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抗旱救災簡報通用多篇

欄目: 信息簡報 / 發佈於: / 人氣:9.5K

抗旱救災簡報通用多篇

開展抗旱活動簡報 篇一

今年以來,我區乾旱少雨,補浪河鄉受旱農作物面積達1.47萬畝。該鄉科學部署、多措並舉,發動羣眾力量,用活水資源,緩解電壓力,紮實開展抗旱保糧行動,全力保障人畜飲水、灌溉用水。

提前謀劃 提升農作物抗旱御災能力

為促進農田高產穩產,提升抗旱御災能力,今年年初,補浪河鄉積極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啟動1.3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前期設計規劃,積極申報2023年高效旱作節水農業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目前全鄉已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6.7萬畝,全部實現節水灌溉。同時,補浪河鄉整鄉推廣漫灌改滴灌,推動農業龍頭企業噴灌改智能水肥一體化,全鄉節水技術推廣率達到90%以上,既節約了水資源,又強化了灌溉效果,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抗災能力。

及時行動 科學部署抗旱保糧工作

5月份以來,全鄉13個行政村不同程度出現旱情,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安排部署,要求各村不等不靠,廣泛發動羣眾開展抗旱自救。6月21日,補浪河鄉再次召開緊急會議,及時傳達全區抗旱保糧工作緊急安排部署會議精神,並專門成立抗旱保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督查推進。駐村幹部下沉到田間地頭,認真摸清受災底數,科學制定抗旱方案,積極組織羣眾有序輪灌,開展抗旱自救。

多措並舉 用活水資源

該鄉積極鼓勵村民以小組為單位自籌資金,主動興修灌溉設施。補浪河村發動羣眾自籌12萬多元,新打深井6眼,那泥灘村採取“幫扶企業扶持+羣眾自籌”模式,計劃新打深井30眼。截至目前,全鄉集體新打50米以上深井10眼、多管井11眼,村民個人新打深井、多管井30多眼。這些灌溉設施的投入使用,確保農田及時灌溉,有效緩解了近6000畝玉米的旱情。同時,鄉村兩級幹部引導村民合理利用圪流溝水庫、海流兔河以及馬槽井等水資源,及時有效對災情嚴重地塊進行了補救。

羣策羣力 緩解電壓力

受電力體制改革影響,年初下達的農電改造項目一直未能實施,電力不足成為制約該鄉抗旱保糧工作的主要矛盾。為緩解持續運行帶來的電壓力,該鄉積極發動羣眾,自籌資金,全力保電。補浪河村羣眾自籌4萬多元改造低壓線路1公里,雲灘村羣眾自籌3萬多元購置變電設備1台,點連素村羣眾自籌4萬多元完成變壓器“以大換小”。截至目前,全鄉羣眾自籌資金達50多萬元,新增變壓器6台,“以大換小”3台,升級改造低壓線路4公里,適度減輕了電力負荷,保障農作物灌溉用電。

抗旱救災簡報 篇二

連日來,xx鄉把防汛抗災工作作為當前中心工作,全力發動全民防汛抗災,狠抓防汛抗災物資、人員、制度、措施、預案等各項工作的落實到位。

該鄉現有水庫10座,山塘39個,佔據全縣較大比例,經過排查發現存在地質災害隱患點34處,佔全縣地質災害近兩成,為了切實落實好各項工作措施,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全鄉黨員幹部採取分片包乾的措施,確保工作到位、責任到人,針對可能出現的險情,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配備所需物資,加大人力調配。

該鄉在繼22日召開全鄉幹部職工會議,傳達學習,貫徹落實自治區、市委、縣委關於防汛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之後,在25日18時中央氣象台發佈的包括我區中南部在內的浙閩粵桂大暴雨警報後,當晚20時,再次緊急召開全鄉黨員幹部大會,傳達各級防汛通知要求,部署落實各項防汛抗災工作,要求全體黨員放棄雙休日,堅守各自崗位,當晚要電訊各自所掛水庫山塘值班人員,要求他們堅守崗位,加強夜間巡查,密切關注雨情,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及時彙報。

