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最美家風故事1500字素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1W

最美家風故事1500字素材精品多篇

抗洪救災的故事 抗洪救災小故事 篇一

6月19日,今年以來最強降雨襲擊高安,市防汛指揮部提前啟動了防洪三級應急預案。副市長、公安局長某 某立即組織召開緊急會議,成立抗洪搶險指揮部。作為指揮部的一員,徐思清同志在瞭解任務後,立即陪同某 某同志前往前線查看洪水情況。他們首先來到看守所和看守所,部署看守所在汛期的安全工作。隨後,他們趕赴龍灘、石瑙、襄阜等晉江沿岸城鎮,全面部署和監督防洪工作,認真調查和掌握險情後涉及的人口和耕地面積。在市公安局所在的龍潭鎮,他與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制定了龍潭萬安堤的防洪應急預案和人口疏散應急預案。他在龍潭鎮呆了幾天,在派出所吃住,密切關注洪澇形勢和水位波動,組織對萬安地惠布大橋施工段險情進行緊急搶修。6月20日下午4時20分,高安市委書記皮德炎同志來到萬安大堤視察災情。當他得知徐某 某和中國科學院和其他公安警察戰鬥在抗洪前線和緊急救援,他對每個人都親切地説,“如果有公安警察在堤的危險截面,市委將鬆了一口氣!”

救援的情況。他是最有效率的突擊隊員

6月24日,新一輪的強降雨又來了,城市的洪水情況又急轉直下。許在6月25日凌晨3點,中國曾駐紮在龍潭,接到北京市公安局緊急訂單,楊佳染整的堤部分村莊,zaogang村委會,Bajing鎮Xiaojiang河,Quangang、蓄滯洪區在危險,超過10米的堤部分破裂,外堤部分倒塌,市防汛指揮部要求緊急部署武警和消防隊員。危險是命令。徐四清作為市公安局局長,聯繫了武警和消防工作,接到指示後,立即從龍潭警備區趕回市公安局

我們組織了25名武警和消防隊員趕赴現場幫助早崗。我們聯合提前到達現場的某 某同志和市公安局30多名特警組成救援突擊隊,迅速加入救援戰鬥。此時,大壩裂縫不斷增多,外圍繼續崩塌,險情仍在加劇,形勢極為危急。一些在現場參與救援的人驚慌失措。徐四清同志對這種危險並不感到意外。在協助某 某同志手持麥克風喊話和組織有序救援的同時,他帶領突擊隊員攜帶卵石和沙袋來阻止坍塌。由於塌方嚴重,砂石處於緊急狀態。指揮部發出命令,立即調集大米保護附近的大堤。

我們將盡一切努力防止故障,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一袋米重100斤,一袋米可達數百米。這樣,徐中國武裝警察部隊的成員超過40歲,來回十倍以上一口氣青年突擊隊和救援的人,最後在河邊修建了大量牆來緩解危險。與此同時,指揮部命令一輛中型農用車裝滿沙子和石頭,並直接推入坍塌的洞口,以穩定堤壩的腳。由於壩區道路狹窄、彎彎曲曲,加之雨後路面較滑,車輛行駛困難。徐四清在指揮部協助同志們,帶領救援人員用手推。他把十幾噸重的農用車推到六百多米遠的地方,把它們推到坍塌的洞口。然後,他把沙子和石頭運到垃圾填埋場,有效地穩定了堤壩,修建了地基,防止了堤壩的進一步坍塌。大約下午18點。在距潰口20米處的堤段出現了另一危險情況。

最新抗洪救災的感人故事 篇二

在這場抗洪搶險的鬥爭中,蕪湖市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弋江區白馬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石硊圩防汛指揮所指揮長秦大保,無疑是其中的一個:妻子患尿毒症晚期,5月31日手術,6月14日才出院,每天都需要腹透,正需要人照顧,他卻因為職責所在,自6月20日起,持續堅守在圩埂大堤上,密切關注着石硊圩、城南圩、聯合圩的情況,20天裏只回家兩次,匆忙沖洗一下後又離開了家,以致勞累到失音,説不出話來。

作為蕪湖市區南大門,弋江區主要有城南圩、石硊圩、連河圩這三口圩口,防汛形勢十分緊張。而白馬街道境內,城南圩25公里、石硊圩13公里、連河圩6.5公里,更是弋江區防汛任務的重中之重。自今年6月下旬第一輪強降雨以來,白馬街道就進入防汛態勢,尤其是7月1日第二輪強降雨以來,白馬街道上下更是全員動員,合力抗洪。

而秦大保,在被提拔為白馬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之前,幹了20多年的水利站站長,對白馬街道境內的水利工程比較熟悉,成為當地的“土專家”,街道上下關於防汛的專業事,幾乎全要諮詢他。抗洪防汛以來,他擔任白馬街道抗洪防汛第一副指揮長、石硊圩防汛指揮所指揮長。

