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彙總10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23W

【導語】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彙總10篇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彙總10篇 由本站會員“bird”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2: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3: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4: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5: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6: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7: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8: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9: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篇10: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正文】

篇1: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經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資料,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為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經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本事,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進取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職責,構成從自我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本事,發展他們的實踐本事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本事,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進取體驗與豐富經驗。

2、構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職責。

3、構成從自我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本事。

4、發展實踐本事,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本事。

5、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髮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構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本事。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感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為規範。經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④、瞭解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明白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本事,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職責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本事,養成勤奮、進取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本事。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本事。

③、構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學校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繫。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由本站www.haoword.com網友投稿]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實踐資料:(略)

四、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景能夠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異常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必須程度的瞭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本事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本事。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必須的社會活動本事,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進取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國小階段,異常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我協商後確定,教師可是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一樣年級之間、甚至不一樣學校、不一樣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我推選組長,聘請具有必須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為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團體活動。

團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為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經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團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能夠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學校,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本事。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範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並作出合理的規劃,儘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儘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團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經過全班團體討論,交流大家蒐集到的信息和構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後,能夠進入第二輪研討,也能夠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團體中每個人的進取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為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閒,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並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五、工作措施:

(一)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國小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為3-4年級每週2課時,5-6年級每週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景,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為“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培訓要求: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③培訓的資料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於骨幹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四)課程開發

課程資源開發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核心問題。

(1)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編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

(2)建設實踐基地,如語文學科基地,英語學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資源庫,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隊伍;

(4)繼續開發、落實非指定性領域的課程資料,如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競賽、大課間操、班幹部輪換等。

六、評價獎勵: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測試、觀察、彙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競賽等。

(一)評價資料: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

2.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景。

3.知識、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景。

4.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的發展情景。

(二)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團體評價,構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提議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將學生參與每一項活動的過程及評價裝入成長檔案袋,期末進行綜合評價。

3.提倡協商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並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4.恰當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5.評價要客觀、公正、合理,要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恰當地解釋評價數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6.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重視用文字説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善的地方。

(三)獎勵措施:

每學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公開課活動,一次論文撰寫活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一次學生研究小論文評比。每學期末,學校擬表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

七、操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確保每週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安排。

2、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和理論培訓,瞭解其內涵理念、目標、操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規劃和設計本事,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一方面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開展校內培訓,並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開好家長會,進取爭取家長、社會等各方應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的支持。聯繫社區,與周邊居委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範圍。

4、做好經費保障和後勤保障工作。加強後勤管理,落實職責制,並制訂好安全工作方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活動全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5、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景,我們採取三步走,第一階段為模仿階段,模仿其他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師感悟綜合實踐活動;第二階段為摸索創新階段根據前階段的模仿感悟,結合我校的特點提出切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並予以實施;第三階段為總結模式,根據操作的結果確定貼合我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系列方案。

篇2: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環保在我心中

二、活動背景分析

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大自然是我們的朋友,人類與環境和諧共處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必要保證。然而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都不一樣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20世紀初,世界人口僅有約16億,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經突破了60億。隨着人口數量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擴大以及工業的迅猛發展,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受到污染,生態遭到破壞,環境問題已從地域性走向全球性,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為了增強中學生的環境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觀,我們組織學生利用寒假,對菏澤市的環境污染進行一系列的考察和調查。

三、活動資料和目標

我們分別到東明縣勇越紙業有限公司、鉅野花冠酒廠、菏澤綠源食品有限公司、山東億豐制袋有限公司和鉅野海潤新型紡織有限公司以及三條河流東魚河、洙趙新河、萬福河實地調查,比較全面地瞭解我市環境問題的現狀和防治措施,從而正確認識人類經濟發展同環境協調發展的關係,自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四、活動準備

1.學生自願組合,成立調查小組,民主選舉組長,確定調查線路,確定訪問對象。

2.聯繫一些企業的負責人,請求配合學生的調查訪問。

3.蒐集因企業違法排污而影響羣眾生產生活的事例,經過真實的例子,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五、活動方法和步驟

1.學習書本知識,理論聯繫實際。認識當今環境問題的產生、現狀及其危害,並瞭解人們為解決環境問題而採取的一般措施。

2.進行實地考察。先後到東魚河看水體污染現狀,到市區看大氣污染現狀,到主要交通幹道及建築施工現場考察噪聲污染,到垃圾轉運中心觀看廢渣污染情景等。

3.記錄數據。我們重點走訪市環保委、市環境檢測站、排污站等單位,比較全面地瞭解我市環境污染和環境治理的情景。

4.談心得體會,撰寫《大氣污染與防治》《水污染與防治》《噪聲污染與防治》《固體廢棄物污染與防治》《環境與我們》等一系列文章。

六、實施過程

1.調查走訪

訪問河流沿岸居民,詢問資料各組自定,如:在50年代河流的透明度以及水中都有哪些生物?從什麼時候河水開始變得混濁不清,河流的變化使沿岸居民有哪些深的感觸等。

在家長的幫忙下經過上網、查閲書籍等方式瞭解更多的環境問題,以及目前我們城市的環境狀況,詳細記錄相關數據。

2.收集整理

對活動過程中的收集資料進行歸納整理,以小組為單位辦一份小報,能夠分二部分:

