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2W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作文精品多篇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作文 篇一

鮑鑫媛

牛郎和織女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把王母娘娘給感動了,王母娘娘也拗不過織女,於是讓織女跟牛郎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這天在天河會面。這一天會有成羣的喜鵲在天河上搭成一座鵲橋,方便讓牛郎織女在此相會。

轉眼間又是一年一度的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了,他們一見面,就有説不盡的心裏話,話雖不多,但是彼此相望,正所謂“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相望過後,牛郎先開口問:“娘子,你在天庭過的還好嗎?”織女説:“不好,在沒有你和孩子們的日子裏,我過得是度日如年的日子,這‘好’又是從何説起呢?”牛郎又説:“不好又能怎麼樣呢?天庭有天庭的規矩,註定我們是不能在一起的!只能有這遠隔天邊的相望與相守。”話到此時,織女突然焦急的問:“孩子們呢?他們怎麼沒來?”牛郎聽後解釋到:“孩子們都上學了,為了不耽誤他們的學習時間,所以就沒有讓他們來。前段時間,先生還表揚了他們呢!”織女如釋重負地説:“哦,那就好,你幫我轉告孩子們,就説我希望他們能好好的讀書,將來成為國之棟樑,興許到那時,王母娘娘會看在孩子的面上讓我回到你們身邊呢!”牛郎説:“好的,我會幫你轉告的,時間不早了,我還要回去給孩子們做飯呢!”就這樣,牛郎織女在彼此相望之際,結束了這簡單而又短暫的會面。

這就是牛郎織女的鵲橋相會,你若想知道我是怎麼知道的,那我可以悄悄的告訴你,只要在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天晚上,偷偷的躲在葡萄架下面就能聽到喲!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作文 篇二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 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台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作文 篇三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作文 篇四

七月初七日為七夕節,亦稱“乞巧節”、“少女節”、“情人節”。

七夕節,主要是慶賀天上牛郎與織女的一年一會。來源於神話故事,民間習慣稱為天河配。

依照七夕節天上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山西民間有扎像慶賀之俗,就是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紮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相會。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以示祝賀。星漢燦爛之際,假如看到天河中有奕奕正白氣,閃耀着五色的光芒,就被以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徵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恩賜。據説牛郎織女是勤勞的化身,所以跪拜者求農求織求婚均可。求金求銀求暴利則要適得其反。一人只能乞求一事,求多則不靈。在吉祥徵兆眼前,連續三年誠心誠意乞求一事,則必然應驗。山西天氣,七夕前後多降雨,能夠連續三年乞求一事當屬不易。民間傳説,七夕節假如天上降雨,就是牛郎織女哭訴衷腸,預兆着夫妻和睦,家庭興旺。

七夕節裏,姑娘媳婦還有很多向織女討教手藝的七年級作文活動,稱為乞巧。

晉南地想象作文區習慣用當年產的新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編織物,置放案頭。或是用彩色紙,剪成上述景物,貼在牆上。祈禱後,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七個針孔者就被以為乞得了巧。

曲沃縣盛行男、女孩童以星星草、香節投水乞巧。

晉北地區習慣白天在院裏曬一盆水,因微塵飄落,盆水的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膜。將繡花針塗油以後,輕輕放置水面,能夠飄浮者則被以為是乞得了巧。

晉西北地區是在盆水中放置芽菜,將節前生好的芽菜,放置水面。在陽光照耀下,經過盆水的折射,水底倒影會顯示出各種動態,或蜈蚣、或水蛇、或水狗、小雞。倒影顯得越複雜越逼真,意喻藝巧越多。

晉東南地區女孩子,七夕節要逮一隻吐絲的蜘蛛,圈在匣子裏。第二天觀察蜘蛛的結網疏密狀況,越密乞巧越多。與少女一樣,少男在七夕節也要向牛郎討教耕耘本領。

晉南地區,習慣在木板或石板上覆土,土上製作茅屋小景,屋旁作成田園。田地中種粟生苗,稱之為“谷板”。

晉北地區習慣將小麥及各種豆類用水浸泡,促其生芽。七夕節,用綵線纏芽,稱之為“種生”。

晉西北牧童要為耕牛編戴花環,稱為“老牛過生日”。

晉東南流傳有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偷聽牛郎、織女説靜靜話的説法。

七夕節,民間喜用白麪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山西境內,家家要吃西瓜,喜歡在西瓜上刻畫花紋圖案,稱為“花溝。

牛郎織女鵲橋相會作文 篇五

大家知道七夕節的傳説嗎?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七夕節的故事。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天宮有七個美麗的仙女,尤其是最小的仙女,織女。在七姐妹中是最善良,最美麗的一個。

有一天,七姐妹結伴來到人間玩耍,美麗的織女結識了長相憨厚、勤勞善良的牛郎,並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情,最後她沒有和姐姐們回到天宮,而是和牛郎結為了夫妻,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着雖然貧窮,但是也非常幸福的生活。兩年後,生下了一對可愛的孩子。

好景不長,最終,王母娘娘還發現了七仙女中少了一個織女,經過拷問得知織女留在了人間,她就派天兵天將,不顧牛郎織女苦苦哀求,硬是把織女帶回了天宮,從此牛郎織女天各一方,相隔千山萬水,永遠不得相見,由於織女想念丈夫和兒女,就天天以淚洗面。後來終於感動了王母娘娘,於是允許牛郎和織女在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見,每當每年的這一天,牛郎就挑着一雙兒女來到天宮相見,這就是傳説中的七夕節 ,現在被人們稱為中國的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