從2013年開始,青弋江分洪道把石硊圩裁彎取直,新開挖了一條近2公里的分洪道。新建的大堤,受工期短、自然條件等影響,正經受着洪水的考驗,雖然只有近2公里,但是多處出現滑坡險情。6月15日,青弋江分洪道啟用以來,這裏始終是一個重大安全隱患,也是弋江區防汛的重點。

7月1日,河水陡漲,青弋江分洪道內的水位漲了2米左右,已經超過了石硊圩的保證水位1.4米,多處發生險情。

嚴峻的防汛形勢,讓秦大保離不開圩埂,自6月20日入駐以來,截至7月9日,他已經20天沒有在家睡覺了。

7月7日中午12點,記者在石硊圩上見到秦大保時,他的聲音還是沙啞的。據白馬街道辦事處副書記茆小平介紹,此前由於勞累、用嗓過度,秦大保一度失音,説不出話來。

據秦大保介紹,7月4日凌晨,新大垾那裏由於堤壩高程不夠,出現險情,白馬街道立即組織了200多人搶建子埂,他基本上一夜沒睡;7月4日下午2點半,東灣段發生大面積滲漏,還有一處發生管湧,險情比較大,他們立即向區防指彙報,現場組織搶險。由於受地質條件所限,大型機械不能進場,搶險一直持續到7月5日凌晨3點,險情才得到控制。當夜,秦大保在圩埂現場值守。

由於搶險時扯大嗓門説話,加上一夜未睡、受涼了,7月5日,秦大保基本失音了,他想表達,但講不出來;想給領導彙報,但説不出話來。無奈之下,他只能通過寫紙條、發短信來進行溝通。

7月6日,領導考慮到他特別辛苦,讓他回趟家,誰知他回家洗澡、換衣後,又來到石硊圩防汛現場。“石硊圩保證水位12.5米,現在水位13.3米,高出0.8米,你説我能不急麼?”秦大保説。

抗洪一線需要秦大保,其實家中更需要他。他的妻子關桂蘭今年46歲,5月20日在弋磯山醫院被查出是尿毒症晚期,5月31日做了手術,6月14日才出院。住院期間,秦大保白天在街道工作,晚上到醫院去陪護。患了尿毒症後,要麼換腎,要麼透析;透析又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關桂蘭採取的是腹膜透析,在腹部埋一個管子,每天要裝3袋透析液,共計6公斤。每兩天還要打一針催紅素,而且打針時不能快,要5-10分鐘才能打完。醫院建議家裏有人專門能打針,從沒打過針的秦大保,向護士學習後,嘗試着給妻子打針。

但嚴峻的防汛形勢,讓秦大保無法留在妻子身邊。6月20日,他開始入駐防汛點。重任在肩的他,只能喊來妻子的妹妹和嬸子,輪流照顧妻子。7月9日下午,他的姐姐也來到他家,照顧弟媳婦。

自己患上尿毒症,正是需要有人照顧的時候,丈夫卻許多天不回家,關桂蘭心裏有許多委屈和心酸。愛胡思亂想的她,一度懷疑丈夫是不是要拋棄她了。“我哪是想拋棄她,實在是這裏走不開啊。”秦大保説,“對於老婆,我感到很愧疚。”

抱怨歸抱怨,妻子還是關心他的安危。“保哥,你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老秦,回我個電話,我心不安”“晚上別一個人上圩埂”……一條條微信,充滿着她對丈夫的無比關心,有一條微信她還這樣説:“我也想去做志願者,可身體不行。”

有着23年黨齡的秦大保,知道“小家”和“大家”哪個更重要。

石硊圩總面積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00畝,常住人口4000餘人,一旦破圩,後果難以估量。秦大保就像一根鐵釘,始終釘在圩堤上,同時還有無數如秦大保這樣的人,守護着自己的家園。

