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精品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7.09K

國小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精品多篇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一

國小生心理健康

十年的生本教育實驗,讓我深有感觸。生本理念下的語文教學自然真實,輕鬆和諧,就像常掛在嘴邊的話語:簡簡單單教語文,踏踏實實學做人。生本教育提出,“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兒童人人可以創新”,“兒童潛能無限”。學習既是兒童的本能,也是兒童的需要。做母親的不用刻意去傳授語言,嬰兒就會牙牙學語,自然而然地學會了説話,學會了表達,學會了交流,這是內在學習動力的外在表現。郭思樂教授反覆強調,要讓學生廣泛、自主閲讀,大量進行語言文字活動。形成學生的個性語文。語文能力就附着在他們的語言表意上。這不過是與生俱來的像吃飯睡覺那樣自然的能力。關於這種能力,人類千萬年的發展已經在基因中有了全套的豐富的庫存,它雖則不是具體的語言材料,卻是學習語言的基本框架,是學習語言的本能。

所以,我們以教材為載體,利用教材與學生共同感悟學習中的樂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進而學會生活、學會發展。課堂教學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和熱情,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發現,誘發學生在討論交流中質疑,鼓勵學生在閲讀欣賞中感悟。讓學生在體驗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成長。

一、“有困難找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突然接到通知,説過兩天要執教一節全國的生本公開課例,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有困難找學生”。回到教室,如此這般地説了一番上公開課的通知,不説不知道,一説不得了,同學們竟説是大好消息,還大呼“我們的課我們做主”。經過一陣熱火朝天的七嘴八舌,一番爭先恐後的各抒己見,同學們最後競選定了《墨菲定律》作為公開課內容。當時,我真有點傻了眼,直埋怨孩子們選得怪。要知道這一定律不太好理解,真不知該從何人手?但同學們卻覺得這課有説頭,還美其名日:“就是因為知道的人太少,所以選擇它來做學習示範,讓更多的人知道墨菲定律。”

同學們句句有理,聲聲堅定,我無話可説,雖有些心虛,但還是點頭同意。同學們又是一陣歡呼,猶如冬天裏的一把火,熱情滿懷。這時,我唯一的感覺就是:給學生最需要的,真好!心虛的感覺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感覺。

無論對於執教者還是學習者,這種温暖來自“一切依靠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相信學生”的生本理念。生本的民主與平等,使備課變得那麼簡單。記得當時學生用了一節課時間,把初讀感知的課文內容概括得有條有理,並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探究的話題,諸如墨菲定律的真正含義,其運用的積極意義,科學家們的新發現等。孩子們的質疑和思考,足可以成為他們課外閲讀和主題研討的依據。

有困難找學生,以學定教,不教而教,就這麼簡單!它尊重了學生實際理解的水平,也見證着學生是豐富的教育資源。這種教學雙邊的雪中送炭,本身就是一種和諧,一種默契,更是一種教學的充實!

二、學生自定步調——高度尊重學生。

可謂“四兩撥千斤”,生本的課堂學習過程線索清晰,學生上課得心應手。曾經有人取笑説:生本的課堂從來就是三步走:“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你怎麼知道的?”“學完課文,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也許我們真是這樣走過來的,學生們也都約定俗成:學一篇課文,首先得整體感知,瞭解內容,查閲相關資料;接着是重點品味,體會思想;然後是閲讀拓展的交流、運用與延伸。教師抓住主線適時加以點撥,可以讓課堂學習牽一髮而動全身,教與學產生共鳴,遊刃有餘、揮灑自如。

這種和諧來自“學生自定步調”的“自調節教育”。其實,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實踐過程。強調生本並不弱化教師的作用,更不是無師自通。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實時學習動態。進行無痕的引領、有針對性的誘發和有創意的調控。所以,我們的課堂是鮮活生命的體現。只要遵循學生天賦的學習本能,就能達到教學的水到渠成。長此以往,教學就變得簡單而輕鬆。

