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4W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多篇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1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幹部職工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努力踐行“五個堅持”,積極爭做“三個表率”,立足本職、頑強拼搏,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為服務和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勞動模範。

這些先進集體和勞動模範的奮鬥故事,十分生動,十分感人,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央和國家機關幹部職工堅守信仰、對黨忠誠、為民服務的精神境界,展示了愛崗敬業、勇於創新、爭創一流的戰鬥風采,體現了艱苦奮鬥、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優秀品質,揭示瞭如何立足本職崗位,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創造精彩人生的深刻道理,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幹部職工樹立了身邊的學習榜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已在我們腳下展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是幹出來的,要幸福就要奮鬥,要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號召全國廣大勞動羣眾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作為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幹部職工,如何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帶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這些先進集體和勞動模範的精彩故事給了我們許多重要啟迪。

帶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必須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人生出彩、英雄輩出的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屬於每一個人的夢。只要自覺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業之中,腳踏實地、不懈奮鬥,平凡的崗位也能幹出不平凡的業績,普通勞動者照樣能書寫出壯麗的人生篇章。我們要像勞模那樣,把個人理想與實現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堅定“四個自信”,辛勞染髮終不悔,矢志不渝踐初心,在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的過程中,用一件件勞動成果、一個個感人故事,繪就自己出彩的人生。

帶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必須樹立和踐行“四個意識”。中央和國家機關是服務和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高層政治機關,樹立和踐行“四個意識”,是中央和國家機關幹部職工必備的首要政治品質,也是勞動模範們鮮明的品格特徵。我們要像勞模那樣,把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四個意識”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

帶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必須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始終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勞模的事蹟雖然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點是始終堅持國家和人民利益至上。我們要像勞模那樣,把對國家、對人民的愛傾注到工作崗位上,圍繞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事業,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定取捨。當工作需要與個人、家庭利益發生矛盾時,無條件地服從組織安排,在服務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

帶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必須對工作極端負責、勇於擔當。中央和國家機關直接參與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法規的研究制定、落實督查,地位特殊、責任重大、社會關注。做好工作,必須視責任如泰山。我們要像勞模那樣,始終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永懷一顆熱心、恆心和匠心,永葆一股幹勁、闖勁和鑽勁;埋頭苦幹,工作嚴謹細緻、做事一絲不苟,於細微之處見精神;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矛盾面前不躲閃,挑戰面前不畏懼,困難面前不退縮,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頂得上去、經得住考驗。

帶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必須堅持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甘於奉獻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崇高品格,也是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優良傳統,在勞模們的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們要像勞模那樣,樹立革命者的義利觀、苦樂觀和人生觀,計利當計天下利、苦樂皆與百姓同,以奉獻為榮、視奮鬥為樂,歷經艱辛初心不改,流血流汗面含笑容,唱響新時代奮鬥者的幸福之歌。

帶頭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必須恪守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在黨中央身邊,一言一行關係黨的形象,一舉一動關係廣大人民羣眾的利益。我們要像勞模那樣,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廉潔齊家、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徵程呼喚新作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各單位的黨組織、工會組織,要積極培養和關心愛護勞動模範,大力宣傳弘揚他們的先進事蹟,以身邊的人、身邊的故事,引導激勵廣大幹部職工,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一心、砥礪奮進,以新作為新業績,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2

弘揚勞模精神,爭做時代楷模。每個人不一定都成為勞模,但人人都能學習和踐行勞模精神。勞模精神沒有“光環”的預期,更多的是職業的喜愛,發現的喜悦,勞動的樂趣,結果卻實至名歸。我們不妨帶着“問題”、“感情”、“鏡子”去學,或許,我們更容易學到勞模精神的實質。

勤問好學,帶着“問題”去學。我們學習勞模,就是要帶着問題去學,學習勞模如何在本職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勞模都是在我們身邊的楷模,我們就是要學習勞模在處理問題時,多問幾個為什麼,要帶着自己的思考,帶着自己的問題去學,有學習才有進步,有問題才有進步。

