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慢慢學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W

慢慢學心得體會多篇

慢慢學心得體會篇1

我相信每一個成年人在面對孩子出生時,都會迷茫不堪,我們甚至從未想過成為一名怎樣的父母,在做父母的這條道路上,我們一直在摸索和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又時不時拿出家長的威嚴,用自己的想法去禁錮孩子的思想。

在《願你慢慢長大》中,各類文學家們大師們,還有普通的父母,都通過文字表達了自己在面對兒女的成長上,不同的觀點。但相同的是,他們為人父母,都從孩子的角度去出發,他們與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克服各種苦難。

書中提到了幾個觀點:快樂,健康,品行,閲讀,快樂是成長之首,健康是身體之行,品行高於成績,閲讀能修身養性。現今的家長們已經不同於以往的家長,在思想上他們更加放開,不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相信快樂遠比財富,權利重要。品行是做人之首,俗話説: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品行習慣的培養上,遠比成績更重要。我最喜歡關於閲讀這一塊,胡適先生談了關於為什麼要讀書,錢穆先生談了讀什麼書,特別喜歡錢穆先生説的:讀書能做一個高境界的人,因為在書中可以碰到很多人,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能做你的榜樣。在形形色色的書中,我們在閲讀時也遇見了不一樣的自己。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寫道:是的,我願意登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當五歲的兒子在我面前奔跑時,快樂和笑容洋溢在臉上,他們是如此的天真和可愛,那個時刻我是父母也是生活的欣賞者,我只願這樣欣賞着他的快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遠離這個時代,我們開始懂得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注重孩子成績遠沒有注重孩子的品德和快樂重要,當一個個孩子自殺的消息在父母中傳開,我們開始害怕了,原來孩子的.身心是如此脆弱,我們只關心他們吃沒吃飽,穿沒穿暖,卻忘記記憶深處還有孤獨和不被理解。

慶山在《月童度河》中説到:有什麼可以着急的呢?孩子總是要按照自己內在的節奏慢慢生長起來,沒有什麼是比保護天性和保持愉悦和活力更為重要的事情。

如果有可以,我願你天天被温柔對待,被陽光沐浴,被快樂包圍,孩子,請你慢慢長大,我願陪伴你一起成長,看遍世界美好。

慢慢學心得體會篇2

教育孩子真不是簡單的事情,這事兒從來就沒人教我們,我們各個都是自學成才。或從父母那承襲,或是從書上學習。這真是我們教育體系上的缺失。結婚前要有婚檢還得發個證書才能成為合法夫妻,生孩子還有個孕前檢查,身體合格才能生孩子,還有個準生證。可是為啥就沒有個部門給要當父母的發個合格父母證吶?

小不點還沒出生時,我想像着,我們每天可以像朋友一樣聊天。我們兩個靠在沙發上,腳丫子搭在茶几上,舒服的看着各自喜歡的書,然後看到有意思的地方會招呼對方看,分享給對方。中間可以放着大包薯片,餓了就抓上一根塞在嘴裏,剛巧拿到同一根薯片,一人一半放各自的嘴中,歡樂得很吶。

目光回到現實。

此時的我在碼字,對面的小不點在ipad上玩王者農藥,同時手機看漫畫,時不時的對面傳來興奮的笑聲。噢,mygod!!這絕對不是我想像的場景。現實和夢想差距咋那麼大捏??

看着手邊《願你慢慢長大》這本書,我覺得我還有救,我覺得我的夢想還能實現,我覺得我們雖然現在盤腿相互坐着,各自幹着自己的活兒。但是我們確實都坐在沙發上,只是薯片換成了奧利奧,我們一人一包在各自吃着自己零食。這樣看來,我的願望實現了一小半吶。

?願你慢慢長大》此書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親愛的小孩。裏面包含了許多名人名家寫給孩子們的信,他們所面對孩子的問題和我們是一樣一樣的。咱們是沒有耐心一聲吼,一吼就二吼,二吼不行拿腳踹。但是他們都是積極的面對孩子,鼓勵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開篇劉瑜老師寫給小布谷的信中,充滿了母親對未出生孩子的企盼,她説,希望以後“能和自己的孩子成為好朋友”,我原來也這樣想過,和我未出生的孩子成為朋友,其望他對我無話不談。但是現在我們發展成為無話可談,現實總是很殘酷。

