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3W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多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 篇一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説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也就是説,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會學。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要更新觀念,改變教法,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培養他們自覺閲讀,提出問題,釋疑歸納的能力。

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終身受益。作為一名教師,要在教學中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這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充分的預習,成功的一半。2、書寫規範,品味漢字的形體美。3、背誦積累,陶冶情操。4、廣泛閲讀,拓寬視野。5、勤於觀察,樂於動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 篇二

古時有兩個人,一個年青人,一個老年人,他們是一對鄰居。

老年人有一身好的捕魚技巧,但年青人卻什麼也不會。老年人心地善良,為人大方,見年青人什麼也不會,也不能掙錢來餬口,於是每天把自己捕的魚分給年青人一條。

一開始年青還心存感激,每次老人送來魚時都會道謝,但時間一長,年青人就覺得老人給自己送魚是理所應當的,於是接魚時的態度以及對老人的脾氣也不再謙恭,有時因為魚不鮮而暴躁起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人更老了,年青人也日漸成熟。但年青人並沒有出去找養活自己的辦法,還是依靠老人每天給自己的一條魚生活。

有一天,老人去世了。可年青人什麼也不會,跑到老人屋裏想拿老人的捕魚工具出海捕魚,但年青人並不知道捕魚的方法,最終還是放棄了。最後,年青人因多日未進食,竟活活餓死了。

如果當初老人給年青人的是捕魚的技巧,而不是魚,那麼後來年青人也許不會餓死,又如果年青人去主動請教老年人如何捕魚,那麼年青人的結局也可能徹底改寫。

這個故事只是當今年青人生活的一個縮影,所以,同學們,也許你們是那個年青人,你們的父母是那個老年人,不要把父母對你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我們更應該去請教父母,學會自己生存下去的方法。同時也請記住這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 篇三

中國有一句名言叫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由一個小故事演變而來的。

從前,有個流浪小孩,他餓極了,很想吃一碗肥美的肉,再喝點鮮美的肉湯。換上嶄新的衣服,睡在舒適的大牀上。這時,他看到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在細柳下垂釣。老人旁邊放着一個魚筐,魚筐裏已經堆滿了鮮活的飛魚。小孩眼巴巴地盯着那筐肥魚。這時,老人發現了小孩。見他如此可憐,又目不轉睛地盯着鮮魚。心存不忍,就對小孩説:“孩子,你想要地話,我釣上來的這筐魚就送給你了。”然而,令老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孩居然搖了搖頭,對老人説:“你能教我怎樣釣魚並送我一根魚竿嗎?”老人雖然驚訝,但還是答應了。小孩學會了,釣上來的魚,有的自己吃了,有地賣了,生存了下來。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答案,不一定比方法更重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 篇四

小時候呀,我就聽過母親講一個故事。我的母親是一個有過故事,也有過不少閲歷的中年婦人,她長相普通,氣質卻不凡。那是一種經歷過許多,卻從不為所動,淡然又冷靜的氣質,或許正是母親的這種氣質吧,讓我十分尊敬她,她教會我的很多東西,也是學校裏教不會我的。

我真的覺得很有意義,很多時候她教給我的都是她曾經經歷過,吃的虧跌的跟頭,我或許從小就在她的話語洗禮中成長吧,我並不是那種十分衝動,也不是幼稚的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孩子,我反而能把她説的話聽得進去。她也很願意和我分享她的故事和經歷,更願意教我一些道理。可在她教我的無數道理中,我卻有一個道理並不是怎麼明白,或許那時候年齡還是太小,多少思想還有些稚嫩,心裏還有些懵懂吧。那就是母親和我説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故事了,我歪了歪頭,聽了聽母親講了這句話,傻笑的咧着嘴,説道:“母親,給我魚不是很好嘛?我自己都不要去努力啦,有免費的午餐挨,那不是很好的事情嘛嘿嘿……”説真的,那個時候的我真的是這麼想的,雖然我也知道做人要腳踏實地,是不會有免費的午餐的,可我還是忍不住的去幻想了,畢竟年齡小,而且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免費的午餐的話,誰還願意刻苦勤勉的工作呢?又不是傻子。

母親也是個脾氣較好的人,温和的勾起脣角,小手指一彈我的小腦瓜子,輕笑道:“你個小滑頭,當然不行了!”我表示不解地看着她,她這才緩緩和我道來,原本給別人那麼多的魚,還不如教給別人垂釣的方法。因為就算你現在有再多的魚,可是你嘴裏的魚總有一天會吃完的,可只要你會了釣魚的方法,那麼你無論何時何地都能靠着自己的雙手去釣到魚啊,那麼就再也不會餓死了,別人的魚只能救你一時,可假如你學會了釣魚的方法,你就能釣到許多的魚,足夠吃一輩子的魚不是嗎?給別人很多的魚,並不代表你希望她好,如果你能教給她釣魚的方法,那才是真正的好朋友啊。這道理是一樣的,一個人就算有着金山銀山,可人嘛都有慾望,這金山銀山揮霍的也自然極快,也總有一天,金山銀山都會被消耗掉的。可假如你知道如何去賺取這金山銀山,那麼你得到的財富寶貝才是取之不盡的,以後你也是吃喝不愁的,因為你有方法啊!

