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中班手工活動方案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1W

幼兒園中班手工活動方案

手工製作,是一項非常好的活動,可以鍛鍊孩子動手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和創造能力。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中班手工活動方案,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1

活動設計背景

一次,我看見一個小朋友拿着幾個小盒子搭來搭去就像玩積木一樣,玩的很開心,但盒子不能像積木一樣互相扣合很是苦惱,所以我就利用不同大小的盒子和雙面膠帶來完成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雙手協調能力,掌握粘,扣合等組合方法。2激發幼兒獨立思考,在老師幫助下完成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玩盒子時,着重動手粘出不同形態。

難點:如何更好引導幼兒獨立思考。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的紙盒(如食品包裝盒,藥盒)2雙面膠帶3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東西,小朋友想不想玩呢?展示小盒子。今天我們就和這些小盒子玩個遊戲吧!這些小盒子可有趣啦,就像百變金剛一樣,但是他們希望和小朋友一起玩,讓我們現在就開始吧。做出一些基本展示,如樓梯,房子,引出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把不同的盒子分發給小朋友,自由的擺出造型,並加以啟發與指導。在擺的同時發現問題,擺好了,可一碰就散了,怎麼辦呢?

2出現問題解決問題,拿出法寶雙面膠,把他們粘牢。引導幼兒擺出自己想象的造型幫助他們組合粘牢。

3盒子造型很酷,可覺得還是不夠漂亮,小朋友有什麼辦法讓我們的小盒子更好看呢?給他們塗上漂亮的顏色好不好。分發水彩筆,讓幼兒給自己的作品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小朋友的作品都完成了,我們小朋友高興嗎?可我想知道我們小朋友的作品都叫什麼呢?誰願意跟老師説説呢?給幼兒發揮空間,讓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創作想法與實施過程。

三:結束部分

把所有的幼兒作品放到展示台上,讓幼兒進行互相欣賞。

四:活動延伸

回家後收集不同盒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做出更好的盒子作品。

五: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一活動很感興趣,也非常喜歡動手操作,但大多停留在模仿階段,自主創新能力薄弱,需要更多實踐。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知道迎春花是春天最早開的花。

瞭解迎春花的名稱特徵及其用途。

2、學習製作迎春花,在室內佈置初春的景色。

3、樂於參與制作活動,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柳條枝(或綠色皺紋紙)黃色皺紋紙、小枝條、漿糊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迎春花

讓幼兒自由自在地觀察講述迎春花,教師參與觀察並且給予指導。

提問:這是什麼花?迎春花長的是什麼樣的?它的葉子長得是什麼樣的?

提問:你們知道迎春花的花朵長在什麼地方?迎春花有幾片花瓣?枝條長得怎麼樣?枝條上除了花朵還有什麼?它為什麼叫迎春花?

小結:迎春花的花朵長在枝條上,有5片花瓣,枝條彎彎地垂向地面。枝條上開了很多花朵,它和別的花不一樣,是先開花後長葉子,枝條上除了花還有花葉,葉子是綠色的,細小的。因為它是春天裏開的最早的花,所以叫它迎春花。

二、製作迎春花

我們來把迎春花請進我們的教室。

當幼兒説到可以折一些來時,可以教育幼兒不能採花,花兒要給大家欣賞。

介紹製作迎春花的方法:把5~6瓣花瓣用漿糊粘在一起再貼到枝條上。製作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花瓣掉到地上。

幼兒製作

三、佈置我們的教室

用製作好的迎春花布置我們的教室。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3

一、目標:

1、引導幼兒利用彩泥,橡皮泥及各種輔助材料。

塑造春天裏的各種花。

2、啟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大膽想象,把製作出的花組合裝飾,製成花環,花籃等。

二、準備:

1、(各種顏色的)彩泥、橡皮泥、塑料刀、牙籤,剪刀。

2、玻璃瓶、雙面膠、各種色紙,自制花籃。

3、各種花的圖片,鮮花實物。

三、過程:

1.材料導入:

A.出示製作所需的材料。

師:瞧!今天我們教師裏來了這麼多五顏六色的彩泥朋友!

B.欣賞完整的作品範例:

師:這些漂亮的花都是經過別的小朋友動腦筋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的很美麗吧!看看都是些什麼花?你會用彩泥做些什麼花那?

2.幼兒自主操作,教師指導幫助:

師:讓我們找到好朋友一起合作來設計好看的泥塑花吧!

a.引導幼兒自己設計花瓣的形狀,並利用花邊剪刀、牙籤、色紙等使花朵更立體,更漂亮!

b.引導幼兒自主創新。選擇材料製作不一樣花型的花朵。

c.發揮同伴合作協商的精神。

四.欣賞評析:

師:我們來欣賞已作好的作品,注意哦!有個小任務,就是找出你自己最喜歡的花,要説出喜歡它的原因。(集體欣賞,引導幼兒自評互評。)

師:我們來舉手投票選出最喜歡的花吧!

