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1W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多篇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1

假日,我再一次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這是李老師寫的一本教育手記,書中有精要的理論闡述,又有典型的教例剖析,真是平凡之中見偉大,簡樸之中見激情,書中每一篇文字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對學生的愛心深深地震撼了我。

引言中的“素質教育”的解釋深深吸引了我,它這樣寫着:“素質教育”的大旗上,有一個大寫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滿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為了一切人全面發展的教育。抱着對這一段解釋的認同,我認真地讀完全書。

“讓愛滋潤童心”是我讀完全書的第一感受。李老師的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採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

反思自己,作為班主任,整天忙碌於教學與班務管理,平時與每個孩子單獨交流的時間似乎並不多。從剛工作時的滿腔熱情,到現在的職業倦怠,曾經對學生的那份牽掛,現在竟有些淡然。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深深地觸動了我,牽動了我內心深處那根細細的弦,也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愛與智慧的事業。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孩子,這是一種特殊力量的奉獻,教師要用美好的愛,用對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來塑造人。”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成功的教育。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2

在貼吧裏曾言,公益夢似乎已不知不覺成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當你在幫助了別人以後,的確會收穫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快樂。而人生一世,無非也就是一個追尋內心安寧與快樂的過程。或許正是懷着這樣的念想,加之為徐本禹老師事蹟的感動,大學之初我就義無反顧的加入了紅杜鵑。

我知道不久後的一天,我將會走進比我老家更偏遠的大山裏,去完成屬於我的第一次神聖的支教使命。我想,這一天或許會在大二抑或大三,甚至是畢業的時候來臨。當最終我知道在大一的暑假就受到了愛心協會支教隊的垂青,對於這份幸運,確實有些受寵若驚的了。滿懷感激之餘,亦是能感受到擔當起的責任,以及些許的迷茫。

幸運的是,這次我所執教的是相對比較輕鬆和自由的羽毛球,況且還是我最為熱衷的一項運動,因而很快就進入了前期的準備工作。首先是一份按照自己設想的教案了,還是比較容易就完成了,其會考慮的比較多的是器材和編制的問題,想着到時候應該會挺容易搞定吧;其次就是一些日用品的準備了,雖然期間回了一趟家,但這些都還算是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也沒有太大問題;最後,或許主要就是進行團隊裏的磨合,以及節目排練的問題了吧。個人覺得,目前最缺的也就是和支教隊其他成員的交流了,因而也希望在出發之前有所改觀,當然明白這些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實現。

後天也就是7月6號,按計劃大家就該動身赴黔了,而我也將踏上自己的首次支教征途。我相信,這肯定是不能夠成為我的最後一次,在我青春尾巴消失到盡頭之前,必定會再次觸到支教這塊聖潔的土壤。因此,我滿懷期盼,也會去努力,在這次貴州銅仁之行,留下我美好的第一次,同時也期待着和支教隊的其他成員珍惜一段共同的回憶。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3

作為幼兒園教師並且是小班的教師,我覺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調整好心態,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小班的孩子還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時刻都需要教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作為老師是絕對不能視而不見的,這並且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這階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遇上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師要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好問題,不能冷落了某個孩子,要把温暖送給每一位孩子。對於剛入園愛哭愛鬧的孩子,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們交流,多帶他們熟悉環境和周圍的小朋友。還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先和他們交上朋友,讓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開心,這樣,他們會很快適應的。哭鬧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安定下來,再慢慢地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

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多以鼓勵和表揚去激勵每一個孩子,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無論孩子取得了什麼樣的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還要及時的擁抱,親吻孩子,或送給孩子小禮物,要讓孩子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媽媽的温暖與和藹可親。同時還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現,如:孩子的飯量,挑食情況;孩子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律等等。小班老師不但要多和孩子溝通,還要常常與家長交流,將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表現情況等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過交流,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師是值得信任的。通過交流,教師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意見和建議,讓家長更好的理解、支持並配合教師進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我想,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要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謙虛謹慎,耐心細緻,努力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細心地照顧,讓每位孩子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的成長。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4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鎮西老師愛的回報,讓我不止一次感動的流淚。李鎮西擁有了一顆愛學生的心,這是他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牢固的防線。其實他也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詮釋着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因為他明白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受學生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離開了感情,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必須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李老師認為自己目前遠沒有達到宗教的境界,但是把教育當做我熱愛的事業,並儘量使自己逐步具備一種宗教情懷。因此,他自覺地記錄、反思、改進自己的教育行為,於是便有了持續不斷的班主任工作日記。這已經不是他的工作常規,而已經成了他的生活習慣了。

