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培心得體會總結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W

國培心得體會總結多篇

國培心得體會總結篇1

我是一名農村音樂教師,在這次的國培中通過樑曉紅老師的講座瞭解和知道了在國小的音樂教學中樂理知識在音樂課堂中的重要性,知道了幾年級應該學習哪些樂理知識,但是由於在農村有諸多的原因使樂理知識在課堂上難以有效的實現:

1、在一些農村學校,由於教學資源的缺乏以及學生本身的素質,在音樂教學中開展樂理知識的滲透簡直是難上加難,而且因為在這裏專業不對口,一些學校並非用專業的音樂老師交音樂,所以一些非專業的音樂老師也由於自身的專業知識不夠豐厚,所以就會忽略樂理知識的教學,只是一味的在課堂中交唱歌曲,可是,如果不對學生教授一些簡單的樂理知識,比如識譜,節奏,音高,音調等等,學生永遠只會唱一些交過的歌曲而已,永遠都不能做到自己學習,所以,音樂教學中樂理知識的教授還是佔有一定地位的。

2、學生在學習樂理知識的時候,覺得沒有興趣,在音樂教學中單純的樂理知識課,學生聽起來比較乏味。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一節音樂課光講樂理知識,學生們會很反感,我在教學中通過涉及到什麼樂理就學生什麼而且我會用給學生們舉常見的例子,如在教漸強和漸弱力度記號的時候我會讓學生觀查力度記號像不像大於號和小於號等,還形象的把意思講的繪聲繪色,漸強就是從遠處過來的聲音,如叮叮噹,叮叮噹,鈴兒響叮噹。鍵弱就是從近處向遠處的聲音直到消失,同學還模仿着很有興趣。

是的,國小生音樂課樂理知識的教學,就象一口枯井,枯燥而又深不可及。井旁的枯草,毫無生機、弱不禁風,就如國小生對樂理知識的淡忘和興趣遞減的現象,樑曉紅老師説得。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他們既不如中學生有相當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記憶力,可以較快地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並能觸類旁通地運用它們,把它們儲存在腦海裏;又不似學齡前兒童,對音樂的感知只停留在歌唱和舞蹈的感性表現中。國小生是一羣在兩者之間遊走的“臨界”的另類,他們有對音樂知識的好奇、探究心理,又厭倦教師單向灌輸及樂理知識書面練習等方法的運用。怎樣才能讓學生變“厭學”到“樂學”,做到學樂理、為唱歌,在唱好歌中學樂理,使學生的視唱、聽力、音樂記憶力,表現力都得到不斷提高。建構國小生們對國小階段音樂樂理知識自主學習的模式方法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農村學生的音樂素養是較差的;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應注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提高學生樂理水平入手,經常安排一些有效的音樂技能訓練,如呼吸練習、練聲、節奏練習、聽音辯唱、自創樂句、把簡譜譯成五線譜等編創活動。這樣,經過長期有效的練習,就會提高樂理知識水平,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和演唱水平;此外,在教學中,還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如教學《藍天向我們召喚》時,給學生介紹楊利偉的事蹟,介紹國家科學的發展歷史,對學生進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強調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等,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在音樂課的教學中,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審美能力。

國培心得體會總結篇2

説明文教學一向是八年級的教學重點,它不同於國小時的淺嘗輒止,只為教學生對課文信息的進行梳理,而更側重於以文本為依託,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的去學習説明文這一文體的相關知識,以便更清楚地閲讀相關文體。但只為達成目標而不講究方法,很容易造成課堂的滿堂灌和乏味,而缺少本該有的語文味兒。也許是意識到這個問題,部編教材刪改了之前説明文單元的一些課文,例如重複的建築説明文《故宮博物院》、偏美學的《橋之美》和《屏》,取而代之的是《夢迴繁華》和《蟬》。其中《蟬》照應了課後名著導讀的《昆蟲記》,更能學以致用。而《夢迴繁華》更以其極具藝術性的題目吸引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二中的孫俞芳老師,在國培示範課上,孫老師説課時就提到了自己被這一題目所吸引,想要讓學生真正感悟繁華的初心。

因此在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上,孫老師一改傳統説明文的教學模式,在注意文體特點的同時,還能注重文本意識。一堂課一直以繁華為主線,緊扣繁華二字,讓學生找繁華探繁華現繁華拓繁華,環節緊湊,繁華似錦。平易近人的談話,開門見山,直接發問:是否文不符題?可從哪些地方找到繁華?乾脆凝練。但這一環節的開展也需要學生對課文有充分的預習,才能迅速找到繁華。起初學生有些矜持,所找到的內容大多是含有繁華二字。但在老師的層層指導下,他們開始會在紛繁的文字裏,概括出繁華,歸納了經濟繁華、內容繁華、技藝繁華三點,以達到找繁華的目的。這一環節的設計,一開始就迅速增強了學生的文本意識,並鍛鍊了學