最美家風故事1400字素材 篇三

作為一名80後,我擁有一個讓周圍人羨慕和讚譽的超級大家庭,十多年來公婆、父母和孩子全家8口人生活在一起。大家以愛當頭,處處體現着中國最優秀而又樸實的家風文化。

老人們寬厚仁德,愛子疼孫。從我結婚的第一天起,他們就告誡我們夫妻,要堅守本分,勤奮工作、誠信待人,忠厚傳家。為了支持我們工作,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他們特地從外地來到我們身邊幫助我們照料兩個孩子,一家人互尊互敬,和諧相處。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公公被檢查出肺癌晚期,全身骨轉移生存期最多一年。看着曾經當過兵的老人被病魔折磨的痛苦不堪,我毅然決定要用最好的藥救治他。我們家就像《我不是藥神》電影中演的一樣,通過在印度的朋友給老人買高價的靶向藥吃,同時每個月還在省腫瘤醫院住院打針以抑制腫瘤的轉移等併發症。由於每次都是我帶着公公去住院化療,在身邊精心伺候,像講課一樣不斷地鼓勵老人戰勝病魔,幾年來醫院的主治大夫和護士都誤以為我是老人的女兒。每逢週末、寒暑假,如果丈夫忙,我就一個人租個七座商務車,帶着老老少少去老人想去的地方,一邊完成我的文化調研,一邊完成老人的每一個心願,上到北京內蒙、下到海南福建,在祖國許多美麗大好河山處,都留下了我們這個大家庭快樂的身影。有一次我開玩笑問我們家老大,我説現在媽媽帶着你們玩,等媽媽老了,你帶媽媽不?你們猜,我們家孩子怎麼説?他説,我不僅要帶上你和爸爸,還要帶上我的媳婦,並且帶上我媳婦的爸爸媽媽。我想這就是言傳身教吧!

我無怨無悔的孝行,感染着家裏的每一個人。家庭成員間互謙互讓互幫互助。幾個老人為不影響我們工作,勤儉持家,互相鼓勵。孩子們快樂成長,學業進步,老大三年級時候寫的作文,“我的家風”,也被中國文明網選發。公公在温暖的大家庭中,不斷與病魔作着鬥爭,用樂觀的心態面對頑疾,練書法、寫詩詞、烹美食,每天還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他堅強的力量,給兒孫樹立了積極的人生典範,直到生命的最後。就在年前,老人帶着對生活無限的不捨,帶着對兒孫無限的牽掛,離開了我們,我公公的老衣都是我父親給穿的。人們常説,老人一個走了另一個就會很難過。公公走後,家裏人的心都空了許多。為了幫助婆婆從悲痛中走出,我們今年過年期間,帶她看燈展,聽秦腔,逛廟會,以後我們會更加用心的照料她,照顧好家裏的每一個人。

多年來,我們夫妻二人也相親相愛,共同努力工作,擔當好家裏的頂樑柱。丈夫2015年獲得“西安市創文工作先進工作者”、2019年獲得“西安市優秀巡察幹部”。我在教學和科研上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2013年起就擔當道德講堂的策劃和授課,也多次到市直機關、區縣企事業單位進行黨建和文化的宣講,獲得最受歡迎教師。2020年初疫情初期,看到國家有難,家裏人都鼓勵我,讓我第一個到社區報名下沉基層。有了家裏人的支持,我每天從早到晚8個小時,值守在抗疫一線,50多天從未中斷,踐行着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的大愛和擔當,獲得了校抗疫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我的事蹟也被刊載在《組工摯友》上。

習近平總書記曾説,“天下之本在家”,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小愛在家,大愛在國。我的家庭只是千千萬萬普通家庭中的一個,今後我和我的家人還將以最美家庭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傳承好家風,讓愛駐心中,無論在工作崗位上,還是在社會上,都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愛和點滴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身邊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以時代擔當的精神為我們西安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徵程添磚加瓦,奉獻最美。

最美家風故事1400字素材 篇四

家風,家風?家風……

時間正在悄悄的流逝,而我們也正如小草一樣地飛長。成長的旅途中,我們都曾經歷過風風雨雨,但在我們的身後,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支撐着我們。

這,便是家風。

——題記

在我看來家風不是警句更是一句囑託,一代代留下來,烙在心裏就是信念,靠着這信念就能做有意義的事。記得很小的時候,聽奶奶説過一個故事。韓信慣娃,韓信遇到一個在大樹上掏鳥蛋的頑童,頑童為了捉弄韓信便在樹上對韓信撒尿,被淋了一身的韓信沒有生氣反而給了孩子幾個糖吃,後來項羽路過的時候頑童繼續撒尿,項羽很生氣就把孩子收拾了一頓。奶奶事後★★告誡我:凡事莫任性。從史實角度來説雖然這個故事站不住腳,但很有教育意義。雖然奶奶沒有文化,但心底那份善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對我來説來自奶奶的言傳是我第一個家風,從那以後我都有自已一個準則,要管住自己,不能由着性子來,遇事不能急躁。讀書的時候,自己是個比較內向的人,但能秉持這個信念,與朋友相處能把握分寸,不説過頭話,不做過頭事,遇事總能放一放,捋一捋。歲月洗禮,善良的朋友們伴我度過美好的時光,自己也因為他們而接觸到一個個繽紛世界,他們的性格和見識也深深地影響着我,幫助我一天天成熟起來。

奶奶的言傳伴隨着我成長。同樣父親的話也影響着我,他是一個普通又平凡的水利工作者,很有見識,不貪不佔,誰有事他都會熱心幫忙。他也教會我遇事不要由着性子,與人相處要懂得忍讓,處處要為別人着想,所以父親在工作以及生活中有很多知心朋友,父親的囑託和奶奶的囑託有相似之處,我記着他們的話,按照他們的話去做人,交了不少好朋友。