李老師對愛的執著也深深打動了我。李老師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我們也都可以做到。可為什麼李老師能成為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呢?這是因為李老師對教育的一份執著,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説“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

作為一名國小教師,面對着一羣天真無邪、稚淳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又傾注了多少愛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師在書中這樣寫道:“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什麼?”“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他還説:“離開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師愛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劑。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讓我們對孩子多一份愛吧。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5

?愛心與教育》終於讀完了,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李老師對學生充滿了愛,他的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不同。老師對學生表達愛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保姆式的愛,有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有施恩式的愛,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裏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感覺到為人師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優越感。而鎮西老師卻不止一次地説過,學生的心靈往往要比教師純潔得多,學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師,這是此書中我引以為然的結論!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師,尊敬李老師,因為他是那麼富有愛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為是這樣的人,李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總是充滿無限真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李老師以愛回報愛,從而使教育獲得最終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覺地油然而生,誠然,我也是愛孩子的。我會為孩子生病而憂心忡忡,我會為孩子的退步而發愁,我會為孩子的一點進步而感到欣慰萬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發火,而且,是復一日,年復一年,繁瑣而平淡的工作,讓我漸漸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師卻能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播撒愛的'種子,細心呵護着那顆粒幼芽,讓他們不斷地成長,這一點無穎深深地震憾了我,直至我那顆煩燥,迷失的心,是的,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穎會使學生接近我們並樂於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於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地懂得,做一個教師,愛心更重要。如果説最初的愛來自於職業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麼,能讓這愛綿延不絕的,是我們的“心”。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一路伴隨他們成長。縱然不能給予鳥語花香,也可以帶來些微綠;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成為畫中和諧的一味色彩,即使不是畫龍點晴的神來之筆,也不會是大煞風景的塗鴉之作;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回報愛;用心去愛孩子吧,讓愛地久天長。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6

有幸讀到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起初是出於要完成讀後感的任務才翻看這本書,捧讀這本書時,説實話,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覺我就被書中描述的師生真實情感所投入,更為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這樣,我陶醉着、感歎着進入了一種會意忘文的閲讀境界,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夢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省自身,反省自己與李鎮西老師之間的差距。教書幾近十年,隨着歲月的流逝已變得毫無稜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讀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識到,實際上所謂的單純是蒼白,是膚淺;所謂的平淡是平庸,是無為。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我……但我從未想過, 學生到底為什麼來上學? 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深深震撼了,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為大學聯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跟李老師相比,我的學生年紀更年輕、心靈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護、去關心、去琢磨、去引導他們。人之初,性本善,在這個社會給予孩子更多影響之前,我們必須把他們培養成品行端正、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積極進取、敢於創新、富有個性、獨立見解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自信自強、永不屈服、愈挫愈奮、樂觀向上的學生;必須把他們培養成興趣廣泛、身懷特長、善於協調、精於應變的學生。我喜歡隨意的生活,儘管我工作的也踏實認真。但讀完李老師的書後讓我明白“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雲彩。 反思過去的 ” “隨意” “從容” ,越來越覺得我的隨意是低層次的,我的從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讀了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受到一些激盪,讓我漸趨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讓愛心與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給我一種領悟,一種發現!它啟發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不要吝嗇自己動人的微笑,由衷的讚歎,熱情的 鼓勵, 真誠的幫助和無私的愛心,它們是滋補孩子們心靈的靈丹妙藥。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7

我出身在教師世家,從小在他們的薰陶下,教師——這個光輝而神聖的職業,就深深在我心中打上了烙印,我立志也要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燃燒自己,點亮孩子!

80年代我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我的教師夢——不僅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而且還填補了我家的一項空白,使我們家成了名副其實的教師世家——大學、中學、國小、幼兒園教師齊全!回顧三十年的教師之路,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明智的,因為我深深愛着幼教這個崗位,深深愛着猶如一張白紙的孩子們,我願一輩子用我的真心去呵護每一位孩子、用我的愛心去温暖每一位孩子,用我的關心去體諒每一位孩子!

記得我帶過一個託班的孩子,小名叫軍軍。他是一位特殊兒童,剛來園時只會説兩個字,醫生的診斷是——語言發展遲緩。不僅如此,在家還時不時的打自己的同胞姐姐;進園後轉而打同伴,無法安靜下來,經檢查,是統合失調所致。我沒有放棄他,而是耐心地指導他——不厭其煩地回答他的十萬個為什麼;真心地呵護他——每天午餐後陪他一起講故事,使他由只會説兩個字到能夠説一句完整的話;及時地鼓勵他——發現他的閃光點,創設機會滿足他的表演慾,並主動向家長推薦從音樂方面去培養他,家長聽取了我的建議,中班時讓他去學了小提琴,果然軍軍非常喜歡。特別令我感動的是:雖然後來我不教他了,到了機場分園,但在路上遇見他時,他居然一下子就叫出了我:陸老師!還滔滔不絕的向我介紹班裏同伴的名字。這一刻,我打從心底裏感到:做老師真幸福!