三、教師“不現自我”——充分展示學生。

郭思樂教授認為,相對於學生生命體,教師應該是一個“牧者”。教師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教師的作用就像是在點燃火把,而不是過去所認為的“灌滿一壺水”。我們的課堂不再是教師的滿堂灌,而是教師點燃激情,讓課堂成為學生燃燒學習熱情的舞台。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是生本教育常規的課堂教學方法。

在《墨菲定律》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同學們盡展學習的風采,他們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從別人講到自己,從遠古談到今天,從過去説到現場,從怪誕悲觀論述到積極樂觀。他們上下互動,取長補短,相互糾正,相互完善,和諧有序,時不時來一陣熱烈的討論,時不時又是一番擲地有聲的論説。作為教師,我此時只是個專注的旁觀者,充當及時點撥、組織、參與、配合的角色,促使課堂學習各層面實現超越與突破。我個人認為,國小語文的課堂教學。不需要太多的求全求美。只要把握好學生學習熱情的導火索,就能引起教學的共鳴。

2.以讀引讀、讀説結合,讀寫相輔是生本語文的重要策略。

生本教育的獨特魅力就在於,以學定教,不教而教,引領學生自覺熱情地投入學習,學會閲讀,學會感悟,學會品味,獲得道德品質與學習能力的相應提高。因此,教師無需預設太多,只需要以學生的知識儲存和認知水平為起點,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進行恰如其分地誘導。學生在真實反饋自身閲讀感悟的同時,自然會理解、內化、遷移,無聲地積澱人文品質。

在低年級,語文課的重要內容是識字,尤其重在激趣。結合形式多樣的識字遊戲,讓兒童自主自覺地與文字打交道,鼓勵想象、聯想、創編、表述,培植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熱愛,鼓勵他們遨遊書海,泛舟拾貝。

在中年級,講究以讀引讀,重在積累。比如讀着《論語》,就去了解孔子及其弟子豐富的言論;讀着《我愛花城》,就能敍説廣州悠久的歷史與風土人情;讀着《生命的掌聲》,就能抒發為別人鼓掌喝彩的情懷„„

到了高年級,更多的是讀有所悟、讀寫相輔,力求全面的提升。從小廣泛地讀書,是兒童豐富思想的重要保證。思想豐富了,發表見解時就呼之欲出、滔滔不絕了。這是生本語文教學倡導從獨立自主地大量識字到積極主動地廣泛閲讀。再到輕鬆自如地發表見解。最後情不自禁地執筆寫作的美好境界,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例如,《兵馬俑的個性》讓學生深深感受中華民族悠悠幾千年的歷史;《請現在就付諸行動》,使學生真切體會起而行動總比坐而論道要強得多;《淚的重量》引發學生為奧運奪金而激情澎湃,為汶川地震而淚流滿面„„凝聚的思想,讓學生下筆成文,同學們爭着訴説閲讀感悟的收穫,他們的習作流瀉着學習生活的情趣,記載着童年純真的印記。

四、靜待花開——教學評價和諧簡單。

教學本身就是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關注的是學生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收穫與生成,所以我們允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錯,並營造空間引導學生憑藉自身學習經驗進行互相評價、更正錯誤並找出預防再次出錯的方法。於是,“評研”就應運而生了。

所謂評研,就是評價、研討,由學生自行發現學習上的問題,通過小組內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每個單元的課文學習後,學生都要針對自己的學習弱項,自行出題,與同學交換做題,相互評改,自行建構知識體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樂此不疲地充當老師與學生的雙重角色。他們既是接受考評的學生。又是考評別人的老師,這種角色的並存,讓應試教育“談考色變”的緊張焦慮轉化為生本評研的樂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種對學習評價的喜好就是學生髮展的源頭活水!

