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體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5W

教育體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教育體心得體會篇1

為了增強大家的法制意識和安全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近一個時期,我們在全校全力推行《一日常規歌》的誦讀,不僅僅是讓同學們能夠背熟,更重要的是從大家上學、上課、上操、活動等十四個方面,以這種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易於記誦的七言童謠的形式,誦於口,踐於行,指導規範同學們日常行為習慣。

如:《課前歌》中所説“聽到預備鈴聲響,秩序井然進課堂”,就是要求大家明白:鈴聲就是命令,鈴聲一響迅速進教室,或誦讀,或唱歌,進入上課狀態;再如《值日歌》中提到“慢擦黑板輕掃地,桌凳物品擺整齊”,就在教給我們良好的衞生生活習慣;《課間歌》中的“上下樓梯靠右行,經過走廊不擠擁。”就是指導大家在課間有秩序的活動,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誦讀《一日常規歌》,就是在潛移默化中使廣大少先隊員明白“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比什麼都重要”的道理。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安全管理的保證,是成功人生的基礎。

最後,校長張喆軍作了總結講話,對開展“安全教育日”的意義做了生動而深刻的闡述,對同學們的日常行為規範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校長的講話,為我校自3月25日起掀起的“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為主題的全國中國小生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強化安全意識,提高避險能力。我麼深刻的領悟到: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校將以安全教育日為契機,限度地發揮好學校教育的作用,將安全教育活動由校內延伸到校外、家庭、社會,使學生及廣大家長的安全意識、法制意識和文明意識不斷提高,為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有序的環境而不斷努力。

讓我們共同努力創建平安校園,祝願我們每天平平安安,高高興興,祝願我們的校園真正成為全校師生安全的港灣,和諧的家園!實現平安校園和正常教學的共贏。

教育體心得體會篇2

參加了xx省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使我有幸與4位心理博士零距離接觸。通過為期6天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説,這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4位博士分別就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問題做出精彩的闡述,典型案例的剖析讓我震驚。這些見解和寶貴經驗使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當前,中國小生由於受個體發展,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一些心理異常現象。諸如懶惰、好動、打架罵人、偷摸説謊、迷戀遊戲機,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驕傲、自卑、倔強、厭學、無禮、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現象。如果這些心理異常行為長時間得不到引導、矯正和教育,而個體主觀上又難以自我調解,將會積習難改,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妨礙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面對社會的變化,我們已逐漸意識到學生的有些問題並不全是思想品德問題,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來處理,即便是思想品德問題,其解決也有賴於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的配合。班主任只有掌握有關心理診斷,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教育的理論,並持之以恆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才能卓有成效地解決自己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因此我認為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以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和要求,對於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這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它對於我的影響將會久遠而綿長,如陳年老酒,將越釀越香。專家教授們用他們的智慧為我點燃了一盞明燈,激勵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指引我將所學所感用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上路,與同事、與學生、與家長的心相約,助學生自助!

教育體心得體會篇3

今天是期終考試的最後一天,隨着考試的鈴聲響起,數學考試也結束了。我們興高采烈的情緒被吳老師來了個急剎車,吳老師把我們集中起來進行了暑假安全教育,他要同學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懂得安全的重要意義,做到安全第一,從我做起;安全第一,從小事做起。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外出要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特別要注意防火、防氣、防電。做到不玩火,注意防火,若遇到火警時要知道及時撥打119報警。不玩電,不私自拆裝電器;注意用氣安全,防煤氣中毒等;吳老師希望同學們適度玩電腦;出門必須和家長打招呼,並按時回家。不準夜間9點以後在外玩耍,夜晚不得單獨出門,更不能在外過夜,徹夜不歸;與陌生人打交道時,要提高思想警惕,謹防上當受騙。遇有緊急情況,要見義巧為,善用智慧取勝,避免力敵不過反而危害自身現象的發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注意飲食衞生,不暴飲、暴食,要合理飲食,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買“三無”食品;同學們在家要幫助父母做家務和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制定好學習計劃,認真完成作業,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即讀一本好書,並寫出讀後感,看一部好電影,學唱一首好歌,做一件好事,當一天家長,體驗一下做父母的辛苦,並做好記錄或日記。