去年我帶的小班有個小朋友,由於家庭的特殊原因,造成這個孩子不太合羣,怕生,挑食嚴重,午睡也不定心,總要把自己的東西抱在懷裏。我就像媽媽一樣耐心地喂他吃飯,和他聊天,陪他一起玩,哄他睡覺,許是我的愛心感動了他:漸漸地他的話多了起來,還主動問我:老師,要我幫忙嗎?本學期雖然老師和阿姨都換過了,但他居然和她們一點都不陌生,打破了之前從不叫人的習慣,每天都高高高興興地和我們打招呼;改變了挑食的不良習慣,午餐時主動説:孫奶奶燒的菜,真好吃!這一刻,我打從心底裏感到:做老師真值得!

如果説三十年前我實現了我的教育夢,那經過了三十年的默默耕耘,我可以自豪的説:我的夢很幸福,我的夢很值得,我的夢很滿足!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我們肩負的正是培育下一代的重任,為了中國的繁榮昌盛,為了振興中華民族,為了中國走復興之路,為了實現中國夢,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地培育下一代,使中國的教育再創輝煌。

讀愛心與教育心得篇8

在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被關心、關注、關愛,可是長久的對需要愛的人施之以愛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讀完李鎮西老師所著的《愛心與教育》,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在閲讀過程中,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真摯的愛,學生對李老師真誠的愛的回報,每一幕都讓我為之感動,不斷的引發我思考。其中“手記二:與頑童打交道——後進學生的轉化”部分給我印象最深。

工作以來,與不少“後進學生”打過交道。這些學生當中,有一些是學習困難,有一些是行為習慣差,而還有一部分則是二者兼有。雖然我只是一個副科老師,但出於教師的本能,我希望我教過的學生都能夠成績優異品行端正。甚至有時候我還會幻想我的“諄諄教導”能夠影響他們,甚至改變他們,但總是事與願違。因此我會因為這些學生而感到苦惱。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遇到那麼差的學生就是自己運氣太差。總覺得自己真心真意的為了他們,他們難道真的就不能體會老師的苦心?灰心失望的時候,我不禁問自己:“是付出的不夠,還是方法不當呢?”這本書中的三個觀點讓我豁然開朗:一、點燃學生心中“想做好人的願望火花”。我們即使在指出學生不足時,也不要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要尊重學生申辯或解釋的權力。錯誤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老師錯了也要公開向學生道歉,用心靈贏得心靈,用真誠走進“後進學生的心靈深處”,被後進學生真心接納了,他們就會因親其師而信其道了。二、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們為人師者不但要引導後進孩子“善於發現自己的可貴之處”,更要鼓勵他們勇於用“高尚的我”戰勝“卑下的我”,還要有耐心等待後進學生循序漸進的拔除自己各種缺點的“雜草”,讓他們通過自我控制逐漸減少犯錯的次數。三、不以分數論英雄。我記得,有一美國中學校長在學生畢業演講時對畢業生説:“得a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未來靠你們;得b的同學,祝賀你們,祖國的棟樑是你們;得c的同學,祝賀你們,母校的捐款等着你們!”人生存於這個世界上一定都會有其立足於世的天賦,不必千軍萬馬過大學聯考的獨木橋,對於後進學生可以根據他們的個性特點發展其愛好,引導他們學會做人之本、學會生存之道。

之後書中“我和萬同的故事”真實、感人地再現了後進生轉化工作中的艱辛、多折。從這個教育案例中,我得到以下幾點感觸:對於學生不要以貌取人;瞭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所謂的優生其實也許一開始並不優秀,而是我們有意識地培養出來的。

我想:每一個孩子都有權利被接納、被認可、被尊重,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有成功的體驗,當我們有意識關注到孩子的需要時,我們便會靜下心來傾聽孩子心底的聲音,於是,我們理解他們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與後進孩子溝通時,當我們習慣與孩子心理置換的溝通方式時,於是,我們對他們的積極關注會多於消極關注,正強化會多於負強化,此時,你便是在為後進孩子創造成功的機會……

最後借用李鎮西老師的一句話,用以共勉,“愛,當然不等於教育;但教育,永遠不可能離開愛!讓我們都來努力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