在我做事的準則中,有一條深受父親的影響,那就是他常掛在嘴上的話語:對朋友要忠誠,對國家更要忠誠。父親喜歡看電視,對於忠臣良將的故事尤其喜愛,常把報效國家當做光宗耀祖的事,也把希望寄託在我的身上。父親曾經給我説你要是個男孩子就應該去軍營實現“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的抱負,雖然沒有經歷壯烈激懷的傳奇,但是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在為祖國為人民儘自己的一份力,雖然沒有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但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為西安的青山綠水奉獻自己的一份力,平凡的一天天連起來就是一本愛國的日記,忠誠愛國是父親給與我的財富。

在工作崗位上我也不曾忘記,更不敢忘記長輩們的囑託,得意時不能由着性子無端膨脹,説話做事要有分寸,遇到難相處的人和事要學會包容忍讓,君子坦蕩蕩,以義相待,時間久了,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沒有解決不了的事,長輩的囑託不能忘,一句句勸誡匯成一條寬廣有力的河流,這強大的信念將教導我做好人,做實事。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裏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最美家風故事1400字素材 篇五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和風尚。良好的家風是由和諧充實的家庭生活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構成的,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澱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影響我們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百善孝為先”,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辛苦撫養我們長大,我們一定要孝順父母,回報父母。

我出生於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家庭,從小在父親“百善孝為先”的言傳身教下,我懂得了要孝敬長輩,身體力行的道理。奶奶因為常年勞累,導致腿部疼痛,行走困難,小時候我經常看到父親除了要外出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外,還要用自行車帶着奶奶四處求醫治療腿疾,但父親從來沒有過怨言。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正好碰到父親帶奶奶看病回家,天下起大雨,父親在泥濘的小路上帶着奶奶找地方躲雨,那一幕至今回想起來都令我的眼眶濕潤,似乎從那時候起“百善孝為先”的種子已經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在父親“百善孝為先”的諄諄教誨和對奶奶孝敬行為的潛移默化下,我從小就懂得父母生活的艱辛,要孝敬父母。父親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除過外出打工,還在家種了幾畝辣椒地,以增加家庭收入。採摘辣椒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我和哥哥總會高高興興的幫助父母摘辣椒,時常聽母親説:她記得有一次到了採摘辣椒的季節,一天晚上她和父親將採摘裝袋的辣椒用架子車分次往家裏拉,讓我和哥哥在地裏等着他們,等到後來她和父親返回地裏時,看到我和哥哥早已鋪着袋子在地上睡熟了。母親在訴説這些往事時臉上充滿了對自己孩子的心疼,但是我對此確沒有太多的記憶,也許那時我已經懂得了能為父母分憂是一件快樂的事。

如今,我已經是一個三十幾歲的大人,這些年離家外出求學,加之參加工作後工作地又離老家比較遠,對父母的陪伴越來越少,心中時常充滿着對父母深深的虧欠。每次回家,母親總會翹首以盼,還沒離家返回工作地母親就會急切地詢問下一次歸家的時間。2019年,母親因為常年勞累導致腿部膝蓋疼痛幾乎無法行走,我和家人帶着母親在西安做了詳細檢查,醫生強烈建議為母親做膝關節置換手術,我聽到這個消息十分難過,不忍母親年紀大了還要經歷如此疼痛的過程。但是,我和家人思考再三後,根據家裏的實際情況還是決定給母親在老家市醫院做手術希望母親可以痊癒,安享晚年。手術後住院期間,母親無法下牀,因為是夏季,天氣比較熱,且病人不能使用空調,母親經常全身衣服都被汗水浸濕,我就幫母親擦拭身體,並按醫生囑咐每隔一小時為母親用冰袋冷敷雙腿膝蓋,在我和家人不分晝夜的悉心照顧下,母親終於在兩週後出院了。但是出院後,母親仍然無法正常行走,需要家人照顧起居,因為哥哥在外地工作無法回家,嫂子又需要照顧兩個年幼的侄女,我主動提出將母親接到身邊照顧。母親到來後,我幾乎都是每天早上六點多起牀,為母親準備早點,晚上下班後,回家陪伴母親做康復訓練,之後再為母親準備洗腳水泡腳。如今,距離母親做完手術已經有一年半時間了,在日復一日的平凡而充實的工作和生活中,雖然有時感覺也很累,但是我很高興,因為我看到了母親從做手術到現在慢慢康復的變化,看到母親臉上欣慰的笑容,這也彌補了這些年我因外出求學無法陪伴父母的遺憾。

“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在所有的人性品德當中,孝心是第一位,因為如果沒有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沒有我們的現在,所以説我們要擁有孝心,擁有孝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我將會像父親一樣,將“百善孝為先”的良好家風身體力行的一代代傳承下去。

最新抗洪救災的感人故事 篇六

早上6點20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迷迷糊糊看到是中隊的座機電話,我立馬心頭一緊,這離上班的點還有一個多鐘頭,該不會有什麼緊急行動吧!果然,電話那頭傳來了急促的聲音:城區街道到處被洪水淹了,請趕快到中隊集合!

