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某縣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33W

第一篇:某縣就業形勢分析報告

關於某縣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報告(精選多篇)

2014年,**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突出推進城鄉統籌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強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開展就業工作,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及新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政策的共同推動下,2014年全縣城鎮就業規模擴大,勞動報酬穩步增長,就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一、2014年就業工作的主要特點

一)就業形勢基本穩定,社會經濟協調發展。

2014年末,**縣城鎮單位就業人員7070人,其中:第一產業678人,第二產業1176人,第三產業5216人,分別佔全縣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的9.6%、16.6%、73.8%。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提供資料顯示:2014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04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4%(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15人,特殊困難羣體就業20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完成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726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1%,其中:縣外轉移就業3004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1%;縣內就近轉移就業4200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國際轉移就業6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1.6%。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7期,培訓1808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開展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4期,培訓318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59%;開展創業培訓2期,培訓13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0.8%。勞務輸出已有過去的分散式向規模式改變,層次結構逐漸由體力型向科學型、知識型、技能型轉變,勞務經濟的崛起,促進了全縣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二)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穩步增長。

1、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增長18.59%。

2014年,**縣經濟穩步發展,地方財政實力不斷增強,為全縣職工工資水平的穩步增長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據年報資料顯示,2014年全縣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5149萬元,比上年同期(下稱“同比”)增長18.59%。按經濟類型分組:國有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3087萬元,同比增長18.35%;集體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362萬元,同比增長29.75%;其他經濟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700萬元,同比增長18.22%。按企業、事業、機關分組:企業單位勞動報酬4650萬元,同比增長19.26%;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5349萬元,同比增長9.41%;機關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5150萬元,同比增長29.2%。

2、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增長18.42%。

2014年年末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4369萬元,同比增長18.42%。按經濟類型分組:國有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2529萬元,同比增長17.88%;集體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357萬元,同比增長38.91%;其他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1483萬元,同比增長18.83%。按企業、事業、機關分組:企業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4117萬元,同比增長21.16%;事業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5190萬元,同比增長8.13%;機關單位在崗職工工資總額5062萬元,同比增長28.61%。

3、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穩步增長。

2014年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3364元,同比增長17.22%。按經濟類型分組:國有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4141元,同比增長17.53%;集體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8837元,同比增長120.8%;其他經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7079元,同比增長4.93%。按企業、事業、機關分組:企業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2572元,同比增長19.29%;事業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1641元,同比增長8.75%;機關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6256元,同比增長25.4%。

(三)行業間人均勞動報酬差距大。

在十九個行業中,金融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人均月勞動報酬達到2565元和2014元,而傳統行業中的住宿和餐飲業、製造業從業人員月人均勞動報酬僅為1036元和1073元,差距仍較大。

二、單位從業人員及勞動報酬增長的主要原因

2014年年報由於統計範圍和口徑與上年一致,因而單位從業人員及在崗職工人數比上年微增0.1%,機關、事業單位由於招考、錄用工作人員,因而從業人員和在崗職工比上年增加。

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及在崗職工工資總額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年年底國家規範行政單位津、補貼,使機關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及在崗職工工資總額保持增長;二是事業單位由於從業人員較上年增加,因而勞動報酬也有增長;三是幾個國家屬、省屬單位在今年一季度補發上年增資;四是部分企業在今年一季度補發上年年終獎金,另外企業減員增效,職工工資也保持較好的增幅。

三、就業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全縣職工平均工

資保持了穩步增長,但也存在着不同行業之間、不同隸屬關係之間差距明顯,高收入行業人數所佔比重偏低等問題。

(一)行業之間勞動報酬差距仍然較大。從十九大行業月人均工資看,月人均工資最低的行業僅為最高行業的40.4%,差距仍然較大。

(二)低報酬人員仍佔較大比重。在十九大行業中,低報酬的製造業、建築業等行業從業人員佔很

大比重。

(三)部分下崗職工由於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還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對自謀生路缺乏主動性,甚至抱有畏難情緒。

