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精彩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1W

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心理學的心得體會和感想(精彩多篇)

關於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一

一、我們已遠航,彼岸,專屬夢想的新大陸。

二、心中冷淡的花兒因心理的健康而綻放。

三、探索心之密碼,打開成功之門。

四、捨得給予別人,自己就會收穫快樂。

五、幾個月,開了無數朵花,一個禮拜,花兒枯竭;一年天,一天天,眨一次

六、平和沉靜,心在安謐中站定。激盪呼嘯,靈在擾攘中迷航。

七、人的優雅關鍵在自控情緒,安靜,也是一種力量。

八、上音心理健康哪家強,音工心理最健康。

九、讓我們純潔的心靈,飛往更廣闊的藍天吧!

十、心,最深處,應是温暖。

十一、把握心海羅盤,洗刷昨日陰霾,沐浴璀璨陽光。

十二、青春無悔,一路向前,敞開胸懷,擁抱快樂人生。

對於生活心理學個人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二

突然有一天,我感覺自己的年齡好大啊,真的不想繼續長大。就感覺自己都這麼大了,什麼事情都還沒有做成。開始為自己的將來擔憂了,焦慮了。可能這就是自己長大了,走向成熟的心理過程吧。現在我所思考的就是我的將來究竟要幹什麼,我自己又能幹什麼。前些天看到一句話,年輕時的迷茫,就是把該用來做事的時間用來思考了都。所以我想,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往前走,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學校資源充實自己,武裝自己。怎麼樣評價自己的發展史呢我一直都不太肯定自己,所以感覺自己很普通。要説到自己的高峯應該可以説是自己的高中生活,至少他讓我生活的很充實,很有意義,同時也讓我收穫了許多。可是現在,真的感覺自己很是頹廢,做什麼事情執行力很差,一直想做出改變。可是結果還是那個樣子,這讓我很是掙扎。

成熟的標誌就是懂得了責任。懂得了自己該做什麼了,自己所需要承擔的東西,併為此盡最大的努力。現在作為學生,兒女,認真學習,搞好學業,關心父母。

人們對我的批評,一般都是説我犟,不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或是勸告。甚至不願意聽別人評評我,有時候這樣會讓我變得很暴躁,生氣。我有個習慣,總是憑第一印象來判定人,通過一些小的細節,看是否符合我的認知、價值觀。不然就會認為這個人和我不是一類人。當然,第一印象有時也是錯誤的,隨着不斷地瞭解,可能也會有所改變。

我自己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缺少了溝通。每當我和他人在交往的過程中,不是去主動和他人去交流。而是有一種自我封閉的潛意思,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他。並且還會自己去猜測他人為什麼這麼做,自己去評價他的行為。以至於讓自己很不開心,又影響到正常的人際交往。就因為這個,我和最親近的人發生了多少矛盾。有些時候真的是很苦惱。

還有就是有時候在校園裏看到我不喜歡的事物,我就特別容易激動,就會有一種批判的態度。其實和自己什麼關係都沒有還。你説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呢? 以上是我對我自己一些簡單的剖析,下面我説一下怎麼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

1. 正確認識自我,包括心理方面,如氣質,性格,智力,興趣愛好等,是情緒調節與控制的基礎。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就是個體能正確地認識自我並悦納

自我。心理學認為,自我指對自己存在的觀察,即認識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徵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即自己的智力、情緒、性格、氣質、興趣愛好、道德觀和人生觀等。對自我有一個充分,全面、正確的瞭解,這樣有利於對自我情緒的有效控制和調整。如氣質屬於急躁類型的大學生,如果意識到了這一點,就會有針對性地去暗示或控制自己要保持一顆平和的心,這樣對我做的事很有利,就是能控制一點就會有很大的益處。

