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華經典傳統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中華經典傳統故事新版多篇

中華傳統故事 篇一

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愛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閒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歎不已,“這麼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裏讀書多沒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着一個滿頭白髮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之後又低下頭繼續磨着。

中國傳統小故事2:鐵杵磨針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但是,鐵杵這麼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能夠穿石,愚公能夠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但是,您的年紀這麼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一天的學習也個性用功,最後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中華傳統故事 篇二

曹操碣石山觀海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北方的袁紹和曹操都想吞併對方,伺機一統天下。公元二百年,袁紹率十萬大軍攻打曹操,曹操率七萬兵馬迎敵。兩軍在官渡交戰,曹操親自率五千精兵燒掉袁軍的糧草,並趁亂一舉打敗了袁軍。之後,他又平定了遼西、遼東等地。得勝後,他躊躇滿志地班師回朝。飄過河北碣石山時,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望着遼闊蒼茫的大海,不禁吟道:“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這首《觀滄海》透過對大海壯麗景象的描述,展現出詩人博大的胸懷和用心進取的精神,成為千古佳作。

【人生感悟】曹操在歷史上是一代梟雄,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所寫的詩句至今仍廣為流傳。這一首《觀滄海》便展現了他寬闊的胸襟和卓越的氣度。處於逆境中的青少年,應當學習曹操對前途的樂觀心態,不能因一時的困難而消極頹廢。

中華傳統故事 篇三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龍井的小村子。在村邊的破茅屋裏住着一位老婆婆,她精心照看着茅屋後面的18棵老茶樹。因為缺少肥料,每年只能從老茶樹上採下來很少的茶葉,而且茶葉的質量也不好。

老婆婆的生活很清苦,可她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每天,老婆婆都用從老茶樹上採下來的茶葉沏茶,讓過往的行人在這裏歇歇腳、解解渴。

有一天,一位老爺爺來到老婆婆這裏喝茶。他看到茅屋外有一個破石臼,就指着它對老婆婆説:“這可是個寶貝,把它賣給我,行不行?”

老婆婆笑着説:“這哪裏是什麼寶貝啊,你就把它搬走吧。”

老爺爺連聲説“謝謝”,就去找人幫忙來搬破石臼。

老爺爺前腳剛走,老婆婆緊跟着就忙活起來了。原來,破石臼裏面有堆放了很多年的草啊,土啊,動物糞便什麼的,已經很髒了。老婆婆可不願意把這樣一個髒東西送給人。所以,她趕緊把破石臼裏面的東

西都埋在了老茶樹下面,又把破石臼洗得乾乾淨淨的。

老爺爺回來了,他看看破石臼,問老婆婆:“這裏面的東西哪兒去了?”老婆婆領着老爺爺來到老茶樹前,把剛才做的事情説了一遍。

老爺爺笑呵呵地説:“我説破石臼是寶貝,是因為它裏面盛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寶貝呢!瞧,你把寶貝都埋在老茶樹下面了,我也就放心啦。”説完,老爺爺瀟瀟灑灑地走了。

後來,這18棵老茶樹長得枝繁葉茂,採下來的茶葉嫩嫩的。香香的,用這些茶葉沏的茶水味道可好了,再後來,龍井這一帶都種上了茶樹,這裏出產的茶葉就是大名鼎鼎的“龍井茶”。

中華傳統故事 篇四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達七百里,高達七八千丈。它們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部、黃河北岸。

北山有個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愚公苦於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進來都要繞遠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説:“我和你們盡力挖平兩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説:“憑您的力量,並不能削減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況且把土石放到哪裏去呢?”大家紛紛説:“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愚公於是帶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説:“你太不聰明瞭。憑你的餘年剩下的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頭怎麼樣?”北山愚公長歎一聲説:“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不能改變的地步,還不如寡婦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的,可是山不會增高加大,為什麼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沒有話來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聽説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他的誠心感動,命令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走了兩座山。從此,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面,沒有高山阻隔了。