四、幾點建議

當前和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具體工作中還面臨一些困難,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研究解決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國之策,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鍵。應堅決摒棄高增長低就業的發展模式,抓住經濟步入新一輪增長週期的有利條件,選擇能夠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的就業發展戰略,以經濟發展帶動就業機會的增加。

(二)加大職業培訓和服務力度,提高勞動者的整體素質。

要積極引導、規範市場運作,溝通信息,牽線搭橋,跟蹤服務,引導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到縣外、省外務工,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有效地組織勞務輸出,緩解就業壓力。

(三)在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拓展現代服務業。

隨着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服務業已成為勞動力數量最龐大的產業,也成了吸納就業最主要的方式。服務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巨大的潛力。如果這種潛力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將會帶動新一輪的經濟增長和就業規模的擴大。

(四)教育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傳統就業觀念,樹立“市場調節,競爭上崗”的新型就業觀念。

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再就業服務中心的媒介作用,完善擴大就業再就業責任體系、考核體系和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

第二篇:關於我縣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報告

今年以來,全縣經濟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抓住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道路上的各項難題,使整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制約經濟發展的內在因素得到緩解,經濟持續得到穩定增長。一季度全縣完成生產總值25.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實現工業總產值54.15億元,同比增長15.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5億元,同比增長4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2億元,增長6.1%;實現財政總收入3.17億元,增長15.8%,這些主要經濟指標均反映出我縣經濟開局是良好的。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影響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在緊縮,不可判斷因素在增強,內部制約要素進一步顯現,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業發展現狀剖析

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建立在三大產業持續增長的基礎上,要保持整體經濟的良好發展,必須要做好農業、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的建設工作,要分析全縣經濟的發展前景,也只能從三大產業入手,才能會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1、農業基礎地位在削弱,生產持續多年下滑,佔全縣經濟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抓好農業生產是一項基礎性的、社會性的工作,是保證整個國民經濟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從我縣農業的生產情況看,隨着耕地面積的逐年減少,生產的總量在縮減。而糧食麪積已出現連續七年負增長,糧食產量更是連續八年下降。與2014年相比,表面上全縣農業總產值由6.86億元增加到8.04億元,實際上這種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引的,真正的農業生產量並沒有明顯的增多,其佔全縣經濟的比重由2014年的6.5%下降到5.3%。從農業資源看,與2014年相比,耕地面積由31.16萬畝減少到29.83萬畝,淨減1.33萬畝,若再考慮這幾年中新造耕地大多為山區旱地,因此,全縣良田的減少還要遠超過這個數據。從農業主要產品的生產規模看,與2014年相比大宗產品呈下降趨勢,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由50.94萬畝減少到33.52萬畝,糧食總產量由15萬噸減少到10.4萬噸;生豬飼養量由34.16萬頭下降到32.34萬頭,蔬菜、水果、家禽等經濟型農產品雖有一定程度的擴大,但每年的增量卻非常有限。因此,在我縣農業資源逐年減少的情況下,農產品經濟效益若沒有大的提升,希望農業出現大的回升是不現實的。

