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秋思》閲讀答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2W

《秋思》閲讀答案【多篇】

《秋思》閲讀答案 篇一

閲讀下面兩首散曲,回答問題。

閲讀下面這兩首元曲,回答下列題。

天淨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請分別説出“輕煙老樹寒鴉”的“寒”字、“枯藤老樹昏鴉”的“昏”字的妙處。

2。請簡要分析這兩首元曲的不同之處。

參考答案

1。“輕煙老樹寒鴉”的“寒”字,突出了深秋的特點,渲染了冷寂的氣氛,表達了惆悵之情。“枯藤老樹昏鴉”的“昏”字,點明瞭時間日漸黃昏,與“夕陽西下”相呼應,引發了作者的羈旅之愁。

2。不同點有:①《秋》表達了孤寂惆悵之情,這種惆悵失落之情在後來似乎得到了些許安慰;而《秋思》主要表達了羈旅之愁。②從表達情感的方式上看,《秋》比較含蓄藴藉;而《秋思》則有直抒胸臆的內容。③《秋》的寫景順序為由遠及近;而《秋思》的寫景順序是由近及遠。④《秋思》的意境比《秋》更為悽清闊遠。

《秋思》閲讀答案 篇二

閲讀下面兩首元曲,完成14-15題。(共4分)

天淨沙·秋思 天淨沙·春

(元)馬致遠 (元)白樸

枯藤老樹昏鴉, 春山暖日和風,

小橋流水人家, 闌干樓閣簾櫳①,

古道西風瘦馬。 楊柳鞦韆院中。

夕陽西下, 啼鶯舞燕,

斷腸人在天涯。 小橋流水飛紅②。

注:①[簾櫳(lóng)]帶簾子的窗户。②[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14、關於以上兩首元曲,説法有誤的一項是(2分)

A.曲牌是曲子的調名,又叫曲調。“天淨沙”就是曲牌名,“秋思”和“春”則分別是兩首小令的題目

B.《天淨沙·秋思》中出現了多個景物,其中“夕陽”為全詩籠罩上一層温暖的色彩,讓遊子淒涼的心得到安慰。

C.《天淨沙·秋思》中的景象相互映襯:動態的“流水”與靜態的“小橋”相映,動態的“西風”與靜態的“古道”相映。

D.《天淨沙·春》的首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陽光明媚的春色圖:“山”春意盎然,“日”暖意融融,“風”和煦温情。

15、兩首元曲中都有“小橋流水”,請你結合作品,説説“小橋流水”的圖景分別藴含了詩人怎樣不同的情感。(2分)

答案:(共4分)

14、答案:B(2分)

15、答案示例:馬致遠在《天淨沙·秋思》中,借“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畫面,襯托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內心的孤獨淒涼(或:表達了遊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白樸在《天淨沙·春》中,則通過“小橋流水飛紅”之景,抒發了對春天的喜愛之情。(2分。每首元曲的情感各1分)

《秋思》閲讀答案 篇三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這首元曲的作者是馬致遠_ (人名)。

2、這首元曲抒發了詩人因思鄉產生的孤寂愁苦的情緒。 3.下列各句中,與“斷腸人在天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項是【 C 】

A.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B.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4、簡要分析“夕陽西下”一句的表達作用。

點明瞭遊子思鄉的特定時間;渲染了悲涼氛圍;同時使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5、“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詩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以樂景寫哀情,反襯出離人思鄉的孤寂愁苦情緒。

6、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用西下的夕陽襯托,又直接抒發遊子孤苦寂寞的思鄉之情。

《秋思》閲讀答案 篇四

14.閲讀下面兩首詩,按要求作答。(6分)

天淨沙秋

(元)白樸①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注】①白樸(1226-約1306)元代著名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終身未仕。

(1)白樸的《天淨沙秋》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這首曲子在寫景上有什麼特點,請選擇一個角度加以分析。(4分)

(2)兩首《天淨沙》在情感表達上有何不同之處?(2分)

答案:

14.(1)這是一幅寂寥、蕭瑟(1分)而又明朗、清麗(1分)的秋日黃昏圖;

寫景特點:

①由遠及近,從遠處的孤村、落日、殘霞寫到次近的寒鴉、老樹、飛鴻,再到周圍的青山綠水,近處的白草、黃葉、紅花;

②動靜結合,動景:飛鴻,其他為靜景;

③多種色彩的搭配:青綠黃白紅,使先前蕭瑟、寂寥的秋景轉而變為明朗、清麗;

(答出任意一點並解釋,2分)

(2)白詩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對閒適隱居生活的熱愛之情,馬詩表現羈旅行客的孤獨漂泊之苦及思鄉之情。(2分)

《秋思》閲讀答案 篇五

秋思寄子由①

黃庭堅

黃落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

老鬆閲世卧雲壑,挽著滄江無萬牛②。

【注】①元豐四年(1081),詩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令,很不得意。這時蘇子由(蘇轍)被貶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為監鹽酒税,兩人相距不遠。詩人因秋而思,觸景生情,有慰勉蘇子由之意。②挽著滄江無萬牛意為志甚堅,難以動搖。

2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傳神,説説這樣寫的好處。(3分)

答:

22、在黃庭堅的詩中經常出現歲寒三友的形象,結合全詩,賞析本詩中老鬆的形象。(4分)

答:

參考答案:

21、催有催促之意,運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晚秋天涼,促織鳴聲四起,催促婦女

織布,趕製裘衣。(1分)今又到了晚秋的季節,光陰徒催人老,(1分)詩人藉此表達自己當年也曾想要幹一番事業而至今落魄,一事無成的鬱悶心境(1分)

22、在草木凋零、小蟲鳴叫的晚秋時節,唯有一棵老鬆安卧雲壑,冷眼靜觀,只有滄江

挽纖的萬牛才能把老鬆拉走。(2分)老鬆正是看透炎涼世態、不與世俗合污、毅志堅定的詩人形象的象徵。(2分)

《秋思》閲讀答案 篇六

秋思寄子由

黃庭堅

黃落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

老鬆閲世卧雲壑,挽著滄江無萬牛。

【注】元豐四年,詩人任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令,很不得志。在草木枯黃的晚秋季節,他思念起好友子由(蘇轍),此時蘇轍被貶筠州(今江西高安),兩地相隔不遠。

8.請簡要分析一二句中的“知”“催”二字的妙處。(5分)

答:

9.詩的後兩句是什麼意思?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6分)

答:

8.①“知”有知曉、明瞭的意思,詩人看到葉黃,“知”曉已是晚秋,(1分)

②“催”有催促的意思,寫出了時間的緊迫,(1分)

③這兩字,看似寫景,實際上詩人是融情於景,將一腔愁情託付晚秋黃葉、催人

小蟲,(1分)表達對自己落魄無依處境的鬱悶和對仕途坎坷、壯志未酬的感慨。(2分)

9.①高卧雲壑的老鬆,只有滄江挽纖的萬牛才能把它拖走。(2分)

②詩人以鬆自喻,表達了強烈地與惡濁的社會現實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2分)

③同時也與友人分享自己已看盡世態炎涼,看淡功名富貴,絕不與時俗同流合污的堅定意志。(2分)

10、(1)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出去(2鼎鐺

玉石,金塊珠礫(3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秋思》閲讀答案 篇七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①這首詩的體裁是 ,唐代另一種著名的詩歌體裁是 。(2分)

②三、四兩句分別運用了什麼描寫手法?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5分)

20、(1)秋風無形,何以用“見”?談談你的理解。(3分)

答:

(2)王安石評張籍的詩説“看似尋常最奇崛”,本詩有一處成功的細節描寫,正體現了王安石的評價。請你找出來,並作簡要的分析。(4分)

答:

10、(1)絕句 律詩

(2)三、四句用了細節描寫的手法,擔心自己要説的話沒能在信中一一表達,在行人快要出發的時候又把信件打開,通過這個細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無盡思念。(意思對即可)