①活動剪影:調查統計圖表、活動的部分照片。

②感想分析:這次實踐活動的感想,對一些污染事件的看法等。

3.宣傳環保意識

①評出優秀小報,張貼在學校宣傳欄中,提出倡議。

②當小小解説員:向家長、周圍鄰居介紹一些環境問題,講解一些環保做法。

七、預期到達的收穫與體會

1.開展地理調查活動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載體,學生參與地理調查實踐活動,能接觸到許許多多真實的、具體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有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促進學生科學精神和人文意識和諧發展,到達全面提高地理素質的目的。增進了學生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職責感和使命感。

2.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地理調查活動絕大多數不是一個人所能承擔的,而是需由多人合作的。從問題的提出、實踐、解決,都要互相討論、商榷、修正,如果拋開團結協作的精神,地理調查活動是很難開展的。為了提高問卷調查表回收率,師生需多次到社區居民家中進行採訪。為了正確掌握水質、植被、土壤野外測定數據方法,促使地理調查小組的學生去查閲資料,動手動腦尋求更適當的方法,這些無疑培養了學生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篇3: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後面還有多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進取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本事,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職責感。

二、總體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構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初步本事;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強社會溝通本事,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瞭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習慣,養成勤奮進取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本事。

5.經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等活動中的一些具體技能;並在活動中獲得參與綜合實踐的進取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構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職責感。

三、具體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本事。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本事。

2.主動進取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本事,並構成社會職責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進取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本事;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本事,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本事,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夢想,進取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構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本事,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本事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構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本事;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構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本事和創新精神。

5.組建一支基本穩定的師資隊伍,以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素質,推進課題研究工作穩步發展。

四、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針對學校實際,我們這學期倡導主要圍繞下列線索進行設計和開發。

1.利用學科課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學科課程,同時又是必修課程,不能成為其他課程的附屬品,但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科領域的知識能夠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夠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景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和某些學科打通進行。學科知識不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所以我們應當突破學科教學自我封閉的僵化模式。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本事,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策劃中心,依託學科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內外打通,對學科資源和非學科資源的開發進行一體化設計,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引入課堂。所以,我們將研究如果有機地與學科資料進行整合,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資料。

2.走進社會生活,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很多學生對自我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所以引導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獲得生存體驗,讓學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從學生身邊的小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也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吸煙有無毒害》、《網絡利與弊》、《瞭解身邊的環境》等經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實際參與、親身探究等活動,瞭解社會的現象與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將着重引導學生構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本事,增強社會職責感和社會實踐本事,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繫,發掘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充實、更趣味、更有意義和富有創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3.走進自然,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根據學校及周圍自然環境的狀況,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自然環境中發現問題,並指導學生經過觀測、考察、實驗、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種自然環境的信息,關愛自然,提高環保意識,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五、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思,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本學期,學校將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聯繫起來思考,在各年級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制訂出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以使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對活動課程的認識。加強專題培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讓每一位指導教師都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培訓的方式能夠是多樣的:集中培訓、教研組研討、個人自學相結合,以“案例式”、“對話研討式”等學習形式使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聯繫起來,使之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反思,獲得實踐經驗。

(三)進取參加教研活動,增強交流。進取參加省、市、區組織的教研活動,實現校內教師增強交流,本校與外校教師之間加強交流,吸取兄弟學校開展本課程的經驗,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四)注重過程,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指導。本課程主要以活動為載體,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重點,主要以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社會考察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等學習來開展。學生經過社會考察、討論分析、主角扮演、辦報創作等社會活動方式,對主題進行探究、發現,經過從不一樣角度對社會問題和科學現象進行研究,自我去發現問題並作出結論。經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加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經歷活動中的各種感受,在實踐中鍛鍊學生的創造意志,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注重學生的活動過程的展現。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記錄活動經過、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景,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督促,並且這些事情要力爭在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內成員合作完成。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的過程中,親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及時參與學生的研究,預設學生將會遇到的困難,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忙與支持,尤其是方法上的指導,幫忙學生找到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將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五)關注評價,深入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引導學生對自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收集好每次活動的方案設計、活動成果作品、反思日記、研究報告等,及時記錄自我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的過程和體驗;開闢學生成果展示。學校可利用學校廣播、櫥窗等欄地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小論文、小報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覽。讓教師、家長、學生都進取參與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評價,採用自評、互評等方式,實現評價主體和評價資料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化。

(六)加強和家長的聯繫,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能夠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會使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所以可加強和家長的聯繫,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七)具體活動資料:

1.尋找春天學做葉畫

2.認識綠色食品學做涼菜、水果拼盤,做餃子

3.小菜園經過採訪,實地察看,瞭解幾種蔬菜和水果存在的主要問題,

4.走進紙的王國學簡單的摺紙、剪紙

5.零用錢的調查調查採訪零用錢的去向

六、流程安排:

1、制訂並貫徹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討論活動資料,訂好學期活動計劃。

2、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培訓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

3、按制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4、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小結。

5、組織一次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活動。

6、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7、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的評價工作。

8、總結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情景,撰寫專題總結。

七、活動評價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的,經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本學期將充分發揮評價這一機制激發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經過評價讓學生感受自我成長,促進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悦。

1.注重過程: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可是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國小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國小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能夠經過觀察,採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國小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參與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現,並將其作為評價國小生的標準。