作為教師,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出題考倒學生,更不用在題海中帶領學生艱苦跋涉,只要做個旁觀者,關注學生的評研過程,學生就能自覺地在評議中識別學習的優劣,在研究中學會取長補短。

評價走向生本,和諧又簡單。我們不求高分,但求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等待。華陽國小第一屆實驗班有一個“小金哥”,從國小習懶散,作業不做,專愛看書,特好講話,國小六年的成績中下,有時還不合格,到了國中,時好時壞。然而,這位小夥子秉承了生本教育的個性張揚,他博覽羣書,標新立異,十年不鳴,一鳴驚人,會考時以高分被廣州市一所著名高中錄取。在華陽國小生本實驗班裏,這樣的例子很多。生本教育讓簡單的無為成就了和諧的大有作為。

每一種花,遺傳基因的不同,決定她是國色天香的牡丹,還是清香怡人的茉莉;是常開不敗的三角梅,還是轉瞬即逝的曇花。每一朵花,承受的陽光雨露不同,決定她的花期或長或短;或盛開於春夏,或怒放於秋冬。

是花,總有盛開的時候。即使花季已過。也會在合適的時機綻放一生最明豔的美麗。同樣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總有開竅的一天。因此。不要急於拔苗助長,只需提供足夠養分。然後靜靜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開放„„耐心地靜候花開,更能體

淺談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二

淺談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廣西橫縣六景鎮八聯國小

陸秋林

當代國小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關學生因品行障礙或人格障礙做出違法事情的時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為何有那麼多的學生,會無所顧忌地去違法犯罪,為患社會,我想這除了少數客觀的原因以外,更多的還在於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導致他們的心理不夠健康。下面我來談談開展適合國小生身心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點體會。

1.學校內部心理環境建設是實施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

學校主環境,應以嶄新面貌出現,儘可能地體現“新穎、整潔、明亮、美麗”的風貌。要把各種建築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成為花園式的大教室,讓池塘、名花異草、茂林修竹、綠色草坪也成為學生修身養性的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學校要通過開展各種藝術、文化、體育、科技和學習名人等活動,提高學生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係的目的,改善學生心理環境。

學校校風、班風、教風、學風“四風”建設。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在良好的校風校貌這個

心理環境中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良好的校風校貌也能為學校綜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學校還應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學校可以聯合居委會等社區基層組織,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向家長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佔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2.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尊重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為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

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為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以説謊,我們們怎麼不可以呢?

3.寓心理健康教育於各學科教學中,是開展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低年級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種遊戲。有入學時的自我介紹遊戲(我叫某某,我住在某處,我是某校一年級某班學生,我喜歡幹什麼),內容雖然簡單卻能幫助孩子學會介紹自己,瞭解別人,有利於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還有鏡中的我遊戲,通過學生自己照鏡子,學會自我觀察、自我描繪,進行自我評價;文明用語遊戲,通過學生的表演,使學生學會日常文明用語,無形中規範了孩子的日常行為;稱讚遊戲,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稱讚,使學生明白,應當看到別人的優點和特長,知道稱讚別人,懂得尊重別人,從而使他們的情感交流及社會適應能力得到鍛鍊。另外還有互助遊戲、性格培養遊戲、日常行為習慣遊戲及益智遊戲等等。使學生通過觀看演出、參與演出,進行討論,從而掌握了良好的心理品質、道德修養、學習方法和學習生活習慣,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確立學習的榜樣。

高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則體現出方法的多樣性,除了上述一些必要的遊戲、活動外,增加了閲讀材料、心理問答、談心、交流等內容。通過對閲讀材料的分析,學習良好的心理品質;通過心理問卷調查,瞭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組織談心、交流。比如,在學生答卷時發現焦慮的不良心理,為了讓學生掌握調節、緩解焦慮的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答卷情況,介紹一些好的方法,象意識調節法、注意轉移法等等,也可以組織這方面較好的學生介紹經驗;為了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了組織學生介紹經驗之外,還可以整理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的學習方法、技巧及學習習慣等,通過學生閲讀分析,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為了緩解學生的考前緊張,可設計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學生自己比較、分析,再請一些學生介紹經驗,最後教師總結一些基本應考策略;為了增加學生人際交流經驗,可以設計接受建議的自查問卷,通過自查及教師引導,培養學生善於接受合理性建議的能力。還可以設計一些正反事例,使學生學會一些拒絕對方的合理方法。以上無論是問卷調查,還是材料分析、談心等等,都是建立在高年級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的,也恰好彌補了低年級遊戲活動的缺點。

