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下鄉扶貧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7W

三下鄉扶貧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一

儘管此次的下鄉調研實踐只有三天的時間,但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在與農村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中,我們體味了他們的艱辛;在和鄉政府領導的聯繫、採訪過程中,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收穫了成長;在農田裏為老百姓幹一些普通的農活時,我們收穫了這個村的熱情和助人為樂的喜悦……這次的三下鄉活動,不僅僅是個好的平台,更是我們鍛鍊自己、接觸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機會。

通過這次三下鄉,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合理分配

不論是做什麼工作,都會進行分工合作。一個團隊只有合理安排人員,才能保證機制的完成,才能將大家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做好事。這次的調研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一點。如果沒有事先做好分工工作,那麼我們這次的調研活動既不可能高效率的完成也不足以應付在調研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突發情況。在今後,如何合理安排人員,如何將激發大家的潛能,如何才能使大家更有默契的配合,這些將是必修課,也是我學習團隊運行的第一步。

二、溝通與交流

在一個團隊的運行中,溝通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實踐中,有時候溝通不夠,導致我們走了一些不必要的彎路。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學會及時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及時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將思想傳遞他人,共同做好每一件事。

三、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在這次調研中體現得尤為重要。無論是作為隊員還是領導人,都應該有團隊意識團隊精神。我們這次調研既分了小組又在組的基礎上進行了分隊。在調研過程中,儘管我們是單獨行動,但團隊之間的配合體現得很出色。任何組織、團隊都需要一種凝聚力,而團隊精神正是凝聚力的主動力,是通過對團體意識的培養,通過大家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習慣、信仰、動機、興趣等文化心理,來溝通人們的思想,引導我們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反過來逐漸強化團隊精神,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所以,在今後,如何培養自己團隊意識,如何激發他人團隊精神,這些都是做事的重要課程。

四、不斷的學習新知識

在現在的社會知識時代,不能夠快速的學習新事物就會落後,這次活動讓我們是親歷了一回,沒有新的信息就不能夠更好的開展活動。只有在與農民的交流中我們才真正明白當前國家的政策落實到老百姓手裏是怎樣的,反映在現實生活中的變化往往比我們平時看到的消息更為具體和實在。在信息化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不斷汲取新的科學文化知識,隨時瞭解世界動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跟上信息化時代的步伐。在市場新型環保材料的調查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本專業知識的重要性,材料對未來社會的發展的重要性,更加堅定了我學習材料的決心和信念。

短短三天,白駒過隙,我們留下了汗水,收穫了歡笑與喜悦。今天,我們留下希望,帶上祝福,踏上新的征途。這次活動中我們做得可能還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經驗有教訓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實踐,不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動,使我們在學校要更加學好理論知識將來應用於實踐之中去,使我們將來能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

暑假三下鄉個人心得體會 篇二

窗外依然炙熱如烤,但窗內汗津津的我已慢慢心靜如水。回首剛剛過去的七日“三下鄉”社會活動實踐日,一切細節仍然是那麼清晰、宛如昨日。

我們的社會在成長,我們也在成長;對於正在成長的社會,我們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在腳踏實地履行這些義務的同時,也不斷生出新的願景。雖然大學離社會已經很近了,但當我們處理相關事情時仍然感覺自己是那麼的幼稚,我們大學生似乎還只是一羣在象牙塔裏死讀書,不理窗外事的樣子。通過大學學習後,我們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目標,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

這次暑期“三下鄉”活動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我們“__”小分隊應運而生,十個熱血青年結伴欲在社會中小試牛刀。長途奔波的疲勞實在已不值一提,精心準備過後我們便開始的我們的北山口鎮之行。