2.尊重多元: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鼓勵並尊重國小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製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經過討論、協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國小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注意反思:發揮評價的指導功能,引導國小生反思自我的實踐活動.經過調動國小生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國小生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異常是重要的細節〉、投入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動審視自我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我的行動,拓寬自我的視野,到達自我反思、自我改善的目的。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評價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教師評價以下列幾項為標準:(1)深刻領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並以負責的態度參與這門課程的實踐;(2)不斷完善和更新自我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3)逐步發展活動中規劃與設計課程的本事組織、管理與協調的本事、探究與問題解決本事、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課堂教學調控本事。

篇4: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暑期社會實踐交流與成果展示

二、活動背景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應當注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多走出去。20xx暑期社會實踐已經結束,對於實踐本身,我們也需要深入學習和了解,我們需要認真體悟實踐的意義,抓住實踐的要領才能真正開展好實踐,才能發揮實踐的作用。

本着團結小班同學,增強班級凝聚力,豐富課餘生活,增進同班同學間溝通交流,倡導同學們勞逸結合,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次活動將緊貼團日活動主題,鼓勵同學們經過分享總結暑期社會實踐,為日後學習和工作積累經驗。三、活動目的與意義

目的:

1為了讓同學們更好的瞭解實踐,明白實踐的意義。

2交流實踐成果,促進小班同學的交流與發展,促進友誼。

3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供給實踐、交流、學習的平台。

意義:

經過此次社會實踐交流活動,不僅僅能夠增加本班同學的交流,還能相互學習實踐中的經驗。再者,進入大學已經一年了班上同學的感情已經有了必須基礎,但還需深化。經過這次近距離的接觸,能夠促進同學們的交流,培養默契,增強班級凝聚力,還能夠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本事,加強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四、活動形式與對象

活動形式:大家聚在一齊,以各種形式分享社會實踐成果

活動對象:農經(1)班成員及邀請嘉賓1人共計26人

五、活動時間與地點

活動時間:20xx年9月20日19:00-21:00

活動地點:4-C408

六、活動資料

(一)前期準備工作

(1)班(團)委員圍繞活動主題,商量討論策劃方案,並做好活動安排

(2)各支部進取準備實踐成果PPT展示及優秀個人發言等資料

(3)各支部分工合作,準備好相應的物品等

(二)活動當天事宜

(1)場地佈置(班委共同完成);

(2)主持人宣佈交流會開始,放音樂,齊唱團歌;

(3)對此次活動做簡要説明;

(4)開始進行各自的實踐風采展示,以PPT或視頻為主;

(5)互動環節,優秀個人發言,交流及提問;

(6)放音樂,齊唱團歌。

(三)後期工作

(1)瞭解同學們對此次出行的滿意程度,以及徵集一些意見與提議

(2)整理並收集好此次活動的照片

(3)做好此次活動心得體會,總結的書寫

七、活動組辦方:農經20xx01(班)團委員

活動協辦方:農經20xx01全體團員

八、活動經費的預算

資料打印30元

買材料10元

共計40元

九、活動預期效果

此次團日活動是在開學第一月,剛好能夠借同學們實踐熱潮還未退之前開展班級實踐成果交流,一方面是對實踐本身的宣傳及總結,另一方面也是對班級成員感情交流的提升,同時還能夠促進多個團體交流與合作,增進了解,增強友誼,共同提高。

十、應急預案

(1)活動前各負責人要明確自我負責的活動,並做好工作安排,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2)活動過程中,維持現場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要注意愛護公共設施,避免損壞

(4)注意重點環節的拍照,攝影工作

(5)展示時間要計劃好,資料儘量充實,儘量創新。

篇5: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必修課之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利於實現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教育夢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本事,經過給學生創設一種動態、開放、主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並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獲取信息時代所需的各種知識和本事。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既是開展教育教學系列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貫徹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使綜合實踐活動的管理有章可循,並逐步走上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同時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意義

1.使學生結合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本事、實踐本事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2.以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為依託,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提升教科研本事;以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帶動學校辦學特色項目,完善校本課程體系。

3.經過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促使學校在教育教學質量、學校管理等方面不斷提升,帶動學校教科研和師資隊伍建設,並促進學校文化建設,豐富學生課餘生活。

4.以學校現階段的辦學思路和發展總體規劃為指導,經過不斷總結、提煉,構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料目標

1.以“體驗”為主的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

針對現時段我校學生實際,我們提出經過活動體驗,獲得豐富的經驗和參與實踐的進取體驗,即為人之道、為事之道。這是實施以“體驗”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體目標,具體是引導學生在體驗的基礎上實現下列目標。

第一,學會認知。經過經歷文本資料的蒐集、調查、訪問、實驗等方法實踐,學會自主獲取知識的本事,並從活動中總結經驗,逐步養成方法論意識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關注自我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發展自主獲取知識的願望和本事,發展問題意識和創新品質。

第二,學會做事。經過對各種複雜的活動情景的體驗,學會合理地應對各種具體的、現實的衝突和問題,妥善地解決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逐步學會在現實情景中,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本事,藉助必要的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實踐本事。

第三,學會交往。綜合實踐活動一般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指導教師應引導國中生在活動中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學生自我應總結在活動過程中處理人際關係的得失,學會表達、交流與合作。

第四,學做完人。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獲得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心靈啟迪。構成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學會對自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自我負責的職責感,關注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為方式。

2.以信息技術為主體多學科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

學校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總目標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情景,經過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和社會,對學習和生活,對自我的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本事、實踐本事以及培養良好的個性品質。

2.1經過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進取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2瞭解研究性學習活動的一些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本事、交往協作本事、觀察分析本事、動手實踐本事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本事和創新本事。

2.3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論證的方法;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進取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4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構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職責感。

