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84K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多篇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1

最近,一位小夥子由於佔用“照顧專座”,拒絕給一位抱孩子的女士讓座,被其丈夫連扇幾個耳光,痛打了一頓。此時一經報道,便引來各方熱議。在我看來,小夥子不讓座確實有違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但無論如何,讓座都不是一種義務,打人男子更不能借着道德的名義施以暴力,這本身便是不道德的行為,又怎能打得道德的進步?

讓座是一種美德,然而並不是法律規定的義務。美德的要求是高於法律的,也是沒有強制性的。公車上的座位作為一種公共資源,本來就應該是先到先得的。在享用這種公共資源時,人們是根據自身的處境或他人的特殊需要而主動自願地讓予他人,這種

行為體現的是急人所難、助人為樂的美德。正因為是一種自覺主動的行為,所以它才更能讓人感動;也正因為它是一種自覺主動的行為,所以我們只能提倡而不能逼迫。如果要用強制甚至暴力的行為去踐行不是責任也不是義務的道德行為,不僅不利於促進道德的進步,反而會讓人滋生對強制和暴力的抗拒。回看事件中打人男子的行為,打人男子敢痛打小夥子,根本原因是他誤解了道德行為的實質,他自認為自己是得理的一方,可以揚起“道德”的巴掌去懲戒小夥子不違法但不道德的行為,殊不知暴力的方式早已使他陷於不道德的爭議中了。由此看來,用不道德甚至不合法的行為是無法鞭策道德的進步的!

在當代社會,這種站在正確的一方,借揚起的“道德”的巴掌替天行道的行為不少。記得大約一年前,在廣州的地鐵上,一位老人由於一位年輕人沒有給自己讓座,竟當場與之爭吵,最後兩人還扭打在一起,不僅身體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還嚴重地擾亂了地鐵上的正常秩序。雖然老人的做法看似有理,也得到部分人的支持,但是,更多的民眾認為這種用暴力強行要求他人給自己讓座的做法讓人生厭。建立文明美麗的城市需要不斷提高人們的道德素養,而道德的進步需要的是人們相互之間的尊重、理解、寬容與愛。以“道德”名義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只會傷害一些真正擁有正義與道德的人,根本無法促進社會道德素養的提高。讓座,應該成為人們自覺自願的行動,而不是依靠暴力這樣赤裸裸的要求,更不應該在對方沒有自覺自願地讓座時揮舞起所謂的“道德”的巴掌!

相反,在一些地方,如果善用規勸、感化方式促使不道德的人走上正途的方法,其精神文明的建設往往取得了較大的收效。如在新加坡,人們從不亂扔紙屑,過馬路也從不亂闖紅燈,除了罰款以外,其道路兩旁是醒目的標語,當地人文明的行為也無形中感化和規勸着每一個到此的遊人,如果你做出不違法但不道德的行為,損害了他人的利益,沒有人會過來扇你幾巴掌,他們會跟你講道理,並以身作則,讓你在良好的無形與有形的道德文明氛圍中感到羞愧自責,漸漸地自己也成為一個文明有力的人。我想,這種軟性的措施,不是比揚起“道德”的巴掌、運用暴力的行為去強制教育與轉變某種行為更能有效地教育、影響着每一個人嗎!

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請收起“道德”的巴掌吧!要知道暴力是低級而不文明的行為,唯有用道理與行動進行感化,才能喚起更多有良知而還未踐行道德行為之人,從而真正推動社會道德素養的提高。試想如果那位男子對小夥子説説道理,或有他人自動讓讓座做個表率,這一件小事,就一定可以在小夥子的羞愧之中得到更好的效果了吧。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2

道德是什麼?道德是衡量一個人的社會準則,更是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基本品德。

何曾幾時。我不知厭倦的跟着母親,總是問:“媽媽,為什麼那個叔叔要去幫老奶奶過馬路呢?”而媽媽總是會欣慰的一笑,似乎被我的傻逗笑了,接着回答道:“因為那老奶奶老了,需要人們關愛,那叔叔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哦。”我又接着問個不停:“是什麼是道德啊?”但迎來的總是母親的笑而不語,我隨即便是又一陣的糾纏。

