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看對話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3W

看對話心得體會多篇

看對話心得體會篇1

這個世界上沒有大家所説的超級英雄只有面對困難挺身而出的凡人。一句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是他們對祖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從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一刻,就註定了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新年,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讓我們的祖國不得安寧。但是截止到2020年2月20日,全國累計派出255支醫療隊,32572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他們是戰士抗疫情就是打仗,他們勇闖第一線。

記得有一個採訪是這樣的——一線醫生的女兒的一番話:我的媽媽其實是一個抵抗力特別低的人,她給兒童看病的時候自己都能感着冒回來;有意外的得知我外公居然還在一線上班,在我的世界裏,我的媽媽和外公是很能行的人,我把他們借給你。他們能頂起我們這個家,他們同樣也可以頂起你們患者的一片天……她含着淚卻笑着説起了這樣的一番話,可是她還只是一個被家人庇護的小女生啊!沒有誰,就應該衝鋒陷陣,就應該英勇無畏,就應該拋家舍子,就應該無私奉獻的,但在每一位醫生的背後也許也會有着自己的精神支柱吧?

因為防護服的珍貴,所以醫護人員也是特別珍惜的用着,他們甚至一天都穿着防護服,他們不敢吃飯、喝水,連女醫生生理期的時候也堅持不脱防護服。男女醫生都穿着成人尿不濕連續工作。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物資最緊缺的時候,各個省,各個工作單位也都伸出了救援之手,在緊急時刻,我們中國人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其實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他們不過是一羣普通人披上了戰袍,學着前輩的樣子和死神搶人罷了……汗水流到眼睛裏,口鼻裏、手臂被口罩和衣袖勒的青紫,鼻樑上被壓的滿是痕跡——他們不是白衣天使,是戰鬥天使!

看對話心得體會篇2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我不問,昨日如何;我只問,未來怎樣。

因為我知道,這不是最後一天。

我們終究會更好地遇見,故此我們才賦予距離和時間

那一天,值得等待;那一眼,滿載星海。

我們一定可以拼湊未來的明天!

就算這塵世寸草不生,再寒涼,再冷漠,我們骨子裏的熱血也要依然温熱。畢竟,我們已在路上!

無論是緩緩而駛的馬車,還是奔馳而前的列車,每一次的鳴笛,不但是告訴乘客已安全到達,同樣也是告訴自己,使命已完成!

或許,中國就是艘渡船,其使命是滿載而歸。

可沒有舵手,仍舊到不了彼岸。

一句擲地有聲劃破寂靜,“我來!”

鍾南山,“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

醫生護士,“縱使我們不在最前沿,我們仍盡我們所能!”

快遞小哥,“那裏還需要我!”

家中老母,“兒子,媽給你烙了羊肉西葫蘆餡餅還有小米粥,等你回來吃啊!”

隔離親友,“靜湖邊的柳樹都發芽了,我想跟你一起去鏡湖曬曬太陽,看柳樹!”

年幼姊妹,“你要好好的!”

武漢支援,“老闆,等你再來一碗熱乾麪!”

大學舍友,“走!去看櫻花去!”

一路上,我們一直在!

我們惴惴不安,卻也滿懷期待!

如果説,要我記住哪些人的名字,我想我們不僅僅該記住有個人叫鍾南山,叫柳帆,叫林生斌……我更想用蠟筆繪製出的名字,沒有姓氏,叫中國人!

在這名字背後,我知道,有一出舞台劇。

這裏有沒日沒夜在照顧病人的醫師,研究着剛呈上的病情報告,叮囑些些注意事項。夜深了,一不小心,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用手託着臉,磕磕絆絆睡着了,腦海裏仍翻動本本病例,嘴裏呢喃着碎語,砸吧砸吧。

樹蔭擾動,他們的背影在聲聲哭鬧裏顯得尤為從容自若,或許,也多了一份滄桑。

這裏還有在廚房裏穿梭的支援者,火一騰,鍋裏翻湧,勺子轉動,香味沁脾。他們説,一路上,逆行的路口也會想家吧,那我就送去頗有家鄉的味道好了!給前線的人們厚實肩膀!