20xx年x月x日週六一大早,該鄉全體黨員幹部又冒着大雨,爬山涉水深入到各自掛點水庫山塘,對其進行全面排查,仔細觀察水庫水位、庫容等數據,認真檢查大壩牢固情況,是否存在漏洞,暗訪水庫值班人員在崗情況,檢查值班記錄,詢問值班人員水庫詳細情況,瞭解入汛以來水庫水位庫容的動態數據,建議值班人員加強水庫的巡查,及時做好記錄,一旦發現隱患或出現險情,第一時間採取緊急措施,同時向鄉黨委、政府彙報,爭取資源及時排除險情、彌補隱患,確保水庫安全,切實維護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要求值班人員24小時堅守崗位,同時也注意自身安全。

在該鄉的34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黨員幹部實地察看,仔細分析隱患危害程度,深入地質災害可能危及的農户家中,動員羣眾及時做好應急準備提前撤離危險地帶,並送達地質災害排查通知書和撤離通知,面對部分羣眾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辱罵,黨員幹部本着鄉黨委提出的“寧可聽羣眾的罵聲,不願聽羣眾的哭聲”的原則,與村幹部一道認真聽取羣眾意見,仔細做好羣眾思想工作,全力幫助羣眾撤離地質災害危險地帶。截止目前,該鄉存在隱患較大的隱患點羣眾已全部撤離至安全區域,其他隱患點繼續加大監測力度,採取加固、削方減載等措施,減小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

第一期簡報a 篇三

讀書筆記

——外國名著篇

讀《安徒生童話》有感

這周,我很喜悦地將小時候讀過的《安徒生童話》又讀了一遍,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小時候那種天真的童心,讓我找回些兒時的記憶,重要的是我覺得那些看似幼稚的故事其實每一個都藴含了許多道理,那些道理是值得我們用心去理解的,也許那些小道理正是我們的起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一生。

龜兔賽跑,也許閉着眼睛都知道故事的劇情,可是當我再看一遍後,又悟出一些道理,現在的我們很多人都是很自負的,眼裏比自己差的人很多,卻看不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所以就沾沾自喜的停滯不前,以為別人永遠趕不上自己。

確實,可能比你差的人趕不上你,但是比你優秀的將比你更優秀。所以我們前進並不是為了跟別人比較,而是真正地朝着最頂峯而奮鬥,挑戰現在的自己才更有意思,不是麼。

每天一個安徒生童話,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深刻的反思

《湯姆叔叔的小屋》讀後感

寒假中,我讀了斯托夫人的成名之作《湯姆叔叔的小屋》。書中有為人正直、心地善良的湯姆叔叔;有勇有謀、聰明好學的混血奴隸喬治;有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奴隸販子黑利;有人性泯滅、天良喪盡的雷格里;有正義感、但隨波逐流的聖克萊爾。.。.。.栩栩如生的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是説在肯塔基州的一個莊園主謝爾貝因為負債累累、受人鉗制,所以被迫賣掉莊園上最得力、最忠實可靠的黑奴湯姆和伊麗莎的愛子小哈利來抵債。但伊麗莎偷聽到消息,馬上攜子連夜逃走,途中夫妻不期而遇,在廢奴派人士幫助下,逃到加拿大,最終獲取了自由。後來喬治決心到非洲為建設一個非洲人的國家而努力奮鬥。這是一個敢於鬥爭的黑人青年,從而走上了光明的道路。

湯姆被賣給了奴隸販子海利,在船途中救了一個落水的伊娃,那小女孩的父親就是買湯姆作家奴,待他寬厚,但老人不久死於非命,湯姆又落到了殘暴的莊園主雷格里的手中。期間雷格里要湯姆鞭打女人,被他當面拒絕,後凱茜和愛彌琳設計逃走,他寧死也沒有説出其二人下落,被活活打死。作者塑造了許多人物,湯姆是最主要的一個。他的忠厚和老實讓我喜歡,他的正義感及助人為樂的精神更是令我敬佩。

《哈姆雷特》讀後感

6班董燕100410649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説並沒有多

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劇中人霍拉旭所説: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着復仇而展開。

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6班李倩100410651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鋭的,並不是憑着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説裏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説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童年》

敬敏

《童年》 —讀書筆記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爾基。這本書是是寫了高爾基的童年。

我們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樂的,想要什麼有就會有,但高爾基的童年並不是那麼快樂的,而是悲慘,悽苦的。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阿廖沙(高爾基的小名)的父親在他的童年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慘,這給阿廖沙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的與母親和外祖母相依為命,後來跟隨外祖母來到外祖父的家裏。

