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辛亥革命110週年講話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05K

辛亥革命110週年講話心得體會多篇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一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如果沒有優秀文化傳統,沒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辛亥革命離開現在已110週年了。歲月更迭,歷史遠去。歲月可以改變滄海桑田,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聾發聵的槍聲將永遠定格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可以這樣説,隨着硝煙散去的那一刻起,人們就一直在探究這段歷史以期從中吸取有益的借鑑。

1911年的10月10日這一天,古城武昌城頭的槍聲震撼了全中國,全世界。它敲響了兩千多年封建制度覆滅的喪鐘,引發一場席捲中國大地的偉大變革。這槍炮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光榮與驕傲,也不僅僅是豐厚的物質文化財富,更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的卓越貢獻和光輝的業績,這場革命所產生的偉大而深遠的影響,是永遠不可磨滅的;它所留下來的寶貴的歷史經驗教訓,也為後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它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意義,它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永載史冊,彪炳千秋。

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的今天,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對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作出更加符合實際的評價。《禮記》中有一句話,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正是這一信仰的堅定實踐者。我覺得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主要在

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人文精神在中國深入人心。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二

辛亥革命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我們今天紀念辛亥革命,就是要牢記歷史所給予我們的教育和啟迪,就是要繼承革命先輩們的優良傳統,特別是要學習孫中山先生愛國、革命和不斷進步的優秀品格。隨着時代的發展,這股熾烈愛國精神日益成為我們民族永恆的感召力量。今天,我們要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仍然要高舉這面大旗,把中華兒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需要以愛國主義為力量源泉。

弘揚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敢闖、敢幹、敢試的創新精神,同時也要弘揚“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特別是為人民服務的廣大幹部,更要學習和借鑑這種精神。勇敢地與腐朽勢力做鬥爭,廉潔自身,以人為本,情為老百姓系,利為老百姓謀,急羣眾之所急,想羣眾之所想,解羣眾之所困,這樣種精神必將成為中華民族光耀千秋的精神財富。現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是躍出東方地平線的-輪絢麗的紅日,這輪紅日是註定要高高升起來的。我們為我們正在進行的事業而自豪,更為即將到來的明天而意氣風發。世界有-天會再次向中國尋求文。化活力、創新思想,世界將在最古老的國家的幫助下獲得新生。

讓我們把辛亥革命堅強不屈的精神傳承到每一代吧!

辛亥革命110週年主題心得 篇三

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紀念辛亥革命_的電影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時間定格在一九零七年……

影片一開始便把我引入一位婦女身上,她身戴枷鎖一步一步順着被圍觀羣眾開闢的道路中走着。她的步伐鏗鏘有力,頭髮凌亂卻目光堅定……她就是革命同盟會中的一位婦女代表——秋瑾。她邊走邊望着周圍的羣眾,尤其是婦女們和剛出生的嬰兒們,她的眼神是同情的,也是憤怒的,但她唯有望着這些無知愚昧的所謂的“大清子民”一聲不吭地走着。此時她已在腦海裏交出了一份對“革命”的答卷:革命並非革誰的命,而是為天下所有的孩子一個温暖的家。當一位清朝官員對她説:“你的兩個孩子快要沒母親了……”而她卻堅定地打斷:“不,是天下的孩子們失去了我一個母親。”那位清朝官員聽完之後嚇壞了,急忙解開枷鎖,並讓檜子手準備。而秋瑾説完,便毅然走上了斷頭台……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就是農曆辛亥年八月十九,這看似是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又是那麼的不平凡。因為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的一聲槍響,不僅預示着革命的第一次成功,也宣告了清王朝的覆滅,這就是辛亥革命的開端。然後,經過各地義士如雨後春筍般激烈的起義之後,光復了中國的半壁江山。光復完畢後,一個嶄新的中華民國從此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在武昌首義前後,影片中無數革命志士為中華民族的新生拋頭顱、灑熱血,捨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我敬佩。他們那敢於犧牲的獻身精神,熠熠生輝,萬古流芳。

而在_後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留給我們的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辛亥武昌首義精神,所謂它的精神,便可以概括為“愛國主義精神”、“創新精神”、“獻身精神”和“協作精神”而武昌起義的成功,與湖北革命黨人一呼百應、精誠團結的協作精神是分不開的。