是了,有方法可以保你一世富貴,可只有暫時的財富,卻不能保證你的未來和以後。別人給你的東西也是隻能保證你的一時,可你的以後怎麼辦呢?難道就一直憑藉着別人的施捨嗎?當然不行啦,肯定還是要靠你自己手中的方法去努力,去獲得自己光明的以後得咯!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 篇五

想必同學們大概都聽説過老子説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吧?是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説,與其給人幾條魚,不如把打魚的本領教給他。幾條魚只能解決他們暫時的飢餓,有了打漁的本領便會一生不愁。

對我們學生來説,成績——分數,在這種指揮棒的指引下:教書的變成了教書的傭人,讀書的變成了讀書的奴隸 。可悲呀,實在可悲。我們的成績變成了老師們向上爬的階梯!我們學生,也只不過是會背書的機器,會做題的工具!這樣的話,畢業後,恐怕除了會罵老師以外,可能什麼也不會。因此,我認為老師除了讓我們學到知識以外,更應該教給我們學生學習的方法,一種更為深層次的理念!

魯迅筆下的“孔已己”是位有學問的秀才,茴香豆的。“茴”字就知道有四種寫法,可是他最終還不是凍餓而死嗎?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又怎能稱之為“人才”呢?而作為中國古代大發明家的黃道婆,雖然只是一位童養媳出身的農村婦女,沒有學歷,沒有文化,卻發明了編織工藝與設備,又怎能説她不是“人才”呢?

就拿我的事來説吧,媽媽喜歡聽音樂,但用電腦不是很熟練。所以,當她要聽時,總要把我找。有時候,我正學習呢,沒辦法,我只好弄電腦。有一天,媽媽對我説,總是這樣太麻煩了,不如你教我怎麼用吧。我想了想,便答應了,最終媽媽學會了。自那以後,我也清閒了不少,媽媽自己也可以嫻熟地用電腦,聽音樂了。確實,與其天天給她弄電腦,不如一次給她教會方法。

所以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九年級作文 篇六

索取,往往沒有自己努力來的長久。唯有憑藉着自身的本領,擁有一技之長,才能偏安一偶。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貧窮,不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域依然存在。雖然,社會大眾之中不乏有很多愛心人士在捐款、捐物、救濟窮人,但卻總是無法動之根本,助其改變。貧窮,依舊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幫助那些陷於困難中的人們,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為什麼卻無法消除貧窮這個大問題呢?以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其實,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予漁。既使許多貧窮之人可以得到一絲絲的幫助,但不論給予再多的東西,最終還是會被消耗一空,無法在真正的生活上做到根本的改變。但,如果可以教授他們生活的技能的話,那麼,還有人無法在這種情況下生存下去?與其送他們可以短暫支持生活的物品,倒不如將一些特殊的技能交給他們,讓他們可以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生存下去。所以,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貧窮,可以説是社會乃至國家面臨的大問題之一。但是,即使在小小的校園中也都存在着許許多多看似很小的問題。

校園教育,是一塊影響孩子終生的聖地。可 本站 是,在中國的校園教育中,任何事物的正確答案好像只有一個。學生起來回答的時候,總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回答不符合“標準答案”,怕被老師斥責。現在,很多學校已經意識到了真個詬病,但真正根除,有那麼容易麼?它已經根深蒂固,現在人們的挽救之法無異於揚湯止沸。學生們呆板地學習着,被束縛在書本之中,不敢逾越雷池一步。學生們,差不多已經變成了一台習慣接受的學習機器。

陶行知先生説過:“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解放孩子的嘴,使他們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們能接觸社會自然;解放孩子們的時間,使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他的教育方式是讓學生們自己去探索、去創新。可是,能這樣做的學校太少,或者説還沒有普及。所以,我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與利,不如授人與力。做任何事,沒有自己的本領,光靠文憑、學歷是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的。與其坐吃山空,還不如利己之技來創造未來。在這個世界上,真正需要的是敢於開拓未來、創造未來的人才,而不是渾噩度世的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