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説故事介紹(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8W

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説故事介紹(多篇)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篇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一書,而真正構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至於中秋節食月餅這一習俗的構成則是在明代。明代文學家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餘》中寫道:“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意”。明代史學家沈榜在《宛署雜記》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餅盛況時寫道“造麪餅相遺,大小不等。餅中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書中還介紹了當時的製作工藝,已經到達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宮中供月使用的月餅“從下至上直徑尺餘,重有兩斤。”

之後隨着歷代的演變,月餅的品種及花樣越來越豐富,製作工藝更新,風味更多,八月十五吃月餅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古老而又十分有意義的傳統。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説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構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篇二

“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每當唱起這首歌時,我想像着月亮像和藹可親地小姐姐,身穿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温柔而大方。它那玉盤似的臉,靜靜地望着大地,柔和的月光灑到我的窗前。

我盼望着的中秋節來臨了。中秋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一個美好的節日。

這天,大人們都在為中秋節的晚宴而忙碌,我和小夥伴在一邊嬉戲、玩耍。過了一會兒,從廚房裏傳來了媽媽洪亮的聲音——“吃飯了。”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彷彿一隻只小手纏繞着我要把我拖進去似的。我急衝衝地跑到桌前,“哇,這麼多美味佳餚,螃蟹、餃子、芋頭丸樣樣盡有,真是色香味俱全啊。”我興奮地説道。我洗了洗髒髒的小手,趕忙拿起了筷子夾起大魚大肉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飽了,我説一句:“真香呀。”這時我的嘴邊還冒着油星子呢。大人們吃飽了飯在一起聊天,談笑風生。小孩子吃飽了則在那猜拳、玩遊戲。我們祖孫四代在這飯桌上一起度中秋,其樂融融。曾祖母看着我們這麼開心,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臉上的皺紋彷彿一朵朵燦爛的鮮花舒展開了,此時此刻我真希望曾祖母返老還童和我們一起享受一下童年的歡樂。

在這個中秋節,我非常快樂地度過了。因為中秋節有一個很重要的含意——對,就是團圓,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快快樂樂、其樂無比地度過這個美好節日,這才稱得上團圓,但是如今有些人流落在外,不能和家人團聚。此時此刻,我吟誦起宋代文學家蘇軾《水調歌頭》的一句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篇三

自古以來,月亮就寄託着人們無限的情感。又是一年中秋節了,舉頭望月鄉愁無限,感慨也頗多。

中秋節的時候,人們望着難得一圓的月亮,不禁會想起遠在他鄉的親人。李白的詩裏時常有月亮的影子”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月亮似水的影子,似夢的顏色,給人的是一種惆悵的美。世人眼中,它是出水的芙蓉,婷婷裊裊,潔淨無暇;它是披紅的新娘,嬌嬌柔柔,楚楚動人;它是水裏的倒影,隱隱約約,可望而不可即;他是遊子思家的心,夜夜拌母親入眠;它是中秋節掛在天上的燈籠,是聞見甜味的香蕉……

直到那一天,人類科學家第一次用天文望遠鏡看到了月球表面一個個凹凸不平的”坑洞“,喔,原來月亮是這樣的……她並不是古書中描寫的一塊完美無暇的玉,也不是傳説中天狗喜食的大餅……她沒有那麼美……

那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來到了傳説中嫦娥居住的”廣寒宮“,出乎意料的,這兒不美,一點兒不美,甚至冷清得叫人害怕,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環形山“,一捧捧無水的沙土,掩埋了人們心中美麗的月亮。那曾經如夢的顏色,在此刻看來,也不過是太陽反射的光罷了,那曾經被看作是嫦娥與月兔的影子,][也只是連綿的”環形山“。是的,月亮神祕的面紗被人類一點點地揭開。她不再是令人嚮往的仙境,而是一塊沒有味道的糖果……

人類的發展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個悲劇,假如有一天,人類弄清楚了宇宙間的一切,那麼人類必定已經瘋狂,這又有何意義呢?倒不如不要把一切事物看得太透徹,守住一份美麗與幻想…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篇四

傳説中秋節是這麼來的,元代一個叫朱元璋的人和百姓們一起抗擊元朝統治。軍師劉伯温曾經想出一個計謀,既然元朝官兵守衞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那就把要八月十五起的消息紙條藏在餅裏發送給予各地的起義軍。果然計謀奏效了,大家團結一氣,最後打勝仗了。起義軍與民共樂,把發信息的“月餅”分發給大家吃,從此以後月餅就誕生了。