辛亥革命值得紀念。辛亥革命的精神值得讚揚,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並瞭解辛亥革命,也是我們應該履行的職責。

辛亥革命110週年講話心得體會 篇四

今天上午觀看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我認識到辛亥革命是一場前絕後的革命,在中國的歷史舞台上勾勒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今天,回首過去,展望眼前,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銘記那些革命先驅們,有什麼理由不去永遠銘記辛亥革命所帶給我們一切的一切。我堅信,它的精神和歷史使命將無止境的延續下去。

1911年的10月10日的那一天,辛亥革命爆發的那一天。那一天當中,起義軍們用自己的力量,為中國的歷史畫卷上抹上了一道意味深長的一筆,從那一天開始,辛亥革命的爆發就扭轉了一個國家的命運。

我們要學習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心繫民眾的博大情懷。孫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為民情懷,一生堅持以“天下為公”為思想境界,致力於“除去人民的那些憂愁,替人民謀幸福”,對此矢志不移、無比堅定。

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不僅在於他領導了辛亥革命,而且在於他為了實現革命理想,與時俱進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鬥爭方略,毫不妥協同逆時代潮流而動的各種勢力進行鬥爭。他堅決反對軍閥裂割據,堅定維護民主共和制度和國家完整統一。

今天的中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已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海內外中華兒女,正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歷史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續奮鬥。

2021年辛亥革命110週年心得體會 篇五

就在這一年,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被打敗,一種新型的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起來了,儘管這一制度對於當時來説是脆弱的,粗糙的,但中國的歷史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其歷史意義在於:改變了中國的社會制度,_了中國社會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樹立了走向共和的理念,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中國開始出現了新聞報刊,也給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準備了條件;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加速了仰列強馬首是瞻腐朽政權的垮台,同時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覺醒;創造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利條件,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着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但是,辛亥革命以同舊的反動勢力的妥協而告終,革命的果實落到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裏。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沒有受到削弱,封建勢力依然在中國每一角落盤根錯節。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貧窮、落後、動盪、混亂的苦難深淵。從這個意義上説,辛亥革命又是失敗的。其主要癥結就是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勝利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領導辛亥革命的這些民族資產階級嚴重脱離基層勞苦大眾而又怕革命革到自己頭上,沒有勇氣革命到底。

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關鍵是要清醒認識辛亥革命給我們的啟示,時刻牢記:讓“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我首發”的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永世傳承。今天我們紀念辛亥革命,是因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還因為辛亥革命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首義精神。傳承首義精神,就是傳承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表現出的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和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的使命感,不僅成為辛亥革命的動力與目標,而且造就了中國近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

我們應不斷推進民主政治建設。辛亥革命為我們樹立了不朽的爭取人民民主的精神。今天,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我們要積極履行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組織優勢和成員聯繫面廣的優勢,通過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擴大成員的政治參與,積極反映人民羣眾意願,不斷推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心得感悟 篇六

任何一箇中國人都知道,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大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中國自身仍面臨許多挑戰,但是社會發展的堅冰已經被打破,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趨勢已經不可逆轉。而在這一時刻,回顧近代中國走過的曲折道路,回顧百年前的先人們為改變中國面貌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鬥與犧牲,仍然是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資源。

近代前的中國曾經是大國、強國,但是近代以來,由於政治的腐朽與經濟的衰退,無法扼制西方列強的侵略與壓迫,在一次次列強的進攻面前敗下陣來。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都是中國被迫割地賠款,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進而引起列強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國聯軍進入中國並強迫簽訂《辛丑條約》,迫使中國“將大沽炮台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務,而外國軍隊則駐紮於中國京畿周圍的要地,實行永久軍事佔領。中國在西方殖民主義強加的不平等條約體系束縛下一步一步地“沉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中國人民當然不甘心承認備受列強欺凌的侵略現實,面對列強侵略的加深也掀起過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動。民族復興的追求是幾代人的目標、理想。但是,實現近代中國的復興則面臨十分艱鉅的困難:擺脱帝國主義的外來干涉侵略與壓迫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步,而使廣大人民擺脱貧困,使中國作為大國富強起來,則是中華民族復興更艱鉅的一步。歷史上,許多人為這一目標曾經進行了多次嘗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從事的努力。中國近代史就是人們以這樣一種精神支撐着從坎坷中走過來的歷史。