每一位教師在上課時都應該時刻記得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對學生要和藹可親,以誘發其良好情緒;善於觀察學生情緒變化,及時排除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創造生動活潑的教育教學情境,使學生樂於學習;發現並表揚學生的優點,尤其是“弱視羣體”,更應及時

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抓住教育契機給予不同方式的讚許,鼓勵他們進取。

利用學科知識加強情感教育,培養健康情緒,使學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總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保持心理相容。一個學生能與周圍人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產生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三

期末作業考核

《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

滿分100分

一、概念題(每題4分,共20分)

1.學習遷移: 國小兒童在學習過程中把所學到的知識點運用到其他方面。

2.自我防禦機制: 為了減輕或消除人格內部的衝突,降低或避免焦慮,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統一,自我發展出了許多保護性的機制,即自我防禦機制。

3.角色扮演法: 是一種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方法。 4.自我評價: 指自己對自我的一種客觀的評價。

5.焦慮: 是一種複雜的、綜合的、較為普遍的負性情感,常常表現為無原因的恐懼和不安、無所指向的煩躁和驚慌,好像是某種危險和災禍就要臨頭,但又説不出究竟擔心什麼或究竟害怕會發生什麼不幸。

二、簡答題(每題6分,共30分) 1.精神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答:自由聯想、夢的分析、闡釋與自我瞭解、轉移與移情。 2.智力落後兒童的個性特點有哪些?

答:(1)智力落後的兒童同正常兒童比較,他們需求的層次低,主要是身體方面、物質方面的需要,如飲食的需要、玩玩具的需要、躲避危險的需要等。而且一旦有了這需要,常要立即得到滿足,不管別人需要和客觀條件。

(2)智力落後兒童對周圍事物缺少興趣,不像正常兒童好奇心強,他們不善於發現問題,也缺少解決問題的主動性積極性。他們的興趣往往不廣泛,比較單一。他們的興趣也不穩定。

(3)智力落後兒童的信念、理想的形成也有侷限,比較難以將一般的道德準則變為行動指南。

(4)智力落後兒童往往意志比較薄弱,活動缺少主動性,自我控制能力不夠

(5)智力落後兒童的情感不夠穩定,容易變化,好衝動,常常受外界情景的支配。他們的情感容易表現出來,但內心體驗並不深刻。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應具有幾方面的特徵?

答:心理健康教育目標體系的立足應是面向未來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應保證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心理素質教育的目標應是多層面的。

4.國小生注意發展的一般特點? 答:(1)有意注意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2)帶有顯著的情緒色彩 (3)具有鮮明的形象的激發性

5.國小生有哪些情緒問題?

答:(1)焦慮(2)恐懼(3)抑鬱

三、論述題(共20分) 1.論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答(1)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3)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四、案例分析題(共30分)

學生XXX,今年9歲。該生平時上課愛站起來東張西望,或者將腳放在凳子上跪着玩,有時愛玩一些小玩意兒,與人交談時很羞澀,聽課時愛插嘴,但教師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時,他卻兩眼茫然,教師將問題複述後,他依然如此。另外,在寫生字時,他很容易將生字偏旁寫顛倒,或者多筆劃少筆劃,聽寫時,不管怎麼温習,幾乎一個字不會寫。通過家訪與家長多次溝通後瞭解到:該生在家不怎麼搗亂,但是每次回家都不知道家庭作業是什麼,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最喜愛的活動是看電視。通過反覆觀察,該生智力發展水平一般,由於注意力不集中和聽覺記憶方面發展不協調,造成學習困難,成績低下。

