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樑家和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9W

樑家和心得體會多篇

樑家和心得體會篇1

今天我們學習和發揚“樑家河精神”,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就是説一個人做事情,只要始終如一的保持最初的信念,最後就一定能夠成功。最初的美好夢想、偉大信念是很容易樹立的,但實現夢想、堅守初心、善始善終卻很難。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歷史長河中,很多共產黨員堅守初心,追求始終,即使付出寶貴的生命,依然昂頭挺胸、奮勇就義,詮釋了共產黨員應具有的形象。

“樑家河精神”就是“延安精神”的發展和延續,是習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樑家河生產、勞動所形成的生活態度、勞動觀念、個人品質的凝練以及以習近平同志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國農村實現人生觀轉變、為改變農村貧困面貌而奮發努力的所有行動的總結,即“人民情懷,黨性信仰,知識品格,吃苦奉獻,責任擔當,自強不息”。

樑家河精神,在於他根植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發源於習仲勛紅色革命傳統嚴格的家教。在七年知青歲月中,青年習近平如飢似渴的學習,在艱苦繁重的勞作中歷練,一方面在書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營養,一方面進行着農民化實踐。習近平在知青歲月中形成的開拓創新以及共產主義宏偉志向,與樑家河的工作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

樑家河精神,在於他挑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偉大事業。這不是一句口號,是堅韌不拔的真抓實幹。青年習近平在樑家河的七年,從一個北京娃蜕變為一個村裏娃,過了“跳蚤關、飲食關、生活關、勞動關、思想關”。向羣眾學習,以開闊的視野、無畏的膽識、有力的擔當,帶領羣眾在樑家河建沼氣池、鐵業社、縫紉社、淤壩造田,成為人民羣眾信任的大隊支書。

樑家河精神,在於他始終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青年習近平紮根人民、團結羣眾。既虛心做人民羣眾的學生,又擔當起人民羣眾的領頭人。為羣眾所謀、為羣眾所想、為羣眾所達,從羣眾中獲得智慧,從實幹中得到鍛鍊,從黃土高原裏孕育樑家河精神。

樑家河精神,就是習近平在樑家河插隊生活期間所展現出的胸懷境界、抱負擔當、意志品質以及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摯為民的情懷、務實擔當的品格、帶頭實幹的作風。樑家河精神是對延安精神的傳承和弘揚,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詮釋,是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情感基石,是補鈣鑄魂、錘鍊黨性的鮮活教材,是創新創業、成長成才的勵志範本。

樑家和心得體會篇2

閲讀紀實文學《樑家河》,總書記在樑家河的艱苦磨礪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青年習近平在窯洞裏讀書求知,在磨礪中脱胎換骨,在逆境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實幹中逐步樹立起“要為人民做實事”的堅定理想信念。那麼,我們這一代青年基層黨員幹部該如何淬鍊自己,成為新時代的優秀基層組工幹部呢?

我們要向總書記堅如磐石的人生信仰對標看齊,把牢思想之舵。我們要從總書記的成長曆程中汲取深厚養分,尋找力量源泉,多在艱苦複雜的環境中摸爬摔打,用苦難磨礪自己,在基層幹出一片天地。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

我們要向總書記博讀天下的尚學精神對標看齊,鍛造過硬本領。在“上山下鄉”那個年代,整個社會文化生活匱乏,黃土高原閉塞而荒涼,青年習近平卻“痴迷”於讀書而廢寢忘食。“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留下了“30裏借書、30裏討書”的生動故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作為新時代的基層組工幹部,我們要學習總書記孜孜以求的尚學精神,向書本學習,在實踐學習,加強工作能力的學習,補足精神之鈣。

我們要向總書記實幹攻堅的使命擔當對標看齊,堅定扛起責任。在物質和精神極度匱乏的環境中,青年習近平帶領村民打淤地壩,挖深水井,建沼氣池,辦鐵業社,“有決心、有毅力,輕易不説出口,只要説出口的話,只要認定了的事,他就堅持到底。”作為基層一線的組工幹部,我們要牢記總書記“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教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着力在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人才體制機制創新、全面加強各領域黨的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突破,體現責任擔當。