但在這,阿廖沙並沒有過上好日子,他在這裏看到許多醜是,舅父們為爭財產而互相反目為仇,愚弄弱者,毒打兒童„„。但他卻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經常給阿廖沙講許多好聽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講述的故事的薰陶,健康的成長,不像他的舅父們一樣。

阿廖沙從小就喜歡讀書,他渴望讀書、拼命讀書的精神使人感動,但他也為這吃了不少的苦頭,經常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淚。但他始終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讀書。與貧窮的勞動人民接觸,深入社會,如飢似渴地從書籍中吸取知識養料使他真正成長起來,並最終成為一位文學大師。

從這本書中我覺得高爾基小時侯對小市民惡習的痛恨,對自由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嚮往,才會使他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美好,和高爾基簡直是天差地別,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我覺得我們擁有一個比高爾基幸福的童年,我們一定也會有比高爾基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吧!

《愛的教育》 亞米契斯

主要內容:這本書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 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 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

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感受: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裏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 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

鄭歆

一隻狗,一生情

——讀《再見了,可魯》有感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喜歡上了小貓、小狗,並不僅僅因為它們的可愛與單純。

日本有個作家叫石黑謙吾,他説,他的生命中出現過很多隻狗,它們彷彿是與他宿命相連的,他從狗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安慰和鼓勵,因此,他寫了《再見了,可魯》這本書。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馬上就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上面是一隻趴着的拉布拉多犬,深黑色的背景。那樣的眼神,那樣的姿態,是那樣的熟悉。我情不自禁地,輕輕地把手搭在它的鼻子上,剎時,似乎激起了心中的某個回憶。手心有種異樣的感覺,彷彿真的有温温的,濕濕的呼吸,温暖了我的手。那眼睛在跟我訴説着它的一生。

可魯是一隻純正的拉布拉多犬,也許本應該很平常的成為一隻平凡的寵物,但是,它卻是一隻導盲犬。直到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導盲犬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動物。它會幫助主人上下車,引着主人走安全的道路,遇到路口會停下,遇到障礙物會避開,當紅燈亮的時停—下腳步„„可以想象,盲人對導盲犬會有多大的依賴,而導盲犬的這些行為都僅僅因為它們對人的愛。

可魯是日本的一隻導盲犬,退役後由一對姓仁井的夫婦收養。那時可魯已經是一隻虛弱的老狗了。書裏面説到,可魯已經快不行了,也許是肺部受到壓迫而感到呼吸困難,它頻頻示意要翻身,但是最終,它連發出示意的力氣都沒有了。“仁井先生不停地撫摩着它的頭,仁井太太摩挲着它的背部,用平靜的口吻對它説:‘小可,謝謝你,你不需要再那麼努力了,可以了,你就慢慢休息吧,到了天國以後,要準確地報出自己的名字‘仁井可魯’噢!”剛説完,可魯就停止了呼吸。看到這裏,我難過的哽咽,最終還是哭了,為了這可愛生命的隕落,為了一個我認為無比高尚的生靈。

佛斯特説過:“在這個自私的世界上,一個人惟一不自私的朋友,惟一不拋棄他的朋友,惟一不忘恩負義的朋友,就是他的狗。”可謂“一隻狗,一生情”。狗把人類看成自己的神,即使人們不停的辜負它們,背叛它們,傷害它們,但它們卻永遠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毫無怨言的陪伴着我們的孤獨。它們忠誠勤勞,但求付出不求回報。在某些世俗的人身上,這些品德已經逐漸消失殆盡了,狗性中深具超凡的神性,而人性中卻潛藏着可恥的獸性。這個社會越來越世俗,越來越淡漠,人與人心靈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試問,此時還有誰在保持着不變的忠誠呢?還有誰讓你喚之則來,呼之則去,不計較你的粗魯和無理的對待,並無休止的遷就你呢?從此,我告訴自己要更愛狗,也希望能告訴別人,請愛你們的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

學號:100410613

姓名:吳思漩

帶着一絲附和熱望的心情閲讀它,所以只能隱隱約約瞥見深入精神骨髓的主題,我全心全意地追求,想要清楚明白作者的心緒是以何種決然的姿勢延伸至他的信仰世界。昆德拉用他敦厚鬆弛的文筆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轉綽約,燃到盡頭的温存化做濃濃密密的欣喜。我們都是害怕孤單的孩子,提着昏暗的燈籠尋找思想的光源。

