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城鄉一體化之信息化【精品多篇】

欄目: 信息簡報 / 發佈於: / 人氣:2.39W

城鄉一體化之信息化【精品多篇】

城鄉一體化 篇一

√本站★√

摘要:本文首先探究了城鄉一體化概念以及城鄉一體化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其次,用社會結構理論視角分析了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認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結構已經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社會結構還處於工業化初期階段的後期,存在着經濟社會不協調、不平衡的狀況。第三,實現城鄉一體化必須進行必要的社會體制改革,着力改革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財政體制。

陸學藝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社會結構;經濟結構;社會體制

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件第一次提出“城鄉一體化”這個概念,決定指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着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可以説,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這個文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歷次會議制定的關於農村改革和發展的最重要的一個文件,文件系統總結了農村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指出了當前農村改革發展的困難和挑戰,“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強;農村發展仍然滯後,最需要扶持;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最需要加快。”明確揭示,“三農”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深層次原因,是計劃經濟體制形成的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文件還強調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的改革和發展作為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一體化新格局,從結構上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戰略方針。文件指出:“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把着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作為加快推進現代化的重大戰略。統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調整國民收入格局,鞏固和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使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文件一共提出了八個方面的戰略任務,這些任務完成了,城鄉一體化的目標也就實現了。

十七屆三中全會制定的這個農業文件,是一個很重要的綱領性的文件。遺憾的是,這個文件出台時間是2008年10月12日,正值國際金融風暴襲來之時,風暴突如其來,來勢兇猛。從上到下都去應對這個風暴,全力以赴地“保穩定,保增長、保民生”,導致這個農業文件的貫徹落實大打折扣。

2010年10月30日,中國體改研究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和長三角的同志一起召開的這個“中國(長三角)區域發展與城鄉一體化高峯論壇”來討論這個主題,以推動中國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一體化進程,這是很有見地、很有意義的。下面,我着重闡述三個方面內容:

一、城鄉一體化概念與研究內容

城鄉一體化這個説法和理論,同“三農”論一樣,是中國特有的。國外只有城鄉協調、城鄉均衡發展等説法。所以,城鄉一體化這個理論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實際工作者和學術界的一個創造。考諸文獻,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蘇南地區。早在1983年,蘇南地區就有人開始提城鄉一體化這個概念。當時的經濟社會的背景是,蘇南地區的鄉鎮工業異軍突起,但發展中遇到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城鄉分隔的障礙,使鄉鎮工業還是不能順利發展。所以,有些市、縣

就提出來政府要對轄區內的城市和農村、工業和農業實行統籌兼顧的調節和安排,提出要實行城鄉一體化。因為這個概念和做法,符合經濟發展,特別是鄉鎮工業發展的實際,所以不脛而走,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影響。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注意,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當時隨費孝通教授在蘇南進行小城鎮問題調查的張雨林研究員,專門研究了這個問題,寫了“論城鄉一體化”的論文,發表在《社會學研究》1988年第5期上,這是比較系統論述城鄉一體化的第一篇文章。

所謂城鄉一體化,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就城鄉關係講,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城鄉是一個整體,整個社會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城和鄉都是相互依存的。城鄉關係應該是平衡、協調、有機結合的。但在資本主義工業化初期發展進程中,城市統治農村、剝削農村,城鄉關係是對立的。我們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搞了城鄉分治,形成了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使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協調,這不僅對農村發展不利,而且對城市發展也是不利的。

第二,就城鄉發展的目標來説,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城鄉一體化。城鄉對立,當然不好。城鄉分治,城鄉之間人為地設置柵欄,畫地為牢,阻滯流動,當然也不好。長期實行城鄉分治的結果,使城鄉差距越來越大,這是目前中國社會矛盾、社會衝突產生的重要根源。提出城鄉一體化作為發展目標,就是要實現使城鄉居民在政治權利、收入分配、社會福利等方面逐步趨於平衡、趨於公平、趨於均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第三,實現城鄉一體化是一個歷史過程。自上個世紀50年代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以來,通過建立户籍制度,對城市、對居民實行一種政策,對農村、對農民實行另一種政策,形成中國特有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相關的體制、機制盤根錯節,根深蒂固,成為阻礙中國發展特別是農村發展的主要障礙。要實現城鄉一體化,將是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第一步是要“着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遏止住目前城鄉差距還在繼續擴大的趨勢;第二步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第三步實現城鄉一體化。