現在,道德已被宣傳為一種時尚,電視裏總會跳出宣傳道德的廣告,這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在物質化社會裏,道德從未被忽視,反倒成為一種時尚,一種引領時尚先驅的精神,註定成為日後社會中的基本要求。

現在,道德已被髮揚為一種生活,道德早已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德在這個社會不斷散發着它獨特的光芒,成為人們的助力,如陽光相互温暖着人們心間。當道德傳遞到他人那時,即是傳遞一份温暖,意大利詩人但丁:“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或許道德有時是一份微笑,一次舉手之勞,一次不經意間的提示。

未來,道德必定成為社會競爭的要求準則之一,成為社會的一部分,加速社會的發展。

現在,我已不再纏着母親,因為已懂了道德的含義。

人在做,天在看。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3

或許你在此時享受安逸,但你必須相信在地球的很多地方,會有一個受盡痛苦的靈魂在呻吟。被病魔與不幸纏繞的人,數不勝數,可許多人在臨行善舉時,總有諸多質疑,質疑那些想要得到幫助的人是否在行騙。

羅一笑,一個擁有燦爛笑容的孩子。在社會諸界向羅爾聲討錢款時,這個女孩悄然地離開了。她離開人世之前,人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讓輿論愈演愈烈,讓許多人不得安生。那些質疑者,為了對於自己沒有那麼重要的金錢,忘了想要幫助他人的初衷,質疑有難者的請求,用狹義的道德重重打擊了真正的道德,用一種極其殘忍的手段打擾着一個孩子的臨終。

不可否認,社會的道德詐騙、信用綁架層出不窮,即使如此,這也不是你不伸出援手的理由。在你為了質疑金錢的付出是否被騙的時候,那些真正患有疾病的人,已經在死亡的邊緣掙扎,你難道要為了少數人的行騙行為,而永遠放棄幫助他人?你難道要因為質疑,看着一個你有能力幫助的人永辭人世?

質疑帶來的,是人的醜陋,是這個社會無法洗淨的污穢,它不停的深剜着人類的心靈,使其逐漸的麻木不仁。正如穆旦所説:“幻化的形象,是更深的絕望。”質疑是你們所幻化的邪惡,這份邪惡吮食着社會的道德。途有餓莩,熟視無睹;網遇病患,視而不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漠然是必然?這不是我中華泱泱文明所傳承的德行,我們不能眼睜睜看着質疑淪喪道德而無所作為。

借海明威先生一言:“所有人其實就是一個整體,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為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我們的社會是同一個社會,我們的國家是同一個國家,在大體上看,我們皆為一體。如此我們便不能允許質疑充斥整個社會,讓喪鐘為我們而鳴。那些不幸的人,已經不幸,而幸福着的我們,理應去關懷弱者、關懷不幸。即使你的善舉可能落入行騙的圈套,那也好過於對一切的發生視若無睹,道德不需要別人的證明,自己作為了就好。

積小善引匯大愛,不要讓質疑淪喪了社會的道德、人性的真誠。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4

今天,天空陰沉沉的,但我心裏卻不知怎麼地十分高興。又蹦又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路上,我看見一位老奶奶拄着枴棍顫顫巍巍,突然腳下一滑,老奶老奶奶一下子摔在了地上。我連忙跑了過去,正準備把老奶奶扶起來,一對中年夫婦走在了我的前面,“小朋友,你力氣太小,扶不起老奶奶,讓我來扶。”那個叔叔和藹可親地對我説。

當叔叔正準備扶起老奶奶時,站在他身旁的阿姨對叔叔説:“別扶,一會兒你把她扶起來,萬一她又説是你把她弄到的怎麼辦?現在的人,包括很多老年人都惹不起,算了,我們走,別去管那麼多的閒事。”那位叔叔點了點頭説是,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老奶奶此時無助地眼神深深地撞擊着我的心靈,讓我終身難忘。