生快速梳理信息的能力,同時還明確了説明對象,可謂一石三鳥,但光找到,只是熱身運動,對文本有個整體感知,並不是最終目的。探繁華才是重頭戲,探繁華分為探説明對象的特徵和探説明方法兩個方面。説明文中往往是説明方法體現説明特徵,而瞭解了説明對象的特徵才算是對説明對象有了理性的認識。《夢迴繁華》的説明對象雖然很容易明確,但提到的內容頗多,説明對象的特徵並沒有像《中國石拱

橋》和《蘇州園林》中有主旨句那樣具體可查,而需要自己在閲讀中做總結。這對於才系統的學習説明文的學生來説,是有些困難的。但幸好在説明文方法的運用上,文字明晰曉暢。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的説明方法相關知識,學以致用,反推説明對象的特徵。這無疑成了教學重點。雖然這是一篇自讀課文,但直接放手,學生還是有點茫然無措。因此孫老師根據一位學生回答的情況,整理出示例,讓學生回答有所抓手,有據可依。學生探繁華的效率也有所提升了,這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繁華階段更是精彩,以內容繁華為主體加以解讀,找出了很多四字詞語,並讓學生根據畫作片段,選擇一組四字詞語,複述再現文本。這樣的設計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清明上河圖的內容認識,更鍛鍊學生消化文本後的口語表達能力。口語表達一向是説明文教學忽略的課程標準所提及的要求。儘管開始時,學生還並未完全消化,複述表達也不盡人意,但這種環節無疑給了我們一個啟示:任何文體的教學都要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根

據這一原則,孫老師還設計了拓繁華這一環節,即讓學生換位思考,設計考題,這既是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又起到回顧課堂的作用,讓學生能夠一課一得。

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華,願你擁有青春的繁華,展現了孫老師對語文教學的熱情,也表達了她對學生的無限期望。這是課內到課外的延伸。若此處再結合時代背景重申夢迴繁華背後的意義或結合《國家寶藏》節目中千里江山圖的鑑賞,我想也許課堂的深度和高度會更加豐富。其實語文教學何嘗不是一場寂寞的孤旅,但因為有了一位又一位老師靜心的思考與虛心的研討,才有了這一堂又一堂繁華的語文課,感謝孫老師的繁華似錦,教會我們説明文的教學除了教會學生知識之外,更要鍛鍊學的能力,嚴格遵循課程標準的指導,設計符合學生的學情要求的教學活動,做到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國培心得體會總結篇3

本次培訓也讓我知道,作為一名合格的國小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良好的人文精神。在加強自身修養方面,我需要在情感上對學生做到真誠而豐富。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修養,引導我的學生髮現美、感受美、並能創造美。我還要注重筆耕,使自己變得更加厚實。多讀書、多動筆,及時自己教學的缺漏,在不斷反思中和我的學生一起成長。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自己的教學,對今後的工作也有了明確的方向。這一次培訓活動後,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我會繼續努力,認真學習,把所學知識用到教育教學中,讓孩子們樂學、會學,把孩子們從芬芳待放的花蕾澆灌成美麗的花朵,期盼在三尺講台上揮灑絢麗的人生!

在培訓的過程中,我在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的教學行為是否規範、我的課堂是否有吸引力、我的教學是否有效……我給自己的很多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也許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教授完了課本上的知識點,迫使學生記住了一些基礎知識,但是,我的課堂是沒有活力的和激情的,我沒有注重教學中的細節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做的一些教學改革還只是皮毛的,沒有深入骨髓和觸及靈魂的,本次培訓讓我在反思中有所收穫,讓我在學習中找到方向。

經過專家精闢的講解和同仁的討論,我不僅從理論的高度瞭解到了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得以從感性上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無論從形式還是從內容上都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有着不同尋常的意義,也有一些感悟。

國小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整體把握,又要分段瞭解、分析、探究。“國培”專家各從自己擅長的研究領域談起,理論結合實例,既注重“言傳”,又注重“身教”;讓我們很好地把握了不同學段、內容的特徵;為我們深入文本探究,科學“備課”,有效施教指明瞭方向。

同時,在有效教學方面,我也學習到了一些技巧和策略,比如教學目標的確立問題,課堂問題的的設計、教學過程的設計、對學生的評價等。當然,有效教學還必須懂得如何規範教學行為,比如懂得如何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如何進行課堂拓展、如何總結課堂所學等等。

