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慶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9W

摘要

國慶愛國主義教育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

2019年是祖國七十華誕,祖國七十年來發生了巨大改變,我們看到祖國日益強大,看到祖國河山越發壯闊,祖國經濟更加富強。人們生活愈發美好。

回憶往昔,七十年前我們的人民還在為温飽發愁,怎會想到現在我們會為每天去吃什麼發愁,七十年前隨意走出百里也許都不會有人煙,怎會想到現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七十年來我們祖國的人民一步一個腳印,由共產黨領導從小小村莊到高樓林立,這是中國飛騰的七十年。

正值年輕的我們,屬於這個時代的我們,被新中國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給了我們一個不敢相信的未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峯巒疊嶂的自然風光,可以看到鋼鐵森林般的瓊樓玉宇,可以品味海納百川融合了整個世界文化的珍饈玉饌,可以真正的日行千里而不斷。

5G、物聯網、新零售、無人時代,這些名詞讓我們新中國的未來一片朦朧。而唯一可以被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我們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美好的。中國的鼎盛時代,現在才是初露鋒芒,未來如同正午烈日。讓我神往······

目錄

一.實踐背景-----------------------1

二.實踐目的-----------------------1

三.調查結果-----------------------2

四.實踐內容-----------------------4

五.實踐收穫-----------------------7

六.實踐總結-----------------------9

七.實踐心得----------------------10

實踐單位:職業技術學院

實踐時間2019年6月27日--9月1日

實踐地點:北京市

一、  實踐背景

你是昂首高亢的雄雞,喚醒拂曉的沉默;你是沖天騰飛的巨龍,叱吒時代的風雲;你是威風凜凜的雄獅,舞動神州的雄風;你是人類智慧的起源,點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個神聖的名字——中國!我們是新世紀的文明開拓者,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我們都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少年!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滋養了整片神州大地,我們都深深地愛着祖國。黃色的皮膚烙印着祖先留下的顏色,搏動的心臟跳動着五千年的脈搏,湧動的血液奔騰着長江黃河的浪波。1949年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了。飽受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立起來,以一個泱泱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那是全中國人民最大的榮耀!光輝歲月彈指之間,今年10月1日,我們又將迎來祖國母親70歲的生日,一個舉國歡慶的重大節日!

歷經重重磨難,古老的萬里長城依然挺立着不屈的胸膛,咆哮奔騰的黃河長江依舊翻滾着咕咕的浪花,天安門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依舊鮮豔得耀眼奪目,縈繞着陣陣書香的教室裏童稚的孩子們朗朗的誦讀着:“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漫無邊際的草原上不再瀰漫着槍炮的滾滾硝煙,廣袤無垠的土地上不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和平的歌聲唱響了整片神州大地!中國已經跨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已經越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科技時代,無數堅強不屈的華夏兒女為新中國的繁榮昌盛譜寫了一段又一段的偉大篇章!

二、  實踐目的

時值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立七十週年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就應該去了解和總結我們社會各階層對我們祖國現在新氣象的看法,並走訪一些老一輩的人,一起跟隨他們的思緒去想象一下原來的中國和現在的中國最大的不同在那;同時,我們也應該積極的去查閲一些歷史文獻,總結一下我國的發展歷史。

三、調查結果

我們小組的查閲各種資料和走訪了很多的老一輩人後,我們基本掌握了我們建國前與建國後各種差距尤其是經濟上的差距,可謂是天差地別,我們建國前包括建國初期我們國家的經濟可謂是一觸即潰,當時,在第一次五年計劃之前我國落後世界很多,俗話説得好,弱國無外交,當時我們的國家在國際上也得不到尊重,但是通過我們國家的不懈努力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國家的經濟終於騰飛,在國際上也是前所未有的站到了國際舞台的中央。我們的國家終於重新站了起來,成為了一頭東方雄獅!在我們到達學校後也進行了小組討論,探討了我們這個假期查閲文獻的一些心得進行了的整理和交流,並且最後我們分別把自己的心得進行了彙總,在探討的過程中我們也是勇於發現每個人所出現的問題,總結反思,最後在我們的激烈討論後我們達成了共識,並形成了最終的文字呈現到了我們的實踐總結中。

四、實踐內容

一、新中國成立之前的經濟概況

縱向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僅為66.1元。工農業總產值只有466億元,從1840年到1949年,GDP年均增長不到1%。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時,在工農業總產值中,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佔70%,工業總產值比重佔30%,而重工業總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僅為7.9%[4]。中國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

橫向看,1820-1950年間,世界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進展。世界GDP增加為7.68倍,世界人均GDP增加為3.17倍。美國人均GDP增加到7.61倍,西歐人均GDP增加到3.73倍,日本人均GDP增加到2.88倍。而在中國,人均GDP還下
降了,從1820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90%降低到1950年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21%。中國在全球GDP中所佔比例從1/3,降到了1/22[5]。

