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1國小生端午節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4W

2021國小生端午節作文多篇

國小端午節作文 篇一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端午節,目的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賽龍舟,我喜歡吃甜粽子,因為糖很甜,而且也有很多料,很好吃。快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看見媽媽先把兩張竹葉疊在一起,然後放入糯米和各種調料,包成各種形狀,再用細繩纏緊。粽子的口味很多,有綠豆,花生,豬肉,鹹蛋黃,冬菇等。還可以包成甜的,只放一點綠豆,熱了以後再加白糖吃,味道也不錯。煮粽子需要很長時間,熟了以後,一股甜絲絲的清香撲鼻而來,饞得我口水直流。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采!我喜歡端午節。

國小端午節作文 篇二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令流”,聽到這句古詩,我不禁想起了端午節。

相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結果,遭到貴族子蘭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言去職,被趕出了都城。在流放中,他寫下很多詩歌。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稱作“端午節”。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划着小船來到江上紀念他,一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中。從此,這就演變成了划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做粽子先要用鹹肉做餡,再加入少許味精、白糖、酒、鹽和生抽,然後用粽葉把它裹起來,最後用繩子把粽子捆起來,放入鍋中煮,一小時後就可以取出來吃了。

聞到粽子的清香,讀着關於端午節的詩,我感受到了祖國曆史悠久、文化輝煌,我期待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國小生端午節作文 篇三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媽媽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我的奶奶替我“解了圍”—— 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我的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

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我的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裏有説不出的喜悦。

國小生快樂端午節作文 篇四

在小時候,端午總是充滿着濃濃的歡樂色彩,在這一天人們放下平時的勞碌,開開心心地包粽子,扒龍舟,熱熱鬧鬧地快樂一天。我也不例外,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長長的米粒煮得泛黃,裏面包了豆沙或棗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紅的顏色,四角倔強的翹着,可愛極了。包粽子的葉子上沾滿了水,也沁入一點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滿嘴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餡兒。餡兒甜甜的,有了米,這種甜也不膩了;米中融入了棗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滿嘴“小鬍子”,媽媽見了笑我是隻“大臉貓”。我卻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頭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外婆了。

外婆會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動步子於牀前,從枕邊的針線筐中取出幾個香囊。那時外婆還只有我一個孫輩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會有五六個外婆做的香包。這些香包各式各樣,在我記憶中,似乎沒有導航地圖下載重樣兒的。外婆那時手還很巧,會做很多種圖樣。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陽、月亮、星星的;還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無論做什麼,就像什麼,雖説沒達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絕不比路邊買的那些差。

雖然我並不怎麼喜歡香包的那種味道,但那無疑是我那時的最好飾品。猶如天花亂墜。小姨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説什麼,依然“孤芳自賞”,跑去媽媽面前玩了。

現在物是人非,我穿過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長大了,表弟已經七歲,外婆也去世很久了。我們家端午節的習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沒有外婆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長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時心裏卻十分空洞,越臨近端午,越是如此。

懷念我親愛的飾物——外婆充滿愛意的香包。

國小生端午節的作文 篇五

今天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吃,有些地方還要舉行龍舟比賽,據説,這一風俗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一大早剛起牀,我便見媽媽拿着幾枝帶有香氣的草掛在了門口。我好奇地問媽媽:“這草叫什麼名字呀?為什麼要掛在家門口呢?”媽媽向我解釋:“這種草叫艾嵩,是端午節每户人家門口都要掛的。你可別小瞧它,它能驅除人身上的疾病。”我這才想起來,今天是端午節呀!再一看手脖,媽媽早幫我係好五彩線了。接着,我、爸爸、媽媽也分別用泡過艾嵩的清水洗了手和臉。家裏到自瀰漫着一股淡淡的艾嵩香。

我們一家三口圍坐 在餐桌旁,爸爸提議,我們來滾雞蛋。我挑了一個又大又圓的雞蛋,於是取名為“大肚皮”,媽媽挑的雞蛋個頭也不比我的小,為了增加它的鬥士精神,“勝鬥士”這個名字也就產生了。老爸的雞蛋看起來挺靈巧,就叫它“小機靈吧!”

決鬥開始了,擂台上放着兩枚雞蛋,不用問就知道紅方是我的“大肚皮”,藍方是爸爸的“小機靈”。媽媽一聲令下,我們便開始比賽。“一、二”我一用勁,“大肚皮”滾向“小機靈”。老爸也用手一搓,兩枚雞蛋分別衝向對方。可誰也沒料到,小機靈缺乏實戰經驗,晃噹一聲掉下“懸崖”,不攻自破了。“耶!我贏了!我跳了起來”。媽媽這時已經躍躍欲試了。我又開始挑戰媽媽。別看“勝鬥士”這個名字聽起來厲害,還不是一下就被我的猛將“大肚皮”輕鬆打敗了!

不論是輸了的`時“小機靈”、“勝鬥士”,還是贏了的“大肚皮”,都帶着我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吃進了肚。

我們吃粽子,玩遊戲,但可千萬不要忘了端午節的由來啊!

國小生端午節作文 篇六

端午節又要到了,從我到了北京以來,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端午節了。

在哈爾濱,端午節是很熱鬧的節日。小的時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給我和弟弟綁上五彩線,其中我最喜歡紫色的線,那個時候的五彩線通常是家裏用剩下的毛線,捲起來粗粗的一根,綁在雙手雙腳和脖子上,以祈求好運,當端午節過後第一個雨天,就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水坑裏,奶奶説五彩線會變成小蛇,然土壤變得更肥沃。綁完了五彩線,老媽就會帶着我們去松花江邊,用嶄新的手絹沾着江水擦臉,可是現在的江水變得很臭,不能再擦臉了。早市上,會有賣香草、艾蒿、荷包、掃帚、葫蘆、小老虎、布娃娃、充氣棒的,老馬會給我買一個好看的荷包和掃帚掛在身上,而奶奶會買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蘆掛在門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棗粽子和白雞蛋、茶雞蛋也會在這個時候熱氣騰騰的端上來。小時候喜歡玩撞雞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有的用鴨蛋,有的人用鵝蛋,有的乾脆用假的石灰蛋,結果沒個端午節都會吃很多的雞蛋。

國小生端午節作文 篇七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與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傳説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説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端午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裏面是用鹹蛋黃與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説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説:“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裏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