去年9月份,我參加全省統一招考,成為麻城城區交警中隊的一名正式民警。從沒見過這陣勢,也從不知道下了大雨要緊急集合的我,一下子翻身下牀,顧不上洗刷就往門外奔。可一出門,我就傻眼了,水已淹過膝蓋。不得已,我只好步行趟水前往。一路齊腰深的水在身邊環繞,一步步艱難地捱到中隊。

上午,我被安排到杜鵑國際賓館路口,負責指揮車輛繞行。這個時候距接到電話已經過了50分鐘,暴雨依然在持續,街上車輛也越來越多。很多司機對路面情況不很熟悉,準備前往積水很深的工業路。我必須不斷的重複同樣一句話:前面水深,請繞行。有些配合的司機,自覺就繞行了;也有一些不聽話的司機,認為沒問題,自己的車子過得去,一定要去試試。結果沒行進多久,車子就拋錨了。為了確保退水後道路的通暢,我和同事一次又一次前往車子拋錨處,把這些車子從水中推回路邊。由於來不及吃早飯,到後來也感到有些力竭。可中隊和大隊領導時不時過來查看路面積水情況,並給予打氣鼓勁,激勵確保安全、圓滿完成工作任務。

下午,106國道黃土崗鎮和福田河鎮那個方向,河水已經淹過橋面,要求大客車大貨車一律不得北上。我的新任務,就是在北環路紅綠燈處勸返。下午的雨勢比起上午更加猛烈,我身上穿的雨衣早已淋濕,伴隨大風的勁吹,一陣陣寒意襲來。在大風大雨的干擾下,我的聲音似乎太微不足道了。大車駕駛員時常聽不到我的喊聲和所做出的手勢,我必須走上前去,給他們解釋原因。在大雨大水長時間不斷的沖洗下,我的腳都發白了。這個時候,我只好和同事門相互鼓勁,相信再堅持一下,雨就會停的。

大概在下午五六點鐘的時候,救援部隊一負責人前來,請我和民警配合封路,以確保救援車隊順利北上。這個時候我們每個人的體力精力都已疲憊到了極限,可想到救援部隊就是災區人民的希望和救星,我二話沒説,立即打起精神咬緊牙關,指揮救援部隊車隊安全順利地通過了。

吃過晚飯,已是晚上七點半,新的任務又來了。由於舉水河水已經快漫過橋面,必須封鎖一橋二橋。我們班組要去支援封橋。夜晚大雨依然在下着,同事們疲倦的臉龐和身上不停地滾落着雨水,不遠處的大橋邊竟然有一羣人嘻嘻哈哈,玩雨玩水,打鬧取樂。作為一名新警的我,在想,正是由於我們努力的工作,才換來了羣眾的安居樂業、幸福快樂,而我們自己苦點累點又算得了什麼呢!

最美家風故事1500字素材 篇七

成長的路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父母的嘮叨,但是,也就是這永不停歇的嘮叨聲,是我一輩子記憶的亮點,也是塑造人格、建立三觀的重要影響因素。

“人要孝,事要善”

我的姥爺已經80多歲了,自打記事,就覺得姥爺一直是一個停不下來的人,每次來都要找點活幹,修板凳、擺弄各種小玩件。70歲的時候一個人還能騎着自行車去溜達。現在媽媽總説,我們小時候姥爺對我們最好,長大要知道孝順,要知道感恩。有時候回家買點東西,老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姥爺。想起老媽的耳邊語:“入則孝,出則悌”,在家裏。孝順長輩,敬愛父母就是做到的最大的孝順,但是現在來説,對於父母的孝卻不僅僅是“能養”,更多是陪伴。

媽媽是一個脾氣比較温和的人,這麼多年,聽到的對老媽的評價就是“一個善良的人”。有時候在街道遇到鄰家有事,她總是很熱心,只要她能幫助到的,她都很熱心的去做。記得有一次遇到一件事,自己很氣憤,但是媽媽就説“沒事,鄰里鄉親嘛,大家都是一家人,要互相幫助呢。”説完接着就很開心的又去忙她自己的事去了。她是一個“不記事”的人。

“生活要勤儉,志氣不能短”

