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1W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多篇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1

當前,我們已經站在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當代青年更需奮發有為,勇於擔負起時代發展的重擔,“充電增能”,激發出奮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傳承革命薪火,夯實信仰根基。

“千年夢想、百年拼搏”,99年的沐風櫛雨,早已經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鋼鐵般的拼搏意志。當代青年要回味百年征程,傳承革命精神,牢記先輩先烈救亡圖強初心,在理論武裝中汲取信仰力量。克服“本領恐慌”,切實學好初心使命這門“專業課”,堅持帶着“問題”學、帶着“目標”學,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釘子”精神做黨歷史的“傳承者”;以“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新時代發展的“耕耘者”。以堅定的理想信念激盪心靈,補足精神之鈣,築牢信仰之基;以清醒的政治頭腦,鑄魂提能,樹牢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當代青年要以堅定的信仰、蓬勃的活力,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時代的華章,綻放出理想信念的奪目光彩。

逐夢時代潮流,磨礪出彩青春。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9年,是歷盡艱辛和坎坷的99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幼小到成熟,這是無數革命先烈血灑疆場,用青春和生命築起來的血肉長城。當代青年要在革命傳統中汲取發展動力,在攻堅一線的大熔爐裏面,不斷錘鍊本領,增強意志,成為烈火真金。新時代的偉大征程已經開啟,“攻城拔寨”的號角已經吹響,在紛繁複雜的發展局面下,更要迎難而上。“百鍊方能成鋼”,面對“疑難雜症”,更要有拼搏精神,拿出“硬核”對策,“對症下藥”。當代青年要樹牢“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幹事創業精神,在時代的發展浪潮中矢志不渝,浩蕩前行。

永葆赤子之心,擦亮政治底色。

當代青年要充分認識到“四風問題”的反覆性和頑固性,容不得“歇歇腳”“鬆口氣”,要增強“啃硬骨頭”的本領,就要杜絕“虎頭蛇尾”,樹牢正確的政績觀和價值觀,警惕“留痕不留心”“表裏不如一”的形式主義。面對“花樣百出”的“誘惑”和各種形式的“枕邊風”,當代青年要發揚“槓精”精神,築牢思想防線,做到“精精計較”,警鐘長鳴,認真踐行羣眾路線,不搞“花架子”,不擺“假樣子”,下足求真務實的“繡花功夫”,當好“排頭兵”和“實幹家”。讓“紙上談兵”的“豪言壯語”成為“潤物無聲”的“腳踏實地”。

99年的崢嶸歲月,鮮紅的黨旗早已經在神州大地上迎風飄揚,時間的巨輪早已經銘刻上中國共產黨100年的滄桑鉅變。“滿腔熱血鴻鵠志,一片赤誠踐初心”,當代青年當以堅定的信仰、攻堅克難的決心、求真務實的作風踏上偉大的征程之路,不負年華。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2

“時代呼喚擔當,使命催人奮進。”當前,實現偉大夢想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征途已經開始。作為當代青年,應該在實現個人理想和國家夢想的道路上,灑下熱血,奮勇拼搏。

當代青年要在“本職與全局”的融合中提高站位。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當代青年既要立足崗位,幹出成績,又要胸懷全局,提高站位。要熱愛本職工作,幹好份內之事,練好“基本功”,耕好“責任田”,守好“主陣地”。但也絕不能視野狹窄,做“井底之蛙”。要放開眼界,善於從自身小格局中跳出來,防止陷入忙碌的事務主義,學會從全局高度思考問題。不僅對本地本單位情況要清楚,更要對中央的大政方針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瞭然於胸,自覺把本職工作放到大局中去審視,從而把握工作的正確方向、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

當代青年要在“理論和實踐”的轉化中提高本領。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當代青年要有“日暮途遠”的緊迫感,面對日益複雜的漫漫征途,唯有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才能避免造成“本領恐慌”的尷尬。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擠出時間多學習,減少應酬多學習,持之以恆多專研,練就一身過硬本領。要學以致用,帶着問題到一線去思考、去研究,真正把情況摸透、問題摸準、對策摸實,在破題中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在推動發展、服務羣眾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挑得起擔子、幹得出樣子、闖得出路子。

