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冬殘奧開幕式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24K

冬殘奧開幕式心得體會多篇

冬殘奧開幕式心得體會篇1

北京殘奧會是殘疾人運動員享受體育的節日。從這幾天的比賽情況來看,殘疾人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提高了,參與範圍拓寬了,殘疾人體育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和認可。

賽場上,選手們爭金奪銀,精彩異常;賽場外,運動員們的故事讓無數殘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殘奧會不僅僅是殘疾人運動員為國爭光的舞台,更是擴大殘疾人體育影響的絕好時機。

9月13日女子200米t36級別比賽中,德國姑娘尼科萊齊克奪得了一枚銀牌。年僅19歲的她跑出了個人本賽季的最好成績。她在接受採訪時特別提到:“體育有助於我身體的康復,提升了我對未來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鐵餅f35/36級別比賽結束後,銅牌獲得者雷金納德·貝內德講述了他對體育的感情:“很小的時候,當醫生告訴我,我的腿將慢慢萎縮並無法站立時,我很絕望。是體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類似的感受還能聽到許多許多。

在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有人在受傷後通過鍛鍊幫助恢復的事例,其實對於殘疾人來説也是如此。尼科萊齊克和貝內德都是先天性殘疾,他們説:“家人和朋友總是鼓勵我們接觸體育,他們把我們‘趕’出家門。通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動作協調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專家研究表明,體育有利於殘疾人增強適應力,防止或降低抑鬱,增加自信心,減少隱居式生活,獲得樂趣等。在對一些殘疾人運動員的調查中發現,有90%左右的殘疾人運動員認為體育活動和鍛鍊使身體能力知覺有比較大的提高;93.1%的人認為體育活動使他們的心理產生了一定的積極變化;93.4%的人認為活動後與活動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們相信,通過北京殘奧會,體育運動將會在殘疾人中間進一步得到普及,今後將會有更多的殘疾人蔘與運動,殘奧會比賽將會越來越精彩。

冬殘奧開幕式心得體會篇2

從北京殘奧會報道傳出最多的一個詞是“夢想”。曾經勇敢地和命運拔過河的殘疾運動員們,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盡致地展示生命的夢想——這夢想不獨屬於他們自己,更屬於我們,屬於全人類。

11歲的李月,雙足點地時擁有的芭蕾夢想,並沒有因被汶川地震殘忍地奪去一條腿而破滅。在殘奧會開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話中擁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輪椅網球選手董福利,7歲時唐山地震奪去了父親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歲時照顧她的母親病故,後來與她相依為命的丈夫又車禍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難中的唯一夢想是:“重新獲得快樂和成功,絕對能!”

瑞士女孩烏秀拉酷愛登山,在阿爾卑斯山攀冰時因保險栓從冰壁脱落,她墜下深淵……失去下肢的她,歡樂地走出生命的深淵,※※在手動自行車的訓練與比賽之外,還在實現更輝煌的夢想:設計低能耗的環保建築。

李月、董福利、烏秀拉……他們夢想實現的那一幕幕,是人類所有歷史收藏中、是我們所有記憶中最美妙、最動人的一瞬。從這個意義上説,他們是在幫助我們、幫助人類實現一個數千年來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諧夢想——人人平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擁有夢想,都渴望精彩。我們知道,還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烏秀拉,更多沒能參加北京殘奧會的殘疾人,他們的夢想還可能是一朵朵沒有盛開的花朵,他們還在等待雨露陽光。

中國有8300萬殘疾人,這是一個極其驚人的數字。平均每五六個家庭,就有一個殘疾人。感謝北京殘奧會,使我們更加深切地關注這個龐大羣體的生存狀態和他們的夢想。殘疾人火炬手金晶説過一個感受:在國外,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殘疾人;在國內,上街的殘疾人並不多。

“中國的殘疾人為什麼不願意出門?”個沉重的問號,在北京殘奧會之後,非常值得我們思考。試想:不出門的殘疾人,如何去圓他們的夢想?

或者可以解析一下他們不愛出門的幾個緣由:

——由於社會保障機制的不健全,如果家有殘疾人,父母和家庭就背上了沉重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負擔。許多殘疾人的生活還相當窘迫,沒有面對陽光的勇氣和心境。

——無障礙設施仍然嚴重欠缺。北京殘奧會使北京成了一個無障礙的城市,但對全國而言,為殘疾人提供的“無障礙”環境仍然嚴重不足。殘疾人出門障礙重重,他們只能選擇居守家中。

——社會對殘疾人的接納度不夠。如果有殘疾人上街,他會吸引眾多的目光,這目光中有憐憫、好奇、驚異,甚至可能有鄙夷。他們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走出家門,面對如此打量呢?

