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培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08K

國培心得體會多篇

國培心得體會篇1

理性相統一的特性。正是這些特性,使誠信成為普遍的社會倫理原則,對社會和個人都起着規範和引導的作用。

誠信教育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橋樑

首先,誠信教育是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礎環節。從誠信教育做起,從塑造公民誠信品格、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做起,大力加強誠信教育,大力培育誠信文化和誠信意識。誠信教育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通力合作。要“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誠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誠信體系,加大對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

其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社會誠信體系的支撐。首先要從政府誠信做起。誠信,既是對個人的要求,也是對政府和制度的要求。如果沒有政府誠信和制度誠信,個人誠信是很難建立起來的。

最後,要以誠信的態度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要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需要貫徹和落實到實踐層面。這就要求人們由內而外地認知和認同,以誠信的態度來踐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心裏認同,然後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個人做起,從誠信做起,在認識、改造自然和社會的活動中,尊重客觀事實,信守承諾,反對虛妄和欺騙。只有國家、社會和個人都講誠信,人人都以誠信原則要求和約束自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真正成為社會風尚。

國培心得體會篇2

20xx國培計劃遠程培訓學習,讓我能夠有幸親耳聆聽多位教授的精彩講座,而我的許多教學疑問也在專家這裏得到了解決。通過參加這次國培,我看到了國家對幼兒事業的重視。通過聆聽專家的演講,觀摩專家的.教學,感受很多,受益匪淺。看到了我國發展的新希望,他激勵着我們這些幼兒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改變教育方式,帶着感悟、帶着收穫,以積極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以幼兒為本,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而努力。

我是一名農村的幼兒教師,農村的環境比不上城市的,但是迫於當前的形式,要想成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育者,首先必須樹立敬業,樂業的教育觀。把幼教當成事業來幹,努力追求最好。其次,關愛兒童,認可兒童,平等對話,與孩子形成學習的合作共同體,善於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再次,具體紮實的吹拉彈唱,讀寫畫描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掌握多元的教學方法,善於適時合理的策劃,組織,實施活動。還要不斷的踐行反思,不斷的學習,善於總結,勇於創新,才能成為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這次授課的老師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地幼兒教育的專家學者。他們淵博的學識,讓我充分認識到:做為一名幼兒園的骨幹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良好的人文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搞好教師的“教”與幼兒的"學”的關係,教師要做到保教結合,“以幼兒為本的幼教,適應社會的幼教”出發,從孩子的實際出發,重視示範的作用,做好表率,搞好直觀教學,用全新,科學,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理念,方式方法,來更新自己的頭腦,才能實現教育的理想的目標。

幼兒教師是教育的先導,是孩子們的啟蒙教師。做為幼兒園的一名教師,我覺得很幸福,因為我們是明天花朵的培養者,我要把此次培中訓中學到的知識與理念運用到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為幼兒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國培是教師成長的階梯,專家的視頻講座,不但提高了我們教師的教育理論和專業知識,而且讓我們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其實培訓也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以幼兒為本,求真務實。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在我的記憶中卻是永恆的,它使我們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感謝這次國培為我們提供了這麼難得的學習機會,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軌道上大步前進。

國培心得體會篇3

教學是教師最本職的工作,在二十多天國培教育中為有源頭活水來,培訓的根本着力點就是提高受培訓教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業務能力,為提高學校教育工作質量奠定基礎。國培教育在多方面對我們進行了培訓,現將我的參訓體會小結如下:

在這次國培教育中,對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能力等關係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方面面給予了全方位關注,如教師的成長目標等等。普通教師與專家的比較表明,教師的知識不僅有量與質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結構問題——教師所需要的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經驗性知識和背景性知識,都是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整合,而專家致力於某方面的研究,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可以給我們提供迅速有效的幫助。