2. 正確地對不良情緒進行歸因,即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進行歸因。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或是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既要從自己本身出發找原因,又要從周邊環境的客觀世界中尋找原因。如較內向的大學生由於內省較深,比較敏感,對於一件事在別人看來沒有什麼,但是對於內向的學生卻能引起他的不必要的猜疑、沉思。情緒的不良是不是由於自己過去的經驗缺少的原因,缺少社會交往閲歷等等。如自己是不是總是的父母家人或他人的保護包辦之下,去面對困難,而導致現在手無足錯,情緒低落。客觀方面找原因就是考慮是周遍的環境條件,如天氣,氣候,自然地形,社會文化等因素,都是我們每個人無法控制的,是不以我們的主觀願望而改變的。面對的這些客觀存在的困難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去為它而憂傷,煩惱。只要能正視現實,充分地利用客觀現實積極的一面,這樣大學生才能夠妥善地,合理地處理好現實的困難挫折。

3. 自我激勵法 自我激勵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動力源泉之一,主要指用生活中的哲理、榜樣的事蹟或明智的思想觀念來激勵自己,同各種不良情緒進行鬥爭。古人云:知足者常樂。大學生不要總為沒有得到的東西而煩惱,相反,要經常想到自己是幸福而充足的,相信憑藉自己的意志、能力和奮鬥精神,這些沒能得到的東西總有一天一定會得到。這樣,便能增強自信心,驅除自卑感,保持心情舒暢,從而增加了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4. 轉移調節法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發生情緒反應時,大腦皮層上出現一個強烈的興奮中心。這時,如果另找一些新穎的刺激,引起新的興奮中心,便可以抵消或沖淡原來的興奮中心。因此,當某種情緒激動起來時,為了使它不致於立即爆發,可以有意識地通過轉移問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和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採取行動,也是轉移注意力、驅散煩惱的一種有效的精神療法。一旦出現煩惱情緒的徵兆,便激勵自己多做有意思的工作學習、勞動或娛樂,把時間表儘可能排得滿一些、緊湊些,或者為別人做事,不僅可以使自己忘卻煩惱,而且可以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可獲得珍貴的友誼。

5. 換位思考法 從積極的角度,重新認識引發不良情緒的事件,從而得到新的結論,使自己的情緒得到平衡。例如,當你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可以換一個角度考慮,告訴自己 “破財免災”、“就當是交學費”、“壞運很快就會過去”等,這樣心情就會輕鬆,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6. 行為補償法 即把某些情緒化為行動的力量,它具有修復和補償功能。倘若其貌不揚,便把精力集中到學習和科研上,從事業的成就中求得補償,保持心理平衡。有的同學在情緒壓抑時,喜歡到外面走走,或踏青、或賞景,這也不失為一個簡便有效的調節方法。大自然的風光,能夠曠達胸懷,歡娛身心,對於調節人的心理活動有很好的效果。

關於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三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聯合國衞生組織指出:21世紀困擾人類的不是環境問題,不是資源問題,也不是恐怖主義,而是來自於人類心理的問題。諸如情結的煩悶,學業與工作的壓力,孩子厭學,感情困惑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引發憂鬱,失眠,焦慮或者其它現代文明病。這一組數據,不僅讓人咋舌,更讓人不得不證實當今的社會問題。可以説,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於平靜,如何放鬆自己,關注心理健康,已成為21世紀重要的社會的新課題。

<>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着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市場經濟的加速運行,完全打破了幾十年來人們在傳統落後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形成的思維定式。當突然直面一個激烈競爭,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新模式,我們會深刻的感受到多年來積累的知識,能力,經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一夜之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學習工作,生產關係的矛盾,衝突,經常困擾着人們健康的心靈,嚴重影響其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師的連線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與此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教學氛圍,很受鼓舞。説心裏話,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對此學科的理解幾乎是片面的,瑣碎的。但,當我從參加第一堂心理學開始,對心理學就漸漸地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對此學科的濃厚的興趣。通過徐清照老師的講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在每個人的身上,也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們去喚醒他。”

<>

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穩定性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諮詢師應當具備的人格條件又包含哪些內容呢?