2.5經過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一支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需求的具有一專多能的教師隊伍。

2.6構建學校新型的課程體系。經過努力,逐步構成具有時代特點、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校本教材體系。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每學年開學初至9月底)

1.1成立組織機構,制訂《黎裏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規範落實各項管理制度;

1.2建立學校網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頁;

1.3落實柳亞子紀念館、黎裏敬老院、社區活動中心三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1.4準備好綜合實踐活動管理的各種表冊。

2.組織實施階段(第一學期10月~第二學期5月)

2.1以教務處、德育處、班團隊組織為主體逐步實施以“體驗”為主的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活動。

2.2以教務處、教研組為主體逐步實施以信息技術為主體多學科相結合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

2.3以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機構為主體,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動態管理和調控;

2.4組織綜合實踐活動工作交流和階段成果總結;

2.5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參觀學習和培訓活動;

2.6及時收集有關數據,積累資料和活動經驗。

3.總結階段(第二學期6月)

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會課評比及成果展示活動,進行總結交流活動,編印案例、學生子課題設計方案、學生心得,評選綜合實踐活動優秀小組;完成有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工作,確定下階段綜合實踐活動思路。

四、探索有本校特色與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措施

1.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合理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時間。其中,七年級年級每週安排2課時信息技術課,八年級安排1課時,在完成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根據綜合實踐活動情景,調配使用信息技術學科,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重點體驗多學科相結合的方法,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各學科的學習研究中去;七年級年級每週單獨安排1課時勞技課,八年級、九年級每週在校本課程課中安排0.5課時,主要學習中國結的編織、摺紙等技能,配以布藝、陶藝、雕刻等製作,學生人人動手參與,不斷提高發展;活動課安排與公益活動、社會服務、勞動課相結合,由學校德育處、班團隊組織根據德育工作安排,從小事出發,以低起點為要求讓學生體驗為主體的公益活動、社會服務活動,每月安排1次;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思想框架內,有分有合安排社會綜合實踐活動課,由學校德育處、教務處、班團隊組織、思想品德教師負責,明確活動主題,利用節假日、寒、暑假安排社會綜合實踐活動。

2.團結協作,分塊到位,職責明確。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是“探索與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這基礎上分塊到各處室,並各負其責。

2.1組織保障:由教務處、德育處、教科室、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組成綜合實踐活動管理小組,指導並督促每個教師、每個班級學生,進取參與並完成活動任務。從下學期起,在七年級年級各學科組先挑選一名教師開出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課,以利於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面開展。

2.2資源保障:學校建立綜合實踐活動素材信息庫,並經常性地、有意識地補充資料,以確保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所需的信息來源,定期開放綜合實踐成果展覽室和信息中心資料室及實驗室。校電視台及時報道綜合實踐活動的熱點、亮點課題,以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進取性。

2.3安全保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原則上由學生自行組織,獨立研究,針對學生身邊、學校周邊的有關事項進行調查研究,部分課題組如需要利用節假日外出活動的,必須徵得各自家長同意,並儘可能由家長陪同進行,由家長負責監護,以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2.4後勤保障:總務處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供給後勤保障。

五、組織管理

1.健全組織領導。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校長室負責對課程的開展進行統一的協調;教務處負責培訓、鑑定教師的工作、課程的組織與落實;信息中心負責信息技術教育;德育處負責開闢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工作,落實好活動基地。

2.加強過程管理。加強研究、分工合作。期初,由校長室負責制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教務處負責各年級組、信息組和科技教師認真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劃以及本學期的主題活動方案,在此基礎上,各年級組應加強平時的研討,每週開展團體備課,相互瞭解情景、分析情景、互相學習交流經驗,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構思對策,並及時記錄每一次的活動情景,由教務處負責平時的監督調控,定期召開工作例會,交流做法,解決問題,提高實效,並及時反饋給校長室。

附:黎裏中學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

六、教學評價

堅持以“活動促發展”為指導思想,要求其教學評價也要以促進學生髮展為目標,採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主要是構成性評價、過程評價。

1.教師評價

1.1每個教師都有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課、方案策劃課和指導學生課題研究的義務,這作為教師職評、評先、評優的必要條件之一。

1.1.1從下一學期開始,學校在每個班(七年級、八年級年級)定期開設“活動”指導課、方案策劃課,同學科教師觀摩學習,觀摩課等同於校級公開課,教務處將記錄備案。學校將舉辦綜合實踐活動課開放周,對開放周的指導課、方案策劃課按市級公開課計分(有外校教師參加觀摩、學習)。

1.1.2每學年學校將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覽,開展一次活動成果評比,並在每個年級中評選出一、二、三等獎,編印綜合實踐活動成果文集,從中選出成果突出課題參加上一級相關單位評比。對指導學生綜合實踐課題獲獎的,第一指導教師在評先、評優和職評中以同級論文獲獎計分,第二指導教師減半計分;對指導多個學生課題獲獎的教師,可累計得分。學校每學年將在每個年級中取3~5名分值較高教師給予表揚、獎勵。

1.2每個學科組都安排一位教師負責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研究工作,時間為兩年,在八年級學年末寫出結題報告,對研究成果,學校組織人員從中分選一、二檔次,按校一、二等獎計入年度考核分值。

2.學生評價:

2.1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對每個學生完成情景進行檢查、登記,作為國中階段學生學習任務之一,納入學生成績考核範圍。