仍記得那一張張因久經風吹日曬而顯得乾癟的臉,因聽了我們的來意而笑逐顏開、歡迎不止,那是農村的老伯和阿姨們,家裏的孩子都在放暑假,但十之八 九卻不聽管教、不願老老實實呆在家裏看書寫作業,眼看着這大半個暑假就完了,心裏乾着急;仍記得那一雙雙充滿渴望神情的眼睛,因聽了我們的活動而歡呼雀躍、不停鼓掌,那是農村的小弟弟、小妹妹們,自己本來也想在暑假裏面好好補習一下功課,可是父母老是逼的太緊,以至於自己興趣全失,只感枯燥無味,但看着這暑假如往年一樣即將虛度過去,心裏也確實有些遺憾。並不是説我們的到來就可以讓他們完全對自己的暑假放心,但我們的盡力確實可以讓他們分別擁有一個與往年不同的假日。

為了擴大我們活動的影響力,我們首先把重點放在了宣傳上。我們單獨抽出一天時間在鎮裏面做宣傳,每一個過往的路人都在我們的解釋下頻頻點頭稱是,有不少家長甚至承諾一定要將孩子帶來參加活動。我們的口乾舌燥換來了村民的信任,換來的孩子們熱切的歡迎。然後我們開始走訪,一來是為了進行問卷調查,二來是進一步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讓村民更放心的和我們交往,有利於我們活動的進一步開展。由於前兩天的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我們以後的活動開展起來也很得心應手,雖然中間時有意見上的摩擦,我們都用團結二字將它們一一化解。

經過這次三下鄉活動,我重新認識了農村,重新認識了自己。自以為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自以為對農村很瞭解,這一切都被現實給打翻了。農村還是很貧困,很多基礎設施不完善甚至缺乏。農村裏還是有很多貧困的人,這涉及到未來農民謀生的問題:他們將怎樣謀生?如何才能使他們的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上去?雖然説國家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可是我們知道,這裏真正的素質教育還很遠,教育不應該只是限制在課堂上。素質稍高的家長就應該在假期時鼓勵孩子多參加活動,儘量在各種活動中找到自己的特長所在,興趣所在,這對孩子以後的發展是特別有利而且因該是必須的。我們在成長,農村也在成長,甚至農村成長的比我們還快,至少在思想方面。作為農村人,農村裏出來的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責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身上,我們必將身體力行,實現農民朋友們的願景。

這次活動把我從理想社會拉回了現實,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種不足,包括知識儲備,涉世經驗等等,同時給我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促使我不斷髮展這些方面,以利於我以後走向社會。當然這次活動也有很多不足,比如主題和實際情況的切合程度,還有和學校的聯繫等等,這無疑給我們下次“三下鄉”活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下鄉個人心得體會 篇三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能夠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讓我感到無比欣喜與榮幸。這不僅僅是一次體驗社會展現自我的舞台,更是一次回報社會、回報祖國的機會。為了感受農村變化,很榮幸能成為其中的一員去往長治郝家莊村進行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此次“三下鄉”我們一起圓滿完成了下鄉所有任務。這一路走來。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團隊協作、與人交流、學會理解和包容等。

一、團隊意識:來自不同部門的15個人,在一起工作,起生活, 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在整個行程中,我們始終以集體為重,一切服從集體,一切從團隊着想。在我們這個集體當中,隊員們用自己的心去關懷,去奉獻,使我們的行程充滿了歡聲笑語。

二、溝通交流:每個人不斷地都會有些新的想法與體會,也許是喜悦,也許是憂傷,我們經常晚上坐在一起談談心,聽聽大家的心聲,瞭解大家的感想,可以促進理解,也可以集思廣益,或是彼此分享喜悦的心情。

三、理解包容: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樣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想法強加給他人。學會理解,包容別人,包容社會,包容世間的一切。其實從下鄉的籌備活動到整個活動的結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每次遇到問題時,我們都會共同商量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在商量過程中,往往意見不致,但我們都能互相理解。慢慢地我們學會了包容、學會了體諒,更加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一週的時間不長,但一路走來,對於我個人來説,收穫頗多,也給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記憶。本次“三下鄉”讓我切身體會到勞動生活的艱辛,使我們大學生在今後更加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珍惜當前校園生活和學習環境。為期一週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結束了,但在這幾天的實踐活動中,我從中受到了鍛鍊、增長了才幹、磨練了意志、砥礪了品格。