答:1.國小三年級的學生雖已發展了有意注意,但還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響而分心。這個年齡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較差。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

2.對上課所講的內容不感興趣。如果教師講得有趣,他肯定會全神貫注。 3.雖已上了三年級,卻還未養成上課聽講的良好習慣。

4.不適應教師的講課形式或不喜歡任課教師,而“遷怒”於聽課。

5、平時他很少受到教師的關注,而教師的批評正是一種關注,潛意識想得到教師的關注,所以不認真聽講。 輔導方法:

1.根據國小生年齡特點,上課時多采用新鮮、有趣、生動、形象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小動物、童話、實物等會使課堂生動活潑。另外也可適當增加活動性的內容,讓學生參加,會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

2.培養國小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評價、外部獎賞來激發國小生的學習動機,並給予及時、積極的反饋;鼓勵國小生提各種問題等來激發學習動機。 3.課前調整好情緒。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是聽好課的基礎。

4.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課前預習,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在課堂上帶着問題聽課,尋找答案。為了不分散注意力,將與上課無關的東西放在書包裏。在聽講時,思考哪些是重點,認為重點的就記下來,準備課後複習。同時,對一些沒聽懂的也要記下來,以便下課問教師或同學。 5.對於不認真聽講的國小生,平時應給予較多的關注。國小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比如,平時交往中,摸摸學生的頭,拍拍學生的肩膀,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在教師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經常提問,讓他們回答問題可以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使他們集中注意力聽課;二是可以促使他們思考問題;三是經常受到教師提問的學生,不會以不注意聽講或搞小動作而吸引教師的注意。

國小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案 篇四

一、活動主題

“學會感恩,尊重他人”

二、活動對象

教師、家長及學生

三、活動方式

(一)“心理健康教育日”動員

11月5日早會時間,在全校舉辦一個有聲有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日”動員儀式。

內容:

1、由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進行動員。

2、學生表演手語操《感恩的心》。

3、心理劇表演:《我們是一家人》。

(二)教師心育培訓

我們知道: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我校重視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心理健康培訓。

1、心理教育老師面對全校教師舉辦《掌控情緒,成就孩子》的主題講座。

2、邀請東興心理學教育專家結合豐富多彩的案例舉辦講座。(時間:11月中旬多功能室,德育處)

3、在校園網上向教師推薦相關書籍,如《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心理學入門知識》等數十本書籍,指導教師加強學習。指導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教育能力。

(三)學生心育培訓

1、充分利用校園網、黑板報、宣傳欄、廣播電視等媒介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加強心育知識宣傳。

2、我校建立有自己的網頁,本月要在心理教育在此欄目中,載登有關感恩與尊重的小故事。(諮詢室和電教室負責)

利用校園的午間廣播電視,播放有關“學會感恩,尊重他人”的故事。(大隊部負責)

各班班主任在早會或班會課上,針對班級情況,開展“學會感恩,尊重他人”的教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學習中學會相處。

(四)家長心育指導

開設家長課程,努力提高家長們的教育能力,從觀念、態度、教養子女的方式等方面對家長開展行之有效的培訓活動。

1、開發家長教育資源,以各年段為單位,組織家長講座,進行心理教育知識培訓。

2、心理諮詢教師進行“有效親子溝通”的主題講座,指導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從一至六年級建議部分家長參加11月下旬)

3、向家長推薦一些書籍,或做單獨的心理輔導,讓家長能夠以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孩子,與孩子溝通。(校園網上發佈)

我們知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心理健康教育是溶合到學生、教師及家長的實際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我校將結合更多、更專業的力量,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到處,為學生提供一個優秀的學習、生活環境,關注他們的成長。當然,我們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懇請有關領導給予指導與幫助。

東興市實驗國小心理諮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