第四,要實現城鄉一體化,必須對城鄉體制進行改革。現在還是城鄉二元,要實現一體,就必須要進行改革。所謂一體化,化是一個過程,是變化、變革、變遷的過程,也就是一個改革的過程。十七屆三中全會已經明確指出,“三農”問題的病根,是城鄉二元結構造成的深層次矛盾。所以,今後要“着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破就是改革,除是除掉,就是要通過改革,除掉“三農”問題的病根。這樣的論斷,在中央文件是第一次出現。如何改革?改革什麼?如何破除?回顧三十多年的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就清楚了。農村率先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也率先得到實惠,那幾年城鄉差距是縮小的,但進入上個世紀的中後期,農村要進行第二步改革,觸及到城鄉二元體制問題,就改不下去了,只好打外圍戰,雖然中央和地方,花了很大力氣;但農村的形勢時好時陰,問題總是層出不窮,原因是城市二元結構的基本格局沒有改革,這是個教訓。支撐城鄉二元結構的核心體制有三個:一是城鄉分治的户籍制度;二是產權不明晰的土地制度;三是城鄉不平衡的財政制度。這三項重要制度是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形成的,是為計劃經濟體制服務的,也是計劃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已經明確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城市已經按照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要求,逐步改革,而且已經取得巨大的成就。現在,農村改革應向城市改革學習,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對諸如户籍、土地、財政等制度進行改革,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才能實現城市一體化。

二、城鄉一體化的社會結構分析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最早、最迅速的地區,各項經濟指標在全國都是領先的。有研究者認為“長三角地區已經具備了加速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物質條件和環境基礎”。我也認為長三角地區具備了加快消除城鄉二元結構、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條件。總體看來,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解決好“三農”問題,實現城鄉一體化這個宏大的歷史任務,將率先從發達地區開始,以後梯度推進,次及中部地區,然後到西部地區,依次逐步實現。歸根到底,要實現城鄉一體化,必須要有生產力的高度發展,要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水平全面提高的基礎上才能達到。即使像長三角,我們國家的發達地區,從數字上看,無論是經濟條件,還是社會等方面的條件,要實現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還需要經濟社會的條件有進一步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地區,不僅在經濟建設、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走在全國前列,而且在社會建設、社會結構調整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是走在全國前列的。但因為我國的基本國情,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底子薄,起點低,欠賬多,加上多年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還有諸多體制機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三十多年來,在經濟發展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但在社會發展、社會建設和社會結構調整方面則相對滯後了。長三角地區,在這方面已經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也同樣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説的經濟這條腿長,社會這條腿短的狀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對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社會數據做了一個整理,列表如下:表1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數據

從數據上分析,長三角地區的國土面積佔全國的2%,2008年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0.67%,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的11.86%,當年創造的GDP佔全國GDP的21.78%,人均GDP約合6800美元,是全國人均GDP3378美元的1倍多,上海市的人均GDP已達10753美元。從這些數據看,長三角地區已進入國際上中等收入地區的行列,這兩年又有了新的發展。

從經濟結構分析,長三角地區2008年GDP總量已達65479億元,其中一產業3307億元,只佔5%(江蘇一產佔6.9%,浙江一產佔5.1%,上海佔0.82%);二產業34479億元,佔52.7%;三產業27709億元,佔42.3%。從經濟結構分析,長三角地區已是工業化社會的中後期階段。上海的一產不足1%,三產佔53.7%,近兩年三產比重又有新的提高,所以上海已經進入工業社會的後期階段。

從社會結構分析,在就業結構中,2008年長三角地區就業總勞力為9188萬人①。其中從事一產的勞力佔21.1%。這同上述當年GDP中一產佔5%,有16.1個百分點的結構差。在城鄉結構中,2008年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化率為58.8%(上海87.5%,江蘇54.4%,浙江57.6%)。這兩省一市的城市化率中,都有把本地和外地的農業户籍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定為常住人口,而計算入城鎮人口的,這類人口到底有多少?統計局沒有説明,但現在各個城市裏都有相當數量的常住人口,他們被稱為“只是半城市化的人”。在收入分配結構中,從1978年到2008年,長三角地區的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都有大幅增加,但這兩省一市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2008年與1978年相比都是擴大的。上海從1∶1.45擴大到1∶