思想的高尚和明麗,不禁讓我們產生種種對生命理性思考的“動盪性”。這是一種大而神聖的境地,是任何脱離私心脱離狹隘的思想者的圈地。昆德拉是在用靈魂寫作,用靈魂舞出生命的曲線。同樣,靈魂是兼併了私心,兼併了狹隘的。否則,思想與寫作,將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眩目火花。只有對生命,對人類存在的廣闊的空間的有針對性深度的思考,才能包容這些無限幽靜卻時時閃碩着不安分之感性的意境。

在這裏,思想上作者抨擊“虛無”的舞台。它令作者以致更多的散落在世界某一角落的人們費神。可是隻有經歷瞭如此痛苦的費神時期,思想才能在一定廣度範圍之內產生它的榮耀式自身結晶。

他試圖探清這種“虛無”與“實在”的存在性,對人類的精神進行層層剝削,表露的仍是作者流放在字裏行間的一覽無餘的“憐憫”。憐憫很多種——對“掙扎”的概括,對“死亡”的傾心,對不完滿情節的恣意渲染等等。

最喜歡的人物是薩比娜。那個獨立的,有豐富的“內涵”的女子。輾轉於兩個男人或完滿或不完滿的愛情之中,流離於本性或孤獨或幸福的狀態之中。

她有着非常吸引人的個性,個性包裹着那具尋找獨特尋找自由的靈魂之身。所以當讀到她戴着一頂與她美麗而冷漠的外表極不相稱的圓禮帽出現在鏡中時,不禁被她的神祕之美所折服。昆德拉另加重筆描述鏡中的影象:她手牽着一位身穿灰色西服,打着領帶的男人。

理所當然的,這段全情節理性描述的段落成了我最愛本書的三大支點之一。另外兩處則是特蕾莎託着她笨重的行李捂緊傷口逃離那個一心掌舵她的男人,逃離她曾以為可以棲身的地方。只是她在引誘,她本着這樣難以讓人猜測的心情離開。還有關於小狗卡列寧的微笑的完整敍述,是整本書顯的最為清新,最為感性的章節。它的存在使”不可承受生命之輕“這一主題思想更為深刻生動,也在托馬斯與特蕾莎的靈魂心田上植下一束超越庸俗超越無奈的幸福之光。在這裏,人的本性被作者埋下的這一高層隱喻反覆地踐踏。同時,所有的低俗又被反覆的引申和強調。人性受到了它存在為此最顛覆理念的的批判和譴責,不留餘地。

引用弗朗索瓦。裏卡爾的思考來結束我清淺的閲讀吧-”大使,這種對“被遺棄的世界的憐憫”,也是透過或進入遮蔽生命的幻景、意義和直説,直面生命,直面生命的赤裸和顯然時的眩目。“

《悲慘世界》

《悲慘世界》——一部聞名遐邇的世界名著,它把慘淡荒蕪世界中人性的種種改變盡收眼底,讓我不禁感歎人性的微妙。當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着囚犯的身份,飽受嫌棄鄙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過向善的信心。我相信,人是可以改變人的。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這一切使我既感動又欣喜。然而欣喜之餘卻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緒之中。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面對着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藉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不可能永久。另一種則無論什麼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符長紅

《魯濱孫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讓我大開了一次眼界,同時也讓我領悟了人生中的許多道理。只要我們像魯濱孫一樣,在困境面前毫不退縮,有他那種不畏困難的精神,在絕境中求生的信念,有什麼事情我們不會成功呢?又有什麼事情能比魯濱遜所遭受到的更糟呢?