2、工業生產的持續快速發展難度在加大,制約要素在增多。從我縣總體工業發展層面看,近幾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全縣工業總產值由2014年的136.45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25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5%。我們知道,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還處在200億元以下的規模時,基數較低,實現年增長15%的水平相對比較容易。而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達到近250億元的規模時,基數增大,再要達到年增長15%的水平,年產值增量須超過37億元,這就相當於每年要增加烏牛、橋下、沙頭三鎮的產值,也相當於奧康、報喜鳥、紅蜻蜓三家全縣最大集團企業的產值,因此,在我縣工業企業家數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實現37億的增量,其難度是不能與2014年前直接相對比的。從我縣的皮鞋、泵閥、服裝、鈕釦和拉鍊四大主導行業來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費品,要知道生活消費品需求不僅受市場份額的影響,還要受到消費羣體的限制,在消費市場沒有很好拓展開的形勢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擴張是非常冒險的。從我縣工業企業規模和產品檔次看,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檔次偏低。2014年末,全縣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企業約500家,僅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的五分之一,其產品科技含量普遍較低,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從我縣工業的區域發展看,沿江與山區發展十分不平衡, 2014年、2014年則更依賴於甌北工業來帶動,橋頭、烏牛、橋下、上塘等鄉鎮均呈緩慢增長或下降的趨勢。要知道,一個地區工業僅依靠一個鄉鎮的增長來帶動,這種“單頭挑”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一旦甌北工業發展出現問題,全縣的工業將受到嚴重衝擊。從工業經濟的外部制約要素看,原料進價與產品售價呈“高進低出”格局。2014年,全市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6 %,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高達14.9%,這種狀況顯然有利於原材料生產行業的發展,但對加工行業造成較大壓力,由於我縣工業是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體的產業羣,如果能源、原材料價格與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保持反差,加工企業將面臨成本提高、售價走低的雙重壓力,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很大的衝擊,並嚴重影響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出口能力,對工業經濟整體效益的提升和工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電力供應緊張問題也是制約我縣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隨着我縣工業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一批新建工業項目陸續投產,全縣工業用電需求量增多,電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業生產用電緊張,自備發電造成生產成本上升,部分企業訂單流失。從縣電業部門瞭解到,我縣今年電量缺口仍有1億度左右。

3、建築企業勢單力薄,社會投資拉動力較弱。2014年,全縣完成建築業增加值8.83億元,比上年增長6.3%,佔生產總值比值為8.4%。全縣目前建築企業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築業產值僅19億元,竣工產值不足15億元,如此小的行業規模很難對全縣經濟有大的貢獻。從社會投資角度看,增長的空間有限。2014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9.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增幅已連續多年出現回落。今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為33億元,按照此目標值,我縣日平均投資額要超過900萬元,難度非常之大。從投資的資金來源看,我縣還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來帶動,企業

第三篇:關於我縣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報告

今年以來,全縣經濟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抓住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道路上的各項難題,使整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制約經濟發展的內在因素得到緩解,經濟持續得到穩定增長。一季度全縣完成生產總值25.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實現工業總產值54.15億元,同比增長15.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5億元,同比增長4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2億元,增長6.1%;實現財政總收入3.17億元,增長15.8%,這些主要經濟指標均反映出我縣經濟開局是良好的。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影響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在緊縮,不可判斷因素在增強,內部制約要素進一步顯現,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業發展現狀剖析

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建立在三大產業持續增長的基礎上,要保持整體經濟的良好發展,必須要做好農業、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的建設工作,要分析全縣經濟的發展前景,也只能從三大產業入手,才能會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1、農業基礎地位在削弱,生產持續多年下滑,佔全縣經濟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抓好農業生產是一項基礎性的、社會性的工作,是保證整個國民經濟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從我縣農業的生產情況看,隨着耕地面積的逐年減少,生產的總量在縮減。而糧食麪積已出現連續七年負增長,糧食產量更是連續八年下降。與2014年相比,表面上全縣農業總產值由6.86億元增加到8.04億元,實際上這種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引的,真正的農業生產量並沒有明顯的增多,其佔全縣經濟的比重由2014年的6.5%下降到5.3%。從農業資源看,與2014年相比,耕地面積由31.16萬畝減少到29.83萬畝,淨減1.33萬畝,若再考慮這幾年中新造耕地大多為山區旱地,因此,全縣良田的減少還要遠超過這個數據。從農業主要產品的生產規模看,與2014年相比大宗產品呈下降趨勢,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由50.94萬畝減少到33.52萬畝,糧食總產量由15萬噸減少到10.4萬噸;生豬飼養量由34.16萬頭下降到32.34萬頭,蔬菜、水果、家禽等經濟型農產品雖有一定程度的擴大,但每年的增量卻非常有限。因此,在我縣農業資源逐年減少的情況下,農產品經濟效益若沒有大的提升,希望農業出現大的回升是不現實的。