尊師重教,帶着“感情”去學。勞模的閃光點就在於他們把工作當事業,把付出當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學習勞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勞模,帶着一種深厚的感情去學,帶着真誠地心去學習,學習勞模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想學到真本領,腿就要跑勤一點,或許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如何處理問題,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好。

取長補短,帶着“鏡子”去學。勞模就是我們身邊的一面鏡子,值得大家經常照一照,這樣就能找到差距、發現不足,激發見賢思齊的內在動力。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認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規範自己的行為,奮起直追,不斷向勞模靠攏看齊;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持之以恆向勞模學習,做到常態化,不斷克服“小勝即滿”的膚淺認識,避免三分鐘熱度;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就是要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不偏離角度對照,做到務實、求真;常照照“勞模”這面鏡子,不斷給自己加油、鼓勁,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學習一種精神就是樹立起一面旗幟,標示出一種導向。學習勞模精神就是在宣告,這種自強不息、持之以恆的精神正是企業發展新需要、新呼喚的精神,這種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僅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更需要。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3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事蹟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展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黨員的時代風采。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牢記“初心與使命”,才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繼續學習的夢想,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與熱愛,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

作為一名研究生,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着心繫羣眾、服務人民的公僕情懷,發揚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和勤奮好學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4

她叫張桂梅,一位奮鬥在教育一線的基層工作者,也是人們口中的“燃燈校長”,因為有了她,才有了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這一神聖的教育殿堂。

她一心一意搞教育,早已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信仰刻於心間;她身體力行辦學校,帶動了一大批甘為春蠶的優秀青年教師加入到基層教育建設中來;她自掏腰包促學習,為眾多出身貧寒的農村女孩帶去了光明與希望……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張桂梅不僅為這些渴望汲取知識養分的孩子們送去甘露,更為不知何為理想的青年人指明瞭方向。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社會闡述着信仰的力量,又用信仰的力量託舉起一個個稚嫩的夢。

親其師,信其道,信仰的力量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張桂梅作為大山深處的引路者,無愧於“燃燈校長”之名!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5

憶起勞模,跳出腦海的是胸佩大紅花的五十年代的勞模:王進喜、時傳祥,他們意志頑強、幹勁沖天,他們對待工作滿腔熱情,兢兢業業,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是勞動人民中的楷模。説起勞模,我便想起了我的母校,想起了那裏的兩位老師:莘塔國小的袁雲美校長和陳彩虹老師,他們樸實、敬業,把自己全部的愛灑向了孩子,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奉獻給了教育。他們是我們教師隊伍中的楷模,也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榜樣,學習他們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崇高精神,學習他們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師德風範,學習他們關愛學生、言傳身教的優秀品質,努力爭做一名“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幸福教師。

記得第一年工作的時候就是和陳老師一個辦公室,在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她總是用她的言行潛移默化的感染着我們,告訴我們每一個新教師:師愛為教育之本,要以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澆灌每一棵幼苗。所以對於班內的後進生,她從不言放棄,為了讓一名內向的男孩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快樂地學習,她放棄了休息時間,陪孩子玩,跟他聊天,又進行家訪,爭取家長的配合;為了能讓班內近十名學習後進的學生摘掉後進的帽子,她想盡辦法,為他們調座位,配備小老師,抓住點滴進步不斷鼓勵……

陳老師把愛無私地給了孩子們,卻很少顧及自己的身體。那一年,她突發腰椎盤突出症,為了不影響孩子們的學習,病情剛有好轉,她就回到了課堂。站着,站着,有時腰會突然沒力,她就趴在講台上為學生上課;坐着,坐着,被腰椎壓迫的神經會脹痛難忍,她就躺在兩個椅子上為學生批改作業。這一年的畢業考試,她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全校第一。而她的腰椎卻因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而落下了病根。骨關節的消炎藥已成為她的隨身常備藥,每次腰痛病發,就吃上一片,頂多再睡上一會兒,卻從不耽誤學生半節課。陳老師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愛學生是教育之本,愛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有愛才會有真正的教育。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用心經營教育,用愛温暖童心,引領孩子沐浴陽光,引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幸福生活。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在勞模精神的引領下,做一名幸福的人民教師。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6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着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裏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牀”,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築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裏,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08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於順利成立。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7