家裏姊妹三個,在小時候的記憶裏,生活是不富裕的,所以老是感覺媽媽在省吃儉用的供姊妹三個上大學。因為有這樣的原因在,所以自已在生活上都秉持着一種勤儉節約的習慣,家裏的弟弟妹妹也是受了媽媽的影響,該花的錢都花在刀刃上。直到現在,姊妹三個掙錢了,爸媽也是很勤儉節約,老媽常説“勤儉不是不讓你花錢,不是讓你不買東西,是買該買的東西”,節約糧食,光盤行動都是自己一直踐行的理念。

當時家裏姊妹三個都要上大學,家裏實在是很拮据,我現在都還記得媽媽説的話“哪怕是砸鍋賣鐵,只要是你們能上,家裏就一定要讓你們去接受好的教育,我們人窮,但是不能窮孩子的教育,窮孩子的未來。”現在的我,剛剛研究生畢業不到一年,學校的經歷和不到一年的社會經歷,讓我感受到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窮可以改變,但是我們勇敢向前的志氣和想要改變命運的迫切心情是堅定的。我想,媽媽説的“人窮志不窮”的道理是對的,這可能也是我三觀開始建立影響最深刻的事情,就像扶貧先扶志的道理一樣吧。

“身處在社會,修養在個人”

弟弟和妹妹上班比我早三年,在我讀研究生的時候,他們大學畢業就早早的進入社會,走上了工作崗位。每次回家我們三個在的時候,就聽見老媽給弟弟和妹妹“上課”,“在工作崗位上,不要斤斤計較,眼裏要有活,對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的事,一定要做到兢兢業業,雖然説你們剛起步,但是一定要在法律法規內做事情……”直到去年自己畢業走上工作崗位,老媽也是,同樣的話,同樣的道理,依然不厭其煩的給我交代。即將一年的工作時間,每次工作中有什麼事情我都願意給老媽打電話講講,雖然有時候老媽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但是每次卻能夠用最簡單和最樸素的話讓我重新去認識一件事,重新充滿激情的面對生活。

“身在社會,修養在個人”,我覺得是對的,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社會,或者説沒有辦法去改變一件事的時候,能改變的就是自己,充實自已,改變自己。修養自己,讓自己去心平氣和的面對人與事。

最後的話

也許,我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也許,我的父母是一個普通的父母;也許,我們三個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但是,家庭的點點滴滴,小小故事,一幕一幕卻是不普通的。我們的媽媽是偉大的,偉大的不是作出了多麼大的壯舉,偉大的不是培育多麼優秀的人才,而是媽媽的耳邊語,即使囉嗦,卻是我人生的指明燈;即使不停的重複,卻是我為人處事的燈塔;即使簡單簡潔,卻是我後半輩子的人生格言。媽媽説的孝、誠、儉;廉、志、修,它們是我三觀的基礎,更是我三觀的底線,是這樣的耳邊語,成就了現在的我、我們,我想,我們的未來是美好的。

媽媽,我們愛你。

最新抗洪救災的感人故事 篇八

7月24日晚,黑暗籠罩下的張家灣鎮大辛莊寂靜無聲,經過“7·21”特大自然災害的侵襲,這裏已是殘破不堪,電力、水力的中斷更是讓村民在黑暗中難以入眠。忽然,陣陣歡呼聲此起彼伏。“來電了!”一瞬間,窗户裏亮起的燈光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通州供電公司總工程師尚博滲着汗珠的臉頰。此時,他已經連續奮戰了62小時。

決策:堅定果敢 運籌帷幄

7月21日14時許,暴雨狂襲北京,通州區受災嚴重,張家灣鎮局部地區更是受到了11級颶風的襲擊。狂風暴雨造成了大面積斷電,嚴重威脅到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災情就是命令,尚博第一時間趕到公司應急指揮部坐鎮指揮。在瞭解受災情況後,他立即制訂搶險方案,組織應急搶修隊15支、人員337人、搶修車55輛,並派出專人對防汛重點線路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巡視工作。隨後,他立即與通州區應急辦取得聯繫,共同應對暴雨期間電網的各種突發事件。

完成這一系列工作已經是晚上9點多,沒有顧得上吃一口飯、喝一口水,尚博只説了一句:“走,去現場”,就與工作人員頂着暴雨開車趕赴受災嚴重的10千伏牛棗路、棗林路沿線和35千伏張馬路沿線。現場附近白茫茫一片,路面被淹沒,倒塔位於玉米地深處,搶修車輛無法接近。尚博二話不説冒着生命危險從齊腰深的水中涉水前往;行動勝過語言,搶修人員迅速跟上,沒有一人停下腳步。

35千伏張馬線現場颶風過處樹木被連根拔起,屋頂被揭開,34#雙杆在風雨中歪斜着,35#、36#號鐵塔被攔腰折斷倒在田地裏。邊上有人説,先等等吧,可尚博説:“不行,早一分鐘搶通,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少受一分損失”。