2、工業生產的持續快速發展難度在加大,制約要素在增多。從我縣總體工業發展層面看,近幾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全縣工業總產值由2014年的136.45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25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5%。我們知道,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還處在200億元以下的規模時,基數較低,實現年增長15%的水平相對比較容易。而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達到近250億元的規模時,基數增大,再要達到年增長15%的水平,年產值增量須超過37億元,這就相當於每年要增加烏牛、橋下、沙頭三鎮的產值,也相當於奧康、報喜鳥、紅蜻蜓三家全縣最大集團企業的產值,因此,在我縣工業企業家數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實現37億的增量,其難度是不能與2014年前直接相對比的。從我縣的皮鞋、泵閥、服裝、鈕釦和拉鍊四大主導行業來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費品,要知道生活消費品需求不僅受市場份額的影響,還要受到消費羣體的限制,在消費市場沒有很好拓展開的形勢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擴張是非常冒險的。從我縣工業企業規模和產品檔次看,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檔次偏低。2014年末,全縣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企業約500家,僅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的五分之一,其產品科技含量普遍較低,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從我縣工業的區域發展看,沿江與山區發展十分不平衡, 2014年、2014年則更依賴於甌北工業來帶動,橋頭、烏牛、橋下、上塘等鄉鎮均呈緩慢增長或下降的趨勢。要知道,一個地區工業僅依靠一個鄉鎮的增長來帶動,這種“單頭挑”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一旦甌北工業發展出現問題,全縣的工業將受到嚴重衝擊。從工業經濟的外部制約要素看,原料進價與產品售價呈“高進低出”格局。2014年,全市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6 %,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高達14.9%,這種狀況顯然有利於原材料生產行業的發展,但對加工行業造成較大壓力,由於我縣工業是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體的產業羣,如果能源、原材料價格與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保持反差,加工企業將面臨成本提高、售價走低的雙重壓力,對

企業經濟效益造成很大的衝擊,並嚴重影響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出口能力,對工業經濟整體效益的提升和工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電力供應緊張問題也是制約我縣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隨着我縣工業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一批新建工業項目陸續投產,全縣工業用電需求量增多,電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業生產用電緊張,自備發電造成生產成本上升,部分企業訂單流失。從縣電業部門瞭解到,我縣今年電量缺口仍有1億度左右。

3、建築企業勢單力薄,社會投資拉動力較弱。2014年,全縣完成建築業增加值8.83億元,比上年增長6.3%,佔生產總值比值為8.4%。全縣目前建築企業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築業產值僅19億元,竣工產值不足15億元,如此小的行業規模很難對全縣經濟有大的貢獻。從社會投資角度看,增長的空間有限。2014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9.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增幅已連續多年出現回落。今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為33億元,按照此目標值,我縣日平均投資額要超過900萬元,難度非常之大。從投資的資金來源看,我縣還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來帶動,企業、自然人等民間投資力度仍然不足。2014年,全縣全部項目投資中,政府性投資與民間投資呈“五五開”的局面。在財政收入只有10億的縣域經濟條件下,政府性投資只能是導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採取大額的政府投資。從我縣當前的投資前景看,今後幾年雖有“交通百億”工程的投資,但按照統計上的口徑,真正歸入我縣份額可能會少之又少。

4、三產中傳統行業發展速度放慢,金融業勢頭看好,國有經濟成分比重提高。在三產諸行業中占主導地位的應是交通、商貿等傳統行業,2014年,兩大行業佔三產增加值比重達到47.8%,四年平均增長分別為10.9%、7.4%,低於三產年均增長2.6和6.1個百分點,其所佔比重也下降到2014年的40.2%。交通行業發展放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近幾年沒有培育出大的交通企業,長運公司、聯運公司、輪船公司等幾家稍成型的企業,運力和運量都還很有限。二是沒有開闢好的交通線路,在交通線路不變的情況下,增長只能依靠客源量和貨源量的增加,在當前的處境下,這種增長潛力不大,如:縣輪船公司在不能提高收費標準,沒有開闢新的輪船線路的情況下,其每年的增長是非常有限的。貿易業這幾年應該説是持續低迷,社會有效的消費需求始終沒有大的改善,永嘉的區位優勢相對貿易業而言應該是個區位劣勢,一些高檔消費、新型消費很容易外流,加之我縣近幾年農村消費渠道並沒有大的拓展,部分農村潛在的社會需求沒能實現。在這種狀況下,全縣社會消費需求提升緩慢也就不足為奇,2014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增長8.6%,增幅比2014年回落3.5個百分點。金融業的繁榮發展有着雙重的意義,一是為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起着保駕護航的作用,能推動其他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二是其自身是國民經濟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部經濟中佔據一定的份額。與2014年相比,金融業增加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長18.9%,高出三產平均增幅5.4個百分點,其佔三產的比重也由2014年的8.1%上升到上年的9.8%。在我縣教育、衞生科技及國家黨政機關中有95%以上是屬於國有經濟性質的,隨着近幾年基礎設施投入的加大及機構改革的深入,國有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所佔比重逐年在提高。2014年,其增幅達到16.3%,所佔三產的比重也由2014年的16.8%上升到上年的22%。