國培教育對我們教師進行培訓時,把我們當成學生,從基本的教育理論到各科的教學內容、方法等進行系統的培訓,也就是全面的培訓,這樣的培訓有它的優點,但針對性不夠。而這次國培就揚長避短,很好地解決了這類問題。我們參加培訓的每一位教師都直接在網上,發帖子提出問題、其他老師把他的好方法、和對策進行網上交流。談了自己的專業發展目標,也談了自己在專業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困惑。

1、國培教育是一種“現場式”研究,教師是現場研究的主體

中學本身就是一個活動現場,任何一個研究者,當他把研究指向中學時,都必須親歷這個現場,這是因為這類研究通常是在實踐活動發生的現場進行的。是研究者通過直接的觀察,對現實存在的、與教育實踐有關的各種人物、事件、活動、問題進行如實地記錄、分析與推論。在這類研究中,研究者,即我們老師與實踐是直接接觸的,而我們本身就生活在“現場”之中。只要我們做有心人,我們就是一個研究者。

2、教師實踐中的問題應該是教育科研的主要內容

原來在我看來,“教學”是自己的事情,“研究”則是專業研究人員的事情。研究是專業研究人員的“專利”,而我們教師則是實踐者。即使有時想自己開展些教育科研,也常常有“力不從心”之感,覺得有些不知所措。也由於比較缺少理論視野,“理論”使我們對研究產生了畏懼心理。現在我明白了。教育科研是以日常的教育實踐問題為直接指向的一種研究,它關注的是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育行動,謀求的是未來教育行動的改善。因此,教育科研的課題主要應來自我們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因此,對作為研究者的我們來説,從自身的實踐中發現問題並以此作為自己的研究課題,是我們確立研究課題的基本思想。

這一思想告訴我,如果在實踐中發現了問題,而它確實是一個自己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那它就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也許在他人看來這一課題可能沒有多大的研究價值,或許還是別人已經研究過的,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我自己的研究課題。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只有堅持不斷的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不致於落伍,教師尤其應該如此。校本培訓與時俱進,從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導教師學會學習,提高教師的實際動手能力,對教師們順利實現“自我發展規劃”大有裨益。

國培心得體會篇4

能夠有幸在安慶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參加教育部“國培計劃”(xx)“安徽省農村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培訓項目”的研修學習,首先要衷心感謝學校領導能夠給予我這樣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感謝你們對我學習、生活的關心與照顧。同時也要感謝各位同事對我的關心與牽掛,感謝你們為我的“國培”學習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與幫助。下面我就把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感悟向大家做一下彙報。

剛到在xx師範學院報到搞了一個開班典禮,會上xx師院院長和副院長分別介紹了xx師院承辦這次培訓的籌備情況,省教育廳師資處xx講話,在講話中他提到通過這次培訓要培養教師四個能力:

1、師德、師風,教師修養。

2、教育教學能力。

3、教學研究能力。

4、培養青年教師的能力。然後是學院教師代表和國培學員代表發言

這次培訓研修的形式大致有三種,即專題講座{專家引領講座(省外、省內,外國專家)、學院教授講課、一線名師講座}、主題研討和實踐研修。下面我就結合講座內容談一下這次培訓的體會和收穫。

一、聆聽知名教授、專家講座,使我耳目一新。在這次培訓中有幸請到了新課程標準專家xx教授,省教研室xx主任,xx師大外語學院xx院長,xx省教科院xx副院長,xx省教研室特級教師xx老師等一些知名教授專家為我們做專題講座,讓我們既學習了很多理論知識,也獲得了很多新的理念,我們白天聽學院教授、專家講座,晚上寫學習體會。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的(早晨8:00上課,11:35下課;下午是1:30上課,4:50下課)。專家們的報告,內容既深刻獨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徵博引又緊扣主題,他們對國小英語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讓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專家們鼓勵我們青年教師要善於發現、善於反思。要求我們做高素質的教師,做專家型的教師。每場講座結束之後,學員都會和專家們進行互動交流,對學員的困惑,專家們都一一給予解答。