這部小説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在海上與船長髮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荒島上,四年後被救回英國。賽爾科克在荒島上並沒有作出什麼值得頌揚的英雄事蹟。但笛福塑造的魯濱遜卻完全是個新人,成了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作者笛福曾這樣點評魯濱遜:形象為不安於現狀,勇於行動,勇於追求,不畏艱險,按照現代文明的模式,開闢新天地的創造者。很多人都只想滿足於現狀,最好是不經過任何**就過着幸福的生活,而他們卻不知道沒有經過大風大浪的人是經不過任何打擊和挑戰的。有些人雖經過了一番考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可一旦東西失去了,他們就再也振作不起來了。因為他們怕再一次為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而大費周折。《誰動了我的奶酪》裏的小老鼠——咻咻和匆匆在失去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奶酪後,並沒有任何猶豫,馬上穿上鞋子去開始自己新的尋找。這樣,他們的心態和心境才會更平靜和從容因為他們懂得去追求,所以他們的遠方就在不遠處。的確,魯濱遜也是一樣的,如果他沒有離開家,而是按照他父親的只是做事、生活,那麼他的人生一定沒有那麼精彩。在他的眼中就只會有金錢,還有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他也就不會懂得用自己的雙手去製造東西,去捍衞自己的家園。但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了,雖然他一次次的遇到困難,有一段日子甚至還被當成奴隸。但他勇於向世界挑戰:他離家出走,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奮鬥;他勇於和大自然鬥爭:在經過大浪後也沒被淹沒,在荒島上用自己的雙手開闢出屬於自己的家園;他勇於去行動:在荒島上看見俘虜快被野人殺後吃掉,拼命去救他,就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他勇於去追求:追求自己想要的事物,自己想過的生活,經歷大自然的挑戰和重重磨難。

我們也應該向魯濱遜這樣,要敢勇於向世界挑戰,不被打垮,壓力越大則能夠越堅強,這才是我們的目標,要勇於鬥爭、勇於行動、勇於挑戰、勇於追求,這樣才能創出一個堅強的自我,一個依靠自己的雙手生活的自我。

葉林青

100410553

《挪威的森林威森林》

“並非生的對立面,死潛伏在我們的生之中。”

在大雪紛揚的白色籠罩下,磚紅色屋頂。灰白色天空,恍惚之間卸去了沉重的色彩,唯以素色裹身。有一種輕鬆自在之感由然而生。我想是村上春樹的話,他一定會看見那白色皚皚中如火一般的精靈,冰清玉潔下微笑的身影,撩清那漫天飛舞中的千姿百態。

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挪威的森林》,不忍心錯過一字一句。或許我這麼看着,突然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眼睛圓鼓鼓的,她就這麼對你説:“你好,小姐,和我一起打滾好麼?”……村上春樹的書就是這麼讓人突兀,而且充溢着古典和浪漫,幽雅和恬靜。

耳邊依舊會響起敢死隊的故事,直子“吃吃”地笑了。至於敢死隊的離奇失蹤,也將成為我記憶中的一抹。而永澤。初美,他們是我人生中的過客,只是煙花盛放時的光華瞬間,當紛繁的雪花落光之後,當冬去春來,冬日的冰雪融化地無影無蹤,我不知道自己還能記得多少。也許忘卻,也許永遠。我,直子,木月。當一個人的離開帶來了另一個人的瘋狂思戀,那麼淚水終究無法停止。那種超越友情,超越愛情,但卻是友情和愛情的愛使我深深為之震撼並且再也無法忘懷。我喜歡玲子,綠子,她們的存在讓我有了真實的觸動。

最後是以“我在哪裏也不是的場所的正中央,不斷地呼喚綠子”結尾的。這與其説是娓娓講述渡邊所經歷的青春,倒不如説是一場心靈的探索。每個人的生活態度是不同的,就如同這雪。即使也是白的,細小的,也不千萬種的姿態。你無法大略看清,但能夠細微地感受到。如果對於死去的人的感情太過沉重,那麼於生者只會是身體的完好,精神的腐蝕,就像直子,她永遠活在對木月的愛下“不甘願被折離枝端失去了靈魂。不能做堅韌的行屍走肉。寧願自毀至形容猙獰,被人丟棄。如此,這短而無救的美才深如骨髓,令人懷戀。絕不苟延殘喘”。刻骨銘心的愛如何釋懷呢? 渡邊君大是一副天下無謂的態度。敢死隊會認認真真地過活,愛地圖拉,做體操拉,雖然成為笑料是事實,也改變不了他生活的原始軌道,力圖堅持自我的目標實在令人欽佩。再加上永澤應該算是對比吧:永澤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但他認為“人生中無需所謂理想的東西,而是行為規範”。木月的死看上去是個謎,但一直被提醒的似乎他的離去是個必然和遲早。但死者已死,所幸的是在直子走後,渡邊也終於發現了真正的人生價值。“周圍走過的人無不直盯盯地看着我們,但我已不在顧忌,我們是在活着,我們必須考慮的事只能是如何活下去。”玲子對渡邊説,祝你幸福。渡邊終於回到了生命的軌道,勇敢奔向綠子。這就是我對《挪威的森林》的理解。