我望着他們離我遠去的背影,心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可恥、讓人可恨的人呢?我轉過身子,吃力地把老奶奶扶起,輕輕地用手抹去老奶奶身上的灰塵,並對老奶奶説:“老奶奶,下次一定要小心,走路要看好,千萬別再摔着了。”我看見老奶奶的眼眶裏含着淚水,對我説:“好孩子,真乖,快回家吧,謝謝你了。”

社會道德,是約束人們行為的一種準則,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尊老愛幼,這是我們更應遵守的準則,處理得好,會讓人感動,使人尊敬,給我們小孩子留下良好的印象,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以他們為榜樣,學會做人。處理得不好,會給我們留下終身難忘的壞印象,實踐良好地社會道德,只有從我們平日的一點一滴做起。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5

人的一生中,要想把一撇一捺書寫好不容易,一筆一箋,都會在各自的紙頁上落墨着塵埃的心跡,當在“得”與“失”之間徘徊的時候,就要用心的書寫“人”字了,用一筆寫成長,用一筆寫衰老。

“人”字看着書寫簡單,要想書寫好“人”字,不太容易,“人”字只有兩筆,其內容豐富,哲理深邃。每個人都需要寫一筆付出,這樣才能從付出中得一份收穫。

隨着高科技的發展,市場經濟也在不斷的發育成熟,教育部門也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的道德,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弘揚優秀傳統道德,以及學校的德育。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們,大力弘揚的在宣傳民族優秀道德,為培養民族文化。道德,這一字眼,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也是一種無形而又巨大的力量。

每個人都應該有勤勞樸質的品格,來激發道德責任感,道德的自覺精神和見利思義,都是崇德尚義的價值取向。

中華兒女有着五千年的優良歷史文化,一旦有了良好的道德責任感,就能確立正確的價值人生觀。靜飲一杯茶,靜墨一盞墨,碧翠淡研,滋長對文字的馨香。

人情和人性的美德在於求真,向善,在真善美的。理想上,優化這人性美的健康人格,讓真善美存在對事物的嚮往,讓一些邪惡醜惡的事物排斥,讓每個人都正視人生,完善人格。

人,往往對過遠的事物通常興趣不夠多,除了考古進化學家,誰會研究原始社會的戀愛婚配?太現實的東西缺乏一種美感,因此距離就產生一種美。

在塵世中,應該讓每個人的心都不霄於淺表的浮華,懂於社會與道德的深邃。閒抒一冊墨卷,盈香在手,一闕筆墨,墨繞於心,讓真善美追索生命的質樸本真。

在這個高科技裏,在中國的土地上,為人處事,處事交往,話語間和字裏行間,多半需要的是“留白”,因為“留白”是培除不必要的旁枝雜蔓。

中華文明是禮儀邦,五千年道德薰陶長,講仁愛,守誠信,自我約束憑心良;道德要弘揚,小康生活與文化建設來伴航,切莫一腳短來一腳長,經濟發展文化道德要同步,道德是中華精神的支柱,講誠信,講責任,講良心,切莫背叛於家庭。

人的一生中,要找尋永遠的依附,只有自信,自立,自愛,自珍;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天空和天地,那麼在各自的靈魂深處,就會種上馨香的蓓蕾。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謹記,有些話不要超過五句,説多了別人聽着就會膩,其實很多時候,説到兩句話對方就明白了,那麼剩下的三句話,跟主題不要有過多的關係,只要滿足於傾訴欲就行了。

道德的價值取向,是立國安邦和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在這個環節中,若,敢於少講話的人,必定是對話中的傳達威力而又有信心的人,因為真正有分量的人,只會講有分量的話。

在這個社會中,若,一個人的信任少了的話,那麼流言蜚語就會接踵而來;因此,威重,故而言貴。在社交關係中一定要牢記,你若與別人對話時,對方的眼神中若少了幾分的敬意,那麼提醒你,這時候你可以減少自己的話量了。

