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好文章段落摘抄【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8W

好文章段落摘抄【精品多篇】

好文章摘抄 篇一

迷離的夜空,灰黑色的天際懸着一輪金色的孤舟,載着滿倉的理想,駛向雲層深處;涼風微微的吹襲着黑夜的素紗,撣掉歲月的風塵;融融的月光靜靜的流淌,沖斷記憶的決堤;零星點點,柔柔的灑在樹葉上,泛出淺淺的綠;如華的銀色裹住一絲清涼,鋪設一地的奢華。

河畔的柳枝輕輕的搖曳,撥弄着記憶的琴絃。塵封的歲月是一灣被擱淺的死水,靜靜的沉澱,再慢慢的發酵,冒出珍珠一樣的泡沫,被虛無縹緲的未來擊破。歲月的文字,總在日記本里靜靜的躺着,是為了記錄過去的失意,還是為了宣泄往昔的情感?滄海變桑田的時候,又會有多少的落寞、惆悵在這裏定格?

記憶是掛在窗前的風鈴,總會伴隨歲月的風輕輕的搖曳,發出銀鈴般的聲響。當你在羨慕她的清脆悦耳時,卻忘了她也在接受着歲月的考驗。“雕欄玉砌應尤在,只是朱顏改”,記憶也會隨着歲月的風慢慢的褪色,她也會在“燦爛中死去”,卻無法在“灰燼裏重生”。遇見了,忽視了,流走了,又懊悔了!每日都是在這種相互交錯,卻又永遠平行的矛盾的情感漂移不定。任歲月留下一串串淚痕,想要擦掉,卻烙在了心裏。“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只能是感歎,感歎,感歎!“空悲切,白了少年頭”啊!

默默的佇立在荒蕪人跡的草地,望着深邃的蒼穹,靜靜的思索。無數昨天的昨天悄然無息的'在我的指尖流走,帶着迷惘,帶着哀傷,我走過了昨天,走過了四季,無數個春夏秋冬向我展現了她們永久不衰的生命氣息。可我的心卻象是滴落到冰箱的水滴,過度的寒冷讓她凍成了冰,凝固了所有的回憶。

歲月是一池春水,泛起過層層記憶的漣漪。也曾有過“大鵬一日同風起,博搖直上九萬里”的激昂,“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撒盡還復來”的豪邁;也曾有過“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的感傷,“花自飄零水自流,一滴相思幾時愁”的惆悵;也曾有過“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困挫,“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擠滄海”的信念;更喜“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韻致,“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悠”的空靈……但無論怎樣去感懷身世,去悲春傷秋,都只能象枯枝殘花,終將凋落,化為塵土,掩埋與世……

留戀過就好!

好文章摘抄 篇二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象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象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幾段空隙,象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象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着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那一抹夏的斜陽,用其柔美的纖手輕叩窗扉,灑落下一地的金黃,將書房籠罩在淡淡的斜輝中。窗外,篁竹斑駁,芭蕉無語,淡卷綠痕。

優秀美文摘抄 篇三

任何一種生命經歷了四百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依然挺立,總是令人感佩的。它不僅是一棵樹,它更像一個美麗的傳説——題記 。

當我第一次見到老神樹時,我被震撼了。歲月不曾使它枯萎,雷電不曾是它倒折,狂風不曾使它動搖。它像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佇立在和平牧場茫茫的大草原上,默默地訴説着那久遠的故事。

和平牧場的大草原上曾經是成吉思汗馳騁沙場、戍馬天涯的地方。是蒙古族職工羣眾集聚地之一,在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具有蒙古族特色。據史料記載,在和平牧場第二管理區有一座小廟,廟裏住着一位喇嘛。據説,這位喇嘛經常到村後的大坑裏坐禪、誦經。他還為當地的百姓做過很多的好事,過了好多年,也許是善心的凝聚,祈化了他入神的心德。一天清晨,這位喇嘛在每家的門上,掛上了祈福的紅布帶後,人們再也沒見到他,認為他已經得道成拂了。從那以後,人們將他誦經的地方叫做“喇嘛坑”,並在旁邊栽下一棵榆樹,以示對喇嘛的懷念。在歲月的侵蝕下,當地羣眾傳説的“喇嘛坑”早已不復存在,獨留下“老神樹”繼續接受歷史和滄桑的風雨洗禮。“老神樹”見證了牧場艱辛而又不平凡的發展歷史,更多地承載了和平幾代人的夢想和無限希翼。