也許痛會讓人不能自己,當新的事物出現,你不該為過去感傷,應該去面對新的生活。人生啊,不要一味沉浸在瀕臨絕望的海洋中,試着去發現吧,事實上你想象得到的那個遠比現實來得糟糕。可能這樣,木月,直子也就不會不在人世了。但死的價值正是提醒我們衝破思想的

囚籠,邁向幸福的動力。畢竟就像渡邊説的,無論怎樣的哲理,怎樣的真誠,怎樣的柔情,也無以排遣這種悲哀。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從這片悲哀中掙脱出來,並從中領悟到某種哲理。

會計5班

100410557

楊梅

讀書筆記

——中國文學篇

《紅樓夢》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為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則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

以前就想寫一些關於紅樓夢的文章,一則因時間倉促,二則筆下無文,所以也就擱下了。近來又重讀紅樓,實感其中趣味,故寫此文,希與古典的朋友們共賞。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 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為賈寶玉,他應該説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為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的家族是因為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這裏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斷,理還亂”,讓人看到古時婚姻的紕漏,它們往往全有父母處理,什麼“指腹為婚”,更為可笑的是,他們有時從未見過面便稀裏糊塗地成親了。而且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為那樣可以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們又何苦進宮呢?皇帝姥兒們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悲劇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税,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叫做李可以的男生,他和同齡人不同的是,他不允許任何人靠近,還是個“旅人”。可是他越是這樣,就越讓他身邊的人牽掛不已:先有雨停、千朵、泛美組成的“歐巴桑少女三人組”,再有中學同桌,女孩兒錦暢固執的追蹤,還有兩個媽媽的心痛、思念。當然,也有他的死黨--趙起。李可以到處躲避,因為他揹負着血緣之痛,註定要成為一座孤島。故事到了最後,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祕密--爸爸離開他和媽媽的原因:自己和爸爸得了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二點五的人有的病,他們還屬於其中程度最嚴重的那種。它叫“面容失憶症”。就是你曾經認識的臉一個接着一個的在你面前消失,這世界逐漸變得像一座孤島。最後嚴重到,鏡子中的自己都會消失。他還是被深深擊垮,所有愛他的人感到他的身邊,用每個人的微弱的力量,匯聚成強大的量。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走進了裏可以的內心,“淨化”了他的心靈。最終讓他重新站起來。

雖然我們長大了,孤單也是在所難免的,但這種孤單就不能消除嗎?如果,每個人心中仍然保持着一顆純真的童心;每個人都很大氣,不和別人斤斤計較;不個人都不會“老謀深算”;每個人都不虛偽,不偽裝自己„那麼,還會存在“越長大越孤單”嗎? 我相信,不會的。

記得:長大了,孤單了,千萬不要抱怨,這畢竟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人生中的一個“坎兒”,只要下定決心,勇敢去面對,就一定可以跨過這個“坎兒”。還有裏面的四個女孩兒對李可以的固執與熱情、李可以媽媽對李可以那深深的愛,不正説明了只有有朋友、有親人,孤單又算得了什麼?在長大的同時,在孤單的同時,有愛就有希望,孤單就能被消除。這是同名歌的歌詞,就以它來結尾吧。

"多年以後,你回到我身邊,不安全充滿了你疲倦的雙眼。看着我,也告訴我,你是否依然相信童話。你曾對我説,每顆心都寂寞,每顆心都脆弱,都渴望被觸摸。當你的心,勇敢的燃燒着,永遠的,不會退縮。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也不得不看夢想的翅膀被折斷,也不得不收回曾經的話問自己,你純真的眼睛哪去了?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開背後你的降落傘,也突然間明白未來的路不平坦,難道説這改變是必然?你曾對我説,每顆心都寂寞,每顆心都脆弱,都渴望被觸摸。看着我,也告訴我,你的心依舊燃燒着„

《朝花夕拾》讀後感

寒假回家以後,我不經意看到一張寫着密密麻麻的書名的報紙。看了許久,我發現了一個題目較新奇的書——《朝花夕拾》魯迅。

回到家,從網上搜出從未看過的《朝花夕拾》,對着那個書名發呆。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時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敍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説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

我讀魯迅先生這些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百草園,他與昆蟲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的嚴厲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學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因此我才會那樣喜愛,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異常的親切,充滿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