活動反思與體會:

在這次混班活動中,創設的環境和材料是組織和實施自主活動的重要的前期工作,為了給孩子們創設一個有效的自主操作環境,教師們往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在這次活動中我無意中發現,孩子們站在成品材料的面前,提出來的問題往往是這些東西是用什麼做的,怎麼做才漂亮呢?所以我在孩子們操作的牆面上,醒目地貼着“泥塑花製作流程圖”。這些“無聲的召喚”果真吸引了孩子們,他們圍在流程圖前,充滿好奇地邊研究,邊嘗試。在孩子們的整個操作過程中,幼兒練習了倒、搓、團等基本技能,儘管他們製作的泥塑花,不過形象,絢麗。可是相對與孩子們的自我價值感的增強,這是很值得欣慰的。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4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沿正方形的寬邊對稱對摺。

2、練習反覆摺疊,折出可愛的小田雞。

3、體驗製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摺紙活動。

5、培養幼兒對摺紙的愛好。

二、活動預備:

1、小田雞摺紙成品若干。

2、白色長方形圖畫紙、油畫棒、膠棒等每人1份。

三、活動重點難點:

1、在小田雞摺紙上進行裝潢。

1、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摺紙活動。

三、活動進程:

1、引導幼兒欣賞小田雞摺紙成品,引發幼兒的愛好。

師:看,這些小田雞多可愛呀!你最喜歡哪個小田雞?為何喜歡它?

師:你看到了甚麼樣的小田雞?它們是怎樣折出來的?你想折一個小田雞嗎?

2、鼓勵幼兒探索小田雞的製作方法。

師:我們怎樣把一張白紙變成一把可愛的小田雞呢?引導幼兒觀察教師製作的小田雞範例,分析小田雞的製作方法。

教師演示並提示步驟要點,在幼兒摺紙的進程中,教師要巡迴指導。

(1)、拿一張正方形的摺紙,先找到兩個對角,把正方形的摺紙疊成三角形,再打開;再把其它兩個對角對摺,再打開;把四個角沿着折成的線向中間聚集,聚集後構成一個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中間對摺一下,再打開,然後沿着中間那條線,把三角形的兩個角向斜上方折,折後再把後面的兩個角往斜下方折,這樣一個小田雞就構成了。再畫上眼睛就更生動了。

4、請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做好的小田雞,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師:你覺得自己的小田雞可愛不可愛?還有誰的小田雞也很可愛?

中班手工活動方案5

製作小烏龜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有着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覆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為了鍛鍊幼兒的獨立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

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廢棄的材料中尋找探索的激情並獲得成功的體驗。

難點: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製作的過程,使幼兒初步認識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活動準備】

1、果凍盒,一次性筷子,碗,瓶蓋,剪刀,繪畫紙,粘紙,雙面膠等

2、製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見過小烏龜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小烏龜有四隻腳,一個殼,一個頭,一個尾巴,殼上還有花紋。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製作一隻小烏龜?

2、出示材料,讓幼兒探討。

師:老師這邊準備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看看它們能做小烏龜的哪一部分?

幼兒1:泡沫盒可以做小烏龜的殼。

幼兒2:果凍盒可以做小烏龜的頭。

幼兒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烏龜的腳??????

3、教師出示製作流程圖,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制作小烏龜,現在老師這裏有幾張製作小烏龜的圖,請你們看着上面的圖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材料進行製作,好嗎?

4、幼兒自己製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後,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製作的小烏龜並進行評價。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製作小烏龜》反思

幼兒玩具“做中學”為幼兒的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拓展幼兒思維性,培養幼兒創造力,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做中學要滿足幼兒求知慾,需要積極為幼兒的教學活動配套充足的物質條件,創設豐富寬鬆的探索環境。幼兒可以自由進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在觀察、瞭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與幼兒一起去發現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問題,在這次的《製作小烏龜》的活動中,因為提供的一次性飯盒,碗,果凍盒等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經常見到的,所以對此幼兒非常非常感興趣,他們先探索這些材料可以製作小烏龜的哪一部分,嘗試了很多材料,最後才找出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材料,在製作過程中幼兒雖然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們的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的狀態,迸發出了探索的激情並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製作的過程,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製作中遇到問題,這個時候教師的評價對幼兒就非常重要,教師的鼓勵會讓幼兒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兒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裏永遠沒有失敗,關鍵是老師如何對待孩子的失敗,如何將孩子的失敗變為成功,讓孩子敢於在失敗中繼續探究。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裏、班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着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也隨之養成。

幼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覆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幼兒是天真好動的,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他們就象一個“小小的哥倫布”,每天都在發現着“新大陸”,他們用自己的眼睛、雙手,探索着自然的奧祕、科學的神奇,建構着那一個個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問題。這種好奇與探究,是兒童的天性,那麼,作為教師就要保護兒童的探究,引發他們進行“多解”地操作與思考,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與讚揚,使幼兒的自信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