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四

7月13日至7月20日,我以創業協會暑期“三下鄉”社會服務隊一名普通的身份,參加次次意義重大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許多,聽到了許多,也有了很多的感受。

我參與的服務項目是興趣班。由於我們初到服務目的地——邕寧六中時,學校已經放假,招來興趣班的學生便成為首要的任務,起初,通過海報宣傳的方式,分別在大塘鎮的鎮中心、集市、邕寧六中校門貼出了海報,但效果並不明顯。我們改變了策略,深入大塘鎮的大街小巷宣傳我們所開設的興趣班,終於有了欣慰的笑容。許多孩子積極的報名參加,家長業對我們的勞動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有了學生,重要的便是把我的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當天晚上,我們興趣班成員通過討論的方式商討出課程方案:以學生的安全為重要點,特別強調學生的協作、英語、體育等方面的特長。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傳授給學生儘量多的知識,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作文班的教學中,主要訓練學生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語言更具感情色彩和感染力。更加生動、形象表現出自己的思想與感情。訓練方法:教會學生運用比喻、排比、誇張、擬人的修辭方式,學會合理的運用。

在英語班的教學中,主要訓練的是日常生活用語的使用,包括聽説讀寫的能力。訓練方法: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常用的詞語、問候語,通過學生喜歡的圖畫的形式加以表現,使之能流利地説出簡單的句子。

在體育班的教學中,主要訓練學生在一些體育項目中的基本動作,並把所學的這些動作運用到體育運動中,達到正確進行體育運動,增強體質的活動。訓練方法:教授一些如籃球、乒乓球的步伐、動作。

在開設興趣半的過程中,我們的安全放在了極為重要的位置,由於所招收的學生的大部分為國小階段的學生,他們活潑、可愛,但也和調皮,尤其是一些男生,所以必須有效的管理。以達到對學生家長負責的原則。我們專門派出一個巡視校園,防止學生到處亂跑,以防事故的發生。

在此次“三下鄉”活動,我主要的參加興趣班的教學工作。但為了更深入的瞭解農村,也參加一天下鄉調查的活動。

18號那天,我們隊員重新進行了工作調整,讓一些參加興趣班的隊員和調研組的隊員工作對換,我和幾位隊員加入了調研組,我們的目的地是大塘鎮的壇浴村,離鎮中心約有四至五公里,我們採用的是步行的方法。這樣我們更能體會當中的辛苦,我們到達目的地,直接去村長家,對村長進行了採訪,向他了解了村裏的大概狀況,包括人口,村民的收入情況,經濟來源,農作物種植種類等,以及一些貧困生的基本家庭情況,從村長的介紹中,我們對壇浴村的情況有大致的瞭解。

主要有幾點:

一、種植的經濟作物單一,只有水稻、玉米、花生等經濟價值不太高的品種;

二、該地區比較缺水;

三、通信、信息傳播手段比較落後。

拜訪了村長之後,我們還去了村長介紹的一位貧困生的家中,所見的情景令我們辛酸難過,四個人擠在一間屋子裏,我們八位隊員不能全部進屋,只能進去四個,其餘的只能待在外面,佳麗的擺設極為簡陋。但最為醒目的是,令人感動的便是那一牆的優秀學生、學生幹部和學習成績優異的獎狀。讓我們的隊員極為感動。

這一天的調查,我們看到的,令我們極為心情沉重,也容納個我們感覺到我們必須幫助他們的責任與壓力。

一個星期的“三下鄉”活動,有歡樂也有淚水,但更多的是明白我們肩上的責任。那種關心他人,服務社會的責任,將指引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

下鄉扶貧心得體會 篇五

媽媽在城裏賣東西,一天也能掙個幾十塊錢,不捨得耽誤,於是施肥就由我和妹妹包了。一般施肥都是採用丟的方式,就是一棵玉米旁邊丟一小堆,但是鑑於土地過多,一棵一棵丟到妹妹開學也丟不完,就採用了撒的方式,這樣就效率多了。雖然以前每年也都參與給玉米施肥,但是仍然還是缺少經驗,量多量少難以把握。本來媽媽告訴我溝西那塊地一袋化肥用不完還會剩一些,但是我們用完了一袋肥料不説,一塊地還落下一大截沒肥料可撒了。妹妹問腫麼辦,我説到家後就説一塊地剛好用完一袋兒,反正撒下去的肥料也收不回來了,媽也不會來檢查的。撒後來兩塊地的時候就有經驗了,正好按照媽説的用量。