當然,這裏也免不了社區的大姨大媽。他們戴上口罩,爬上梯子,在自個兒小區貼上橫幅,拿着大喇叭叫喊着,挨家挨户地勸説着不要出門。

同樣,那裏還有其他的其他,是警察,是公職人員等等、等等,各自奔波。

我們,在孤獨中積聚着力量,決心熬過這段不為人知的艱難歲月!

我們,將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一路上,逆行者的步履匆匆,不曾停下。

他們是舵手,將艘渡船護航。

他們的星火,永不墜落!起誓要在殘破人間拼湊一個完整的靈魂!

我知道,我知道。

這出舞台劇裏,有着心誠熱血的善良與愛!

人與人之間,永遠滿懷善意,大概,是我所想的最好的結局。

渡輪艱鉅的使命下,是對乘客的愛意。

舵手一腔孤勇之下,是對乘客的擔當。

而乘客,安全到達渡過難關,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

這些,將我們緊緊串在一起。我們,一同前行。將前方的星星連成線,讓漫長黑夜長明。

我們是同根,是中國人!

我們一同,在路上。

因此,我們時刻銘記着。

我們,所當記住的,不是一個人的名字,也不是一個人的故事。或許,我們要記住有一羣人,他們叫做中國人,這一羣人,凝聚在一起,繪製蔚藍天空的彼岸。

一支火柴在熊熊烈火之下會顯得單薄。

看對話心得體會篇3

在這次的疫情中,有1.2萬名的90後和00後主動報名前往一線參加抗疫,這樣的人數佔這次參加抗疫隊伍的三分之一。你們在父母眼中就是一羣孩子,但是換上白色的戰衣後,你們就是一名戰士,學着前輩的樣子,與病毒賽時間,與死神展開殊死鬥爭。還記得被湖南省長記住名字的陳琳琳,今年剛滿20歲,主動請戰前往一線,她告訴中國新聞網的記者説:來黃岡後,包括squo;00後squo;在內的很多年輕護士都衝在前線。我們之所以來這裏,跟年紀大小沒有關係,就因為我們是護士。哪裏需要我們,我們就要去哪裏。……還有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正在抗疫一線發生,他們都在向祖國宣佈,90後、00後是不會退縮的,他們已不再是温室中需要呵護的花朵,他們是戰士,是可以上戰場殺敵的戰士。

在疫情的另一條戰線上,有將近10萬名的青年志願者投身於抗疫一線。據共青團中央統計,在湖北武漢,青年志願者招募公告發出不到12小時,就有超過7000人報名參加;河南共有2.5萬餘名青年志願者加入各地疫情防控隊伍;在上海,團組織迅速動員2.6萬名青年志願者,累計上崗志願者超過5.4萬人次;在吉林長春,3000餘名青年志願者在機場、火車站等地開展卡點排查,累計測温30餘萬人次,消毒60餘萬平方米。……青年志願者在疫情防控中匯聚青春力量,在抗疫戰場上匯聚星星之火,送來萬丈光芒,點亮人們的温暖。

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在探索救國的摸索中,中國青年一代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從那時開始的100年間,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的赤誠之心,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為人民戰鬥、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鬥,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

中國青年一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們可以成為建設中國的中堅力量,是可堪當大任的。還記得十九大報告中寫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身系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他們也正在用他們的行動回饋祖國和人民。

青年們,讓我們一起用奮鬥書寫無悔的青春!用行動扛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重任。

看對話心得體會篇4

大疫面前,暫時無法回到家鄉的武漢人該如何安身?長沙伸出了温暖的手,給出了“不拋棄,不放棄”的妥善安置方案:對湖北來長沙人員,在排查無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後,各區縣市給予適當幫助,統一徵用酒店,統一進行醫學觀察和隔離。

當前,全國各地都在執行嚴格的防疫措施,來自疫源地的武漢同胞、湖北同胞正承受着之前難以想象的壓力,歷經漂泊輾轉,身心俱疲。他們也是疫情的受害者,不是“罪人”,公眾不應該也沒必要“談鄂色變”。

科學防疫不是冷漠、歧視和以鄰為壑的藉口。目前,很多出門在外又暫時無法回鄉的湖北人成為了“漂泊的湖北人”,給他們安排符合防疫標準的集中安置場所,體現的是人性的温度,也是對疫情控制負責任的態度。

