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華好家風徵文新版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3.59K

中華好家風徵文新版多篇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一

自從我們學校開展了“好家風、好家訓”的倡導之後,爸爸就經常説“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於是在這個假期裏,應爸爸的提異議,爸爸、媽媽和我分別給對方設定了規定和準則,都希望對方能改掉他的壞毛病。

當天,爸爸正式的召開了家庭會議,拿出了紙和筆,開始制定規定,聽説我有權利給媽媽設定規矩我很興奮,給媽媽足足設定了八大條,其中就有“晚上不許玩手機”和“不準打罵孩子”這樣的規定,設定完畢交給爸爸審核,居然全都通過了。當我看到自己的規定時發現居然有那麼多,而且竟然有“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驗算紙使用要整潔乾淨”,“書本不許卷書角”等等這樣的規定。我當場舉手表示反對,因為這些都是我不愛做的事情。爸爸採取了投票的方法舉手表決,沒辦法,少數服從多數,我的—被駁回,我無奈的在規定上籤了字。

開始幾天,我很難完全遵守,因為這些都是我以前身上的毛病,但是我看見了媽媽不再玩手機了,也不再大喊大叫了,也在努力的按照規定去做時,我在心中默默給自己加油,媽媽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我鼓足了信心堅持做到規定上的每一條,慢慢的這些以前很難做到的也變的不那麼難了,不少毛病現在也都被改正了。説來也奇怪,自從我改掉了這些壞毛病以後,經常可以看到老師臉上對我的笑容,有的老師還因為我的轉變給予了我口頭表揚。

其實我知道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通過規矩以身作則,改掉自己毛病同時,也改掉我的毛病,我要堅持按制定的家庭規定去做,不斷改掉自己的毛病,讓壞毛病從我的身上消失掉。

最美家風徵文1100字 篇二

惜物

不知不覺間,母親已經到了花甲之年,雙鬢的白髮和臉龐的皺紋訴説着她操勞奔忙的前半生。兩週前,正值三秦大地夏收大忙,我回老家看望她,她正在村裏已經收割過的麥地裏撿遺落的麥穗。

“這麼熱的天,你咋在這裏撿麥穗,中暑了怎麼辦!”我有點生氣地説到。

“在家裏坐着也沒事幹,這麼好的麥穗遺落在地裏,不撿起來就浪費了,種一料莊稼不容易呢。”她一邊説着一邊提起已經快裝滿的簍子。

這就是我的母親,即使在物質極其豐富的今天,她也見不得一點浪費,勤勞、素簡、惜物是她踐行的生活方式,也是帶給我們子女最大的精神財富。

現在不少人推崇日式極簡的生活方式,我想母親已經是極簡主義的高級玩家了,非必要的東西堅決不買,買了新的替代品舊的東西及時處理掉,桌面乾淨整潔、廚房整齊有序、衣櫃分類明確。用了三十年的牀單依然平整、十年前的風扇依然乾淨有力、陪嫁的實木餐桌經過重新粉刷重煥光彩……家裏的一件件老物件都在見證着母親惜物、素簡的生活方式。

我想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學習

在國小時期,有一天家裏的院子正在用水泥硬化,放學後不能立刻回家寫作業,需要等水泥幹了之後,於是我出門玩兒去,開心不已。晚上回到家,母親説快快去寫作業。我心裏一驚,我以為可以矇混過關不用做了,母親説:“學習這事,容不得半點僥倖。”這句話伴隨着我警醒着我直到今天。

母親對子女是這樣要求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她35歲學會用自動縫紉機,50歲學會騎自行車,三年前學會智能手機,現在為了防止自己的學習力退化,每天有聲朗讀30分鐘報紙。她保留着自己學習的很多資料,新式縫紉機的説明書、我哥給她繪製的智能手機的使用圖、讀過的報紙片段。現在回想起來,她一直以身作則,為我們上了一堂以“學習這事,容不得半點僥倖”為主題的人生課。

