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祝福讀書心得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52K

祝福讀書心得

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但在舊社會她不但不能爭得一個做人的起碼權利,反而成為一個被踐踏、遭迫害、受鄙視而終甚至於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祝福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閲。

祝福讀書心得1

話説祝福這篇作品寫的是一為農村婦女——祥林嫂。

她一生艱辛坎坷,早年嫁給比她小十歲的丈夫,有婆婆和一個小叔子,家中以打柴為生。

某年,丈夫不幸去世,祥林嫂孤身一人來到魯鎮,後來經過衞老婆子的介紹在魯四老爺的家中作女工。祥林嫂是一個寡婦,但模樣端莊,身體又強壯,試工期內她幹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為了魯四老爺家中正式的女工。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但是祥林嫂的做工卻絲毫沒有懈怠,到年底,籌備福禮,全是一人擔當。

然而好景不長。新年剛過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突然來到了魯鎮,並強行將她帶了回去。哪知道祥林嫂的婆婆竟然為了給小叔子籌辦結婚的彩禮將祥林嫂強行嫁到了裏山。在眾人的迫使下,祥林嫂又嫁給了第二個丈夫。年底就生下了兒子阿毛。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平靜了一段時間

誰知兩年後厄運又一次降臨在祥林嫂的身上:先是丈夫死於風寒,接着她的兒子又慘死狼口。生活的重創徹底擊垮了祥林嫂。為維持生計,祥林嫂又一次來到了魯鎮,重新在魯四老爺家做工。但是這一次祥林嫂不但沒有先前的靈活,記性也壞了許多,臉上死屍似的沒有一絲笑容。她逢人便講起兒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慘遭遇,漸漸的被鄉里人所厭惡。魯四老爺以為祥林嫂的作風敗壞了風俗,於是從此祭祀時便不再讓她插手。

這對祥林嫂來説猶如一記重錘,精神越發的不濟了。後來,祥林嫂聽信了柳媽迷信的説道,去廟裏捐了門檻,試圖要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然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祥林嫂的境遇每況愈下,終於被逐出了魯家,直至後來淪落到街頭,成了乞丐。某年的冬天,就在家家户户都忙着“祝福”的時候,祥林嫂在窮苦中奪去了生命……

老實説概括祝福這篇還真不容易。下面我們開始品品: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人情社會,然而在魯鎮卻全然體現不出;在魯鎮人( 包括祥林嫂的同路人) 看來,祥林嫂最大的罪過是她是一個“回頭人”,儘管她為反抗“回頭”而付出了血的代價。如果説她第一次來魯鎮,大家還允許她“做穩奴隸”的話,那麼她第二次來魯鎮,她是“想做奴隸而不得了”。

她第二次到魯鎮後,魯鎮人先是“音調和先前不同”,“笑容總是冷冷的”,可是當她的“狼吃阿毛”的故事傳開去,魯鎮人卻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男人們,女人們,甚至連不大出門的“老女人”也“特意尋來”,在陪出早巳“停在眼角上的眼淚”之後,“才滿足的去了”,但好景不長,她的悲慘的故事成了魯鎮人的“渣滓”,她又一次地落人了“又冷又尖”的冰窟裏。

可是,“自從和柳媽談了天”後,魯鎮人又發現了新趣味,這一次專在“她額上的傷疤”了。二次來魯鎮的祥林嫂,因再嫁的原因,成了魯鎮人的口香糖,當“狼吃阿毛”這一片被魯鎮人“咀嚼賞鑑了許多天”無味道之後,就被“呸”的一口吐在地上,踩在腳下了,然後換上“額上的傷疤”這一片,重新“咀嚼”與“賞鑑” 。

描述魯迅筆下“魯鎮人”的這種陰暗、殘酷的心態。給它一個確切的名稱——“看戲心態”。

這種心態的實質可以這樣理解: 看者想在他平淡而平庸的生活中,從被看者的身上尋找一些刺激,想在他自己乏味的生活中增添一些樂子,這一切的快樂都是構建在被看者的痛苦之上的。説白了他們想 尋求刺激,尋求樂子來充實,滿足自己。可惡的是他們的“刺激、樂子”全都是構建在祥林嫂鑽心的痛苦之上的。

瞧瞧,多麼殘酷的魯鎮人,多麼可惡的陰暗心理,多麼醜陋的“看戲心態”!