樑家和心得體會篇3

按照區委中心組的統一要求,我深入學習了紀實報告文學《樑家河》,重點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樑家河插隊時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進行了認真研讀,結合工作實際,現將個人學習心得體會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樑家河精神是一種時代精神

樑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知青插隊的地方,也是他立下為人民奉獻信念的地方,是他用以詮釋中國夢的地方。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這一偉大思想,我們可以從樑家河發現萌芽、找到基礎。樑家河的一山一水,樑家河發生的巨大變化,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有追求真理的精神,有埋頭苦幹的作風,有攻堅克難的意志,有中華復興的夢想。這些都是我們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的生動教材。

所以,樑家河精神是新時期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今天,我們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就是要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帶頭維護核心、擁戴領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鋭意進取,進一步繼承和發揚我們黨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二、樑家河精神與延安精神一脈相承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黨作為一個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如果説有什麼東西能夠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的話,那就是背離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識、丟失艱苦奮鬥的精神和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傳統。

從《樑家河》一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陝北生活的七年,年少的他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超強的體力支出與艱苦的食宿條件形成了極大的反差。正是陝北這艱苦生活的步步磨練,錘鍊了習近平總書記堅忍剛強的性格,鑄造了他志存高遠的情懷,並最終使他成為高瞻遠矚的大國領袖。“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習近平總書記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啟示我們,經歷就是財富,苦難也是鍛鍊,學會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課。艱難困苦磨礪堅強意志,有了堅強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堅韌不拔、充滿自信地沿着正確方向前進。

從《樑家河》一書中,我們還可以清楚地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樑家河擔任村支書時,一心為民辦實事,帶領村民打淤地壩,修建沼氣池,打水井,開鐵業社、縫紉社,辦掃盲班,村子很快煥發出一片生機。誠如村民王憲平評價的“近平在樑家河插隊的七年,是受苦受難的七年,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七年”。正是習近平總書記這種“用雙腳丈量黃土高原”求真務實、聯繫羣眾的優良作風,成就了他在陝北這塊紅土地上收穫了革命前輩者締造的“真經”,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樑家河的親身經歷,完全貫穿了延安精神的核心價值,是延安精神在新時期的繼承和發展,是新的歷史任務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延安精神,是我們戰勝困難、勇往直前,不斷從勝利走向新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與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形成的延安精神相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是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新的執政作風,把當年延安時期共產黨人的黨性、黨風、黨紀的烙印,深刻地打在領導幹部身上,堅持清正廉潔,牢記歷史使命,注意防微杜漸,永葆黨員本色,這就是今天我們弘揚樑家河精神的時代價值所在。

三、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弘揚樑家河精神貫穿其中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最重要的就是要發揚樑家河精神,着力解決黨員幹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密切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以優良的作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行風。

樑家和心得體會篇4

20__年6月30日,在熟讀《樑家河》一書後,我有幸隨着區人社局全體黨員踏上樑家河這片神聖的土地,近距離參觀《樑家河》書中講述的一幕幕情景、一處處實物,詳細瞭解習近平總書記在樑家河度過的七年時光。

習近平總書記説:“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總書記當年離開北京插隊到樑家河,從一個15歲的少年成長到22歲的青年,從被動、牴觸地適應這片土地到主動、用心地帶領這片土地上生活貧困的鄉親們戰天鬥地、創造新生活,是這片寬厚包容的土地接納了當年無依無靠的他,是這裏樸實、厚道的鄉親們從自己嘴裏省下糧食分給他吃,是這裏的黃土地用7年時光磨練了他,讓22歲離開樑家河的習近平不再迷惘、不再彷徨,而是有着堅定的人生目標,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反覆閲讀《樑家河》一書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從陝北黃土高原上走出來的“人民公僕”——習近平,他身上所承載着的如黃土厚實般堅韌、沉穩的性格,以及透過這些所折射出優秀共產黨員忘我、無私、永保初心的人格魅力。