人的一生中,需要“留白”,道德與責任,能讓各自的言談保留幾分的服重和穩重,也會讓各自得幾分的應急把握。

在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裏,越來越趨同單一的娛樂追求者,抹煞着文化的品位,還時時忽略了家庭的責任。一個懂得生活的人,不會傷害自己的親人,一個懂得佈局的人,永遠不會把人生塞得太滿。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6

“人之初,性本善”,中華文明悠悠五千載,善良作為中華傳統美德,在漫長的傳承之途上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堅守善良的本性,便是堅守為人的道德準線。

本着“佛救蒼生於水火乃天性”的原則,老僧兩次被蠍子刺傷,仍毫不猶豫地把它從急流中救起,這既是對佛家施救本能的最好展示,也是對博愛胸襟的極力褒揚。

堅守善良的本性,不因危急艱險的形勢而退縮。

馬路上,一婦女因遭遇車禍而昏迷,路過的刁娜和丈夫立刻停車相助。路過的人怕增加不必要的麻煩,不願施手把傷者抬到路邊。刁娜和丈夫便義無反顧地護在傷者身前指揮車輛繞行。天色漸暗,一輛飛馳的轎車不慎撞倒了刁娜,致使她雙腿嚴重骨折。刁娜卻為自己拯救了另一個生命而欣慰。

車輛無情人有情!即使冒着生命危險,勇敢的刁娜依然堅守着善的本性,在車水馬龍中上演生死相助的大愛傳奇。

堅守善良的本性,不因金錢與安逸的侵蝕而褪色。

位於懸崖上的二坪村極度貧窮。教育資源的匱乏使村子的落後面貌依舊。而李桂林、陸建芬夫婦的到來,為這裏的孩子點燃了希望的燈火。放棄縣城優厚的待遇,他們領着微薄的工資,啃着硬饃喝着生水堅強支撐着。親友一再勸阻,他們卻狠不下心離開這羣渴求知識的孩子。

峭壁無意人有意!即使飢寒交迫,頑強的夫婦倆依然堅守善良的本性,在大山深處延續捨己為人的大愛故事。

縱使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善良的本性始終是愛不變的代言。然而慾望的膨脹,私心的滋生卻成了揮之不去的陰霾,導致一幕幕悲劇的上演。小悦悦被碾,路過的18人無一相助,而救人的陳阿婆卻被誣為想出名。人們善良的本性究竟去了哪裏?也許“彭宇案”使得無數本想救人者袖手旁觀,好心反被“咬”的社會怪圈讓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善良的代價如此高昂!人們甚至懷疑要不要行善,這是多麼可悲的現象!

儘管如此,我們卻不能忽視身邊依然存在的感動。那些“最美的中國人”依然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踐行着善良的準則。不論外界的紛繁複雜,都要堅守善良的本性。這既是美德的傳承,更是整個社會的期待!

堅守善良的本性,不為外界所動,保持心靈的淨土,彰顯高尚的人格,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美好!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7

世界有邪惡的黑暗和正義的光明。就是因為有了道德,才使我們看到美麗的曙光,而違背道德只能看到一片黑暗。有的人説:“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它可以讓你覺得快樂,讓你受人敬重。”可有的人説:“道德,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什麼用。這是那些庸俗又愚蠢的人才做的。”聽到這句話,我就忍不住想説:“道德怎麼沒有用?它能使絕望的人看到希望;讓無助的人得到幫助。如果沒有道德,我們怎麼會有這麼一個充滿快樂、和諧、温馨的家園?如果沒有道德,我們就無法在地球上快樂的生活。如果沒有道德,正義、幫助這些詞彙會在我們的世界上永遠消失!”

