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上巳節活動的策劃方案【精品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9.41K

上巳節活動的策劃方案【精品多篇】

上巳節的各族民俗 篇一

中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壯族:多於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説愛。

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

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布依族:於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

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並將捕獲的野物魚類按户分配,共享收穫的歡樂,後雲集於廣場,唱歌跳舞,歡度佳節。

黎族:稱三月三為“孚念孚”,節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預祝“山蘭”(山地旱稻)、狩獵雙豐收。

老人們攜帶醃好的山味和釀好的糯米酒,來到村中最享眾望的老人家裏,席地圍坐,在芭蕉葉和木瓜葉上痛飲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傳統的三月三節日習俗。

畲族:以三月三為穀米的生日,家家吃烏米飯。

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畲族百姓都歡度“烏飯節”,家家都做烏米飯,全家共餐,饋贈親友。

同時還聚集一起盤歌、跳舞,紀念這一節日。

連江縣小滄民族自治鄉畲族百姓也過烏飯節,這一天山村熱鬧非凡。

烏米飯是畲族人用山上的一種叫烏稔樹野生植物,取葉煮湯,然後將糯米泡在湯裏數小時撈起,放在木甑裏蒸熟而成。

這種烏米飯色澤藍綠烏黑,並帶油光,吃到嘴裏香軟可口。

由於烏稔有防腐、開脾作用,將烏米飯用苧麻袋裝起來,掛於通風陰涼處,數日不餿。

如果再加上豬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

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説。

烏米飯的來由,傳説是唐朝時,畲族英雄雷萬興領導畲軍反抗官府,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大山裏,失去外援,糧草斷絕,畲家軍只得在大山裏尋找食物。

時值深秋,山裏大部分樹木落果,唯有一種叫烏稔樹的野生植物,葉雖落了,枝條上卻掛着串串象珍珠一樣的甜果,大家採來一把帶回營地,雷萬興也嚐了嚐,感到香甜可口,於是傳令大量採集野果充飢,軍糧解決了,抗擊官軍取得了勝利。

過後有一年三月九年級,雷萬興突然憶起大山裏食過的甜果,便又想吃烏稔果,可是這時正是春天,烏稔樹剛剛抽出綠葉,那有甜果呢?鄉民只好採下烏稔樹葉子加工後和着糯米一起炊煮,結果糯米也呈現出同烏稔果一樣的藍黑色,香味很濃,雷萬興吃了,食慾大增,異常高興,下令畲軍每年這一天都煮烏米飯。

畲民們為了紀念雷萬興率領畲軍反抗官兵的勝利,在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這一天,男男女女都出門“踏青”,採集烏稔葉,家家都做烏米飯,流傳至今便成為畲族的一個節日,現今的“烏飯節”除了保留原有的習俗外,還載歌載舞,更加熱鬧非凡了。

土族

土族傳統節日雞蛋會。

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或三月初八日、三月十八日,因地而異。

屆時,在寺廟裏舉行獻牲酬祭,請法師誦經跳酬神舞,以禳災祛禍,保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與會羣眾還隨身攜帶許多熟雞蛋,一是自食,二是相互敲擊作戲。

布依族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較為普遍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

節日來源與活動內容,隨居住地區不同有所區別。

貴陽市烏當區新堡鄉一帶布依族將“三月三”又叫“祭地蠶”,俗稱“地蠶會”。

傳説古時有一莊稼漢,發現年年春播之後都有許多地蠶將幼苗咬死。

經過反覆觀察,他認為地蠶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馬”。

為避免幼畝遭受蟲害,他用了許多方法祭把都不靈驗。

後來,他在春播時炒包谷花去喂地蠶,結果保住了幼苗。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遠近的布依人家。

此後,這一帶的布依族為了保護農作物,爭取獲得豐收,於每年三具九年級會天,不動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羣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蠶”,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蠶咬死田地裏的禾苗,讓五穀豐登。

祭畢,人們沿田邊土坎邊走邊唱山歌,並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北部壩王河一帶,因氣温較低,此時楓葉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為“楓葉節”。

節日這天,人們到山野踏青遊春,兒童們摘嫩楓葉做成圓球拋打,婦女們則摘幾匹嫩楓葉插在頭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顏六色,做花糯米飯吃。