下面我挑選了幾個專家的講座結合我的思考和感悟向大家做一下彙報,因為有的專家講座內容是結合英語學科的,專業性很強,這裏我就不詳細説了,選幾個內容對所有老師可能在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和主張上都有共同幫助的向大家介紹一下。

1、xx師大外國語學院院長xx教授圍繞“新時期中國小教師的業務素養與自我發展”這一主題,從“教師的素質內涵”、“新時期中國小教師應具有怎樣的業務素質”和“在職教師應如何繼續提高業務素質”三個方面層層遞進、深入全面地介紹了自己的觀點。他指出了中國小教師提高自身業務素質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提到“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不搞科學研究的教師充其量是一個水平不高的教書匠;讀書不獨立思考不可能發現新問題;教書沒有創新只可能唯書唯上,人云亦云;做學問要在不疑之處有疑,有意識地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聽了張教授的講座之後,我有如下感想:首先,一定要認真學習,切實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業務素質包括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象我們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去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如可以通過單科進修、骨幹教師研修班、專題研討班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充電,提高自已的文化層次、專業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我們要具備自我學習和提高的能力。把學習當成一種終身性習慣。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相互聽課、常規教研活動的開展、考察觀摩、學術研討和科學研究來提高,有意思地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象這學期張學校分批次的帶我們老師出去聽課、學習,觀摩以及我們區搞的總計劃10期的骨幹教師培訓,都是提高我們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很好的方法。其次,要了解各種教學方法,象上次我們學校中青年教師説課大賽,發的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第52條中指出,“現在採用的教學法常常包藏着一種很大的危險性。這種危險性就在於,用形象的話來説,學生只看見每一棵單獨的樹,而看不見整個樹林。”為了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我們教師就要懂得並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不至於學生對單一的模式產生冷漠的心理。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願望,這樣學生的知識質量就會提高。第三,一定要與時俱進,尤其是加強科研。提高自己對科研的認識並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爭做一名研究型、學習型教師。以前可能大家總是認為科研是個很玄乎的話題,不敢走近它。經過這些天的學習之後同時上回我們請到區教研室課題規劃辦主任xx老師就科研課題做的一個講座,我漸漸明白:原來科研並不是很可怕,首先要學會選題,好的選題是成功的一半。只要自己用心發現,積極主動去積累,記下平時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難題,然後想辦法去解決,把每一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整理出來就是科研。而且這次去安慶學習,發現他們每個學校承辦的都有科研課

國培心得體會篇5

“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發展的需求,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提高技能,以適應當今教育形勢的變化。本次國培——網絡學習活動,給我提供了一次與現代信息技術“親密接觸”的機會,讓我收穫滿滿,下面就交流心得總結如下:

一、我學習的收穫

1、掌握了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相互結合的理論。這次網絡研修活動,以任務驅動式學習的方式,營造出寬鬆的學習氛圍,沒有大而空的理論闡述,師生平等,更容易讓學員理解與接受。通過課程的選擇與學習,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計算機知識某些方面的缺陷。在本次學習中,我主要選擇了多媒體環境下的國中歷史教學的相關學習課程,並將其轉化為實踐,提交了“聚焦教與學轉型”難點的信息化教學設計。

2、教育觀念的更新。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再教,學生再學,老師不教,學生不學”的過程,而信息化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常規,使“要學生學習”變為“學生要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於提出問題,主動探究,掌握學習的方法。

3、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利用網絡優勢學員相互之間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交流、切磋、幫助。每個學員都可以根據需要參考其他學員的學習成果,使用其他學員的支持材料以及搜尋到的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二、我如何將學習的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

我在教學實踐中,在“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這樣做的:

1、可以情景導入,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例如播放多媒體朗誦視頻——梁啟超的《中國少年説》,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那段奮起探索的歷史,使學生很快融入到《戊戌變法》的新課學習之中。

2、可以設置問題情景,激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思考。例如展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時政熱點圖片,設問為什麼美國曆史上林肯當選總統會引發戰爭?