主要利好因素淺析

面對我縣各行各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必須做好利好分析,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揚長避短,努力做到克服經濟發展路上的各種困難,以保證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造就一方紅土地。温州市“~”提出要將永嘉融入大都市圈,隨着温州城市的北連,與市區僅一江之隔的永嘉將按照“軸線連接、組團發展、相向推進、實現聯體”的思路,加快上塘、甌北的聯體發展,全力打造中心城區。對此,本就享有“温州浦東”之稱的甌北鎮已成為一片投資熱土,三江片的合理開發利用將極大地促進甌北及永嘉經濟的全面發展。隨着“金麗温高速”、“諸永高速”、“温州繞城高速”的建設和開通,未來的甌北乃至整個永嘉將都可能成為一片投資熱土。

2、強烈的品牌意識,培育一批地方龍頭企業。縣委、縣政府深入實施

“質量立縣、品牌興業”戰略,鼓勵、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做好品牌擴張、品牌宣傳和品牌保護工作。目前,全縣已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枚、中國名牌產品3個,國家免檢產品19個,並培育了大批著名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在剛剛公佈的温州市50強企業中,永嘉佔有6家。這種政策導向將繼續引導大批中檔企業朝做大做強方向努力,為永嘉經濟帶來活力。

3、難得的宏觀政策,帶來難逢的市場機遇。中央加強宏觀調控,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重工業,實施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火力發電等大批重大工程項目,給我縣的泵閥產品及成套設備提供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國當前正在積極擴大國內需求,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大對城市的煤氣管道供給及污水管道排放處理等公共設施建設力度,也將為泵閥產品帶來巨大潛在的市場商機。

4、合理的政策措施落實,為企業“搭台唱戲”創造良好環境。縣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轉變觀念,着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出台了系列税收優惠政策和貼息貸款、創牌獎勵、規費減免等手段,幫助企業發展壯大。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法,盤活永嘉企業的融資,頂着出口退税的巨大財政壓力,積極鼓勵企業開闢國外市場。永嘉政府部門可以説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舞台”,企業家們可各施才能,唱好永嘉企業戲。同時,我省提出的打造先進製造業基地的戰略決策,為我縣的工業園區建設明確了方向,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企業能夠儘快進入園區開工生產。

5、良好的宏觀環境,是經濟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今年仍有一個比較好的宏觀環境,支持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比較多。一是世界經濟將繼續保持從2014年下半年以來較快增長的勢頭。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2014年)》報告預測2014年和2014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均為3.2%,全球貿易量增速將分別為8.4%和7.8%,儘管比上年有所放緩,但與往年相比仍較快。二是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得到初步實現,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全國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三是《xx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台,有利於非公有制經濟比較發達的温州經濟發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推薦]關於我縣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報告》

第四篇:關於我縣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報告

今年以來,全縣經濟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抓住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道路上的各項難題,使整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制約經濟發展的內在因素得到緩解,經濟持續得到穩定增長。一季度全縣完成生產總值25.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實現工業總產值54.15億元,同比增長15.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5億元,同比增長4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2億元,增長6.1%;實現財政總收入3.17億元,增長15.8%,這些主要經濟指標均反映出我縣經濟開局是良好的。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影響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在緊縮,不可判斷因素在增強,內部制約要素進一步顯現,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業發展現狀剖析