(一)重新認識教師的角色地位

新課標增強了知識的實用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充分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精神。新課標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更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並增強了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新課標的內容化繁為簡,化細為粗,為教師教學提供更廣闊的自由度和發揮空間。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要充分發動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這種改變要求教師不能再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肩負起培養人的重任。教師不再是學生的主宰,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平等的團體,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教師是新課改的具體執行者,執行者的意識和素質是很關鍵的,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自覺進行,發揚繼承優秀的教學傳統,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努力實踐、探索,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新教材中有很多問題探究,要完成問題探究再不能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了,在課堂上教師要更多的引導學生參與教師設計的課堂和問題探究中來了,那麼這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在課堂上,你怎樣展開探究的問題?你怎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有效的參與進來?等等問題都是上課之前教師要想好的,一節課就四十分鐘的時間,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多了,老師的講授時間必然減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怎樣讓學生把要掌握的知識學熟學透,這也是老師要思索的。總之傳統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新課改了。所以我們這些老師一定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的方方面面,結合新課程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專業知識。同時,要提高對sts的認識水平,擴大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信息獲取、加工和傳播水平。

(三)改變對學生的評定觀念

新課標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學業成績的評價方式,倡導評價目標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堅持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學生自評互評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努力將評價貫穿於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並且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評價語言要多樣化,要多用鼓勵式的教學評價語言來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真正體現了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總之,這次培訓讓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新課標提出的三維課標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程結構的調整增加了學生的選擇度,問題探究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對科學的重視。我相信通過我們教師耐心,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很快會適應自己課堂主人的角色

(四)今後的目標

培訓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開端。對於培訓給我的清泉,我要讓它細水長流。“國培”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嬌氣,煥發出無限生機。十天的學習,思考背後,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是壓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今後我會學以致用,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出謀劃策,讓培訓的碩果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大放光彩!

國培心得體會總結篇4

很有幸,我參加了這次的國培國中數學學習,面對專家,面對同行,我敞開胸懷,張開思維的觸角,擇其善者而取之、從之、創新之,同時積極參與,也把自己的觀點播散出去,在大家的反饋中不斷去完善自我。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在這段時間裏,我每天都抽時間,打開電腦上網學習按照學習的要求完成學習任務,交作業,參與討論,寫心得體會。總結此次學習活動,我收穫頗豐,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總結我此次學習活動的心得體會。

一、主動才能得到收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們要有“道”可傳,有“業”可授,時能解“惑”,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實完善自己,而研修就是非常好的途徑。課程團隊給我們組織了這麼好的一個平台,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唯有主動才能搶佔先機,唯有主動才能取得豐碩的研修成果。這種主動包括主動學習課程視頻和文本資料,主動參與在線研討、班級研討,主動學習、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發表上傳的好資料,同時主動做出自己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還要主動接受專家的引領,主動與同行交流等等。在以前的教學中,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沒有機會和沒有時間來解決他們。心中很是苦惱。幾十天的國培學習解了我的一些“渴”。培訓的每個專題都設置了理論研討和作業,為我的理論學習提供了發展的可能。通過視頻領略了各位專家學者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闡述,這是一種提高,更是對我更新觀念的最好禮物,使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了理論上的保證,對提高我的專業化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數學教師的視頻課,對於我,很好地起到了示範作用。讓我從他們的課堂中領略了他們的執教標準,以及駕御課堂的能力,可以説重新讓我堅定了課堂教學的信念。教學中,教師要勇於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定勢,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與幫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勇於實踐的能力。課例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對課堂教學的認識與把握,極大地開闊了我的視野。

二、交流才能常進步

學習,需要耐得住寂寞,關起門來用心鑽研是必要的。但不能永遠關起門來搞建設,我們還要嘗試走出去和引進來,這種走出去和引進來就是交流的過程。而交流是我們學習成長的催化劑,很多平時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可能因為對方的一句點撥就有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肖伯納説,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朋友之間相互交流思想,那麼,我們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了。但我覺得我們很可能不單單因為交流有了兩種思想,我們非常有可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多種思想,所以這遠非一個“一換一”、“一換二”的交流,而是“一換多”的交流。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

在學習中這種交流就包括很多種,比如你讀文本資料,從文本資料中獲得知識和思想,你將寫出的文章發表出去,別人讀你的文章而與你的思想交流有了他自己的收穫;又比如我們給別人評論,會吸引來作者或其他學員回覆,然後再回復下去,或者參與班級研討和在線研討,這種交流就是一種非常及時的交流;甚至我們還可能由此而結交些許好友,大家相約着面對面交流。總之,交流讓我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我們收穫更多的思想,也讓我們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當然,在主動學習和主動交流之後我們還要學會主動反思和總結,這個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課程標準是統帥

