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民俗民風的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7W

民俗民風的作文多篇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説,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慣。守歲的習慣,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户户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説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慣。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2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星洲國小張清晨

指導老師張君君

爸爸老家在餘杭,每次回家大家一起吃飯,同席的人都要談論什麼菜怎麼燒好吃,哪個菜有多少種燒法等等。媽媽老家在東陽,吃東西就要簡單多了。每次説起吃,媽媽就説:“餘杭人只知道吃,浪費!”爸爸就回嘴:“東陽人不會吃東西,只會吃苦!”

我因為生在東陽,長在東陽,當然要幫媽媽一些。每當這個時候,我馬上振振有詞:“東陽怎麼會沒有好吃的?每次燒瓦罐雞,老爸,你不是吃得津津有味?每次吃那糯米楊梅,你不是都説好吃?……”老爸只好點頭:“是,是,這幾樣的確是美味……”

説到瓦罐雞,我們每次回東陽老家過年,外婆就要燒給我們吃。早上,外公早早起牀,到後院竹林裏逮一隻他自己養了大半年的雞,殺雞、放血、拔毛,清理乾淨。外婆呢,拿出放在櫥櫃頂上包得嚴嚴實實的瓦罐,洗得千乾淨淨。據説這個瓦罐還是我媽媽的外公用過的,真正用泥土燒製而成,現在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買到了。

外婆把雞切成小塊,平平整整地放進瓦罐。接着,切一些生薑、大蒜,鋪到雞塊上面,再放入一些香菇、黑木耳、肉片,加鹽,然後倒人黃酒、醬油,最後添上外公挑來的山泉,瓦罐就滿了。

外公拎出煤餅爐,生火,放上一口大鐵鍋。在鐵鍋裏放三塊瓦片,再把瓦罐放到這三塊瓦片上,以免瓦罐爆裂(這個鐵鍋裏是不放一點水的)。最後,在上面倒扣上一口鍋,就一點縫隙都沒有了。外公説:“這樣,雞的香味就一點都逃不出來了!”

從早上五六點鐘開始,一直燉啊燉。等到中午卜_一點左右,外公才小心翼翼地取下倒扣的鍋,端出瓦罐。啊,香氣撲鼻而來;湯金燦燦的,清澈見底,喝上一口,鮮美異常;咬一口雞肉,既香又嫩……大家紛紛舉筷,大快朵頤。

要是有小孩子在,外婆就會對我們説:“多吃一點啊,這雞是很補的,讓你們腦子聰明一點,讀書讀得好一點!”我們幾個孩子就會笑着,多喝一碗湯,多吃一塊肉。

媽媽告訴我,東陽多的是山地丘陵,以前條件差,只有逢年過節,來重要客人時,才會端出瓦罐雞接待。現在,吃瓦罐雞的機會多了,只是純正的瓦罐難找,純正的土雞也難找,味道就沒以前那麼好了。

難怪,我吃外面飯店裏的瓦罐雞,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呢……

小作者按照瓦罐雞的製作順序,從殺雞清洗到剁塊用料,再到瓦罐燉煮,逐層介紹,文筆流暢,條分縷析。

瓦罐雞,顧名思義是以瓦罐烹飪而成的雞。小作者緊扣“瓦罐”重點着墨——“據説這個瓦罐還是我媽媽的外公用過的,真正用泥土燒製而成,現在已經沒有地方可以買到了”“在鐵鍋裏放三塊瓦片,再把瓦罐放到這三塊瓦片上,以免瓦罐爆裂(這個鐵鍋裏是不放一點水的)。最後,在上面倒扣上一口鍋,就一點縫隙都沒有了”,從而令讀者體會到瓦罐雞的製作考究、烹飪獨特,對東陽瓦罐雞自然望文生津、心生羨慕了。值得一提的是,習作收尾言有盡而意無窮,究竟“少了點什麼”,不同讀者將有不同的體味,堪稱豹尾。

一個好的開頭能夠緊緊抓住讀者的心,吸引讀者靜下心來閲讀。文章伊始,新穎別緻、巧設懸念固然好,不然至少,也要做到言簡意賅,直奔主題。建議把第一、二段合併,讓文章更顯緊湊、清新。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着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説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着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説:“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

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七年級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

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七年級至九年級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着大人們在這一年裏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

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裏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複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4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廣西桂林旅遊。在旅遊過程中,我發現廣西桂林的瑤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風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假如你有一天去瑤族遊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着一漂亮的銀項圈,而且這銀項圈外人是不能碰的,這表示她還沒有結婚。因為每個瑤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長就為她訂做這個銀項圈為她戴上,只到她結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為解下來。那麼,如你看到脖子上沒有戴銀項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問一瑤族小姑娘幾歲了,應該問:“你家酸魚淹多久了”她就會告訴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齡。如你説“你幾歲了?”她理也不理你。原來,她們從剛生下來的那天,她阿爸阿媽就一定到街上買條大魚淹下,直到她結婚那天,這魚才能拿出來做給她舅舅吃,別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個小夥子,哪天你到瑤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了你一腳,你千萬別生氣的也揣她一腳。因為,她揣你一腳是表示她喜歡你,揣得越重説明她越是喜歡你。如你也踩她的話,説明你也喜歡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馬上就會請全寨的長老來訂親,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夥子看上誰家姑娘呢?他就會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樓下唱歌,如姑娘喜歡他,就會和他對唱,如姑娘沒看上她,就會灑一盆冷水下來,那他就會知趣的走了。

同學們,你們説瑤族的風俗有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