決斷:堅持作戰 心繫百姓

7月22日,雨過天晴,受災後的張家灣鎮大辛莊村在烈日的照射下更顯殘破。尚博下達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居民用電。他知道,只有有了光亮,老百姓心裏才能踏實。

臨近中午,搶修人員已輪換休息了幾次,可尚博卻已經在夜晚的暴風雨和中午的烈日下站立了近二十個小時。在場的搶修人員很是心疼,紛紛勸他休息一會兒,可他卻搖搖頭説:“搶修完了再説”。

夜幕降臨,尚博仍然一絲不苟地指揮着救災工作,協調車輛、安排人員、制訂方案,樣樣親力親為。晚上8時許,村莊裏爆發出一陣歡呼,來電了!此時此刻,尚博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隨着大片的電力恢復,尚博帶領電力搶修隊伍點亮了萬家燈火,讓人們在災後的黑夜裏看到了光明。

決心:堅守奉獻 率先垂範

初戰告捷,但搶修工作還遠遠沒有結束。7月23日凌晨1時,各類搶修物資陸續運抵35千伏張馬路沿線現場,可是杆塔被水衝入田地裏,就算是人都很難接近,更別説是搶修機械。16個重達400多斤的塔材,怎麼運到距離千米外的鐵塔下,沒有搶修物資怎麼搶修?關鍵時刻尚博振臂一呼:“同志們,考驗我們電力人的時候到了!今天就是用手拖用肩扛,也要在天亮之前把材料運到組塔!”言畢,他帶領搶修隊員人工搶運物資,單薄的身軀在黑夜裏倍顯偉岸。凌晨5時,各種沉重的搶修物資搬運完畢,顧不得休息的尚博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下一個搶修現場。

7月24日凌晨2時,隨着張馬線的發電,這次重大災害電力搶修工作畫上了一個休止符,可在尚博的心裏又開始計劃災後電網重建的事了。

最新抗洪救災的感人故事 篇九

自7月21日張家灣鎮發生特大自然災害以來,在鎮黨委的統一部署和積極倡導下,各村黨支部充分發揚“風雨同舟 互幫互助”的張家灣精神,積極幫助受災村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各村黨支部之間的緊密聯繫得到進一步深化,災難面前形成的張家灣精神為區域化黨建注入了新的內涵。

“天災無情人有情,助人為樂顯真情”,這是張灣鎮村黨支部送給張灣村黨總支部一面錦旗上的真情感言。7月21日深夜,由於河水倒灌,張灣鎮村遭受了嚴重的水災,得知這一消息後,鄰近的張灣村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羣眾感同身受,立即向張灣鎮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黨總支書記劉國利的帶領下,一支50人的施工隊伍火速趕往張灣鎮村。此時,張灣鎮村的街道已成為一片,村民家中的積水也已沒過膝蓋。面對災情,來不及細想,50名漢子組成的施工隊立即分頭行動,迅速展開救災工作。首先是幫助受災家庭轉移屋內傢俱,接着又全力向外疏排積水。髒水帶來的惡臭令人作嘔,但50名搶險隊員沒有一個嫌髒嫌累,顧不得吃一口飯,顧不得喝一口水,一直從深夜忙碌到中午。僅用兩天時間,張灣鎮村內的積水就被完全排除。隨後,他們又投入到更為緊張忙碌的災後重建工作當中,全力以赴幫助受災村民修復毀損的房屋。經過連續五天的奮戰,張灣村義務救災施工隊幫助張灣鎮村完成了各項重建任務。雖然都瘦了一圈,但看到張灣鎮村的鄉親們又過上了安定熟悉的生活,50名搶險隊員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一場面讓人覺得温暖而感動。

張灣村義務施工隊還未撤離,附近的村黨支部就紛紛加入了張灣鎮村災後重建的幫扶隊伍中來。有捐款的,有捐物的,有前去慰問的,雖然形式不同,但都表達了各村廣大黨員羣眾對受災村羣眾的一份深情厚誼。災情發生後,中街村黨支部主動為張灣鎮村送去2萬元慰問金,緊接着大高力莊村又送去了2萬元,隨後寬街村、施園村黨支部也都向張灣鎮村捐款1萬元,真正讓人明白了什麼叫做“天災無情人有情”。

