反對馬其頓統治的運動,亞里士多德離開雅典,前往卡爾基斯,次年病死。

亞里士多德的文藝理論著作傳世的有《詩學》和《修辭學》。《詩學》主要討論杯具和史詩,論喜劇的部分已失傳。《詩學》針對柏拉圖的哲學和美學思想,就文藝理論上兩大根本問題作了深刻的論述。第一個問題是文藝與現實的關係問題。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是理式(一譯“理念”,本義是“原型”)世界的摹本,而藝術作品則是摹本的摹本。這樣柏拉圖就否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因而也否定了藝術作品的真實性。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作品所摹仿的對象是“人的行動、生活”,他這樣就肯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第二個問題是文藝的社會功用問題。柏拉圖把感情當作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他攻擊詩人逢迎人心的非理性部分,損害了理性,使人失去對感情的控制。亞里士多德則認為感情是人所不可少的,是對人有益的。他説,杯具的功用在於引起憐憫與恐懼的感情,使這種感情得到宣泄(或淨化),這樣,人的心理就恢復了健康。另一種解釋是,使這種感情得到陶冶,也就是説,使憐憫與恐懼持續適當的強度,藉此獲得心理上的平衡。總之,亞里士多德認為杯具對社會道德能夠起良好的作用。亞里士多德認為各種藝術的創作過程都是摹仿自然。他所説的摹仿是再現和重新創造的意思。他認為詩人應創造合乎或然律或必然律的情節,反映現實中本質

的、普遍的東西。所以藝術就應比普通的現實更高,詩也比歷史更高。這種摹仿既然要揭示事物內在的本質和規律,因此藝術能夠幫忙人更好地認識客觀現實。這個看法是亞里士多德對美學思想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

亞里士多德指出,人對於摹仿自然的作品總會感到快感,杯具能給人以快感,情節的安排、色彩、文字、音樂的美都能給人以快感,他這樣肯定了藝術的.價值。亞里士多德把文藝作品的創作過程看作一種理性活動,而不歸功於靈感。他所要求於詩人的是清醒的頭腦。亞里士多德指出,杯具藝術的組成包括故事情節、人物性格、語言、思想(指思考力)、形象(指面具和服裝)和歌曲。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節,所謂情節,指事件的安排。他強調文藝作品應是一個有機整體。他説:“杯具是一個嚴肅、完整、有必須長度的行動的摹仿。”情節要有必須的安排,要有內在的密切聯繫,而且要完整,就是説要有頭,有身,有尾。任何部分一經挪動或刪削,就會使整體鬆動脱節。要是某一部分是可有可無的,變動它並不引起顯著差異,那它就不是整體中的有機部分。亞里士多德只強調情節的統一,這是戲劇創作的一個重要原則。至於後世提出的“三一律”中的“時間的統一”和“地點的統一”,則是出於對《詩學》的誤解。亞里士多德認為劇中人物的性格務必善良,性格還務必適合人物的身份,務必與真人相似,而又比一般人更好,更美,也務必合乎事物的必然律或或然律。

《詩學》在古代曾長期被埋沒。它對後世歐洲文學的影響開始於15世紀末葉。17世紀的法國文藝理論家布瓦洛的《詩藝》,就是摹仿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寫成的,成為權威性的美學經典,在古典主義文學運動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馬克思主義美學產生以前,亞里士多德的理論成為西方美學概念的主要根據。“修辭學”指演説的藝術。古希臘的演説辭是主要的散文,因此演説術也就是散文的藝術。亞里士多德認為修辭術是論辯術的對應物。論辯術指哲學上的問答式論辯的藝術。問者根據對方所承認的命題推出引論來駁倒對方,從而獲勝。亞里士多德認為修辭術也是一種藝術,這是對柏拉圖把修辭術貶低為“卑鄙的騙術”的回答。演説中提出的證明主要是用“修辭式推論”(演繹法)推出來的。修辭式推論的前提是或然的事,因為演説中所討論的事都有另一種可能,所以修辭式推論就是“或然式推論”。

亞里士多德認為聽眾對演説者的態度不同,他們的決定就不同,所以演説者務必懂得聽眾的心理。他進而分析感情,如忿怒、友愛、恐懼、憐憫等。演説者還務必瞭解聽眾的性格,要了解人們的不同性格才能激發或抑制他們的感情。這是歐洲文學史上最早的性格分析。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的頭兩卷主要討論修辭術的題材和説服的方法,他認為這些是修辭學的主要資料。第3卷討論演説的形式──風格與結構。亞里士多德首先指出,文章應求其容易誦讀,這是一條有用的原則。

關於風格,亞里士多德説,散文的風格不同於詩的風格。散文的美在於明白表達思想,散文的風格不能流於平凡,也不能過分誇張,而應當求其適度。他個性重視隱喻的使用。他説,隱喻能夠使風格有所提高而不流於平凡。不要説“生命的老年”,而要説“生命的夕陽”。這一類的隱喻最能使文章風格鮮明,引人注意。至於附加詞(包括性質形容詞),亞里士多德則認為如果用得太多,會暴露作者的技巧,而且使散文變成詩。然而這種詞又非用不可,因為它們能夠使風格不致流於平凡。使用這種詞要掌握分寸,否則比不使用更有害。亞里士多德又指出,各種技巧的使用,都務必掌握分寸。他強調説,作家務必把技巧掩蓋起來,使語言顯得自然而不矯揉造作;話要説得自然才有説服力,矯揉造作適得其反。這是一條重要的創作原則。