要警惕,不能把羣防羣控概念偷換成極端狹隘的“地方主義”。動輒祭出“不要某某地方人”“哪裏來回哪裏去”,這是念歪了經、唱錯了調,把抗疫大業搞成了“地域黑”。

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不是具體哪個地方的人;我們戰勝疫情的武器是科學和團結,而不是自亂陣腳。

從最功利的角度來説,也應該給來自疫源地的民眾安排適當的住宿、飲食,方便集中管理、集中隔離,否則,只會把他們逼到躲避防疫措施的路上去,造成更大的社會風險。

目前,長沙市已經公佈了對疫源地人員開放的定點服務場所,拿出了妥善的解決方案。上海也在落實對重點人員隔離醫學觀察,其中集中隔離了1098人(截至1月27日)。防疫大戰才開始不久,集中安排疫源地人員的食宿,應該成為各地政府防疫措施中的標配。這是各地政府必須履行的責任,也是防疫系統工作的應有之義。按科學的防疫原理,進行統一登記、統一隔離,這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會恐慌,也是城市應有的温度。

沒有一個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我們相信,大地回春,隔離結束,疫情消散就在不遠的明天

看對話心得體會篇5

差別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見、仇視,可怕的是想把人類文明分成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強加給別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月25日以視頻方式出席了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發表了特別的致辭,呼籲世界各國放棄意識形態偏見,走和平共贏的道路。

席捲世界的新冠肺炎流行就像鏡子一樣,顯示了個別國家政治家心理狹窄和結構差距。疫情發生以來,個別國家政治家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大力甩鍋,推進責任,製造政治病毒,煽動意識形態對立的這些政治家堅持冷戰思維、零和遊戲的舊理念和對中國意識形態的偏見,忽視了中國對世界疫情和經濟復甦的巨大貢獻,公然誹謗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指出,各國曆史文化和社會制度各有千秋,沒有高低優劣之分,關鍵在於是否符合本國國情,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支持,能否帶來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民生改善,能否為人類進步事業做出貢獻。

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導下,走出了適合中國國情、獨特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

在這條路上,中國堅持人民至上。中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人民身上。

在人民中尋找發展動力,依靠人民推進發展,使發展給人民帶來利益。從貧窮的二白、百廢興起,到世界第二經濟體的長期貧困,千年尋找夢想,到現行標準,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擺脱貧困,從世界上率先控制新的冠狀肺炎流行,成為第一個成長的主要經濟體……實踐證明,中國選擇的道路完全正確,得到中國人民的衷心支持和堅定支持。

在這條路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中國始終舉着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積極參與世界管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推進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向更公正、更合理的方向發展。你輸給我,贏家吃不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中國承諾,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永遠不會稱霸,永遠不會擴張。中國主張通過對話彌合分歧,通過談判解決糾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與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

在這條路上,中國推動人類進步。從一帶一帶合作到處開花,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中國為解決人類問題不斷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只要對全人類有益,中國就義不容辭,做得很好。事實證明,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大街之行,天下為公。無論是應對現在的危機還是創造美好的未來,人類都需要同舟共濟、團結合作。各國曆史文化和社會制度都很差。

異不是對立對抗的原因,而是合作的動力。只有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擺脱意識形態偏見,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機制、理念、政策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才能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進步注入動力。

看對話心得體會篇6

他們默默守護的,是億萬人民的幸福。——題記

武漢疫情持續蔓延,一位“過氣”老人也隨之重回公眾視野。

2003年,非典肆虐,67歲的他説:“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裏來。”

2020年,武漢有事。84歲的他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征。

他,就是鍾南山,一個力挽狂瀾的逆行者! 就在幾天前,鍾南山院士一路生死逆行,衝到武漢防疫第一線。一天時間內,在三個城市來回奔波。當天航班已經買不到機票鍾南山和助手擠在一列五點的高鐵上,臨時上車的他,只能在餐車一角找個位置,剛一落座就拿出文件研究,連日勞苦的他累得仰倒在座位上閉目凝思。

那一幕,感動了無數中國人民!