中華傳統故事 篇五

百善孝為先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中華傳統故事 篇六

謝道韞詠雪

東晉女文學家謝道韞自幼好學,喜愛讀書,尤其善於吟詩作對。一年冬天下雪,謝道韞的伯父丞相謝安帶着幾個孩子賞雪。謝安一時詩興大發,指着大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一個侄兒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當時謝道韞也在,她脱口而出:“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了十分高興,一邊笑眯眯地摸着鬍子,一邊反覆吟詠稱妙。原來,比擬最難得的是傳神。空中撒鹽固然能夠描摹雪花的輕盈美妙。後世許多詩人都從這一精妙的比喻中尋找詠雪的靈感,“謝道韞詠雪”也成為千古佳話。

【人生感悟】晉朝才女謝道韞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她才思敏捷且出口成章,成為了後世文人尊崇的楷模。她的天分來自於自幼好學,對知識的渴求和勤勉的學習態度。

中華經典傳統故事:繡花女 篇七

彩秀是李裁縫的獨養女兒,天生就會繡花。在桂東郎蠻山福川街,李家世代裁縫,很有名氣。經他父女倆剪裁縫製的衣服,都十分鮮亮醒目,細密合體,令人穿着舒適又愜意。所以城中的官吏士紳,販夫走卒,姑娘媳婦,都到李記裁縫店中來做衣服,使得他們家的生意十分紅火。

彩秀生得玉指纖纖,苗條秀麗,她四五歲時便隨母親一道繡花,人越大越美,繡花的手藝也越學越精進。在她十歲那年一個白髮蒼蒼、蓬頭垢面的逃難老太太昏倒在她家門前。彩秀見了,不怕髒和臭,咬着牙盡力地將老人拖進家門,叫爹孃請來郎中給老人看病,並端水喂藥,洗臉擦腳,不辭辛勞牀前牀後地服侍了十來天。

“彩秀,好姑娘,你不但長了雙靈巧的手,也長了顆善良的心啊!”老人痊癒,心中十分感激,拉住彩秀的小手兒喜愛地誇她,“阿婆我這裏有一根銀針,一綹紅絲線,但願你拿了它能繡出一生的正氣,一生的快樂!”

老人臨走,除了送給彩秀一根奇特的銀製繡花針一綹柔韌鮮亮的紅絲線,還送給了她一本名為《神繡》的書。送走老人之後,小彩秀便經常一個人呆在她的閨房裏,讀那本《神繡》書,用那根銀針那綹紅絲線,繡龍鳳,繡花草,繡蟲魚,掛滿整個房中,自繡自賞,其樂融融。

日升月落,時光倥傯,眨眼間彩秀便從一個小小的黃毛丫頭長成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了。眼下,十八歲的彩秀生得明眸皓齒,胸高腰細,婷婷娜娜窈窕俊秀得蓋過了整個福川街。

冬日這天,李裁縫縫衣,彩秀繡花,父女倆正在為一個客户趕製衣服,卻見店門外傳來一陣劇烈的喊打喊殺聲。彩秀放下繡花針正欲外出看個究竟,卻見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後生,手提着一把利劍,渾身是血,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與彩秀撞了個滿懷。

彩秀正欲責怪那個劍客的唐突,不料他竟咕咚一聲昏倒在了地上。而這時,只聽見福川縣衙的捕頭羅三,正罵罵咧咧地吆喝着叫捕快們快進裁縫店裏來搜查人犯。

彩秀剛把這年輕的劍客藏入她的閨房,羅捕頭就帶着一幫捕快氣勢洶洶地闖進店中來。“李老頭,有個殺人兇犯被我們追捕逃進了裁縫店中,你快把他交出來!”用鋒利的刀尖指着李裁縫,瞪着發紅的牛眼問他要人。

“羅捕頭,”李裁縫鎮靜地站起身,笑着對羅三道,“自今早到現在都沒陌生人進店,我拿什麼殺人兇犯交給你?”

“沒兇犯交我?”羅三望着地上滴着的血跡,冷冷地一笑,“如果讓我從你的店中搜出那殺人兇犯,便抓你進縣衙坐大牢!”他一把推開李裁縫,帶着捕快們店裏店外亂搜查。

踢開彩秀的閨房門,只見她正雅靜地坐在窗前,一邊哼着小曲兒一邊繡花,那嬌柔俏麗的模樣兒,看得老色鬼羅三喉結不住地滾動,直吞口水。

“彩秀妹子,你在繡花呀!”羅三婬笑着湊近前去問彩秀,“剛才有個受傷的殺人兇犯闖進了裁縫店裏,是不是讓你給藏起來了?”