2.34,江蘇從1∶1.86擴大到1∶2.54,浙江從1∶2.01擴大到1∶2.45。就城鄉差距説,2008年這兩省一市卻比全國的1∶3.31要小,但這兩省一市1978年的差距本來就比全國的1∶

2.56要小。

從社會結構的這些數據分析,長三角地區的社會結構中,2008年的就業結構是一產21.1%,二產40.7%,三產38.2%;城鄉結構中,城市化率是58.8%。根據美國學者錢納裏對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研究,他們提出,工業化中期階段的就業結構應是一產的勞力佔15.6%,二產佔36.8%,三產佔47.3%;城市化率應在60%以上[1]。按這些數據衡量,長三角地區的一產勞力,比上述標準多5.5個百分點。長三角的城市化率即使不計半城市化的情況,也只有58.8%,比標準低1.2個百分點。所以,2008年長三角地區的社會結構還處於工業化初階段的後期,或者説正在步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從各個數據看,上海市的社會結構已經處於工業化社會的中期階段)。

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結構,已經是工業化社會的中期階段,但是長三角地區的社會結構還處於工業化社會的初期階段。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兩個最重要、最基本的結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兩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要平衡、協調,是這個國家或地區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現在長三角地區的社會結構滯後於經濟結構,兩者存在着結構性偏差。從上述幾項主要指標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等因素分析,長三角地區的社會結構滯後於經濟結構大約5年左右。從國外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實踐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社會兩大結構存在着結構性偏差,是產生諸多經濟、社會問題和矛盾的結構性原因。

今年初,我們課題組完成了《當代中國社會結構》一書寫作,並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了。這個課題經過多年的集體研究,得到幾項研究成果,其中有一個結論指出:當代中國的社會結構落後於經濟結構約為15年左右。長江三角州地區不僅經濟建設、經濟發展在全國是領先的,而且社會建設、社會發展也是走在前面的。但對比表明,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同樣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這是需要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注意解決的問題。

三、城鄉一體化的實現路徑

從現代化國家實現的發展過程看,多數國家在經濟建設達到一定水平之後,都會重點轉入社會建設的階段。2006年,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十七大的政治報告指出:“加快推進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註重社會建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

自進入新世紀以來,黨和政府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日益強調要將社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這標誌着中國已經進入經濟社會要協調發展的新階段。長三角地區已經在推進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前述數據表明:社會結構滯後於經濟結構的偏差比全國小。因此,我希望長三角地區在社會建設方面的工作能繼續帶頭開展下去,能像當年率先搞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發展那樣,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更好、更有成效地進行社會建設,創造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新經驗,示範全國。

經濟社會要協調發展,必然要求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所謂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説到底也就是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現在的問題是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一頭

富,一頭窮(現在比1978年差距擴大了);一頭先進、繁榮,一頭落後、衰敗。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比喻雖有點過分,但不平衡、不協調是事實。根本原因是城鄉二元結構還沒有破除,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鄉差距要比全國小,不平衡、不協調的狀況要好些,但也確實存在,影響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要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必須進行相應的社會體制改革,如進行必要的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財政體制改革。

1.户籍制度改革

現行的户籍制度,是為適應計劃經濟體制的需要而建立的,已經實行了50多年,是世界大國中獨一無二的。這種體制某種程度上依附着利益關係、資源和機會的配置,是束縛農民的緊箍咒,是農村發展瓶頸,一定要改革。

現在全國已經有多個省市對農業、非農業户籍制度進行了改革,實行城鄉統一的户籍登記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户籍制度是全國性的問題,涉及到人口的流動、就業、享受公共服務等一系列政策,光靠一省一市是不行的,必須在全國範圍內統籌解決。現在有兩種思路:一種是設想把已經附着在户籍上的就業、住房、教育、醫療、社保等多種問題一個個解決好,再進行户籍改革;一種是先進行户籍改革,再逐步解決各種問題。因此,我們建議先改户籍,再一個個解決其他問題。前者實際是推遲改革的託辭,因為要剝離上述附着在户籍上的東西,需要更長時間,也很艱難,實際上這些東西還在增加,而且越增越多,户籍制度改革會越難。為此,統籌户籍制度改革勢在必行,實現公民身份上的平等,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基本前提。