當代青年要在“繼承和創新”的探索中開創局面。

前輩們創造了輝煌的成績,他們的成功經驗給青年一代提供了很多借鑑。但形勢一直在變,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風雲變幻的中美局勢……一堂堂生動的“實踐課”表明,有時“老辦法”是無法應對“新問題”的。變危為機、變中求新。當代青年要有“乘風破浪”的拼搏精神,多幹一些研究性探索性開創性工作,將自己帶入時代的變局中檢驗自己、鍛鍊自己。要有“繼往開來”的改革精神,勇於突破思維定勢,既要繼承過去的成功經驗,又要擺脱“路徑依賴”,學會獨立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自覺培養創新意識和發散性思維,以新思路、新舉措、新觀念努力打開工作新局面。

“星辰大海,正是青年的征途所在。”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既然我們選擇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奮鬥吧,青年!奔騰吧,後浪!讓我們在這條偉大的征途上,灑下熱血,建功立業,實現夢想。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3

兩會回顧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首先要準確把握兩會的基本精神,這是學習和貫徹的前提。“新時代、新指南、新戰略、新作為”這“四新”則是兩會的靈魂,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我們在工作中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一、學習好領會好兩會精神。精神,認真領會兩會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尤其要把握好報告的主題和靈魂,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兩會精神上來。

二、學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學習貫徹兩會精神,要大力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這是學習和貫徹兩會精神的根本保證。只有學以致用,堅持用兩會精神指導實踐,才能真正把兩會精神落到實處。要按照兩會精神的要求,以創新的理論和方法聯繫實際,同時要堅決反對那種脱離實際、墨守成規、淺嘗輒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要大力倡導增強“六種意識”即機遇意識、創新意識、發展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真正將“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落實在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實踐中。

三、端正工作態度,養成艱苦奮鬥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復興之路,其景可贊,其程也艱,百年夢想變成現實,中間還得有所動作,那就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比實績、不比態度,在工作中要堅決杜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遇事退避三舍的消極態度、責任重於泰山、事業任重道遠,要敢於擔當、勇於擔當、善於擔當,在實踐工作中做出實績,成為一名領導放心、組織信任、人民滿意的共產黨人。

兩會已成為我們鋪開了宏偉藍圖,倍感振奮、催人奮進,作為一名黨的工作者,唯有堅守心中理念信念,堅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增強自身工作本領和素質,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出不一樣的青春。我將努力帶領全鄉人民為我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4

在2016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對今年政府主要工作提出4方面建議,民生問題所佔篇幅長、着墨多。四個方面建議位於報告的第三部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所佔篇幅最長,約2000字。

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們把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村。政府工作報告顯示,中國將不再強調不惜一切代價實現經濟增長,而是轉而強調實現社會福利保障;這也體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工作重點。

報告還特別強調減少能源消耗,着重解決和減少中國面臨的嚴重空氣、土壤和水污染。“要順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待,大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生態環境關係人民福祉,關乎子孫後代和民族未來。”

2016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新起點,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開局之年。今年的“兩會”是承前啟後的大會,新一屆政府按照十八大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框架,制定了2016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路線圖。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堅持為了人民、服務人民、依靠人民”。因此,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我們必須緊密聯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緊密聯繫自己工作實際,緊密聯繫廣大人民羣眾所思所想所願所盼。把人民的信任與重託,轉化為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具體行動,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不斷增加黨的活力、不斷提升國家實力。

90多年來,我們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

一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三是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命運,不可逆轉地開啟了中華復興的歷史進軍。其政治影響和社會意義,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正身處改革攻堅期、發展關鍵期、矛盾凸顯期。我黨正面臨着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的考驗,黨內存在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離羣眾、消極腐敗的危險。

我們黨的最大優勢是聯繫羣眾,最大危險是脱離羣眾。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肩負的重大歷史任務。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個特點和優點。

這兩項制度紮根中國大地,是構成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模式的重要內容。會議的召開和運作過程,同時也就是中國民主政治模式的實踐過程。與此相關聯的是,我們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模式因為會議而得到更加廣泛的理解和認可,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就。作為國家的一員,我們更應該吸收學習老一輩革命黨人的優良傳統,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自覺自願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民羣眾做出奉獻。

只有這樣,才能樹立新時代年輕黨員的良好精神風貌,為黨注入新的活力與鬥志,使人民發自內心擁護黨的領導。希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鼓勵百姓、教育百姓、融入百姓,從而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增瓦!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5

高等教育在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探求客觀真理、為人類解決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推動創新、構建民族優秀文化與世界先進文明成果交流借鑑的橋樑等方面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重視教育就是重視未來,重視教育才能贏得未來。