最後吳老師要求我們在假期要勤儉節約,不亂花錢,學會計劃每天的生活,注意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要學會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增強禮儀、禮節、禮貌意識,要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要規範自己的行為習慣,培養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教育體心得體會篇4

一、審視好幼兒教育的功能,做好定位,找準幼兒園發展的未來之路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袁愛玲教授的《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態學研究》及王紅教授的《幼兒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國際視野》的講座。兩位講授都不是就題論題的,都結合了他人的舊論和新説,都借用了很多他人的間接經驗和案例,這些經驗和案例有的來自理論專著,有的來自報刊雜誌,有的來自電視網絡,這2位老師用一雙慧眼看到它們的`價值,用大腦對此加以分析,質疑,求異,打破,重建,再與她們的自我認識和經驗互相融合,形成了她們嶄新的理論。是“讓幼兒走得更快,還是走得更遠?”,“為何幼兒園‘鐘擺’現象嚴重?”、“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態要如何發展?”這些無不引起我的深思。縱觀整個幼教行列,近觀我園的現狀,意識到幼兒教育是為生命成長奠定基礎,讓生命成長得更為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長;進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礎不是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呵護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養成良好的生活與社會交往習慣。基於這一觀點,那麼在今後幼兒園教材的引進、課程的設置、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模式我就要找準定位,不要偏失方向。雖然我只是一個人,但是千千萬萬個我,將會築起幼教新的天地。

二、抓住園本教研的核心,找到園本教研的價值所在。

只有立足於園情,抓準幼兒園發展的瓶頸;聚焦在教師,促進隊伍的專業成長和自我發展;落實到孩子,確保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一核心,園本教研的主體才會從園長、教研組長轉為一線教師,才會成為全園教師自主學習、自覺提高的行為。教師們結合自己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提出支持性策略,教師的注意力才會從形式引向過程,從內容引向發展,從虛幻引向自然,教師的目標意識才能增強,從而推動園本教研的進步及園內資源的共享化,達到園本教研的目的。這樣才能創建“學習、實踐、合作、反思”為特徵的學習共同體。正如周燕教授在《園本教研與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講學中所説的:“幼兒教師的研究是與其日常教學完全融入的,研究和教學是一體的。當教育教學活動不再僅僅是知識傳遞而是由於有明確、自覺的實現教育意義的意識和行動時,幼兒教師的教學才會擁有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終極意義。“

三、要有多元的知識結構,有終身學習的思想。

在聆聽費廣洪教授的《幼兒發展的觀察與評價》、《幼兒園教學活動診斷》楊寧教授的《理解兒童早期發展與學習》、馮夏婷教授的《如何設計一個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活動》等等講學後,我認識到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裏,難免產生職業上的倦怠感,忙碌的工作是我很少能駐足下來觀察、思考、審視,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

專家們教給我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理論知識,教給我的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一種努力的方向。通過這次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從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將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眾人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

教育體心得體會篇5

暑假我參加了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學習,通過這次的學習使我的教育觀念有了新的轉變,現將一些學習體會做個小結。

一、通過對繼續教育的學習,我首先是更新了教育觀念,對國小教師來説,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通過學習,提高了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二、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教師對學生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三、通過學習,我感受很深刻的是,中國是一個重教化的禮儀之邦,是一個非常強調師道尊嚴的國家,而中國的教育幾經盛衰走至今日面向21世紀,中國的基礎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面對當今中國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作為一名教師應更加明白:教師必須對學生做到教會做人、教會求知、教會辦事、教會健體、教會審美、教會創造,要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知、情、意、行和諧統一。

四、作為教師就必須善於接受和消化新觀念、新知識,認真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必須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勤奮好學,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只有這樣,講起課來才能深入淺出,得心應手;才能使學生產生敬重感,自覺自願地接受教育和指導。