3、可以創設體驗情景,將學生的體驗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例如利用一戰傷亡的圖片、數據、實錄視頻來創設戰爭殘酷的情景,激發學生反對戰爭熱愛和平之情。

三、我在完成校本研修作業時所獲得的啟發

1、要針對教學實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教師在講授課程的過程中,應明確: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雖然能使教學過程及效果得到優化,但這不是唯一的教學途徑。某些課的講授根本不需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有些課,就需要藉助電化設備及多媒體教學,才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本次研修作業,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結果》,這一課我覺得就非常需要運用多媒體,因為所涉及到的戰役以及戰爭的破環性,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利用多媒體展示“一戰傷亡的圖片、數據、實錄視頻等”來創設戰爭殘酷的歷史情景。

2、要“恰到好處”地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在電化教育和多媒體教育手段的實際應用中,教師要明確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目的及內容,瞭解學生的實際能力,恰到好處地運用信息教育手段。在當今的教育中,信息技術可以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例如我在校本研修作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結果》教學設計中關於三條戰線地圖的識讀方面,讓學生用電子筆標出三條戰線,並説出識圖方法。這樣做“恰到好處”地“聚焦了教與學的轉換”,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3、要把握好教師、學生和多媒體三者之間的關係

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應把握好這三種關係:既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協調兩者與多媒體之間的關係。現代教育技術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的培養,而教師的組織、指導和調控的作用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在教學中,教師不應該只是簡單的地為學生提供教學資源、課件或佈置教學任務和檢查教學結果,而要加大對課堂的把握力度,使傳統的教學手段和現代的教育技術進行充分的融合。例如我在校本研修作業——《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及結果》教學設計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演示自制的ppt,展示收集的有關資料,説明戰爭的殘酷性與野蠻性”,設計意圖是“讓學生自己利用多媒體資源,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而在學生交流展示過程中,教師依然要有適當的補充與引導。要以學定教,根據學生展示的情況,引導要圍繞教學重難點對“一戰的殘酷性與災難性”進行主題性的鞏固。

總之,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要想有機地整合並且深入發展下去,我們教師必須繼續努力學習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信息技術能力,才能讓其在歷史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本次培訓活動雖然已經接近尾聲,但是讓我受益匪淺,希望在今後教學中能把培訓所得與實際教學工作結合起來,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國培心得體會篇6

很幸運,參加了為期十天的國小語文教師國培學習。通過培訓,我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提高,教學理念得到進一步更新,回顧平常的教學,我又有了新的思考。現將這次學習中的一些收穫進行總結,以便自我借鑑,自我揚棄,有助於個人業務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一、教師應具備良好個人修養

1、勤於反思,善於改進。

埋頭拉車不看路、坐井觀天的教學落伍了,教學中我們除了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全面把握教材體系,努力尋求適合自己,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還要善於反思、積累、總結,瞭解教育的發展方向和流行趨勢,做到有目的地教書、智慧地教書,讓學生輕鬆學習、快樂學習。

2、關愛學生,身心兼備。

我們的教學是為成人而非成事,似謂農業而非工業,謂應世而非應試。所以我們在工作中,既要關注他們全面發展,又要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既要關注對他們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又要關注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既要教他們求知,還要教他們做人,且學做真人。

3、欣賞學生,扮好角色。

每一堂課,每一件事的處理,我們儘可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審視,比如在閲讀課上,讓孩子説孩子想説的話,讓孩子幹孩子能幹的事。在習作評析中,用兒童的眼光去欣賞他們的作品,不要吝嗇自己手中的分數。千萬別把我們老師的思維強加在孩子身上,否則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會被我們越教越笨。

4、注重形象,心態陽光。

老師隨時要注重自身形象,善於調整自己的心態,找準自己的位置。對待孩子要善意地理解,切勿惡意揣測,時刻保持一種平靜、健康的心態。俗話説:“什麼樣的家長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同樣道理:“什麼樣的老師將影響出什麼樣的學生”。