據2017年統計,全國共有在校大學生人數為2695.8萬人,具有大學教育程度人口為1.9593億人。如今,大學生已經不再是稀缺資源,而優質教育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具體到教育領域,不平衡問題集中體現為: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大起來”到“強起來”,還有一定的差距;高校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需求脱節;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等。

改革是提升高等教育整體質量的必由之路。我們需要認識到,中國的大學發展到現在,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想要再上一個台階,必須靠改革。

對於我國的高等教育,我認為一是要進一步強調大學的服務精神。美國總統威爾遜的話,“一所大學能在國家的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不是因為其學識,而是因為其服務精神,學校必須成為國家的學校。”育人是學校服務社會的最重要途徑和形式,一所學校的影響力,主要取決於其能否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各類優秀人才。二是要突出大學的引領性和獨特性。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以更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全球高等教育的競爭與合作,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是一流大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6

2020年是確保我國如期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年份,任務艱鉅。孰料又面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更是增加了工作的難度。如何做好疫情防控這道附加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問題。

使命在前,重任在肩,形勢要求我們保持戰鬥作風,不鬆勁、不懈怠,堅持到底;更要求我們保持戰鬥作風,披荊斬棘,攻堅克難,一路向前。然而,頑強的戰鬥作風不會憑空而來,必須慎終如始,持續用力,深化紀檢監察監督工作,堅決破除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細。

抓緊,就是要敢抓敢管,敢於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進行監督。要始終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國際經濟形勢不斷變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復工復產等各項工作也不斷面臨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台新方法、新措施。為了確保各項應對措施落地,只有堅持原則、密切跟蹤、毫不懈怠地抓好監督工作,才能有效克服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才能有效實現人財物有序流動、產供銷有機銜接、內外貿有效貫通,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抓實,就是要真抓真管,認真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進行監督。紀檢監察部門要堅持樹立一盤棋思維,積極參與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復工復產等各項工作。要秉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突出問題導向,重在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等方面真抓真管,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建議和意見。要持續壓實防控和發展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真抓實幹,務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確保各項部署和防控舉措統籌兼顧,實現協同推進。

抓細,就是要善抓善管,善於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進行監督。紀檢監察監督工作要堅持三個區分開來,落實好一個符合、三個有利於、一個前提的要求,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和偏差。要精準規範問責內容,啟動問責程序要做到凡問四必,實施問責要做到四個不得,既要保持正確的大方向,又要鼓勵幹部隊伍敢於闖、敢於試、敢於改,保護好乾部隊伍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創新驅動解決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附加題,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有效統籌推進,實現脱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7

2012兩會精神心得體會

陳優芬

兩會是中國的窗口,關注中國就不能不關注兩會。經過60年的持續發展,特別是30年的改革開放,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三,進出口總額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日益提高。我們的發展和走勢直接影響着世界經濟態勢和政治格局。因此,國際社會不能不關心中國的情況,兩會就必然地成為國際看國內的一個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國的一個重要平台。

這次看政府工作報告的一個明顯感覺,調子比以前低了些,但讓人增添了一種信賴之感,我看了這樣的報告,心裏是覺得更踏實的。空話少了,吹政績的文字少了,回顧一年來的成績,字數減少了好些,而寫出來的這些成績確實都是有目共睹的,是實實在在能看到的。反映問題的文字有些增多,而且更實在、更具體了,我記得往年寫問題的不到一百字,蜻蜓點水,輕描淡寫,給人留下回避問題的不良印象;現在呢,已經超過三百字了,把存在的幾方面問題都基本上如實地反映出來,這就讓人感到,政府是敢於正視這些問題的,也有信心去解決這些問題的。只有讓問題充分暴露,才能加深對問題的嚴重性的認識,才能引起更多關注,才能更廣泛地吸納民智,更廣泛地接受監督,才能增強解決問題的緊迫感,才能達到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還有,對新的一年所制定的目標,感到更切合實際了,而提出的措施給人的感覺也是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更強了。措施更具體,更實在,那種虛晃一槍的感覺,比起以前來是大有減弱。這是好事,是政府開始求真務實的一個標誌,一個先聲。要説我還有什麼意見呢,就是希望説的跟做的一樣,寫在紙上的東西,畢竟要靠做,才能變成現實的。我個人認為,這得益於中央所大力倡導的求真務實之風。地方政府把這樣的精神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就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新氣象。因為在這次“兩會”召開之前,政府工作報告提前送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預先審議過了,報告中一些文字表述,受到過代表委員的質疑,其疏漏之處也通過代表委員發表的意見建議得以彌補,所以滿意度有了很大提高。