月餅是中秋節不可或缺的東西,中國人會在中秋節日都吃上一塊月餅。那月餅是什麼樣的呢?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吧!月餅表達的意思是團團圓圓,月餅的外表是金黃金黃的餅皮,上面還印了一個個各種各樣的花紋,十分漂亮,光看外表就讓人直流口水,再加上餡就更加美味了。月餅的餡有很多種口味,數也數不完,吃也吃不盡似的,有綠豆的、有五仁的、有蓮蓉蛋黃的、還有純蓮蓉的……我最喜歡的是蓮蓉蛋黃月餅和五仁月餅。蓮蓉蛋黃月餅是最經典的口味之一,輕輕咬下,我們會先嚐到蓮蓉餡的香甜和綿軟,入口即化,再往裏咬一口滿嘴都是香濃的鹹蛋黃味,這時甜與鹹交融在一起,竟然不會衝突,而是相輔相成,讓整個月餅不甜不膩,恰到好處,它的美味真讓人抵擋不住。如果是吃貨一定會一次吃個飽。五仁月餅的餡是杏仁、桃仁、花生仁、麻仁和瓜子仁,正因為五種果仁它才被稱為“五仁月餅”。吃下一口會感到又幹又澀,但當我們慢慢把餡嚼爛後,這時就會有滿嘴的果仁香,一會兒是黑芝麻濃郁的香氣,一會兒是瓜子仁清淡的香味,一會兒又杏仁的果香……

中秋佳節,我們開始吃團圓飯,好豐盛啊,有螃蟹、有魚、有牛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着美味佳餚,欣賞中秋晚會。

今年內天大家都那麼開心,因為家人們都團聚在一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篇五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會賞月,吃月餅,全家團圓。今年的中秋節,我是和爸爸媽媽一齊過的,爸爸買回來了一盒廣式月餅。

中秋節的晚上,我拿過來了月餅。盒子是正方形的,紅紅的包裝盒上還有漂亮的中秋圖案。我看了一下説明,這是一個廣式月餅,裏面有9個月餅,每個月餅都是獨立包裝的。產品介紹上寫着:蛋黃白蓮一個,有100克;上素五仁一個,有100克;南棗核桃一個,有100克;粒粒紅豆沙一個,有100克;金沙奶皇一個,有50克;黃金蕎麥兩個,有50克;天然紫薯有兩個,有50克。看完説明,饞得我都流口水了。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月餅盒子,9個月餅分上下兩層放在盒子裏邊,第一層有4個月餅,第二層有5個月餅。我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挑過來挑過去,不明白先吃哪個月餅好,最終,我挑出了一個蛋黃白蓮的,一個粒粒紅豆沙的,還有一個天然紫薯的,用小刀把月餅輕輕地分成四等分。呀!我正在切月餅的時候就聞到月餅的香氣了,媽媽説:”吃月餅的時候,喝一點茶會更舒服的。“於是,媽媽就燒了一壺水,爸爸拿來了綠茶泡在茶壺裏,我把熱乎乎的綠茶端給了爸爸媽媽,我和爸爸媽媽邊吃月餅邊聊天,我吃了一小塊蛋黃白蓮的月餅,又喝了一小口茶,啊!好舒服啊!喝完茶以後我感覺嘴裏不油膩了,但嘴裏還留着絲絲甜味。看報紙上説,今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大最圓最亮的。

遺憾的是,西安今日下了雨,天空灰濛濛的,美麗的嫦娥姐姐被烏雲擋住了,一閃一閃的星星也被烏雲擋住了。我們去南湖公園賞月的計劃也泡湯了,可是,我和爸爸媽媽一齊過中秋,心裏感到異常的歡樂!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篇六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R26;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晉時亦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將中秋與儲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説:“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這五百多年中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節的來歷故事 篇七

有人説: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個太陽,曬的莊稼寸草不生,後來有一個叫后羿的人,力大無窮,他用他的神力,把那9個太陽射了下來。

後來,后羿娶了一個名叫嫦娥的人。后羿又收了一個徒弟。

有一天,后羿就向皇母娘娘求得一顆仙丹,服下後,就能成為神仙。后羿就讓嫦娥保管仙丹,不巧被小人逄蒙看見了,他想吃仙丹,讓自己成仙。幾天後,后羿外出打獵,逄蒙就趁着后羿不在家的時候,手持寶劍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對手,就拿出仙丹一口吞了下去,嫦娥變成了仙,可是嫦娥非常的牽掛丈夫,便飛到了人間最近的月亮上。

晚上,后羿知道所發生的事時,想殺了逄蒙時,可小人逄蒙早已逃之夭夭了。回到家之後,后羿由於牽掛嫦娥,就在嫦娥平時最愛的花園裏點供、共水果等。

後來百姓知道這件事後,就也學着點香、共水果等後來就發展到了吃月餅。希望能保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