2.2以“重過程、輕結果”為評價原則,鼓勵學生進取參與,對學生課題研究的每個環節,進行激勵性評價,遵循發展性原則,對有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展示的課題小組及時給予表揚、獎勵。

2.3綜合實踐活動成果作為學生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的必要條件之一。

篇6: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隨着大學聯考的結束,以及大學生暑期來臨,鑑於學生對學以至用的需求,以及渴望鍛鍊自我、豐富自我社會經驗的情景。五維度決定為學生署期供給鍛鍊平台,拿出五維度產品:黃頁+電子名片為學生署期社會實踐活動鍛鍊工具,以鍛鍊學生與人交流的本事,以及對事情的管控本事。為此,高中以上在校生或應屆大學畢業生均可報名。同時勞動也有回報!——五維度為暑期學生供給鍛鍊平台活動

二、活動目的、意義和目標

活動目的:鍛鍊學生與人交流本事,增加社會經驗,增加自信心,實現自我價值。

活動意義:學生學有所成回報社會,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提高自身本事,促進團隊協作意識的養成,以及自我價值觀的塑造。

活動目標:經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實現自我價值體現,認識到掙

錢的辛苦,並學會感恩。

三、資源需要

人力資源:

1、簡單產品培訓

2、經過各個渠道進行宣傳

3、組織人員:制定產品報價,完成商家數據的整理

物力資源:商家信息登記表,黃頁信息收集表

五、活動開展

目的地:鍾祥城區

六、實踐活動報到點:

五維度(*****)

七、實踐活動聯繫人:**

報名熱線:0724-*************

八、團隊要求

1、服從指揮、聽從命令,禁止自作主張;

2、注意安全問題,凡事以安全為重;

3、實踐過程中,對待客户應禮貌、真誠;

4、注意自身形象、維護好我公司榮譽。

八、團隊狀況:

指導負責人:**

組織策劃:**

篇7: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主題名稱:我與蔬菜交朋友

二、主要線索和涉及領域: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料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性教育四大領域。其中研究性學習的主題資料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這三條線索。我校本學期四年級的研究性主題為“我與蔬菜交朋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要走進社區調查採訪,經過各種形式瞭解讓學生學會制訂小組活動方案,設計開題報告。學會經過各種途徑查資料。學會進行調查,並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鍛鍊自我的活動本事。經過活動養成善於觀察、樂於動腦、勤於動手的習慣。學會與他人一齊合作學習,能夠經過小組合作完成學習任務,養成在活動中正確表達自我的意見,並認真聽取他人意見的本事習慣。學會在活動中正確評價自我與他人。在整個活動中,集教育性、科學性、知識性和時代性於一體,融觀察、實踐、學習於一爐,真正到達各個領域的統一。

三、主題設定依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發要依據現有資源,並且要和國小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繫,使學生在知識、本事方面得到鍛鍊,為學生的健康、健全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針對我校的現有資源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景,我們開發了“我與蔬菜交朋友”活動課程,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經過活動了解蔬菜、認識蔬菜在日常飲食中的重要作用,糾正學生厭食、偏食的不良習慣,構成正確的飲食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並使學生經過活動,學習知識,掌握本事,使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和發展。

四、學生情景分析: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質越來越豐富,滿街的燒烤小吃,肯德基、麥當勞芳香四溢,吸引了許多的國小生。餐桌上的蔬菜與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所以許多小朋友都有不愛吃蔬菜、偏食的習慣。經過“我和蔬菜交朋友”這一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瞭解蔬菜的種類;經過諮詢查閲、收集資料,瞭解蔬菜的營養,逐步培養學生養成愛吃蔬菜、用蔬菜創造生活的好習慣。

五、主要本事培養目標設定:

1.知識與本事:認識市場上的各種蔬菜,蔬菜有哪些營養。學會利用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經過組織主題班會,使學生掌握簡單的的活動設計方式,並能對設計方案進行初步的評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過對蔬菜的認識與探究,使學生了解蔬菜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初步樹立科學食用蔬菜的意識,體會“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的道理。並在活動過程中,發展學生與人交往與合作的本事。

六、活動形式:

1、組織形式:

採用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班級活動相結合的方式。

2、實踐形式:

收集資料和信息。研究、設計。小組合作和交流,規劃表達和反思。

七、活動時間安排:

1、活動準備階段:第八週。

2、活動方案實施階段:第九周、第十週。

3、活動評價、總結階段:第十一週。

八、活動過程:

(一)本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對象是四年級學生,共分為四個階段進行:1.活動準備階段;2.自主探究、分組合作階段;3、資料彙總、整理階段;4、彙報、倡議、評價階段。每一個階段都緊承上一個階段的實踐成果,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進行,我們對學生的研究過程作了一些跟蹤指導。

第一階段

1、確定主題,制定活動方案

2、確定研究專題,自主選擇夥伴

3、制訂活動方案,明確研究方法

具體做法是:

全班48個同學就自覺地分成4大組,並推選出組長。我針對學生的個人興趣特點,於是,分小組進行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合併並歸類,提煉出調查研究課題

(活動準備是開展活動成功的前提,它包括籌劃、分組、制定方案等,本環節由學生自主分組,更能激發學生的活動進取性和主動探究的熱情。)

學生經過自評和互評,評出説最具合作精神。

第二階段:活動方案實施階段

1、深入社會生活,蒐集相關信息

2、交流調查情景,整理資料

3、確定彙報形式,創作展示作品

(去電腦房查找的同學上網,為了有效利用起網絡,使之成為同學們簡便、快捷地資料查詢方式,活動前我們對同學們進行了基本培訓:1.用搜索站點擊出關鍵詞的方法查找相關資料;2.對獲取資料進行復制、整理和打印)

