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3W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多篇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1

歌德這樣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閲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為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為他們最為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為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為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為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為了一切學生。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2

利用假期休假時間,我讀了教育專著《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該書圍繞“教學是基於教師的心靈,即教師的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這一中心,探討了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心靈歷程,列舉了一種分離的生活並剖析了其背後的原因,鼓勵教師為更好地投入教學,過一種內心完整與和諧的生活,並由個人內心的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轉向更大的共同體世界,提出了教育改革中如何從教師心靈出發,激勵教師把職業發展和學生髮展緊密結合起來,為改革注入活力。

1、教學勇氣:問問自己我是誰?

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緣自於對“我是誰”的認識。只有先認識自己,才能再談教學。當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想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會擺脱許多當前的困擾堅定執着地走下去。

要想最終獲得成功,必須有孤獨的時間和空間,真正的自由只能在孤獨中誕生。當無人能與你進行直達內心世界的攀談時,毫無疑問,你會孤獨。要能做到在孤獨中行走,需要極大的勇氣。教學是需要勇氣的,教育也是需要勇氣的,喪失了自我的老師,如何教育出有個性的、有創造力的學生?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勇氣是,首先應當對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負責,不跟着社會所謂的大環境隨波逐流,因為我們是改造社會、創造社會的人,所以,我們必須像吳非老師那樣,直立行走,不跪着教書。

2、自我肯定

“就像任何真實的人類活動一樣,教學不論好壞都發自內心世界。我把我的靈魂狀態、我的學科、以及我們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學生心靈上,我在教室裏體驗到的糾纏不清只不過是折射了我內心生活中的交錯盤繞。從這個角度説,教學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如果我願意直面靈魂的鏡子,不迴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機會獲得自我的知識——而就優秀教學而言,認識自我與認識其學生和學科是同等重要的。“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好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 “當我喚回了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時,當我牢記我的自我個性和我的天職意識時,威信就樹立起來了。這時教學就能夠發自我自己真實的內心深處——這是一種有機會在學生們的內心獲得默契的迴應、共鳴的真實。”

以上幾段文字,我們可以找出幾個關鍵詞:自身認同、自身完整,聽從自己的的心靈呼喚。教師的內心包含着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具體來説,心靈是指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完整,自我認同是指構成生活的不同力量的匯聚,這些不同的力量來自你的天賦、家庭背景、生活經歷等等,而自我完整則是指將這些力量協調,編織進一個完整的人格中,即一個人是在生活各種力量的集結中找到自我認同和自我完整的。然而,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心教學,傾向於去外部客觀世界尋找力量使我們確信技術、方法、模式,使得教師的“心靈”是我們鮮去討論的一個話題。作為老師,在“與學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時”,你有了新的發展機會。你是否為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當教師“用一種深切地結合他本身獨特氣質的方式”把把自身獨特的優勢整合於教學中,在與自我、學生、學科的密切聯繫中彰顯生命本質時,就能夠發揮出驚人的教育力量,甚至發揮出改變現實教育制度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走向自己的內心世界,呼喚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只有教師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才有可能將心靈呈現在他的學生面前,真正的教學才能發生。以主體為中心的課堂

“以主體為中心的課堂是以這樣的事實為特徵的:這第三事物真實地存在,且生動活潑,有聲有色,以至於它能令教師和學生都要為他們所説和所做的一切負責。在這樣的教室中,並不存在惰性事物。偉大的物質如此活躍,教師可以當學生,而學生也可以當教師,彼此都可以偉大事物的名義向對方發表其見解。在這裏,教師和學生都擁有一種超越本身的力量——這就是超越了我們的自我專注、拒絕把我們削減為只需要自我關注的主體力量。”

我們的教學經常徘徊於兩種中心之間而無所適從,教學究竟是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呢?當教師和學生成為課堂中唯一的活躍體時,不是教師有絕對的權威,就是學生佔據整個課堂。缺乏標尺的天平總是東斜西歪,平衡需要一個第三事物的支撐。這個第三事物就是要學習的事物,即稱之為“主體”。帕爾默提出課堂應以主體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或者以學生為中心。如果我們把知識看作是純客觀的,那麼知識就像被處理過的動物標本一樣,乾癟而缺乏生氣。這樣的知識是死的,只能被稱作“客體”,作為客體的知識,在課堂中則表現為教師向學生單向傳授。然而,認知者與被知者始終處於一張不可分割的互動關係網之中。如果我們將被知事物看作是有生命力的,主體不停地呼喚我們從自我中進入它自身之內,去深入發掘它的祕密,課堂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權力和機會與主體直接對話,產生聯繫,就構成了一個以主體為中心的交錯、動態的學習共同體。事實上,當前課程改革堅持的精神實質就是主體教學,我們完全可以建構一種高效的開放的課堂,將知識有意義地連接起來,將學生引入和主體之間富有激情的對話。融入集體