我認為對課標的正確落實源於對課標的準確理解。但反觀現狀,我們對課標在教學中本應有的地位已經忽視很久了。對課標的重視不夠,首先體現在駐守在教學第一線的我們身上,我們很多老師已經很久沒有(甚至從來沒有)認認真真看過課標了,更遑論研究解讀課標。很多老師平時教學往往就看兩本書:教材、教參;新老師可能再加幾本優秀教案之類的書;熟悉教材的老教師可能連教參都不翻了。其次,正如老師文中所言,課改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專家對“課標”做過許多的解讀,但是進入到操作(教學實踐)層面或環節時,可能很快就脱鈎了。課標的實施出現了專家解讀熱後的斷層器和真空期。其實大家都知道,課程標準體系嚴密、內容豐富,是我們教學設計對照的標杆、教學評價依託的依據。我們所使用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編制都是源於課標的,課標才是最高統帥,但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往往侷限於教材和教參,甚至對教參中“對應的課程標準”也不大在意,只有在做説課評比、優質課準備等比較“重要”的事時才想起翻翻課程標準對這一課是怎麼要求的。

四、吃透教材

我認真學習拷貝的視頻和文本資料,張開思維的觸角,學人所長,取其精華的同時我也在對比思考,在對比中,我發覺我對教材體系的理解和掌握是如此的膚淺,這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往往薄弱的地方,但是沒通過對比,自己往往沒有這麼強烈的感覺。我覺得如果對數學不熟悉的話,參加這樣的研修就會困難重重,難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這就好比去聽一堂自己根本沒有看過、沒有備過、沒有講過的課,效果肯定不會太好。所以在研修的第二天,我就開始給自己多安排了一項任務:迴歸教材,認真研讀。通過認真研讀,再將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與研修結合起來,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後來的學習也證明我的這個反思是對的。所以,在沉浸於研修資料何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我們教學研究的一塊主陣地,這塊陣地要守住,還要守好,研究它,吃透它。

五、研修之路是鼓勵之路,温情之路

在此次研修中,我認識了很多學員,也認識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專家,他們都給了我誠摯的鼓勵,非常感謝他們!這次研修跟以往相比作業量、評論數大大減少,任務安排比以前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特別值得記住的是,在我們的研修平台上,課程團隊、班主任、學員之間也相互通過“公告”、“花絮”、“評論”留言等方式傳遞着防風防雨的温暖提醒:“集中研修可以臨時採取分散上網的方式進行”、老師考慮到大家研修時長期坐在電腦旁邊,找了些在電腦前就坐的小貼士和大家分享等等。我們在研修中知識得到提升,思想得到昇華,頭腦得到充實的同時,情感也時時受到關愛暖流的滋潤。通過培訓,使我認識到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要加倍努力進行科研,是自己的科研水平上升一個新台階。

通過本次學習,使我的執教觀念有了變化,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提高了我的思想認識和學習理念、豐富了我的數學專業理論。

國培心得體會總結篇5

很榮幸參加本次國培教育,在培訓和學習的這段時間裏,我體會到做一名幼兒教師的使命感,並且也讓我成長了許多。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做為一名幼兒教師,尤其是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我會盡我所能,不斷學習,在理論中提高,在實踐中成長,努力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現在我把我的一些學習的感悟與大家分享。

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還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與責任感,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做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把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融合於一身。在幼兒教育中,愛的力量是偉大的。老師的愛是一種無私的、偉大的愛,它是教師與幼兒間最有力、最自然的連接點,是打開幼兒心靈的金鑰匙。每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的愛,儘管他們性格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有感情和思想的。幼兒是一張純潔的白紙,需要每一位老師以愛為核心,細心對待每個孩子,把他們變成丹青之作。

2.要重視對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班級幼兒表現是衡量一個老師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知識、經驗的獲得可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日積月累。對他們良好行為的培養必須從進幼兒園就開始。在每天活動的各個環節,時時注意對幼兒進行好習慣的培養;同時,老師必須以身作則。因為老師的行為隨時會被孩子看見、模仿。所以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要讓孩子們感覺老師可敬可愛。

3.我們要培養孩子形成完整健康的人格,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需要我們瞭解幼兒園孩子成長的需求,創造各種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條件。

這次培訓使我進一步地明白了新時代的幼兒教師不在是充當授課的單一角色,而是有更多的角色,例如: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來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意識到,做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以愛為基,以德為本,立足課堂,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喚起他們心中的真、善、美,讓他們的世界陽光更加燦爛,空氣更加清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