北京殘奧會還有幾天就結束了,它不應該只是一場轉瞬即逝的盛宴,而應該是對全民的一次思想啟蒙與洗禮。希望它帶來的“殘奧效應”,能讓我們重新審視並完善面對殘疾人的社會保障體制,重新審視並完善自己的心靈與觀念。

冬殘奧開幕式心得體會篇3

相信很久以後,人們依然會記得——北京殘奧會開幕式上,最後一棒火炬手、坐在輪椅上的田徑運動員侯斌,握一條垂直於地面的繩索向上攀爬,攀爬……當主火炬熊熊燃燒,美麗聖火映亮夜空,全場沸騰……這一刻,人們看到了精神的力量;這一刻,人們再次讀到了:堅強。

在殘奧會這個舞台上,幾乎每個運動員都是一個堅強人生故事的持有者——種子未落沃土而落罅隙,當其不屈地穿過巖縫綻放綠色,一抹新綠足以輝映春天;身體雖已外在殘缺,但堅強的攀登讓生命如聖火般蓬勃熱烈。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寫一隻鷹飛翔的過程:一隻鷹,一步步向山的頂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蹣跚,很是狼狽。但當它終於來至最高處的一塊巖石時,展翅飛去,雄姿萬里……

是啊,不管怎樣,鷹都要從高處起飛。恰如人,用堅強,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詮釋什麼是堅強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輪椅上的美麗人生,海倫黑暗中尋求光明,司馬遷隱忍後重於泰山的鴻篇鉅製……而生活中對於堅強的呼喚與需要幾乎是普適性的:升學,事業,失戀,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們讚美這些如鷹一般有着堅強品格與意志的人,人們仰視號稱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後千年不朽的胡楊木一樣的堅強靈魂,這些讚美與仰視都是一種心甘情願的精神嚮往。

記得前一陣採訪備戰本屆殘奧會的雅典殘奧冠軍李端時,他説:“奧運會比完了是逗號,殘奧會比完了是驚歎號。當一個人只有一條腿,還在奮力向前跑;坐在輪椅上還在向前衝,這不僅僅是一次比賽,更是一種精神。”這樣一次盛會,在比賽外更給了人們尋常生活外一個機會,可以更真切、直觀地感受什麼是堅強以及由此帶來的精神震撼與提升。這也許是比金牌更為可貴的。

走過黑暗與沉重才更明白堅強的含義。在人們的常態人生中,堅強作為勵志的語詞,也許常掛嘴邊,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場殘奧,將堅強的精神意義直觀外現,或可成為健全人心靈的雞湯甚至於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劑心靈補劑與良藥。正如聯合國衞生組織對人的健康的定義一樣: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即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健康。人們需要心靈的這些營養。所以,殘奧會,不僅是體育對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種物化的對象性活動,而更應體現出一種人類靈魂的高貴、社會的人文關懷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事實上,堅強不僅是個人品性,文化特質,更是民族品格,國家脊樑。從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到改革開放後騰飛的新中國,一部中國近現代史大寫着“堅強”。長征精神,抗洪精神……此次汶川地震中展現出的震不垮的民族精神都是中華民族堅強民族品性的依次展現。偉大的中國人民和偉大的中華民族共同彙集的堅強之力必將讓祖國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更加繁榮昌盛。

冬殘奧開幕式心得體會篇4

一段多彩的夢想之旅,一曲温暖的生命讚歌。

3月4日晚,國家體育場,北京冬殘奧會的大幕徐徐拉開。

“雙奧之城”北京攜手張家口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殘奧運動員。他們用拼搏匯聚力量,以奮鬥傳遞夢想。每一次出現在賽場,每一次衝過終點線,殘奧運動員都在詮釋“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

從北京冬奧會到北京冬殘奧會,“大雪花”火炬台再度吸引世界的關注;從“冰墩墩”到“雪容融”,再一次向世界講述中國的故事。冰雪之約,書寫“簡約、安全、精彩”。北京冬殘奧會的賽場,見證自強不息,推動殘健共融。當一簇“微火”再度映照“大雪花”火炬台,那份感動與激勵,也在點亮每個人心中的夢想。

温暖

?讓我們蕩起雙槳》《絲路隨想》……場地中,隨着殘障人士的深情表演,動人的旋律迴盪在空中。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之際,正值中國農曆“二月八年級”。春回大地,生機盎然,為這場冰雪運動盛會賦予美好的期待。

潔白的冰面漸漸幻化成閃爍的星海。星輝照耀,歷屆冬殘奧會的閃光時刻一一浮現。當畫面定格在“2022北京”,一頁新的歷史被書寫。

鳥巢高處,代表冬殘奧會六大競賽項目的運動員們從雪道上疾馳而下,昭示着人生路上縱有阻礙,突破自我才能迎接美好未來。體育,屬於每個人,殘疾人同樣在參與體育運動中找到自信。生活中,他們有着特殊的困難,但體育為他們打開了一扇融入社會之門。伴隨着冰壺脱離推杆,標線隨之一格格推進,倒計時歸零,大幕正式拉開。

