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不該丟失的孝心作文600字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W

不該丟失的孝心作文600字

不該丟失的孝心 篇一:

“慈母怕聞雷,冰魄宿夜台。阿裒時一震,到墓繞千回。”王裒因母親怕雷,打雷時,就到母親身邊為她壯膽。母親去世後,每逢雷聲,也會到母親墓前去陪伴。這就是我國古時二十四孝中的“聞雷泣墓”,讓多少人驚歎、動容。

以古鑑今,許多人面對“你父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你的父母的喜好是什麼”等這樣簡單的問題時,都啞口無言。他們對父母的事情不過問、不關心、不理睬,更有人成年後,只是每月付出一些生活費來“履行義務”。我們不禁疑惑: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連傳統美德——孝心都丟失呢?

孟子日:“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現在,有多少人,即使在外旅遊也不願回家倍伴父母;有多少人,面對父母多回家看看的要求卻一口回絕;有多少人,在接到父母關心的電話時,又以工作太忙的藉口掛斷。父母將全部的愛傾注在我們身上,而我們卻被塵世的風煙模糊了雙眼,絲毫沒有孝順之心,最後落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地步,而到那時,父母的關懷已不會再有,留下的只有後悔和自責。

子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孝順並不只是讓父母吃飽穿暖,而是要愛,更要陪伴。被評為2016年東莞好人的賴傳娣,用一生的時間,悉心照料養父母,直到婚嫁都不離開家,在養母重病期間一個人扛起全家的生活壓力,也不忘盡全力照顧養母。賴傳娣一直踐行着“百善孝為先”的宗旨,從孩童到人母,她用逝去的青春書寫了一個大大的“孝”字,難道我們不該反思一下,也像她一樣,去陪伴父母,在他們失落時給予安慰,在他們生病時呵護照顧他們,就如小時候他們待我們一樣嗎?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記清父母的生日,瞭解父母的喜好,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回報、孝順他們,將不該丟失的孝心拎拾起來,並傳承下去,做一個讓父母順心、自己滿意的好子女,不是麼?

不該丟失的孝心 篇二

在高科技不斷髮展的今天,人們加快了行進的腳步,許多優秀的傳統被逐漸遺失。孝道,自然也難以倖免。

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大年三十,老兩口歡天喜地的等兒女回來歡聚,可等回來的卻是他們“工作忙,無法回來”的電話,老人嘴裏説着“你們忙,不要惦記家裏”,可眼中卻滿含心酸與失落。

社會越發展,品德建設應該越完善。我們不應該把“忙”當成藉口,從從而冷落了撫養我們長大成人的父母,這是對孝道的忤逆,是品德的丟失。

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孝道文化的核心。

晉朝時有個叫楊香的女孩兒,14歲時隨父親去田間割稻,忽路遇猛虎,兇殘地將她的父親撲倒在地,身單力薄的她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奮力撲到老虎身上,死死扼住老虎的喉嚨,最後老虎窒息而死,父親虎口逃生,她也安然無恙。

孝心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在危險面前不畏懼,在困難面前不低頭。試想,如果楊香不是出於孝心,手無寸鐵的她,怎敢與猛虎搏鬥,怎能想出扼住虎喉的辦法,父女二人又如何虎口逃生?由此可見,孝心會讓人激發出無盡的潛力,是我們當代人應該秉持的一種美德。

擁有孝心,並不意味着一定要為父母做出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在生活小事中,我們同樣也能盡到自己的一份孝心。

也許有人會説,一個年紀輕輕的學生,還沒有具備一定的能力,怎麼盡孝?其實不然。我們在幼兒園時就背過的《弟子規》中曾講過:“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惰……”可見行孝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難,只要平時認真聽從父母的引領,在學習中努力進取,用優異的成績和高尚的品格,讓父母欣慰、歡心,在家裏能理解父母的苦衷,多與他們交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分擔他們的勞苦,這些都是當代中學生可以做到的孝行。

行孝不分尊卑。家喻户曉的“二十四孝”故事中,上有漢文帝“親嘗湯藥”,中有名人高官黃庭堅“滌親溺器”,下有平民百姓路績“懷橘遺母”,可見,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孝道,踐行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應該撿拾起這份孝心,將這一傳統美德不斷地傳承延續,讓孝心在中華大地上永放光芒!

Tags:孝心 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