其次是感覺到去年提案的辦理質量有了提高。

凡是羣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承辦部門投入了足夠的精力,認真辦理好,羣眾反映良好。有些提案限於客觀因素而暫無能力付諸實施的,也給予了誠懇認真的答覆,獲得了提案者的理解。總的來説,是有了進步。但也僅是進步了一些而已,離總體上對提案辦理結果的滿意度,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我想寄希望於新的一年,進步得更快些,讓我們的滿意度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再次是今年“兩會”期間,委員們踴躍發言的多了,敢於諍諍直言的多了,空話套話少了,表態性的話少了。好些委員提意見建議是痛痛快快,單刀直入,直言不諱,聽了真是耳目一新啊,呵呵。這樣,會議的效率也提高了,討論的問題更廣泛,更深入,更透徹,這是多年來沒有體驗到的痛快!這一點我的感受尤其深刻,精神都為之一振埃對那些在討論會上敢於坦陳己見的委員,我心裏充滿了敬意。

以上這些方面,是我在今年“兩會”期間感到欣慰的心得體會。

2023學兩會心得體會篇8

“兩會”在北京勝利召開,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全國各行各業的“兩會”代表齊聚北京,代表們帶着人民的殷切期盼,代表人民把有關人們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和一些社會問題提交“兩會”討論。兩會是中國的窗口,關注中國就不能不關注兩會。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日益提高。我們的發展和走勢直接影響着世界經濟態勢和政治格局。因此,國際社會不能不關心中國的情況,兩會就必然地成為國際看國內的一個重要窗口、世界看中國的一個重要平台。這些日子世界媒體緊盯着中國兩會,通過這個窗口觀察、觸摸中國政經的走向。在全球經濟危機、西方發達國家屢遭波折的背景下,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特色,已經成為世界性話題和探尋目標。

我作為一個當代的大學生,不僅應該關注兩會,更應該時刻關心時局。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兩會”會議精神的學習當中,積極的在思想、本領、作風上找差距,爭取能夠早日達到一名合格黨員所要求的標準。我認真收聽、收看“兩會”相關報道,藉此機會談談對“兩會”的感想:

改革是當前我國形勢發展的迫切需要,改革是為了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可以預見,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最多的話題肯定是改革。”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説,“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的改革藍圖,將通過兩會凝聚共識,逐步變為政府決策和實際行動。政治體制改革,已走過30年的歷程。應該説30年來的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可以更好地貫徹改革的漸進主義策略,走漸進發展的道路;但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內在要求的日益強烈,政治體制必然需要進一步滿足和實現人的自由、民主、平等權利的全面發展,並以健全完善的法治精神和法制秩序保障之,最終要確立起科學、民主、文明、法治、充滿活力、能持續發展的政治體制。然而,近期以來,我們卻看不到政治體制改革面臨的這種轉換和發展,導致累積起來的問題逐漸增多。這從縣級政治體制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看,特別明顯。我國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已經不適應我國城鄉工農業生產力發展的要求,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是解放、發展生產力的必然選擇。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必然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商品經濟運動規律使然。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是與國際經濟接軌的客觀要求。

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古至今,民生和民心素來密不可分。歷史反覆證明,誰真正解決了老百姓的民生問題,誰就會贏得老百姓的真誠擁護,誰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會經濟發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積累財富,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的福祉,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應當説,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發展的偉大曆程就是不斷改善民生的歷史過程。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三個有利於”,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再到“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民生始終是重中之重,始終是一條紅色的主線。翻開黨的十七大報告,“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民生話題幾乎貫穿始終。

上學難、看病難、買房難……這些事關百姓的民生問題年年都是熱點,也説明百姓期望政府下更大功夫。讓更多人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醫療服務、更好的住房保障,既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也需要注重公平的制度設計。網友“大智若愚”説,期待今年兩會湧現出更多“中國好聲音”,促進社會資源分配更公平,百姓生活更如意。教育經費首次達dgp比例的4%。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4%的指標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礎線。早在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就敲定4%的目標,但一直未能實現,每年兩會意見紛紛。這次兑現承諾,也是順眼了民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實事求是地總結了5年的工作,並提出了的主要任務,提到的問題都是事關改革和發展大局的熱點、難點問題,提出的應對措施可操作性很強,充分反映了全國人民的發展需求,説出了廣大羣眾所關心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習近平主席在參與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討論時強調,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鼓勵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