雖然如此,我還是要借用劉老師的話對我的小不點兒説

“小不點兒,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慢慢學心得體會篇3

親愛的萬小象:

很抱歉因為沒有孩子,無法感同身受地體會到那種深刻到骨子裏的母愛,想不出什麼好的箴言來告訴ta,媽媽多麼愛你,多希望你能真正活得快樂。所以,把你拉過來作為訴説對象。

你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愛和孩子對父母的愛從來都是不對等的。例如,父母會為了你有口吃的,早早起牀張羅,或者只為了看你一眼,忍受着水土不服長途而來,抑或者為了你有個好的出路,四處求人,最可憎的是,會為了成全你的一輩子,毫無怨言地犧牲掉自己的一輩子。

你看不上這種行為,所以你努力掙脱這樣的虧欠,你希望自己能活得自由點,也希望父母如此,不必為了孩子遭受任何妥協。

可是你也知道,這事情擱你身上,也是個説不清道不明的可勁付出。

好在,你在這個家的成長果然是獨立的,是自由的,任何想法都能夠被尊重,被鼓勵,即使大的分歧,也總是勸説多過打壓。

所以你五歲逃學,八歲開始長達七年的厭學,再到十五歲幡然醒悟確立目標併為之努力,我會覺得慶幸。

當然這中間的功勞一半在你,一半在一位教育家。那時候你愛待書店,甚至一個小書攤都能引起你的興趣,雖然不知道那些深奧的書你看懂了多少,但至少,劉墉的書你沒少看,並且你真的看進去了。

所以又是一個十年過去了,當我再次拿起這本《願你慢慢長大》時,我才想起了你。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書裏分了三個版塊——“親愛的小孩”“大師的叮嚀”“愛的手記”,裏面都是中外的教育家或者大師們在與自己孩子的羈絆中催生出的或理性或感性的寶貴成果。無論為人父母的是精英、大師還是普通人,都能夠從中汲取關於“教”“養”的養分;無論為人子女的是學霸、中等生還是學渣,也都能夠找到讓自己會心一擊的部分。在這場温柔的教養旅程的盡頭,便是父母與子女雙方的成長與和解。

從前看一個演講,是説(古今中外)我們從來都希望把男孩子教養成勇敢的人,卻從來只讓女孩子完美。男孩子可以玩得一臉泥巴,女孩子不能;男孩子被允許從高處跳下來這種行為,女孩子則是被明令禁止的。男孩子定要臉皮厚,女孩子絕不能丟人。所以,最後形成了男女心理上的巨大差異以及對對方的不理解。實在值得詬病。

我不要你成為不犯錯誤、完美的人偶,而是勇敢、堅強、自信的人。

勇敢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要害怕失敗,不要去考慮力所不及的事情,即使不斷碰壁,也要拐個彎想法子再來。

所以,你得堅強,考試分數什麼的不要太在意,什麼地方該紮實地積累,什麼地方該放任自己自由想象,自己心裏有底。玻璃心要不得,看準的目標得持之以恆,讓別人的“不可能”見鬼去吧。

當然,所有這一切,都來自自信,這個東西,我強烈要求你一定攜帶終生,我們這個時代有個詞“迷之自信”,我希望你有。

其他的什麼諸如熱情、努力、有趣、多看書之類詞彙我就不灌輸給你了,這三點,是我一個過來人實在要你學會的。

慢慢學心得體會篇4

最近剛剛讀完《孩子,願你慢慢長大》,就想到了這些年,當媽的歲月。

很多人對我和我老公説,你看看你們倆一個大學老師,一箇中學老師,孩子上學都有保證,生活平穩,時間充裕,老人健康。

趕緊趁着孩子還小,趕緊生個老二吧。貌似聽起來是這個道理,我們也好像有着別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生二胎條件,雖然內心上偶爾有過小小動搖,但是本心上還是抗拒的。

作為中學老師每天面對的都是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也習慣了他們每天對於父母的叛逆。當我讀到《目送》時那句,父母和孩子本就是一場漸行漸遠。我在心中就這樣定義了我們的母子關係,也許一開始沒有渴望得到媽媽是孩子的全部,也沒有抱有太大的幻想,反而孩子給予的愛才更深的滋潤在了心底。