青年們到山坡上吹木葉、唱山歌。

如遇上稱心如意的對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達旦地對歌。

臨別時,主人家用芭蕉葉包着花糯米飯和雞腿肉分送歌手,作為節日的禮物。

貴州望漠縣布依族傳説三月九年級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驅寒。

此日有條狗請客的習俗。

貴州安龍縣部分佈依族傳説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

人們為避免山神放出蝗蟲傷害莊稼,確保農業豐收,舊有掃寨祭山神的習俗。

“三月三”這天,人們到村寨山神壇前擺設雄雞、刀頭等供品,還要殺一頭狗,將血灑在紙旗、紙馬和寨子進出要道口的石頭上,然後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員攜帶淋有狗血的紙旗,紙馬到各家各户掃除妖魔鬼怪。

各家大門口要設置一張長凳,凳上擺一隻裝滿清水的“水碗”和一隻裝有瓦礫石粒的碗。

“老魔公”在大門口咒念“魔經”,打幾個“農陽卦”,再將瓦礫石粒向這家房屋內亂撒,將水碗的水四處亂潑,掀翻大門前的長凳,扣起水碗,意為掃除了魔鬼。

最後,給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紙旗、佳上紙馬,另赴他家去掃。

村寨住户都輪掃完畢,“老魔公”口到神壇,將收掃的妖魔鬼怪集中鎮壓於神靈之前,然後全寨男人於神壇處就地會餐,稱為“陪神吃飯”。

該縣德卧鎮稱“三月三”為“趕毛杉樹”,又叫“毛杉樹歌節”,為期三天,聚會者達數萬之眾。

雲南羅平八達河一帶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對調的節日。

這天,男女老少來到河邊聽青年們唱山歌,觀看孩子們比賽劃竹排、打水槍。

有的人家還給孩子做花糯米飯分送到邊和寨旁;有的則用小花布口袋裝上雞蛋和各類食品,供玩耍和參加比賽活動的青少年吃。

羅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則要在這三天中,舉行盛大的遊山、對歌和交友活動。

方圓幾十裏的各族青年,屆時也來到馬把山腰一帶,參加和觀賞這一傳統的賽歌對調活動。

歌手們可以在這樣的場合中大顯身手,憑着即興作詩吟唱的天才,能和對手連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長的時間。

有許多男女青年通過這些活動建立了愛情關係。

侗族

侗家傳説,古時侗家的原始屬地總是以桐樹開花時為插秧節。

但有一年桐樹沒有開花,結果誤了農時,只好逃荒到報京一帶,為了吸取過去的教訓,每到三月九年級人們便吹蘆笙唱歌,走訪親友,並相互提醒該忙農事侗族,多於節日舉行搶花炮、鬥牛、鬥馬、對歌、踩堂等活動,亦稱“花炮節。

侗族三月三,節期為五天。

每逢農曆三月七年級,家家户户便開始準備。

八年級,姑娘們相邀到河邊撈魚抓蝦,並與小夥子們在坡上備辦野餐。

九年級清晨,姑娘們精心打扮後,提上精巧的竹籃,到菜園採來滿監葱蒜,在泉邊用水洗淨。

她們排成一字長龍,站在水邊小路上,羞澀地揮動籃子,悄悄地向山坡上張望,等待情郎討取。

此時山坡上早已站滿了人,裏邊有姑娘的家人,要看看到底是哪家後生討走了籃子。

一羣穿着整潔青布對襟上衣的小夥子,在人們善意的鬨笑中,一個跟一個地走上水邊小路。

上巳節的來歷是什麼 篇二

據農曆通書所載,古代的巳日定為三月九年級日,巳時即在中午的午時以前,俗稱“巳肘日卜到”(到即正午之意)。此節早在周朝乃是招魂袚禊的日子,古時上巳節的風俗是百姓齊到江河之濱,由女巫舉行消災祛病,洗滌垢穢、被除不祥的儀式。

隨着時代更易,此俗也逐漸衍化,變成了男女到野外踏青郊遊,林下水濱,欣賞大自然的風光,即所謂“三月三,踏青節”,這種變化,由以女巫神靈為主體、作中心的活動變成以人們為主體、以遊山玩水為中心的活動。