二、新中國成立後的經濟發展1949年,毛澤東在中國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結束了中國大陸一百多年來的社會**,建立了強大有效的政府,為發展經濟提供了保障,然而要真正站起來,還需要發展經濟。當時留給新政府的是一個爛攤子。1949年,中國糧食平均畝產142斤,低於世界平均水平8斤。勞動生產率水平相對較低。工業生產顯著落後。鋼鐵產量只有41萬噸,原油產量只有12萬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當時制定的總方針是“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政府通過一系列有效的經濟政策,統一了貨幣和財政收支,消除了長達13年之久的惡性通貨膨脹,同時增大了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權力,並理順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經過一系列改革和恢復經濟的政策措施,很快恢復了被戰爭所破壞的生產,增加了就業機會,維護了社會穩定。在農村,政府則實行了徹底的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這一制度變遷使得中國農村的土地等生產資料的佔有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在城市,則取消了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沒收了官僚資本,建立了國營經濟,並通過“利用、限制、改造”的基本政策,對個體和私營經濟進行調控和管理,將之納入到新民主主義經濟體系中。到1952年,中國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戰後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全國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絕大部分超過建國前的歷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自1840年以來的第一次明顯提高。

把有限的資源運用到最需要之處,發揮其最大效能。對於糧食、棉花、鋼材、煤炭、水泥、電力等產品來説,當市場調節在短期內不能有效增加供給而需求彈性又很小的條件下,在資金非常匱乏、農產品剩餘非常有限,同時供給和消費結構都比較單一的情況下,運用政府力量,通過計劃經濟來集中工業建設是有比較優勢的。因此,從1953年開始,中國在開展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同時,在制度變遷上也開始了向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過渡。

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3-1957年),中國開展了以引進蘇聯先進技術為核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一些大項目的開工和完成初步改變了中國工業一窮二白的面貌。其中,最顯著的標誌是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這些工程所形成的工業部門和生產能力,不僅可以填補國民經濟中的許多空白,增強薄弱環節的生產能力,同時也能夠迅速提升中國工業發展的技術水平,使中國初步建立自己的工業基礎。為了在制度上給予工業化以支持,中國共產黨在1953年底正式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總路線的實質是改變生產關係以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的要求。

經濟建設上學習蘇聯是重要內容,鑑於中國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極其落後,中國當時面臨的國際環境十分險惡;而在蘇聯的幫助下,經過三年的努力,中國迅速恢復了建國前遭受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為此,在經濟上學習蘇聯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主要體現在“一五計劃”的編制以及“156項工程”的實施方面。1953年9月3月,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李富春專門就與蘇聯政府商談對中國援助問題向中國政府作了一個報告,提出,第一,要以蘇聯幫助我們建設與改造的141個企業為骨幹,配合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按照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的法則,來制定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二,加強基本建設工作;第三,蘇聯花了很大力量為我們設計的141個企業,並幫助我們建設,為此它將派大批專家來中國,因此我們必須做好一切建設上的準備工作;第四,學習蘇聯,培養人才。

1959年其鋼鐵,煤炭,電力,石油等主要工業產品,將可能等於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時的水平,接近或超過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時1937年的水平,第三批項目的確定是在1945年10月赫魯曉夫率團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週年慶典期間,雙方就旅順口問題,中蘇科學技術合作問題及蘇聯政府幫助中國新建和擴展企業等問題舉行了會談,共簽署了包括《關於蘇聯政府幫助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新建十五項工業企業和大原有協定的一百四十一項企業設備的供應範圍的議定書》在內的十項文件,至此,蘇聯援華項目共計156項,通稱“156項工程”。眾所周知,蘇聯援建的“156項工程”時中國“一五”計劃建設的核心。隨着“一五”計劃的實施,經過反覆多次的論證,“156項工程”中最後投入實際施工建設的共計150項。

通過農業合作社,國家將農户所擁有的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集體所有制;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也由過去的一家一户的家庭生產經營轉變為集體共同生產經營。由於合作化後期要求過急、工作過粗、產權變動過快,形式也過於單一,使部分合作社違背了自願互利的原則,因此集體經濟沒有出現預期的優越性。與此同時,國家還通過主要農副產品的統購統銷,完成了政府對市場的替代,使農民失去了自由支配其主要勞動剩餘產品的權利。

手工業的合作化也非常順利。1953年,合作化手工業從業人員所佔比重僅為3.9%,1955年上升到26.9%,1956年則達到91.7%。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對私營工商業的改造實際上從建國以後就開始了。1952年之前主要是通過“加工定貨”和“統購包銷”的國家資本主義初級形式。1953年之後,則先是對單個條件成熟的企業實行“公私合營”,到1955年下半年則發展到對整個行業實行“公私合營”。政府通過全行業公私合營這種和平贖買的方式,,使私營企業主只拿定息,交出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從而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私營經濟基本上不存在了,個體經濟微不足道,中國的所有制結構基本上由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組成。

五、  實踐收穫

    通過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團隊的同學切身瞭解到了身邊的美好新生活中都是建國70年取得的成就。隊員們切實在感受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新成就新面貌的生動實踐中受到了深刻教育,也在此過程中緬懷了先烈,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懷

六、  實踐總結

當今社會,需要堅忍不拔、刻苦學習、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不需要嬌生慣養、矯揉造作、經不起挫折的温室花朵;需要更多的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不需要沒有主見、隨波逐流、依賴性強的“懦夫”;需要高上的品德情操,嚴謹、文明的行為習慣,不需要自私自利、弄虛作假、言行不一的不良心態。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能真正富強。

據此,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為契機,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引導青年學生在生動的社會實踐中深刻感受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堅定四個自信,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新時代追夢征程,用奮鬥的青春向祖國告白,用實踐與奉獻向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

七、實踐心得

我認為愛國沒有高低貴賤,行動和表達同樣重要。將來,不管我們走到哪裏,不管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我們都是祖國的兒女。只要祖國需要,我們將毫不猶豫的奉獻一切,即使沒有顯赫得名聲,沒有優厚的報酬,我們也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