話説這乾地裏的活兒真的是又累有苦。開始丟沙子藥時玉米還不是太高,能到肩膀高。玉米是單子葉植物,葉子都是長條狀的,葉子邊緣都有細小的排刺。由於大夏天的沒有長袖薄衣服可穿,丟沙子藥時葉子會把胳膊颳得通紅,回到家裏上面都是紅疙瘩,奇癢難忍,好幾天都過不來。到後來丟撒化肥時上玉米比我還高出一頭,這時玉米的天花也冒出來了,每棵上面都有千百粒花葯。不光胳膊被颳得通紅了,臉上也是一道道紅印子,更難受的是頭上、脖子裏落了好多花粉粒,再加上大夏天的天比較熱,滿身大汗,那更是渾身難受了。轉一想父母都是這樣過來的,累一點兒又算什麼呢!

在土地上鍛鍊讓我學到了好多。身體得到了鍛鍊,心理得到了磨練。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含辛茹苦,明白了父母幾十年的不易。這段經歷如同當頭一棒讓我從一年來大一安逸的生活中清醒過來——生活還是很殘酷的!讓我懂得了堅持,學會了埋頭苦幹。只要這塊玉米地還有頭,我就要馬不停蹄地衝過擋在前面的玉米葉,完成自己的使命。

一、罐頭廠做工

我的眼睛激光治療二十多天後,看着妹妹每天忙活着去罐頭廠幹活,能掙些外快。想想自己自從回到家裏以來,幾次同學聚會,又買了個足球,花了不少錢,還不能掙錢,還不如妹妹。想想自己眼睛也差不多了,於是就合計着去罐頭廠乾點兒活兒去。妹妹做的活兒是在罐頭廠裝罐兒,至少需要兩個人才能一起幹,正好和妹妹一起幹活的那個小姑娘要開學了,她辭職不幹了,我正好就替補上去了。

我去做活兒的那個廠子離村子挺近的,其實也不怎麼正規,衞生設施等都比較落後。不管怎樣,老闆挺好的,她不會拖欠工資,這對臨時做幾天工就要去上學的來説也是很有必要的。做工之前心想罐頭廠都是女人做的活兒,讓一個爺們兒幹肯定是輕而易舉。

第二天早吃過早飯,到罐頭廠一看,果然是挺簡陋的。到廠裏我知道了我們所做的活兒是裝罐兒。黃桃經過破桃-挖核-去皮-修整-低壓,然後就是裝罐了,後來是封裝-擦罐,工序結束。要是銷售還要貼上商標。我們裝罐兒是按罐子捆的個數記工的,罐有大罐小罐之分,一捆裏有大罐19個,小罐三十幾個。裝完一捆罐八毛錢,每一捆罐都有一條繩繫着,下班時數一下繩子數就知道當天做工的多少了。

二、賣手機卡

這個工作是在幾個月前由同專業的老鄉介紹的,這位老鄉做一個推銷小組的組長,我交了30塊錢押金,名義上是交給移動公司,賣夠三張卡之後説是會退還回來。得知這個工作時以為這要有多好做哇,哪位新生入學不需要辦理手機卡呢,而且工作是高利潤,新生人數五千多,賣出三張應該很簡單吧,隨便賣出去幾張就夠直到開學的飯錢了吧。

我是21號到的學校,老鄉是和我一個鎮的,我們住城南,隴海鐵路南邊,車站在鐵路北邊。我們要想坐上火車或長途汽車需要越過隴海鐵路。悲劇的是21號前夕下了一場暴雨,把過鐵路的地下通道都給淹了,上面有護欄,那位老鄉晚上三點的車,過不了火車道,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的那輛火車從眼前向東駛去,卻坐不上去。幸好我20號下午就到了過了火車道,住在了城裏,這才有緣自己的火車。

