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秋節真_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1W

中秋節真_作文多篇

中秋節真_作文篇1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來歷:

據説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裏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原是帝王的禮制,後來達官文士也效仿,此風逐漸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中秋節的起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的傳説: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説,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節的習俗: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中秋節真_作文篇2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很重視,關於它的習俗,也很有趣呢!

在70年代的農村,大人小孩都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但是每逢中秋節,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蔚藍的天空上,在這柔和的月光下,無論多麼窮苦,家裏都要買上四個又紅又大的蘋果,放在桌子上,做成一個供盤,條件好一點的,還可以用上好的白麪,裏面放點兒糖,蒸成圓形的,就成了夢寐以求的“月餅”,也做成供盤,乞求蒼天保佑一家人的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現在生活富裕了,中秋節的食物琳琅滿目,家裏有各種各樣可口的水果,還有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月餅。這天一家人一起去賞月啦,一塊兒在家裏一邊吃月餅,一邊聊天啦,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啦,快樂無比,盡情享受天倫之樂。給親人、朋友送箱月餅,代表團團圓圓;給家人送一些包裝精美的蘋果,代表平平安安。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反映了:不能回家團圓的人,到了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除了春節,這是人們最重視的一個節日了。

八月十五正值農忙季節,人們歡歡喜喜吃月餅,高高興興收糧食,其樂融融。中秋節,代表豐收,代表喜慶,代表團圓,農民們收穫辛辛苦苦種來的五穀,臉上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小孩子們可以約好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晚上則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賞月,或是在家裏聊聊天兒,這是多麼美好的節日呀!

中秋節真_作文篇3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每一年的八月十五了。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實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因為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當中的八月稱為“仲秋”。

從古到今,客居他鄉的遊子常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來寄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祭月是重要的習俗之一。在古代,不光是皇帝有祭月的社制,平民老闆姓也有祭月之風,只是到了後來就變成了賞月,祭祀變成了歡娛。在唐代時中秋賞月的風俗最為旺盛,很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而且至今為止也還遺存着“拜月亭”、“望月樓”等的古蹟。

不過在中秋來臨的時候,讓我們最難忘的還是和親人朋友團聚所帶來的温馨和祥和。

人與人之間、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情愫往往能在風格迥異的節日意境中得以詮釋。因此節日也就成為生活中一種特定的溝通公式。

中秋節往往少不了吃月餅,而月餅是有感情的,她帶着濃濃的情意,給了我們思念的情懷。情誼的深厚是無法用物質或金錢的價值來衡量。

歲月的印記無法塗抹,時代的步伐難以停歇,生活中的感動也是無處不在,在中秋來臨之即,去探望曾經給予你點滴幫助的朋友和親人們。

最後在這裏我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別忘了常回家看看!

中秋節真_作文篇4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陽台上,吹着涼爽的秋風,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問媽媽:“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呀?”媽媽就給我講了觀於中秋節的習俗。

每年8月15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的中秋是一年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秀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8月15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月亮更圓滿,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又叫團圓節。

在我國,城鄉羣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師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孟良錄》中,那是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聽着媽媽所説的我禁不住想起一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是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與生風歸去,有空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時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有陰情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真_作文篇5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習俗則多種多樣,並且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節時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宮嫦娥。金門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婦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設案,桌上擺滿佳果和餅食,銀燭高燃,香煙繚繞,然後拜月。

中秋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約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焰熊熊,極為壯觀。

還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如今中秋習俗,遠不如舊時盛行,祭月拜月活動已經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羣眾賞月遊樂活動,唯獨吃月餅,仍很盛行,把酒問明月,慶賀美好生活,為遠方的親人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