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建立在三大產業持續增長的基礎上,要保持整體經濟的良好發展,必須要做好農業、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的建設工作,要分析全縣經濟的發展前景,也只能從三大產業入手,才能會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1、農業基礎地位在削弱,生產持續多年下滑,佔全縣經濟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抓好農業生產是一項基礎性的、社會性的工作,是保證整個國民經濟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從我縣農業的生產情況看,隨着耕地面積的逐年減少,生產的總量在縮減。而糧食麪積已出現連續七年負增長,糧食產量更是連續八年下降。與2014年相比,表面上全縣農業總產值由6.86億元增加到8.04億元,實際上這種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引的,真正的農業生產量並沒有明顯的增多,其佔全縣經濟的比重由2014年的6.5%下降到5.3%。從農業資源看,與2014年相比,耕地面積由31.16萬畝減少到29.83萬畝,淨減1.33萬畝,若再考慮這幾年中新造耕地大多為山區旱地,因此,全縣良田的減少還要遠超過這個數據。從農業主要產品的生產規模看,與2014年相比大宗產品呈下降趨勢,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由50.94萬畝減少到33.52萬畝,糧食總產量由15萬噸減少到10.4萬噸;生豬飼養量由34.16萬頭下降到32.34萬頭,蔬菜、水果、家禽等經濟型農產品雖有一定程度的擴大,但每年的增量卻非常有限。因此,在我縣農業資源逐年減少的情況下,農產品經濟效益若沒有大的提升,希望農業出現大的回升是不現實的。

2、工業生產的持續快速發展難度在加大,制約要素在增多。從我縣總體工業發展層面看,近幾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全縣工業總產值由2014年的136.45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25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5%。我們知道,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還處在200億元以下的規模時,基數較低,實現年增長15%的水平相對比較容易。而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達到近250億元的規模時,基數增大,再要達到年增長15%的水平,年產值增量須超過37億元,這就相當於每年要增加烏牛、橋下、沙頭三鎮的產值,也相當於奧康、報喜鳥、紅蜻蜓三家全縣最大集團企業的產值,因此,在我縣工業企業家數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實現37億的增量,其難度是不能與2014年前直接相對比的。從我縣的皮鞋、泵閥、服裝、鈕釦和拉鍊四大主導行業來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費品,要知道生活消費品需求不僅受市場份額的影響,還要受到消費羣體的限制,在消費市場沒有很好拓展開的形勢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擴張是非常冒險的。從我縣工業企業規模和產品檔次看,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檔次偏低。2014年末,全縣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企業約500家,僅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的五分之一,其產品科技含量普遍較低,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從我縣工業的區域發展看,沿江與山區發展十分不平衡,2014年、2014年則更依賴於甌北工業來帶動,橋頭、烏牛、橋下、上塘等鄉鎮均呈緩慢增長或下降的趨勢。要知道,一個地區工業僅依靠一個鄉鎮的增長來帶動,這種“單頭挑”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一旦甌北工業發展出現問題,全縣的工業將受到嚴重衝擊。從工業經濟的外部制約要素看,原料進價與產品售價呈“高進低出”格局。2014年,全市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6%,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高達14.9%,這種狀況顯然有利於原材料生產行業的發展,但對加工行業造成較大壓力,由於我縣工業是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體的產業羣,如果能源、原材料價格與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保持反差,加工企業將面臨成本提高、售價走低的雙重壓力,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很大的衝擊,並嚴重影響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出口能力,對工業經濟整體效益的提升和工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電力供應緊張問題也是制約我縣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隨着我縣工業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一批新建工業項目陸續投產,全縣工業用電需求量增多,電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業生產用電緊張,自備發電造成生產成本上升,部分企業訂單流失。從縣電業部門瞭解到,我縣今年電量缺口仍有1億度左右。