1、心理相對健康

心理諮詢師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來訪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於他的來訪者。雖然心理諮詢師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慾,會像其他人一樣希望得到愛,希望被接受,被承認,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須有能力在諮詢關係以外求得這些慾望的滿足,以保證有效地完成心理諮詢師這一社會角色的任務,不致引起角色緊張。心理諮詢師也會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數來訪者,在相同的社會環境裏,遇到各種生活難題,也會出現心理矛盾和衝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對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諮詢關係以外來解決他的心理矛盾和衝突,不至於因為個人的問題干擾諮詢工作。一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有良好適應能力的人。要得到來訪者的信任,諮詢師自己必須願意不斷成長,並且在生活中不懈奮鬥。那些情緒不穩定,經常處於心理衝突狀態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難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2、樂於助人

只有樂於助人的人才能在諮詢關係中給來訪者以温暖,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融洽的氣氛,接受來訪者各種正性和負性的情緒,從而進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樂於助人”説起來容易,但並非任何人時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語,缺乏熱情的人,也是難以勝任心理諮詢工作的。

3、責任心強

心理諮詢師既要耐性傾聽來訪者的敍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來訪者感到自己被關注,也要能誠懇坦率地和來訪者談心,取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願意暴露內心的痛楚和祕密。工作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負責任在諮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這些人格條件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是相對穩定的心理特點,不是光靠學習理論知識就可以獲得的。因此,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應先檢驗自己的人格條件。

<>

做好心理諮詢工作要有必備的理論知識。心理諮詢不是僅僅依靠良好願望,滿腔熱情和一般常識來安慰,勸説那些處於困境的來訪者或鼓勵心理病人跟疾病鬥爭。有時,廉價的安慰反而會引起來訪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工作,要用科學的諮詢知識和技巧來幫助來訪者,使他們認識困擾着他們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棄適應不良的行為,使心理成熟起來。

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理解來訪者的困難是怎樣形成的,矛盾和衝突的根源何在,他們心理症狀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用什麼防禦手段來對付內心衝突等一系列問題,然後才談得上有針對性地協助來訪者分析問題,並引導其走出困境,促進人格成長。

<>

心理諮詢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學到的。除了從書本上學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向來訪者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上面所説的職業道德,人格條件,知識條件和技巧條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鈉所説: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應當是個人品質,學術知識和助人技巧的結合。

<>

首先選擇心理學,就是為了想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達到更加好的狀態。

第二就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在寫心理學論文的時候,瞭解了許多關於治療的方法,然而,對我影響最大,最有啟發的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適時地應用,更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那麼個人就可以更加平靜客觀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學會了寬容。

關於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四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六年級學生正處在身心飛速發展的時期,隨着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社會閲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升學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為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制定本計劃。

<>

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

(一)總體目標

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

(二)具體目標

培養學生自重、自愛、自尊、自信的獨立人格及對自我與外界的評價能力;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壓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現的變化。

首先:適應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富有責任感和進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認識能力;

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衞生常識,適應自我身心變化,能夠大方得體地與同學、異性和長輩交往,勤奮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漸養成;

再次:形成鍥而不捨的個性特徵,掌握自我心態、情緒的調適方法,改善學習方法,能夠在升學和就業方面做出合適的決定。

<>

六年級共有學生62人,學生的心理問題從大類上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問題。障礙性問題在學生中極少出現;發展性問題是伴隨學生心理髮展階段和交際範圍擴大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不適應。

學生的心理問題多表現在人際關係、學習動機和自我認識等方面,如師生關係、親子關係、同學關係、異性關係緊張;學習上出現焦慮、緊張、厭學情緒;自我感覺、體驗和評價失當等。

我校六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具體表現為:

1、學生由於學習適應不良而產生的苦惱

學生經歷着許多變化,如環境、學習活動、人際交往以及角色的轉化等變化,有了變化就要適應而學習適應不良是困擾學生的主要問題。

2、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情緒

這種不良情緒大致有以下情況:對前途和未來過分擔憂,自信心下降;出現消極情緒不知如何宣泄,導致自己長時間處於壓抑狀態,影響學習的效果和人際交往。

3、與同學交往特別是與異性交往出現的困惑

4、由於家庭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不良情緒

<>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外,還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面向全體,通過普遍的活動教育,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有積極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差異性原則

注意個性教育,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瞭解和把握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態。

(三)主動性原則

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幫助學習排解厭學、自卑、恐懼、焦慮等消極情緒,真正做到防微杜漸。

(四)活動性原則

以活動為主,注重活動過程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在體驗中得到成長與發展。

(五)尊重與理解原則

尊重學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營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另外還要遵循保密性和助人自助原則。

<>

本冊數共設有5個單元,供全年使用,本學期計劃講前三個單元到12課為止,其餘下學期講解。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瞭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 社會適應等方面常識。

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要求,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發展其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把握擇業方向,瞭解自己,學會克服青春期的煩惱,逐步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加強自我認識,客觀評價自己,積極與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培養對挫折的耐受能力。

<>

(一)以心理健康課為載體,採用團隊活動、故事、心理劇等形式,引導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個別諮詢與輔導

採用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排解困擾。

(三)發揮全體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師生關係,在班級、團隊、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指導家長改變教子觀念、瞭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家長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為影響孩子

關於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五

現代社會的“健康”概念已經超越了傳統醫學的觀點,不僅是身體和生理健康,還有心理和心理健康。當今社會的激烈競爭給人們帶來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中學生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面臨着進入高等學校的壓力,心理脆弱,在一定程度上無法發泄他們的心理抑鬱。此外,我國獨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問題越來越嚴重。此外,由於家庭不完整,兒童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例如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失去父母或失去母親的家庭,以及從其他世代撫養子女的現象。相關研究表明,心理變化的高發區是青春期,中學生的問題令人震驚。學生在學校的各種不健康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的越軌行為時有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低有很大關係,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低和心理素質差。如果我們只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就目前情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

創造一個美麗的校園環境。這所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無意識地接受教育和影響。因此,一個優雅、乾淨、文明、舒適的校園環境能給學生帶來“潤物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內的假山、名人雕像、書畫陳列館、名言、校訓和各種宣傳窗口將讓學生享受美麗和理性思考。生物花園充滿活力,校園裏點綴着鮮花和綠色植物,學生們在蜿蜒的走廊亭子裏看書。這些自然和人文景觀無時無刻不在觸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感受到美的薰陶和道德的感染,愉快地接受教育,自覺地形成積極的態度。創設教育情境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優化。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日益增多,人們的心理和行為密不可分。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由良好的心理素質決定的。同時,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內化並積累成一定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口頭説教,還應該創設各種情境,促進學生在行動中的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一定的心理素質。例如,一些學生自控能力差,脾氣暴躁,叛逆心理強。教室裏有一個廢紙箱。他把廢紙扔出窗外。當他看到瓶子和罐子時,他不理會,用腳踢它們。他隨意採摘和踐踏花草。我聽説過一所學校,那裏的學生總是喜歡用腳踢門。為了改變這個糟糕的問題,學校安裝了一扇玻璃門。結果,玻璃門完好無損。我們從中學到了靈感,所以我們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放置了40多個環保垃圾箱。垃圾桶每天都擦得像新的一樣亮。草地上豎立着木板,上面寫着“請照顧我們!”