滄海桑田,滄桑鉅變,如今這棵“老神樹”仍被保留在和平牧場弟二管理區的中部,與其説是牧場賦予了老神樹新生,還不如説老神樹的堅韌和倔強,把強大的慈淨的空氣渲染給了牧場的每一個人。

我懷着好奇而虔誠的心情走進它,可以看到這棵有四百二十多年的老榆樹,樹冠高大,遮天蔽日。站在綠葉婆娑的大樹下,凝望着它溝壑縱橫的老樹幹,不禁感歎世間竟有這樣如此堅毅的生命。我的心籠罩在一片古樸、幽靜的氛圍中,樹的枝幹上繫着大小不一的紅布帶。滄桑的歷史,使老榆樹成為歷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消災去禍、寄託希望、祈求平安、期盼豐收的神樹。

它像一個歷史的見證者,帶着沉甸甸的歷史底藴,走進了墾區大發展的新時代。在“百年墾區”建設中,“老神樹”留存至今,它必將以更加成熟的軀體,見證墾區跨越發展的豐功偉績,見證了和平牧場實現跨越發展的艱辛之路。它也會伴隨着墾區跨越發展的快節拍而騰飛。

站在老榆樹下,樹葉沙沙作響,我不禁想到蘇東坡的詩句:四壁峯山,滿目清秀如畫。一樹擎天,圈圈點點文章。心中湧過一陣陣感動,它的每一片綠葉、每一圈年輪都是生命可圈可點的詩句,都是對生命的張揚。我彷彿看到它內心的童真,也看到了藝術家們即興潑墨的彩畫和書法,玉蘭、葡萄、山石等躍然紙上。揮灑而就的書法,一幅接一幅的傳遞出來,落到宣紙上,翰墨丹青,皆被定格。一個個美麗的瞬間,皆在老榆樹下,又一次次被激活,現出生機。

真想用自己的方式 ,完成一個小小的心願,願這所有的樹葉在飄落之前,串成音符,譜成樂章,日日放歌,如風鈴清新而翩然的擺動,也給老榆樹一次不一樣的擁抱和温柔。我們相信,和平牧場的發展也一定會同老榆樹一樣,經歷風霜雪雨的磨練後,成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寄託希望、祈盼平安的源泉。我們期盼老神樹能給生存在這裏的人們帶來更大的福音。

優秀美文摘抄 篇四

教室,一個古老的概念,傳統的解讀:教師教書、學生聽課的場所。教室,又是一個嶄新的概念,可以作出新的解讀:教室——閲覽室,飄蕩着書香,充溢着閲讀的自由;教室——工作坊,學生可以觀察、實驗,用各種工具操作,飄蕩着問題,充溢着探究;教室——遊戲間,國小生在遊戲中學習,遊戲就是學習,飄蕩着歡樂,充滿着智慧。當然,教室還可以是聊天室,等等。理念變了,內涵豐富了,功能也變了。

最近,我又從另一個維度對教室作了解讀。一《我們要什麼樣的孩子》的文章,説有個中國孩子在日本上學,這個孩子的日語不好,但上課發言非常積極。孩子的父母問他怎麼就不怕出錯,孩子回答説:不怕,老師説教室就是出錯的地方。

教室,出錯的地方,多好的理念!

這是對傳統教室和教學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對現代教室和教學功能的重新認識和提升,是對教師最實在、最嚴厲的挑戰。

其一,教室,出錯的地方,是因為學習是從問題開始的,甚至是從錯誤開始的。沒有錯,也就無所謂正確、無所謂比較、無所謂研究,也就無所謂發展。出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讓出錯,不讓出錯,就是不讓發展和成功。其二,教室,出錯的地方,是因為學生們還不成熟,容易出錯,出錯是正常的,不出錯是不正常的。因為出錯,才會有點撥、引導、解惑,

才會有教育的敏感、機智和智慧,才會有對學生巨大的寬容、樂觀的期待,以及真正的愛護和保護。其三,教室,出錯的地方,説到底是對人的價值和精神生活的關懷和尊重,並且是一種超越。對於學生來説,好奇心是第一要素。允許學生出錯,實際上是讓學生永遠有“神聖的好奇心”,進而去創造。而“神聖的好奇心”有兩大敵人,一是習慣,二是功利心。突破舊習慣的束縛,摒棄功利之心,讓好奇心在“出錯”中發出神聖的光彩,那麼,人文精神、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和體現,那麼,學生才會有神聖的創新。