學生經過此階段活動學會利用網絡和圖書館等可利用資源收集查閲資料。經過自評、互評、教師評、評選誰最能利用有效資源查閲相關資料。

第三階段:資料彙總、整理

“我和蔬菜交朋友”成果彙報展示會

1、分享成果、互動評價

各小組經過各自不一樣的形式,交流活動體驗,互為評價

第1小組:蔬菜的種類、習性探祕彙報

第2小組:蔬菜營養價值彙報

第3小組:蔬菜的烹飪搭配方法彙報

第4小組:蔬菜的烹飪技巧彙報

各個小組的調查研究結束後,孩子們精心準備的資料紛紛上報。有打印的文字資料,有手筆和複印的圖畫資料,有工整謄抄的數據資料等等。然而,許多文字資料涉獵過廣,大都沒有經過分類整理,應對一大堆的第一手資料同學們可能會茫然所措了。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們將照片資料和文字資料按資料的不一樣進行分類。經過自評互評教師評,評選優勝小組。

第四階段:倡議、體驗、評價

1、整合展示材料,舉辦成果展覽

讓學生對自我的活動成果進行整理,舉辦一個成果展覽,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我實現的愉悦。

2、總結

各小組經過開展研究活動,在指導教師的幫忙下,他們各自完成彙報作品。為了分享各小組的活動成果利用活動課,組織他們進行成果交流。

在各小組利用課餘緊張準備彙報的同時,教師給他們出主意、提意見。我想,團體彙報是一個信息交融的良好環境。彙報的同學從精心準備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實踐本事和心理滿足感

(二)成果預設:

這一節實踐課和以往的主題活動一樣,要經歷前期準備、過程指導、彙報評價三個環節的組織和學習。學生在活動中,其知識本事、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將有了必須的收穫。

1、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資料

為了獲取與蔬菜有關的材料,同學們往返與圖書室,到網上搜尋,到市場蒐集。活動給了孩子們自由吸收養分的廣闊空間,把學生從校內引向了校外,拓寬視野,增長知識。

2、社會活動本事得到增強

生活是學生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基礎,學生在市場觀察、做菜的過程中感受到了給予的歡樂和社會大家庭的温暖。

有指導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網絡搜索小隊,系列活動的資料如:蔬菜、水果如何合理搭配才最有營養;時入秋季供給有利身體健康的水果、蔬菜;在研究結束之後,大家會感到以後必須要多吃蔬菜、吃多種蔬菜。同時為了中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應當呼籲全校的國小生都來吃蔬菜。

終極評價:

評價資料差異評價(a、b、c)

自評小組評家長評師評(綜評)

參與情景活動過程活動效果參與熱情

交流合作收集整理資料

研究彙報形式

觀察視點

探究本事

篇8: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開設的一門實踐性課程,是基礎課程改革中的一顆明珠,璀璨奪目。它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也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直接體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實踐操作中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然而現實中,國小生的年齡小、知識面狹窄、抽象思維本事差等生理和心理特點都決定了,在這一課程實施中要統籌設計,周密計劃。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具有嚴密知識體系和技能體系的學科界限,強調以學生的各種經驗、社會實踐和社會需要的問題為核心,以主題(課題或項目)的形式對各種課程資源進行整合的課程,從而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解決問題本事、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本事。注重學生實踐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多樣性,改變學生那種單一的以知識授受為基本方式、以知識結果的獲得為直接目的的學習活動,強調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如探究、調查、訪問、考察、操作、服務、勞動實踐和技術實踐等,強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的親歷和體驗。基於以上理論結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確立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

(一)知識目標

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社會知識,提高學生的生活本事;在勞動技術中學會花卉的種植與管理,製作摺紙花卉、小動物。在研究性學習中,瞭解研究資料知識,學會製作活動方案、多種研究方法、策劃各種展示活動。在濕地文化節中,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瞭解濕地、觀察濕地、保護濕地;在學生課堂中,學習各類課外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

方案設計更強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並掌握各種實踐的方法,使學生獲得進取的體驗和豐富經驗。在各活動載體中,發展學生的多方本事。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本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本事。綜合發展學生實踐本事,提高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本事。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要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學生構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以及三者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自我的職責感。

三、年段分目標

四、課程資料

五、課程實施

(一)課程實施保障

1、領導小組

學校成立學校校長為組長,教務處、級部長共同參與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各年級各階段活動策劃負責人,落實相關的職責任務。

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組長:胡順利副組長:張蘭英李雪梅三到六年級的級部主任組員:三到六年級的綜合實踐任課教師和班主任。

2、課時設置

根據學校特點,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課時安排採用固定課時每週2課時。根據需要可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的辦法。

3、師資力量

我校異常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我區率先實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專職化,將年輕、求知慾、上進心強的三名教師來擔任綜合實踐教師。三名教師,在區內優質課評選中都獲得一等獎,兩名獲得市一、二等獎。其中他們的研究成果在省市創新大賽中紛紛獲獎