張灣村對張灣鎮村的支援只是全鎮村級支部之間災後對口幫扶的一個縮影。災情發生後,南姚園村黨支部第一時間就出動兩輛挖掘機和六輛翻鬥清運車幫助重災村大辛莊村清理災後垃圾;瓜廠村黨支部向大辛莊村送去1萬元慰問金;齊善莊村組織黨員羣眾為大辛莊受災羣眾捐款3000餘元;北許場村為重災村南許場村送去1萬元捐款;並不寬裕的前南關村向受災村小北關村送去5000元慰問金……其他一些村黨支部也紛紛向鎮黨委提出,要求幫助重災村恢復重建。面對大家這種迫切的心情,鎮黨委及時組織召開災後對口幫扶工作會,會上鎮黨委充分肯定了部分村黨支部自發幫助受災村恢復重建所做的各項工作,並就對口幫扶工作做了進一步安排,號召所有未受災或受災較輕的村黨支部都要積極行動起來,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受災較重的村儘快實現正常生產生活,真正做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截止到7月29日,全鎮共有40個村黨支部行動了起來。其中,后街村、中街村分別派出幾十人組成的義務施工隊,幫助大北關村、垡頭村進行房屋修復;樑各莊村、東定福莊村、燒酒巷村分別向西定福莊村送去了1萬元慰問金。賈各莊村作為一個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村,也拿出1萬元幫助何各莊村恢復重建。更難能可貴的是,對於這筆“大額支出”,賈各莊村內的黨員、村民代表表示一致同意,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最美家風故事1500字素材 篇十

我出生於1995年,因為小時候父母都是軍人,所以從小就在軍營里長大,我的家庭在部隊那種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中培育了艱苦樸素、勤儉持家、自立自強的良好家風,特別是從我記事起,爺爺奶奶就教育我的父母要恪守“誠實守信、厚德載物、艱苦奮鬥、勤儉持家”的家訓,祖輩們的言傳身教在潛移默化中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節約”是對我影響最大的家規之一。作為一名90後的獨生子,應該説從小就衣食無憂,沒有吃過什麼大苦。但在節約這個問題上,家人一直要求很嚴,特別是我的奶奶一輩子生活簡樸,定了許多規矩。記得小時候,每次到奶奶家,她都會給我講以前生活的貧苦,兒時穿着的衣服,不但補丁摞補丁,而且多是兄弟姐妹輾轉相傳下來的。如今條件好了,但奶奶從不講究吃和穿,她常説:“做人一定要自力更生、勤儉節約,即便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要節衣縮食,沒有必要講這樣那樣的排場。”這些話語從小就為我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打下了基礎。中學的時候,我一位好同學來家裏吃飯,吃完飯放下碗,一看別人吃乾乾淨淨,她碗裏飯菜剩了一半,趕快又拿起碗把那剩飯扒到嘴裏,又一低頭把吃了一半的雞腿,偷偷撿起,塞到嘴裏。那個模樣惹得大家都笑了起來,從這件事情我發現原來節約也是會傳染的。2000年初,帶粘扣的沙灘涼鞋風靡一時,幾乎所有的孩子夏天都穿着沙灘涼鞋,款式新潮,非常時尚,我也問母親要錢在咸寧商場買了一雙,雖然價格沒有別人的貴也算跟風買了一雙,不至於太過落伍,為這一雙鞋我高興許久,穿了兩年,鞋子脱膠斷裂,家人説要給我買一雙新的,我堅持要修補一下,直至修補了三次,滿是修補痕跡,鞋底老化掉渣才作罷,至今我還保留着它。

小時候家裏生活條件一般,但是在學習知識方面,父母毫不吝嗇,給我報了多種學習訓練班,一天趕場子一樣,參加各種培訓。其他同學們手機、遊戲機、玩具樣樣不缺,我那時什麼都沒有,但也從不羨慕。奶奶啟蒙教育要節儉,學校老師也教育我們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物質能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金錢也帶你走向慾望的深淵。我遇見許多艱苦樸素的人活得非常快樂,也見過腰纏萬貫的人過的非常煩惱,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終身追求的目標。隨着時間的推移,家裏生活條件也好了起來,我也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家風作為一種潤物無聲的品德,時刻淨化着我的心靈,是一種無痕的教育、無聲的力量。但是一旦脱離這種氛圍的薰陶,如果自身意志力不夠堅強,就容易受到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侵蝕。我差一點就誤入歧途,那是我大學畢業前實習那段時間,我在一家服裝公司上班,作為大學生剛剛拿到屬於自己賺到的6000多元工資,又沒有房貸車貸等生活壓力。從小艱苦樸素的我第一次體會到了花錢的快樂,開始盲目追求物質生活。摩托是買一輛賣一輛,球鞋是越買越高端,短短的半年花光了實習期和大學時所有的積蓄,直到要用錢的時候看見銀行卡餘額剩了幾毛錢時才深深感到自責。回想起父親,還在買淘寶的平價衣服,母親還在用我送的千元智能機,已經九十歲高齡的奶奶,還是一如既往的用着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那個艱苦樸素的我卻不見了蹤影。把心思都用到了玩樂和消費,貪圖享樂,消磨了意志,忘記了艱苦樸素,忘記了奮鬥目標。於是我暗下決心重新校準人生目標,擺脱物質誘惑,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標,為社會為國家多做貢獻,體現人生價值。去年,我通過艱苦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

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我們年輕一代要保持老一輩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為譜寫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創造平安穩定社會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