沒有人生來就會當媽媽,我對自己的評價也僅僅在於,媽媽這件事是我從小到大幹的最認真的一件事,堅持母乳,堅持自己哄睡,堅持從10個月開始每天讀書,堅持每天至少全身心陪伴至少半小時。

我從來沒有對孩子抱有太大的期望,就是這些一點點的小堅持,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對我每天的依戀,曾經婆婆説,奶斷了孩子就不黏你了,可是現在孩子已經四歲了依然每天最盼望和我在一起,甚至生病了也依然早起只為和我在門口説一聲再見!他願意去聽我的每一個大小要求,願意和我分享幼兒園的每一個小祕密,願意努力的去學圍棋認字。在他的世界簡單的認為媽媽開心,我就開心。

曾在學校裏見過家長和班主任談話説:“我們這個娃我們自己也知道是什麼樣子的,老師,這個娃我們沒弄好,我們又生了一個,這一次我們好好弄!”原來家長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放棄着自己的孩子。

也許你們會説,兩個孩子以後是個伴,但是如果只是因為讓兩個娃是個伴,何況友好相處的概率只有50%。如果我們經歷了漫長的結婚,生子,養育,陪寫作業,那麼還不如高質量的陪伴一個孩子。

孩子,願你慢慢長大,陪你走遍千山萬水,陪你一起讀書識字,陪你一起笑,陪你一起鬧。

孩子,媽媽對你沒有什麼期望,我只願自己努力生活,自律拼搏,為你做出榜樣。然後看着你,綻放。。。。

慢慢學心得體會篇5

董卿製作的《朗讀者》節目中,張梓琳朗讀了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一文,實在是令人感動。通過劉瑜這篇文章,不難看出她對女兒最真切的期盼,她不是期盼女兒成功,而是期盼女兒學會愛,學會善良,即使沒有人愛,也要善良。這是劉瑜寫給百天女兒的文章,同樣也是億萬母親內心最真誠的聲音。

如今,鳳凰聯動編輯部出版的《願你慢慢長大:給孩子朗讀》一書,其目的就是給孩子朗讀,讀出父母內心深處的聲音。這本書收錄了60多位中外作家的文章,以表達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全書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天使,降臨人間;帶你看這個世界;你是我人生最動聽的歌;正好的你,成為自己;很多時候,你需要獨自面對。只通過這些小標題,就已經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期盼,期盼孩子能夠成為自己,能夠將來獨當一面。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劉向《觸龍説趙太后》一文中有這樣一句。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並不是為他遮風擋雨,不是將孩子當做温室裏的花朵,只要安好就可以。因為沒有人可以陪伴別人一生,那麼最好的愛就是能夠讓孩子成長,即使將來父母不在,孩子依然可以健康成長。這正是《願你慢慢長大:給孩子朗讀》一書的主題。

葉芝《當你老了》一首詩,感動過無數人,還被改編成歌曲被人吟唱。為什麼它會如此流行,因為它説出了人的心聲。“當你老了,頭髮花白,睡意昏沉,坐在爐火邊打盹,你取下這本書,用心品讀,回憶曾經美麗的容顏,你那柔美的雙眸,和眼中深幽的暗影。”這首詩適合送給愛人,也適合送給父母,當然也適合送給孩子。只因為,任何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若是能在變老的過程中,留下美好的瞬間,即使有一天變老了,內心也盛裝了温暖。

徐志摩《雪花的快樂》中這樣寫道:“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詩歌中,雖然寫雪花的方向,何嘗又不是説人要尋找自己的方向?讀這首詩給孩子,是期盼孩子能夠在將來的道路上,尋找到自己的方向。這首詩是徐志摩對自己的要求,但也值得人借鑑。任何一個孩子,若是能在年少時,就有了對理想、自由的追求,這一生想必能夠走出自己精彩的道路。

除此之外,書中還有很多詩歌和小故事,這些都是孩童時期接觸到的,讀詩,讀童話,可以開闊孩子的思維,引發他們的想象力。始終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陪伴,陪伴着孩子慢慢成長,若是每天可以給孩子朗讀,這不僅學習了知識,還增加了父母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何樂而不為?

願你慢慢長大,是無數父母的心聲。願你慢慢長大,願你成長為一個有自我,有追求的人,這也是我對將來孩子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