至於散文的句法,亞里士多德認為應當採用緊湊的環形句,而不應當採用鬆弛的串連句。環形句指本身有頭有尾,有容易掌握的長度的句子,這種句子有如圓圈,自成整體,有別於用連繫詞連接的直線式的串連體。至於節奏問題,他主張散文的形式不應當有格律,但也不應當沒有節奏,沒有限制;因為沒有限制的話是不討人喜歡、不好懂的。在西方語言裏,這成了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是一部論述古代散文寫作的科學著作,它為羅馬以及後世歐洲的修辭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篇19:亞里士多德簡介

亞里士多德是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師承柏拉圖,被譽為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同時,還是許多學科的創始人,如倫理學、政治學、物理學、邏輯學,等等。

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出生在希臘北部色雷斯地區一個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親尼各馬但是馬其頓國王阿明塔斯的宮廷醫生,母親菲斯蒂絲家境十分富有。亞里士多德18歲進入柏拉圖的阿卡德謨學園,在那裏學習長達20年之久,直到老師柏拉圖於公元前347年去世才離開。

離開學園後,他開始遊歷,後被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召喚回故鄉,成為當時年僅13歲的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關於兩人之間究竟是否是師徒關係,一向存有爭議。黑格爾就認為亞歷山大在事業中所表現的哲學思想,可能師承亞里士多德。

對這位未來的世界領袖,亞里士多德灌輸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學方面的知識,對亞歷山大的思想構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他的影響下,亞歷山大大帝始終對科學事業十分關心,對知識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説亞里士多德並沒有做過亞歷山大的老師,因為亞歷山大任性而且衝動,不像是受過教育的人。即使亞里士多德做過他的老師,他也不把這位父王派來的老師放在眼裏。而且在政治方面,亞里士多德與亞歷山大幾乎沒有交集,在亞里士多德的學説中,國家是城邦制的,而在亞歷山大那裏,卻是帝國制。

儘管自己的學生已經貴為國王,但亞里士多德並沒有一向留在國王身邊,他決定回到雅典,創立自己的學園—呂克昂學園—傳授哲學。

作為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是獨特的,他的教學方式是教授式的。

他十分重視教學方法,反對刻板的教學方式,所以,他經常帶着學生在學園的林蔭大道上,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哲理,正是因為如此,他的學園哲學被稱為“逍遙的哲學”、“漫步的哲學”。

同時,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也是系統而有條理的。他的著作淡化了宗教成分,沒有激情主義,語氣平和卻富有內涵,這或許是因為他最擅長的就是描述細節與進行批判的緣故。

在學院講學期間,亞里士多德邊講課,邊撰寫了多部哲學著作。

亞歷山大去世後,雅典人開始奮起反對馬其頓的統治。由於和亞歷山大的師生關係,雅典人要以不敬神之罪判處亞里士多德死刑。

當年蘇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處死刑的,但亞里士多德沒有像前者一樣“逆來順受”,而是把學園交給了別人掌管,自己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亞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離開人世,終年63歲。

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寫下了超多的著作,據説有上千部,主要有涉及哲學、物理學、政治學、詩學等方面。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僅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還對科學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人的本性在於求知雖然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卻拋棄了他老師所持的唯心主義觀點。他説:“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柏拉圖認為真實知識的源泉不可能是感覺,亞里士多德卻認為知識起源於感覺。柏拉圖認為理念是實物的原型,它不依靠於實物而獨立存在,而亞里士多德卻認為“實在界乃是由各種本身的形式與質料和諧一致的事物所組成的”。

“質料”是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則是每一件事物的個別特徵。這就好比一隻鼓翅亂飛的雞,這隻雞會鼓翅、會叫、會下蛋等,都是它的“形式”,當這隻雞死時,“形式”也就不再存在了,唯一剩下的就只有雞這一物質。

亞里士多德還有一個觀點,那就是人的心靈是形式,身體是質料,那裏的形式不同於形狀,而且是心靈讓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人的。

眼睛的目的是看東西,脱離了身體便不能看,其實真正在看東西的是靈魂。形式無論體此刻物上,還是人身上,看似都有目的,在這一問題上是統一的。亞里士多德和他的學派還創造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名詞:本質。“本質”不等同於“共相”,本質是指“你之所以是你的本性”。沒有了這樣的本性,你就不再是你。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本性在於求知。他説求知是人的本性,人類不會先衡量一門學問是否有用再去決定是否繼續思考下去。同樣,哲學不會因為有用和無用而被人類有所取捨。

實際上,你每時每刻都生活在哲學中,人説到底是“哲學的”存在。所以,哲學永遠不會消亡,因為人不能否認自己的本性。

亞里士多德是希臘哲學的一個轉折點,在他之前的許多哲學家,都力求提出一個完整的世界體系,來解釋自然現象,而他是最後一個提出完整世界體系的人。在他之後,哲學家們都放下了提出完整體系的意圖,從而轉入研究具體問題。

亞里士多德的學説基本上都很通俗。因為有許多東西是紅的,所以人們才説有紅;因為許多事情是完美的,所以人們才説有完美。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是相互的,紅的臉蛋也有時會變得蒼白,美麗的花也可能枯萎,但是臉和花的本質沒變。由此得出,形容詞是依靠於專有名詞存在的,專有名詞的存在與形容詞無關,這就是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想要描述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最好的切入點就應是他對理念説的批評以及他自己的共相學説。他反對理念説,並提出了許多論據。他舉例説,人是動物,理想的人就是理想的動物,那麼有多少種動物就有多少種理想的動物。他的意思很明確,當個體共享一個謂語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這些個體之間有關係,而是因為這些個體都與某種理想中的事物有關係。

亞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識於一身,在他死後幾百年中,沒有一個人像他那樣對知識有過系統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他的思想以前統治過全歐洲,幾乎改變了全西方的哲學家。

恩格斯稱他為“最博學的人”。

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美學等,寫下了超多的著作,他的著名作品有古代的《百科全書》,據説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Tags: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