如懇求的話語,果然學生不忍心破壞,過去的壞習慣也改變了。顯然,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顯示出最佳的行為效果。因此,創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線索,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開展心理諮詢活動。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學校設立了心理諮詢室,有些學校配備了專職心理諮詢師。學生可以通過諮詢、宣泄和宣泄來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據瞭解,諮詢學生反映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自卑感、抑鬱、躁狂、恐懼等由沉重的學習壓力引起的情緒問題、人際關係問題、無法控制的不良行為、青少年困惑等。行為諮詢方法的先驅krom brouze指出,“諮詢的中心目標是幫助每個客户解決他尋求幫助的問題。”學校心理諮詢師應該給諮詢學生温暖,引導他們自我調節。它還應詳細瞭解輔導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和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既是學生的知己又是學生的輔導員,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我們的許多學生需要幫助。除了求助於心理諮詢師,學校還可以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教育部在《關於加強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應全面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也就是説,僅由少數專職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夠的;它必須涉及所有教師。教師應本着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縮短師生心理距離,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調節。當老師把學生當成知心朋友時,師生之間的交流和理解就會加強。學生喜歡你的課,當他們對學習感興趣時,他們的學習成績會得到提高。與教師的密切關係也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培養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利於改善學生的情緒狀態、人格和身心健康發展。更改評估方法。學生的自卑心理大多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一些教師依靠自己的主觀感受,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等水平的學生漠不關心,完全否定落後的學生,説得不好。這無疑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負面影響,並可能導致許多學生自卑。它甚至可能對學生的自尊和自信產生不利影響,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被譽為“德國通識教育之父”和“德國教師之師”的19世紀德國資產階級民主教育家泰特斯道爾(titus dowell)曾經説過:“

嚴厲面對、責罵或詛咒學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我們應該學習英國教育的優點。英語老師在評價學生時從不吝惜表揚。對學生的表揚反映在細節上。一點點進步會受到他們非常鄭重的讚揚。我們應該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我們永遠不應該挖苦或諷刺學生。我們應該以寬容和愛心珍惜和關心學生。我們的老師缺乏這種意識,過分責備學生。我們應該學會表揚他們,這樣學生才能不斷地從他們那裏得到鼓勵。教師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除了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外,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美國中國小參與心理諮詢的人員類別如下:相關醫學專家、健康專家、教育專家(包括教育專家、學科教師、特殊教學人員、資源人員)、行政人員、學生、家庭成員和學校援助部門等。老師總是住在學生中間。教師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心理輔導。我負責學校的心理諮詢。有一次我去心理諮詢室瞭解情況。我發現我班上的學生某某在門外徘徊。我想我應該幫助他。因此,我經常和他聊天,意識到他學習壓力太大,導致學習壓力大、焦慮和成績下降,從而導致自卑心理,導致惡性循環。找到問題的癥結後,我們可以“對症下藥”。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原因,並尋找解決辦法。他的國中成績名列前茅,父母期望過高,高中基礎不紮實,學習競爭激烈,一時無法擺脱失敗的困惑,因此他有焦慮、易怒等消極情緒,無法平靜下來學習。

我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第一,調整學習方法,夯實基礎;第二,樹立成功意識,不斷激勵他,肯定他的成就。第三、調整心態,擺脱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只要你盡力,不要考慮排名結果;第四,學會放鬆,自然慢跑,釋放精神壓力,保持放鬆和精力充沛的良好狀態。中學生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學習造成的心理壓力。教師應掌握學生的心理,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引導學生如何面對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

學生的心理問題只能在極其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由學校來糾正和引導。社會環境和家庭影響也特別重要。(由於空間限制,這裏暫時不討論社會因素。可以説,大多數青少年的心理障礙與其父母直接或間接相關。獲得父母的合作,幫助父母發揮他們的教育功能,對於改善和預防兒童的心理障礙,幫助兒童成為有用的人是極其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求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應與家庭密切合作,教師和學生家長應加強溝通,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家長給予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給予及時的指導。如果學生考試心理不好,老師可以引導家長以正常的方式看待考試。父母的嘮叨、關心和高期望值會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壓力。另一個例子是青春期性教育、人際交往技巧和意志力訓練等。都需要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一些中學生害怕社交、少與他人接觸、害怕不被他人接受、嫉妒他人、不喜歡他人或困惑男女。父母應該鼓勵他們的孩子交更多的朋友,引導他們選擇朋友,培養社交技巧,過多地批評和約束他們的孩子,這會使他們的孩子對社交缺乏信心。父母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加強溝通,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應引起高度重視。家庭和社會應該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個人都能接受良好的心理素質訓練,擁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關於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六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為目標,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精神,不斷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總結如下:

一、組織管理

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心理諮詢領導小組,由接受過心理諮詢培訓的孫玉川老師擔任心理諮詢老師,定期開展心理諮詢工作。

二、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是心理諮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們積極開展針對學生和老師的個體諮詢和針對學生的團體諮詢。做好學生的個別輔導工作,為來訪的學生提供諮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對於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識別並轉介到專業診治部門。每週二、週三諮詢室有諮詢老師值班,開放時間為:中午12:00到13:00,下午15:00到17:00。通過同伴互助,促進班級心理衞生工作的開展。心理諮詢室對各班知心姐姐進行定期的心理培訓。由孫玉川老師負責。週二“知心姐姐”活動,及時進行信件回覆。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除心理障礙。

本着家校合作的理念,“成功父母成長講堂”對一年級,四年級,五年級開放,協同德育處辦好家長學校,及家委會工作。積極動員與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建立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家校合作教育系統。熱心真誠地為家長們在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困惑提供幫助,並且與教師配合,對相關學生進行疏導,同時幫助改變家長一些不合理的家教觀念,使學校教育工作得到全面的穩固,全方位啟發學生自己認識自己,自己接納自己,自己幫助自己,自強自立,健康快樂的成長。

與家長合作,為學生個人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條件,建立學生心理檔案,記錄每一個學生心理成長的軌跡。發現學生有心理問題時,就可以積極給予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或矯治,仍可以通過心理檔案考察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檔案能對每位學生個人的心理成長、心理潛能開發提供幫助,為通過心理輔導和心理諮詢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提供了重要保證。同時,學生心理檔案還可以揭示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家長在家庭教育上的問題,揭示學生共性心理品質的問題,能促進學校和教師與家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創設良好的學校、家庭心理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針對少年兒童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教育情境,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學風;積極推進班級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發揮學生自主管理能力。面向全體學生,立足於學生髮展性、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預防、疏導為主,干預、治療為輔。加強每週心理健康課的指導與研究工作。密切與班主任的聯繫,更好地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發揮了班級知心姐姐的作用,並對他們進行培訓。認真細緻地做好個別諮詢輔導工作,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三、課程開設

每週一次的心理輔導活動課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學期要讓心理課成為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主陣地。根據低、中、高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開展系列性、主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

積極利用校園廣播,網絡,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關於心理學與生活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七

<>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聯繫。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知識協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適應社會、發揮潛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必須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學生施加影響,培養學生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二者都是育人,在統一育人活動中各自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相互借鑑,相互促進。心育對德育有必須影響。心育適當擴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標和資料;心育為提高德的有效性帶給了新方法、新技術;最重要的還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對整個教育都帶來了用心的影響。

<>

在一項對475名高中畢業班學生的研究證明:學習成績並不完全取決於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較智商預期為高)、普通成就者(成績與智商預期相當)、低成就者(成就低於智商預期)差別的產生,與性格特徵有關。高成就者工作習慣較佳,對學業興趣較濃,按時完成作業,關心學習成績,做事認真負責且有計劃。低成就者難自律,難自我規範,較衝動放肆,喜好玩樂,貪圖近利,與同伴關係欠佳,較不合作,較自私,較不尊重權威與傳統,較不合羣,在校在家較不快樂,常為己辯護,憤恨他人,對挫折和壓力不知所措,較悲觀。普通組介上下之間,尚屬正常。由此可見,培養用心的情感品質和良好的意志品質和性格特徵能促進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寓於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也依靠於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證明,青少年尤其重視自我觀念或自我意識,包括對自身形象方面的觀察、概念、看法,關注自己外貌美醜、體能強弱、運動機能優劣等,常將自己的形象與理想中的標準進行比較,或與同輩人進行比較。比較結果,或滿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確對待,也對身體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以上所述證明,健康的心理是身體健康的心理條件。透過心理教育,維護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質,是帶給這種心理條件的重要措施。