儀式旗台兩側,殘疾人合唱團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國》。伴隨着悠揚的旋律,8名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和為殘疾人事業作出貢獻的人士代表組成護旗方陣,手擎五星紅旗進入場內。

國旗徐徐升起,國歌聲迴盪在耳邊。現場的聽障人士也用手語“唱”出源自心底的這首歌。這一刻,有聲無聲,共情共鳴,匯聚起拳拳愛國心。

共融

憨態可掬的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滑入現場。以中國燈籠為原型的“雪容融”此刻“暖意融融”,點亮夢想,温暖世界。

由中國傳統音樂改編的交響樂響起,各參賽代表團及旗手踏着“冰雪賽道”而來,向世界展示動人的中國式浪漫。

各代表團引導員手中,由雪花與中國結融匯而成的引導牌閃閃發亮。由殘疾人朋友手工編結的“雪容融”掛飾,佩戴在每一名引導員胸前。

伴着《歌唱祖國》的旋律,東道主中國代表團最後入場。殘奧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運動員郭雨潔、殘奧冰球運動員汪之棟持鮮豔的五星紅旗,行進在隊伍最前列。現場觀眾為殘奧運動員送上掌聲,也送上真誠的敬意和鼓勵。

多彩

夜空中,一朵巨大的紫色雪花綻放。紫色,代表着國際殘奧委會“我們這15%”的理念。殘疾人在全球總人口中佔比約15%,這朵紫色的雪花,詮釋着這樣的理念——“他們”也就是“我們”,所有人匯聚起前行的力量,共同開創美好的未來。

場地中,演員們共同演繹生活中温情的時刻,他們中有殘疾人,也有健全人。女孩用一隻紅燈籠點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飛夢想、母親喜悦地盼望女兒歸來、逆風而行的老者鼓舞小男孩自由飛翔……

殘健共融、彼此支持,殘疾人運動員直麪人生挑戰,用拼搏去改變自己,也在鼓舞世界。他們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屬於所有人。

此刻,場地中一位盲人的手掌上出現了國際殘奧委會標誌,經過手手相傳,印在了每個人的掌心,最終浮現在場地中,迎接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到來。

8名旗手手持國際殘奧委會會旗入場。由視力殘疾學生組成的管樂團奏響國際殘奧委會會歌,會旗莊嚴升起。這旋律彷彿從他們的心中湧出,感動着每一名聽眾。

大屏幕播放的短片中,小朋友滿懷希望,用手中的畫筆蘸取顏料,描繪出最美的笑臉。在《冬殘奧圓舞曲》的浪漫旋律中,畫中的色彩如溪流匯海,最美的笑臉在場地中綻放,笑與愛,夢想與希望,此刻匯聚成情感的海洋。

彙集了殘奧運動發源地英國曼德維爾和中國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共9處火種,在國家體育場內,經過7位殘奧運動員的傳遞,來到最後一棒火炬手、盲人運動員李端手中。

“即使眼前一片黑暗,但我仍能感受温暖。”面對“大雪花”火炬台,李端用雙手觸摸着一朵朵雪花,彷彿在觸摸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當他慢慢地將手中的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這一刻,火種耀亮天地,大愛蓬勃生長。人生的賽場上,夢想之花盛放,生命之樹常青。這簇“微火”代表着殘疾人運動員,也代表着所有人,發出最真摯的召喚——一起向未來。

冬殘奧開幕式心得體會篇5

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舞台中央,幾名視力障礙的孩子拿着畫筆,潑灑出熱烈鮮豔的顏色和可愛的笑臉。他們稚拙的作品被疊印到鳥巢現場巨大的“畫布”中,90名舞者翩翩起舞,把顏色盡情揮灑到天地間,最後,呈現出2022冬殘奧會聖火雪花的圖案,伴隨《冬奧之花多美麗》的音樂,聖火緩緩升起在鳥巢上空....

據記者瞭解,這個環節擁有一個浪漫的名字——《冬殘奧圓舞曲》,它的創意來自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張海迪的建議。

而這些演員中,約有一半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聽障舞者。

“開口説話”的舞蹈鞋

為了這朵綻放的雪花,舞者們已經排練了三個多月。

11月30日至1月2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駐地進行前期訓練;1月3日至1月22日,前往大興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進行封閉集中排練;1月23日轉場到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下稱“體管中心”),進入模擬場地排練階段,這也意味着,進入了高強度的訓練階段。

這期間,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30位聾人演員還承擔了央視春晚和北京春晚的演出任務。