3、建築企業勢單力薄,社會投資拉動力較弱。2014年,全縣完成建築業增加值8.83億元,比上年增長6.3%,佔生產總值比值為8.4%。全縣目前建築企業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築業產值僅19億元,竣工產值不足15億元,如此小的行業規模很難對全縣經濟有大的貢獻。從社會投資角度看,增長的空間有限。2014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9.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增幅已連續多年出現回落。今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為33億元,按照此目標值,我縣日平均投資額要超過900萬元,難度非常之大。從投資的資金來源看,我縣還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來帶動,企業、自然人等民間投資力度仍然不足。2014年,全縣全部項目投資中,政府性投資與民間投資呈“五五開”的局面。在財政收入只有10億的縣域經濟條件下,政府性投資只能是導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採取大額的政府投資。從我縣當前的投資前景看,今後幾年雖有“交通百億”工程的投資,但按照統計上的口徑,真正歸入我縣份額可能會少之又少。

4、三產中傳統行業發展速度放慢,金融業勢頭看好,國有經濟成分比重提高。在三產諸行業中占主導地位的應是交通、商貿等傳統行業,2014年,兩大行業佔三產增加值比重達到47.8%,四年平均增長分別為10.9%、7.4%,低於三產年均

第五篇:關於我縣經濟發展形勢的分析報告

今年以來,全縣經濟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下,抓住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道路上的各項難題,使整個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制約經濟發展的內在因素得到緩解,經濟持續得到穩定增長。一季度全縣完成生產總值25.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3%;實現工業總產值54.15億元,同比增長15.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5億元,同比增長42.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52億元,增長6.1%;實現財政總收入3.17億元,增長15.8%,這些主要經濟指標均反映出我縣經濟開局是良好的。同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影響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在緊縮,不可判斷因素在增強,內部制約要素進一步顯現,要完成全年12%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需作更大的努力。

主要行業發展現狀剖析

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建立在三大產業持續增長的基礎上,要保持整體經濟的良好發展,必須要做好農業、工業、建築業和第三產業的建設工作,要分析全縣經濟的發展前景,也只能從三大產業入手,才能會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1、農業基礎地位在削弱,生產持續多年下滑,佔全縣經濟比重一降再降。人人都明白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抓好農業生(更多請搜索)產是一項基礎性的、社會性的工作,是保證整個國民經濟良好發展的前提條件。從我縣農業的生產情況看,隨着耕地面積的逐年減少,生產的總量在縮減。而糧食麪積已出現連續七年負增長,糧食產量更是連續八年下降。與2014年相比,表面上全縣農業總產值由6.86億元增加到8.04億元,實際上這種量的增加主要是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引的,真正的農業生產量並沒有明顯的增多,其佔全縣經濟的比重由2014年的6.5%下降到5.3%。從農業資源看,與2014年相比,耕地面積由31.16萬畝減少到29.83萬畝,淨減1.33萬畝,若再考慮這幾年中新造耕地大多為山區旱地,因此,全縣良田的減少還要遠超過這個數據。從農業主要產品的生產規模看,與2014年相比大宗產品呈下降趨勢,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由50.94萬畝減少到33.52萬畝,糧食總產量由15萬噸減少到10.4萬噸;生豬飼養量由34.16萬頭下降到32.34萬頭,蔬菜、水果、家禽等經濟型農產品雖有一定程度的擴大,但每年的增量卻非常有限。因此,在我縣農業資源逐年減少的情況下,農產品經濟效益若沒有大的提升,希望農業出現大的回升是不現實的。