“由於學生一起學習,所以真正共同體發揮了教育力量。雖然我們依然堅信競爭是提升學習動機的最好辦法,但因這些學生的個人學習使他們能夠為羣體的探討作出貢獻?。一起學習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從別人的眼睛看待事實的機會,而不是強迫他們透過他們自己有限的視野去審視每一件事物。他們能檢查而且糾正從各種不同的觀點所看見的一切,因而有機會得出更趨於正確的結論。”

帕爾默一語道破作為教師建設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是多麼重要!我們完全可以讓共同體發揮教育的'力量,但這一定是建立在真正的共同體的基礎上。何謂真正的共同體呢?帕爾默這麼描述:“在真正的共同體模式中,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同時關注一件偉大事物,在這樣的課堂上,讓主體——不是教師或學生——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的最優特質獲得融合和超驗昇華”、“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着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繫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學是一種個人化的專業,在這樣的“教師文化”中,不僅僅是停留在學習他人的長處上。帕爾默告訴我們,“從同事那裏我們可以更多地瞭解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教學”,“當我們聆聽彼此的故事時,我們時常會默默地反思自己作為一名老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共同體中的同行是很好的鏡子,是很好的參照物。同行間的切磋,還能幫助我們瞭解探究自己的內心世界;同行的意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從別人眼睛裏看事實的機會。通過同行這面“鏡子”照出我自己,認識我自己。這樣,才是學習於“共同體”中,讓“自我”相融於“共同體”。

在閲讀《教學勇氣》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去探索其中的奧妙。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3

暑假放假前,學校給每位老師發了羅樹庚老師編著的《教師如何快速成長》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感觸頗深,這本書給我的迷茫帶來了新的啟發。

首先,這本書是羅樹庚老師總結自身從普通教師成長為名師的專業發展歷程,明晰了教師快速成長必備的六大素養,即內驅力、學習力、行動力、溝通力、研究力、反思力。

教師成長來自內驅力。首次步入學校教書是20xx年9月,到現在已有五年整了,開始的時候滿身心投入到教學當中,哪怕是代課教師,哪怕每個月拿着不到1500元的工資,哪怕遭受異樣的眼神,我還是滿懷期待的去備好每一節課,站好每一節課堂,所以即便是新老師,在最初的那幾年,我也以自己的努力經常被評為優秀教師的榮譽稱號,獲得了眾多人的肯定。可是,最近兩年,我有了二胎,家庭、學校瑣碎之事頻繁增多,相比之下,精力被分去大半,原來的那份不放過任何一個人的執拗開始發生細微變化,當初的那份初心被磨去大半,成績出現了下滑趨勢,特別是跟學校的一個資歷比較老的張老師同屆後,更感覺自己水平的不足,她非常優秀,也非常負責任,當然也非常幽默,可以説情商比較高吧!自己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有時候就非常羨慕她,怎麼隨時可以講出讓人捧腹大笑的語言來?但即便如此,她也從來不驕傲,每一個空餘的時間,她也都在輔導學生學習,她所任學科是相當好的。而我卻抽不出那麼多時間來輔導,再加上經驗比較少,導致數學與她差了不少,每次比較成績當然也會很傷心,可我都拿各種理由當藉口,傷心那麼兩三天就過去了。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原來是我心中的內驅力不夠高漲了,從而沒有做到更優秀的自己。所以,我要告訴自己,不管以後從事什麼行業,只要站一天講台,就要上好每一節課,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只是沒有逼自己一把,我想,這應該是我個人成長最關鍵的一個因素了。找到了原因後,就要有向上的願望並且付諸於行動了。

教師成長來自行動力。目標再高,措施計劃訂的再好,如果沒有落實到行動,那也只是空談。開學之後可能會和嚴老師帶畢業班,嚴老師和我一個班,她是班主任,也是一個在教育上有着相當高的資歷的老師,是一個十足的優秀教師,與她同班教學已經三年,這三年裏,她的所有的行動我都看在眼裏,給我樹立的是一個絕對合格的榜樣,第一次聽她的《中國結》的時候,她就成了我的偶像,她的成績也很不錯,原因在於她有着嚴格的行動能力,所以,我也不能老是拖她後退,那就給自己定個鄉級前五,為了這個目標努力每一天,希望能有所收穫,有所成長吧!