在教學中,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

作為教師還必須要有敬業精神,要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

教育體心得體會篇6

看到聽到這麼多因違反法規,違反校紀而造成的事故,我的心靈真的很震撼,感到遵守法紀法規,校紀校規真的很重要。

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構築了我們美好的家園,成為連接親朋好友的紐帶。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痺和僥倖,在安全的問題上,我們必須要防範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要警于思,合於規、慎於行;必須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人人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必須要築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因此,在校園裏,安全更是相當重要的。

不少同學會認為,安全只是指身體的安全甚至是肢體的健壯和不受傷害;認為只要自己的肢體健全、行動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認為,這決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個具有健全的體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強,糊里糊塗攀兄弟、結姐妹,既有拉幫結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義氣、惹事端,不但喜好隨波逐流,而且希望出點亂子;這表現出來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問題。有些同學沉溺網吧,泡網吧熬個通宵;為一點兒小事就大打出手,等等。這表現出來的就是行為上的安全問題。

有了這樣不安全的行為,要踏踏實實地讀好書,一帆風順地讀到頭,那也是很難的。無論是人身安全還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為安全,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結果的殘酷性。交通事故、體育活動意外傷害事故,打架鬥毆事故,輕者可以傷及體格,重者能夠危及生命,它們造成的後果是殘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殘缺、行為方式的越軌比體格不健全更可怕。

所以,為了我們的未來,也為了我們家人的幸福,我們必須嚴格遵守法規校紀,並做好宣傳,照顧好自己及周圍的同學,平安一生。再也不要看到殘酷的事故發生,人人安全,快樂的生活與學習。

教育體心得體會篇7

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作者提出了一個教育心理學未來的走向:教育心理學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全人化,研究方去本土化的一個建議。因為作者認為,現在一般人對於教育心理學總是認為他是心理學的一部份,但是作者強烈的指出:教育心理學原本即是因教育需要而產生的,而非由心理學中分化出來的,所以作者在此強調研究目的要教育化。另外,作者認為教育的對象是人(學生),是整個活生生的的人,而不是局部人,故整個的教學過程,應當是在瞭解學生心理需求與主觀價值的教育基本目的下進行。最後,作者提出另一個方向為本土化。作者認為教育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而無最好的方法,因此,對於教學對象都是本地的學生,因此,在做教育心理學時,應該以最適合本地學生的方式去做研究。

作者這種論點在其他的書中我都沒見過,算是一種創新的寫法,然此種寫法對於未來從事於中學教師的我們來説應該是一種很好的建議。因此,我很喜歡這本書的寫法和內容。

接著作者以研究對象—人為出發點,來探討一個人的發展,這種寫法讓我真正的瞭解到我們所教學的對象的本質和成長曆程,這對於日後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檢討上都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尤其作者在第四章還提到社會發展和教育的關係。這是在其他書本中很少提到的。我們在探討學校教育時,一般都只考慮到校園的行政、教學對學生所造成的影響,往往都忽略了社會這個大學校對教育所造成的衝擊。在書中作者也論及到這點,讓我體會到社會對教育的影響。

作者接著便進入教學的主題,開始探討一個學習理論和原理。在這裏清楚的介紹各種理論以及其應用,讓我們可以清楚的明白各種理論的定義和範疇。這對於我們未來的教學分析是一個重要的基礎。

最後,整本書以實踐作一個結尾。在實踐部份,作者先從瞭解個人差異開始進而指導大家如何去設計教學過程。在一般書籍中,往往都只有探討智力因素和教學上的關係,鮮少探討非智力因素和教學的關係,然而在此書中,作者以一個章節來點出一些較重要的因素,讓我覺的較一般書特別的不一樣。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是顯淺易懂,很適合剛接觸教育領域的學生。尤其他在寫書時,都是以本土化的例子居多,來綜合介紹整個概念。另外整個的寫作層次由最基本的人開始,接著介紹理論,進而以實踐結束整本書,讓人讀起來覺的非常的連貫。雖然自己非教育本科系出身,但是對這本書的感覺相當的好,對於往後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