祝福讀書心得2

文章是表現生活的。而魯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當時的社會的黑暗愚昧展示給讀者。祥林嫂第二個丈夫死了後,她回到魯家打工,主人並沒有關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現比不上以前了,而且還認為她是個剋星,在祭祀的時候不讓她碰供品。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資去捐了條門檻,但是卻仍然沒有法改變大家對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過不了自己一關,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神上把自己殺死了。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卻沒有人把她當人看待,只是説她死的不是時候。我看完這篇文章時,覺得很壓抑,好像要把那愚昧的社會推翻才能鬆一口氣似的,我想,這就是魯迅的精神力量吧。魯迅用筆和黑暗作鬥爭,用文章來解放人們的思想,魯迅堪稱中國精神領域界的教父。魯迅在文章中設計了一個麻木的祥林嫂,當她在面對別人的嬉笑時,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我想,這也表達了魯迅那當他面對愚弱的國人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無奈吧。

屈原曾經反覆這樣吟誦:“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想魯迅在這文章中表達的也是這樣的一種無奈。這種無奈是矛盾的,深深的折磨着他的靈魂,對於這樣的靈魂,我是同情他的。

有人説,魯迅已經離我們遠去,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僅僅就是從《祝福》上面説來,魯迅還是離我們很近的。離我們遠的只是那封建社會和那愚昧的人們。

祝福讀書心得3

每次讀魯迅的文章,我總會對舊中國加深理解,感受到那時這個民族所經受的巨大痛苦。這次讀完祝福,心中同樣有一種別樣的感覺。它敍述的是上個世紀中國最黑暗的時代,魯迅家鄉的一位僱工祥林嫂坎坷的一生。一個年輕勤快的壯勞力經過時代的洗禮,淪為瘋瘋癲癲的老女人。魯迅高超的描寫生動地展示出那個年代表現出的這個民族文化的糟粕,人性的扭曲。

這篇文章從祥林嫂這件事反應出當時社會的總體面貌。這裏體現得很明顯的就是祥林嫂兩次來四叔家做女工,家裏人和魯鎮人的反應。第一次出場的祥林嫂,“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她整天的做,似乎閒着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那時周圍人對祥林嫂的態度是怎麼看這麼順眼,以致於祥林嫂出嫁後四嬸老惦記着她。到了她第二次再來做工時,丈夫又死了,孩子被狼吃了,人也傻了,“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一開始人們還同情她,後來就真是厭惡她了。看到這,我們明白了,其實人們根本就沒把祥林嫂當鄉里人看,活幹得好就像誇畜牲一樣誇兩句,瘋了後,大家對她的厭惡程度勝過幹不動活的牲畜。沒有一個人真心跟她分擔那種痛苦,一開始的憐憫不過是湊湊熱鬧罷了。在當時的社會,人們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人性就變的越來越本質,就是為自己和家人謀生。憐憫這東西是吃飽了撐出來的,別人的事,再悲慘也就是拿來當故事聽,聽完後説一句“唉,慘呀。”就接着想盡辦法謀生去了。

倘若這些事是人之常情,那我們的大文豪也不會費那麼多筆墨去寫這件事,所以這裏面其實是有些事要説的。其一就是它表現出的這個民族文化的一些糟粕。最明顯的就是封建禮教,祥林嫂之所以變瘋,根本還是因為被迫被她婆婆嫁到山裏去的原因。在封建禮教下,人們沒有自由,而對於貧窮黑暗的時代,它竟成為賺錢的工具,女兒就是買賣的牲畜,那管幸不幸福。我想真是這種如此低俗的行為觸怒了魯迅,讓他深感封建禮教的弊病,而可悲的是眾人卻認為理所當然,更讓魯迅覺得有必要讓人們意識到舊傳統的糟粕。而由此帶來的人性的冷漠,扭曲更凸現出當時整個中華民族的頹廢與可悲,這就是魯迅寫這文章的原由。他在讓人們甦醒,讓人們不要彷徨,讓人們去改變舊的傳統,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

最後我想説説魯迅這個人。在中國最黑暗的時代,他用批判的思想改變中華民族,將人們從彷徨中罵醒,使民族重新拾回人格的尊嚴,所以他是偉大的。而在現在的和平年代,我們同樣需要一批像魯迅一樣的作家,來批判社會建設中存在的陰暗。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她的人民的憂患意識也是世界第一的,甚至勝過日本。在美國的很多地方,新聞報道最多的是各種犯罪,黑暗的事;軍演完總是説損失有多大。我認為這才是美國作了半世紀超級大國的根本,即她的確是個優秀進取的民族。所以中國想成為真正的強國,只有樹立起強烈民族憂患意識,有自我批評反省的能力,才真正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和一個強大的民族。

這應該是魯迅留給我們這些現代人最重要的啟示。

祝福讀書心得4

《祝福》是一篇讓我感受頗多的文章。文中祥林嫂一生命運坎坷,深受封建禮教、迷信思想的毒害和無人性的摧殘,四十上下就頭髮全白,臉無血色,像一具直立的屍體,最終走向生命的毀滅。

就這樣一個平凡、樸實的底層勞動婦女,只想平平安安過一輩子,能生存就行,可是她的願望卻得不到滿足。造成這種悲劇的原因是什麼?我想,封建禮教的毒害雖是一個重要原因,人性的冷漠也不容忽視。這不僅在當時封建社會是這樣,如今所處社會也存在這種問題。