“羅捕頭看你説的,”彩秀生氣地對羅三説,“少女深閨怎麼會收藏受傷的殺人兇犯?你不要血口噴人玷污我女孩兒的清白!”

“什麼血口噴人?我看殺人兇犯就藏在你這閨房的牀底下!”老色鬼羅三想趁機強暴彩秀,所以他虛張聲勢地厲聲叫着,便張開兩手惡狠狠地向彩秀撲去。

捕快們知道羅三已對彩秀起了壞心,所以都十分識趣地退出房去,齊齊地豎起耳朵偷聽閨房裏的動靜,都在心中暗自歎息:可惜了這個嬌美秀麗的繡花女,又要被羅三這頭老色狼蹂躪和摧殘了!

這羅三身為縣衙捕頭,但卻貪贓枉法禍害百姓,常常假借查案緝兇之機強暴摧殘良家婦女,福川鎮居民對其萬分痛恨。捕快們正在為嬌弱的彩秀歎息,不料房中卻突然傳來羅三的一陣陣淒厲的慘叫。他們趕忙踹開門兒衝進房去,卻見羅三鼻青臉腫滿身毒包,正翹着屁股鑽在牀底下,而無數的紅頭黑翅大個子馬蜂,正圍着他嗡嗡嚶嚶地飛着叫着,往他的臉上屁股上不停地蜇着。

“各位官差老爺,”彩秀驚恐地對捕快們説道,“我説我的房中沒有殺人的兇犯,可羅捕頭卻硬要鑽到牀底下去搜查!不料卻捅破了那兒的馬蜂窩,將他蜇成這樣,真的是好怕人啊!”

少女的牀底下會有馬蜂窩?捕快們疑惑地四下張望着。他們沒見牀底下有馬蜂窩,卻見掛在牆上的一幅名為《羣蜂狂舞》的繡品上不住地有馬蜂飛出,心知其中必有蹊蹺,哪兒還敢深究?他們趕忙架起被馬蜂蜇成豬八戒、癩蛤蟆般的羅捕頭,急急忙忙地逃出了彩秀的閨房。

捕快們才剛撤走,早已甦醒過來的那個受傷劍客,趕忙從花牀的帷帳後面走出來向彩秀致謝:“多謝小姐的救命之恩,在下劉彥雲這番有禮了!”

見這少年劍客高挑英俊,雅儒灑脱,彩秀不覺得俏臉飛紅。“劉公子不用客氣,救助危難乃做人的本分,”彩秀長睫閃動,關切地問道,“不知劉公子因何得罪了羅三這些惡賊,被其不要命地追殺?”

“這事兒説來可就話長了!”劉彥雲歎道。原來他是桂東豪俠張春霖的弟子,別師下山之際正巧碰上縣太爺何景祥之子、花花太歲何玉洲帶着惡奴強搶民女。民女的父母救女心切,上前與其論理,不料竟被何玉洲一刀一個劈為兩段。劉彥雲見何玉洲等人仗勢欺人,強搶民女,濫殺無辜,不覺大怒,立即衝上前去,揮劍砍倒了何玉洲,並殺死幾個為虎作倀的惡奴。縣衙捕頭羅三聞訊趕來,見劉彥雲砍死了何玉洲,便帶着眾捕快前來擒拿劉彥雲。劉彥雲與羅三交手,兩人激戰二百多個回合,但卻敗於羅三之手,只得負傷提劍而逃。今日要不是彩秀出手相救,落入羅三之手那就肯定沒命了!