我想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奉獻

我家兄妹四人,如今都已經成家立業,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崗位揮灑青春。每每回家母親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好好幹”。是啊,這四個字飽含一位母親對子女的無限寄託。這讓我想起來,母親那些“好好幹”的瞬間。村裏修路,每家都要有人前去義務幫忙,而我家我媽在修路的工地上呆了快一個月。村裏成立了孤寡老人免費食堂,她只要有時間就去後廚幫忙。鄰居小輝是孤兒,母親常常給他送去幹淨的衣物和飯菜……

我們以前常説母親愛管閒事,她説這都是行善積德的好事。去年小輝帶着女朋友回到村裏,送給母親一個鐲子,感謝她多年的照顧,母親淚目……

如今回想起這些往事,才深覺母親所傳遞的就是我們如今所説的“奉獻精神”,為集體,為親朋,為家人,她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奉獻自己的温暖和善良。

我想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如今,我們兄妹四人常常回想起在成長道路上母親的那些直擊心靈的瞬間,這些瞬間成為彌足珍貴的心靈家風,也是生命的家風,心靈的家風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長,生活的道路越平坦。如今,我也成為了一位母親,我要把好家風代代相傳。

我的家風故事一等獎優秀徵文 篇三

我是家中最小的男子漢,我的爺爺是家中最大的男子漢。我的爺爺,他傳承了中華傳統美德中的勤勞、節儉和上進,這些美德成了我們的家風。

我的爺爺從十三歲開始挑水做家務。十五歲時,學習成績很不錯的爺爺因家庭困難輟學,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農民。後來雖飽受貧困與飢餓,卻無半句怨言,憑藉自己的努力,養活了全家,而且成為了周圍人公認的勞模。除了農活,我的爺爺還學會了修房子和燒磚瓦。有好幾次,他一個人在窯洞裏燒磚,一住就是半個月。此外,他還學會了木工活,能做一些比較實用的傢俱。爺爺的一生中,勤勞的故事説也説不完……

現在爺爺已經六十六歲了,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主要靠打掃衞生貼補家用,偶爾空閒依然會去做零工。這份勤勞被爸爸很好地傳承在了工作中。他經常早出晚歸,忙於工作。媽媽常説:你爸爸是把工作當成了事業做。而我,就用努力學習來延續我們家勤勞的家風。

曾經有一次,爺爺外出打工,半年後出門時帶的五百元還有三百多元躺在兜裏,掙的工資更是一分未動。平日裏,爺爺收藏了很多我眼中的廢品,但關鍵時刻它們卻總能派上用場……而我和爸爸也深受影響。我倆經常把喝過的礦泉水瓶、廢棄的書紙和快遞箱等東西攢起來留給爺爺。每次爺爺收到我們的廢品可開心了,因為這些東西不僅可以賣錢,還體現了我們節儉不浪費的優秀品質。

儘管爺爺年齡大了,眼睛也有些老花,但他還是會在閒時藉助手機去學一些電路知識,而且他做的學習筆記可整齊了!他不僅學,還學以致用,家裏常用的小家電要是壞了,都是爺爺把它們修好。爸爸一有空就會看書,而我也喜歡看,尤其是歷史類的書。

習爺爺説過:“好的家風引領人向上向善”。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價值體現和傳承。我的家風,就是對長輩們的行為傳承。他們把勤勞、節儉和上進的美德刻在骨子裏,化在行動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禮物。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四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她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處世為人理應與人為善”從自己小時候,爸爸媽媽教育自己要尊重長輩,做人要誠實,不幹壞事,不説髒話。在與小朋友的交往中要友善,不要對小事斤斤計較,傷了和氣。做一個寬容、有涵養的女孩。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爸爸媽媽也在生活中儘量創造好的環境,她們約定好儘量不當着自己的面吵嘴和談論大人之間的“爭鬥”,希望在自己面前呈現的都是善良的一面。