什麼是不簡單,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成千上萬遍的做好,就叫不簡單。我們身邊的勞模就是這樣的一羣人,他們的崗位可能很平凡,每天從事的可能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工作,但就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逐步積累中,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摸索,不斷地改進,最終在平凡的崗位中創造出不平凡的工作業績,勞模的光榮稱號就是對他們腳踏實地,不斷進取的最真實的褒獎。一個人幹什麼並不重要,關鍵是你在這個行當中乾的怎麼樣。俗話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得有自己的目標、理想與抱負。併為此能夠堅持不懈的去努力。通過對勞模事蹟的學習,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他們一步一步的成長軌跡,支撐他們不斷前進的動力就是對自身工作的熱愛和對企業的忠誠。員工就像一顆種子,而企業就像一片土壤:再好的種子沒有適合的土壤,他可能永遠只是一顆種子,即使勉強的發芽,倔強的生長,也不可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一天;反之,再肥沃的土地,如果沒有一顆健康的種子,土地也僅僅只是一片不毛之地,隨着時間的流逝,最終可能變成一片沙漠。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員工的成長離不開企業提供的舞台。

人生沒有目標,就會隨波逐流。所以,要樹立明確的目標,明確目標的意義就在於給自己一個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同時努力實現它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只為了薪水去工作,其結果最大的受害者正是他自己。他只會在繁瑣而機械的工作中迷失自己,麻木自己,根本不可能實現自己最初的理想。即使他日後再怎樣地奮起直追也不能補償他所蒙受的損失。

勞模的事蹟告訴我們,太陽雨就是一片沃土,只要你是一顆健康的種子,只要你能腳踏實地,有不斷進取的決心,你的人生將會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平凡並不可怕,只要有一顆不斷進取心,只要堅持,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川康大講堂心得體會篇8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

華坪女高成立以來,張桂梅每天都會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上課、吃飯、自習、做操。學生們跑步去晨讀、跑步去吃飯、跑步去睡覺……每一件事情都被張桂梅嚴格限制在規定時間內,學生們開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

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很嚴峻。學生來自大山,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也不強,教學難度很大。剛開始的幾屆學生,有些連會考錄取分數線都沒有過。

在張桂梅和同事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的硬件條件不斷改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升。建校12年畢業10屆學生,上線率和升學率都是百分之百,綜合排名始終保持全市第一,社會認同度不斷提高。1800多名貧困女孩在這裏放飛了夢想、走進了大學,成就了大山裏的`“教育奇蹟”。

人們都説,這所學校“低進高出”的背後,離不開學生的苦讀、教師的苦教,更離不開張桂梅不顧生死的奮鬥。

這些年來,張桂梅將自己的工資、各級政府發給她的獎金,甚至是大家籌集給她看病的錢全部捐給了華坪貧困山區的教育和社會事業,累計有上百萬元。她個人沒有任何財產,現在還住在女子高中的學生宿舍。但她卻説: “我什麼都有,我心裏有學校、有千千萬萬個孩子。”

張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幫助大山女孩改變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無數家庭和學生“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之光。她無私的大愛,也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和一屆屆學生。

韋堂芸老師,左腳骨折拄着雙枴堅持為學生上課;勾學華老師,婚禮當天上午還在學校忙碌;楊曉春老師,長期資助學生卻從不説起……

周雲麗是華坪女高第一屆學生,大學畢業後考取一所中學的教師,聽説母校緊缺數學教師就放棄正式編制,回女子高中當了一名代課教師。大學畢業後在上海打拼的黃付豔,在華坪遭遇水災時,把自己積攢的錢首先捐給學校……