花花公子何玉洲奸人妻女,十惡不赦,這惡賊還趁到李記裁縫店做衣服之機,多次調戲彩秀,彩秀對他恨之入骨,現在她聽説劉彥雲殺了花花公子,忙敬佩地説:“劉公子你殺了何玉洲為這一方的受害女子報了仇,令人敬佩,小女子還要代她們向你致謝呢!”説着美目望定劉彥雲,芳心不竟怦怦怦地劇烈跳動起來。

為了不再連累彩秀父女,劉彥雲提了寶劍告辭要走。“劉公子你的刀傷未愈,才剛吃了虧的羅捕頭也定然在我家附近埋下伏兵,你豈能離開我店到外面去?”彩秀關切地攔住他,“我看你還是暫且留下來,治好了傷再説吧?”望着嬌柔俏麗的彩秀,劉彥雲的俊臉不覺一紅,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卻説羅三被馬蜂蜇得鼻青臉腫渾身毒包,讓捕快們抬回縣衙,躺在病牀上呻吟不已。他的師兄、福川知縣何景祥,與師弟陳欠銘一道來看他。“師兄,”羅三呻吟着道,“劉彥雲殺死師侄逃入李記裁縫店中,我去追捕他但卻被馬蜂蜇成這個樣子,你要為我,為師侄報仇啊!”

“目前正值隆冬,這馬蜂來得蹊蹺啊,”肥頭大耳的何景祥掐着山羊鬍兒沉思,“一般的女孩兒都膽小怕蟲,他李裁縫又怎麼會讓一個那麼大的馬蜂窩留在女兒的牀下?”

“師兄,不管事情如何蹊蹺,羅三被馬蜂蜇了個半死卻是事實,”陳欠銘説,“今晚我一個人獨闖李記裁縫店,一定能將劉彥雲、李裁縫父女三個人的腦袋提來見你!”

陳欠銘外號“虯鬚虎”,此人武功高強,心狠手辣,滿嘴虯鬚令人望而生畏。他自出道以來不知有多少武林高手喪命於其手。由他出面去取劉彥雲等人的腦袋肯定是手到擒來的了。但為了保險起見,何景祥還是叮囑了他一句:“大船經常翻在陰溝裏,此去你要多加小心!”

“師兄你放心吧!”陳欠銘十分自信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當夜三更便提了鬼頭大刀直撲李記裁縫店,撬門闖入了彩秀的閨房裏。何景祥、羅三和陳欠銘,號稱“桂東三狼”,曾是盤踞郎蠻山的三個巨盜。他們當山賊殺人越貨賺夠了昧心銀子,便花錢上下打點鑽營,買到了福川的知縣、師爺和捕頭來當,貪贓枉法濫殺無辜,把個福川小縣變成了他們的賊天下。此時陳欠銘提刀來到彩秀的牀前,見她花花妹子正擁被酣酣熟睡在繡花枕頭上,不由得大喝一聲,舉刀就要向她的玉頸上直劈下去。

説時遲那時快,就在這時突然從牆上掛着的繡品上撲下一隻巨大的山鷹,嘎嘎嘎怒叫着一口啄斷了陳欠銘握刀的右手腕。在鬼頭刀噹啷一聲落地之時,陳欠銘驚恐地抬頭去看,卻又讓山鷹噗的一口啄瞎了一隻眼睛。陳欠銘大驚失色,趕忙逃,連山鷹在他的後頸窩上連啄了幾口也顧不上叫痛。

陳欠銘血流滿面地逃回縣衙,只來得及連呼三聲“山鷹,要命的山鷹”就倒地身亡。死了兒子又死師爺的何景祥自然是咽不下這口氣。他自恃武功高有心計,哪兒會把一個小小的裁縫店女兒放在眼裏?“不管什麼要命的馬蜂和山鷹,”何景祥惱怒地叫囂,“他李記裁縫店就是龍潭虎穴我也要往裏闖一闖!”當即決定夜闖裁縫店,把彩秀等人殺死把裁縫店燒成廢墟。

好不容易盼到半夜,何景祥帶上已治好馬蜂蜇傷的羅三,一人提劍一人操刀,進了李記裁縫店就直奔彩秀的閨房。他倆踢開房門一看,只見閨房裏燈火通明,彩秀與劉彥雲正當門坐在房裏等他們。彩秀在靜靜地繡花,劉彥雲也沒帶劍,只是兩人的身後各自掛了一幅繡龍繡鳳的壁掛。

“李彩秀,劉彥雲,”羅三指了彩秀破口大罵,“你們殺了我師侄放鷹啄死了我師弟,今天我要殺了你們兩個為我師侄和師弟報仇!”