“用財太奢最可恥”這也是她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時常告訴自己要節儉,不能攀比浪費,不要攀比別的孩子的吃穿,但在衣着得體方面一定要像表現好的孩子看齊,衣服要乾淨,不能弄得皺皺巴巴的,黑乎乎的,她們物品要擺放整齊有序。媽媽會給自己足以她們支配的零錢,但是她們必須學會理財,什麼時候該花,什麼時候應該節約。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大廟會”活動中,自己很合理地運用了她們的零花錢,也為災區小朋友捐獻了自己她們的零花錢。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自己相信,不管將來社會怎麼變化,她們都要做一個誠實本分的人,這就是她們家最基本的家風家訓。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五

家,給人以温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説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作為高級工程師的爸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媽媽會時常唸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聖詔”,也可以説成是我的家風。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於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弟弟則端茶遞水,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説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於是博得了客人的誇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和弟弟會時不時“犯二”的,例如突發奇想直呼爸爸的姓氏,女孩子吹個口哨,自然這些少不了爸媽的訓斥。在那個年代,父親總是用傳統教育方法來教育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我和弟弟在學習上養成了愛讀書、勤思考的習慣。

每當夜晚,從左鄰右舍傳來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有地動山搖的電視音響聲,而在我家只有我和弟弟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長大後,我和弟弟都陸續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對我們的影響依然承續着。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

這就是我的家風,我堅信,隨着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於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中華好家風的徵文 篇六

説起家風、家訓、家教,總覺得是一個很嚴厲的話題。就我家的情況,我分別來簡單的説一下。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説,“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裏,姥姥姥爺説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説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説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訓,字典上這樣解釋“指對諮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由此可見,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説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説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脱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説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説謊為自己開脱,那麼這個説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曾經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説謊,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打了一頓。有時候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麼給我講道理,要麼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説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説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説,我是個男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敢於承擔。

家教,我自己覺得跟家風有點相像。詞典上説家教的重點在於道德禮節方面。我們在生活中,會經常聽到大人説,誰家的孩子真好啊,真有家教啊。我覺得家教就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一種教育。在家長的幫助和教導下,從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反映。我的爸爸媽媽教育我講禮貌,主動跟認識的長輩和鄰居打招呼。他們不僅這樣教育我,他們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姥姥的朋友來家裏作客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廚房忙活,讓姥姥陪着她的朋友聊天啊,吃零食啊。我也聽到姥姥的朋友誇獎媽媽真是個好姑娘,家教真好,每當這時,我就能看到姥姥臉上驕傲的表情,我想怎麼人家誇得是媽媽,姥姥怎麼會這麼驕傲的樣子呢?後來,我慢慢懂得了,誇獎孩子有家教,其實就是在讚賞家長的教育。每逢過節,家裏聚會,親朋好友也是誇我特別有家教,此刻,爸爸媽媽也是一樣的驕傲的神色。家教,也是爸爸媽媽的一種言傳身教。通常,大人們就是孩子的榜樣。

家風、家訓、家教有着異曲同工的方面。每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教、家訓需要家裏的每個人共同努力,不好的方面要及時改正,好的方面要一直一直延續下去。

我的家風故事一等獎優秀徵文 篇七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精神產物和文明素質,並經過長時間的更新,發展,兼收幷蓄而流傳至今,確實值得我們傳承併發揚。我的家風家訓,其實只是幾個字“誠信做人,認真做事”。這短短的八個字,卻藴含着對交往,對生活態度的道理。

誠實守信是做人之本。不僅讓我們“對人以和,待人和善”,更讓我們“交之以信,談之以誠”。古代有一句話“人無信,無以立”,人若無信,的確無法在自己的交往圈中樹立好的形象。與他人交往也是一樣,如果無信,在他人心中便留下不好的印象,進而使自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作為一名負責任的家長要告訴孩子,誠信是基本的為人處世之道,是進入社會的通行證。在與人交往時,得到他人的信賴,是與人合作的最基本要求。要教育孩子,不管在什麼時候,對自己所説的話都要做到,這樣才會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當今社會,誠信的價值已遠遠超越了道德的倫理範疇,它的重要性日益彰顯。誠信不只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生存技能。它可以給孩子帶來許多益處,也會幫助孩子贏得別人的友誼和欽佩。我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