2.土地制度改革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載體,在未來一個時期內,是中國快速推進城市化,提高城市水平,實現城鄉一體化格局的重要時期。隨着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產業、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規模逐漸擴大,必然要佔用鄉村或城郊土地,要向農民徵地。土地問題已經成為統籌城鄉一體化,快速推進城市化、工業化一重大難題。現行的土地集體所有制,是計劃經濟體制的遺產,農民不能獲得財產性的收入,沒有參加市場經濟競爭的立足之地。自然法人沒有抵押物,土地隨時有被徵的風險,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不僅農民無權無力保護自己的“命根子”,國家要保護18億畝基本農田的紅線也存危機。温家寶總理曾經有個批示:“三令五申,收效甚微,觸目驚心,後患無窮。”這種狀態至今沒有改變。而且還在惡性發展,大拆大建,土地財政越演越烈。農業税免除以後,農村社會不安定的主要原因是佔地、搶地和保護耕地的矛盾,許多刑事犯罪、羣體事件都與土地有關。土地制度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如何改革的議論很多,我們建議在現有的條件下實行“土地國有制,永包到農户”,把承包權、使用權做實。並按地塊頒發確權證書,發到每個農户。確定一個時點,從此,生不增、死不減,不再變動。土地制度改革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根本保障。

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使農村土地產權明晰,使農民失地不失權、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業,這樣農民可以支配處置屬於自己的固定資產,獲得財產性收益,也可以作為參加城市化、工業化建設的本錢。

3.財政體制改革

無論是户籍制度改革,還是土地制度改革,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説户籍制度改革是實現城

鄉一體化的前提條件,土地制度改革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根本保障,那麼,財政體制改革則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基本保證。中央已經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財政部門首先要有貫徹執行這個方針的重大舉措。免除農業税之後,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和縣鄉兩級政府的財税負擔。如不對現行的財政體制作相應的調整和改革,以農業為主的地方政府財政狀況越加困難,捉襟見肘,有的縣、鄉至今連幹部工資還不能按時、足額發放,日常工作運轉的經費很拮据,還有不少鄉鎮在負債運行。這對城鄉一體化格局形成十分不利。這幾年財政狀況好了,已經有條件來進行這項改革,要及時作出決斷,進行調整和改革,改變這種不合理的頭重腳輕的財政格局。因此,要“積極推進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真正向農村傾斜,加快改變基層的財政困境。

總體來看,長江三角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過程中,有條件率先進行社會體制改革,制定相應戰略,統籌規劃,試點先行的方針,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體制,構建好與經濟結構相適應的社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新格局。這不僅對推進本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而且會對整個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將會再一次產生重大影響,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

作者簡介:陸學藝(1933-),男,北京工業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榮譽學部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

參考文獻:

[1]霍利斯錢納裏,莫伊斯賽爾昆.發展的模式[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本文發表於《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城鄉一體化 篇二

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589

城鎮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過程。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階段,城鎮化速度與城鎮化質量則存在着明顯差異。我國的快速城鎮化道路,使我國有效地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帶來了工業化的快速發展,正在徹底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擺脱貧困。

現在,我國提出新型城鎮化,不是否定城鎮化道路,而應該是為了提高城鎮化質量。這樣,我們在充分肯定快速城鎮化成效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快速城鎮化,使得大量農村人口在城鎮就業,但是這些人口仍然遊離於農村和城鎮,並未成為城鎮中真正的市民。也使得農村中大都是三留人口,而且新生代農民工,對農業和農村比較陌生,難於真正融入城鎮。城鎮建設佔用土地過多,引進工業項目多,而對於公共綠地建設嚴重不足,城鎮生態系統缺陷大、環境差。城鎮化體系極不合理,大城市過分擴張,小城鎮城鎮功能不健全。

新型城鎮化理應最大限制地避免城市病和農村病的蔓延和惡化,絕不讓貧民窟成為我國城市的社會問題,也絕不讓農村凋敝,便不會出現全社會只重視工業而忽視農業。我國新型城鎮化,必須有助於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有助於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有助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助於更好地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