教師成長來自學習力和研究力。自己本身不太喜歡鑽研難題,但本次升級考試和本班學生詢問的奧數知識讓自己意識到,要想快速成長,必須要視自己為教育教學的研究員,而不是執行教材的工作者,做一個研究性的老師,具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一點就要提到我的第一任老師王老師了,剛進入校園教書的時候,我們帶不同班的班主任,同任教數學學科,她就是一個學習力很強的老師,不管哪有外出學習的機會,她都第一個報名參加,自己初出茅廬,也會跟着她到處學習,可以説,我的最初成長是她帶起來的。同時,她也是一個喜歡研究難題的老師,那時候我有不懂的題都是問她,她要是一時想不起來,就會在一個時間比較充足的時間專門來想那道題,自己享受最終的解題思路,這點,我是真的需要學習努力改變。

教師成長來自溝通力和反思力。即自我比較,發現問題,提升自我修養,不斷積累,不斷進步!除了反思,個人成長還需要與人溝通,溝通之後方能瞭解其中的真實情況。特別是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你得知道他缺什麼,為什麼哭?為什麼老是跑神?又為什麼每次都提高不了一點成績?為什麼他的成績忽高忽低?所以,作為老師,要及時與學生溝通,哪怕只是幾分鐘的聊天,可能都會讓學生解開心結,從而讓自己和學生都可以及時成長!

結語:想要快速成長,首先要改變思想,這樣態度就會改變;態度改變了,行為就會改變;行為改變了,能力自然也會改變。能力有了,往後的工作才會遊刃有餘,加油吧!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4

如何使教師能更好的發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課程對教師專業知識層次的需求,《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已指出教師是“個人成為教學專業的成員並且在教學中具有越來越成熟的作用這樣一個轉變過程”,終身學習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保證。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要求。現在越來越提倡學習化社會。學習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學習尤為重要。要有競爭力、應變力,首先要有學習力。我認為教師的責任是使學生由學會知識轉向學會學習。“學校”就是作為學習者的學生和作為學習者的教師同時存在的場所。21世紀的教師已不是就時間意義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師身上所體現的新世紀人的素質而言,教師應當首先改變心智模式,意識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於對教育的壟斷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終身學習,才能夠以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育,也才能夠實現教育者和學習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現實需要。當前,隨着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特別是隨着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教師質量與全國實施素質要求的差距明顯表現出來。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場競爭局面的出現,只有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教師自身具備不斷學習提高的能力,才能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教師的創新能力需要終生培養,教師的創新動機需要終生激勵,而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創新動機都來源於教師的終身學習。

從教師職業特點的角度看也要求教師要終身學習。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適應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概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方法的能力,適應綜合性教學、研究性教學、實踐性教學的新要求;提高將學科知識、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有機整合的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的綜合水平,學會從哲學的角度思考,我們會發現——儘管每種人生千差萬別,但從邏輯上存在着一個普遍的發展模式,即:“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所説:“沒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誠然,人生修養是一項極本為複雜、艱難的工程,而一個樂於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師是永不停止學習的人,我願意進行終身的學習,形成完整的人格,實現自我超越,影響我的學生。

教師的專業成熟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需要經歷一系列的發展階段。教師的勞動不同於一般的勞動,教師的專業實際上包含兩個專業:一個是學科專業,一個是教育專業。教師的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既是學科知識的專家,又是學科教學和教育知識方面的專家。優秀的教師既需要有深厚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諦,瞭解青少年發展的規律,懂得教什麼和怎樣教,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認真負責的品質。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職能,發展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總之,教師的繼續學習是教師專業不斷髮展的歷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人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加強教師專業化學習是新課程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5

好書能營造一種寧靜的心境,能讓人在精神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在浩瀚的書海中我們中總能找到靈魂的歸宿,為我們指路的明燈。如果説讀書是一種幸福,是一種樂趣,會讀書則是一種享受。讓我們從讀書好的思想中轉化為好讀書。