這次走進樑家河實地參觀,是一次精神洗禮,腦海中彷彿閃過一幕幕樑家河人民挖沼氣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墜壩火熱的勞動場景。年輕後生們撲滿灰塵的臉上流淌下的汗珠,姑娘、媳婦們憧憬新生活露出的歡欣笑容,老人們爬滿皺紋的臉上被歲月寫下的滄桑,孩子們迎着新時代的朝陽茁壯成長,這裏孕育着希望,這裏窖藏着信念的磅礴力量,就是這塊曾經貧瘠的土地用實幹孕育出了中國夢新的希望。

通過閲讀《樑家河》,又走進樑家河,,我對習總書記的知青歲月有了新的認識,也對樑家河有了新的解讀。這次在樑家河實地參觀學習,令我印象深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40多年前,年輕的習近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做一名幹部的重要遵循,他在樑家河謀事、創業、做人處處都透露了一個“實”字,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工作要結合實際,發揚實事求是精神。當年在樑家河村,總書記因地制宜,帶領羣眾通過打壩淤地,來增加耕地面積,減少水土流失。正是有了在樑家河的寶貴經驗,讓總書記能夠“居高位而知基層,攬全局更懂細節”。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同樣需要實事求是,要深化政務服務公開,瞭解人民羣眾對新形勢下人社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搭建政務服務公開平台。要做好宣傳工作,讓企業、羣眾瞭解人社工作,做好服務,多走訪徵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和改進人社工作。

真心實幹,真正贏得人民羣眾的信任和支持。想當初樑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產生活最大的問題。於是習總書記就帶領村民打井,建沼氣池等,解決了羣眾生產生活用水、照明等問題。他也以“能吃苦,幹實事”的黨員幹部良好形象,贏得廣大羣眾的高度讚譽和真誠擁戴。今後,我們更應該以服務羣眾、服務企業為己任,以羣眾和企業滿不滿意來衡量和檢驗工作成效,全力當好服務羣眾、服務企業的“金牌店小二”,為他們提供五星級的服務。

實實在在,求真務實,樹立人社鐵軍的良好形象。樑家河村在建大壩時,在水溝旁剷土是個苦差,總書記總是會主動去水溝旁剷土。這雖然是個微小的細節,但卻體現出習總書記做人做事實實在在的樸實品質。因此,我們發揚樑家河精神,就要從點點滴滴的工作,從小事做起,從老百姓關心的事情做起,從企業的需求做起,全力打造陽光人社、高效人社、法治人社和活力人社,樹立人社鐵軍的良好形象。

樑家和心得體會篇5

樑家河,這在中國遼闊土地上原本應該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山村,卻因一個人在他上面留下足跡而讓她世界聞名。

前不久有幸參加了縣zd委組的“尋找紅色足跡,不負時代使命”實踐活動,第一站便是陝北樑家河。下車伊始,厚重的黃土味撲面而來,深吸一口夾雜着草木芳香的黃土氣息,不覺得讓人為之迷醉,這便是最原始的孕育生命的氣息。跟隨團隊到達樑家河村委會,聽着講解員的講解,讓我真真實實的看到一個年輕人的熱情與執着,難以想象在那樣的一個環境下,習近平總書記就用稍顯稚嫩的肩膀挑起無畏,挑起擔當。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樑家河。不要小看樑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這是樑家河這本書封面上印的習近平總書記的原話。從樑家河尋跡和讀《樑家河》這本書,讓我知道樑家河這裏確實是個有大學問的地方。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美國西雅圖發表講話時提到樑家河及樑家河的變化,最後總結道:“這使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同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結合起來才能取得的成功。”樑家河是揮之不去的鄉情,是習近平總書記精神昇華的起點,也是他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密密交織起來的綿綿深情。

?樑家河》這本書完整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15至22歲的人生經歷,只能感歎陝北是個神奇的地方,四九年毛主席從陝北走出建立了新中國,而現在樑家河走出了習近平,他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其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成就,推動中國共產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