時間拉回到2月13日凌晨1點,距離冬殘奧開幕還有19天,位於順義體管中心的場地依然燈火通明,臨時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編導裴雲用麥克不斷喊着指令,演員們在手語老師幫助下調整着自己的位置。

面對這樣高強度的排練,中國殘疾人藝術團舞蹈一隊的聾人演員魏菁陽習以為常,她打着手語告訴記者:“我們通常是早上9點排練到晚上11點,如果是在這個模擬場地排練就會排練得晚些。然後,每天工作人員會在羣裏發各個節目第二天的排練時間和場地。”

記者注意到,提及《冬殘奧圓舞曲》的結束時間,她們的言談中總是會出現“拉晚”兩個字。

“拉晚就是沒有點兒,直到完成當天的排練任務,最晚一次是到兩點。”一天的排練,魏菁陽已經很疲憊,匆匆喝口水,又回到了排練場上。

模擬場地是三個訓練場館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個,演員都穿着厚厚的長羽絨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滾動作,需要演員躺在地上去完成,一晚練下來,地面已被擦的乾乾淨淨。更讓人心疼的是,長時間排練下來,大部分演員的舞蹈鞋都磨破了。

“你可以看看劉巧的舞蹈鞋。”藝術團三隊演員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腳趾頭調皮地説,舞蹈三隊演員劉巧的舞蹈鞋已經可以開口“説話”了。

據記者瞭解,其實,藝術團新買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但沒有人去換新鞋,不是不喜歡,而是磨損得太快,這樣可以節省一些。

“這是我們的戰績,我們要堅持到最後一刻。”演員們紛紛秀出了自己的戰績,而同樣被她們視為戰績的還有腿上、胳膊上、腰上的淤青。

魏菁陽翻看着手機裏的照片,“我們剛開始練,身上被椅子硌的到處是淤青,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睡覺都能疼醒。”

記者瞭解獲悉,《冬殘奧圓舞曲》需要演員通過旋轉椅子完成舞蹈動作,椅子和人如何協調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轉,就成了舞蹈的關鍵,也是訓練難度最大的地方,這需要長時間不斷地練習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體。艱苦的訓練,身體的疼痛,也有演員為此流淚,但最後大家都堅持了下來,沒有一個人退出。

“為了祖國、為了冬殘奧的信念,大家互相打氣,讓大家都堅持了下來。”魏菁陽堅定地説。

讓平凡生命極致綻放

在舞蹈情境上,《冬殘奧圓舞曲》立足於雪花紛飛的冬季背景,採用了三段式結構:開篇描繪銀裝素裹、潔白無瑕的冰雪世界;中段雪花漫天飛舞,盡抒隨境而舞、隨心而歌的堅韌信念;末尾徜徉於充滿生機的未來,呼喚春回大地、萬物復甦。

為了首次在殘奧會上的亮相,除了演員外,幕後的很多工作人員同樣演繹着“呼喚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場景。

談起《冬殘奧圓舞曲》,編導李文倩非常興奮地拉着記者一路小跑去欣賞她們用一根根牙籤擺出的各式各樣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籤就代表了一名演員,“我們這個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導那個位置才能看到整個雪花的造型,並單單就這個節目的雪花造型,我們就曾想了100組。”

手語指揮劉倩是藝術團的化粧師,團裏兩個舞蹈老師都被借調導演組了,她臨危受命擔起了手語指揮的角色。

據記者瞭解,她同時也是兩個女孩的媽媽,“我回去要用這些照片教育我的孩子,演員穿着這麼厚的衣服,在這麼冷的場地排練,多艱苦,她們只看到了電視上光鮮的一面。”

看着演員訓練的照片,已經兩個月沒回去看孩子的劉倩,心裏還惦記着回去怎麼教育孩子。談起演員訓練,劉倩也是感慨萬千,“藝術團的精神在這些演員中傳承了,魏菁陽、祝悦她們不管訓練多苦多累,都咬牙堅持。”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是藝術團一代代演職員保持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在她們中傳承。

作為編導之一的李文倩,同樣借調於藝術團。她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愛人是位外交官,長期駐外,兩個年幼的兒子只能扔給父母照顧。提起孩子,在演員面前表現格外堅強的李文倩還是沒能忍住眼淚,“我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對孩子充滿愧疚,忙完活動,就想好好陪陪他們。”

據記者瞭解,《冬殘奧圓舞曲》的中心思想是同心圓,它有着中國古老的哲學寓意,包含着人和人的團結、友愛、攜手向前,這個中國最古老、最質樸的情感。如今,這些舞者和幕後的英雄們,在舞台上,準確詮釋了“以生命的綻放”的主題,舞台下,她們自強不息、突破自我,展現了殘疾人對“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此外,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帶領數十名殘疾人表演者用手語“唱”國歌……她們以温暖而充滿力量的演繹,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殘疾人的風采,向殘奧精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