書是精神的糧食,是人類進步的台階。每當我翻開那精神的糧食,哺育我的是一個個妙詞佳句,引領着我們前進的步伐。讀書猶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塊耽得太久也會膩味的,而書則不然。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一本好書,就好像與許許多多高尚的人交朋友。如果這個時間上沒有書,那會怎樣呢?這個世界將不會發展那麼快,還可能是原始。讀書是很美好的事,它使人快樂。在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打開一本書看看,把不開心的事放下,書跟你交朋友。讀書使人從無知變成有知,從少知變成多知。有一首詩這樣寫道:“書是知識的寶庫,書是智慧的海洋。”是的,正是有了書,社會才會進步,科學才會發展。朋友,讓我們一起發憤讀書吧!讀書使人有親密無間的朋友。書豐富了我的知識,陶冶了我的情操,也給過我不少的啟迪,鞭策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讀書的時候應專心致志,除了瞭解書中的內容,好要對其進行分析,留下屬於自己的那部分,讀書時時而在書上劃劃圈圈,留下些精華。每當我翻開書本,就會身臨其境,一坐就是兩個小時,這才依依不捨地象被人從那兒拽了回來。許多人喜歡在安靜的環境裏讀書,或是在溢滿書香的小屋,或是在萬籟俱寂的午夜,遠離喧囂、嘈雜,一個人獨享那份清淨與快樂。雖然書中未必有“黃金屋、千鍾粟、顏如玉”,我卻還是常常捧書漫步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流連於皎潔月光下,徜徉於整潔的書櫃前。每至此,心靈得以平靜舒展,思緒得以馳騁縱橫。身處不同的環境對讀書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在艱苦的環境裏讀書,沒有恆心和堅韌的毅力是徒勞的,至少是讀不好書的。“頭懸樑、錐刺股”、“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流傳千年的讀書“古訓”,反映出古人讀書的環境是多麼地艱難。而追求名利的讀書,則變得過於的形式,效果也不是那麼的明顯。

當今社會,無論是在物質條件還是在讀書氛圍上,讀書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書的種類也多了,而人們學習的目標更明確了,書的專業性也顯現出來,我們要有選擇地來讀適合我們的書籍。無論讀書環境好壞,並不影響讀書人的執着和對讀書的熱愛。古人在最艱苦的環境裏尚能專心讀書,在崇尚知識、崇尚讀書的今天,我們更應珍惜今天的時光,淡泊名利,遠離世俗,潛心讀書。書是人生的一個最最知心地伴侶。

簡短國小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6

這個暑假,讀到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這本書,惑受頗塗、受益匪淺。書中寫的很實在,裏面講述的一個個案例更是折射出李鎮西老師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無窮智慧。

正如書本開頭的序:永遠的班主任中所寫:“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於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還需要智慧。讀了這本書我在思考我常常為他的一些別出心裁的教育設計,教育藝術所打動,例如他向學生索要教師節的“禮物”,例如他創意編寫的“班級史冊......”序作者的這些思考帶動了我確實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智慧為何這麼多,源於哪裏,讀完書本,我有體會,也得出了答案:這一切都有源於李老師對學生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以融入學生當中為快樂,以從事教育勞動為幸福,當他攸着自己感到快樂的事,就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他的內在積極性便被充分的調動起。他的心裏理潛能便被激發出來。它的教育才能便很好的發揮出來。而當他的工作取得成就以後,當他得到學生們的愛戴以後,他享受着學生們給予的關愛。體驗着教育勞動的幸福,並從中受到莫大的鼓舞,而這些又激動着的他更進一步的發揮他的智慧,如此往復,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對照李鎮西老師我想了想自己當班主任的時間很短,但感受依舊頗塗,這兩個月的時間極其的充實,看着孩子們為跑操比賽而不斷練習,聽着他們一聲聲嘹亮的口號,我很開心開着他們為了裝扮教室而比量着各種尺寸,開動各自的智慧來想格局分佈,我更開心,看着他們為了班級文化建設的評比而調動所有可以調動的人脈,不斷的拉票,看着票的數據從倒一一路追升到第二,我開心更多的是差異,我愛這些孩子們,不討論名次結果,我更享受的是看到他們為一件事全班凝聚,奮力拼搏的過程。確實,我從中得到了樂趣,也取得了繼續為他們努力下去的決心。確實“熱愛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深深體會到了。

現在推崇素質教育,何謂素質教育,首先應該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教師,首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同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同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法談起。所以,重李老師的教學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不僅僅是在教書,而更多的是在育人,教會本領,所以,未來的班主任生活中,我要調整,傳授孩子們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是孩子們怎樣做人,如何做一個有素質,有涵養的人。

李鎮西老師説:在學生從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種子:善良、正直和機智。教師要善待學生,才能使學生的善良之心,逐漸佔據主要位置。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積極影響學生,讓學生成為正直的人,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學習文化知識,才能使學生成長為有知識的人。

通過學習李老師的經驗之談,我明白了,作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自己發自內心的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對孩子的喜愛,自己的態度擺正了,工作起來就愉悦了,工作愉悦了,好多問題就自認而然也就好處理了,李老師的這本書是一本李老師親身實踐所所鑄的書,書中李老師所提及的典型事例也正是我們日常班主任工作中所常碰到的,李老師通過記述自己如何做班主任的的教育故事和相關教育理念,所以,這本書對作為班主任的我頗為受用,所以,之後,我會繼續研讀,推敲李老師的這本書,繼續學習李老師的教育理念,學習他的教育境界,教育精神,再合理的將李老師所述的方法融進日常工作中,希望在我們的日後工作中也能擁有更多更好的教育故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