認真堅持是修身之要。我深知認真堅持的重要性。所以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和孩子。二年級有一次孩子剛學鋼琴不久就開始犯懶,不想堅持練琴,她找了很多的理由,諸如作業多,覺得累啊,想玩呀,反正是一堆的理由。當時想想也是,現在的孩子比我們上學那時候要累得多,不行就休息一天吧。但轉念一想我讓孩子放縱一次,就會有下次,長此以往就會助長孩子懶惰,散漫的不良習慣。認真堅持的習慣是需要一天一天培養出來的,於是我狠心地拒絕了她,並且堅持陪練,我天天如此,她也看到了我的決心,直到現在再也沒有説過不想上鋼琴班了,而且學得特別勤奮刻苦。目前樂理已過二級,正準備三級考試,鋼琴也是如此。所以希望孩子能堅持下來的前提是父母先堅持堅持下來,希望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一如既往。

總之,家風是山重水複時的柳暗花明;家風是行到水窮處的坐看雲起時;家風是乾涸的沙漠中的一縷清泉;家風亦是你我人生路上的那盞明燈。崢嶸歲月中因着有家風的陪伴,所以生命這場孤獨的旅行你我將註定不再孤單。

中華好家風的徵文 篇八

春節期間,央視推出的家風街訪引起社會共鳴。“家風就是不許欺負老婆”,“家風就是教育孩子學好習,做好人”……老百姓用簡樸的言語詮釋家風的同時也向人們傳遞着一種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體現着家人的價值追求和傳承,家風也是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在生活點滴中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從而帶動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

家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有人形象地將父母比喻成青山綠水,給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毋容置疑,在我們身邊也有的父母表現出兩面性,讓孩子面對一些社會現象出現焦慮和困惑。春晚小品“扶不扶”以幽默的語言、滑稽的動作勾勒出面對跌倒的老人究竟應該選擇“扶”還是“不扶”的矛盾心情。“人倒了還可以扶起來,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了起來了!”在金錢和良知面前,我相信更多的人會選擇良知。同時也呼籲:面對人們為自己不受冤枉之災而置跌倒老人於不顧時,面對跌倒的道德,當社會無力扶起時,法律應該幫一把——讓好人有好報。

作為六十年代出生的我,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奮、努力、勤勞、節儉、正直、和善”作為家風用來規範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並影響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我們夫婦雖然都是普通而平凡的石油工人,但我們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用努力和奉獻在平凡中詮釋人生的精彩。在視“分數”為至尊、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時,我們的觀點是尊重孩子的選擇、激發孩子的興趣,步入高中生活的`兒子學習很緊張,可當兒子提出“要參加校學生會幹部競聘”時我們選擇尊重的同時提醒兒子要合理安排時間,妥善處理學習和活動之間的關係,一個學期下來,擔任學生會主席的兒子在搞好學校活動的同時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電視前、餐桌旁,我們也曾談論一些熱點新聞和校園趣事,“在拔河比賽中__班因作弊導致兩班同學大動干戈”,“__班同學因談戀愛被開除”……有時我也會將羣裏看到的“_男生在校遭女同學騷擾,成績下滑被父母誤認為談對象而離家出走”、“_女孩因討厭英語老師而罷課”等問題與兒子交流,“如果換成是你,你該如何處理?”“做為家長,我的觀點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聊自己的觀點,在溝通中固化了平等、尊重的家風,增進了母子感情。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也許不能給予孩子豐厚的物質條件和寬泛的人際關係,但我們會努力將父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影響並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中華好家風徵文 篇九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 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