詩歌鑑賞

20(l)秋風本無形,但它可使本葉黃落,百花凋零,給自然界帶來秋光秋色,因而雖無形可見,卻又處處可見。用“見”就將秋風與秋風所帶來的肅殺的秋景聯繫起來,給讀者以暗示和聯想。(3分) (2)“行人臨發又開封”,既照應了“意萬重”,又緊承“復恐”,刻畫出心有千言萬語惟恐言之不盡的複雜微妙的心理,讓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寫中深味到作者濃濃的鄉思。(4分)

張籍《秋思》閲讀練習及答案

閲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8、《磧砂唐詩》雲:“一倍筆墨便寫出十倍精彩。”秋風無形,何以“見”得?請談談你的理解。(5分)

9、王安石評張籍的詩云:“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請鑑賞詩的三四句。(6分)

答案:

8、第一句説客居洛陽,又見秋風。平平敍事,不事渲染,卻有含藴。(1分)秋風無形,可聞、可觸、可感,而彷彿不可見。但正如春風可以染綠大地一樣,秋風可使木葉黃落,百卉凋零,它無形可見,卻處處可見。(2分)作客他鄉的遊子,見淒涼搖落之景,生羈旅、悽寂、思鄉之情。這平淡而富於含藴的“見”字,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很豐富的。(2分)

9、三、四兩句突出心理和細節描寫——“復恐”,“又開封”。 “行人臨發又開封”既照應了“意萬重”,又緊承“復恐”和“匆匆”。“復恐”二字 ,細緻入微地刻畫出似有千言萬語唯恐言之不盡的複雜微妙的心理;“ 臨發又開封”的細節,讓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寫中深味到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與其説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説盡的內容,不如説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作品寓情於事,極本色、極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樣自然而又高於生活,這正印證了王安石精到的評論。(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分析各3分)

《秋思》閲讀答案 篇八

閩中秋思

杜荀鶴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

注:杜荀鶴:晚唐詩人。此詩是作者客居福建時所作,後人對其評價極高。

閲讀題

1.後人評説本詩工於煉字,請以“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一聯為例,試作簡析。

2.“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是詩人表情達意的最高境界,本詩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點,試結合全詩,加以分析。

參考答案

1.上聯當中“勻”“弄”兩字,運用擬人的手法,(1分)“勻”字,極準確地勾畫出雨的細密、輕柔,在那動人的叢叢紫菊前,雨是那樣的温情而善解花意,將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潤得濃淡均勻,讓人賞心悦目;(1分)“弄”字形象的寫出清風拂動芭蕉葉所發出的清脆樂音。使“雨”與“風”情態畢現,極富情趣。(1分)“叢叢”與“葉葉”兩詞用疊字,了增強了韻律感,(1分)且從視覺與聽覺的角度寫出了秋景的美好。(1分)

2.本詩以樂景寫哀情(1分)。前三句寫景明麗歡愉、氣象開闊,卻與末句“不堪行走”形成強烈的對比。(2分)詩人客居福建,旅途艱辛,又時逢秋日,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全詩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內心深處客居異鄉,旅途勞頓的隱痛。(2分)

賞析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

詩的開篇,即寫閩中秋景。 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以雨中紫菊的豔麗色彩和風裏紅蕉的清脆樂音,新鮮生動地寫出了南國特點。前句的一個“勻”字,極準確地勾畫出雨的細密,雨的輕柔。在那動人的叢叢紫菊前,雨是那樣的温情而善解花意,是它,將那大片大片的紫菊之色,浸淫得濃淡均勻,讓人賞心悦目;而後句的“弄”字,則以擬人的手法將“風”人格化。閉着眼想想,風吹紅蕉,蕉葉聲聲有韻,這該是怎麼的一種情致。這樣的一幅聲色俱備的圖畫,是很容易讓人陶醉的。

然而,詩人卻不肯讓你沉醉於其中。

接下來的三、四兩句,詩人有意地拓開一筆,將筆觸延伸到人們的目力的盡處:“北畔是山南畔海”,詩句看似極為平實,卻高度地概括出閩中的地勢:北邊是山,山道彎彎;南邊是海,海浪滔滔。風景美妙得可以入畫,可以為詩,可以作為旁觀者興奮地指手畫腳,可是,真的走馬行船卻實在不易。於是,便有了結句的“只堪圖畫不堪行”。這不僅是詩人由衷地慨歎,也是全詩旨意之所在。