一位老人見義勇為抓小偷,周圍路人卻在旁圍觀,無人出手相助;公交車上上來了一位頭髮近乎全白的老者,老人年紀較大腿腳不靈活,行動有點緩慢,公交車司機竟不耐煩地催促老人快點,而車上乘客也都沒起身讓座;一個學習、生活上遇到挫折,一時想不開想自殺的學生站在高樓頂上,樓下的人不但沒勸阻他,讓他想開點,反而幸災樂禍地喊道:“跳呀!快跳,你怎麼不跳呢?”……生活中這些情況時有發生,難道我們不該自我反省嗎?反省以前當我們遇到類似情況時,我們是否也充當了一個只想看看熱鬧、不為別人設生出地看想的旁觀者的角色。

在這樣一個提倡和諧社會的圈子裏,人人都要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因為人的本性生來皆是善的,只不過是不小心走錯了方向。我們不乞求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偉事,只本能以一顆善心待人,讓困境中的人們看到一縷陽光,感受一絲温暖,找回一點希望。善良的人性像是一朵嬌嫩欲滴的玫瑰,只要我們能細心呵護,精心照料,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殘敗的玫瑰會重新露出它的芬芳!而“祥林嫂”也會永遠成為過去,和諧的社會將不會再有如此的悲劇上演!

祝福讀書心得5

烏裙藍襖白頭繩,瘦削臉頰昔日紅。曾經籠鳥今終飛,只因人變時不同。——題記

那是一個時代,那是一個人,而那樣一個時代,才有了那樣一個人。

祥林嫂, 一 個悲劇的化身。

她二十多歲喪夫守寡,逃出家去給人當女工。她靠着自己身上的力氣看見了生活的曙光,可是她的婆婆,為了給自己小兒子娶親,將她從曙光的邊緣又拉進了黑暗,把她嫁到了山裏,不,應該説是賣到了山裏。從此,她失去了在她心中無比重要的東西——貞操。而她有一顆非常容易滿足的心,在命運的強權面前,她屈服了,生了一個孩子,決心在山中生活下去。可是,命運卻又跟她開起了玩笑,讓她再次守寡的同時還讓她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兒子。無奈的她只好再回到魯鎮,她想在那個看見曙光的地方再次尋找希望。可是,守寡失貞,剋夫克子,無論她捐多少門檻,付出多少努力,魯鎮都已經不再接受她。最後,她 歷盡了 那個時代一個女人 所有的 苦痛 ,帶着 生活的窘迫與無奈,帶着 滿心的屈辱與傷害,離開了我們。

她的悲劇,帶給我們的並不是眼淚,而是壓抑,壓抑得讓人落不下淚來。她的悲劇,讓人只想打開窗户,讓呼吸更順暢些。讀着她的悲劇,看着眼前的另一個世界,我們有時真得説不出來什麼,或者説不知道該説些什麼。

祥林嫂,一個時代悲劇的代表。

她嫁給一個小自己十歲的丈夫,逃家打工,然後守寡被婆婆逼着再嫁。這不是她個人的命運,而是那個時代無數像她一樣的女人的命運。她再婚當晚掙扎不成,便隨遇而安,相夫教子。這不是她個人的選擇,而是那個時代無數像她一樣的女人的選擇。她克二夫一子,被人冷眼旁觀,冷言冷語相待,也有陪着她流淚的女人,而那些女人,只是想看見比自己更不幸的女人,來尋求一下心理上的安慰。這不是她個人的遭遇,而是那個時代無數像她一樣的女人的遭遇。她最終帶着活着的人鄙夷的眼神和唾罵的聲音離我們而去,去的是那樣默默無聞,之後又很快被人忘記,連漸漸都談不上。這不是她個人的結局,而是那個時代無數像她一樣的女人的結局。

自古英雄出亂世,而那樣一個時代,在風雲人物輩出的同時,更多的是一個又一個悲劇。祥林嫂這樣一個女人,也許只是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女人的生活小小的合併了一下,但是毫無疑問,她是那個時代大部分女人的代表,卑微的地位,束縛的“道德”,易安知足的心態,悲慘無奈的命運。這種地位,這種束縛,這種心態,這種命運,不是一兩個“衞老婆子”、“嚴厲的婆婆”、“魯四老爺”造成的,而是無數個像以這些人為代表的大眾組成的時代造成的,而這最後造成的,就是一個又一個時代悲劇。

祥林嫂,是一個時代悲劇的代表,更是一個悲劇時代的犧牲品。

那樣一個時代,文明虛偽的外表,阿諛奉承的言語,冷漠鄙夷的眼神;那樣一個時代,陳舊繁多的規矩,不可理喻的道德,紛亂不安的社會。不得不説,形形色色的人創造了一個悲劇的時代,而這個悲劇時代中發生的形形色色的事,又創造了無數的悲劇,如此循環往復,直到有一天,有人站出來,下定決心並傾盡全力去顛覆這個悲劇時代。

悲劇,時代悲劇,悲劇時代,值得慶幸,過去的都已經成為了過去。現在的時代創造了現在的人,而每個時代都會有悲劇發生,我只是希望這個時代的悲劇會少一點,如果有一天要我去做那個站出來人,我想我會的,而且那時應該還會有許多與我同行的人。

Tags: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