我們堅信,在黨和國家的深化改革下,新型城鎮化一定能走出一條讓人民幸福、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科學發展道路。

城鄉一體化 篇三

“十一五”期間城鄉教育一體化邁出重要步伐

(一)重點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為縮小義務教育階段的城鄉差距,多年來,北京市教育系統採取了一系列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促進農村地區義務教育的高水平發展。“十一五”期間,市級財政每年新增教育經費的70%用於農村教育,主要用於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和師資培訓。在國家“兩免一補”政策的基礎上,北京市針對山區學生、城鄉低保家庭學生、特殊教育學生(含隨班就讀)、工讀學校學生做到“三免兩補”:免收雜費、教科書費、寄宿生住宿費,發放學習補助(每人每年300元)和寄宿生伙食補助(每人每年1600元)。這一政策每年惠及40萬學生,有效減輕了農民的教育負擔。

“十一五”期間,我們加快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在縣城和重點鄉鎮建設了一批高標準、規範化的中國小,提高農村地區的中國小辦學水平。在京郊山區新建、改建123所寄宿制中國小。在11個郊區縣建設了24所名校分校,總投資13.6億元。主要指標上均達到新頒辦學標準,即使在最偏遠的鄉鎮,孩子們也能普遍享受到現代化的教育設施。開展百對城鄉中國小手拉手活動,組織了103所城區名校與各遠郊區縣103所農村中國小結對開展手拉手活動,城鄉雙方學校互派幹部教師,共同開展教研活動、網上資源共享。加強信息化建設,農村中學實現“班班通”,學生平均10人一台計算機,教師每人一台計算機。

(二)全面加強農村地區教師隊伍建設

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要加強農村教師隊伍的建設,首要的問題是要吸引和留住最優秀教師,為此,我們全面落實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的績效工資,建立和完善了對農村學校和教師的特殊激勵機制,讓農村和薄弱地區的教師有更高的待遇及發展機會。實施農村教師待遇及生活條件改善工程;制定對農村教師特別是山區教師的配套優惠政策,包括設立崗位補貼、生活及交通補貼等,為教師改善辦公、住宿和生活條件,制定使教師優先享受職稱評定等獎勵政策。

與此同時,北京市教育系統採取多種措施加強對農村教師隊伍的培養和培訓,加強專家指導和城鎮幫扶力度,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供財力和智力支持。專門針對京郊農村教師的“綠色耕耘行動計劃”,每年培訓農村中國小教師2000名左右,目前已有超過10000名教師從中受益。2005年,我市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每年選派1000名城鎮優秀教師到農村中國小全職支教一年,同時有2000名左右的骨幹教師在農村中國小兼職支教。2007年,為補充農村學校所需的教師,我市在全國率先實施了選派優秀大學畢業生和畢業研究生到農村中國小支教,市委市政府在待遇、落户、考研、保險等十多個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目前已選聘1300餘名高校畢業生到我市13個區縣的農村中國小支教。此外,我們還充分發揮特級教師等骨幹教師輻射引領作用,組織特級教師講學團,赴遠郊區縣農村中國小講學並結成師徒關係。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實施,為京郊農村教師隊伍結構的優化、整體素質的提升,為首都教育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高度重視京郊農村人才培養工作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從2006年起,在京郊農村地區開始實施“技能+基礎”農民成人中專學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試點工作,組織編寫適應農民學習的教材,採取分段分時的教學方法,培訓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近幾年,重點建設72所市級示範性鄉鎮成人學校。我們還高度重視北京農學院等農林院校和涉農專業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辦好涉農學科專業,近年來到農村第一線工作就業的畢業生逐年增多。

為促進京郊農村現代農業的發展,市教委先後投資1800萬元,分別在大興、平谷、懷柔等區縣興建了一批農民教育實訓基地。為部分鄉鎮成人學校和農村職業學校配備了農民培訓流動課堂車,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和農户家中開展培訓,“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幹,幫助農民賺”,增強農民運用現代農業科技的能力。

為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覆蓋面,我們還先後在郊區縣建立了178個農村遠程教育接收站點,在10個遠郊區縣的成人教育中心或農廣校建立雙向視頻交互式農村遠程教育信息平台,開設了農民教育培訓“大講堂”,農民通過網絡可以和專家面對面地進行學習交流,使教育培訓更具直觀性。