詩為詩人客中之作,描摹的也是客地之美景,而透過這些“紫”、“紅”的耀眼色彩,透過那些音韻和諧的聲響,我們不難發現,詩人抒寫的,原來是濃濃的思鄉情懷,詩人筆下的景色,也都不知覺地印上了深深的鄉愁的印記。於是,“菊”也好,“蕉”也好,乃至那“山”,那“海”,都成為詩人一種情感的載體,成為詩人以景抒情的絕佳選擇。這就是所謂“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之意了。

試想,詩人跋涉異鄉,旅途艱辛,又恰逢秋日,慨然而萌懷鄉之感,則成為一種必然。可詩人在詩中,卻有意識地不直接言明,而是將極和諧的風景與不堪行走的矛盾娓娓地道出,從而形成強烈的對比,藉此,含蓄地表達出詩人緣於內心深處的隱痛。於是,一種叫作“鄉愁”的東西,也就隱逸於其中,瀰漫於其中,讓我們久久地回味了。

《秋思》閲讀答案 篇九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羣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户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着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裏,只有斷腸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鑑賞】

一、主題:通過描繪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地表現出天涯淪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二、賞析:它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於特定的氛圍中,使主觀感情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前三行全是寫景,十八字白描勾勒出這樣一幅生動的深秋晚景圖。“枯藤老樹昏鴉。”這“枯”“老”“昏”三個詞,描繪出當時詩人所處的悲涼氛圍。“小橋流水人家”,描繪了一幅安寧、和諧的景象,與淪落異鄉的遊子相映,使圖景帶上悲涼的氣氛。使“斷腸人”更添悲愁。“古道西風瘦馬”正是詩人當時自己的真實寫照,他長期奔波與勞累已不言而喻了。這與歸巢的昏鴉與團聚的人家真可謂構成了鮮明的對照。作者寄情於物表達天涯淪落人的悽苦之情。

三、作者馬致遠(生卒年不詳),號東籬,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他的散曲被推崇為“元代第一大家”。

●全文

▲一切景語皆情語。全詩通過豐富的意象,渲染了悽清衰頹的氣氛,抒發了詩人極其悲慼的情緒。悽

▲小令中“枯藤”、“昏鴉”、“西風”、“瘦馬”、“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深秋晚景圖

▲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答:悲涼的

▲這首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遊子(天涯淪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鄉的情感。

▲全曲中,暗含題中“秋”字的三個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 老樹 西風; 與“夕陽”相呼應的是:“昏鴉,與“天涯”相呼應的是:“_古道”,最能觸發旅人(遊子)思鄉之情的景物是:“人家”。體現全文主旨的“思”字的一句是:“斷腸人在天涯

▲《天淨沙》通過對一組客觀事物的描寫,表現出在旅途中寂寞悲涼的心情。

▲ “枯藤老樹昏鴉”與“小橋流水人家”是兩種鮮明不同的畫面,你能理解這種不協調的用意嗎?答案:將哀景與樂景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天涯”人的思鄉愁緒。

▲這首小令運用了什麼寫法?創造出怎樣的意境?襯托了天涯遊子怎樣的心情?

這首小令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渲染出蕭瑟悲涼的意境,烘托出遊子孤寂、悲涼的心境。

●小橋流水人家。

▲ “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描寫出温馨恬靜的景象,聯繫全詩,談談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答: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襯托出遊子的孤獨淒涼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小令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崔顥的《黃鶴樓》:以寫景出名的詩句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表現遊子的悲苦心情的詩句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與此詩句有相同意境的《天淨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2.“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小令中,起到怎樣的作用?(3分)

23.小令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參考答案】:

22、以樂景寫哀情,反襯離人思鄉的愁緒。

23、遊子孤寂愁苦,思念家鄉的情感。

23、詩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發了怎樣的感情?(2分)

24、“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描寫出温馨恬靜的景象,聯繫全詩,談談作者為什麼這樣寫。(2分)

【參考答案】:

23、斷腸人在天涯;抒寫遊子的孤苦寂寞之情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24、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襯托出遊子的孤獨淒涼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