到這裏之後才發現原來所説的推銷小組不復存在,組長被水擋了,另外一個學院的老鄉也沒來,其他人不甚瞭解了。只有我和我們班的小強如期而至,來到之後也真的是很迷茫啊,完全不明白如何去做。後來漸漸發現了推銷手機卡可以分為兩種方式,其一是直接在路上做推銷,對走在路上的新生進行詢問,解説等;其二是從以學校迎新人員的身份從北門或圖書館接到新生,幫忙拿着行李,從北門來的領他們到圖書館註冊,在圖書館註冊過的領他們到宿舍,在路上詢問他們是否已辦過卡,沒辦過順路就帶他們去辦。第一種方式很費嘴皮子,而且成功率很低。原因是新生來到都在忙着報到,對辦手機卡還持觀望態度,或者是在他們剛下車就已經辦過了。第二種方式成功率較高,但對團隊合作的要求很高,在北門有載着新生的出租車或者公交車到達時就有一羣人圍上去強行李,然後:是新生報到嗎?跟我走。一個團隊往往是六七個人,一個人在前面詢問車裏的人,確認是新生報到後另外的人在後面打開後備箱,取出行李。這種形式一兩個人是很難有機會的。另外是在圖書館接人,這對認識人的多少和質量有很高的要求。推銷手機卡的可以和官方迎新人員合作,迎新過程中迎新人員可以在註冊過程中詢問清楚新生是否已辦卡,若未辦則在註冊結束之後交給推銷者,由推銷者帶路找到宿舍,途中根據新生自己意願是否要辦手機卡。這種方式成功率一般是很高的,記得去年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辦的手機卡。但由於本人認識人數有限,也難以有充足的新生等待接應。後來安大開學迎新時我吸取了這些教訓,組成三人小團隊,比在合工大成功許多。

暑期的實踐中這件事帶給我的收穫是最大的了。它讓我從微觀上看到了現代商業競爭的激烈,明白了生存的不易。賣手機卡聽似簡單的幾個字,其中卻藴含着千絲萬縷微妙的關係,企業與學校,業務員與業務員,攤位與保安等等。擁有高昂利潤的商業競爭使競爭者無孔不入,滲透到迎新過程的方方面面。我意識到掌握一門專業技術是多麼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稍微從如此激烈的競爭中解脱出來,相對來説沒有這種競爭激烈、渾濁,一直生活在這種模式下人回變得麻木不仁,無所不用其極,失去原本應有的道德。雖然兩天裏我沒有賣出去幾張卡,但我已經盡力了,從開始到結束,和我一起的小強卻在第一天上午知難而退。兩天裏我都是五六點鐘就起牀,中午吃頓飯之後繼續奔波,這個活兒不同於罐頭廠,它不僅要我一天裏站着、走着、跑着,還要放下自己的尊嚴,用笑容面對對方冷漠甚至鄙夷的眼神。我認為這個是對我最大的考驗和鍛鍊。另外關於競爭上的收穫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限於篇幅,例子就不列舉了:①要善於組織團隊,團結才能力量大;②一旦發現一個可能客户,就要緊抓不放,不能坐這山望那山,看着這個有戲,看着那個也有戲;③客户不可以跟丟了,盡力避免自己處於被動地位。這件事帶給我的另一個收穫就是友誼,過程中僅限於認識的人稱不上友誼。特別是在安大賣手機卡,過程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鄉音的甜美,收穫的喜悦。

小結:如果説人生的的第一個起電是呼吸到第一口空氣,那麼第二次開始是則是第一次接觸社會。只有接觸社會才能瞭解世界的真實面貌,世界是存在真理的,然而只有通過實踐我們才能認識它。很多同學總是憋在家裏享受自己的西洋鏡,不去到自然中,社會中鍛鍊鍛鍊,這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説真的不是一個好現象。只有現在很好地瞭解社會、認識生活,才能為以後從容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應對生活的打擊打下基礎,才能更好地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