(二)課程實施措施

1、準備階段

(1)成立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專項理論。

(2)召開教師會議,經過學校綜合實踐方案。

(3)以年級為單位,選擇子課題資料,撰寫年級活動計劃。

(4)對教師進行案例撰寫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培訓。

(5)分析學情,確立主題,設計教案。

2、實施階段

(1)制定學校實施計劃。

(2)分年級組按計劃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檔案,收集記錄學生體驗、反應。

(3)定期召開綜合實踐教師碰頭會,對活動進行交流、探討,對案例進行反思和評價。

(4)開展學生評價指導、探索並制定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評價指導體系。

3、成果展示階段

(1)積累資料,創造性地編寫綜合實踐活動案例

(2)舉行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3)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反思和總結,以進一步提高質量,完善機制,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六、課程評價

1、評價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進取性。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構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為主,它應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現狀況,對其優點、學習態度和提高情景進行多樣性地評價。堅持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表現進行評定、鑑賞。

2、對學生的評價

採用:成果彙報式、作品評價式、展示與交流式。

3、對教師的評價

側重於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規劃、管理、指導並方面的本事和實效。

篇9: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為了進一步促進同學間的瞭解交流,增強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樹立夢想,明確方向,讓大家提早為就業作好思想和行動上的準備,XXX決定策劃一些相關活動給全系同學供給一個平台。大多數大學生都會去參加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同學們必須收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感受了很多社會與學校的差異,同學們間必須很有多值得學習的經驗和可貴的心得體會能夠一齊進行探討,在系領導教師的支持下,XXX團總支學生會主辦了“寒假社會實踐交流會”這個活動。期望能夠經過這個活動,讓全系的同學在互相交流中到達思想上的提高和精神上的共識,能深入地認識到不一樣地區以及不一樣單位對工作人員的不一樣需要和特點,加強大家對社會的認識,提高服務家鄉支持海西建設的意識。

二.活動對象:XX學院XXX全體學生

三.活動主題:交流社會實踐心得共同提高支持海西建設從家鄉做起

四.活動目的以及意義:

1、經過交流總結實踐的感受和體會讓大家到達思想上的提高和精神上的共識;

2、經過説出彼此的心得感受,拉近彼此的距離,以促進同學之間的瞭解;

3、讓大家在交流中提高對社會的認識;

4、經過説説海西建設中家鄉近幾年的發展和變化,讓同學們感受到各個地區不一樣的發展情景,加強大家對將來的步入社會就業的信心

5、經過談論實踐中對為人處世的感受及對成功的看法,指引同學們構成正確的世界觀、

人生觀

6、鼓勵同學們在校時努力學習,明確自我的方向,從此刻起就為將來就業作好準備。

五.資源需要:人力資源:XXX團總支學生;

佔用地區:教學樓4-105教室;

物品需求:多媒體設施、相機、話筒等

六.活動流程:

準備工作部分:由系團總支學生會做好整體部署,由系團總支副書記負責主持整場交流會,規定參與的同學在當晚採取毛遂自薦式上台演講,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分配宿管部、祕書部負責現場秩序;記者團成員負責現場拍照、記錄;活動地點的申請,教室的設施檢修、現場的佈置等由學生會派相應人員進行處理;活動策劃好學生會派人員第一時間邀請嘉賓教師參與,通知各班級人員做好準備,通知準時參加。

活動開始部分:活動於20xx年3月19日晚19:30在教學樓4-105準時開始,研究到該時間段大多數同學都沒有課,能夠程度的讓全系學生參加該次活動,讓交流會效果儘可能的化。對於活動前的準備,要保證全部到位。交流會由主持人宣佈開始,並做簡要介紹,鼓勵同學踴躍自由上台演講,維持好現場秩序,做好現場記錄拍攝,時間控制好讓儘可能多的同學能夠上台分享自我的心得,最終,有評委教師做點評,並選出優秀演講者,交流會在22:00時結束。

七.經費估算:活動需要的策劃書、部分參與者的名單的打印材料,照相機,礦泉水等,總預算大約於:100元左右。

九.參與人員:活動組織者:XXX師等;活動對象:全系學生。團總支學生會。活動邀請的嘉賓:李教師,陳老

十.活動中應注意問題:

1、現場秩序的維持,不得大聲喧譁;

2,參與活動的同學很多,要讓活動進行地更緊湊、有條不紊

3、活動中,應聽從XXX團總支副書記張三xx的指揮

4、委派相關人員做好現場情景的記錄,不能有遺漏

5、活動需要用的物品購買過程需要開發票證明

6.活動結束要做好衞生,整理好教室方可離開。

十一:活動時間及地點:教學樓4-105教室,20xx年3月19日

編策單位:XXX團總支學生會

篇10: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進取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本事,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職責感。

二、總體目標: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構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初步本事;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強社會溝通本事,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瞭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習慣,養成勤奮進取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從事科學研究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本事。

5.經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等活動中的一些具體技能;並在活動中獲得參與綜合實踐的進取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養成合作、分享、進取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構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職責感。

三、具體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本事。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繫;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本事。

2.主動進取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本事,並構成社會職責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進取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本事;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本事,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本事,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夢想,進取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構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本事,養成主動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本事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構成自主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本事;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構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本事和創新精神。

5.組建一支基本穩定的師資隊伍,以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為抓手,加強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素質,推進課題研究工作穩步發展。

四、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針對學校實際,我們這學期倡導主要圍繞下列線索進行設計和開發。