2、工業生產的持續快速發展難度在加大,制約要素在增多。從我縣總體工業發展層面看,近幾年來發展速度較快,全縣工業總產值由2014年的136.45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250億元,年均增長超過15%。我們知道,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還處在200億元以下的規模時,基數較低,實現年增長15%的水平相對比較容易。而當我們的工業經濟總量達到近250億元的規模時,基數增大,再要達到年增長15%的水平,年產值增量須超過37億元,這就相當於每年要增加烏牛、橋下、沙頭三鎮的產值,也相當於奧康、報喜鳥、紅蜻蜓三家全縣最大集團企業的產值,因此,在我縣工業企業家數不到2500家的前提下,要實現37億的增量,其難度是不能與2014年前直接相對比的。從我縣的皮鞋、泵閥、服裝、鈕釦和拉鍊四大主導行業來看,其中有三大是生活消費品,要知道生活消費品需求不僅受市場份額的影響,還要受到消費羣體的限制,在消費市場沒有很好拓展開的形勢下,盲目地追求量的擴張是非常冒險的。從我縣工業企業規模和產品檔次看,企業規模偏小,產品檔次偏低。2014年末,全縣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企業約500家,僅佔全縣工業企業總數的五分之一,其產品科技含量普遍較低,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從我縣工業的區域發展看,沿江與山區發展十分不平衡, 2014年、2014年則更依賴於甌北工業來帶動,橋頭、烏牛、橋下、上塘等鄉鎮均呈緩慢增長或下降的趨勢。要知道,一個地區工業僅依靠一個鄉鎮的增長來帶動,這種“單頭挑”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一旦甌北工業發展出現問題,全縣的工業將受到嚴重衝擊。從工業經濟的外部制約要素看,原料進價與產品售價呈“高進低出”格局。2014年,全市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3.6 %,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上漲高達14.9%,這種狀況顯然有利於原材料生產行業的發展,但對加工行業造成較大壓力,由於我縣工業是以加工製造業為主體的產業羣,如果能源、原材料價格與工業品出廠價格繼續保持反差,加工企業將面臨成本提高、售價走低的雙重壓力,對企業經濟效益造成很大的衝擊,並嚴重影響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出口能力,對工業經濟整體效益的提升和工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電力供應緊張問題也是制約我縣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隨着我縣工業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一批新建工業項目陸續投產,全縣工業用電需求量增多,電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企業生產用電緊張,自備發電造成生產成本上升,部分企業訂單流失。從縣電業部門瞭解到,我縣今年電量缺口仍有1億度左右。

3、建築企業勢單力薄,社會投資拉動力較弱。2014年,全縣完成建築業增加值8.83億元,比上年增長6.3%,佔生產總值比值為8.4%。全縣目前建築企業只有23家,上年完成建築業產值僅19億元,竣工產值不足15億元,如此小的行業規模很難對全縣經濟有大的貢獻。從社會投資角度看,增長的空間有限。2014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9.7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增幅已連續多年出現回落。今年全縣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目標為33億元,按照此目標值,我縣日平均投資額要超過900萬元,難度非常之大。從投資的資金來源看,我縣還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資和房地產投資來帶動,企業、自然人等民間投資力度仍然不足。2014年,全縣全部項目投資中,政府性投資與民間投資呈“五五開”的局面。在財政收入只有10億的縣域經濟條件下,政府性投資只能是導向性的,不可能每年都採取大額的政府投資。從我縣當前的投資前景看,今後幾年雖有“交通百億”工程的投資,但按照統計上的口徑,真正歸入我縣份額可能會少之又少。

4、三產中傳統行業發展速度放慢,金融業勢頭看好,國有經濟成分比重提高。在三產諸行業中占主導地位的應是交通、商貿等傳統行業,2014年,兩大行業佔三產增加值比重達到47.8%,四年平均增長分別為10.9%、7.4%,低於三產年均增長2.6和6.1個百分點,其所佔比重也下降到2014年的40.2%。交通行業發展放慢有其一定的必然性,一是近幾年沒有培育出大的交通企業,長運公司、聯運公司、輪船公司等幾家稍成型的企業,運力和運量都還很有限。二是沒有開闢好的交通線路,在交通線路不變的情況下,增長只能依靠客源量和貨源量的增加,在當前的處境下,這種增長潛力不大,如:縣輪船公司在不能提高收費標準,沒有開闢新的輪船線路的情況下,其每年的增長是非常有限的。貿易業這幾年應該説是持續低迷,社會有效的消費需求始終沒有大的改善,永嘉的區位優勢相對貿易業而言應該是個區位劣勢,一些高檔消費、新型消費很容易外流,加之我縣近幾年農村消費渠道並沒有大的拓展,部分農村潛在的社會需求沒能實現。在這種狀況下,全縣社會消費需求提升緩慢也就不足為奇,2014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增長8.6%,增幅比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