此後這種踏青郊遊活動又有所發展,詩人詞客,到此日登遊名山勝蹟,臨風吟誦,瀕水飲宴,進而發展為“曲水流暢”,嘯傲山水,盡情地享受大自然之美。這種發展衍化的過程,原來屬於宗教迷信的成份逐漸淡化乃至消失,而增加了人們的户外活動的內容。

發展到近現代,上巳節的原來意義和內涵已為人們所遺忘,更多的是認為“三月三踏青節”,發展成為一種羣眾性的郊遊,而這也就是現代旅遊活動的濫觴,現代旅遊,不論短途或遠程,春季固然是旅遊的好季節,此時萬象回春,百花竟放,到處呈現出大自然之美。但現代的旅遊者,除春季外,一年四季均有各種類型各種形式的旅遊活動,這也可以説是“三月三踏青節”之衍化發展而成為現代的旅遊活動。

上巳節的由來和傳説故事 篇三

農曆三月九年級是上巳日,是古人出門踏青,青年男女在野外相會、表達愛意的日子。三月三日為唐朝三節令之一,官府撥款,讓百官追賞為樂。皇帝照例賜宴曲江亭,以歌舞昇平。逢三月三日,長安全城沸騰,熱鬧非凡。唐代杜甫的《麗人行》這樣描寫節日的盛況:“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在西南及海南等地區的少數民族仍保持着三月三這一節日風俗,流傳至今,而且長盛不衰。雲南因為旅遊業的昌盛,所以三月三也格外熱鬧。西南少數民族中尤以納西族、黎族、壯族、侗族、苗族、布依族、彝族過三月三最為隆重和富有特色。

關於三月三的來歷,史料較少,不過黎族有兩個比較有名的傳説。

傳説之一

相傳很久以前,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災,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對兄妹—天妃和南音,他們坐在一個葫蘆裏,漂到燕窩嶺上被樹枝卡住,才得以倖存。兄妹二人長大成人以後,便決定分頭尋找伴侶,相約每年三月三回到燕窩嶺下相會。結果幾年過去,兩人都無功而返。妹妹忍痛用竹籤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與哥哥結為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於是,在這一年的三月三日,他們就在燕窩嶺下結為夫妻,從此他們在燕窩嶺上紡紗織布,生兒育女,開荒種田,挖塘養魚,繁衍後代。這就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習俗的傳説。以後每年三月三,南音、天妃及子孫們便回到這裏迎接春天。多年後,天妃和南音在山洞裏化成一對石頭。黎族後代為了紀念這兄妹倆傳宗接代的功績,把石洞取名為娘母洞。每年三月三日,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帶着糯米、糕餅、粽子和米酒,從四面八方趕來娘母洞前紀念祖先,以對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族的盛大節目。

傳説之二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石洞裏住着一隻經常禍害百姓的烏鴉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樂業。一天,烏鴉精抓到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這年三月三,俄孃的心上人阿貴上山救俄娘,卻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悲痛萬分。趁烏鴉精熟睡之際,俄娘殺死了烏鴉精,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此後,俄娘終身不嫁。可每年三月三這一天都要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後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這座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峯山。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黎族青年男女穿上盛裝集會於俄賢嶺,唱着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並普及到海南黎胞居住區,成為海南黎胞的盛大節日。節日裏黎族青年男女身着盛裝,帶着糕點、粽子,小夥子們捕魚,姑娘們做飯烤魚,然後把祭品供於俄娘洞洞口。拜祭畢,青年們會進行射箭、爬竿、摔跤、拔河、盪鞦韆等活動。因其來歷和主要活動內容都與婚戀有關,故三月三也稱為愛情節。

上巳節是什麼意思 篇四

俗稱三月三,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曆三月九年級。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女兒節”,是一種古代漢族少女的成人禮,一般在這個日子舉行成人禮。女兒們一般“上巳春嬉”臨水而行在水邊遊玩採蘭,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驅除邪氣,而且女子春天最愛在水邊遊玩。

在這一天,人們要外出到郊外遊春,水邊飲宴,在水邊洗滌污垢後祭祀祖先,舊俗以此日在水邊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魏晉以後把上巳節固定為三月三日,此後便成了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但有時仍以巳日為上巳節,不固定為三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