“十二五”時期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總體思路

在今年頒佈實施的《北京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我們提出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保障農村教育發展需求。探索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建立完善區域內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機制,統籌規劃管理城鄉教育,實現城鄉義務教育資源標準化、均衡化配置。統籌發展農村地區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斷完善農村地區教育體系。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水平,新增教育經費主要向農村學校傾斜。加強區域內城鄉學校間對口支援、資源共享和校長、教師交流,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教育系統將發揮自身優勢,助力京郊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推進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改進寄宿制學校建設的規劃和管理。實施農民教育培訓工程,依託農村職業學校、鄉鎮成人學校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轉移勞動力培訓。完善公共教育服務體系,促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在城鄉之間的一體化配置和合理佈局。通過聯辦、合作辦學以及舉辦分校等形式,支持中心城區優質教育資源向城市發展新區、郊區等教育資源不足地區流動,滿足人民羣眾就近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

城鄉一體化 篇四

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

——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

興塔中學

陳芝芳

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是總書記在報告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關於教育的集中論述,指明瞭我國義務教育、基礎教育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關鍵環節;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環節。

一、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基本要求

推進教育公平、保障學有所教、明確指明瞭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大方向,特別是強調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這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關鍵步驟,也是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使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實的重要舉措。

二、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關鍵環節

着力強化省級政府統籌規劃,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發展總體部署和本地城鎮化進程,把義務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佈局融為一體,堅持以農村義務教育為重點,加快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實現城鄉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化常態化。

三、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的基礎環節

國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的提高,我國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都離不開義務教育打好基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謀生基礎能力和終身學習的本領。增強社會責任感、法制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投身國家現代化建設,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和進步,共同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美好篇章。

其實,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方針,報告並非第一次論述。早在2016年7月,國務院就印發了《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城鄉一體化是中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是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舉措,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全面完成教育脱貧任務的現實需要。

統籌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需要建立四大機制。找準城鄉二元教育的問題與關鍵,破除思想、體制和機制障礙,強化頂端設計,構建面向城鄉的教育發展“立交橋”,發展城鄉一體化教育體系。

一是教師交流機制。教育發展,師資是關鍵。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首先要解決城鄉學校教師合理配置問題,建議建立城鄉教師定期交流機制。通過實施鄉村教師待遇保障計劃、發放鄉村教師特殊津補貼和鄉村教師榮譽典章制度等,吸引更多優秀教師自願下鄉支教,獻身鄉村教育事業。讓鄉村教師真正有地位有臉面,未來有希望,推動形成鄉村教師可去城裏任教、城裏教師也能下鄉支教、城鄉教師互動交流的良好局面。

二是統籌發展機制。城鄉教育一體化,要求在頂層設計上將城鎮學校、鄉村學校一併納入教育發展規劃,統籌協調,全面安排。由政府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在財政投入、資源配置、基礎建設、實驗裝備、課改研究等方面,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實施,避免城鄉有別,搞雙重待遇。凡是城鎮學校能夠享受的政策待遇,鄉村學校同樣享受。確保鄉村教育發展的基本需要,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

三是結對幫扶機制。城鄉教育,差距是明顯的;城鄉學校,優劣是分明的。農村校弱、城鎮校強,是城鄉學校對比的現實。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需要城鄉學校相互結對子,建立幫扶機制。城鎮學校要有主動擔當的責任意識和教育區域協調發展的大局意識,從人員、資金、設備、技術、觀念等方面提供支持,共同開展課改研究,幫助農村校儘快發展起來。讓農村校發展起來,也有利於化解城鎮校大班額問題,減輕學校和教師過重的負擔。

四是資源共享機制。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共用,是一個重要舉措。既有利於緩解農村校資源匱乏、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問題,也有利於充分發揮城鎮校資源優勢,減少資源閒置浪費,提高使用效率。資源共建共享共用,包括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兩個方面,但主要是軟件資源。建議城鄉教育資源併網,共建共享,互聯互通,鄉村校師生可以訪問城鎮校資源網,順利獲取所需資料。當然,促進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重點是扶助農村校的發展,根本上取決於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推進鄉村學校標準化建設,完成全面改薄任務,根本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十九大會議勝利結束,宣告偉大征程新的開始!我們要以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為契機,明確奮鬥目標,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提升專業技能,為推動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城鄉一體化之信息化 篇五