什麼事道德?怎麼才能讓“正義、幫助”圍繞在我們身邊?這不由讓我想起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的腦海浮現出了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那無一不是道德的縮影,無一不是在展示着道德的力量。

在我記憶深處,那是一個災情最嚴重的區域,有一個15歲的九年級學生雷楚年,他徒手救出了7名學生。看到他沾滿鮮血的雙手,分不出五官的黑臉和被撕得破爛的衣裳,我哭了。在電視畫面上,我看到記者叔叔問他:“你就沒想過自己的生命安全?”他抖動着因久未喝水而乾裂的嘴脣,拖着嘶啞的聲音説:“沒想過,只想救同學!”簡短而樸實的話語,令千千萬萬的人感動。一個小小少年,凝聚了對同學真摯的愛,更是傳承了幾千年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還有一位老爺爺堅持三十年清理馬路旁的小廣告,起早摸黑,風雨無阻,無怨無悔。他們的英雄事蹟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麼是品德高尚,什麼是道德修養。我們作為一個新世紀的國小生,要以道德為標杆,從小要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記得在暑假的時候,我把我家周圍的廣告紙撕掉丟進垃圾桶,王奶奶誇我是好孩子;學校裏,我將小店垃圾桶旁的垃圾撿起來丟回垃圾桶,老師誇我是好學生;在家裏,我幫奶奶掃地、洗碗,給爺爺脱鞋、倒茶,爺爺誇我懂事了……

那一句句表揚,每一次讚許,都讓我感受到了快樂,體驗到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幸福。

有人曾説:“細節決定一個人的成功”,點滴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道德,讓我感動,讓我享受,更讓我快樂而幸福。我們要捍衞道德,宣傳道德,實踐道德,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8

今年暑假,外婆帶我到張家界旅遊,其中導遊給我們講了兩個中華好品德的故事,這兩個故事震撼了我幼小的心靈,下面就和大家分享這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女大學生,畢業後找了個從事冷藏的工作,她每天下班都會幹一件事,就是向小區的保安説聲:“你辛苦了”,或者遞給他一個微笑,所以保安記住了她。有一天臨近下班的時候單位來了一批貨,於是她立即進冷庫進行擺放,冷庫的門衞沒有注意到她在裏面加班,下班的時候把她鎖在了裏面。到了晚上,小區保安見女孩始終沒有下班,便到女孩單位尋找,最後在冷庫裏找到了女孩,女孩已經快凍僵了,再晚點就凍死了。

上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尊重別人、關心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有時候甚至能救你一命。下面這個故事是導遊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一次,他帶的旅遊團中有一個殘疾人,遊玩到袁家界山頂,下山有兩條路線,一個是大約兩小時徒步走下山;另一條線路是乘“百龍電梯”下山。殘疾人乘“百龍電梯”下山可以優惠,最後這個殘疾人還是徒步走下了山,導遊認為這個殘疾人太吝嗇了,腿腳不便,這點錢都不肯花,殘疾人通過眼神看出了導遊的意思。後來這個殘疾人告訴導遊,他之所以不做“電梯”下山,是因為他們家不富裕,他和侄子一起生活,他想省點錢給侄子多買點吃的。

讀完這兩個故事,你有沒有被打動,心靈有沒有被震撼。是啊,尊重別人、關心別人是基本的處世素質,可是現實中有幾人做到了呢?我們亂丟垃圾—不尊重環衞工人,我們踩踏花草—不尊重辛勤的園丁,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現象。同學們,讓我們從國小會尊重別人、關心別人,尊重哪些為我們默默奉獻的人們吧!讓我們從小踐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我們這代人應有的貢獻。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9

社會道德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處事之道。它可以讓人與人和睦相處,誠信友愛,整個社會更澄淨,更和諧,更安定有序,如果缺失,則會造成世風日下,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我從朋友那裏聽説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我的朋友走在路口的人行斑馬線上,對面的紅綠燈閃爍着綠燈,而左邊的紅燈也很耀眼,一個阿姨好像不知道有紅綠燈一樣,從左邊的道上飛馳而來,一下撞到了朋友的腿上,蹭掉了好大一塊皮。那個阿姨也摔倒了。可是起來後,她不但不道歉,還破口大罵我的朋友:“你瞎了眼了!”我的朋友捂着傷腿小聲説:“對不起!”“才説對不起呀!我的車子壞了怎麼辦?我摔傷了怎麼辦?不要臉。”説罷,那個阿姨頭也不回地走了。行人見此情景,紛紛指責她的無理行為,在一片指責聲中,不知道她的心裏有何感受。

