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如何評價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58K

如何評價明朝永樂皇帝朱棣

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關於朱棣評價如下:

1、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年至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受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攻打建文帝,奪位登基;

2、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衞,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

3、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加強對南海的經營;

4、1421年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延伸閲讀

乾隆之後的皇帝是誰

乾隆之後的皇帝是嘉慶皇帝,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年號嘉慶。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禪位繼帝位。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帝駕崩,開始親政。

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為什麼古時皇帝身邊要有太監

宦官俗稱太監,是在宮廷中服務的閹人。宦官在古代中外的歷史上都有記載。據傳説,宦官在西方是亞述的一位美麗賢妃所創,是在創造新亞述的西密拉米斯時開始的。古希臘被稱為歷史之父的希羅多德曾説紀元前6世紀時,任用閹人是波斯的風俗習慣,而且波斯人認為宦官很忠誠,比一般人更值得信賴。 過去,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發現的最早記載是,春秋時代周朝王室東遷之際就有了宦官,時間大約是公元前8世紀。

宦官的出現,本來是由於古代君主內宮后妃婢女眾多,可是又不能沒有男子服役,所以就閹割一些男子使他們入宮,既能使喚,又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混亂的性交活動。有些人被閹割後做宦官,是被迫的,但後來一些人為了生計或為了飛黃騰達,也自宮以薦。宦官本非正式官員,不得干預政事,但由於他們中的一些人比較接近皇帝、皇后,得到這些最高統治者的寵信,有時也以國家大事和他們商量,在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鬥爭中,當皇帝或一些貴族感到力量單薄時,也往往藉助一些宦官的力量以克服危機,因此,在中國的歷史上,宦官常常形成了一股政治力量,不僅能左右帝王的生活,而且能決定國家的命運。

清朝嘉慶是怎麼樣的皇帝

嘉慶帝即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出生於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去世,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號嘉慶,1795年到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發號施令,嘉慶帝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他懲治貪官和珅,肅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間是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內憂外患此起彼伏,國內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清朝統治危機出現。他繼續推行閉關鎖國和重農抑商政策,導致清朝落後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遺恨。嘉慶帝學習先帝,勤於政事。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廟號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