不僅僅如此,良好心理素質對身體素質的發展、體能的充分發揮也具有重要好處。無論是造型美、生氣美等身體美的各要素還是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身體素質。這些素質的發展無不需要相應的心理條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適於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動,內向性的人完成目標的動機強,適宜進行精細、準確的任務。同時,身體潛能能透過運動技能的提高得到發揮。運動技能是習得的潛力,表現於迅速、精確、流暢和嫻熟的身體運動之中。運動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與智慧技能有聯繫。運動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動作,也不是如同搖頭那樣簡單的肌肉反應,他受到內部心理過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動作技能,發揮人的的身體潛能,務必依靠於良好的心理素質的發展。

<>

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沒有心理上的修養,審美的修養不可想象。此外,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既是內在美的表現,也是美感素質構成和發展的條件。例如一個人能正確地認識現實,客觀、全面、公允地看待問題,能正確地正視現實,熱愛學習和工作,聰明才智得到正常發揮,有自知之明,對自己能正確評價,行為舉止得體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現。又如對人富有同情心,誠懇,正直,正義,不畏,樂羣,對學習與工作勤奮、細心認真、有首創性,不卑不亢,嚴於律己,自信、謙虛,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現。透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的這些優良的心理素質,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審美素質構成和發展的條件。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艱鉅而偉大的工程,是充滿活力的新課題,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

對於生活心理學個人心得體會和感想 篇八

幼兒心理十分稚嫩脆弱,需要父母的加倍呵護。本文介紹五則常見幼兒心理健康小知識,期望能對家有兒女的80,90後新爸新媽供給一些參考幫忙。

告別遺尿症

5歲以後的孩子還常常不能自立地排尿,稱之為遺尿症。精神因素是幼兒出現遺尿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長應消除引起孩子情緒緊張的各種不利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排尿訓練。作為家長,應當幫忙孩子樹立克服不良習慣的信心,不要對孩子橫加指責,造成自卑心理。

消除口吃

矯正口吃的辦法需要家長注意兩點。首先,不要過分地注意或議論孩子的口吃,更不要模仿、嘲笑或嚴厲地強迫他矯正,儘量減少和消除引起孩子精神緊張的因素。另外,家長可耐心地採取一些具體的言語矯正法來幫忙孩子,如設計特種練習,分散孩子害怕口吃的注意力等等。

戒掉吮指癖

對待有吮指癖的孩子不能用嚇唬、在手指上塗藥水等強制方法,這些方法會使孩子產生緊張、害怕、恐懼的心理。家長應採取更為關愛孩子的方法,對年齡較大的孩子能夠給他講道理,加以引導;對年齡較小的孩子能夠用他喜愛的事物來分散他的注意力,逐步幫忙其改掉吮手指的不良習慣。

糾正兒童多動症

兒童多動症需要理解正規治療,如藥物治療、包含治療、行為治療等。行為治療被認為效果較好,主要是經過糾正兒童偏常行為,培養兒童良好行為,增進其學習本事和社會適應本事的主要方法。行為治療主要採用適宜的認知活動來改善患兒的注意力,克服分心,並經過適宜的訓練程序,減少患兒的過多活動和不良行為。

走出兒童自閉症

兒童自閉症往往發生於3歲以內的孩子,起病過程緩慢,是兒童心智和情緒發展上一種很嚴重的障礙。兒童自閉症一經發現應及早送醫院理解治療訓練。

此外,家長必須要多與孩子接觸,進行心靈溝通,增加對外交往。同時需注意不要隨便動孩子放的東西,因為他們對自我的東西極為關心,不喜歡別人隨意擾亂他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