既然如此,我們的教學不要刻意去求順、求純、求完美。其實,出錯了,課程才能生成。就是在“出錯”和“改錯”的探究過程中,課堂才是最活的,教學才是最美的,學生的生命才是最有價值的。

優秀美文摘抄 篇五

人如果不愛讀書,生命就會無處生根,靈魂就找不到歸宿,猶如農夫,空把一筐種子播撒在貧瘠的土地,看似一生奔波忙碌,卻總是看不到好的。收成;人如果不愛讀書,生命就會找不到方向,猶如一個越洋的航海者,手裏沒有一隻羅盤,就會丟失目標,迷失在汪洋裏…

愛讀書的人,心胸比天空還寬闊;愛讀書的人,心靈比白雪還純淨;愛讀書的人,情感比泰山還厚重;愛讀書的人,思想的腳步無拘無束,理想的天空無邊無際。

愛讀書的人,靈魂的後院會有一個美麗的後花園,那裏四季如春,奇花異草,佳木成蔭,繁花似錦,果實飄香……當我們累了網了的時候,退到這裏來,暫且遠離紅塵,可以聽小説家講故事,可以聽詩人朗誦,也可以聽家訴説衷情……在這裏,每一朵鮮花都可以是一首詩,每一個果實都可以有故事,每一杯泥土,都可以醖釀出一個美麗的童話……生活很煩雜,靈魂很勞累。愛讀書的人,就會給自己營造出這樣一個心靈花園,放縱心靈,迴歸原始。

讀書,將是我一生的最愛。希望我以上的陳述,也將成為更多人愛讀書的理由。

拒絕平庸,首先甘於平凡。平凡是人生的常態。絕大多數人崗位平凡,角色普通,生活平淡,瑣事連連,感受人生的喜怒哀樂。從容面對平凡,擺正心態,多一份寧靜,少一份浮躁。其次創造不凡。從平凡中掘取激情,積極向上,勇於進取,挖掘潛力,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執著追求,少一份抱怨,多一份從容。你會遠離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不會貪圖享受,庸碌無為,不求顯達於世,但求有所作為。

拒絕平庸,需要勇氣,志向遠大信念堅定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需要意志,沒有毅力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需要學習,脱離低級庸俗而變得不再平庸;需要創新,才能立於競爭激烈的社會。

拒絕了平庸,你會擁有“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你會領略到“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快意;你會獨享“奏裂帛之音,蕩迴腸之曲”的幸福。

拒絕平庸,才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邁,他高吟“天生我材必有用”,雄心壯志激盪着滄浪之水,點綴了他一生的精彩。於是,他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拒絕平庸,才有了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的雄心勃勃,於是,他沙場點兵聽五十弦外的馬蹄聲,醉眼迷離,成就一生英雄氣概;拒絕平庸,才有了范仲淹“將軍白髮征夫淚”的決心,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於是,即使是飢寒交迫他也壯心不移。拒絕平庸,才有了勾踐“卧薪嚐膽”的氣魄,他忍辱負重,與信念堅守,於是苦心的人終“三千越甲可吞吳”,成就一方霸主。

你似那隻在百花叢中翩躚起舞的蝴蝶,渾身沾滿了飄香的花粉,不知在哪個安謐的夜,悄然飛進了我的<>夢裏。你華麗的舞姿將我引誘進這荼蘼的花開,也許從那時,你便再也未曾離去,成為我記憶中美好的期待。陳舊的時光安之若素,一切安好無恙。你在生命的隧道里款款而來,笑容滿面,輕撫紗袖。逆着光,我看不清你的臉,卻調和着光與影的殘缺凝刻了一幅斑斕的畫面。你的音容笑貌,掩蓋了我生命那片空虛歲月的荒蕪。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人們處於某種陶醉狀態時,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這就是時間的相對性,這説明人快樂的速度要低於時間流動的速度;當人們處於孤獨無聊的狀態時,感覺時間無限漫長,這説明心的跋涉速度遠遠高於時間流動的速度。因此快樂可以讓人擁有更多的時間,也就相對延長了人的壽命。因此,世上沒有絕對的永恆,卻有相對的永恆,相對的永恆是人類擺脱自身悲劇命運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的無休止的勞役,如果他在搬運石頭的過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陽的美好,感受花草鳥蟲的美麗,那麼也算不上一件太苦的差事,也就會改變對時間的認識,擁有相對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