因此,無論教師有什麼樣的煩惱或不順,走進教室的那一剎那開始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看到老師的陽光和健康。別辜負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聖母”形象,以免給他們心理上造成負面影響。

5、善於積累,博覽古今。

“一桶水”的資源是永遠不夠的,通過讀書積澱更多的知識,豐富自己的內涵。所以人們都説國小語文老師不僅要力爭自己是個教育教學專家,還需是個“雜”家:音樂的,美術的,天文的,地理的,遠古的,流行的,各行業、各學科都應有所涉獵。同時在學習和工作過程中,還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反思中不斷進步。

6、親近母語,熟“讀”經典。

親近母語的最好方法是“讀”,我們的學生來學校是讀書的,贊成別把他們當成裝“報告”的容器和做作業的工具。在讀的過程中給予幫助和指導,語文就是生話,學生切忌拖腔拖調地讀、怪腔怪調地讀。同時在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積累、背誦。

因為人一生最佳背誦時間就在十三歲前,千萬別把孩子最寶貴的時間給掠奪了。讓他們背名篇名段、背唐詩宋詞、背《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哪怕現在是囫圇吞棗地背,將來對他也是有好處的。

二、教好學生必須識好字寫好字。

1、抓住學生特點,按質按量識好字。

國小識字總量要求達到2500個,在一、二年級就要達到1600多個,所以要想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興趣,採用多種方法。(如:一年級上期可採用:看圖識字、指讀聽讀識字、拆字合字識字、和父母讀故事識字)。一年級下學期識字方法因合體字越來越多而更新,可採用:看偏旁猜字意、編故事識字等。

2、根據學生髮育,循序漸進練好字。

老師可採用“練眼——練手——練筆——練字——練心——育人”這一程序逐步完成。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習慣的培養,“三個一”要讓學生牢記心間。

3、結合識寫教學,加強人文滲透。

如:在識字時,一定要將識字、拓詞、説話相結合,從中感悟祖國古今文化內涵。在教學“掰”的書寫要注意變形,其中滲透“懂得禮讓”的道理。在書寫每一次漢字時,首先要找準起筆的位置和壓線筆的位置。從而滲透“大局觀”等意識。

三、教好學生必須勤於動手。

課本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老師為了能讓學生輕鬆學習古詩,可通過為學生製作音像資料、蒐集背景資料、查找相關的歷史資料等方式來豐富課程資源。從而拉近讀者與古人間的距離,使學生站在作者當時的環境、處境、背景中讀詩句、悟詩情。才能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詩的內涵,不要僅為知詩意而學,既然流傳千古,必有可學、可究之處。同時,老師還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查找、製作,從而訓練學生動手能力,這也可讓學生從活動中學到更多的東西,逐漸博古通今。

四、教好學生必須善於習作。

1、習作教學要把握一箇中心(以提高書面表達為中心),兩個結合(師生結合、聽説讀寫結合),三個訓練層次(觀察——思維——表達),四種文章輔助(教師下水文、經典範文、學生病文、寫作故事),五個支持點(激發興趣是起點,文從字順是基點,內容具體是焦點,有感而發是亮點,成功使用是支點)。

2、教學要有梯度。如一、二年級學生造句、仿句。三年級寫觀察日記,讓學生為自己而寫,寫自己的事,老師的目標設定立足在中等生身上,要求不要過高,揠苗助長的事最好不要做。四年級逐步形成級片段仿寫。一至四年級主要是個量變的過程。五年級開始突破質變:可以考慮謀篇佈局,適當地讓學生分清詳略,使用總分總結構,善於展開想象和聯想,學會使用一些簡單的修辭手法。六年級的時候培養學生學會自我修改。

3、老師在評改學生作文時要善於賞識,善於表揚,善於發現學生的亮點,要多批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