遠景設計研究院

城鄉一體化之信息化

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在生產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城市與鄉村相互融合形成一體的過程。長期以來,實行的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不利於城鄉經濟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與協調發展,嚴重影響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如何有效實現城鄉一體化,信息化是不竭動力,本論文正是從這一角度着手,系統全面地研究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促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1、當前城鄉差距的具體表現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發展模式,長期制約着城鄉的平衡發展,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基本公共服務上,政府財政對農村和城市的投入不均等,導致城鄉在收入、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城鄉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但城鄉收入差距卻逐漸拉大。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年均實際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977元,年均實際增長8.1%。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比為3.23∶1,2011年該收入之比為3.13∶1。

(二)城鄉居民消費差距懸殊

伴隨着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城鄉居民的消費差距不斷擴大。從全國居民消費比例來看,城鎮居民消費比重達到76.2%,農村居民消費比重只有 23.8%,這嚴重製約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城鄉消費結構也呈現明顯差異:城鎮居民對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質量生活消費的需求更加重視,農村居民仍處於温飽階段,側重於滿足基本的吃、住等生存條件

本文由:遠景設計研究院整理提供(專注古建築設計、景觀設計、農業規劃、旅遊規劃)的消費。

(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差距明顯

長期以來,在城鄉分割的結構下,一直實行城鄉二元的公共服務體制,雖然經濟整體保持快速發展,但城鄉之間公共服務供給不平衡長期存在,造成了城鄉居民所享受公共服務的巨大差異。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縮小城鄉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彌補市場失靈的重要措施。

2、信息化促進城鄉一體化的對策建議

信息化生產力是迄今人類最先進的生產力。遠景設計研究院建議發揮信息化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快信息技術向農村地區的延伸,促進信息交流與知識共享,有利於城鄉協調發展,從而實現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相反,如果忽視信息化進程中的城鄉均衡發展,勢必擴大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威脅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一)把提高農民收入作為建設城鄉一體化的關鍵

信息化建設在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方面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建設農村信息網絡可以向農民羣眾提供信息查詢、信息發佈的功能,讓農民羣眾及時瞭解農村政策、農業科技、農副產品的供求動態,掌握農產品的行情,便於產品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另一方面,信息化提高農業勞動力的素質,便於農民及時、準確地獲取就業的信息,改善農業就業的結構,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

(二)把提高農村基礎設施作為促進城鄉一體化的核心

加快發展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農村特別是在老少邊窮的地區,信息通信基礎建設的覆蓋率仍然比較低。為了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必須提高信息支持與保障系統水平。着力促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調整和優化城鄉信息化建設的要素投入結構,周密部署和加快實施農村信息化的民生服務工程。

建立城鄉統一的信息網絡化户籍管理制度

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對城鄉户籍進行統一的信息網絡化管理,保障城鄉居民在區域乃至全國的個人身份信息憑證,有利於降低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的門檻,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帶來的影響[6]。突破城鄉所有制界限,實施城鄉一體化配置資源,實現城鄉共同發展與繁榮。

把加強農村基層教育作為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法寶

為了促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必須要加強城鄉文化的融合。根據城鄉不同的文化特色,正確的處理農村傳統文化與城市現代文化的碰撞,不僅要提高農民自身的文化素質,還要不斷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公共文化具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均等化,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要為全體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居民都能公平享受均等化的服務,達到城鄉公共文化一體化。

把加快小城鎮和社區信息化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融合的途徑

搞好小城鎮規劃建設,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城鎮化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城鎮相比城市而言,經濟發展潛力大、距離農村近、就業和定居壓力比較小、能夠發揮聚集效應,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動力。小城鎮和社區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重要領域,是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大舉措。

把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作為促進城鄉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城市環境和農村環境是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不可分割。由於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隨着城市工業化水平的發展,對相鄰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為生態環境是一種動態平衡,城鄉之間的生態環境是相互關聯的,某一生態系統發生危機,會威脅到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和安全,造成一系列的嚴重後果。只有統籌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城鄉生態環境良性互動,才能不斷地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

3、結論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但城鄉差距逐步擴大,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平等,有利於整個城鄉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當今世界,信息化對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是實現城鄉一體化加快融合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