列寧曾就中國的辛亥革命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沒有真實的民主主義高潮,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擺脱歷來的奴隸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這種高潮才能激發勞動羣眾,使他們創造奇蹟。在孫中山綱領的每一句話中都可以看出這種高潮。”

辛亥革命吸納了當時幾乎所有的中國先進分子,他們獻身革命,同時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斷修正改變積貧積弱中國的想法。孫中山作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與當時的志士仁人們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百年後的人們已經很難切身體會辛亥時期的社會狀況,甚至不能理解當時的革命志士們的歷史性的抉擇。所以在辛亥百年後的今天,社會上流行着一些模糊的認識:如認為“辛亥革命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大於建設,延緩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進程”,或者認為革命的設計“超越了中國的國情”,“搞君主立憲會更好些,政治局面會更穩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進主義思想的產物”,還是避免為好。

其實,辛亥革命的親歷者們如何不歡迎以温和的沒有犧牲的方式改變封建中國的面貌呢?對辛亥革命時期革命者的人生經歷整體考察後即可看出:他們並非從一開始就醉心於以激進手段改變中國落後局面,但是在經歷了一再的失敗與挫折,意識到清王朝決不可能真心實意地退出權力的中心而實施“立憲”,而當時的政治環境也並沒有開明到可以以和平請願的手段而推動立憲的時候,他們才選擇了被認為是“激進”的革命道路,這其實是當時條件下應當做出的正確選擇。看了紀錄片,對革命者的選擇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心得感悟 篇七

教師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就像教師在觀影前講的那樣,此刻的我們對祖國的歷史瞭解得太少了,能經過這樣的方式深刻學習辛亥革命的歷史,回顧當年的腥風血雨,這樣的學習對我來説十分的有意義。

影片的一開始烈士秋瑾的話就引人深思: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有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秋瑾始。縱使世人並不不盡知革命為何,竟讓我狠心拋家棄子。我此番赴死,正為回答革命所謂何事。正是有無數敢於拋頭顱、灑熱血的中國革命者,在那個風雨搖曳的年代,拋家棄子,獻身革命,才拯救了中國,拯救了中國人民。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今年是辛亥革命110週年,回望百年辛亥,緬懷革命先賢,作為一名當代當學生,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我要始終如一地做一名最堅定、最徹底的愛國主義者,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當今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努力學習,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辛亥革命110週年主題心得 篇八

今天是辛亥革命__週年紀念日。__年前的10月10日,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武昌城頭,由湖北新軍工程營革命黨人打響的槍聲,宣告了清王朝的覆亡。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 制制度從此終結,中國的進步和發展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而從此打開了閘門。

撫今追昔,回望自辛亥革命百年來中華民族驚心動魄、脱胎換骨、翻天覆地,於艱難困苦中奮勇崛起的偉大曆程,緬懷孫中山、黃興等革命先驅的豐功偉績,追溯陸皓東、秋瑾、徐錫麟、林覺民喻培倫、鄒容、陳天華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等百年前的志士仁人、革命青年為民族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舉和歷史貢獻,怎能不讓人心潮澎湃,萬感交集!

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我們就要時刻牢記先驅們實現民富國強的理想追求和為之所付出的巨大犧牲與不屈不撓的求索精神。百年前,辛亥青年志士在創建共和的過程中,起到了先鋒的作用,起到了橋樑的作用;辛亥青年志士勇猛精進、義無反顧、甘灑熱血、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精神和獨立思考、博學慎思,追求真理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後人欽佩和學習。

當代青年應該吸取辛亥革命的經驗,繼承、發揚和光大辛亥革命先驅的精神,學會獨立思考,做到知行統一,與時俱進。

紀念辛亥革命百年,我們就要學習辛亥革命中一代志士仁人和青年始終不渝的愛國情操和不懈奮鬥的不朽精神,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並將對革命先賢的深切懷念之情和崇高敬意融于振興中華的實踐中。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上海與廣州、武漢一樣,也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也是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舞台之一。辛亥革命以來,中國人民的一切奮鬥,都是為了實現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人民的富裕和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