“羅三,”彩秀笑道,“難道你們兩個不怕馬蜂和山鷹?”

“不怕,”羅三舞着手中的鋼刀叫道,“來時我們身上擦藥已作好了應對準備,不怕什麼馬蜂和山鷹!”

“劉彥雲,你殺我愛子又和繡花女害死了我師弟,你倆快納命來!”眼見殺子仇人,何景祥哪兒還按捺得住?他趕忙怒斥一聲,揮劍前衝向彩秀和劉彥雲直劈過來。羅三也不甘示弱,也緊隨其後揮刀前來砍人。

“你們這兩個惡賊,殘害無辜罪無可恕,”彩秀指了他倆恨聲罵道,“既然上門來送死,那我就成全你們!”玉手一揮,只見她身後的刺繡披掛上突然躥下一條巨蟒一隻猛虎,分頭而上迎戰羅三和何景祥。

見巨蟒張開血盆大口撲向自己,羅三嚇得要命,急忙揮刀亂砍。然而他砍巨蟒刀刀落空,巨蟒撲擊他卻招招要命。搏鬥間,只見巨蟒巨大的長尾啪地拍掉了羅三手裏的鋼刀,張口一叼咬住了羅三。羅三隻來得及叫了兩聲“救命”,就讓巨蟒整個兒吞下肚去。巨蟒吞下羅三之後擺頭朝彩秀拜了三拜,然後閃身縮回到壁掛上去,依然是一條刺繡的龍。

何景祥武功高,與猛虎相搏卻沒有羅三那麼狼狽。然而他刺中猛虎,卻如刺在布片兒上一樣,猛虎絲毫未損,依然前撕後咬威風不減。而虎牙虎爪抓咬在他的身上,不是被撕去一塊肉,便是讓劃下幾道深口子,痛徹心脾,鮮血直冒。交手百十個回合下來,疼痛難忍的何景祥終於氣力不支,被猛虎一下子撲倒在地,用前爪子死死地按住。

“用繡物殺人,”何景祥驚恐萬狀地問,“你,你是神繡婆的什麼人?”

“她的嫡傳弟子,”彩秀驚愕地問他,“莫非你也認識她?”

“她,她是我的師,師姑,”何景祥喘着粗氣説,“當我殺了師父與羅三等人上山為匪之時,她曾多次要我們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可是我沒聽她的……”他的話還未説完,便被摁住他的那隻猛虎三抓兩咬撕成了碎片……

第二天,福川縣衙不見了知縣何景祥等人,街上的李記裁縫店也關門歇了業,鄉鄰們都不知道他們因何失蹤,去了哪兒。只是當有人夜深人靜之時經過李記裁縫店,卻常常能聽到裏邊傳出雄健的虎嘯龍吟之聲,令人稱奇!

中華傳統故事 篇八

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説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裏去,吹噓自己説:“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着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裏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南郭先生就這樣靠着矇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於是齊湣王發佈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準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這樣不學無術靠矇騙混飯吃的人,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終逃不過實踐的檢驗而被揭穿偽裝。我們想要成功,唯一的辦法就是勤奮學習,只有練就一身過硬的真本領,才能經受得住一切考驗。

中華傳統故事 篇九

毛遂自薦

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中國傳統小故事30篇(一)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齊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説:“我聽説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此刻還少一個人,期望先生就以我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説:“先生來到我門下到此刻有幾年了?”毛遂説:“到此刻有三年了。”平原君説:“賢能的士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此刻,處在我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的話,我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讚語,這是正因你沒有什麼才能的緣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説:“我但是這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我就會象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最後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説出來。

中華傳統故事 篇十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達七百里,高達七八千丈。它們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部、黃河北岸。

北山有個愚公,年紀將近九十歲,住在兩座大山的正對面。愚公苦於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進來都要繞遠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説:“我和你們盡力挖平兩座大山,使一向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説:“憑您的力量,並不能削減魁父這樣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樣樣?況且把土石放到哪裏去呢?”大家紛紛説:“把土石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愚公於是帶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頭,挖泥土,用箕畚運送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蹦蹦跳跳去幫忙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