還有一次,我去逛街,看見有兩個人行人撞在了一起,要説撞的也不嚴重,只要相互退一步就什麼事也不會有,可是,他們卻吵的一塌糊塗,招來一羣路人圍觀,場面不可收拾。

這樣的大動肝火,除了有傷身體,遭人譴責、恥笑外,一點益處都不會有。我覺得,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向有道德的人的行列邁進,但也有少數人不懂什麼是社會道德,更不會去做。

社會道德就像一棵大樹,翠綠的、新鮮的就是那些有道德的人,而枯黃的、敗落的就是那些缺乏道德的人,要想讓這棵大樹枝繁葉茂,就要有充分的陽光和雨露,要不斷地修整澆灌。我希望,每個人能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都能成為社會道德大樹的一片綠葉,讓有道德的種子在每個人心中萌芽,並茁壯成長!

以社會道德為話題的八年級作文 篇10

“扶起老人反被誣陷”這一事例給這平淡的日子裏留在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比如彭宇案一例:公交車站上一老太跌倒在地,正下車的彭宇上前攙扶,並陪送老太至醫院,嗣後老太稱是彭宇造成她倒地後果,訴至法院後彭宇成為被告。彭宇極辯自己未衝撞老太,上前攙扶只是做好事。法院一審後判決雙方均無過錯,但仍要彭宇適當承擔老太醫藥費的40%,即補償賠款45876.6元,彭宇不服上訴,此案無果。

風兒輕輕的吹了起來……

隨着網絡的傳播,彭宇案在不短的時間內傳遍了大江南北,使不少想做好事的人望而卻步,引起了社會輿論嚴重反彈。

漸漸地,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一場人心泯滅的“無硝煙戰爭”就結束在風起的微瀾裏。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道德困惑。這個時代既有徐本禹清澈的眼神,也有郭美美空虛的手袋;既有“最美媽媽”用雙臂託舉的精神之花,也有彭宇訴訟引發的道德迷思。但是,每個時代都有一個相同的追求:學雷鋒!

雷鋒的一生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價值路徑:偉大出於平凡,人皆可為聖賢。雷鋒是個平凡的人,它是中國家喻户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但他做的事值得人人為他豎起大拇指。

為了傳承這種精神,人人開始向向雷鋒學習:某民政辦與20名志願者來到敬老院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以紀念向雷鋒同志學習題字45週年,文藝表演完畢,大家都圍着老人促膝長談;學雷鋒小組深入各村進行愛心義診活動,通過免費為過往羣眾測量血壓、醫療諮詢、疾病診治、發放藥品和健康指導;幹部職工自願組成志願者服務隊伍,深入到敬老院,為該院56名老人送去了米、面等生活必須品和自編自排的小節目;某總經理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規定每週二、三上午9:30—11:30(節假日除外),上午預約15位60歲以上老人進店免費理髮……

“人類生存於各種社會關係之中,正是通過為他人的服務,才真正體現自身的價值。社會越向現代化發展,對人的這種要求就越強烈。”

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我們需要秉持公民精神,正如雷鋒一樣,他不會袖手旁觀社會的發展,而是積極參與這一進程;他會在人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而不是權衡再三退避三舍;他會把奉獻視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會對他人保持誠信、友愛甚至謙卑,而不是見利忘義損人利己。因此,總書記曾深刻指出:‘雷鋒精神對於我們這個民族和社會過去、現在仍然具有重大價值和時代意義。’”這值得我們深思。

風兒輕輕的吹了起來……

一場暴風雨般的“學雷鋒”在風起的微瀾里拉開序幕,往事芬芳,隨風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