1.利用學科課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學科課程,同時又是必修課程,不能成為其他課程的附屬品,但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領域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學科領域的知識能夠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夠在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拓展和加深;在某些情景下,綜合實踐活動也可和某些學科打通進行。學科知識不再是唯一的學習資源,所以我們應當突破學科教學自我封閉的僵化模式。擴展學生的知識領域,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本事,要使課堂成為學生整個學習生活的策劃中心,依託學科課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內外打通,對學科資源和非學科資源的開發進行一體化設計,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引入課堂。所以,我們將研究如果有機地與學科資料進行整合,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資料。

2.走進社會生活,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很多學生對自我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所以引導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獲得生存體驗,讓學生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從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進行研究,從學生身邊的小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也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如《吸煙有無毒害》、《網絡利與弊》、《瞭解身邊的環境》等經過參觀、訪問、實地考察、實際參與、親身探究等活動,瞭解社會的現象與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將着重引導學生構成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本事,增強社會職責感和社會實踐本事,加強學校與社會、教學與生活的聯繫,發掘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資源,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充實、更趣味、更有意義和富有創造性,有效利用校外教育資源。

3.走進自然,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根據學校及周圍自然環境的狀況,引導學生自主地從自然環境中發現問題,並指導學生經過觀測、考察、實驗、探究等形式,收集各種自然環境的信息,關愛自然,提高環保意識,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五、工作思路:

(一)整體構思,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落實課程計劃的要求,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空間。本學期,學校將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課程、特色建設、德育活動等聯繫起來思考,在各年級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制訂出詳細、全面、切實可行的活動綱要,以使綜合實踐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

(二)加強學習,提高對活動課程的認識。加強專題培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讓每一位指導教師都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意義,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學科教學實踐。培訓的方式能夠是多樣的:集中培訓、教研組研討、個人自學相結合,以“案例式”、“對話研討式”等學習形式使學習具有靈活性和多樣性,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究聯繫起來,使之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使教師在活動中不斷反思,獲得實踐經驗。

(三)進取參加教研活動,增強交流。進取參加省、市、區組織的教研活動,實現校內教師增強交流,本校與外校教師之間加強交流,吸取兄弟學校開展本課程的經驗,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四)注重過程,進行有效的實踐活動指導。本課程主要以活動為載體,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重點,主要以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社會考察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等學習來開展。學生經過社會考察、討論分析、主角扮演、辦報創作等社會活動方式,對主題進行探究、發現,經過從不一樣角度對社會問題和科學現象進行研究,自我去發現問題並作出結論。經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增加學生親身體驗的機會,經歷活動中的各種感受,在實踐中鍛鍊學生的創造意志,培養學生創造性個性品質,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注重學生的活動過程的展現。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制定研究計劃、記錄活動經過、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要及時瞭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景,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督促,並且這些事情要力爭在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內成員合作完成。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的過程中,親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要及時參與學生的研究,預設學生將會遇到的困難,給予有針對性的幫忙與支持,尤其是方法上的指導,幫忙學生找到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和探究方式,將教師的有效指導和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五)關注評價,深入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引導學生對自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收集好每次活動的方案設計、活動成果作品、反思日記、研究報告等,及時記錄自我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探究的過程和體驗;開闢學生成果展示。學校可利用學校廣播、櫥窗等欄地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小論文、小報告、小作品展示或展覽。讓教師、家長、學生都進取參與對學生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評價,採用自評、互評等方式,實現評價主體和評價資料的多元化和評價過程的動態化。

(六)加強和家長的聯繫,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能夠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會使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更加順利,所以可加強和家長的聯繫,爭取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七)具體活動資料:

1.尋找春天學做葉畫

2.認識綠色食品學做涼菜、水果拼盤,做餃子

3.小菜園經過採訪,實地察看,瞭解幾種蔬菜和水果存在的主要問題,

4.走進紙的王國學簡單的摺紙、剪紙

5.零用錢的調查調查採訪零用錢的去向

六、流程安排:

1、制訂並貫徹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討論活動資料,訂好學期活動計劃。

2、召開擔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培訓會。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研究性學習的有關材料,綜合實踐活動的優秀案例其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

3、按制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4、進行階段性的工作小結。

5、組織一次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活動。

6、收集整理活動資料。

7、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學生的評價工作。

8、總結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情景,撰寫專題總結。

七、活動評價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的,經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並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本學期將充分發揮評價這一機制激發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熱情,經過評價讓學生感受自我成長,促進自我反思,享受成功的喜悦。

1.注重過程: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可是分強調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將關注的視角指向國小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國小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能夠經過觀察,採用即時評語的方式記錄國小生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行為、情緒情感、參與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現,並將其作為評價國小生的標準。

2.尊重多元:國小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鼓勵並尊重國小生極富個性的自我表達方式:演講、繪畫、寫作、表演、製作等.在教師對活動做出評價的同時,經過討論、協商、交流等方式引導,國小生進行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注意反思:發揮評價的指導功能,引導國小生反思自我的實踐活動.經過調動國小生的認識和情感因素,激勵國小生自覺記錄活動過程〈異常是重要的細節〉、投入對問題的討論、對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動審視自我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我的行動,拓寬自我的視野,到達自我反思、自我改善的目的。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師評價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教師評價以下列幾項為標準:(1)深刻領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並以負責的態度參與這門課程的實踐;(2)不斷完善和更新自我的知識結構以應對學生廣泛的知識需求;(3)逐步發展活動中規劃與設計課程的本事組織、管理與協調的本事、探究與問題解決本事、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課堂教學調控本事。

【小編簡評】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彙總1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社會實踐活動方案範文。

【網友評價】

文字運用嫻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