每逢險情危機,“ 逆行者”的身影總是隨處可見。於公眾,有人赴湯蹈火,這是給予更多人的定心丸;於那些白衣天使,執意迎難而上,是對“職業”和“專業”的詮釋。人對“逆行者”們致以崇高的敬意,但需要每個人做的,還不只是致敬, “戰鬥狀態”下,方方面面都需要以自己的努力和作為,讓他們的付出不白費,汗水不白流!

一則則令人感動振奮的新聞報道,網友們紛紛為這些逆行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點贊,致敬白衣天使,感恩奮戰在一線的他們,在做生命的守護神的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護工作者,就是最偉大的英雄!致敬武漢偉大逆行者,期待你們平安來!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宅在家裏,少去人流多的地方。出門要記得戴口罩,不參加各種大型聚會,不為祖國添亂。

我相信,在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下,在逆行者們的艱苦奮鬥下,更在以習近平主席為黨中央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疫情一定能得到控制,我們的生活定會越來越美好。

看對話心得體會篇7

2020年初,從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到現在,我相信每一箇中國人的情緒都是一樣的,擔憂和期盼交雜,欣慰和感動同步。從那一個個義無反顧“逆行而上”的背影,到那大雪深夜裏堅守崗位的身影,到“我沒錢,但我能出力”默默送菜的菜農,再到外國街頭得到一個又一個温暖擁抱的中國留學生……每一條疫情防控動態都牽動着中國人的心,而也一直有一股力量將我們的中國心緊緊得連在一起。

從容堅定,最美“逆行”。元宵佳節的一早,我的朋友圈被一羣姑娘的照片“霸屏”,這是萬盛派出的第一批抗疫隊伍。據瞭解,她們是15名護士,平均年齡29歲,都是業務能力比較強的佼佼者,當中有一位年輕媽媽,孩子只有7個月大,為了上戰場,剛在幾天前斷了母乳。視頻裏她們擲地有聲,鄭重宣誓:“一定牢記使命、不負重託,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和感染患者救治工作,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看着她們揹着行李包踏上大巴車從容而堅定的背影,我感覺熱血沸騰,但視頻轉瞬的一個細節卻讓我淚流滿面。雖然短短几秒,但我還是捕捉到一個年輕女孩朝着車下同仁揮手時眼裏閃爍着的淚花,她後排的那個女孩,在發現攝影機後迅速把臉埋在臂彎處失聲哭了起來……她們是勇敢的戰士,卻何嘗不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雖然把最剛強的一面展現給了所有人,但在心裏仍然有着萬般牽掛。

將愛接力,默默傳遞。大概因為這本該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姑娘們卻背井離鄉、踏上征途,這一條微信推送在短短几十分鐘的時間內就閲讀上萬,這座小城的人們相繼轉發,有的獻上祝福,有的抒發感想……我也一樣轉到了朋友圈,配上了文案,因為以前在醫院工作過,感觸肯定更是頗多。一位阿姨看到後私信我説,能不能幫她打聽一下這幾位姑娘的情況?我起初不解,後來她説,她的孩子跟她們一樣大,看到視頻後她也大哭了一場,雖然不曾相識,但那種心情卻是作為一位母親無以言表的。她想在元宵佳節之際,給她們的孩子包個紅包或是給她們的父母買點小禮品,總之,想獻出一份力量,讓姑娘們知道,在她們默默奉獻的身後,有人也在默默地愛着她們,幫她們守護着家人。

春天已至,未來可期。以上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雖然萬盛不是重災區,但頑強拼搏奮勇向前的共產黨員,義無反顧日夜奮戰的醫務人員,風裏雨裏堅守崗位的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以及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普通羣眾……一樣都不少,我想這就是中國精神,正在祖國的各個角落遍地開花。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如何復工復產作出了明確指示。2月24日,萬盛全區恢復正常上班,我們也陸續看到了全國各地有序開展復工復產,對經濟發展充滿信心,對疫情防控更是充滿信心。面對疫情,中國政府有條不紊,快速採取行動,這些舉措都起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我們相信,櫻花漫天的江城、熱乾麪香的清早,一定就在不遠的春暖花開之時。

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我們感受到了國難當頭民生至上的中國力量,我們見證了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中國精神,我們看到了大城小縣眾志成城的美麗身影……而這些不同尋常的種種,彷彿是在告訴所有人,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任何考驗,中國都不會被打垮,因為苦難中開花的中國,有着最可愛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